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能听天家长在一起自己家的孩子磨蹭,那么,到底孩子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呢?

No.1 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 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No.2 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 办法慢慢改变。

No.3 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 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No.4 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 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No.5 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 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No. 6 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 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No.7 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No.8 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No.9 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 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No.10 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No.11 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看看您的孩子属于哪条,对症下药,或许能帮您的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

zj09.com小编推荐

宝宝爱磨蹭怎么办呢?


前言:宝宝爱磨蹭真是愁坏了家长,那么小孩子爱磨蹭是由于天性的原因,还是其它的一些因素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来改正孩子们的这一不良的习惯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吧!

磨蹭是幼儿的天性所致

幼儿磨蹭可以说是正常现象。2~5岁的宝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注意的广度很大,而稳定性又不够,所以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们的 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自然会放慢活动的节奏和速度,甚至直接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抽身而出转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就不难理解孩子 在起床、吃饭、做作业时为什么总是断断续续,一拖再拖了。还有,宝宝年龄越小,神经肌肉活动越不协调,动作的不熟练导致了宝宝做事缓慢。再加上宝宝做事的 动力,往往是盲目地服从大人的要求,并不懂得时间的价值和浪费时间的危害。早教网

通常大人觉得宝宝磨蹭主要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其实宝宝表现得已经很好了。如果爸妈常常感到与其让宝宝自己做,比如吃饭,还不如喂他吃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宝宝的惰性会因此越来越强。

其实,有些宝宝对于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难度较高,都会妨碍他做事的速度。比如宝宝在屋里玩厌了,想到外面去玩,妈妈非让宝宝先把弄得乱七八糟的玩具收拾整齐,那宝宝不高兴又非干不可,自然就磨蹭了。

宝宝爱磨蹭还另有原因

爱磨蹭除了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其实,也还有另外一些原因。

一是孩子心智发育不全,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干某件事时,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容易出现三心二意、磨磨蹭蹭的情况。二是大人的溺爱养成了孩 子的依赖性,现在孩子享受的是全程服务,真正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一旦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自己做时,他们往往不能干练、利索地完成,这也在意料 之中。就拿我女儿来说吧,衣服穿不利索,我们在一边看着着急,索性就伸手帮她穿了了事;吃饭时怕她吃不饱饿着,怕吃凉饭不利于消化,就不得不一口一口地喂 她吃……长此以往,速度、效率对于孩子来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反正有家长充当“救火队员”。

如何让“小磨蹭”提速

针对“小磨蹭”,既然讲道理和反复催促都没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动脑筋来想想更好的对策了。

1、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慢吞吞常跟着“漫不经心”一起出现,因为漫不经心所以显得动作慢。此外,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度低,当他专注于一件事 时,无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大人交代的事情上,如看电视时叫他去收拾玩具。有时才听大人把事交代完,又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这是注意力高度分散,所以, 不仅无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还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咛。

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全,控制力不够,但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孩子提高注意力。比如 拼图游戏、欧拉岛的蜂狂翻牌游戏等。这些游戏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收集每个信息,这样才能完成游戏,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早期教育

2、父母不要操之过急

父母过于心急,经常是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回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则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 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家长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却认为他已经很快了。家长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求好心切 的家长认为孩子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反应能力不够快速,家长就要适当的调整对孩子的要求,将要求尽量具体。比如,在孩子收拾玩具的时候要求他们去关掉电视,对反 应慢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先不要收拾玩具,去把电视关掉,关掉电视后再继续收拾。慢慢的可以让孩子明白怎么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

3、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专家建议: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得时候最好先提起他的兴趣。比如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手帕,可以提出洗完手帕后你可以看动画片这类的激励措施,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4、不要忽视孩子的天生气质

外向的孩子其反应表现常是积极、勇敢、乐观活泼的个性,对一些学习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相反的,内向的孩子却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的个性,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专家建议: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协助,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增进其学习智能。

实际应用:如何让孩子穿衣服不磨蹭

对于学龄孩子,磨蹭行为中,最让人着急的就是早上起来穿衣服。特别是到了冬天,上幼儿园迟到是小事,可因为穿得慢而着凉生病就让家长头疼了。

处方一:让孩子觉得是好玩的事

从宝宝一出生就让他感到穿衣服很有意思。当他还是婴儿时,为他穿衣服时就对他讲话、唱歌。等孩子稍大些,还可以一边穿衣服,一边让他摆弄些玩具,例如手摇玩具、玩偶等等。

处方二:边穿衣服边作些提示

边给孩子穿衣服,边让他跟着你一起哼哼:“我们快快穿上裤子,穿上裤子;然后快快穿上袜子,穿上袜子……”孩子慢慢就会明白穿衣服的顺序。

处方三:按年龄训练孩子自己穿

当孩子可以学习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让他用布娃娃做练习:给布娃娃脱去衣服、穿上,然后扣扣子、拉拉链、最后练习系鞋带。当然孩子不可能一次全学会,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处方四:选择适合孩子的衣服

