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好处
2021-06-07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好处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不胎教孩子对人不友好怎么办。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孩子对人不友好怎么办》,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友:我儿子现在2岁多了,几个月之前他就在别人惹他不高兴时说:“打你!”,无论对谁都这样,有时看别人脸色不好也爱这么说,陌生人进家时常表示拒绝。我很想改变这种习惯,但想不出好办法,请专家帮忙。
茅于燕:孩子两岁多,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开始,脑子想的都是我:“我多了不起”、“谁也管不了我”、“我想玩爸爸的计算机就玩爸爸的计算机”、“我想上街,就上街”……,“如果谁阻拦了我我就打谁”;“我的家是爸爸妈妈和我的,你这个人没见过,不是家里人,快出去”……,由此产生对人不友好的表现。
这个阶段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你可以这样做:
1、尊重他的自我意识,让他感到“我长大了、我独立了”、“我多能干”!
2、在尊重的同时也要让他懂得,长大了,应该懂事了,对阿姨、叔叔要有礼貌,不能说“打你”,说“打你”的孩子,没人喜欢。
3、有时碰到别人使他不高兴时,他没有说“打你”,也没有攻击行为,就应当大大表扬,让他对比,说不好听的的话和不说不好听的话,妈妈对我有多么不同。
4、有时别人惹他不高兴,妈妈可以替他把他不高兴的心情说出来,并作解释,他就不会说“打你”了。他说“打你”也可能是不知如何表达心情。
5、对他这个行不必太过焦虑,当做要教育,但也要理解,过了这个阶段,他会改变的。
扩展阅读
孩子好打人怎么办(孩子篇)
问题:
我的孩子发脾气或者烦躁不安的时候,就会打别的孩子。
思考:
很多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攻击玩伴。孩子们之所以有这种举动是因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孩子会发脾气——我们无法控制这一点。我们的工作是教会他们用适当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怒火。
解决方法:
1、在玩的时候看着孩子。当你发现他开始变得烦躁或者生气的时候,立刻介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到其他活动上,直到他冷静下来为止。
2、通过聊天或者讨论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用适当的方式发泄怒火或是烦躁的情绪。和孩子一起读读关于发脾气的儿童读物也会有所帮助,然后再讨论一下你们看到的内容。
3、每当孩子打人时,立刻扶住孩子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坚定地说:“不许打人,你被关禁闭了。”或者“打人的时候就坐下来。”带孩子去关禁闭的地方,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他已经冷静下来了。一种决定禁闭时间的好方法就是孩子每大一岁就多一分钟。或者你也可以说:“当你能够不在玩的时候打人,你就可以起来了。”如果孩子起来了,但仍会打人,就说:“你还不能起来。”然后就领着孩子回去继续禁闭。
4、确保你从没有跟孩子玩过“打人游戏”。孩子会模仿他看到的一切,即使他们做的时间并不合适。通常,那些和家长玩过摔跤的小孩子会在其他不能摔跤的时间里做出这种举动。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看的电视或电影有没有暴力倾向。小孩子会受到这些暴力因素的影响,并模仿他们认为是恰当的发泄怒火的方式。
5、对受害者给予更多的注意力。简单地说完“不许打人”之后,转身背对打人的孩子,将注意力放在被打的孩子身上。往往是打人的孩子获得了家长更多的注意力,因此打人就变成了吸引大人注意的一种方式。
6、教孩子如何使用积极的肢体接触,例如拍拍后背,或者拉拉手。一个小霸王也可能会在午睡时间轻轻地拍拍小孩子,哄他睡觉。通过疏导,有过多精力的孩子可以找到更加积极的发泄精力的出口。
7、教孩子在他想要打人的时候,将双手交握十分钟。这个动作会让他立刻找到一个发泄怒火的渠道,同时也让他学着将手放在自己身上。每当你看到他这样做了,就表扬他一下。
父母小贴士:
一个经常打人的孩子需要从心理顾问或医生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可以找到孩子打人的原因,并帮助你制订一套制止这种行为的计划。
孩子不敢去小朋友家怎么办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不敢去小朋友家怎么办,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一般都乐于交往,但有些孩子则表现得胆怯,不敢到别的小朋友家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般有这样几种原因:
1、孩子性格内向,虽然想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由于胆小,所以不敢去。
2、成人的态度问题。有的爸爸妈妈怕孩子到外面去玩“野”了,既怕被别人的孩子带坏了,又怕孩子外出受欺侮,不如关在家里保险;有的怕孩子到别人家去把别人家里搞乱了、搞脏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使孩子怯于交往。
3、由于成人要求孩子从小学习名目繁多的知识技能,把家庭教育学校化,忽视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4、环境的影响。城市楼房住房日益增多,独门独户的生活环境,导致人际接触减少,邻里关系淡化,孩子被关在自家的小天地里。
5、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带孩子串门,把孩子关在家里。
那么,怎样让孩子乐于到其他小朋友家玩呢?
