模仿是人类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在宝宝出生之后就具备了,并且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宝宝这种模仿能力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就有模仿的能力了?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疑问,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模仿行为是一种复杂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新生儿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也从来没有玩过发现自己鼻子和母亲鼻子的游戏,但他们能看到你的面孔,马上联想到自己身体的具体定位,这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新生儿有着宽宽的前额,大而明亮的眼睛,微小的鼻子,柔嫩的皮肤,对爸爸妈妈来说像是一块带有磁性的吸铁石。当母亲第一次接触新生儿时,母亲的动作大多和新生儿面部的表情特别是眼睛的表现有关。

正像你对新生儿的面部感兴趣一样,婴儿也对你的面部特别感兴趣。当新生儿将成人的面孔与几何图形作出比较时,他们会首先选择人脸。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婴儿常以特别的兴趣注视着你的面部,他们不但有能力对于看到的面部作出反应,而且能正确地模仿你的某些表情。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的这种能力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教的一种帮助,我们可以利用宝宝这方面的本领通过言传身教的给孩子传输一些正确的观念,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让孩子有模仿不良习惯的机会。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看宝宝如何从模仿走向独立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那么家长们如何能够利用这一点来让孩子们从“模仿”走向“独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此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吧,“模仿”对于孩子们长知识有着很高的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宝宝出生后几个月模仿能力就开始萌芽并发展了,标志着他和周围的人有了一种关联,正是这种关联沟通了宝宝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宝宝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亲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偶像,绝对信任、爱你没商量。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当你把宝宝拥在怀里,他同时也紧紧地抱着你,实际上是通过模仿传递他对你的爱,就像你爱他一样。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你和宝宝的交流实现了,彼此都获得情感的满足。

一、模仿的形式

1岁以内,孩子对语言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会听你说话,模仿你的语言。所以,你要面对宝宝说话,让他看到你的口型,这样,他不仅能尽早学会说话,甚至连你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岁,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脸、梳头、推车等,有时甚至有些创造性的模仿,喜欢玩过家家类的游戏。但是,模仿毕竟有好有坏,家长要懂得控制和规避风险。一定要把药品、清洁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3岁之内,有些动作绝对不能让他模仿。比如开火做饭、开微波炉、用打火机、插电源等。早教网

二、模仿的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为自己无法确定而不能完成时,儿童就不会模仿,而会苦恼和焦虑。或是儿童根本没有发现,也不能模仿,两岁左右最明显。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

模仿有利于宝宝理解他人的情感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三、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宝宝模仿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过也不必尽求完美,因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看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欢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对于“喜欢”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和模仿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喇叭和报警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跑、走、飞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宝宝凡是喜欢模仿别人怎么办

3-6岁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喜欢模仿,说明幼儿观察力比较强,喜欢获得别人的认同,但是如果宝宝事事都模仿,不喜欢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凡事没有主见,确实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了。虽然说3周岁的宝宝喜欢模仿,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欢被支配,总是追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早期教育

如果宝宝喜欢盲目从众,胡乱模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干预:

1、给宝宝讲模仿别人的坏处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幼儿:凡事喜欢模仿别人,就会被别人瞧不起,认为不聪明、不能干,是个“跟屁虫”,这该多难为情啊。

2、鼓励宝宝动脑筋想办法

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讲:“宝宝最聪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肯定比他们想的更好!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会干得更好!”

3、培养宝宝的独立思维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方法,想出一些点子、主意,开启宝宝思维的阀门,引导宝宝灵活地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导语: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模仿不仅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孩子能够正常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体现。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并引导宝宝模仿。

本网站小编总结:爱模仿是每个小孩子们的天性,这也是小孩孩子们学习的方法之一,平时家长们都要学会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正确的引导宝宝们的模仿行为,使其学习更多的知识!

鼓励宝宝模仿挖掘艺术潜能


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可以从孩子1岁半到2岁半时就开始,再大一些的孩子开始玩角色扮演游戏,尝试着扮演他们所观察到的大人甚至有些动物的各种活动或动作,有时甚至能模仿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对于孩子的这种能力或者才能,大人不要打扰或反对,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条件或环境,让孩子的这一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在人类最早的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占有突出的地位,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有一种快感。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模仿是他们最初的再现艺术才能的显石,不论他们模仿的像与不像,当孩子在模仿之前都需要经过认真的观察,模仿时都需要发挥各种思维能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才能达到模仿的目的,孩子如果特别的喜欢模仿并且模仿的很像的话,很可能是孩子具有表演潜能的初步显现,大人们千万不要错过利用孩子的这一兴趣培养孩子潜能的机会。要知道,孩子的模仿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坏处,而是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领孩子观看了动物以后,让孩子模仿鸡是如何叫的、猫和狗是如何叫的,小鱼是如何吃东西的,小乌是如何飞的、小猫如何走路的等等。这些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而且对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也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有条件的时候,给孩子提供观看别人艺术表演的机会,或者通过电视、电形等媒体给孩了提供观看艺术表演的机会,看过了之后让孩子学着模仿表演。观看士兵的操练、观察交通誉察如何折挥交通,过后让孩子模仿。对于孩子的模仿给以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表扬,这些都对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存好处。不论是舞蹈还是表演,都是儿童智慧的组成部分,大人应当尽最的保留和发展孩子在早期显露的这份兴趣和艺术潜能。

