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3岁宝宝说谎行为分析与对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宝到了两三岁时,你会发现,宝宝会说谎了。对于2~3岁的宝宝,说谎并非完全是品德问题。但是,如果你一笑置之,不分析、不教育,宝宝便得到了不断强化与练习说谎的机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甚至积习难返,贻误终生。其实,对宝宝说谎,一方面你不必惊慌失措,另一方面要仔细分析宝宝说谎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宝宝谎言真真假假

1、天真幼稚,无意说谎

2岁的洋洋上了幼儿园,他总是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偷偷拿回家。当老师和妈妈发现以后,洋洋大哭大叫:“这是我的,就不给!”洋洋当着老师的面撒谎,妈妈很尴尬。

分析:2~3岁的宝宝,由于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局限,对于发生的事情表达不准确,或者对物品的归属概念模糊,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他出于无意会造成许多说谎的假象。对于这样的宝宝,一方面要帮助他分清“时间”与“所有权”的概念,另一方面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回家”。

2、想像力与现实混淆时,无意说谎

明明看见森森在玩小飞机,也想玩一下,却遭到了森森的拒绝。于是,明明对森森说:“我家有一个比你更大的飞机,比你的好玩多了,还能在天上飞很长时间呢!”一旁的明明妈吓了一跳,心想:“我什么时候给他买过会飞的飞机呀!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撒谎了?”

分析:2~3岁的宝宝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头脑中经常产生出许多极其生动、逼真的想像。他喜欢夸大其辞,有时会用虚构的言辞来抬高自己,虚荣心得到满足,或者用幻想的语句作为未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作为克制和掩饰自己失望心理的手段。这种与想像、愿望有关的说谎,具有自我陶醉的特点,能使宝宝获得象征性、代偿性的满足。

小结:以上两种说谎为无意说谎,并不属于真实的谎言,也不属于是非善恶的范畴,它与宝宝的心智发展水平相关,只要发现得早,教育与改正还是比较容易的。

3、想实现某种愿望时,有意说谎

幼儿园老师告诉亮亮爸爸:“亮亮真是个好孩子,把拣到的钱包交给了老师,里面竟然有100元钱呢!”经过爸爸与老师的沟通,发现亮亮拣的钱包正是爸爸刚刚莫名其妙丢失的钱包。原来,亮亮看到老师用小红花奖励拾金不昧的“好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编了个谎话。ZJ09.Com

分析:宝宝的愿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如玩具与零食等;另一种是精神的,如希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表扬。有的宝宝会出现因为物质欲望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说谎的现象。

4、逃避惩罚时,有意说谎

欣欣玩妈妈的口红,不小心把口红弄断了。妈妈气急败坏地对她大叫,并且严厉地惩罚她。过了几天,欣欣又把妈妈化妆盒里的小镜子摔坏了,想到上次挨骂的事情,欣欣胆战心惊,悄悄地把化妆盒扔进了垃圾箱。妈妈找不到化装盒,问欣欣是否见到了,欣欣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坏事”没被妈妈发现,欣欣既害怕又暗自得意。

分析:宝宝做了错事,害怕遭受体罚,害怕失去爱抚,为了消除这种恐惧的心态,会出现说谎的行为。特别是面对一些性格粗暴、态度严厉的父母,宝宝往往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失行为而支吾说谎。

4、模仿行为,有意说谎

邻居向雷雷妈借数码相机,妈妈推说:“真不巧,相机被一个朋友借走了!”雷雷有点不明白,相机明明就在抽屉里,妈妈怎么说借走了?过了两天,舅舅来借相机,还没等妈妈张口,雷雷就说:“相机被借走了!”妈妈大吃一惊,非常尴尬。

分析:现在,成人社会与大众媒体中存在着不少说假话的行为,容易被宝宝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那么宝宝很快就能学会说谎。

