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并不是声音越大越能被孩子记住的,如果你没有说到他心坎里去,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而且大声就将自己摆在了高于孩子的地位,打破应有的平等关系,宝宝认为在被压迫、被命令,这种教育就收不到成效。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可以学会听话、懂事,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教给他们。这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坚持不懈,并随时都保持头 脑冷静。下面所讲的这六个秘诀非常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一个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它可以帮助你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小孩从这样的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 但当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或犯了错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就可以预测他们选择那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的批评。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并不因为你惩罚了他,他就会从对自己不好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语(“为什么你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也许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使其挥之不去。

3、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你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你会失去大量的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拿起玩具,你通过像奖励她一小块点心这种具体的方式提醒她,你希望她怎样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当宝宝犯错误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一时冲动而用错误的方式教训孩子。一个人学好需要很久,学坏只要一会儿就够了。所以要始终保持一致,站在平等的角度想怎么说才能被孩子更好的接受。

zj09.com小编推荐

宝宝,你并不是一棵树


4岁的宝宝从外公家里回来,整天低着头,心事重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迟疑着开了口:“妈妈,我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吗?”原来,他问外公他是哪里来的,外公就告诉他,是从一棵树下挖出来的——

“对,对,你就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照照镜子,你都快长出树叶了。”

“难道,我是大树的孩子吗?”×

“别听你外公的,他尽乱说!其实,你是有一天妈妈做梦时,一个小天使钻进了妈妈的肚子,然后你就出生了。”

“我是小天使?”×

妈妈把宝宝抱到怀里:

“你不是一棵树。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我们相爱,然后结婚,当爸爸的精子遇到妈妈的卵子,就形成了一个小泡泡,这个小泡泡在妈妈肚子里发育,这就是你……”

“原来是这样,我说么,我长得像爸爸,也不像树啊……”√

评析:

面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会以玩笑的口吻搪塞过去,例如是在大树下挖出来的,是在垃圾箱里捡来的。就如场景一中妈妈的做法一样,这令孩子久久沉浸在一种怀疑甚至自卑的心态中无法自拔,并对自己的身世有了悲观的想法。

场景二中的妈妈,果断地指出外公教育上的错误,然而,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却给出了一个神话般的解释,虽然孩子开心了,但他却没有了解到正确的知识,而且,以后也将对其他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

相比较而言,场景三中妈妈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她在教育孩子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正确的知识,正常地向孩子做以讲解,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告诉了他生命的来历。

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出自何处,有了寻根问底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不妨正面、平静地把正确的知识讲给他听—虽然,他不一定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至少他会懂得,自己是个正常的孩子,不必为自己是否是一棵树而担心。

上幼儿园总不适应也许并不是宝宝本身的原因


幼儿园老师的素质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一定要多和老师交流,一是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二是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理念;三是了解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环境。一般来说,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压抑或改变自己的,所以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原因是多方面的。

sangq的回复:

深有同感。我朋友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告诉老师要上厕所,就因为老师没注意到,忍不住大便拉在了裤子里。其后,老师又没处理好,以致于全班小朋友都笑他,而后惧怕上幼儿园。千万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一切陌生的环境,帮助他过渡好才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

shiner的回复:

我的宝宝去年在一所幼儿园的蒙班,他很不喜欢去,经常是早上4、5点钟就惊醒,喊着“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拍拍他让他感到是与妈妈在一起时,他才能又安静地睡着。今年9月我给他换了一家幼儿园,没想到从第一天去至今有三个星期了,没哭过一声,每天都高兴地去,进了门就对我大声说:“妈妈,关上门吧,再见!”有时还关心地说一句“妈妈开车要小心点儿!”才三岁四个月的孩子说出这话真让我感动呢!晚上接他的时候他还不愿意走,就是想在幼儿园多玩一会儿。我和许多家长都提起过这事儿,大家一致认为孩子是否喜欢去幼儿园,与老师的关系极大,所以遇到个好老师太重要了!

性教育,不是性器官的教育!


性教育,不是性器官的教育!

孩子对于“性”的探索,不只是了解性器官那么简单。父母需要了解他们行为后面的好奇和渴望,帮助他们完成性的启蒙课。对器官的认识,是性教育的第一课。

妈妈心事:5岁的儿子最近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着别人的面脱裤子,把小鸡鸡露出来。我有些犹豫,太干涉吧,怕他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样解释:四五岁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鸡鸡,脱裤子展示,很容易让父母紧张,因为在大人看来,这是与“性”相关的问题。但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性”趣,与父母所理解的“性”并不是一回事。

当孩子们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会发现男孩是站着尿尿的,身上还多了一件小东西。而有的女孩觉得好玩,会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的样子,回家以后还会对爸爸妈妈如何尿尿和他们的裸体产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不刻意回避,让孩子看父母尿尿,和父母一起洗澡,一次关于“性器官”的体验课也就完成了。作为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它们会很快过去,不用刻意去矫正,除非对身体有伤害。