你要为孩子选择穿脱起来都很简便的服装。对孩子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衬衫又好穿又好脱,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带拉练的滑雪服就比较难对付。当他对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他穿式样较复杂的服装。

处方五:和孩子一起穿衣服

通常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穿衣服,不仅可以使孩子学到正确的穿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学到对付繁忙生活的经验。

处方六:寻找适当的时间练习

要摸清孩子穿衣服的能力,早上起床后只让孩子自己完成他已掌握的那几步。早晨时间短促,并不是训练的好时机,所以家长可以在白天找个清闲的时候,愉快地唱着歌,轻松自如地教他。

特殊案例:有些孩子能够快速地穿好衣服,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穿。

处方:如果孩子穿衣磨蹭并不是因为不会穿,而是不愿意穿,那家长就应该对他讲清后果,告诉他如果5分钟还没有穿好,那么每超过1分钟,他晚上就 得提前1分钟上床睡觉或者少看1分钟电视。定出吃早饭的时间,他必须按时坐到餐桌旁,否则就吃不到早饭。看似很严格的规矩,但是很有效。

请给孩子一个理由好吗?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很多父母会遇到困惑,比如应该跟孩子怎么解释看似很平常的事情。怎样表达才不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都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

我们有一双儿女,都已经立业成家,又有了一个外孙女,今年五岁,一个小孙子四岁。每逢周末,儿女们常带着孩子回家,这是我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光。

但是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不和谐”常会发生在餐桌上。原因很简单,小孙子是个左撇子,通常姐弟俩又爱坐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不是洒了汤,就是掉了饭菜。女儿学养甚佳,惟对外孙女专横,训得外孙女撅着嘴……小孙子是个小胖墩儿,又专爱吃鸡皮、鸭皮和带皮的红烧肉。他妈妈尽管当着我们的面也丝毫不肯“放宽政策”,看他吃上三两块便开始大声责令:“吃点蔬菜、鱼虾。”小孙子趁妈妈看不见,照样把筷子伸向红烧肉。

我就说:“你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理由呢?”

比如,可以给姐姐说:“弟弟是个左撇子,下次你坐在弟弟右边,不就碰不了筷子了吗?”

再比如,可以对弟弟说:“肥肉吃多了更要发胖,身体不健壮。将来上学了体育不及格,能算好学生吗?老师还会喜欢你吗?你还能像刘翔叔叔那样为国争光吗?”

孩子虽小也还是能明白事理的。当然,一两个理由也不可能就成为灵丹妙药,回回都能说服孩子。但毕竟能使孩子逐渐懂得做事情是要有理可依、有章可循的。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抑或学着大人的样子逐渐变得独断专行、随意任性……

尤其是到了傍晚各回各家的时候,孩子们恋恋不舍地“赖”着不肯走,一个个可怜巴巴地说“再玩一会儿吧……”可大人不容置疑地说:“走!不能惯你的坏脾气!”

唉,我只想说:给孩子一个理由好吗?

孩子是我们的,又不是我们的。他们也有人格和尊严,在遇到必须要说“不”的时候,请给他们一个理由好吗?

给他12个快乐的理由(下)


6.保证孩子吃好吃“对”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暴躁、不安或者任性的情绪,那么他可能是饿了。如果还不到吃饭时间,可以给他一些小点心,但记得一定要是有营养的。

正确的饮食可以缓解情绪波动,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好处。对小孩子来说,最合适的零食和小点心应该是:低脂酸奶、新鲜水果或者果脯,当然还有全麦面包,在上面抹一点点花生酱或者水果着哩,孩子一定喜欢。

7.发掘他内心的艺术世界

关于音乐的好处,你一定听过不少,比如:古典音乐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等等。其实,让孩子接触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有好处的,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发现自身的价值。

