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生殖器官”能不能直言不讳

●生殖器官是人体神圣、圣洁的器官。

●生殖器官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

●生殖器官与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生殖器官是人类生命繁衍的器官。

生殖器官与人类的生生不息密切相关,是圣洁和神圣的器官,如此,它创造的生命才如此神圣和珍贵!这就是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生殖器官”进行了升华的解释。这样的升华将“圣洁的器官创造了我高贵的生命”这样的观念传递给了孩子。这是帮助孩子从正面来理解“性”的第一步,是帮助孩子建构健康的性价值观和生命观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把“生殖器官”直接与“下流、羞耻的性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传统的性观念告诉孩子繁衍生命的器官是下流色情的,孩子从成人那里接受的教育是要珍惜自己高贵的生命,传统性观念与生命观的教育处于完全分裂的状态,让孩子不能够对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破坏了孩子对自己生命的神圣感和高贵感。

2。用“生命通道”代替“阴道”

在给孩子介绍女性生殖器的时候,对“阴道口”可以这样来讲解:“这是阴道口,是女孩长大以后做妈妈生孩子的地方,是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出口,里面有一条通道与妈妈肚子里的子宫相连,这是我们人类的生命通道。”用“生命通道”代替“阴道”,这样就不会与我们民俗文化相冲突了。

在讲解大小阴唇的时候,从保护尿道口和阴道口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讲解:“尿道口和阴道口非常重要,如果暴露在外,致病菌就容易进入,引起生殖器感染,就会生病,所以,有两层保护它们的组织,一层叫小阴唇,一层叫大阴唇。小阴唇和大阴唇遮盖着阴道口和尿道口,这样细菌就不能够轻易地侵犯到尿道口和阴道口了。”这样的讲解将知识升华到了生殖健康的层面。

女孩大便后正确的擦拭方式是从前往后,这样大便中的细菌不容易被带到阴道口和尿道口。每天清洁生殖器的时候最好用淋浴冲洗,如果用盆浴,要先清洗生殖器部位,后清洁肛门。这样可以保护生殖器不受污染。

3。不可轻视的包皮问题

男性的包皮应该能够被捋起,并使龟头完全露出来才是正常的。如果存在包茎和包皮过长,父母要带孩子到医院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包皮的问题可以参考我的《成长与性》。

父母要告知孩子将包皮上捋至龟头上端才能够将包皮垢清洁。教会男孩清洁生殖器是父亲的责任,母亲不可以越俎代庖。在男孩三岁以后,妈妈不可以帮孩子清洗生殖器,爸爸要向男孩示范如何上捋包皮,如何清洁生殖器,让孩子自己学会此操作。由于生殖器的神经非常丰富,生殖器对刺激非常敏感,让孩子自己把握轻重程度,不至于弄疼生殖器。

4。睾丸的重要性

我曾经到一所小学给五年级的学生讲课,课堂内容讲到了睾丸的问题,孩子们已经从我的课中了解到用手术治疗隐睾的信息。下课后,一个11岁男孩告诉我他的睾丸有一个还没有降下来,我问他父母是否带他看过医生,他说妈妈每天给他吃中药。接着他问我:“胡老师,中药可以让睾丸降下来吗?”我这样解释:“睾丸被一些结缔组织挡住了下降的路,如果药物可以将这些结缔组织溶解掉而又不损伤其他部位的结缔组织,除非这样的药物长有了眼睛啊!”我让他回去赶紧同妈妈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将他学习到的知识告诉妈妈。“如果你能够尽快做隐睾治疗手术,虽然睾丸的功能不容易恢复,但可以防止在腹腔中的睾丸癌变啊!”