小结:上面3种说谎行为是有意的,是真实的谎言,是不诚实品质的最初表现,父母如若不及时教育、认真对待,宝宝说谎就会成为习惯,进而影响他品德的健康发展。

对策总动员

1、了解宝宝心智的发展。

2~3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正确描述客观事件的能力有限;他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即离开了具体的物体与实际的操作,将无法正确认识这个世界,也因此导致宝宝的想像与事实相距甚远。另外,宝宝刚刚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具有自尊倾向,因而会用想像中的事物来满足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如果了解了这些特点,当宝宝由于以上原因而出现了言行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你就不会轻易给他扣上一顶“说谎”的帽子。

2、对宝宝的错误行为处罚要得当。

有时宝宝所做的错事,就其现象足以令你大怒而给他一巴掌的结果,只能促使他下次做错事时出现说谎行为。所以你应该克制怒气,先分析一下错误的性质,如果他是出于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就切忌粗暴体罚他,而是耐心进行指导教育。但是,有些错误是该惩罚宝宝的,如损人利己的行为,或旧错重犯,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你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他的诚实做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要知道宝宝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如果他犯了错误还说谎,则要加重处罚,并告诉他,加重处罚的原因是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改正的情况下,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说谎。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宝宝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他诚实的前提条件。平时多关心宝宝的生活,对他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当发现他说谎,要与他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另外,要让宝宝知道,即使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4、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会给一旁的宝宝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作为他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你应该尽量少说这种漫不经心的谎言,多一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文:南京应天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系甘诺罗华

延伸阅读

2-3岁宝宝的礼貌教育策略


每位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人见人爱、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一、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另外,也不要借着小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二、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三、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宝宝礼貌教育之父母守则

◎ 避免“硬碰硬”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使宝宝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 提供“实习”的机会

学习讲礼貌也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练习的机会。

◎ 给宝宝一个“范本”

要求宝宝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2-3个月宝宝的行为发展


1、耍脾气。宝宝年纪小小就已经会发脾气了,这一点都不奇怪哦,如果妈妈只顾着看电视不关注宝宝,宝宝就会依依呀呀地哭喊起来耍脾气抗议。宝宝或许还会无缘无故地哭,无论爸妈怎么抱他、哄他、亲他,使出浑身解数宝宝都还是不买账,爸妈曾一度担心可能是宝宝的身体哪里不舒服了。然后宝宝突然听到一些音乐,或者换奶奶抱抱,宝宝又开始傻傻地笑起来。

其实面对宝宝的这些性情大变,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换人,或者环境。如果妈妈哄没有效果,就让爸爸抱抱,或许更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换人都没用,那么可以带宝宝出去逛逛,或者播放一些音乐,用新环境来转移一下宝宝的注意力。

2、认生。快到3个月的时候,有些宝宝就能够认生了,一旦宝宝感知道有陌生人靠近,或者是陌生人想要抱抱他,他都会很不给别人面子地大声哭喊。如果家里人少,日常只是爸妈和保姆在照顾的话,宝宝的陌生人焦虑会更甚。

有一些人认为宝宝认生是聪明的表现,其实宝宝认生更多是和少见人有关,一部分也是与性格有关,这样的宝宝可能不容易与人交往。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陌生人焦虑会减缓很多。如果宝宝怕生不让抱或者亲亲,家长便不要勉强他了。家长平时可以多抱着宝宝出去走走,见见亲戚朋友,更多接触生人的机会能够逐渐消除宝宝对陌生人的恐惧。

3、吸允手指。2-3个月的宝宝总是喜欢把小手或者大拇指伸到嘴里吸允,很多妈妈因为怕宝宝养成吸手指癖好,就加以纠正,这是不科学的。这个时期的宝宝吸吮手指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和妈妈的哺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并非说明宝宝是饿了,妈妈要赶紧给宝宝喂奶。

宝宝的这种吸吮行为是一种运动能力发展的体现,宝宝能够把手准确地放到嘴里吸吮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呢!所以家长不必急于制止宝宝的这种行为哦。