此外,艺术还能带给孩子成就感,当他们完成一幅画或者学会弹一支曲子,都能从中感受快乐和更多自信。

8.别对孩子吝啬你的微笑

向你的孩子展示一个放松、会心的微笑,孩子从中感受到的安慰肯定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羞涩的东方父母可能不会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那么,就用一个微笑来代替吧。你的宝贝一定能从中间得到爱的信息。(当然,加上一个拥抱,效果会更好。)曾经有位心理学家有过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一个人每天至少需要4个拥抱才能生存,8个拥抱可以让他生活得更好,而16个拥抱才能让他的生活继续发展。其实,所有这些微笑个拥抱不仅是送给孩子的,对父母们也会大有好处。

9.你专心听过孩子说话吗?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对他的表现给予全部的注意力,因为这能让他觉得你重视他。想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吗?记得要把你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你说话的时候你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要打断他,不要插嘴,也不要催促——即便他讲的事情你已经听过一遍了。

还有,学会抓住那些与孩子交流的黄金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坐车,或者是在他临睡前,坐在他的床边。

10.放弃所有的完美理念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最好,但如果做父母的试图帮助孩子改正或者“收拾”他们造成的不够完美的结果,其实反而损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你让孩子擦桌子,然后你自己又再擦一遍,这种举动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做得不好。更不幸的是,孩子慢慢也就会相信:我做得确实不好。

下一次如果你又试图帮助孩子修正他做过的事,记得问问自己:

*如果不这么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或者安全吗?

*如果不这么做,一年以后会有什么遗留的后果吗?

如果答案都是“NO”,那么你最好还是放弃。

可能你会认为帮助孩子掌握更多技能是身为父母的责任,但记住,这只是做父母的一部分。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远远比他是否把桌子擦干净要重要得多。

11.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系鞋带到安全过马路,每一次尝试都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次努力。其实“解决问题”这4个字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从小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每一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无论是和小伙伴闹了别扭,还是新买的拼图怎么也拼不起来了——你就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1帮他分析困难在哪里;

2让孩子自己说说他的解决方法;

3告诉孩子解决问题需要的步骤;

4判断孩子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5如果孩子需要帮助,你一定要尽力帮他。

12.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为什么不给他机会把优点展示出来呢?

他喜欢读书吗?那就让他在你做饭的时候一边讲故事给你听。他对数字敏感吗?那就带他去超市采购,让他帮你算个小帐。只要你对孩子的特点表现出热情,你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他的自信和自尊。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多不少的有些行为爸妈是不能理解的,那肯定是爸妈不知道孩子在各时期存在着的敏感期。很多爸妈会误以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因此而责怪孩子,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的喔!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一)

0-1岁宝宝:口腔和手的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宝宝: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

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二)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孩子: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三)

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这时爸爸妈妈的婚姻关系显得异常重要,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孩子就会去模仿,会感受到这份美好。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宝宝爱尖叫 游戏帮他“消音”


3岁以内的宝宝,语言表达存在很大障碍,他们常常没有足够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或其他想法,妈妈也常常不可能揣摩透宝宝的所有想法并及时去满足他的愿望或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会发脾气、厉声尖叫,甚至满地打滚以宣泄情绪。宝宝大声尖叫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

当宝宝尖叫时,不要大声呵斥,而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1、让他用在家里时的音量说话。如果宝宝因为高兴而尖叫,尽量不要说什么或批评他。但如果他是在跟你说话,要让他像“在家里说话一样”,不要喊叫。你要降低自己的声音,这样他就不得不安静下来才能听到你说话。然后你再平静地告诉他:“宝贝,我受不了你的尖叫,尖叫让我头疼。”

2、用游戏化解尖叫。试试让他尽情尖叫,告诉他:“让我们一起叫吧,能多大声就多大声。”然后你就和他一起大叫,之后你再小声对他说:“好了,现在我们要看看谁的声音最小。”接着,你可以和他玩“你就像我这样做”的游戏,比如把手放在耳朵上面,或者跳上跳下等等。这样一来,尖叫就变成他能做的许多趣事之一了。如果是在公共场合,你可以对他说:“噢,你听起来像是一头大狮子!你能像一只小猫咪吗?”试试用这种方式,宝宝很快就能安静下来。

3、理解宝宝的感受。如果宝宝尖叫是想让你注意他,你就得看看他是否真的不舒服或很烦恼。如果你觉得是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让孩子受不了,比如在非常拥挤的大超市,那你就要赶快买完东西离开。以后最好是在小点儿的超市购物(或者等人不多的时候,再到大超市去),等孩子能承受后,再慢慢带他去更大、人更多的超市去。

