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要赶早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早期阅读分为早期阅读经验、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其中早期识字经验是基础的基础。过去我们对早期阅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是让幼儿听听成人讲故事,而把识字和自己独立阅读这一关键忽略掉了。

识字要科学

识字如此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呢?幼儿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运用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高频字,掌握400个便能达到初步阅读,掌握1500个便可读懂普通书报96%以上的内容,如果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不能达到尽早阅读的目的,违背识字教育的初衷。

兴趣很关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2000-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识字教育时要保护其好奇心和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充满趣味性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现实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所有努力也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甚至我们可能有许多努力还没有被人看见。同样,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如果要奖赏孩子,应该着重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与态度上,而不应依据外在条件或别人的评价以及取得了什么成绩。

在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当来很多人才一起竞争有限的机会时,我们应陪伴孩子接受自己的平凡,教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失败,体会到即使自己学业不算优秀或在各种能力竞赛中比不上别人,也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在被家长误解、被同学排挤或者被老师不公平对待时,不会因为委屈、愤怒而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这些都需要平常让孩子培养纾解自己情绪的渠道,建立宽容且自在自足的生活态度。

孩子若是学习成绩不好,但在班上人缘不错的话,保持快乐心情的机会比较高。因此,同理心的培养,懂得体贴关心别人,是让孩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若是孩子资质普通,在学校一般的评比中都是殿底的,家长就要想办法从他们有兴趣的科目甚至是休闲活动中,找机会让自己公开表现,以此建立信心。当孩子有了真正的自信,就不会在乎来自别人的评价了。同样,丰富孩子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若让他们从小能够经常接触音乐、艺术和大自然,这些永恒且不变的美感与生命力,会在他们面对磨擦与伤害时,产生积极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跟家长倾诉自然是最好的。但很多时候,他们不敢讲、不想讲,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隐约透露过,但被父母亲忽略了,或当时没处理好而丧失信心,也很可能不知从何讲起,还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们,干脆埋藏在心底,自己承受。

家长在平常,要增添与贮存孩子面对困境与挫折时的能量,以及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很平庸但还是可以很快乐。可以找一些适合的电影推荐给孩子看。剧中主角曾经遭受伤害(背叛、排挤、误解)但是,最后总能闯过难关。这些影片可以帮助孩子在以后碰到同样困难时,有信心去面对以及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孩子正确处理纠纷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地进入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孩子在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以后。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处理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来,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打打闹闹的事经请发生,这种磨擦、打闹的处理过程也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课程之一。但是孩子毕竟年幼,是非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尤其是现在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伙伴,。在家备受父辈、祖辈的宠爱,有的孩子性格就暴躁,而且自私。在同伴中稍有不如意,便拳脚相加。另有一些孩子。因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反而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粗暴、骄横的孩子面前不知所措。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把教会孩子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纠纷看作是对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提高分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时机。

孩子在幼儿园时与同.伴发生纠纷老师总对孩子说“你们自己处理”应该说,老师这样的回答并没错,因为孩子只有在自己亲自处理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的过程中,才会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问题在于,老师在说过“你们自己处理”之后,还应该留心、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们对这件事处理得很公正,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但如果受欺负的孩子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老师应该借这个机会帮助年幼的孩子辨清是非,并让孩子们懂得,不能纵容野蛮的、攻击别人的行为。同时要注意帮助那些性格懦弱、对别人的攻击一味退缩的孩子,树立起勇敢、坚强的品格。

作为家长,遇到孩子受欺负以后,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前,很多的父母往往这样教育孩子:“如果你被动人打了。不要还手,可以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去批评对方。”现存做父母的则会这样对孩子说:“首先,你不要去惹别人.如果别人来惹你、打你,你要毫不客气地还手。”其实,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来回答,而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针对具体事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是同学间一般的纠纷,对方是无意伤害的,则要适当忍让,但在遇到一些有害于同学、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出敢于制止,必要时包括还手。

