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总说:“热爱厨房便是热爱生活。”这是他企图支使我下厨的借口。我怎么会落入他设下的圈套?然而,随着小琛琛的降临,为形势所迫,渐渐地,我也开始真正地“热爱生活”了。

在饮食方面,琛琛是个很令人头痛的小家伙。几乎每一顿饭,我都得追着哄着才能喂饱他。对于我费尽心机“热爱生活”的产品,他几乎一概冠名为“不好吃”。先生不但不同情我,反而变本加厉地与琛琛一道拿我寻开心。作为一个失败的“热爱生活”者,惟一能让我自我解嘲的解释是:琛琛是个高品位的美食家。因为“热爱生活”不得法,我正好乐得将责任往先生头上推。只要有可能,做饭便是他义不容辞的事。当然实在躲无可躲的时候,我还是得去“热爱生活”,并且不得不寻找一些别的突破口,以求将我的“产品”尽可能多地推销出去。

我的推销手段非常拙劣,但也非常有效。“琛琛,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刚刚1岁多的琛琛对于我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故事总是充满了好奇,一听说要讲故事,他一定丢下手里的玩具,乖乖地洗了小手,摇摇摆摆地靠了过来。

“从前呀,有一只小兔子,它喜欢到野外玩耍……”故事的情节自然很快便发展到小兔子饿了,而且饿得非常厉害,它走不动了,于是它想吃点东西。

“琛琛,你替小兔子吃点东西,好吗?”

“不吃!”一开始,琛琛总是很坚定地回绝。

“小兔子饿了,走不动了。”

“然后呢?”

“小兔子饿了,走不动了。不吃饭,故事就没有了。”

为了让故事继续下去,琛琛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乖乖地替小兔子吃了一口饭。渐渐地,琛琛明白了故事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每当小动物饿了的时候,不用提醒,他就会乖乖地替小动物吃一口饭。就这样,不到两岁的琛琛替小兔子吃完饭,再替小狗吃饭,再替小老虎吃饭,几乎替地球上所有我能想到的可爱的小动物们吃遍了。仰仗这些小动物,我很轻易地便将琛琛喂到了两岁。

两岁多的琛琛已经会读点书了,他的小脑袋因此充实起来。每当我企图再挟持他替小动物们吃点饭,他总会反驳:“那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他坚持不肯再替小动物们吃饭。我曾经那么得意的向他推销美食的方法也因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接下来,谁能粉墨登场呢?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那时候的琛琛对恐龙情有独钟,但想让他替恐龙吃饭显然有些太过老套了。我必须耍点新的花招。

“琛琛,你能给我讲讲翼龙吗?”我端着饭碗,悄悄地靠近了他。

“好啊!”琛琛热切地望着我,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描述翼龙的身长、体重、翼展宽度、生活习性、智商数……

“翼龙的身体有这么长吗?”我随意比划一下,并趁势用勺子舀了一勺饭,塞到他嘴里。

“翼龙的翼展宽度有这么宽吗?”另一勺饭又顺利地塞到了琛琛的嘴里。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吃”恐龙,吃完翼龙吃梁龙,吃完梁龙吃腕龙,吃完腕龙吃……

等到所有的恐龙都吃过一遍,我又江郎才尽了。琛琛对我的这些伎俩早已了如指掌,再也不肯就范了。当时,正当美国出产的一部关于外星人的影片风行,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我故伎重演,想让外星人担当食客。但是,从现存小动物吃到史前恐龙的琛琛对这种吃法早已不屑一顾了,“别再骗我吃饭了。”琛琛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的鬼把戏,一句话便将我堵了回来。看样子,他这次是油盐不进了?

“妈妈,外星人吃东西吗?”虽然他不肯吃饭,但既然他对外星人感兴趣,我应该还是有机可乘。

“当然吃东西了,你吃过外星人食品吗?”我假装神秘地附在他耳根说道。

“没有。”琛琛疑惑地望着我,等待我的下文。

“你乖乖地在这里等着噢!”

我溜进厨房,偷偷地将饭菜盛入小纸杯,然后大呼小叫地快步走了出来,继续我蛊惑人心的演说:“这是来自X星系γ星座的小鸭子星球的转基因食品,你想尝尝吗?”

“嗯,外星人的食品真好吃。妈妈,小鸭子星球是不是长得像小鸭子呀?”

“小鸭子星球上的外星人也长得像小鸭子吗?”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

接连几天,琛琛都在谈论外星人。他那些幼稚而充满幻想的谈话几乎令我笑得直不起腰来。天知道那些外星人生活环境咋样!天知道那些外星人长得啥模样!但我仍然在心底深处感谢着那些尚不知在何方的外星人,因为他们,我又能“骗”琛琛吃几顿饱饭了。

人的口味真是奇特!因为有了外星人食品,琛琛的饭量竟然莫名其妙地长了起来。

从此,我常常光顾一本叫《UFO》的杂志查资料,只为了给琛琛提供一些新的关于外星人的信息。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信息,琛琛吃外星人吃了很长一段时间。见琛琛有滋有味地吃着那些他平时不屑一顾的饭菜,我真有些飘飘然了。我可不就是个魔法无边的魔法师吗?