每个孩子的睾丸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可以在阴囊处摸到。婴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双侧睾丸就应该下降到阴囊中。如果单侧没有下降,就能够摸到一个睾丸,双侧未降则双侧都不能够摸到睾丸,这就是医学上的隐睾症。

如果孩子1岁前发现隐睾症,及时手术,就能够保证睾丸的功能健全。8岁后发现,即使采取治疗措施,也很难保证睾丸的功能了,但仍然要进行手术,将睾丸降至阴囊中,否则容易引起癌变。所以,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的睾丸有问题要及时检查治疗。

5。让孩子自己洗内裤

内裤是个人的私密衣物,应该由自己清洗并晾晒,这个习惯的培养在孩子4岁可以开始了。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洗不干净,于是放弃了对孩子洗内裤习惯的培养。在我的调查了解中,绝大多数孩子的内裤是由妈妈、家里的阿姨、洗衣机清洗。父母教会孩子洗内裤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自己问题的意识,增强孩子对身体私密感的认知,培养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我儿子在4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洗内裤,我教会了他清洗内裤的方法后,儿子的习惯是每天洗澡,他洗完澡后都会直接清洗内裤,然后自己晾晒。等他上床睡觉后,我才将他的内裤取下来又清洗一遍。我希望儿子能够觉得自己被我们信任,觉得自己能够做好洗内裤的事情,所以他一直不知道我重新清洗的事情,儿子6岁后我不再重新清洗他的内裤,因为他已经能够洗干净了。

6。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

生殖器官是每个人的隐私,不可以随便说、随便看、随便摸,这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女性身体的隐私部位除了生殖器官,还有胸部。

父母可以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画出男孩和女孩,然后让孩子用红笔标记出男孩和女孩身体的隐私部位。在对孩子提示时的用语不可以直接说隐私部位,因为孩子不懂这个词的含义,父母要将隐私部位说成“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不可以让别人随便摸的部位”。所以,在让儿童用红色笔涂出隐私部位的时候,指导用语要说“用红色的笔标记出身体上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随便让人摸的部位”,这样孩子就能够听懂,也能够按照你的指示进行操作。在让孩子做标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身体隐私部位,建立保护身体隐私的概念了。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

(1)无论任何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朋友、亲戚、老师都不可以随便看你或摸你的隐私部位;

(2)如果有人想摸你的隐私部位,要想办法离开他,然后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3)你也不可以随便看或摸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

在对孩子进行保护隐私的教育中,还要注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中父母的引导方式,我们来看一位妈妈的思考。

我和女儿一起看《我与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主要是通过照片和少许文字,展现一个法国小女孩在非洲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但女儿对动物们好像没什么兴趣,不停地指着图片中的女孩问:她为什么穿这么少?她为什么不穿衣服?她的隐私暴露了。看来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没法逃脱“现代文明”的浸淫,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不会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和欣赏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片,而是用我们大人处心积虑教他的“文明”“隐私”来衡量。看来我的隐私教育还是很成功的,但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这位妈妈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孩子: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非洲丛林中,这些地方的人们是不穿衣服的,因为那个地方很热,人们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文化的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不同,而小女孩就在那个地方生活,所以她也与那里的人一样,如果小女孩离开了那个地方,到了另外的一些国家,就要穿衣服了。妈妈还可以找一些非洲人生活的图片给孩子看,让孩子明白人类有不同的文化,引导孩子从更广的角度看世界,这就是教机。所以,教育无定法,要看父母的智慧了。

7。避免出现尴尬场面

因为性话题关系到个人的隐私,所以,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可以与爸爸妈妈讨论有关性的话题;不要与小朋友或者其他成人讨论这类话题;不可以在公共场所大声讨论有关生殖器的话题;不可以去对着某个小朋友说“我知道你有生殖器”。但是,即使我们告知了孩子,孩子有时候也会令我们尴尬的,此时,父母应该与孩子站在一起。

儿子7岁时,我买到一本国外翻译过来的性教育图书,这本书图文并茂,书中将男女两性知识介绍得非常彻底,包括性交、避孕等内容都做了简单介绍,甚至还有男女裸体性交的一幅图。我告诉过儿子不可以与其他小朋友讨论这样的话题。但是,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天,儿子在参与同学讨论如何生孩子的话题时,他专业地告诉大家是“男人与女人性交,精子与卵子就结合了”。于是,班主任老师找上门来。幸运的是老师接受了我的建议,没有在同学面前批评儿子。

儿子回家后,我和儿子聊天,我问他:今天你和同学讨论了生孩子的事情吗?儿子告诉我:有几个同学在讨论男人和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有同学说是接吻,精子可以从口水传到女人的肚子里,就可以怀孕,有的说男人和女人握手就会怀孕。我听到了,就告诉一个同学说他们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男人和女人性交才会怀孕的。我让这个同学不要告诉其他人,结果他还是告诉了其他同学,后来同学就告诉了老师。

我告诉儿子,你说出了他们不知道的正确答案,你做得很好啊!只是有一点,如果你认为是秘密的事情,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才是秘密。你只要告诉了任何一个人,这个秘密就守不住了呀!不要希望他人来帮你守住秘密哟!今天这个同学就没有守住你的秘密吧!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他们该在什么时候讲什么样的话,父母不要怪孩子,每个孩子都在慢慢成熟,在成熟的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那正是他们成长的机会!

