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教能够提高孩子后期的学习效率,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请别用恐吓威胁来教育孩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要是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还敢撒谎,我撕烂你的嘴巴!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孩子更需要安全感

记得曾经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位母亲在路边哄孩子。小孩子不听劝,拼命地哭。母亲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

母亲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这位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孩子不可吗?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自杀。到这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边的和心灵的。

如果不想毁掉孩子,就不要恐吓他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这种恐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害怕,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小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神经性的恐惧。所以,家长不仅不能恐吓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惧,还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致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孩子不听话时,如果你对他说:“你不听妈妈的话,就让妖怪来捉你!”这的确比费心地向他解释为什么要听话、怎么才算听话容易得多,可是,它产生的后果却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

千万不要用医生、警察、老师及其他让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吓他。一个怕医生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是不会跟医生合作的;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了,他也不会去问警察;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听老师的课?

所以,易于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话,千万说不得。

孩子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重则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而这,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

扩展阅读

以“哭”来威胁妈妈的宝宝(下)


对待孩子的哭是要分情况的,有的哭,要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有的哭,则是孩子在表达某种需求、某种情绪,妈妈要立刻作出反应。

对于“在玩玩具时,如果我给他演示玩具的正确玩法,他就会很气恼地夺过来拒绝学习”,这很正常,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学习,不喜欢大人教。

对于“假如把东西从他手里拿走,马上大哭,一旦还给他就立刻不哭了”,那要看拿走什么东西。有危险的、很重要的东西当然不能给孩子,如果你拿走,孩子哭,就让他哭,哭一段时间后,妈妈要抱起孩子,告诉他不能拿的原因,不能让孩子一直哭着,不理孩子。没有危险、可以让孩子玩的东西,让孩子玩玩也未尝不可。如果你能做到,能给的则给,不能给的则坚决不给,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明白,就不会用哭来无理取闹了。

对于“上星期你刚买回的新书被他撕下了封面”,虽然这事很令人恼火,但责任在于你。孩子此时还分不清哪些纸可以撕,哪些不可以撕,因此你应该把书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孩子把书撕了后,应该告诉孩子这书不能撕(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还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而不是训斥孩子。

孩子就是在这种不断做了不合适的事,不断被纠正的情况下长大。你的爸爸妈妈非常娇惯毛毛,也可以理解,毕竟长一辈嘛。只好苦口婆心地说服你的父母,并经常在合适的时机(比如以你的办法让孩子的哭不起作用等)教育二老喽。

儿童早教:孩子犯错时别用“丢人”来训斥


有那样一批父母:看待工作中,她们完美主义者,得到 了工作的取得成功;看待孩子,她们也勤奋给孩子好的教育,期待孩子一样取得成功。尤其是当孩子进到青春发育期后,父母怕孩子迷失方向,对孩子的规定更为严苛。孩子假如做的不符合父母的意,就会遭受责怪:“别给我丢人了!”可是,她们文化教育孩子时太过严苛,孩子非常容易患强迫思维。孩子犯错时应该怎么做?

孩子犯错时应该怎么做?有的父母自身便是追求完美,从孕期时就刚开始留意科学饮食和宝宝胎教,让孩子上“皇室”幼稚园,开展双语教学文化教育,在家里只有说英文,不能用中文沟通交流。孩子的礼拜天比平时还忙:上电子琴班、英语培训班、奥数培训班……诸事都规定保证最好是。生活上规定孩子墨守陈规,如褥子要叠得齐整、座姿端正、书写要整齐、饮食搭配要留意肯定环境卫生……

在那样极致规定中发展的孩子,通常办事用心,考试成绩超人2,是父母与老师的自豪。可是,进到青春发育期后,长期性产生的极致习惯性就会得寸进尺,造成强迫思维。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稍有修改,就所有撕下改版;刷题速率愈来愈慢,一遍又一遍地不断查验,乃至考試时做不完题型;甚至有,在路上还不断数脚底的地板砖而常常晚到。

青春发育期不但是生理学上生长发育的环节,也是心理状态上的转折点环节。伴随着青少年儿童自我认同的发展趋势,一些男孩、美少女刚开始越来越对自身不满意了,不管身型、相貌,還是见识、工作能力,她们总感觉自身比不上他人,期待能根据勤奋使自身在各个方面都越来越更强、更极致。父母对孩子开展完美主义者的文化教育,也促进孩子造成不实际的追求完美极致的心理状态,使孩子对自身的使用价值心存疑惑,不管做得多么的好,她们也不坚信自己。这类认知能力习惯性一旦固定不动出来,就会产生两极化,最后造成心理病。

