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妈妈和我语音聊天,很着急地讲述了下午发生的一场冲突。

爷爷带她两岁半的儿子闹闹去广场玩。闹闹最喜欢玩秋千,其他小朋友也喜欢,但广场上只有两个秋千,经常有小朋友排队等候。

昨天闹闹没睡午觉就出去,人比较少,小家伙玩得很high。爷爷看孙子高兴,自己也高兴,忽略了两三个小朋友已经眼巴巴跑过来好几次,看看闹闹有没有从秋千上下来。

这个妈妈说:“爷爷的理论是这玩意儿和公园的凳子一样,谁先坐下就是谁的,前头的人坐够了,后头的人才有机会坐。”

这话听着有点儿不对劲,但道理上好像又没有错。为了避免家庭矛盾,她也没有深究。

有个孩子的奶奶,看自家孙女等了十几分钟还没玩上秋千,直接指责爷爷不会教育孩子,就知道宠溺,别的小朋友下着雨排这么久的队,也不让闹闹下来。

一来二去,吵得惊天动地,孩子自然也吓得哇哇大哭。

这位妈妈问我:“爷爷错了吗?公共场合的玩具,不要遵循先到先得、别的小朋友等待的原则吗?”

以前,也有朋友后台留言说孩子在外争游乐设施的问题,印象最深的就一个妈妈讲述的事件。

也是去游乐场玩,小朋友都喜欢坐一个环游乐场的小火车,正常情况下,小朋友体验一次就会下来,但有个小男孩连续坐了三次,还是不肯下来,妈妈每次都顺从他。其他人看不惯,抱怨了句:“工作人员都说了,每位小朋友只体验一次,以便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乘座。”

小男孩的妈妈立刻发飚:“我怎么没听见有人这么说,又不是缴费的,你们想坐也可以啊,管别人的闲事干吗?”

工作人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看这个客户很凶,也没敢说话,其他人更是敢怒不敢言。

公共游乐场所的争吵,喆同学出生以来我见过不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会选择沉默或带孩子去玩别的,之前还推送过一篇文章:《好吧,我认怂》——为安全着想,最后不与那些蛮不讲理的人计较。

幸运的是,绝大数妈妈知道从法理上讲,让别的小朋友排队等待没错,但实际操作中,她们都在默默遵守着公共场所的“江湖潜规则”:

——从孩子接触公共玩具开始,就让他明白这些东西不属于自己,每个小朋友都有权利玩。这样的界定,会让孩子的物权概念更明晰。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自己家孩子感兴趣的玩具一直没有别的小朋友来抢,可以不干预;如果有别的小朋友表现出兴趣,一定要提醒自己家孩子,这是公共玩具,所有小朋友都有权利玩儿;如果别的小朋友提出要求时自己不想让出,可以继续玩,但占用时间尽量别太长。

——假如有好几个小朋友在排队等候,妈妈可以给孩子限定时间,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很少认识表,也没有时间概念,家长可以指着手机上的数字,告诉他这个数字变成几,咱们就要去玩别的。一个朋友的办法是给出两个选择,比如想玩五分钟还是十分钟,然后和孩子一起设定闹钟,闹钟响了让孩子让出玩具,然后和妈妈一起关掉闹钟。

——如果孩子放下某件玩具后还念念不忘,妈妈可以引导他重新排队,这样既遵守了公共场合的社会规则,又能重新玩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果自己家孩子对别人正在玩的玩具感兴趣,可以引导他前去商量,询问对方“能不能让我玩一会儿”;对方不同意,可以让他拿别的东西去交换;交换还是不能达成目的,就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告诉他“过一会再过来试试”;如果孩子不愿意玩其他的,而是想等待,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延伸阅读

