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1、对待孩子的态度要认真

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2、公正处理告状的内容

在了解事实后,大人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则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3、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当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当父母的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问问告状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4、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告状时,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别人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孩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后,就不会动不动告状了,而且对他将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帮助。

2孩子爱告状的原因

1、追求自我表现

据研究表明,很多孩子爱告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自我表现一番而已,因为孩子想要从家长和大人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爱告状的行为。

2、逃离责任

还有一部分孩子爱告状是因为害怕承担后果,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所以想先通过告状的方式来误导家长们的判断。

3、嫉妒别人

孩子爱告状还有可能是因为嫉妒的原因,因为嫉妒别人所以想通过告状的方式来让大家贬低对方。

4、检举

当然并非是所有孩子爱告状都是因为不良的出发点,其实有些孩子爱告状是真的因为正义感爆棚所导致的,因为想通过检举的方式来约束别人。

3如何对待爱告状的孩子

1、认真倾听

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2、了解事实,理性处理

在了解事实后,大人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则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3、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当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当父母的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问问告状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4、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告状时,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别人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

5、细心、耐心

敷衍甚至不管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总是得不到发展,还会影响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相信只要父母、老师能耐心、细心地对待,孩子会很快变得不爱告状了。

6、孩子没有好坏之分

儿童教育心理学或者发展心理学认为,成长是一个过程,因为几件小事就把孩子判断为好孩子和坏孩子,是不对的。

7、积极引导孩子

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鼓励他们交流和表达,尽管他们有时候告状的行为不符合大人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而不是生硬地评价是非,无论如何,让孩子感到被重视、体验到快乐很重要,这样他们会更乐于交流,在交流中,经过合适的疏导,他们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小编推荐

【小孩子爱扔东西怎么办】儿童爱扔东西怎么办,宝宝爱扔东西怎么办


小孩子爱扔东西怎么办

1、提供不易破碎、不同质地的物品

孩子在扔的过程中,还将经由抓握和掷地的动作,对被扔物品的质地和着地的反应有所体验,而这对于丰富孩子的感知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妨给孩子提供不易破碎的、不同性状和质地的物品让他扔。

2、配合宝宝游戏

扔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在于快乐的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意义上,孩子这类旨在体验自身力量的动作还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因为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如果成人能够多配合小家伙做做这类有助于他们体验自身与外界区别的游戏,将有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孩子在进行扔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同时进行探索空间的游戏,而这种有意无意的探索,对于孩子体验空间的长度、高度、宽度、广度等维度,进而发展空间智能都大有裨益。

3、避免大声责备

家长要注意的是,那么孩子扔了贵重的物品,也不宜严加批评,因为家长的强烈反应会让孩子觉得扔东西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是好事,这无疑是强化了他用扔东西的方式引起父母注意的意识,以后一旦他想引起别人注意或想表现自己,都会想到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实现,这样最终会让他形成扔东西的坏习惯。

4、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孩子无心导致的过失,家长可以要求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自己做错的事情负责。例如,宝宝把玻璃瓶打碎了,那就让他用扫帚和簸箕把碎片扫走。如果宝宝无法独立完成,父母可协助宝宝完成。这样既可以保护宝宝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宝宝养成自己做事自己负责习惯。

5、引导他用合理的方法来发泄情绪

孩子摔东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气或者不满。比如爸爸妈妈没有满足小宝宝的要求,他们可能就会借摔东西来发泄心中的闷气,对这样的宝贝父母应注意疏导他的情绪,耐心地给他讲解道理,引导他用合理的方法来发泄愤怒。在这方面,父母也应当做好榜样,不能生气就摔盘砸碗等,这样才能有利于宝贝的健康成长。

2小孩子爱扔东西的原因

1、为了引起大人注意

当孩子看到扔出去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捡回来,他会觉得是和大人玩游戏。

2、为了认知这个世界

比如他扔掉一个玩具,玩具掉在地上发出“咚”的声音,他就知道,之所以会发出“咚”的声音是因为它扔掉了玩具;再当他把小球往远处扔,小球连滚带跳的往前滚动,他会明白,他扔小球的行为引发了小球的滚动。这些亲身体验让他理解了事物发生的变化,发现物体更多的属性,从而增长了他的知识和经验。

3、能力的表现

孩子能扔东西必须具备一些能力,比如抓握能力,投掷能力。当孩子刚刚能够用手抓住身边的东西时,他会感觉到惊喜;当他看见自己奋力一扔,就能够让手中的东西飞离那么远,就有一种成就感。宝宝被这种新技巧深深吸引,想整天地“熟练”下去,而自主操纵的感觉也促使宝宝不断地试验,一次又一次感受成就感。

孩子喜欢告状怎么办 家长要慎重对待


(一)

原因分析:是为了宣泄紧张情绪

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就会向大人“告状”。这实际上是孩子在被别人“欺负”后,寻求大人的保护,进而宣泄自己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孩子把成人作为诉说的对象,说完后会心满意足。

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是受“欺负”而告状,大人要适当给予孩子安慰,不过不能轻信孩子的话,最好鼓励、启发他说出事情的过程,分析到底是谁的错,然后再去2.考虑怎样解决问题。

(二)

