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岁左右开始,妈妈会发现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难带。他变得很有主意,而且任性,有时看起来他就是在和妈妈做对。这时应该怎样处理与宝宝的冲突呢?几个妈妈交流了她们的经验。总结如下,看看能否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用正面语言避开宝宝的反抗

佳佳的妈妈说:2岁以后的佳佳总和我对着干,你越说“你不要……”,他马上会对你说:“我就要……”。有时我发现,他并不是反对我说的内容,而是不愿听我说否定他的话。我试着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对他提要求,效果却比原来好。

分析:2-3岁的宝宝会拚命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不管正确与否,他们会对否定他们的人产生强烈的反感。请多对宝宝使用正面的语言。

二、使用非语言行为表示赞许或反对

冬冬的妈妈说:我家冬冬有这样一个特点,当他做错事时,如果你对他喊叫“你怎么这样不听话”,特别是旁边还有其他人时,他肯定会对你拧起小脖子,撅起小嘴,表示不服。但如果你用制止的目光和表情面对他,他倒会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乖乖地停止了动作。

分析:在很多情况下,宝宝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表情、肢体语言和目光所传递的信息。

三、主动改变环境优于被动改变宝宝

妮妮的妈妈说:我家妮妮就爱吃零食,结果,每到吃饭时就不好好吃了,怎么说都不听,我们常常为这件事着急。奶奶看到了就说我,你与其对宝宝大呼小叫地不让她吃零食,你别给她买不就是了。后来,我发现这话真有道理。

分析:有些情况下不要只埋怨宝宝,有时宝宝的不听话是因为我们为他创造了不听话的条件。

四、让宝宝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式选择

聪聪的妈妈说:我家聪聪现在也爱说“不”,问他“我们去吃饭好吗?”“不!”,“我们去睡觉好吗?”“不!”可有一次在他对我说“不”以后,我对聪聪说“今天睡觉前你是喜欢妈妈给你讲乖乖兔宝宝的故事,还是听妈妈给你讲狮子王的故事?”不管他选择了哪一个故事,他都乖乖地跟我上了床。

分析:在有些问题上,父母的态度应肯定而坚决,不要用问话征询宝宝的意见。让宝宝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给宝宝说“不”的机会。有时,可让宝宝在一定的范围内做限制式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能达到你要求他的目的。

当宝宝和你“做对”的时候不妨一试如上方法。希望你也能让我们分享到你的经验。

相关推荐

当孩子和你“唱反调”时怎么办?


对于孩子的反抗行为,父母要适当加以抵制,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得到健康发展。

当孩子爱和你“唱反调”时怎么办?

桐桐今年5岁多了,以前大人怎么说,他怎么做,可最近几个月发现孩子变得喜欢跟你拧着干了,不管对错,你说东他一定往西。一次带他出门前,让他穿准备好的衣服,他说不要穿要自己选,然后把衣柜里的衣服翻得一地都是,爸爸忍不住语气严厉了些,他一下哇哇大哭,闹得一整天大家都心情不好,期待的周末出游也泡汤了。除了穿衣,平时吃饭、睡觉等类似这样的事还不少,简直快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小孩了,这可怎么办?

孩子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为了寻求或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是对抗自己的外在力量,往往会出现一些无理的反抗。大人说什么,孩子偏不干。这种心理也叫做“逆反心理”。

对于孩子的反抗行为,父母要适当加以抵制,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得到健康发展。遇到桐桐这种情况时,爸爸妈妈可放下家长“权威”的架子,可以先夸夸孩子“崽崽真有眼光,选的衣服比我们刚才准备的衣服好看多了。”然后心疼地说“地上还有好多漂亮衣服都弄脏了呢!”,邀孩子一起收拾好地上的衣服出去秀一秀。还有以下几种方法都可以缓解叛逆期的亲子冲突:

1、多项选择法

在亲子间发生对抗冲突的时候,你不必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或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坚决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宝宝,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种多项选择法在与宝宝打交道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原来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感觉,所以执行起来十分利落。

2、约法三章法

宝宝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时间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则一个外在的规则会被宝宝视作异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参与了制定,他便会觉得这些规则很神圣,会努力遵守。

3、角色扮演法

轻松的亲子游戏能让宝宝明白应该做什么。你可以装成一个做事拖沓又极不听话的孩子,让宝宝扮演妈妈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来对待你的。通过角色扮演,亲子之间的对抗自会消弥不少哦!