两岁孩子特别好带,因为妈妈故事胎教做得好


最近有几位准妈妈在问怎样做胎教的问题,我也不能很好地给出答案,因为我对胎教并没有所深入研究,也不敢谎称有胎教经验,但是却乐意分享自己给两个孩子的一点胎教体会。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俩宝情况:大宝西西目前二十六个半月,安乐易养,乖巧懂事,聪敏安静,热爱读书;二宝在孕育之中,孕三十二周半,将于五月降生。大宝是我独自带大,怀二宝至今仍旧坚持自己带她并且做家务照顾先生孩子饮食起居。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胎教,所以说到胎教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会有个自己所理解的胎教概念,具体的胎教方法也不一而足。现在社会上,人们在怀孕期间更多的是给胎儿听音乐名曲、看名画字帖、讲胎教故事(也有不少人否认讲故事的作用),这些多半是重视对孩子(胎儿)的智力和技能的培养和开发。但是,就我所了解的古人的胎教和自己的一点经验来看,现代各式各样的胎教音乐和故事都只能算是是狭义胎教的一小部分,毕竟这些只占据一个准妈妈每日的也许不过十分之一时间。对于胎儿来讲,更关键的,是做母亲的在怀孕期间要保持清净心、欢喜心、感恩心,母亲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仁义道德,也就是母亲日常生活中要身体力行,重视自己德行的培养与气质的提升,这样胎儿能秉受母亲的中和正气,对胎儿教之以德才是一个母亲对他最好的胎教。

朱子在《小学》中提到:子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当母亲用正气来感召胎儿,那么先天的气质变化就来得非常迅速。如果母亲无论昼夜,都能保持自身的廓然正气,精神内守,情绪稳定,喜怒哀乐适可而止,心情恬淡而宁静。这样,外邪不能侵入体内,内邪也就起不来,才能安养胎儿,使孩子天赋秉正。民国时期,印光大师曾经说过: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秉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由此可见,进行胎教的关键,在于母亲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和对外界的感受。在胎儿形成过程中,任何外界环境或情绪的污染,都会干扰他情感环境的安和和器官的健康发育。

我在两次怀孕时都没有借助任何现代科技发明的胎教仪器,取而代之的是平时尽可能地多听佛经、佛号、佛曲,不看任何新闻、不听八卦,不看肥皂剧和暴力色情恐怖电影等娱乐节目,不听流行歌曲靡靡之音。有时间就多读诵佛经和中华传统文化儒家经典等(更具体的内容见《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胎教》一文),同时,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已经是个母亲,自己的所作所为要顾及到对腹中胎儿的影响。

最近在看日讲《四书》解义,打算每天读一句,坚持下来。昨天看书的时候跟先生说,凡事都贵在坚持,如果我能每天坚持读一句,一年下来这本书也就读完了。先生说,等你读完这一本,前面读的你都忘记了。我对他说,我读这些书不是为了要记住书里面的经句,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求得在读这些圣贤书时内心的那片刻清净与安宁,这才是对自己和胎儿最大的益处。

正因为对胎教有以上这样的理解,所以我在怀孕时选择给胎儿读的胎教故事也与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些故事。我的胎教故事书分两大类,一类是中华德育故事,另一类是佛教故事。一方面是读给胎儿听,另一方面对我自己更是一种教育。最近写了篇《四管齐下,小小书迷养成记》,文中提到的第一点就是持之以恒的睡前故事阅读,所以有些妈妈问我给孩子读哪些睡前故事书,昨天把这些书找齐,一一拍下照片,跟先生说是有宝妈想了解一下我有哪些故事书。先生说,你又不是什么模范,干嘛告诉人家也看这些?我答他说,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读这些书给胎儿有什么样的直接利益,但是西西这么好带,又这么喜爱读书,日复一日的胎教故事阅读肯定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

如果孩子有这些行为,妈妈要偷着笑,孩子天生和你更亲近


母子之间天生有一种牵系,毕竟十月怀胎的这个过程不可复制,缘分也无可代替。所以从出生起,孩子就会表现的特别粘妈妈,这个粘的程度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减弱。但如果孩子从小就有这些表现,表明孩子是真的很爱妈妈,长大后也会更懂得心疼妈妈。