如果宝宝在半岁以后还是经常出现吸吮手指的行为,那么妈妈可以对宝宝稍加引导,但不是打宝宝的手严厉告诫他不准这样做,而是适当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妈妈可以将小玩具塞到宝宝手上,或者握住宝宝的手和他说话。这样能够很好地消退宝宝的这种吮手指的行为。

4、踢被子。宝宝竟然开始踢被子了,是因为被子让他感觉很热呢还是因为宝宝是在调皮。妈妈给宝宝换上一张薄一点的被子,还是照样被宝宝一脚踢开。宝宝毫不费力地将被子踢开,而且非常高兴地舞动四肢,嘎嘎笑出声来。

宝宝这是在和妈妈比赛呢,看你盖得快还是我的“旋风腿”踢得快。宝宝踢动双腿其实也是在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呢,面对如此“好胜”的宝宝,妈妈就别把被子盖到宝宝的脚上,让脚露在外面,让他有空间练习“旋风踢”但又不轻易着凉。

妈妈平时也可以抓住宝宝的小脚,帮宝宝做一些腿部运动,有时候宝宝会将踢腿的力量使在你手上,你会发现,宝宝小腿的力量还真不小。

2-3岁宝宝的手指运动训练


18—24个月宝宝

小手发育已经很好,特别是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训练手的灵巧性。

训练要点:

1.让宝宝自己穿衣服、扣扣子。

2.和宝宝多做一些小制作,比如撕撕贴贴、捏橡皮泥。也许刚开始宝宝还笨拙,但是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只要宝宝在动手,就是一种进步。

24—36个月宝宝

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可以融入到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去。

训练要点:

1.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学习拿筷子;帮妈妈端碗;跟妈妈学包饺子等等。愉快的劳动不但可以训练小手的灵活,还可以让宝宝产生一种自豪感。

2.许多游戏,如夹豆子、穿珠子、套圈、拍球都可以提高宝宝手指的协调和运动能力。对色彩和音乐感兴趣的宝宝还可以让他去学习绘画和乐器,以增强手的灵活性。

父母守则:

1.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单调、重复、枯燥的过程,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每次时间不能太长,开始时2—3分钟,慢慢增加至10分钟,要看宝宝的兴趣而定。

2.把单调的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设计一些宝宝可以接受的游戏,和宝宝一起玩耍。

3.充分利用彩色笔,丰富的色彩变化,可以让宝宝更感兴趣。

4.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教他学习新的精细动作。

5.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小小的鼓励可以激发宝宝学习的兴趣。而小小的进步累计起来就是大大的变化。

总之,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的动作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进行更多更难的手部运动哦。

宝宝4种怪异行为分析 父母对策


对成人而言,宝宝的行为模式很“古怪”,很难理解;然而我们必须去“理解”并采取正确的对待方式,才能促进宝宝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避免耽误和伤害。

下面提供大家经常碰到的宝宝4种“怪异行为”,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如何妥善应对。

宝宝怪异行为之一:宝宝特别喜欢跟别人亲热

2岁的思思只要一见到邻居家5岁的男孩儿就非要上去亲人家,弄得人家满脸湿乎乎的,人家总是躲闪,她却一点都看不出来。妈妈心里很不好意思,也很困惑,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行为分析:

有些孩子天生情感需要特别强烈,有的孩子把爱藏在心里,有的孩子喜欢热烈地表现出来,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爱有了寄托。喜欢和人亲热,这只是小家伙表示喜爱的唯一方式。孩子还太小,她还无法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意识不到小朋友并不喜欢这样。

父母对策:

告诉孩子一些其他问候朋友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也可以亲身示范。比如,在邻居过生日的时候送张小卡片,或者是自己种的一盆花。