因而,父母在文化教育孩子时要暗示着她们:既能见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见到自身的优点,决不要给自己的缺点感慨万千悲叹,反过来,要学好悦纳自己的不够,取长补短,勤奋充分发挥自身有优点的一面,造就归属于自身的取得成功。

王女士的孩子六岁了,她要对孩子开展初期的学前教育专长学习培训,因此采用了一般学习培训、关键塑造的对策。她先送孩子去学习钢琴,可孩子却兴趣并不大,就算坐着也不耐烦,每钟头一百元的培训费就等于白色花。孩子犯错时应该怎么做?王女士一让她学琴,她就跑进自身的屋子把自己锁门起來。没法,电子琴不学了,王女士又送孩子去学美术。刚进第一堂课,她就在课堂上对王女士高声讲到:“你我明白了这一有什么作用?”弄得别的父母和孩子捧腹大笑。王女士非常尴尬,心寒地斥责闺女:“住口!你别给我丢人了!”王女士很搞不懂,为何闺女对全都不感兴趣呢?

实际上,在儿童环节,孩子的兴趣都还没真实产生,经常会出现因为好奇心而“更改兴趣”的状况。一般来说,孩子对某类主题活动的平稳兴趣要到中小学高学段乃至更晚才可以产生。看待儿童的这类经常更改兴趣的状况,父母不可强制性。有的父母不考虑到孩子的意向,擅作主张地为孩子挑选一种“兴趣”,并强制性孩子去参加,那样会让“兴趣”变为孩子的“苦事”,孩子自然会挑选躲避或抵抗。儿童的兴趣都还没真实产生,仅有让孩子多试着,多触碰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才可以使她们最后寻找合适自身的兴趣主题活动。父母可依据孩子的特性多方面正确引导,有目的地塑造她们在某层面的兴趣。

父母的情绪是能够 了解的,可是给孩子挑选兴趣班还要重视孩子的挑选,不可以彻底包办代替。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利孩子的发展,一方面会给孩子导致青春期叛逆;另一方面,孩子不易消化吸收其“营养成分”。最好是的方法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发觉孩子的喜好,随后挖掘孩子的发展潜力。

孩子犯错时应该怎么做?孩子的兴趣喜好,实际上便是闪亮的一瞬间,例如孩子踏过蚂蚁窝,又回到看来,做为父母,不必粗鲁地说:“小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快一点走。”而应当耐心地等候,让孩子开展观查,或在一旁正确引导孩子说:“你看看,小蚂蚁排的团队多齐整呀,小蚂蚁和人们一样有性命,不能用脚去踩。”假如您发觉孩子在听歌时主要表现得十分潜心,表明他有这些方面的技能,或对这些方面较为感兴趣,应当多方面发掘和正确引导,自然还可以报考报名参加相对的培训机构。那样,孩子才会出现好的发展趋势。

孩子特长教育请别走进误区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目前,有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再接受一项或几项特长教育,以便于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诸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由于某些家长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特长教育进入了种种误区:

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其二: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能打骂恐吓孩子


目前,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罚、恐吓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他们说,小孩就同小树,总要时常剪剪枝。此话乍听有理,但孩子毕竟不同于小树,他有自己稚嫩的心,有自己的自尊,有着很易受伤害的小小身躯。所以,打骂恐吓虽然可能收到一时之效,但却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

一、生理上的创伤

有些家长一生气,劈头盖脸地就照孩子打去,打时只顾解气,没轻没重。用手还嫌不足,甚至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这些家长常常是心理自制力较差者,故而往往逮哪打哪。孩子认错或有其他人或事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还好,打几下完事,但如果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

大多打孩子的家长要理智一些,他们认为,孩子总归要打,但头打不得,打屁股没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坏。事实上,屁股照样是可以“打坏”的——轻者,孩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重则,殃及内脏(如腰部的肾脏等)或由于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要知道,孩子的小身体是非常娇嫩的,又怎能够经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头?

二、心理上的创伤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

1、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2、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3岁的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3、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5、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6、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8、仇恨心理: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打骂恐吓孩子不仅能出现上述不良后果,还不一定能收到“教训”的目的,所以,当父母的要切记,不要打骂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