因此,家长们应该学习上面的内容,应该正确让孩子接受,知道该如何护理的。

zj09.com小编推荐

家长该怎样与孩子谈性


因为爸爸长年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妈妈与外婆相伴,9岁男孩小海(化名)长期和女性相处、玩耍,近来产生了想当女孩的强烈愿望,并常偷偷把自己打扮成女孩,被医院诊断为性别教育不足导致的心理问题。对此专家提醒,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性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6岁前的性教育,父母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一旦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便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专家指出,孩子们眼里的“性”并没有成人所附加的那些色彩,他们仅仅将其理解为一种类似于游戏的行为。与饮食功能、排泄功能一样,性的功能也是我们身体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孩子对性器官的认识和对手、脚、眼、嘴等的认识没有什么不同。父母遇到下列情况时,可以这样应对:情景一

问题:“我怎么不能站着小便?”

3岁的美娜很奇怪:为什么小哥哥能站着小便,我就不能呢?我要试试看。

见美娜把裤子尿湿了,妈妈火冒三丈:“你是女孩子,为什么要站着小便,裤子湿了看你怎么穿!”

原因:好奇惹的祸。

三四岁的孩子特别有好奇心,这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妈妈可能意识到美娜在模仿男孩,不过她的反应却是错误的。对正在小便的孩子大声斥责,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生理后遗症,而且妈妈也没有明确指出美娜的错误在哪里。

对策: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妈妈可以温和地说:“美娜,很着急也不能站着小便啊!”“可邻居哥哥小辉是站着小便的!”“小辉是男孩,男孩有小鸡鸡,所以站着小便不会尿湿裤子。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

与孩子谈性,家长的语气宜平缓、温和,忌恫吓、威胁。特别是对于孩子的一些模仿行为,更应在劝解后借此机会传授相关知识,这样孩子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情景二问题:幼儿园里的“爱情”。

“鹏鹏最喜欢琪琪了!今天,他和琪琪在幼儿园里‘结婚’了,鹏鹏当爸爸,琪琪当妈妈,他们还相互拥抱、亲嘴呢!”

原因:单纯的模仿。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的言行很好笑,对这种现象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殊不知家长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模仿行为,让他以为这是父母所赞同、喜欢的。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结婚”行为后会大吃一惊,然后表现出一些过激反应:“你这孩子,这么小就不学好,大了还了得?”“这孩子这么小就耍流氓,长大肯定不是好孩子!”……这些话很容易在孩子心灵中留下阴影,有的孩子会由于逆反心理而频繁地模仿这种动作;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从此不敢和异性伙伴接触,导致日后人际交往困难。

对策:告诉孩子“拉手就行了”。

孩子间的拥抱亲吻属于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表达自己天真的喜爱之情,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家长可以对宝宝说:“我知道,你拥抱她是想和她做朋友,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情景三问题:“两只狮子在打架吗?”

东东最爱看《动物世界》了,突然电视里出现了两只狮子交配的镜头,妈妈很尴尬,她想转移东东的注意力:“宝宝,你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正看在兴头上的东东当然不想听故事,他好奇地问:“妈妈,两只狮子在打架吗?”

对策:告诉孩子它们在为生宝宝做准备。

家长不要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而告诉孩子错误的答案,有些家长还为这种错误的行为感到自豪,以为目的达到了。其实不然,孩子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互相交流的时候知道父母在骗他,对父母的权威就会产生怀疑。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宝宝解释:“宝宝,它们并没有打架,它们在为未来宝宝的出生做准备,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交配’。交配后才能生下狮子宝宝。你想想,爸爸妈妈这么爱宝宝,等到小狮子出来后,它的爸爸妈妈也会很爱它的……”情景四问题:“妈,你也用尿不湿吗?”