没事总缠着你说话

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妈妈一定是他们第一个选择的倾诉对象,他们虽然还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他们却能拉着你兴奋的巴拉巴拉说一大堆。这时候,很多妈妈可能会心烦,但这是孩子和你亲近的表达,妈妈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

什么事都喜欢和你倾诉

孩子平常受到什么委屈或者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定会第一时间去找他们最信任的人前去诉苦,一般妈妈就是孩子的首选。如果孩子有什么心事和委屈向妈妈诉说的时候,妈妈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与适当的安抚和鼓励,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喜欢和你分享所有的东西

孩子小的时候内心更喜欢谁,就会不自觉的和她分享东西,无论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孩子拥有的第一时间能想到妈妈,恭喜你,孩子天生和你更亲近。这是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美好经历。

孩子依赖妈妈是好事,但妈妈也要注意引导和分寸,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特别是男孩),千万不要把男孩养成妈宝男,不然孩子长大成家后矛盾冲突不断也是麻烦事。

运动胎教:让宝宝动起来


准妈妈在孕期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数胎动。如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进行数胎动,更有情致。

运动胎教,是指导准妈妈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促进胎儿大脑及肌肉的健康发育,有利于母亲正常妊娠及顺利分娩。运动胎教和游戏胎教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运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由之路。早在怀孕第7周,胎儿就开始了自发的“体育运动”。从眯眼、吞咽、咂手、握拳,直到抬手、蹬腿、转体、翻筋斗、游泳,胎儿的全身骨骼、肌肉和各器官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胎儿在运动中逐渐长大。所以,当母亲感觉到腹中的胎动的时候,胎儿的生命也在于运动。胎教理论主张适当适时地对胎儿进行运动刺激和训练,也就是说,要适时适当地进行一些“运动”胎教,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

怀孕初期,可以适当对胎儿进行宫内运动训练:孕妇仰卧,全身放松,先用手在腹部来回抚摩,然后用手指轻按腹部的不同部位,并观察胎儿有何反应。开始时动作宜轻,时间宜短,等过了几周,胎儿逐渐适应之时,就会做出一些积极反应。

这时可稍加一点运动量,每次时间以5分钟为宜。

怀孕中期,就可以轻轻拍打腹部,并用手轻轻推动胎儿,让胎儿进行宫内“散步”活动,如果胎儿顿足,可以用手轻轻安抚他。

研究表明,凡是受过运动胎教的胎儿,出生后翻身、坐立、爬行、走路及跳跃等动作的发育都明显早于一般孩子。因此,运动胎教也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胎教方法。

温馨提醒:有些孕妇对进行胎儿运动训练表示担心,认为锻炼会伤害了胎儿,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胎儿在4个月时胎盘已经很牢固了,胎儿此时在母体内具有较大的空间;而且环绕着胎儿的羊水对外来的作用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保护胎儿。

咪咪的玩具


小花狗生病了,大伙儿带来了最好的玩具,给小花狗解闷儿。

小猫咪咪也来了。

小黑猪偷眼看咪咪,咪咪的手里什么也没有。

大伙儿开始送玩具了。哇,有遥控飞碟,有声控老鼠,还有精致华贵得让人不敢碰的小轿车……

轮到咪咪了。

大伙儿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咪咪空空的两手。小黑猪更是眼睛一眨也不眨。

没想咪咪却说:“大伙儿都把眼睛闭上,我才好把玩具拿出来!”

大伙儿互相看看,只好把睁大的眼睛闭上。

一会儿,咪咪说:“睁开吧。”

小黑猪睁眼一瞧,咪咪手里捧着个花花绿绿的小东西,毛茸茸的,又有趣又可爱。大伙儿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想看个清楚。

咪咪手里的小东西十分灵活,东一蹦,西一跳,总往咪咪身后跑。咪咪想抓住它,可转了一百圈还是没抓住。急得咪咪直朝大家吐舌头,那副滑稽相,逗得小花狗他们哈哈大笑。

表演结束了,大伙儿争着问咪咪玩具是从哪儿买来的。

这时,咪咔从地上站起来,拍拍裙子说:“这个玩具一分钱也没花,它就是我自己的尾巴呀!”

