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一般只会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由于他们思维能力所限,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以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幼儿的思维特征。

如果让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下去,孩子有可能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是难以施展的。

那么,家长教育孩子不自私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使孩子知识世界上的一切事都要分担共享的道理,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首先,家长不能让孩子的以我为主的心理任其自流,不能对孩子采取“随他的便”的教养方式。其次,家长还应懂得自私自利的孩子,其性格是不稳定的,很难有较高的智商。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鼓励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让小朋友玩,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分给小朋友吃,使孩子自私的行为逐渐减少,树立一个为大众着想的整体观念。

扩展阅读

怎样教育孩子获得友谊


一、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小伙伴玩耍

孩子并不会自然而然就能交到朋友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回到家里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小伙伴在一起,才能增进友谊。因此,父母要为孩子交友牵线搭桥,例如多和邻居打交道,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耍,多带孩子去家里附近的公园玩耍,多和亲戚中有同龄小孩的家庭交往等等。

二、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

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交上品学兼优的朋友,但事实上孩子并不懂分辨。家长不应该强行让孩子断绝和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小朋友交往,而是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分辨哪种友谊要得,哪种友谊不值得。比如如果孩子有个朋友喜欢和人争辨,生活习惯也不好,到家里玩不经允许就到厨房里拿东西吃,还到处乱翻东西。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来自己的见解,但决不强求孩子停止和这位朋友来往。很快在接触中孩子会亲身感到这位朋友蛮横、粗俗,就不再愿意来往了。

三、尊重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社会需求也是有差异的,这和他们天生的性格有关。交朋友不重数量,质量才是最关键的。适合孩子的朋友,哪怕他只想要一个,也是足够的。不要强迫孩子和不喜欢的小伙伴玩,但可以教育孩子多观察一些别的伙伴的优点,让他学会欣赏他人。

四、培养孩子的兴趣

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会跳舞,你就不会被邀去参加舞会。如果孩子有一些特长,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并为他们结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的活动中可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五、父母要做好榜样

记住别人的生日并安排和朋友聚会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谊,孩子会从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学到很多东西。在许多家庭中,倾听别人意见,关心别人是作为家训世代相传的。没有比友谊更贵重的礼物。在充满爱心、耐心和温情的长期熏陶下,父母能孩子接受并学会这些方法。

孩子不自信家长有责


每当寒暑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就会忙着将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中,趁假期让孩子多兴趣发展,他们也认为孩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自信地成长。但事实真能如此吗?据网易近万妈妈参与的“中国儿童自信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2%的妈妈经过测试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不够自信的。专家分析,自信作为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过半妈妈认为孩子“不自信”

日前,在深圳南开小学进行的汰渍“结”出自信亲子夏令营中,一份“中国儿童自信现状调查”结果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儿童自信度较以往大有提升的乐观看法。

结果显示,52%的妈妈经过测试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不够自信。其中,33.66%孩子习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不勇于承担错误;30.44%孩子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26.59%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孩子会非常生气,甚至攻击他人;25.67%孩子害怕挑战困难的任务;25.19%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

“孩子因为缺乏自信,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做得不好,出错出丑。因此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一般都不太愿意去尝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Q(情商)研究者张怡筠博士指出,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外,不愿尝试新鲜事物、被动地与人交往、团队中默默无闻、遇到挫折易自暴自弃、心情通常也不太好,在心理上通常被定为“孩子缺乏自信的五大特征”。

张怡筠表示,孩子的自信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不自信的孩子一般都不太喜欢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这样一来就常常处于一种悲伤、抑郁的情绪当中,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欠缺自信,责任在家长

张怡筠指出,父母爱做比较间接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由于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承载着父母很高的期许,因此父母们就很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通过指出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由此来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向他们学习。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会对自己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击,使孩子感觉更加压抑、更没有自信。中国父母的另一特点就是“严厉”。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很多时候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教育。