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琛琛又给我迎头浇了一盆凉水。

“妈妈,我不想吃外星人的食品了,我们还是吃地球人的食品吧!”这小家伙,他吃外星人也吃腻了,又想换口味了。天哪!

“好吧,我们还是吃地球人的食品吧。”于是,我们重新起用中国人传统的碗筷来伺候我们的一日三餐。

“妈妈,这碗里盛的不还是外星人的食品吗?”琛琛疑惑地望着我,眼里有许多的不满,胃口也大大地减了。

哎呀,我为什么总是给自己掘陷阱?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彻底放弃。这世界上稀奇古怪的事物虽然很多,但琛琛总不可能一辈子吃着它们长大吧。好吧,你这个小坏蛋,既然你不肯吃,我就让你饿着。

那是个周末,我们在野外疯了一上午,说实话,我都饿坏了。回家后,我们随随便便做了一顿饭。那天,我们故意没有给琛琛盛饭。餐桌上没有了他的小碗、小勺。琛琛睁大了眼睛,诧异地望着我。我将头转向别处,假装没有看见。

“妈妈,我的饭呢?”小家伙终于熬不住了。

“你不喜欢吃饭,对不对?今天你可以不吃饭,以后每天都可以不吃饭。”

“不行,妈妈,我要吃饭!”琛琛扬着小脑袋,很不高兴地加重了语气,将“要吃饭”三个字突显出来。

“今天没给你做饭。”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爸爸,我要吃饭!”小家伙随即转移了战线。

“你真的想吃饭呀?那怎么办?”先生假装一脸的无奈,皱着眉“沉思”了一会儿说:“要不这样吧,爸爸妈妈的饭分一点给你吃,行吗?”

琛琛欢天喜地自己动手吃了大大的一碗饭,虽然被土地爷与桌面分去不少,但终归比平日饭量大多了。从此,我改变了劝琛琛吃饭的策略:不再追着他喂饭,而是追着他在外面疯跑。在疯跑一段日子后,琛琛奇迹般地习惯了地球人的食品。我也终于有机会在先生面前自吹自擂:瞧我“热爱生活”的产品销路多好!

相关推荐

想玩让他玩


一天,老松鼠看见小松鼠趴在地上玩着榛子弹弹球游戏,就说:“儿子,冬天快到了,再去收集20个松果回来吧。”

小松鼠不耐烦地说:“今天不想收集了。”

“不行,今天任务完不成,什么也别想干。”

小松鼠说::“爸爸,你为什么强人所难?”

“这不是借口。”老松鼠一脸严肃。

“爸爸,整天收集各种各样的小果仁,又吃不了那么多。”老松鼠一时无言以对,愣在那里。“爸爸,你不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吗?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打孩子,骂老婆,摔东西,撒酒疯。而我们小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可以玩一会儿吗?”

望着小松鼠手舞足蹈的样子,老松鼠在想:自己也曾经是一只小松鼠,也曾玩过榛子弹弹球,也曾年少轻狂。孩子也有自己的的想法,试问,又有哪个孩子愿意被大人当机器人般任意摆布呢?

所以,当家长命令孩子做这做那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的心情呢?

孩子吃饭别总喂 当心喂出“伤”


孩子吃饭别总喂当心喂出“伤”(

1岁小儿开始渴望自主进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寻找食物是动物的本能,我们可以看到,婴儿一出生就会用啼哭来表示饥饿,用嘴来寻找食物,稍大一点,就会用手捧着妈妈的乳房或奶瓶快乐地吮吸。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到了1岁以上,饮食量不断增加,对各类食物的适应能力渐渐增强,咀嚼功能逐步建立,对食物的色香味有了自己的辨别力,这时小儿就开始有自主进食的渴望。

在这一阶段,小孩逐步成为进食的主体,家长的作用应从主导转变成辅助作用,通过鼓励和协助小孩进食,让小孩感到进食的快乐,和大人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

如果这时家长仍然给小孩喂饭,势必给小孩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喂饭,小孩“受伤”知多少其一是对咀嚼功能的伤害。由于家长喂饭,往往导致小孩进食时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使牙齿的正常发育、脸部的肌肉锻炼受到影响,对牙齿的坚固、预防龋齿等起到不好的作用,甚至对小孩未来的面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二是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食物咀嚼不充分,咽下肚子不易消化。

其三是心理负担过重或角色不明。在喂饭的过程中,家长的各种行为和形形色色的表现,给小孩带来不同程度地心理压力和伤害。如有的家长由于赶时间,一边喂饭一边催促小孩快吃,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觉得进食毫无乐趣。