啊,大伙儿谁也没想到!

咪咪说:“这个玩具是我为小花狗精心设计的。我在尾巴上涂了颜色,卷成彩球的样子。看见小花狗那么开心地笑,我真高兴!”

躺在床上的小花狗感激地说:“谢谢你,咪咪,你真好!”

小黑猪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嘿嘿地笑着说:“咪咪,可真有你的!”

好的玩具


小花狗生病了,大伙儿带来了最好的玩具,希望能够给小花狗解解闷儿。

小猫咪咪也来了。小黑猪偷眼看咪咪,咪咪的手里什么也没有。大伙儿开始送玩具了。哇,有遥控飞碟,有声控老鼠,还有精致华贵得让人不敢碰的小轿车……

轮到咪咪了。

大伙儿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咪咪空空的两手。小黑猪更是眼睛一眨也不眨。没想咪咪却说:“大伙儿都把眼睛闭上,我才好把玩具拿出来!”

大伙儿互相看看,只好把睁大的眼睛闭上。

一会儿,咪咪说:“睁开吧。”小黑猪睁眼一瞧,咪咪手里捧着个花花绿绿的小东西,毛茸茸的,又有趣又可爱。大伙儿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想看个清楚。

咪咪手里的小东西十分灵活,东一蹦,西一跳,总往咪咪身后跑。咪咪想抓住它,可转了一百圈还是没抓住。急得咪咪直朝大家吐舌头,那副滑稽相,逗得小花狗他们哈哈大笑。

表演结束了,大伙争着问咪咪玩具是从哪儿买来的。

这时,咪咔从地上站起来,拍拍裙子说:“这个玩具一分钱也没花,它就是我自己的尾巴呀!”

啊,大伙儿谁也没想到!

咪咪说:“这个玩具是我为小花狗精心设计的。我在尾巴上涂了颜色,卷成彩球的样子。看见小花狗那么开心地笑,我真高兴!”

躺在床上的小花狗说:“谢谢你,咪咪,你真好!”

小黑猪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嘿嘿地笑着说:“咪咪,可真有你的!这玩具可真有趣呀”。

运动胎教帮助宝宝动起来


怎样认识运动胎教

运动胎教,是指导准妈妈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促进胎儿大脑及肌肉的健康发育,有利于母亲正常妊娠及顺利分娩。运动胎教和游戏胎教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运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由之路。早在怀孕第7周,胎儿就开始了自发的“体育运动”。从眯眼、吞咽、咂手、握拳,直到抬手、蹬腿、转体、翻筋斗、游泳,胎儿的全身骨骼、肌肉和各器官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胎儿在运动中逐渐长大。所以,当母亲感觉到腹中的胎动的时候,胎儿的生命也在于运动。胎教理论主张适当适时地对胎儿进行运动刺激和训练,也就是说,要适时适当地进行一些“运动”胎教,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

怀孕初期,可以适当对胎儿进行宫内运动训练:孕妇仰卧,全身放松,先用手在腹部来回抚摩,然后用手指轻按腹部的不同部位,并观察胎儿有何反应。开始时动作宜轻,时间宜短,等过了几周,胎儿逐渐适应之时,就会做出一些积极反应。

这时可稍加一点运动量,每次时间以5分钟为宜。

怀孕中期,就可以轻轻拍打腹部,并用手轻轻推动胎儿,让胎儿进行宫内“散步”活动,如果胎儿顿足,可以用手轻轻安抚他。

研究表明,凡是受过运动胎教的胎儿,出生后翻身、坐立、爬行、走路及跳跃等动作的发育都明显早于一般孩子。因此,运动胎教也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胎教方法。