文文是个小姑娘,一次,她发现妈妈在用卫生巾,就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随口说:“这是大人用的尿不湿!”过了一会儿,文文开始问爸爸:“爸爸,我想看看你的尿不湿,你的和妈妈的一样吗?”爸爸对女儿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很难堪,他的脸刷地红了起来,支吾着起身离去。文文不依不饶地跟在爸爸后面,“爸爸,让我看看吧!”“爸爸没有,这个东西只有妈妈才有,以后不要问这个问题了。好了,赶快洗手吃饭去吧!”爸爸极力回避女儿提出的问题。

对策:大方面对,告诉孩子“女孩子才用它”。

妈妈可以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卫生巾,只有女孩子才用的,男孩子是不用的。因为女孩子到了十一二岁会来月经,所以就要用它,一来月经就代表她长大了……”当电视节目播放卫生巾广告时,妈妈可以就此展开关于卫生巾的各种话题,或者可以说:“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小房子,你没出生时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有时候,这个小房子里要流出一些像你的鼻涕一样的东西,所以要用卫生巾。”要尽量保持讨论的随意性和趣味性,让宝宝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成长的秘密。

怎样对待孩子打人与被打


妮妮上幼儿园了,有时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觉得小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没有在意。但这次,妮妮又跟妈妈讲“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还看见妮妮的小脸上有几道红印,妈妈很心疼,爸爸说:“这样不行,得教孩子学会自卫。”可妈妈说:“总不能我们也教孩子打别人呀。”妮妮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许多孩子都在幼儿园遇到相似的情况。分析幼儿爱打人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什么有的孩子爱打人?在这里我们抛开孩子无意识打人的情况不提,而是分析3-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养成打人的习惯,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当孩子打了别人,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宝宝,咱别再打小朋友了好吗?这样的问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2、显而易见的明贬暗褒:“我家阳阳总被告状,整个幼儿园谁也打不过他,真拿他没办法。”3、不恰当的玩笑:“冉冉,打这个臭哥哥。”4、口头制止没有行动:看到孩子打别人,家长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但没有用行动去拉开孩子。5、有制止的行动没有批评:只是拉开了打人的孩子,但没有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所在。6、过激的反应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面对其他家长的告状,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孩子也会学着把打人视作发泄情绪的手段。以上这些方法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没有十分明确的善恶观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这时家长的态度应十分明确,首先要及时制止,郑重告之“不许打人。”然后允许孩子申诉打人的原因,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

二、建议教孩子的自我保护方法: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2、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4、找老师讲明情况。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希望这些建议会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

父母对孩子的隐私教育很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隐私教育很重要

隐私感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

——人身体上有些部位比另一些部位更特殊,不宜暴露。

——有些事不适合当众做,但可以在卫生间或自己的卧室做。

——男女有别,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

——隐私并不等于不好。

在这方面,不同家庭的尺度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尺度到底在哪里,而是明确有某种尺度需要孩子逐渐掌握。这种尺度同样不是通过长篇大论去灌输?在公众场合尽量不要让孩子随地大小便,尽量让孩子在卫生间方便。当孩子当众抚弄生殖器官的时候,不大声呵斥,而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让孩子到自己的卧室去。随着年龄增长,减少让男孩上女厕所的次数。当母亲带儿子外出的时候,锻炼孩子自己去上男厕所。

夏天穿裙子的时候,逐渐要求女孩注意自己的姿态,尽量不要暴露出三角裤。……

教给孩子社会的文明常规、礼仪是父母的责任。在此过程中,父母应该特别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如果父母过于生硬、严厉,则会让孩子对身体产生过度强烈的羞耻感,以至影响以后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就得不偿失了。但另一方面,如果对孩子过于宽松,而孩子可能因为从他人那里受到严厉指责而产生心理阴影。

孩子在幼儿园怎样与同伴相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人相处的能力,成为生存的一项重要本领,它也是决定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年轻人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往往因与人相处不来而感到孤独,或因工作关系过于紧张而束缚自身才智的发挥,有些人甚至选择了死亡。

研究发现,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

A受欢迎儿童:性格开朗,有一定的交往技能,会玩,“点子”多,会解决纠纷;