4、如果你觉得他只是有点儿烦或任性,要让他知道你明白他的感受。平静地告诉他:“我知道你想回家,不过,再等妈妈几分钟,我们很快就好了。”然后继续做你的事。这样不仅会让宝宝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而得到安慰,而且也有助于他学习怎么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5、如果你知道孩子叫是因为他认为用这种方式就能让你给他一块饼干,那么你千万不要妥协。如果他一叫,你就把他要的东西给他,他以后就会叫得更凶。相反,平静地告诉他:“我知道你想要饼干,但我们得先去干别的,等回家后再给你饼干。”不必试着对他说:“只要你现在能表现得好一些,等会儿就能有饼干”,因为等到他吃到饼干的时候,很可能不会记得自己是做了什么才赢得了饼干的。你只要等会儿回家后把饼干给他就行了。

6、别让他闲着。让孩子也忙活起来,可以让你们一起去办的事更有趣。以下两种方法,你不妨试一试:

和宝宝玩游戏。一位有15个月大宝宝的妈妈说,他们出去办事的时候,她会不停地和儿子说话。告诉孩子她正在做什么,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附近有什么人等等。孩子思维忙碌的时候会比较安静。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帮你从超市的货架上拿东西,或者根据你们所做的事情编一首歌曲。比如用“我们在找香蕉、找香蕉、找香蕉”这样的歌词,配上你们喜欢的调子,你的孩子会觉得非常好玩!

给宝宝些玩具和零食。一定要在孩子尖叫前把这些东西给他。如果你等到他尖叫后再给他饼干,他会认为是自己提高了嗓门后才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要在他还很安静的时候,给他一种零食或玩具,并且最好是有些特殊的东西。给孩子买一个盖子可以旋转的小碗,这样吃的就不会掉出来。孩子忙着去吃,也就顾不上尖叫了。还有一位妈妈是在汽车里专门准备了一个玩具,这个玩具对宝宝来说,跟他在家里玩的就不一样了,所以每次外出办事的时候,她的孩子都会忙着开开心心地玩玩具。

小编总结:父母可以对宝宝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宝宝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要求及愿望,并对孩子的语言做出适当的、及时的反应,也会有助于减少尖叫和发脾气。

给玩具一个快乐珍惜的理由


中秋节带德昀去航空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儿子看中了一个坦克车模型。看他爱不释手的模样,本想给他买的,后来转念一想。不能养成孩子到外面游玩就要带玩具回家的习惯,于是,和儿子说好回去后妈妈带他去玩具店,让他自己挑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

儿子把坦克放回原处,卖东西的阿姨不高兴了,在一边说:前几天有个孩子看中了一个飞机模型,爸爸不给买,妈妈也不说话帮儿子,结果孩子就又哭又闹。我知道她在暗示孩子,就一笑了之,领着孩子出了门。在德昀身上,因为要玩具哭闹的事情几乎就没发生过,因为在第一次就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当德昀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去超市的时候路过一个玩具店,他非常喜欢里面的汽车模型,想要我给他买一个。我告诉他:今天妈妈带你是去超市买吃的东西的,我们没有买玩具的计划,如果你喜欢,今天你可以看一看,如果非常喜欢,你还可以轻轻用手摸一摸,但是,在你离开的时候,你不能把玩具带走,因为那是别人的。

儿子就站在橱窗外看了好半天,看到他羡慕的表情我也真想立刻就给他买一辆拿回家去,可是想想还是觉得不能立刻就满足他,不能孩子想要、孩子喜欢我就轻易买给他,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玩具很容易得到,从而也不懂得珍惜。但是如果总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会打击孩子,使他不敢向父母提出合理的请求。于是,我和先生商量后决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自己去玩具店挑选玩具,但是每次只能选一样。

德昀的很多玩具都是在他表现很好的时候的奖品,比如学会了刷牙、半夜自己起夜、帮助小朋友等等,买的时候我带他去商店,让他自己挑选,还要走两三个店,让他自己比较价格和取舍,在我和店员讲价的时候,他就安静地站在一边,看我们没有谈妥价格,他就会把玩具放下,随我再去另一个店。但是无论怎么挑选,我一定会遵守承诺给他买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