到底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开始识字,将来智力水平越高。持此观点的家长都在孩子两岁左右,甚至在孩子一岁前就开始对其进行识字,包括买幼儿图书在睡前给孩子讲解,逛街时也抓住机会教宝宝认文字。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识字时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效果很差,并且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挥。

识字是上学以后的事

与主张“早起步”的家长不同,也有家长认为,识字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儿阶段不应当进行识字教育,识字应是小学教育的任务。教育家卢梭就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

的确,晚识字不见得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据记载,清朝的戴震9岁时才会说话,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而后来他却成为集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7岁之前也不识字,而他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这说明,识字早晚和以后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早期教育研究显示:3岁前没有开始识字的幼儿容易患语言“小儿麻痹症”,以致进入小学后阅读困难,适应能力差,影响智力发育,造成终生障碍。0到6岁大脑处于记忆能力最强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岁开始阅读的经历。由此看来,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顺应规律结合实际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0到6岁学会2500个字,能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年龄,而阅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当然,如果将识字早晚作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很片面的。3岁以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动作,不可能通过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即使能认一些字,也是机械记忆,就是把文字当成一种图形强行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这样会增加大脑的负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好学,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孩子识字不仅要顺应儿童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观察、多了解,培养孩子对识字、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教孩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拒绝


下面是幼儿园老师撰写的关于宝宝心理引导方面的教学文章。这对于父母的启发是:宝宝的心理抗压力、挫折耐受力与看护人的引导关系莫大,应捕捉宝宝的心理、倾诉变化信号,采取或者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圆圆一脸委屈地坐在楼梯口,我看了他一会儿,他也看到了我,两眼对视时,我对他说:“宝贝,你怎么了?需要我帮助吗?”他说:“刚才我想和何晗他们一起玩,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和我玩,何晗还推了我,我很生气。”正在这时何晗过来了,我对何晗说:“宝贝,你和罗江和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何晗:“我已经向他道歉了呀,他也已经原谅我了。”“是这样吗?”我问罗江和。“是的,我已经原谅他了,可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那你需要我的帮助吗?”“不需要,我只是想自己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可以自己调整的,你离开吧。”听他这样说,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在楼梯的拐角处悄悄地观察他。只见他两只胳膊撑着脸,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又将胳膊放下,伸开两条腿,伸展一下,又叹了了两口气。两分钟左右,站了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猪B跑了过来,对猪B说:“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猪B说“愿意啊。”罗江和的脸上顿时一片灿烂,拉着猪B的手跑去滑滑梯了。

看到这些,我的心被触动了,因为我看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所展现出来的成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别人的拒绝,准确地区分事情与情绪,清晰地把握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不就是一个成熟的人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几个人有这样能力,这确实让我汗颜,让我惊讶,也让我自豪,让我对“爱和自由”这条路更加坚定。

点评:事情是互动的,情绪是自己的。按相互尊重的社会交往规则来处理事情,以独自承受、自我调解的方式来处理情绪,儿童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这些可贵的品质。(点评人:刘静芳 

家长生活中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家长对于生活中如何正确管教孩子一定很苦恼吧?现在就来看看管教孩子的小妙招吧。

通过孩子的这些表现,判断父母是否管教过严

1.孩子太乖巧、太安静或孩子不敢表达负面情绪。

2.孩子对于很轻微的批评都会表现出极度敏感。

3.孩子不会用出轨行为来探测你的底线。

4.孩子没有幽默感或快乐感。

5.孩子经常表现出烦躁和不安。

6.孩子在吃饭、睡觉或如厕等其他方面表现出有压力,比如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从前婴幼儿时期的行为特征。

7.一个进攻性比较强的孩子,有可能会学你的行为,对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宠物泄愤。

如果孩子有3项以上的表现,或者只有一两项,但经常出现,而且表现非常明显,家长就要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正确地管教孩子,可以这样做

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教手段。对于婴幼儿,要试图转移他,进行别的活动。对于一个两岁以上的孩子,管教必须配合解释(但不是借口)他“犯错误”的原因,试图找到孩子进攻性行为的原因,给他机会了解或理解自己的行为。