B攻击型儿童;性格暴躁,爱打人、骂人,破坏别人的活动;

C忽略型儿童:胆小、怯懦,不能加小朋友的活动,也不去攻击别人,但小朋友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

后两种交往类型的孩子就是不善于交往、交往手段不恰当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交往类型

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你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再向老师询问一下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的情况,或与孩子交谈,看看孩子大体属于哪一种交往类型,在交往中有什么障碍。

“对症下药”

如果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老师也喜欢,可小朋友们却不太愿意跟他玩,那么,他与其他小朋友们交往起来可能有些傲气、霸道。你该教育他:尊重他人,团结同学。

如果你的孩子爱打人,属于攻击型的,你该怎么办?攻击型的孩子有时是以攻击的形式引起老师、同伴对自己的重视。因为他生性地动,但由于某种原因又得不到父母、老师的关注,因而只好动“武了”。家长应给他多一些关注、温暖,表扬他的长处,鼓励他扬长避短,教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指出不正确的交往方式,并采取相应惩罚措施。

如果孩子常常被别人忽略怎么办?给孩子创造机会,表现自己,恢复自信。

怎样与幼儿园老师沟通?


宝宝上幼儿园以后,妈妈除了要及时跟宝宝了解情况外,还不要忘了积极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哦!那么,怎样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呢?

No.1 保持日常联系

◇每天接送宝宝时面对面交流: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不是深谈的良机,不过也别忘了随便聊几句。此时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宝宝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等。你可以选择在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宝宝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这时的沟通会比较深入,双方也会谈得很轻松开心。

◇经常打电话沟通:如果你比较忙,在接送宝宝时没能有机会与老师好好沟通,不妨平时在比较适当的时候给老师打下电话,与老师交流一下宝宝的表现情况,电话联系是比较普通也较常见的一种家园联系方式。

◇书信也很不错:在刚送宝宝入园时,写给老师一封信是个好办法。在信中要向老师传达这样的信息:宝宝的基本情况、在家的不良表现,以及你的教育方式与理念等,让老师尽快了解你的宝宝。同时让老师知道你是尊重他的。

◇E时代所带来的便捷:现代科技很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好多家庭都有了电脑,并开通了宽带。你也可以利用这一大好时机,通过QQ与老师沟通,双方更较以前坦诚布公了;如果老师不在线,就通过E-mail的形式,或者班级博客、班级邮箱等,其实通过互联网真的可以做很多比较开放的交流呢!不过前提是你事先要询问好老师的QQ及E-mail 等信息哦!

◇好好利用《家园联系手册》:一般入园的宝宝每个星期都有带《家园联系手册》回家,你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然后认真的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好好地配合她们的工作。你也可以就家里发生的一个新问题,询问老师的参考建议哦!都说《家园联系手册》是很有效的“纸上谈兵”哪!

No.2 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每次家长会、运动会以及各种家园互动活动,还有每学期的开放日等,你都参加或者关注了吗?如果你是一位比较忙的上班族妈妈,如果这些活动都安排在你的工作时间,一定要尽量请假去参加这些活动,不要每一次都请宝宝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代替你出席。看到你出现在幼儿园的那一刹那,宝宝小脸上漾出的喜悦是多少玩具都换不来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你可以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学习生活的,及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与具体做法并进行及时的交流,也可以帮你建立自信心。

No.3 配合做好家访工作

大多数幼儿园在宝宝入园前都会派老师进行家访,有些老师平时也会自己抽时间去个别家庭访问的,这对于宝宝顺利地适应幼儿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妈妈的你,应该态度陈恳,言行得体,切忌太过唠叨,更不要打听老师的个人问题,重点放在向老师详细介绍宝宝的基本情况,配合老师的工作,要让老师的家访能够顺利圆满的完成哦!

No.4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幼儿园里,两三个老师来照管三四十个宝宝的饮食起居、玩乐学习,并且还要留心到每个宝宝的情绪变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你千万不要以指责、对峙的态度去和老师沟通,要对老师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平时也应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思考一些问题,不要给老师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老师的一些疏忽更要予以充分谅解。你跟老师的沟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宝宝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文/朱艳

如何培养宝宝的隐私意识呢?