没有性器官参与,也能得到爱、温暖、满足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性教育的第二课。

妈妈心事:儿子非常喜欢触摸我的手臂,特别是夏天穿短袖衣服时,他总是抱着我的手臂,把脸贴在上面,有时还会亲亲。虽然我喜欢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嬉戏,可是,我又担心性教育的问题。

这样解释:孩子喜欢触摸父母裸露的胳膊,甚至有时会触摸妈妈或阿姨的胸脯,这时的性不仅和性器官有关,同时意味着对爱、温暖、满足感和安全感的渴望。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应该马上理解或联想为这是“性”反应,更不能用羞辱和责骂或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要亲嘴,你可以有意识地去亲孩子的脸;孩子要摸妈妈或阿姨的胸脯,你轻轻把孩子的手移动到其他地方;同时,你可以抚摸孩子的头、手脚、背部或着拥抱他,向孩子表达爱、温暖和关怀。

没有性器官的参与而能得到爱、温暖、满足感、安全感、归属感,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是性教育关键的第二课。如果孩子从小缺乏这种体验,长大之后当他发现性器官的参与很容易让他体验到这些感觉时,就容易依赖性活动来得到它们,从而影响他们建立对性和爱情的正确认识。

从家庭中了解两性关系,是性教育的第三课。

妈妈心事:5岁的女儿和好朋友在外面玩耍时,突然说起生娃娃来!这是不是受到那个朋友的影响?那个孩子的父母离婚了,她跟着爸爸生活,最近她妈妈又结婚怀孕了。

这样解释:孩子们对性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了心灵层面。他们会“朝三暮四”地和不同的小朋友或者和爸爸妈妈“结婚”,不过这些探索都和狭义的“性”没有关系。他们只是通过玩过家家来构建他们的童话世界,如同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现他们的内在世界一样。在幼年期,父母所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也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性”教育之一,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成人的“性”态度和方式。异性之间如何传递感情、关爱、温暖、爱情和性关系等都是成人给孩子的性教育活的教材。孩子通过玩过家家、玩结婚生孩子的游戏,来演习大人的性认识。

无论是在青春期开始之前给孩子讲关于性的科学知识,还是通过图片让孩子认识性器官和生命的来源,这都是过于片面地理解性教育。实际上,性并不是性欲、性满足或繁殖后代那么简单。也就是说,青春期开始之前的性教育和性器官并不应该有太大关系。性的定位,性的内涵,没有性器官参与的温暖感觉,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性教育。

成就感对孩子所产生的教育优势


前言: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做为家长,不可以按照别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宝宝,如果孩子们压力过大,就很容易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反而得不偿失,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一般我认为孩子差不多的年纪,理解力应该相当,解题的速度也应该一样。所以根据别的孩子育儿经验,我一次就给凯凯洒洒出了三大页的计算题,要他按时写完。没想到我错估了他的能力,又无法面对他的理解程度还赶不上的事实,心里就愈来愈慌,愈来愈急,而把压力加在孩子身上。亲子网

还没有尝到成就感的凯凯,看到不熟悉的数学符号,已经很头痛,一次又来个三大页,当然逃之夭夭,干脆逃遁到他的“画画世界”,因为每画必得到掌声!三岁就很会拿笔的凯凯,不管画什么,忙于照顾奶娃娃的我,为了安抚他安心作画,往往随口一声:“画得棒极了!”于是,凯凯真的就画得超棒!至今真的成了凯凯最拿手的强项。

而数学呢?完全走在相反的命运里!心里连一丝成就感都建立不起来,就几乎快被宣判死刑。人的心理能量往往是那么奇妙,产生正向连接时,就如滚雪球一样,一下子能量无限膨胀、所向无敌,好像再难的题目也能茅塞顿开。如果一开始就是负面的连接,感受不到希望,那心理能量就萎靡不振,连原本应有的实力也消失,失误频繁。

我想,孩子的理解程度在哪里,我的脚步就必须停在哪里,即使只能解出三题,但如果解题过程是快乐的,确实经过自己思考而真正理解的,那么这个过程必定带给孩子正向的能量。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注定会往好的方向航行,由浅入深,一步比一步更有信心,未来才有机会加速前行。相反的,一开始心太大、太急,丢给孩子一百个难题,整个过程恐怕带来毁灭性的负面能量,孩子掉头就走。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是就是孩子要对学习有兴趣,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宝宝们在快乐的学下提高自己的成绩!

这样教育孩子不是爱


做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一种职业,因为不仅要心甘情愿地全身心付出,而且即使做得费力、不开心了,也不能辞职不干。做父母还是个技术活,即使兢兢业业,仍然有可能事与愿违,比如以下的八个教育误区就是中国父母很难全部避免的。

1、为保全面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公众场合,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父母迫于颜面只好乖乖“就范”,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心理学上,这关系到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父母权威的树立。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一方面要打定主意,教育孩子远比面子重要,即使众目睽睽,不该满足的要求决不可轻易松口;另一方面,可以用其他新刺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中国父母虽然疼孩子,但经常把孩子看作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不完全的人”:孩子的房间想进就进,日记抽屉也是公然“检查”。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具有隐私权的公民,受法律保护。如果不想孩子长大后到处吃亏,那么从小就要开始保护孩子包括隐私权在内的各项权益。