宝宝的天性你了解多少


按理说父母是最理解自己的子女的了,那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对于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处于怎样的一种态度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内容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让家长成为真正最了解了孩子的人。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

1.模仿性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嘤嘤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自立成人,学习皆从模仿而起。作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实际上是相伴孩子一生的非常重要的“老师”。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在模仿中学习。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间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哪怕我们不喜欢或不擅长,但为了孩子我们有些时候必须学会当一名好的演员。幼儿早期教育

2.叛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会发现他们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这时我们都会很头疼,很恼火。实际上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他们要学会自己思考,学会一天天的独立,所以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叛逆性,并加以正确的疏导和指引。郑渊洁曾经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要想孩子从小就喜欢学习并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们从他生下来那一刻就应该给他灌输:我们家很穷,供不起你读书,你要想读书是非常困难的!

3.好奇心

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他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看到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问一问。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小看他们,更不应该扼杀他们的积极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为了保护孩子,防止孩子犯错,经常会对孩子强加很多约束,不许动这,不许碰那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探究。同时,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应该耐心回答,千万不可采取冷漠、讽刺的态度,粗鲁的对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否则无形中会扼杀孩子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格的萌芽。幼儿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 :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深喑孩子的这三个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加以指引,这样定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这有这样的家长才能算是最了解孩子天性的。还需要加不断的努力呢。

特殊方法了解宝宝对性的认识


特殊方法了解宝宝对性的认识

你相信吗?不同星座的孩子对性天生都有不同的认识,有些宝宝天生对性强烈地好奇,有些宝宝对性的认识则比较迟钝,身为父母,要想好好让他们正确认识性,对待性,不如从他们所属的星座性格入手吧。

白羊座

非常喜欢跟女孩亲近,又拥抱又亲吻的,从小就对性充满好奇。男孩爱看色情片,女孩爱接近男孩,所以父母全然禁止有关性信息是没有用的,而是教育他们保护自己与保护女方,比较有用。

金牛座

并不特别追求性的生活与满足,但是同意性和抚摸是表示高度亲密友好的方式。男孩比较心智早熟,女孩比较在意打扮及突显第二性征。当父母的要及早开始性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和异性的分别。可辅助正面的性思想。

双子座

双子座对任何事都有兴趣,求知角度四面八方。对他们而言,性不过只是其中一个探索的目标罢了。对付双子座隐瞒会造成反效果,反而公开讨论,主动提供信息是对双子座性教育最好的方法。

巨蟹座

与父母关系密切,不论男女都有一些恋父(母)情结,因此最有效的性教育是趁年轻时,多多陪父母亲一起洗洗澡,即兴教育。巨蟹对性的隐忧,最怕自己的性特征不如别人,怕它长不大。不过到他们自己有爱或被爱的人后。就会不药而愈了!

狮子座

对狮子座的性教育,要越早越好,因为外表孩子气的狮子座,其实生理方面早熟的很。对性的意识属于视觉型。例如对俊男美女,裸体或电影电视的情色片段都可引起性冲动。

处女座

对任何事都有求知的兴趣,性知识也不例外,而且会当成一件认真的事来探讨,认真的阅读有关信息起来。由于处女座天生的洁僻,所以父母要小心别刻意回避话题,容易造成性是罪恶的错误关念。让子女变成性冷感。

天秤座

重视精神生活,对性的态度比较冷淡,所以比较少会出意外。此外,要注意的是两性关系上。天秤常因为想取悦某人而表现出顺从的态度,因此从小就要教导他们。对于不喜欢的人的爱抚,要断然拒绝!