宝宝要想获得周围世界的认同,进而融入到身边的环境中去,就需要学会去尊重别人及身边的世界,而对他人隐私的尊重正是宝宝对他人及外部世界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尊重他人隐私,不仅是对他人信任的辜负,是对他人的一种挑衅,而且还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但容易造成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不信任,而且容易造成他人对自己的攻击,最终导致自己被孤立了,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发展。

如果你发现一点点大的宝宝居然有小秘密了,你会惊讶吗?

真的吗,小宝宝也会有隐私?当然了!豆豆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今天多吃了一颗糖、昨天晚上尿床了……这些可都是宝宝不愿说的秘密哦!不是隐私是什么?

宝宝的隐私不容忽视哦,您瞧,正有几位宝宝为“隐私”烦着呢!

故事一:不受欢迎的欢欢(焦点:对他人隐私的尊重)

欢欢总是不能替别人保守秘密,比如朱迪被爸爸打了,无意间了解到卫卫睡觉尿床了,他都嚷嚷得全班小朋友都知道了,让人家好尴尬。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长舌头”,都不愿跟他玩。欢欢感到委屈极了:自己知道的事,干嘛不可以说呢?

点评:

宝宝要想获得周围世界的认同,进而融入到身边的环境中去,就需要学会去尊重别人及身边的世界,而对他人隐私的尊重正是宝宝对他人及外部世界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尊重他人隐私,不仅是对他人信任的辜负,是对他人的一种挑衅,而且还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但容易造成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不信任,而且容易造成他人对自己的攻击,最终导致自己被孤立了,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发展。

故事二:好脾气的路路成了“小刺猬”(焦点: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路路在幼儿园一直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上个月,路路告诉好朋友乐乐,他爸爸因为偷了人家东西被抓起来了,他很想念他的爸爸。乐乐为他保密了一天,第二天就偷偷告诉了好朋友妮子,妮子又告诉了好朋友佳佳……结果,班上的小朋友全都知道了。

后来,谁在他面前提他爸爸的事,他就和谁打架,路路由一个乖宝宝慢慢变成了一个令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不喜欢的人。

点评:

宝宝几乎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他的隐私一旦被他人知悉或侵犯,往往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路路因为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结果一次次跟人打架,最后成了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宝宝。从自身安全和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应当培养宝宝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意识。

故事三:羞煞人的新闻人物(焦点:外部环境的保护)

牛牛成了幼儿园里的新闻人物了,因为他上了当地的晚报,可这份“荣耀”让牛牛羞得直想往地底下钻!

原来,星期天牛牛跟爸爸妈妈去海滨浴场,在换泳衣时,爸爸妈妈没有让牛牛进更衣间,直接让他在沙滩上换了,正巧被记者拍了照,并且在晚报上发表了。

点评:

牛牛父母对牛牛隐私保护的疏忽,使牛牛的生活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与被动之中。这也反映出一部分家长不将宝宝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来看待,缺乏对宝宝隐私应有的重视。宝宝具有一定的隐私意识,可以使他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更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没有隐私意识的宝宝往往比具有一定隐私意识的宝宝显得幼稚,适应能力也普遍差于后者;而具有一定隐私意识的宝宝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能赢得其他小朋友的尊重。因此,妈妈要注重对宝宝隐私的保护。

如何培养宝宝的隐私意识

1.告诉宝宝哪些事不应当让别人知道

宝宝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隐私信息透露给别人,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具有的,别人同样会有,年龄越小的宝宝,这个特点越明显。因此,你应当直接向宝宝讲明哪些事可以让别人知道,哪些事只能是自己或爸爸妈妈知道。比如,两岁的宝宝不能在别人面前裸露自己的生殖器、3岁的宝宝保守自己身体缺陷、特征等秘密、4岁的宝宝保守家庭秘密等,并且讲明这些事一旦被别人知道可能出现的后果,从而培养宝宝的隐私意识。将宝宝的隐私具体化,是培养宝宝隐私意识的一个有效方式。

2.为宝宝创设良好的隐私氛围

爸爸妈妈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隐私意识,做到不在宝宝面前撒布别人的隐私,以身作则;平时积极为宝宝创设属于他个人的空间,如与宝宝分床睡、为稍大一些的宝宝设立单人房间、允许宝宝保留个人的小秘密、在公众场合有意识地保护宝宝的隐私等。