从航空博物馆回到到家,午睡后我带德昀去玩具店买玩具,他本来想买双层巴士,后来看到长长的公交车模型,自己更喜欢,就选了红色的,然后,拿着车我们一起去森林公园玩。在公园里遇到了两个四岁的男孩,要和儿子交换玩具玩,儿子同意了,玩了一会儿,那个男孩要换回来,换的理由是:你的车不好玩,又没有电动,又不能开门,我的玩具比你的好多了。儿子把玩具还给他,拿过自己的玩具说:我的车比你们的都大,都长,你的车很好玩,我的车也很好玩。然后就转身和我继续走,边走我们边学公交车到站报站名,玩得不亦乐乎。

我很高兴儿子的回答,一是他并没有和那男孩针锋相对说他的玩具也不好玩,而是说你的玩具很好玩——礼貌与仁厚;二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自己,而是找到自己玩具的长处来肯定自己的车很好玩——充满自信;三是虽然玩具很简单,但是被他玩的花样变幻,假车如同真车一般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我觉得这才是给孩子玩具的意义所在。

德昀的每一样玩具他都很爱惜,因为是自己挑选的、自己喜欢的,玩过之后他会把玩具放在玩具架上,并命上名字:如公交车爸爸、公交车妈妈以及公交车宝宝,普通的玩具在孩子眼中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甚至当爸爸偶尔一次把三辆车分开的时候,他会说:公交车宝宝找不到妈妈会哭的。他会找出每一个玩具的优点,快乐地把所有的玩具都当作伙伴,并不会因为玩具的优劣与价格的多少而厚此薄彼。

从德昀对待玩具的态度上,也让我反思身为家长在为孩子买玩具的时候,一是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会养成孩子见到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占有欲,以后若是稍有不满足,就会借哭闹达成目的;二是给孩子一个买玩具的理由,引导和强化孩子的良好习惯,并限定每次只能买一样;三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选择他所喜欢的,才会珍惜他所拥有的。

玩具不是越多越好,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了玩具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玩具也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越是简单的玩具反而越能激发孩子的想象。把简单的玩具变成复杂的故事、美妙的游戏,把快乐播撒在行走的路上,这才是玩具相伴的快乐童年!

帮助孩子成功的N种秘诀


成长是一个要不断从亲身体验中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感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所以,在孩子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适时地推他一把,对他的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

乐乐画的各种各样的飞机、火车贴满了整个冰箱,静一可以把幼儿园听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菲菲能够帮助小妹妹穿衣服,确实,这么大的孩子已经会做许多事情了,他也能从这些事情中获得成就感。但是,可能还会那么一些事情,当他竭尽全力去完成,却无法做到,就会给他带来挫败感。所以,当孩子面对有一点难度的事情时,如果有你在身边,给他点儿支持,给他点儿自信,也许他就会试着踢开绊脚石,一步、两步、三步,步步接近那种令人兴奋的、成功的顶峰,在这一过程中,Parents会给你点儿实用的经验。

挑战一:小普的妈妈给小普买了一双系鞋带的新鞋,但是无论怎样,小普都系不上鞋带,把他急得不行。

助推技巧:把你的运动鞋给他,让他先练习从大的洞眼中把鞋带穿过去。这样的练习,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还可以边示范边教他把两根不同颜色的鞋带编成小辫,这样,在解释为什么从鞋里穿鞋带,需要左边穿一下,右边穿一下的时候,他就能理解了。

同时,把整个过程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步骤会有帮助。比如向孩子解释,如何把鞋带交叉成十字形并从一个洞眼中穿过的时候,边演示边告诉他,想象自己的两只手就是两根带子,一只手穿过洞洞不动,另一只手从上面跨过去穿过另外一个洞洞,两只手就可以牢牢抓住洞洞了。另外,跟他说:“你正在搭一个自己能够藏在里面的帐篷,如果想让帐篷牢固,必须把线拉紧,才能不让帐篷倒下来。”

挑战二:邻居家同年龄的小齐已经开始读《大林和小林》了,而依依却还不会读这么大字量的书,依依对小齐很羡慕。

助推技巧:邻居家的孩子可能已经超过了一般孩子的阅读水平,所以你们不必紧张。但是愿意多读书总是好的,不妨利用这个美妙的暑假,一起做点什么,比如当你们一起读书的时候,认一认最常见的词语。如果你自己没有把握的话,可以请幼儿园老师提供一些常见的词语,像因为……所以、你、我等等。

虽然市场上有一些识字卡片,但是,孩子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比专门单学字词效率更高、更有趣,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情景中,理解词义会更容易。比如你可以指着《活了100万次的猫》对孩子说:“你看,这里面的‘猫’字出现了很多次,在哪儿能找到呢?”当然,有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在书里认字,如果今天上街了,在路上、在商场里,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字,这也可以成为孩子喜欢的游戏。