1、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主动跟熟人问好,逐渐地熟悉周围环境;也可以采取先邀请别的孩子来家玩,引导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几次活动后孩子就能大大方方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2、培养孩子在交往技能。家长不要过分地保护孩子,要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同伴的活动。同时,家长还要多让孩子与生人交往。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一出门就显得拘谨胆小,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与生人交往的机会,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鼓励孩子接近其他小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玩。带孩子逛商店时,不妨让孩子主动跟营业员提出购物需要。经常带孩子串门,到朋友家做客时可事先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并提一些适当的要求,比如让孩子与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等。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口齿伶俐的孩子是不会没有交往伙伴的。让孩子把想做的事表达出来,对什么事什么人有什么不满也要说出来,这样当孩子独自一人在家时,他会主动提出来到别人家去寻找伙伴的。
4、激发孩子到小朋友家玩的欲望。家长可让乐于交往的孩子向自己的孩子介绍他家的新玩具、新鲜事,让孩子产生想玩想看的欲望,使孩子主动提出到别人家玩的要求。
5、点滴诱导,及时鼓励。对孩子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体味到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孩子是会乐意到别的小朋友家玩的。
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怎么办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怎么办”,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网友A:我儿子一岁零十个月,每次到户外去玩,有别的小孩子找他玩,他总是爱理不理,或者干脆走开,而和他八岁的小表姐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室内,总是玩得很开心,他比较熟悉的小朋友也能玩一会儿。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这么敏感,他正处于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时候,应该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才是,是否我儿子的性格太敏感?我该怎么引导他?
网友B:
我有一两岁半的男孩,各方面发育都还不错,但是他不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从没合作玩过。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对比他大的多的孩子他都喜欢交往,如十多岁的,以致成年人。
茅教授答疑:
儿童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在一起玩,这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因为:
一、哥哥姐姐往往会想出办法陪他玩;
二、安全感,觉得会受到保护;
三、同龄的小朋友可能有无意的“欺侮”他的行为,他又不会还手,所以不愿和同龄儿童玩;
四、从儿童游戏行为的发展过程看,约有20%的两岁左右的儿童对周围环境只是看,而不参与(当然也包括看其他儿童玩,自己不参加),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合作游戏行为,往往要以成人或比他大得多的儿童为中介,才能进行。
如果想要孩子尽快从游戏的观察者到参与者过渡,可以试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需要给他较多的时间来“酝酿”参与的情绪。这样做,你可能会认为是浪费时间,可对他的社会化行为的建立,却是值得的。
二、给他一定的距离,让他可以安心地看别的儿童在玩,不要催他马上去和别的同龄小朋友一块儿玩。如果你做得太过分了,强迫他参加别的儿童游戏组,他很可能会反抗,甚至退缩。
三、接纳他的观察行为,以及和大年龄哥哥姐姐玩而不和同龄小朋友玩的行为。待他年龄稍大,社会化行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他就会自己主动去和同龄小朋友玩了。不要强迫,不要操之过急。
四、当他有点想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又有点犹疑、有点害羞时,你一定要在他身边,先让他和一两个小朋友玩,你也在场,慢慢地你再退出,让他们玩。不过,这时你还不能离开,当他感到不安时,你可以及时安慰他、保护他,以使他对新环境不那么怕,慢慢地变成愿意参加。
孩子咬人怎么办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教能够提高孩子后期的学习效率,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咬人怎么办,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孩子突然变得不乖,爱咬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呢?
孩子咬人正常吗?
许多孩子在三岁之前至少都会咬到别人一次,但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自己停止咬人,如果三岁以后的孩子还经常咬人的话就可能需要接受一些治疗了。孩子咬人不都是他们有意识的行为,而且通常不会对别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生命威胁。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5-7个月大:这时候的孩子会咬人通常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嘴里不舒服或者是出牙产生的痛。他们通常会咬他们的妈妈或者保姆等,有些甚至会在妈妈喂奶的时候咬妈妈。在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能从别人的表情和反应读懂咬人是不应该的。
8-14个月大:孩子通常会在兴奋的时候咬别人,通常是保姆或者一起玩的孩子。如果大声跟他说“不”的话他可能会不再咬人。
15-36个月大:孩子在失落或者想要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他们会咬别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能够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所以开始停止这种行为。三岁以上:这时候的孩子会咬人是因为他们感到无助或者恐慌,例如他们在跟别的孩子打架输了或者认为有人要伤害他们的时候。但如果三岁以上的儿童还经常咬人的话,家长就要引起注意,接受专业的治疗,因为这可能是孩子不能控制情绪和表达情感出现问题的症状。
孩子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咬别的孩子?
通常孩子在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最容易咬人。在适当的护理监察下例如帮助孩子适当地表达情绪等都能够预防这种情况出现。孩子出牙时如何减少他咬人的情况?有些孩子会在出牙的时候感到不适或疼痛的话他就会咬人。家长可以使用一些婴儿出牙时专用的软胶环给孩子咬缓解孩子的不适,但一定要注意选用的产品亚要安全防止出现窒息的危险。有时给孩子咬干净的冷毛巾能够有效缓解他出牙的疼痛感。
如何能减少8-14个月大孩子咬人的情况?
明确告诉孩子:“我们不能咬别人,我们只能咬食物,例如苹果和饼干等。”如果孩子咬人的话,告诉他咬人会痛,如果你被咬的时候,尽量夸大你的表情去告诉孩子被咬是很痛的,这样有助于孩子了解他咬别人的时候别人会不高兴。跟孩子说不要咬人的时候表情一定要严肃。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不能听懂你的话,但他们能够明白你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的音调。
(摘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