3、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父母不仅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还把他们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最后机会。父母的这种补偿心理,会让孩子错失成为他们自己的机会。其实,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而不是孩子为父母的理想负责,这才是符合进化论、适应社会发展的。不管在什么职业什么岗位,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就是成功,拼儿子并不是真英雄。

4、成绩代表一切。当今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不得不靠成绩来竞争。不过,考试不是唯一重要的,它只能考察知识的掌握,不能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在督促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

5、早起就是好,睡觉就是懒惰。现在未成年人学习任务重,睡眠普遍不足,对身体和智力发展都有影响,可有的父母还担心孩子贪睡。为了追求“闻鸡起舞”而催孩子早起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孩子无法跟古人一样“日落而息”,于是早起就成了疲劳战。

6、孩子就应该专心读书,不用分心做家务。做家务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放松学习中紧张的神经,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加深亲子关系。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7、只要学习好,缺乏幽默感和情趣是无所谓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伴随孩子一辈子,而活泼幽默的性格能让孩子一生好人缘,不管逆境顺境都能快乐生活。

8、撒娇是不合理要求的借口。很多父母把孩子的示爱或撒娇看成是“提要求”的信号,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情感内敛的文化使然,另一方面是父母把成人世界的物质化套到了孩子身上。其实,根据心理学的期待效应,多正面看待孩子,他们会回馈给你惊喜。

注意!性教育不是性生活教育


性教育不是性生活教育

人们一谈到性教育,就会很自然地理解为性生活教育。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性教育应该是人格的教育,有年龄之分。性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和家长应结合孩子成长期各年龄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5岁以前主要解决性别认同的问题。这个时期,孩子对男女的区别往往是朦胧的。这就要求家长在洗澡或者睡前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要让孩子明确人按性别区分,而他们的不同就在第一性征上。同时,要告诉孩子,不管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什么神秘的。

5-7岁孩子在求知欲驱使下,开始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有时,他(她)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此时,父母应从自然角度出发,简单明了地回答孩子的问题。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时,不必过分涉及性、生殖器官等细节。否则,如果讲不透,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让孩子感到更加困惑。

7-14岁是孩子迅速产生性意识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引导就显得尤为关键。一般地,在同青春期之前的儿童谈性时,家长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或者寓言故事等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家长还可以在陪同孩子看《动物世界》等节目时,通过和孩子谈蝴蝶的交配、猫的繁殖等,帮助他们理解性知识,不过家长应避免直接、详细地介绍人类的性行为,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14-18岁如果教育及时,再结合孩子自己从书报、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性知识,孩子对性的认识应该已经基本清晰。这时,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就应当多倾向于性道德方面,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防止性过错行为的发生。同时,家长还要主动关心询问孩子的性困惑,帮助孩子顺利克服遗精或者月经等问题带来的心理焦虑。这一时期,孩子也许因害羞等因素而对家长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此时,掌握火候或者技巧就成了每一个家长应当考虑的问题,比如,孩子在旁边时,父母之间有针对性地谈论一些关于其他男孩或者女孩的问题,书架上有针对性地摆放一些性教育的书籍等等。

“超市里”的实践早教成果


级市场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

近日,一场来自早教机构3岁-6岁幼儿购物实践活动,引发了家长们的又一次思考。8月24日,汽车区大润发超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6岁。过去进超市,都是看着爸爸妈妈采购、结账,现在这个过程他们将自己完成。这是早教机构“天才宝贝”的幼儿经济学活动课——“精明小买家”。

孩子说:爸爸妈妈我能行!亲子游戏

超市里,紧捏着自己赚的“血汗钱”,孩子们东瞅瞅、西望望。老师为他们分配了几项购买任务,比起平日经常撒娇要买的玩具,他们此刻更关心物品价格,时不时还伸出小手指加一加。

“阿姨,要给我开发票,要不这坏了我找谁呀?”经过一番“血拼”,在收银台前,一个“小买家”拿着他的小汽车,认真地对收银员说。抱着“战利品”,孩子们骄傲地对家长说:“看,我能行!”

家长说:今后对你有信心!

“我家孩子今年5岁,自己没去买过东西。他知道东西要拿钱换,玩具太贵不能随便买,更多的就没法教了。”家长王女士说,她是一位“80后”母亲,对于能否给幼小的孩子上“经济课”,她和大多数年轻父母一样,正在迷茫。早教网

“但孩子比我想象的懂事,不仅完成了任务,还给妹妹带了礼物。”近日,记者再次联系到王女士,询问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她显得信心十足。“我想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至少指点他如何合理支配正当收入。”

教育者:“经济课”是幼儿社交必需

“家长觉得孩子上‘经济课’还早,是因为成年人容易把‘经济’当成学术概念,在我们这样的早教机构中,把‘经济’融入进以物换物等活动课,就会发现孩子能自然领悟这些规律。”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早教机构“天才宝贝”的教学人员邵颖说。她建议家长,经济观念不是“早熟”,而是社交和生活的必需,应以浅显、实践的方式,尝试为幼儿上“经济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