当孩子把眼泪当武器时……


邻居家的女儿丽丽本来是个很乖巧、伶俐、懂事的小女孩。以前,她成天都是乐呵呵、笑眯眯的。最近一段时间,丽丽突然变得特别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比如想买一条漂亮裙子,而妈妈没给她买;爸爸不让她把动画片看完;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碰伤了,丽丽都会大哭大闹。而且,丽丽的哭声极具杀伤力,相信再严的父母听了他的哭声都会不由自主的心软下来。这样,丽丽就用她的哭声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愿望的实现和满足。最近几天,丽丽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前段时间,丽丽只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才哭,现在,她连自己做错了事也哭个不停。

就拿前天的事情来说吧,丽丽一个人在客厅里玩,一不小心把放在矮桌上的一个漂亮花瓶打碎了。这个花瓶是丽丽妈妈的心爱之物,妈妈看到花瓶被打碎,本来想骂女儿两句,没想到刚要开口,丽丽就大声哭起来,哭得声嘶力竭,好像不是她做了错事,而是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弄得妈妈再也不敢对她说什么。

为什么丽丽会突然变得爱哭,而且是越来越爱哭了呢?事情还得从一个星期天说起。那天,丽丽一个人在家里玩得无聊,就想要妈妈带她去公园玩。碰巧妈妈没有空闲,就拒绝了。丽丽于是大声哭闹起来,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后来又有一次,丽丽在同妈妈一起逛街时,看到了一个很可爱的洋娃娃,丽丽就要妈妈把它买下来。可是妈妈觉得丽丽已经有很多这种类型的娃娃了,就不同意买。丽丽看着娃娃,哇一声就当街大哭起来,她响亮的哭声带引来许多过路人驻足观望和议论。妈妈窘极了,只好匆匆买下了娃娃就往家里赶。这样多次以后,丽丽越来越尝到了哭泣的甜头。她发现,只要自己一哭泣,妈妈就招架不住,进而就会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丽丽掌握了“哭泣”这个对付父母的好武器。以后,只要父母不能满足丽丽的要求,她就会大哭大闹,终于养成了爱哭的坏毛病。

对孩子而言,这种哭泣并非表明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他们其更多的是把眼泪当成对付父母的武器。通过哭,他们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怀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还可以逃避许多惩罚。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不再随便使用“哭泣”这个武器呢?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把“哭泣”当武器,归根结底都是由父母造成的,因此,只有父母才能让孩子扔掉这个武器。

为什么说是父母造成的呢?原来,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想通过哭泣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比如得到某个玩具、逃避某种惩罚,让父母带自己去公园玩耍时,如果父母由于孩子的哭泣而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就等于间接地告诉孩子,只要哭泣就一定能使愿望得到实现。无形中,也就间接地鼓励了孩子的哭泣行为,使他们领悟到,可以用哭泣作为武器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样,久而久之,哭泣就成为了孩子的“法宝”,他们就逐渐学会用哭泣来解决问题,用哭泣使自己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东西。

要使孩子改掉爱哭的坏毛病,父母就不应该被孩子的哭泣所迷域和软化。正如前述,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而是想通过“掉眼泪”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家长要善于识破孩子的伎俩,不被孩子的眼泪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泪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因为这样做不但会给孩子造成父母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不良印象,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也使孩子的哭泣得到了”回报“,间接鼓励了他们的哭泣行为,父母要记住,坚持原来的决定,就是一种对孩子把”哭泣“当武器的行为最有效的打击。

此外,当孩子哭泣时,父母不需要去安慰他们、劝阻他们,而是要有意识地忽略他们、冷淡他们,让孩子知道,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眼泪改变不了什么。或者,当时就直接向孩子明确指出,哭泣是没有作用的,让孩子主动放弃“哭泣“这一武器。这样几次之后,当孩子发现哭泣的确不能让父母关注自己,眼泪的确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不再用眼泪做武器了。

当孩子把眼泪当武器时


邻居家的女儿丽丽本来是个很乖巧、伶俐、懂事的小女孩。以前,她成天都是乐呵呵、笑眯眯的。最近一段时间,丽丽突然变得特别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比如想买一条漂亮裙子,而妈妈没给她买;爸爸不让她把动画片看完;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碰伤了,丽丽都会大哭大闹。而且,丽丽的哭声极具杀伤力,相信再严的父母听了他的哭声都会不由自主的心软下来。这样,丽丽就用她的哭声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愿望的实现和满足。

最近几天,丽丽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前段时间,丽丽只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才哭,现在,她连自己做错了事也哭个不停。

就拿前天的事情来说吧,丽丽一个人在客厅里玩,一不小心把放在矮桌上的一个漂亮花瓶打碎了。这个花瓶是丽丽妈妈的心爱之物,妈妈看到花瓶被打碎,本来想骂女儿两句,没想到刚要开口,丽丽就大声哭起来,哭得声嘶力竭,好像不是她做了错事,而是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弄得妈妈再也不敢对她说什么。