温馨提醒:有些孕妇对进行胎儿运动训练表示担心,认为锻炼会伤害了胎儿,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胎儿在4个月时胎盘已经很牢固了,胎儿此时在母体内具有较大的空间;而且环绕着胎儿的羊水对外来的作用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保护胎儿。

深情款款的拍打运动

在宝宝出生之前,当妈妈的都是靠着感知宝宝各种各样的胎动来了解宝宝的生活规律、健康状况的,而肚子里的宝宝也是通过这样的“拳打脚踢”来和妈妈“聊天”的。

怀孕中期以后的胎儿,体表绝大部分表层细胞已具有接受信息的初步功能,子宫中羊水的流动不断向胎儿提供更多的触觉刺激。母亲通过深情款款的拍打腹壁,给予胎儿良好刺激,可增进胎儿的智力发育。拍打胎教也可以归为运动胎教中的一种。

拍打胎教在孕6个月以后进行。

1.拍打前的准备

(1)拍打胎宝宝之前,准妈妈应排空小便。

(2)进行拍打胎教时,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3)拍打胎宝宝时,准妈妈避免情绪不佳,应保持稳定、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

2.拍打时的姿势

孕妇全身放松,呼吸匀称,心平气和,仰卧在床上,头不要垫得太高,面部呈微笑状,双手轻放在胎儿位上,也可将上半身垫高,采取半仰姿势。不论采取什么姿势,但一定要感到舒适。

3.拍打的方法

拍打胎教可以和抚摩胎教相结合,做完抚摩胎教之后可以进行拍打胎教。

将手掌平贴于孕母腹壁,食指放中指上,然后食指迅速滑下,轻轻拍打腹壁,刺激胎儿活动,如同与胎儿玩耍一般。

拍打胎教要在胎动较频繁时进行。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1次。

温馨提醒:准妈妈在孕期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数胎动。如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进行数胎动,更有情致。

因为有了宝宝世界变得好美丽


“自从听了耿医生关于胎教的讲课,我开始为胎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和语言胎教。

除了每天饭后听一遍《阳光海岸》,还有就是每天早上开车上班的时候关上窗子边开车边给宝宝唱童谣,拿手的就只有《小燕子》、《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呵呵,其实很多童谣都不记得了。欢快地唱着歌,一路上也不觉得寂寞,好像小家伙就在我身边静静地聆听。开车的过程也不再觉得那么遥远了,塞车也不会觉得那么烦躁,一天的好心情都在歌唱中营造出来,重复地唱着那几首童谣,口渴了就听听胎教CD,感觉一天都很轻松~~

亲爱的小宝宝,因为有了你,今天变得好美丽;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听了TT妈这般让人感动的心语,美丽公主马上献花表达赞美和祝福的心情:“多么美妙的心情,多么美丽的歌声,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味的胎教......你的胎教有味道,你的宝宝会知道,这样的妈妈有情调,生出的宝宝是块料!!

元鸣妈开心的过来支持,还透露“私密的经验”:呵呵,很好很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胎教(走路、车上、甚至拉便便的时间),这是最有效的!我支持你!

耿医生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并阐述理论:非常好!太棒了!孕妇的情绪影响她的内分泌,一些分泌激素随着血液通过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也产生与母亲同样的情绪特征。

因此,优良的环境是胎儿的摇篮,是优生的土壤。胎教的实质,就是给母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给胎儿以良性的刺激,使其身心健康发育,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祝福我们的“家人”每天都有好心情!

有所感悟:TT妈唱出好心情,唱出好宝宝哦!又一个胎教“教科书”。我替耿医生定教材了哦!

梦竹:胎教/使我每天第一时间/与我的宝宝说话,/甜蜜的情感/滋润我孕育生命的心田......

天天快乐:准妈妈们,尽情享受宝宝在你们肚子里的每一天吧!

梦境:每一个妈妈都会象TT妈这样想“亲爱的小宝宝,因为有了你,今天变得好美丽;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但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能象TT妈这样的做!生活当中点滴做胎教,还有那个小叮当妈说的也非常好,就是坚持做!