宝宝怪异行为之二:宝宝特别喜欢引人注意

毛毛的妈妈反映毛毛最近特别不听话,如果父母在一边说话,稍不注意他,他就大声喊叫,再不理他就摔东西。家里来客人时毛毛似乎想“独占”客人,经常围攻着客人说这说那,弄得妈妈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对客人不礼貌。平时父母都很忙,好不容易放松时跟朋友聚一下,还不够毛毛捣乱的。

行为分析:

喜欢别人的注意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随着孩子感知觉的迅速提高,其表现欲不断增强,他们最不愿意被成人“冷落”。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除尽力满足孩子生活需求外,很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足够关注。有时孩子要求爸爸妈妈陪他坐一会儿,讲个故事,家长却说没工夫,于是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如不听话,甚至哭闹、毁坏东西来达到目的。因此,虽然被家长责斥、处罚,但却感觉到终归理睬他了。也正因为家长是在孩子做出不良行为表现时才给予注意,所以逐步形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心理和行为定式,其不良行为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对策:

1.经常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家长要经常听取孩子讲话,力争准确理解并给出自己的观点,使孩子感到你心中有他的位置,他就不会整天毫无意义地瞎嚷乱闹了。

2.及时肯定孩子的良好品行。家长对孩子的良好品行要及时给予肯定,表达对孩子良好品行的赞赏,使孩子有多种机会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获得自信。比如,“毛毛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看我们的毛毛能自己玩一会儿了,真能干”。

3.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一起阅读幼儿读物和进行各种益智游戏、体育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并可以“助手”或“顾问”的身份,向孩子提出建议,引导孩子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4.适当带领孩子一起做家务。家长要适当分配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家务,让他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并增强其为家庭成员服务的责任感。

宝宝怪异行为之三:宝宝特别爱发脾气

辰辰睡醒了午觉,兴奋地还想继续上午的游戏:和自己的熊熊、兔兔们过家家!当辰辰来到小桌子边:啊!什么都没有了!小碗小盆,熊熊和它看的书,还有坐在小木车里的兔兔!妈妈笑眯眯地走过来对他说:“辰辰,你看妈妈把你的玩具都收到抽屉里去了,干净吧?”辰辰当时怒气冲天,冲着妈妈一通歇斯底里地喊叫和揪打:“你真讨厌!”

行为分析:

大人们永远不能理解,宝宝这些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习惯和规矩,东西的摆放、睡觉的床铺和时间、吃饭的时间以及自己专用的可爱餐具等等,每天看似例行公事的生活细节,其实对宝宝来说,更多地意味着一种有规律的生活的平静和可以把握的安全感。大人也许觉得孩子其实还很小,哪儿有那么多事儿?可是宝宝也是个人,也已经有自己的一套了呢!那些改变会让孩子紧张。

父母对策:

父母最好能够理解宝宝这种心理习惯,在长大到能承受更多变化的时候,再让孩子学着适应吧。当然,孩子还是更希望到点就睡觉,睡在自己温暖的小床上;到点就吃饭,哪怕不在外面玩儿太久;如果父母觉得孩子的玩具放得太乱,能不能跟孩子商量着收拾,不要给孩子太突然和绝对的改变。

宝宝怪异行为之四:宝宝特别爱整洁

仁仁的奶奶说,两岁的仁仁特别不喜欢脏乱,如果地上有一点水,他就指着一定要奶奶用拖布拖干净才接着玩自己的;一次奶奶铺床单有一个小角没铺好,他一定要自己绕过去把床单铺好才算完;吃饭的时候,面条掉到了地上,仁仁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直到奶奶把地面清理干净,他才开始继续安静地用餐。

行为分析:

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和了解纪律和规范的年龄段,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他们特别注意细节的完成情况,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条,这会给他造成困扰,让他心烦意乱。

父母对策:

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先注意有趣的事情,孩子大一些后,告诉孩子有时候某些事情是可以先放一放的,过后再找合适的时间处理,对他说你会在吃完晚饭后再清理,而且可以请他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他的情绪平稳下来,也会让他觉得自己很能干。(来源:搜狐母婴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