为什么丽丽会突然变得爱哭,而且是越来越爱哭了呢?事情还得从一个星期天说起。那天,丽丽一个人在家里玩得无聊,就想要妈妈带她去公园玩。碰巧妈妈没有空闲,就拒绝了。丽丽于是大声哭闹起来,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后来又有一次,丽丽在同妈妈一起逛街时,看到了一个很可爱的洋娃娃,丽丽就要妈妈把它买下来。可是妈妈觉得丽丽已经有很多这种类型的娃娃了,就不同意买。丽丽看着娃娃,哇一声就当街大哭起来,她响亮的哭声带引来许多过路人驻足观望和议论。妈妈窘极了,只好匆匆买下了娃娃就往家里赶。这样多次以后,丽丽越来越尝到了哭泣的甜头。她发现,只要自己一哭泣,妈妈就招架不住,进而就会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丽丽掌握了“哭泣”这个对付父母的好武器。以后,只要父母不能满足丽丽的要求,她就会大哭大闹,终于养成了爱哭的坏毛病。

对孩子而言,这种哭泣并非表明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他们其更多的是把眼泪当成对付父母的武器。通过哭,他们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怀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还可以逃避许多惩罚。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不再随便使用“哭泣”这个武器呢?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把“哭泣”当武器,归根结底都是由父母造成的,因此,只有父母才能让孩子扔掉这个武器。

为什么说是父母造成的呢?原来,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想通过哭泣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比如得到某个玩具、逃避某种惩罚,让父母带自己去公园玩耍时,如果父母由于孩子的哭泣而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就等于间接地告诉孩子,只要哭泣就一定能使愿望得到实现。无形中,也就间接地鼓励了孩子的哭泣行为,使他们领悟到,可以用哭泣作为武器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样,久而久之,哭泣就成为了孩子的“法宝”,他们就逐渐学会用哭泣来解决问题,用哭泣使自己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东西。

要使孩子改掉爱哭的坏毛病,父母就不应该被孩子的哭泣所迷域和软化。正如前述,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而是想通过“掉眼泪”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家长要善于识破孩子的伎俩,不被孩子的眼泪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泪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因为这样做不但会给孩子造成父母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不良印象,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也使孩子的哭泣得到了”回报“,间接鼓励了他们的哭泣行为,父母要记住,坚持原来的决定,就是一种对孩子把”哭泣“当武器的行为最有效的打击。

此外,当孩子哭泣时,父母不需要去安慰他们、劝阻他们,而是要有意识地忽略他们、冷淡他们,让孩子知道,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眼泪改变不了什么。或者,当时就直接向孩子明确指出,哭泣是没有作用的,让孩子主动放弃“哭泣“这一武器。这样几次之后,当孩子发现哭泣的确不能让父母关注自己,眼泪的确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不再用眼泪做武器了。

当宝宝大声叫嚷时怎么办


宝宝8个月后,已会对不喜欢、不愿意的事情表示反抗,同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看见什么都想摸摸拿拿,还常常用大叫大嚷的方式引起成人的注意或强调自己的某种情绪。

当成人听到宝宝的叫嚷时,应及时关心了解宝宝叫嚷的原因,给予正确的引导。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

1、宝宝的叫嚷是为了想得到自己喜欢的某种玩具或物品,成人应该立即满足宝宝正当合理的要求。

2、宝宝的叫嚷是为了强调自己兴奋欢乐的情绪,成人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宝宝尽情地叫嚷一会儿。

3、宝宝的叫嚷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愉快和被冷落的情绪,成人可以用有趣的玩具或宝宝喜欢的、色彩鲜艳的图画转移宝宝的注意,还可以与宝宝一起玩一会儿,做他喜欢的游戏等,以满足宝宝希望与人交往和被成人重视的心理需要,使宝宝停止叫嚷。

宝宝周岁以后,四肢更加灵活,能自己走路,会自己拿取东西;随着语言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由能说简单的字、词到会讲短句。如果这时期的宝宝还用大声叫嚷的形式引起成人的注意或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成人再用以上的方法去处理就不太恰当了。

可以用以下办法来处理:

1、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来、去、走、拿、吃等。

2、当宝宝出现大声叫嚷时,可以用摇头、捂耳、不高兴、生气等动作表情暗示宝宝,成人不喜欢他这样做。

3、如果宝宝不接受成人的暗示或帮助,继续叫嚷,成人可以对宝宝进行不予理睬的“冷处理”,使宝宝逐渐懂得大叫大嚷是没有用的,既不受成人欢迎,也不能达到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