余苗妈妈一直在旁听,半夜1:08出来了:我的宝宝一岁了,我充分体会到胎教的好处,宝宝从出生到现在都比一般的孩子安静、专注、认真,学习外界的环境很主动,非常好带。我最大的体会是所有的胎教手段都只有一个目的:给妈妈一个好心情!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TT妈带着阳光的心情贴出了阳光灿烂的帖子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 "自从听了耿医生关于胎教的讲课,我开始为胎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和语言胎教.

除了每天饭后听一遍阳光海岸,还有就是每天早上开车上班的时候关上窗子边开车边给宝宝唱童谣.拿手的就只有小燕子,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呵呵,其实很多童谣都不记得了.欢快地唱着歌,一路上也不觉得寂寞,好像小家伙就在我身边静静地聆听.开车地过程也不再觉得那么遥远了,塞车也不会觉得那么烦躁,一天的好心情都在歌唱中营造出来.重复地唱着那几首童谣,口渴了就听听胎教CD.感觉一天都很轻松~~

亲爱的小宝宝,因为有了你,今天变得好美丽;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听了TT妈这般让人感动的心语,美丽公主马上献花表达赞美和祝福的心情:"多么美妙的心情,多么美丽的歌声,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味的胎教...... /你的胎教有味道,你的宝宝会知道,这样的妈妈有情调,生出的宝宝是块料!!

元鸣妈开心的过来支持,还透露“私密的经验”: 呵呵,很好很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胎教(走路、车上、甚至拉便便的时间),这是最有效的!我支持你!

耿医生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并阐述理论: 非常好!太棒了!孕妇的情绪影响她的内分泌,一些分泌激素随着血液通过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也产生与母亲同样的情绪特征.

因此,优良的环境是胎儿的摇篮,是优生的土壤.胎教的实质,就是给母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给胎儿以良性的刺激,使其身心健康发育,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祝福我们的“家人”每天都有好心情!

有所感悟: TT妈唱出好心情,唱出好宝宝哦!又一个胎教“教科书”。我替耿医生定教材了哦!

梦竹:胎教/使我每天第一时间/与我的宝宝说话,/甜蜜的情感/滋润我孕育生命的心田 ......

天天快乐:准妈妈们,尽情享受宝宝在你们肚子里的每一天吧!

梦境:每一个妈妈都会象TT妈这样想:亲爱的小宝宝,因为有了你,今天变得好美丽;因为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但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能象TT妈这样的做!生活当中点滴做胎教,还有那个小叮当妈说的也非常好,就是坚持做

余苗妈妈一直在旁听,半夜1:08出来了:我的宝宝一岁了,我充分体会到胎教的好处,宝宝从出生到现在都比一般的孩子安静、专注、认真,学习外界的环境很主动,非常好带。我最大的体会是所有的胎教手段都只有一个目的:给妈妈一个好心情!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孩子6岁前如果学会这种习惯,长大一定了不起


有些事情,迟了就来不及了,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故事1:

公园里,两个陌生的中国孩子由于争抢秋千而发生肢体冲突。蓝衣小孩(下面称小蓝)大概3~4岁,跑到爸爸面前,委屈地说自己被打了。黄衣小孩(下面称小黄)大概5~6岁,通过暴力抢到秋千后,悠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小蓝爸爸很生气,跟孩子说:“去,给我打回去,打不赢别回来!”小蓝按照爸爸的指示上前把小黄往地上推,小黄愤怒反抗过程中,一不留神从秋千摔到地上。小黄妈妈看到这一过程不淡定了,她走过去,给了小蓝一个大嘴巴。小蓝“哇”一声哭了,小蓝爸爸怒火中烧,冲上去就跟小黄妈妈厮打起来。

故事2:

