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是一个两岁零两个月孩子的母亲,孩子很漂亮、秀气,长相和他的性格截然相反。自小好象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小时候就爱教人抱,从来不坐在小车里。稍微懂点事情了,总和人对着干,你叫他东,他偏向西,你不叫他干什么,他偏要干。现在总是爱穿大人的鞋,爱穿大人的衣服,如果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旁边的人脸上千万不能有惊讶生气的表情,如果他发现别人会惊讶生气,他准会哈哈大笑,然后继续。才两岁,也没少骂他,有时也打他,可是好象没什么用。这两天我气的心口都疼。连我家保姆都说,怎么咱们家的孩子像白景奇,不要他干吗他偏干。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教育好,将来真的喊麻烦。怎么办呀?

茅于燕:你的孩子两岁两个月,正是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大约到四岁左右,就会过去的,不要太着急。

儿童在这个年龄段有这种逆反行为是正常的,并不是坏。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令人烦恼的行为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两岁的孩子已经不是大人自已的延长了。他已经成为一个个体了。“不”、“不要”、是他独立的宣言,对着干是他争取独立的具体行动。他正在不受管辖建立自我的阶段。

2、他用“不”、“不要”、“不干”、“要那么干”来检验家长的权威性(妈妈是不是那么厉害?)突出他的自主权。

3、对“权威”有一种反抗的冲动,但不能很好的控制。

4、家里大人看见他做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往往会说“不要这样”、“不好”、“不能给”、“不听话不理你了”、“啊呀!这个不能动!”等等。他听了许多许多“不”字,也开始练习这等等。他听了许多许多“不”字,也开始练习这个“不”字,比如:“不嘛!”“不要”、“不要”、“不给”……他实际就是练习这个刚学会的词,有时也并不一定就是真的“不”的意思。

5、有时他正干着一件兴趣很大的事(家长并不认为是很有趣的,比如蹲在地上看一只小蚂蚁扛着一块小蛋糕屑屑),家长喊他做另外一件事(比如换衣服、吃饭、午睡等),他会连续说出许多“不”字,以表示抗议,名符其实的逆反。

6、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有时细微的变化还没达到质变,是看不出来的,而家长往往还是按照以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质他,遭到他的“不要”、“不干”的反对。比如他已经快会跑了(还没有真跑起来),家长还老拉着他走,遭到反抗。

7、家长有时让孩子做的事他确实做不到(比如他玩兴下浓,你让他去睡觉、他正在玩拼图,你让他把拼图码好装到盒子里去等),他也会用“不干”、“不去”,和你对着干,这不是他的问题。

8、有时他会故意做出一些奇特的动作,检验你的权威,你表示了惊讶、失态,正是他的目的。

怎样对待逆反行为呢?

1、正确认识儿童在两岁左右这个阶段的性格特点,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善于引导。

2、切忌当他的面和别人谈他的“不”,把他的“不”说成是“坏”。

3、不要惩罚逆反行为,否则等于火上加油。

4、自己少说“不”字,说多了等于给他的模仿源多了。

5、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多一点,让他有一定的选择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逆反行为。比如:出门时让他穿外衣,如果说:“把罩衣穿上”,他肯定不穿说,要检验你的权威。你可以:“你穿前面有大象的一件,还是有小白兔的一件?”他很可能在这二者中间选择一件,避免了逆反。

6、有时在某种情况下不容选择,那么就用坚定的语气对孩子说:“宝宝,今天姑姑来咱们家吃晚饭,咱们这就该回家给她做饭了”。这时不能说:“回去给姑姑做饭,好吗?

7、不要老是做老板,发号施令。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语气、不同词汇、不同语调说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可以温和一点的时候不要严厉一点,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会减少许多逆反。

8、千万不要对他出格的行为表现出过份的惊讶,甚至失态,否则这种强刺激会使他做出更多、更出格的行为,以满足他这种看笑话(他不是哈哈大笑吗?)的心理。

9、有时也可以用转移注意的办法,不与她直接顶撞,会减少逆反。

逆反行为是一个阶段的行为,过了这个阶段会好得多,全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这个阶段过去,应该用以上一些办法(或者你用过的、别的有效方法),使这个行为减少,减轻。

相关阅读

孩子常和大人嘻皮笑脸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老是和大人嘻皮笑脸,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为了掩盖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往往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对家长的询问或教育用嘻皮笑脸的方式来对待。

2、对错误缺乏认识。孩子有了错误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家长在指出他的错误时,孩子会若无其事,满不在乎,嘻皮笑脸。

3、过多批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论轻重不分场合,动辄训斥,唠叨个没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会用嘻皮笑脸来对待。

4、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一种情况是家长自己做错了某件事,被别人尤其是被孩子指出时,表现出嘻皮笑脸: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在对孩子的嘻皮笑脸进行批评时,自己不严肃,嘻皮笑脸,从而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怎样纠正孩子不听话,老和大人嘻皮笑脸的毛病呢?