原因分析: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却不容易发现。虽然如此,我们看到孩子告状是因为他已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此时,孩子告别人的状,是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和表扬,以示别人不好而自己好。

解决方法:这时,家长和教师要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另外,孩子“告状”说的是别人的缺点,很可能也是他自身的缺点。大人应启发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你知道怎样去做吗?”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告状”中吸取教训。

(三)

原因分析: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有些事情,孩子遇到后,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比如,一个小孩子跑到别处去玩,但是另一个小孩子会告诉大人“他跑出去了。”因为自己不清楚这件事情该不该做,见别人做了,自己也想去做,但是又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解决方法: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明确的答复,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四)

原因分析:嫉妒别人,想“整垮”对方,报复别人

小孩子的嫉妒心是很强的,有时候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想借大人来帮助自己“整垮”对方,当然这是极少数。另外,有的孩子比较“记仇”,所以,当别人“欺负”自己之后,就总想找些原因来报复对方。

解决方法:对于这样的告状家长要进行严肃批评,让孩子懂得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相互宽容。

总的来说,家长应该抱着客观的心态,明晰孩子为什么告状,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不能简单地应付孩子“知道”了,这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孩子会更加委屈,或者愤怒。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当然,最好在孩子告状之后,告诉孩子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分析,避免孩子过度地依赖大人,形成告状的习惯。

面对二宝喜欢告状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有了二宝后,虽然家里新增了不少气氛,但是问题也渐渐多了起来了。比如大宝和二宝争风吃醋,二宝喜欢告状。那么面对二宝喜欢告状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一位宝妈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小宝还不会说话,但是,很会指手画脚告状了,跟哥哥抢扫把,不小心被打到了头。他跑到厨房把正在忙着做饭的爷爷拉了出来,指着哥哥,再指着棍子,再指指头,嘴里发出“嗯嗯嗯嗯”的声音,要爷爷说哥哥两句才善罢甘休,真是个不好惹的家伙!

二宝爱告状,不好惹!孩子这些行为稍纵即逝,千万别忘记强化

而另一位宝妈提到自己才8个月的小宝,已经会告状了,有一次摔头了,开始哭起来,奶奶进来了,他用手捂着摔头的地方,冲着奶奶号啕大哭。有一次凶他了,非要往床底下钻,被我提起扔出去了,然后就后悔了,每次冲宝宝发火都会后悔,就是忍不住,孩子晚上就向爸爸告状。还好,老公带宝宝出去溜达,多锻炼身体,可以增加抵抗力。

二孩家庭,父母想让两个宝宝按照自己的预想去相处,会通过强化这些行为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父母加强孩子怎样的行为,孩子就会以什么样的行为进行相处。这也有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之分。若父母在小宝告状表扬弟弟,对大宝提出批评,小宝就觉得自己是对的,他就会强化这样的行为。

因此,若想让两个孩子和平共处,父母不妨强化友好相处的表现吧。鼓励两个孩子合作共同搭建积木;为大宝把零食分给小宝点赞!鼓励大宝陪同小宝读故事书;提醒宝宝们看电视、玩手机要守时等。

我们希望看到什么场景,就去强化什么场景,千万别因为空闲抓紧休息,忘记对两个宝宝的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父母的正面引导,让孩子强化了某些我们期望的行为。

现在,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从他们出生就有了的东西,也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来,这是一种相当然的东西,父母需要正视之,并不是完全否定。父母整个拿着手机翻来看去,你怎么能指望孩子没有好奇心呢?

我家2岁多的馨宝就是这样,平时这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小女孩,就是到饭店刚坐下来,就吵着,我要看“×音”,手机已经玩的贼溜,只要解锁后,翻屏、返回、放大缩小图片、看视频、找App……刚开始看起电视、玩手机没有时间限制,后来担心对她眼睛不好,看电视控制在1个小时内,玩手机你在15分钟内。开始商量的好好的,时间到了就不玩了,有时候“耍赖”,不依不饶,使性子。看到父母一再坚持,就养成习惯了,到时间自己就拿上电脑,或锁屏手机。

等孩子上小学后,给孩子定的“规矩”可以适当调整,每天看电脑动画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分钟,玩手机时间减半。有时候可以跟孩子商量好,如果你哪一天没有看电视或玩手机,可以把时间攒起来,到了周六周日,我们一起去看场电影。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接下来即将到来的5G革命,同样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孩子封闭到信息触及不到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也没有必要把信息时代想象的那么可怕。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制定集体投票的规则,会不会比监管、训斥更有效果呢?

言午水竖米竖:

中午大宝先吃完,宝妈和大宝睡觉,小宝端了大宝的碗来告状,说大宝没吃完,宝妈说没关系,她肚子饱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外公洗碗发现小宝把饭放进大宝碗里,说吃完了,通过推断还原了事情真相:小宝把一部分饭放进大宝碗里,然后找宝妈告状,宝妈没批评,接着把饭全部倒大宝碗里,说吃完了!不是福尔摩斯,还真对付不了她!

小孩爱经常咬人怎么办


让宝宝学会使用语言

当你的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你的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宝宝有时候咬人,其实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演示,这样宝宝就学会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齿去和别人交流。

2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3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

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而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明确告诉你的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4让宝宝多玩安静游戏,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