管教必须适合孩子的性情。一个敏感的孩子如果受到惩罚会无比绝望,但对于一个积极开朗的孩子,惩罚可能又会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试着不要干预。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避免保护或惩罚自己的孩子。当你把自己卷在孩子之间的争斗中,在这种状态下,至少你的孩子有一半行为是冲着你来的。

给孩子做行为示范。通过给孩子举例来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直接的、严格的但是充满爱的方法是一种最好的示范手段。

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短暂的禁闭,结束之后拥抱孩子并且给他解释为什么这样很有必要。

体罚会给孩子传递错误信息,让孩子觉得你也失去了控制并且表现出进攻性。体罚不仅不尊重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当一种管教手段不管用的时候,停下来重新评估自己使用的方法——你的反应是不是太频繁?太无效?孩子的进攻性行为是在告诉你他很焦虑、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他很需要你的爱吗?

在管教过后要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到你的爱。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很重要。你抱着孩子的时候需要告诉他你很抱歉,告诉他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很艰难。他必须知道你很关心他。

怎么教孩子和别人分享


我家乐乐可是个令人头疼的宝宝,别看小人不大,拿到手的东西,很难让他再拿出来。每次带他下楼玩,不管他看到谁的玩具多么的好玩,我们都是不敢让他动手的,一旦动手拿了别人的东西,再让他还给别人的时候,虽然他会把东西还了,但是一定是大哭一场。在家里,以前给他的吃的,我要是要他还会给,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给他的东西,你拿走一点都是不行的,总是喊:“没了,又没了”,其实他的手里还有很多呢。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个时期就这样,因为以前不是这样的,还是因为我们给他的零食太少了,怎么就那么护食呢。

现在每家都是一个宝宝,基本上在家都是小霸王小公主,说一不二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关系和谐。现在在家里,我们大人都是做个表率,比如说晚餐后吃水果,我会每个人都切出一份,然后让乐乐分给大家吃,他把水果送给了爸爸姥姥或妈妈的时候,我们都会表扬他,告诉他这样是好孩子,希望慢慢会好起来。

引导宝宝阅读的正确方法


日前,陈女士苦恼地对记者抱怨,她一直很重视引导女儿的阅读,从小就为女儿讲各种故事,但是女儿现在都快上小学了,却只喜欢听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家庭教育专家刘老师解释说,这极有可能是家长过多的讲而忽略了让孩子阅读。

引导需要边看边讲解

刘老师介绍说,儿童的阅读活动,其实在幼儿后期就可以开展。幼儿常常会央求父母为自己讲故事,他们喜欢听些小动物和小朋友的故事。这时候是引导幼儿阅读的契机,父母应及时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和爱听故事的心理,引导儿童阅读小人书及其他简易读物。

但此时的阅读,因为儿童识字不多,不仅需要大人的参与,而且还需要大人讲解,恰当而生动地讲解能引儿童入迷,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听爱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光听不看,因为儿童一旦依赖耳朵听故事,以后就不喜欢用眼用心去读。随着儿童年龄和知识(包括识字)的增长,大人可改讲读为榜样带动法,即父母用阅读的好习惯来带动儿童独立阅读,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阅读还是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

此外,刘老师还表示,亲子阅读时间,父母不仅仅是讲故事,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假设你们在阅读《小红帽》的故事,看到大灰狼打扮成外婆敲门了,这时候可以问孩子‘你猜猜小红帽会不会相信?你相信吗?你会怎么做?……’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讲述、并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肯定。这一步是较高级的抽象思维的发展,可让孩子在创造思维中进一步体验社会性情感,学会思考实际问题。”刘老师说。此外,刘老师还表示,词汇量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思维运用的“材料”,家长在引导孩子读书过程中应注意在作品中发现具有一定美感或特定意义的词汇,也可从孩子的发言中找,激发孩子的“成功感”,或自己计划设定一些优美的词语,让孩子熟悉、了解、掌握甚至运用。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的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教育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