两个闺蜜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聚会。旦旦妈家的男孩子旦旦3岁,包包妈家的男孩子包包5岁。一个周末,两个孩子像往常一样玩耍。突然旦旦哭丧着脸来找妈妈,说包包抢了他的机器人,还打了他,要妈妈帮他抢回去。旦旦妈说:“旦旦是个小小男子汉了,不需要妈妈帮忙,妈妈相信你能处理好。”沮丧的旦旦返回,由于不知道合适的处理方法,他竟然跟包包打架。妈妈们虽然留意到两个孩子打架,但谁也没上前。因为她们相信——孩子们有能力处理好。最终,两个孩子打架后商定接下来通过猜拳决定谁先玩,虽然旦旦脸上多了一片红印,包包胳膊皮肤破损,但他们都为这样的解决方案感到高兴。

孩子的矛盾大人解决VS孩子的矛盾孩子解决,两种不同的思维,会把孩子推向不同的成长路。

著名心理学家乔治.斯皮威克和麦娜.舒尔经过25年的研究后发现,3-4岁的小孩子就可以学着自己解决问题了。孩子是否习惯自己解决问题,还是依赖大人解决,将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那些习惯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即使没有成功,这些孩子也会渐渐养成不容易冲动或不容易采用暴力手段的性格,而是趋向于关心别人,能敏锐发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能够更容易交到朋友,学习成绩也常常表现得比别的孩子更好。最后,擅长解决问题的孩子,人生成功的几率也会提高。所以,尝试自我解决问题,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呀。

朋友塞米的老爸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6岁时爸妈意外身亡,他一个人在街上流浪,饿了捡垃圾吃野菜,渴了喝溪水。听说他有一次为了抢食,还跟流浪狗搏斗过,胳膊被咬伤。8岁时无意中遇到一个卖书匠,随后被收留。没钱上学,他便自学;没钱买自行车,他便用废铁搭了一辆……如今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塞米说,她老爸无所不能,只要问题到了他那里就再也不是问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小到大磨练出来的。所有孩子都能培养这样的能力,不会很容易,也不会太难,只要下定决心。

有父母可能会说,大人帮小孩打架是极少数,一般我们会建议他们如何应对。当事情发生时,父母一开始就给孩子指示和协助,而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孩子经常依赖大人解决问题,未来的危害在哪里?

1、孩子不会独立思考

总是帮孩子处理事情并不是好事,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懦弱、无主见,还会累及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每次遇到问题,比如跟小朋友打架,如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走到大人身边告诉大人自己的处境,而不会下意识地把事情扛在自己身上继而思考如何面对,养成这种习惯的孩子,似乎大脑解决问题的区域是空白一片的,他们经常等待父母的指令,而不是自己的大脑给躯体发布指令。他们这种习惯未来也会表现在处理其他事情上,比如学习和工作。

2、不敢担当

由于习惯了让别人帮忙,孩子也会渐渐养成不敢担当的性格。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发生时也不会直面问题而会选择逃避或等待他人解决。最终将不利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他们在某天可能拥有成人的身形但是小孩般软弱的内心,无论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还是事业发展,都将是一种限制。

3、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

不懂处理事情,常常会给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没有人会喜欢不懂处理事情的人。不懂处理事情的人更容易得罪人、伤害人,对人际关系做出不适宜的处理。他们往往缺少朋友,自己的生活和交际也经营得一团糟,甚至有个别的还会患上孤僻症或抑郁。

所以,让孩子适当独当一面是必须的,但父母如何平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比如孩子们在打架时,父母让孩子独自解决,孩子可能会在跟他人对抗的过程中受伤。比如撞破头、摔断腿等等让父母揪心的事情。父母可以密切关注一切,一开始鼓励孩子自我解决,当发生危险的迹象或苗头,一旁的父母应该立即介入,阻止危险的发生。当问题仍旧不能得到解决,父母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帮忙,而是要让孩子独自想办法解决后,父母才提供协助。当孩子哪天学会了妥善处理问题后,父母便可以放心让孩子承担处理事情。

让孩子学会独自解决问题如此重要,爸妈们一定不要忘记在你们的养育清单上记下来,最好6岁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