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比别人家的娃快一步发展,总觉得要是宝宝能够快一点学会这样那样就是最好。但是,宝宝的生长也有自己的规律,如果爸妈们过早让孩子学习这样那样,可能随时给宝宝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哦!快来看看有哪些事情宝宝不用太早学会吧!

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1、学走路

正常时间:1岁左右

错误想法:会爬就会走

过早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婴儿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过早让宝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胖孩子更不要过早学走路。

2、影响孩子学习爬行:我们都知道爬行练习对孩子的发育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视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远,如果让孩子过早学走路,孩子就不愿意爬行而选择走路,这样就错失了宝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3、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因为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过早学走路,孩子因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孩子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2、骑脚踏车

错误想法:3、4岁的孩子就会了

正常时间:5~6岁开始

过早的危害: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骑儿童车时,下肢要费很大的力。如果腿长时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同时也让下肢的骨骼长时间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脚踏间的距离变宽,而座位距脚蹬间的距离又过长,有的车不能调整这一距离。这样,当幼儿骑起来时,脚及下肢非常用力,时间一长容易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

3、学轮滑(单排)

错误想法: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在上滑轮课了

正常时间:7岁以后才适合学单排轮滑

过早的危害:

1、腿部易导致变形:由于单排轮滑需要将双腿向外侧撇,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导致X形腿;7岁前可以学双排轮滑。

2、容易受伤:玩轮滑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轮滑,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轮滑。

孩子的运动能力从几岁开始

4、画圆

错误想法:宝宝涂鸦的时候教会他画圆圈

正常时间:1岁半以后开始画连续的圆圈,两岁半前圆圈封口。

过早的危害:孩子画圆其实是涂鸦的一种,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不要提前教孩子画圆以及其它图形,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创作热情以及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5、分左右

正常时间:学龄期

具体如下:5-7岁能够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7岁左右可以分清站在他对面的人的左右;7岁~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9岁~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

过早的危害:危害谈不上,但是有浪费时间的弊端。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能机械记忆,如果不坚持强化,过段时间就忘了。

6、学钢琴

错误想法:越早学宝宝越容易懂

正常时间:学龄(6岁以后)

过早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手部的发育:学前儿童由于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练习钢琴,不利于手的发育。

2、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学龄前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较6岁后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说,会是一种比较大的挑战,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

7、学绘画技巧

错误想法:把5岁左右孩子送进绘画班,系统学习绘画技巧

正常时间:8~9岁以后

过早的危害:孩子到9岁左右,进入“视觉写实主义”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观察事物的视角与成人接近,此时学习绘画技巧比较适宜。

6岁以前,孩子处于“感觉写实主义”阶段,此时画的是心中所想。孩子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心中的感受和发现。如果过早教授孩子学习成人的绘画技巧,可能会阻碍孩子创作的热情,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相关推荐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妈妈对于宝宝有些行为,总是觉得很困扰,例如:吃脚趾、抓到什么都放嘴里、拉扯妈妈的项链和头发、把桌上的东西用手扫到地上,甚至抓起玩具随处乱丢等。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可以用游戏来帮助宝宝发展得更顺利!

"老师,我们家宝宝总是吃脚趾头,感觉很脏,要怎么办呢?""老师,我家宝贝会爬之后,抓到什么吃什么,我已经把家里收得干干净净了,他还是有办法挖出东西来咬,我该怎么办?"专家提醒家长,首先必须思考的是,这些看起来不雅的动作或行为,真的是"坏"习惯吗?

不论是吃脚趾还是用嘴巴探索世界,都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妈妈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好适当的环境,让宝宝"啃"得尽兴,而非一味地把物品收走,宝宝这方面的发展欲望没有获得满足,还是会想尽办法去找东西来咬,妈妈很难制止。因此,建议家长先了解宝宝每个阶段有什么需求,准备好适当的环境,或是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满足发展需求。

part10~6个月小宝宝

新手妈咪的前半年,是跟宝宝的磨合期,这段期间家长会熟练关于宝宝衣食住行的种种技巧,包含喂奶、换尿布、洗澡、哄睡等,然而这些日子,宝宝的发展一日千里,抬头、翻身甚至学坐等,都会一一出现。

肢体刚起步•满足生理需求为主

0~6个月宝宝肢体上的发展尚未健全,因此不会有很多目标性的动作出现,心里所想的事情也很单纯,几乎都是生理上的需求,家长可以很容易观察出来,例如:宝宝常常注视某物品,即表示他喜欢或关注此物。小宝宝的情绪也跟身体直接相关,通常哭闹就是累了、饿了、尿布湿了等;如果开心,宝宝身体会动,并且发笑或发出声音。

宝宝爱尖叫,为什么?