1、对用嘻皮笑脸掩盖错误的孩子,家长要严肃批评。首先,家长要向孩子指出其错误的危害和严重性,让孩子明确用这种方式掩盖不了错误;其次,要抓住“第一次”,从严批评,其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不允许的。家长切不可把孩子的这种做法看成小事不闻不问,一笑了之。

2、对第二种情况,家长首先应该帮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所认识,使他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一旦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便容易接受批评,嘻皮笑脸的行为也会得到纠正。

3、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当,注意场合,一般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是十分强烈的,很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家长应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用暗示、诱导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身教重于言教”。常言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一看。”家长自己有了错误,不论是谁指出的,都要虚心接受,认真对待,及时纠正;在对孩子指出错误时,自己要严肃认真,不能嘻皮笑脸、满不在乎,这样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使孩子看到家长对自己行为不满时,能马上改正。

5、培养正常的自尊心。孩子有了自尊心,才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所认识。譬如,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要求父母替他们保密,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因此,家长应理解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认识到嘻皮笑脸的行为是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

孩子好打人怎么办(大人篇)


问题:

当我拒绝了他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在晚餐前吃糖,他就会开始发脾气,甚至攻击我。我试着向他解释打人是不对的,但是他依然那样做。

思考:

攻击大人是一种剧烈地反抗行为,必须被严肃对待,并且这种行为在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要纠正。我听到过一位家长用怯怯的声音说:“宝贝,甜心,小可爱,打妈妈是不对的。所以请不要再打我了,好不好?”无论如何,都不要用这种拖长声音、讨好的腔调说话,或者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地说教,因为这会让孩子误解打人是一种获取注意的有趣方式。这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打人是错的,同时也会加剧这种行为。



解决方法:

1、每当孩子打人时,立刻扶住孩子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坚定而不高兴地说:“不许打人,你被关禁闭了。”带孩子去关禁闭的地方,并告诉他:“坐在这里,直到我说你可以起来了。”几分钟以后,当你和孩子都冷静下来之后,就允许孩子起来。你可以简单地复述刚刚发生的事情,但是避免长篇大论,因为那并不能达到“给孩子上一课”的目的。每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家长要有恰如其分的回应。

2、如果你发现孩子是通过打人来取得你的注意,就不要再给他回应。每当孩子打你的时候,都坚定而不高兴地说:“不许打人。”然后就结束和他的对话,走到一边去。孩子会明白,打人会让你“走开”而不能让你答应他的要求,或者获得你的注意。

3、确保你从来都没有跟孩子玩过“打人游戏”。孩子们模仿他们看到的一切,即使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如果你有和孩子打闹的习惯,而且允许他开玩笑地“攻击”你,他就会很难分辨玩闹与发脾气之间的区别。

父母小贴士:

一个经常打人的孩子可以从心理顾问或医生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可以找到孩子打人的原因,并帮助你制订一套制止这种行为的计划。

孩子不让大人交谈逗留怎么办


熟人碰面,难免要热情交谈一番。此时身边的孩子往往非常不耐烦,闹着要离开,打搅谈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平时缺乏礼貌教育,不知道别人交谈时不能随便打搅。

2、成人交谈的话题与孩子无关,孩子不感兴趣,因无事可做而感到无聊。

3、成人交谈的时间过长,影响了事先安排好的活动,孩子等得不耐烦。如安排好去公园而不能去,他会感到很不满。

4、成人对孩子不够尊重,只顾交谈不理睬孩子,孩子被冷落而不情愿。

遇到这些情况时,应怎样调整孩子的情绪呢?

1、熟人碰面可把孩子先介绍给熟人,以示尊重孩子。若与熟人的谈话话题,孩子可以知道的,尽可能让孩子一起参加(如询问学习生活方面的话题),倘若交谈的话题不希望孩子参加的,也不要把孩子丢在一边不予理睬,应该向孩子作适当解释,并对孩子作适当的安排,或给孩子一本画书或有趣的玩具让孩子在一边玩一会儿。

2、与熟人交谈的时间不宜过长,长话短说或可以另约时间交谈。

3、与熟人谈话结束时应引导孩子主动与熟人道“再见”。

4、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指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5、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孩子的礼貌教育,使其懂得不要随便打扰别人的谈话,不要插嘴,并告诉孩子这样做的道理。

早教知识:儿子想看大人洗澡怎么办?


异议:应不应该让孩子看?

我们家宝儿渐渐地也是有这一观念了,我一去洗手间就跟随需看,从我本身而言,简直挺难堪的。早教启蒙怎么教才对?

这就是个和孩子抗争的結果,我的亲身体验,总之我不想使他看,走不过去心理状态那道坎啊。早教启蒙怎么教才对?

我认为,孩子看父母冼澡、上洗手间的规定,假如一味抑制或回绝,更会激发孩子好奇心,得不偿失。

还行我们家生的是闺女,该担心的是孩子父亲。

孩子的性启蒙教育真得很重要,他的自我意识发展趋势不可以忽略,重视孩子的本性吧。

用心听权威专家怎么讲美国性心理学大师哈夫洛克斯·霭理士觉得:孩子对裸体的了解越快得到 越好。倘若一个少年儿童在儿时的生长发育阶段,自始至终沒有见过异性少年儿童的裸体形状,会造成一种心理扭曲的好奇心理;随后一旦忽然看到异性成人的裸体形状,精神实质上能够 是一个痛楚的严厉打击。假如一个少年儿童对成人裸体的好奇心从来没有被考虑过,就为成年人后的性心理异常和性犯罪留有了室内空间。例如成年人后根据偷窥异性淋浴室、偷窥异性身体、偷窥异性洗手间等继发性的考虑。早教启蒙怎么教才对?

权威专家出新招:大气当然考虑孩子好奇心针对4岁之前的孩子,假如他想掌握成年人的身体,大家不仅要让孩子看,并且也要大气地、从容地、当然地让孩子看!孩子年纪越小,这一全过程就越当然。在孩子4岁前,父母要以考虑孩子对裸体的好奇心主导,不必注重隐私保护的文化教育;孩子4岁之后,再慢慢提升让孩子高度重视身体隐私保护和尊重别人身体隐私保护的文化教育。

提示:留意防范意识清晰身体界限在孩子恰当、从容地了解身体以后,就需要让孩子了解隐私保护与防范意识的关键。实际上,在教育 孩子了解身体人体器官时,就需要使他搞清楚不可以曝露身体的一些男性生殖器官,这并不表明这些位置是十分可耻的,只是出自于对个人隐私权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