有一点你需要注意:识字量并不能够决定孩子今后阅读的发展,有的孩子即使识字不多,但是十分喜欢读书的感觉,他们也会在以后爱上读书这件事情;而有的孩子在期望值过高的状态下,识字量也许能达到1000多字,却不喜欢阅读,这样,他们无法体验阅读的乐趣,今后对书的热情也会下降。

挑战三:4岁的小圈去游泳池之前,一直叽叽喳喳不停地跟妈妈讨论游泳的事情,但是一到真正要下水了,他却退缩了。

助推技巧:实际上,一般情况下,不论是蛙泳还是狗刨,这么大的孩子都能游3、4米了,背着浮漂则能游得更多。所以,现在可以学游泳了,但是,如果你能让孩子觉得这是个游戏,而不是一门功课,一切会容易很多。

首先,可以在岸上用双脚打水,水花四溅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很快乐。接下来,可以试着在水下憋气:跟孩子在一起比赛,看谁能够深吸一口气,然后在水下的时间长。

另外,孩子的想象力很强,可以告诉孩子,想象自己是家里养的那条紫色的鱼,把脸放进水里,用红色的鱼鳍拍打着水,就会像美人鱼一样“走”,这样会使他高兴得忘掉满脸都是水的不舒服的感觉。还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感觉和水在一起很好玩,愿意和水亲近:假装你们都是含苞待放的郁金香,用塑料水壶互相往头上浇水,浇着、浇着,你们就都长大了。

一旦孩子觉得喜欢玩水了,你就可以开始游泳的基本步骤,只是不要太纠缠于动作的正确性,因为划水动作是训练大孩子的技巧——现在的目的只是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在水中好好玩,身体能够来回移动。

挑战四:满满在广场上踢球,可真正等球到了他的脚下,他却不知道怎么踢了。

助推技巧:和他一起踢!一般来说,4岁的孩子应该能够跑、踢了,所以为了让踢球更加有效果,可以抓着孩子的手,一起喊:“走,走,走,踢。”当他踢球的时候,同时,在他的身边也做出一个踢的动作。至于他的“优势”脚是哪一个,你也可以先观察:当他上下楼的时候,他喜欢用哪只脚先迈呢?

而5岁的孩子不但会踢球了,还会把球踢进球门里,所以,还可以教他运球。对于如何运球这个问题,在先开始不太熟练的情况下,你可以把气放一些,让球滚得慢一些。另外,做个示范,让他看看,怎样用自己的脚控制住球。比如当他跑着踢球的时候,站在他的身后,一起跟他喊“走、停、走、停”把球运到一边。经过一段练习,他在运球的时候就能够边走边运了。

培养自信心,这些说法对吗?

1、批评会扼杀自信?

实际上,批评如果是客观的、友善的,反而会增强他的自信。假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给你了一张写得潦草的作业,这时,如果用带有情绪的、命令的口气说:“你这是写的什么?重写一遍!”可能会打击他;换另外一种说法,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他说:“这次不是你做的最好的一次,我看见过你写的很认真的作业,可能由于你着急,就没有写好。为什么不试试把这次改正一下呢?”这样的批评不但是恰如其分的,而且是善解人意的,他会更容易接受,而且在下一次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

2、自主选择越多,自信越强?

给他一些选择可以让他更加自主,但是,现实世界有很多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因此,当他知道有些事情他决定不了的时候,他反而会变得更有韧性、更有自知之明。如果你总是让他决定什么时候该回家,吃饭之前是否该玩,看什么电视,那你帮他发展的就是争夺权利的本领,而不是自尊。

3、对所有事都要解释为什么?

其实,有时候,需要显示一点你的权威。在一些紧急的问题上,说:“因为我是妈妈,就必须这样做,待会儿再给你解释为什么”比“这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要更好。这会给孩子一个提示:有些事情,比如安全问题,要这样做,没有任何理由,而且这会让他对你更加充满信任。

TIPS

鼓励的最好词语

当孩子学会了一样新技能,用一些具体的鼓励话语来赞扬他,比单纯说:“你真棒”要好得多。有些能增强自信的语言,你可以尝试:

·你用那种方法穿鞋带,我觉得特别好。

·你踢球的时候真的很用心。

·我知道对于你来说,这很难,所以我认为你没有泄气真的十分不容易。

·你能够做到这一点,肯定特别高兴,我也为你自豪。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