你不妨带宝宝去那些有为保护儿童隐私而设置专门医务室和病房的医院,比如治疗儿童性缺陷、遗尿症等;带宝宝去有单独为儿童设置试衣室的商场等,让宝宝感受社会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

3.宝宝隐私意识的培养要适度

当宝宝的“隐私”与你对他的抚育相冲突时,从大的利益来看,其“隐私”则不能再称之为隐私,你应当有权知晓。一方面,对宝宝隐私意识的培养应当适度,如你有权知道宝宝的一些生活习惯;有权知道宝宝交友及其所接触的人和事,避免宝宝学坏等。另一方面,要防止宝宝无原则地将一切都当作自己的隐私,对此,你要多和宝宝交流沟通,保证对宝宝尽到最大限度的抚育职责。

教育宝宝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每一个孩子都有认识自己身体的权力,但若是孩子们方法不正确,家长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引导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让宝宝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孩子正一点点长大,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会产生许多有关身体的疑问。或许我们还毫无防备,却已经遭遇了孩子火辣辣的问题,只能愣在那里。尴尬时刻,我们如何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答案,在教会他认识身体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们开始探究自己身体和小伙伴身体的秘密。他们通常会问:“在我从椅子上摔下来之前,我能爬多高”之类关于身体能力的问题,也会在对自己的身体特征考虑一番后,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小鸡鸡可以拉多长”、“尿尿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等。他们不仅只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而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的身体进行比较。

对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形成认识的过程将对孩子个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果孩子被允许触摸自己的身体,而不必偷偷摸摸的,他们能自然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过分的羞涩,这将使他们学会爱惜、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身体的健康、良好的认识,是形成开朗的、自信的个性的前提条件。也为孩子长大后与他人正常地交往,以及正当地享受性乐趣打下了基础。早教网

菁菁妈第一次发现菁菁躺在被窝里不愿起床,原来是在摸自己的小鸡鸡,菁菁刚4岁多。那一刻,妈妈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觉得孩子学坏了,自己的教育心血白费了。事后菁菁妈妈最为庆幸的是当时马上冷静下来,没有大呼小叫地发作。而是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听听她怎么说:“我走到他的床前,温柔地告诉他要起床了。可菁菁说还要睡觉,我告诉他,他并不是想睡觉而是感觉现在这样很舒服。他诧异地看我,对我知道了他的秘密有些不好意思。我平静地告诉他,这很正常,只要他觉得很舒服就好,但是这样不卫生。因为我们的手上有细菌,这样会把细菌带到身体里,小鸡鸡也会生病。菁菁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时也不再害羞,只是知道妈妈说这样不卫生。于是就乖乖地起床了。”

“对于这件事我也反省了一下,是否给孩子盖的被子太厚重?孩子的内裤是否太紧了?这些都是造成孩子自慰的原因。自慰并不可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重要的是我们家长的态度以及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不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有犯罪感和神秘感,如果家长大声训斥他,告诉他这是流氓行为,是坏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很坏。这样会让他有犯罪感,同时更加好奇。妈妈应该告诉他这很正常,不要担心,只是要分场合。同时想办法减少这种机会,让他有更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不要把心思放在这方面,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来充斥孩子的内心世界。”事后,菁菁妈对这件事做了反省和总结。

菁菁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因为她采取的措施既不会让孩子养成自慰的习惯,也不会让孩子觉得“性”是很神秘的,更不要让孩子为此产生犯罪感。早期教育

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刺激自己的生殖器了。他们很投入地在椅子腿上蹭来蹭去,或者在睡觉的时候,抚摩自己,他们只是享受一种舒服和放松的感觉。儿童的自我抚慰还有其他的作用,它可以安慰孩子,帮他们驱散害怕和不安全的情绪,在激动或紧张的情形下,使孩子镇定下来。如果孩子当着父母的熟人,或者在超市抚摩自己的时候,父母应该轻柔但是坚决地制止。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抚慰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孩子也不例外。

本网站小编总结:随着小宝宝们的长大,一般到了2岁多时,他们就有了自认识自己身体部分的意识,甚至还会发现自己的不同之处,在宝宝们这一敏感的时期,父母的正确性教育与引导很重要,但愿家长们都能够把握好这一时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