天蝎座

天生就对性感兴趣,更认为性是生命中不可缺的事物,所以,对于他们性欲的强烈只能引导而不能禁止。尤其不能给他们罪恶感或逞罚。也许会导致他们成为未来的性变态。

射手座

射手发育期间早晚不一,但是在成年以后,性欲尤其旺盛。性对射手座而言,有如一种探险和尝试,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由于好奇心使然。射手座喜欢观察与性有关的事物。例如色情照片和杂志。父母宜在旁指导。

山羊座

尽管内心早熟,但看起来冷冷淡淡的,似乎对任何事都抱持保留的态度。对性亦然采取相当程度的压抑。父母宜从性别谈起,再从差异,特征循序渐进。但是以山羊座的个性。通常都会以沉默回答。

水瓶座

是中性星座,男孩女孩生性大同,无所谓,男男女女都可扭成一团一起玩。所以父母亲要用一种开放的态度谈性,对水瓶座收效非凡。

双鱼座

双鱼虽然对性也很有兴趣,但是基于天生的好好先生,所以对女孩是不会乱来的。可是双鱼女孩对生殖过程和行为却感兴趣。所以出于好奇,女孩比较容易跌入男孩的陷阱。做出乱七八糟的事。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婴幼儿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也是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时期,那么,这样的时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帮助宝宝早早确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感。

1、2岁左右

婴幼儿的性别认同一般出现在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3岁左右

到了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便的这个真理。

3、3岁以后

3岁以后直至学龄前,孩子便慢慢地对性别产生了坚定的概念,可以明白自我的性别以及他人的性别是不变的。

幼儿的性别偏爱往往最早出现于对待玩具上,约14~22个月时,男孩常常喜欢小汽车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洋娃娃等,进入幼儿园后多会偏向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比如常常爱分男、女不同组别进行活动。

性别角色混乱或性别识别障碍常常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就是有时说的“娘娘腔”和“假小子”,仔细辨别其性别角色,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使以后的心理发展正常,避免出现同性恋、异性癖等现象出现。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性别意识支配的,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他们自己的身体是包括在这种探索中的,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教您正确了解宝宝的性感觉


教您正确了解宝宝的性感觉

谈及性,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前不久看的卡通片《蜡笔小新》,小新是个上幼儿园的五岁小孩,年龄虽小,却极有个性———能将性别分得一清二楚:见到漂亮MM,他会立即上前搭讪;不分场合地跳大象舞和露出其可爱的小屁屁。对此,他妈妈总是一阵怒斥。小新嘛,当时能马上就范,但过后又是老毛病复发,惹得他妈妈狼狈不堪,头痛不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新虽然是个孩子,但他并非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也有意识(其行为已隐约地透露出性意识),只不过是懵懵懂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的“恍然大悟、彻底改过自新”,绝不是对之实行强权政治———呵斥一番便可了事的,当然更不能听之任之,关键还需要爸妈们正确地教育和适当地引导。

刚刚做了父母的年轻夫妻们,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好色”宝宝呢?对于他们这种超前意识,你是否疑惑不解,并且有点不知所措?别害怕,其实宝宝的性趣很单纯,就是因身体接触而产生的感官感受。身体的接触,包含了拥抱、亲吻、抚摸、轻拍等动作,都会让宝宝有开心快乐的感觉。在精神学派中,弗洛伊德将宝宝的性心理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

口腔期:宝宝会因吸吮母乳、奶瓶、奶嘴,或是妈妈的拥抱、声音及味道来获得欢愉满足的感觉。

肛门期:宝宝约到2岁左右,开始有能力控制自我的大小便。宝宝除了由这样的行为感觉大小便时的满足外,也会发展自我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性器期:3岁的宝宝在大小便时,渐渐意识到“尿尿的地方”,发现自我的性器官;同时,也会有机会发现有些人跟自己的不一样!

性器期的宝宝,会很容易发现并去碰碰自己的小鸡鸡等性器官。当宝宝意识到触碰小鸡鸡它会变硬,而且会有不一样的快感,女孩子则发现摸摸自己尿尿的地方会有特殊感觉时,这些感觉就引起了宝宝对性的兴趣和好奇。

让宝宝了解自己性别的妙招


让宝宝了解自己性别的妙招

婴幼儿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也是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时期,那么,这样的时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帮助宝宝早早确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感。

1、2岁左右:婴幼儿的性别认同一般出现在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3岁左右:到了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便的这个真理。

3、3岁以后:3岁以后直至学龄前,孩子便慢慢地对性别产生了坚定的概念,可以明白自我的性别以及他人的性别是不变的。

幼儿的性别偏爱往往最早出现于对待玩具上,约14~22个月时,男孩常常喜欢小汽车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洋娃娃等,进入幼儿园后多会偏向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比如常常爱分男、女不同组别进行活动。

性别角色混乱或性别识别障碍常常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就是有时说的“娘娘腔”和“假小子”,仔细辨别其性别角色,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使以后的心理发展正常,避免出现同性恋、异性癖等现象出现。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性别意识支配的,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他们自己的身体是包括在这种探索中的,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