忽略孩子情商教育,张怡筠认为这是造成孩子不自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父母们只会为了分数而纠结,而很少去关注孩子此时的感受,一味地唠叨而没有尝试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样对孩子的自信心都是很大的打击。另外,由于父辈这一代也缺乏情商教育,基本上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这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的孩子又是怎样的?据调查显示,自信的孩子有五大表现:68.72%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较积极;68.51%孩子一直都比较受周围小朋友的欢迎;68.42%孩子会注意他的仪表是否干净整洁;57.99%孩子能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47.72%孩子总是能果断地做出决定。

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这一问题,张怡筠认为,首先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切身实际,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并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到这些闪光点,这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扎实、有效的自信,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是真的能干。

其次,要增加有质量的亲自互动。4至12岁是儿童自信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家长的指导、鼓励、认可,家长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关键的人,因此亲子的互动在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张怡筠强调,亲子相处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如果爸妈整天陪在孩子身边,但给孩子都是负面的影响,那还不如不在孩子身边。只有经过有质量的互动,才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的自信心。”

此外,张怡筠还建议父母一周要找一天定为家庭日,陪陪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让孩子认识到父母是可以被信赖的。“有一次采访一小男孩,问他最想要爸爸给他什么,他说最想要爸爸每天带他出去玩。当问及爸爸平时都不带他出去吗?他说他希望可以天天都陪。从这就可以看得出其实孩子非常渴望可以天天跟父母进行开心互动的。”

怎样教育孩子原谅别人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与人相处,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其中“原谅别人”有着独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

2、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3、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

4、能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

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

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

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

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

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

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儿童教育方法:怎样教育孩子独立?


儿童早期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单独能力,要自小学起,例如让小孩自小单独进行一些事儿,从简易的做洗手绢,打扫房间,培养劳动精神。儿童教育方法,要给小孩潜移默化担当意识,自身的事儿自身干,不必认为的溺宠,把小孩培养成小王爷。

儿童早期教育培养孩子单独,培养孩了颇具发展精神、可以变成一个自立更生的人为因素立足点。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家中里,父母广泛都高度重视自小培养孩了的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往往这般,由于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让会规定社会发展组员务必具有这类能力和精神。

在国外,亲子教育要以培养孩了颇具发展精神、可以变成一个自立更生的人为因素立足点的。父母从小孩儿时就要她们了解劳动的使用价值,让小孩亲自动手维修、装配线摩托,到外面报名参加劳动。即便是富二代,还要自谋生路。英国的中小学生有句标语:“要掏钱自身挣!“农户家中怀孩子分摊家中的锄草、涂刷房子、简易木匠维修等活计。除此之外,也要出门当杂工,出售精力,如夏季帮人推割草机,冬季帮人除雪,秋季帮人扫枯叶等。

在法国,父母为了防止孩了变成无能之辈,自小就切实培养孩了自立更生的精神。儿童教育方法,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初级中学一大学毕业就要一家有修养的别人当一年上下的女佣人,早上劳动,中午念书。那样做,一方面能够锻练劳动能力,寻找单独,明白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益于语言学习。由于法国有讲法语的地域,也是讲德语的地域,因此一个語言地域的女孩一般 到此外一語言地域的别人当保姆。在其中也是非常多的人也要到美国学英语,方法一样是边当保姆边语言学习。把握了三门語言后,就要服务处、金融机构或店铺任职。长期性借助父母过内寄生衣食住行的人,被觉得是沒有前途或十分可耻的。

在原西德,自小就培养孩子自身的事儿自身做,父母从来不大包大揽。法律法规还要求,小孩到14岁还要在家中担负一些责任,例如要替一家人擦鞋等。那样做,不但是以便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益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发展责任感。

去日本,在小孩不大的那时候,就给他潜移默化一种观念:“不给他人找麻烦”。并在生活中留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一家人出门旅游,无论多么的小的小孩,必须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何?父母说:“它是她们自身的物品,应当自身来背。”念书之后,很多学员必须在业余时间,在外面报名参加劳动赚钱。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十分广泛,就连富有别人的子女也是如此。她们靠在餐馆端盘子、刷碗,在店铺销售,陪护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身的培训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