许多孩子对吃饭所持的抵制态度,厌食、挑食的习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还有的家长,在给孩子喂饭时,往往一边喂饭一边与其游戏,一顿饭经常要喂一个小时以上。这样作为孩子心情固然不错,但是孩子并不明白这是在吃饭还是在做游戏,角色不明。

如形成不良习惯,一旦没有游戏伴随,饭当然就吃不下去了。这种行为如继续下去,将导致小孩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有的家长在喂饭时,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一边喂一边承诺给孩子各种东西。这样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可能认为,通过吃饭可以获取某些利益。

其四影响小孩动作平衡的建立。据专家研究,中国人聪明与我们长期使用筷子作为进食的工具有关。孩子自主进食,完成一个进食动作,需要手、嘴、眼的相互协调配合,如用筷子,动作就更加精细,协调与平衡能力就更强。如果到了五六岁仍需家长喂饭,这对孩子的动作平衡与协调,甚至对智力都有不良影响。

还有,喂饭过量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喂饭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本无可非议,但如果过分关爱,往往事与愿违,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是每一个家长所不愿意看到的。家长应让孩子知道,吃饭的主体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家长,吃饭是自己生长的需要,并不是为家长而吃饭。

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刚开始单独进食时洒落食物、弄脏衣物不予责怪,对孩子在吃饭过程出现的不良行为不迁就,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来说,善莫大焉。

BB被欺负 如何教他保护自己


由于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乐园,也是小朋友们共同成长的大集体。在集体学习生活中,矛盾与磨擦难免会时有发生,一些小朋友被欺负或欺负别人的现象自然也时有发生。

在常人眼里,幼儿间的冲突是很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家长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总是滋味不好受的。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幼儿在被他人欺负时的一些应对之策可能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智成长与性格培养。

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可以尝试以下招数。

招数一:让孩子坚强反击

有位网友说: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被小朋友欺负,我告诉儿子:“谁打你,你就打他,你要不打他,回家我就打你。”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让孩子一味忍让退缩,结果会更惨。

网友表示,他还培养自己的儿子学跆拳道,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防身,让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坚强反击,不受别人欺负。

招数二: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小美今年3岁半,在幼儿园里也遇到了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的事情。小美妈妈教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别人要打我们,我们应该跑,他就打不了啦!或者适当对抗,尽量不引导以暴制暴。

另外,让宝宝知道防范,世界并不是完全美好的,引导宝宝在不利环境中寻求帮助。总之,让宝宝明白,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环境;当置身在不利环境中时不能坐以待毙,要有所作为减少自己的损失。

招数三: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

当孩子遇到问题是,让他自己解决,可能会令孩子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网友小佳爸爸说,女儿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孩子奶奶都会第一时间去“教育”那位小朋友,结果造成孩子不会自己解决问题,一遇到小朋友之间的“纠纷”,就找奶奶撑腰。

所以,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如果孩子被欺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学着适应怎么与其他人相处。可以先向孩子征求意见,问他想怎样做,如果自己没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招数四:找打人孩子最信赖的人教育他

每个孩子心中有一个“畏惧”的人,如果自己孩子被欺负,可以找打人孩子最信赖的人教育他。例如,兰兰天天被班上一个“小恶霸”欺负,后来甚至不敢去上学。

兰兰妈妈知道打人孩子害怕自己的爸爸,于是她找到那孩子的爸爸,请他爸爸奶教育他以后别欺负人家了。从那以后,他就没再打过兰兰。我感觉孩子受欺负,应该告诉打人小孩的父母,让打人小孩的父母去管教他家的孩子。

招数五:教孩子学会宽容

孩子之间小打小闹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造成伤害,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学会宽容。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别怕,因为越怕就越被欺负,但不要教孩子以牙还牙,告诉他打人是错误的,如果你也打人,那你也错了。

的确,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也有类似的困惑。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攻击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心疼,更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

总的来说,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多的带有游戏的成分,是一种玩耍。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不吃亏其实是家长的想法。所以孩子们刚刚打过了,眼泪一抹,又搂抱在一起亲密无间的玩。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的过于严重。

如果让孩子打回去,这其实是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孩子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会变成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这样的孩子,朋友比较少,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当家长遇到孩子打架时,要让孩子多动脑子去思考,想办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当遇到别的孩子打自己的孩子时,可以告诉打人的孩子:小朋友之间不能打架,并教给他正确的跟自己家孩子玩的方式以及鼓励他跟自己孩子成为朋友。

让孩子快乐,还是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派乃“望子成龙”者。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就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快乐派似乎是“望子成虫”者。

双方观点尽管针锋相对,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把成功与快乐截然对立起来。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相容的双方,还是并列的双方。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浑浑噩噩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心高气盛,拼命想争高分,精神表面亢奋,实际疲惫而焦虑,这种孩子万不可再强化成功意识,否则很危险。

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父母,应该学会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导,指导。这很难,需要动脑筋,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成功派和快乐派父母将发现,成功和快乐都在离他们而去,迎面而来的则多半是失望、焦虑和苦恼。头脑古板的父母,教育现代的孩子,结果大抵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