有些孩子满4个月后开始会发出"啊~""呜~""咿~"等无意义的声音,有时甚至会持续一阵子,让妈妈很困扰。家长可以观察一下,有时宝宝会针对特定的人或玩具,发出特定的声音,虽然成年人听不懂,但对宝宝来说应该是有特定的意义。等宝宝大一点,发出声音则通常是要引起旁人的注意,如果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尖叫一般不会持续很久,重点是要观察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视觉和听觉•启动孩子发展关键

这时期的宝宝,还无法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视觉和听觉其实都在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妈妈或主要照顾者可以多跟宝宝说话,或是让他多看不同的东西,不用太在意宝宝是否听得懂或看得懂,其实小小的人儿都默默在吸收。

如果宝宝平常都是平躺着睡,清醒时就多采用趴姿,手脚会比较有力气。这时期视觉和听觉敏感,可以找颜色鲜艳、有声音的玩具,让宝宝上下左右追视,头转动起来,就可以训练宝宝的视觉专注力;在听觉方面,可以每天讲今天发生的事情给宝宝听,这些小游戏或互动方式,都有利于建立日后肢体和语言发展的基础。

尝试辅食训练孩子"专心"

4~6个月的时候,是宝宝尝试第一口辅食的阶段。有些宝宝天生食欲不佳,妈妈只好以电视或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再一口又一口喂,虽然很快就能吃完,但这样的方式,会让宝宝无法学会专心吃饭,就算以后有能力自己吃,也一定要搭配电视或玩具才能用餐!所以,"婴幼儿时期家长的作为,可能变成孩子长大后的坏习惯!"

袁巧玲博士建议家长,不要依赖安抚物品,而要尽量让孩子专心做一件事,"在吃辅食的时候,我会唱歌或讲故事给他听,这个方法也能安抚宝宝。"同样的,宝宝洗澡、上厕所等也都要让孩子练习专心,否则之后又得变成必须戒掉的"坏习惯"了。

part27~12个月大宝宝

每天在居家环境中爬来爬去,有机会就扶着物品站起来!有的妈咪打趣形容活力充沛的宝宝,"就像每天在巡领地的贵族,每个角落都要爬过才甘心!"这个时期的宝宝肢体发展较好,因此好奇心十足、精力旺盛。

宝宝老是把桌上的东西丢到地上,怎么办?

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丢"的动作,除了因为东西掉落会发出声音,宝宝觉得很有趣外,东西滚落后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宝宝也觉得很新奇。但是对妈妈来说,这就是个恼人的行为,地上的物品收不完之外,也怕物品损坏,或是东西打破让宝宝受伤。

建议:首先要把家里危险的物品收好,比如刀子、叉子和笔等尖锐物,还有会破碎的玻璃和瓷器等。接下来,就要靠妈妈的观察和敏捷的动作!"宝宝喜欢钥匙圈,因为丢出去有声音,于是我做了一个假的,上面挂铃铛等会发出声音的小物,当儿子做出要丢钥匙圈的意图时,我就赶快拿假的给他,这时候动作要比他快!"

妈妈平常就要观察宝宝在什么情况下会想丢,在他丢出去之前,拿可以丢的玩具(例如球)给他,告诉他:"你想玩丢球的游戏吗?"不要一直告诉宝宝:"不可以丢!"因为他只是觉得好玩,无法理解不可以的意思,因此不要阻止他做"丢"的动作,而是要让他明白,什么物品可以丢。

只要不合心意,就开始大哭大闹?

6个月以上的宝宝,渐渐有自我的情绪展现,然而情绪的展现到控制,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即便是成年人都无法做得很好,所以小孩会"无理取闹"很自然。家长要先明白,要求孩子不准生气,或者在哭闹时马上把情绪收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多点耐心。

以纠正宝宝乱丢东西为例,当宝宝丢了不该丢的物品,如果家长说:"你不可以这样做,马上捡回来!"宝宝只会更生气,袁巧玲博士建议,如果宝宝正在哭闹,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在生气,要不要先在旁边冷静一下呢?"等到孩子的情绪稍微缓解后,再带着他把东西收好,告诉他可以丢的物品是什么。一定要协助宝宝还原他自己所闯的祸,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袁巧玲博士指出,与其让孩子的情绪爆发,不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要让宝宝的情绪发作,可以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第一步,家长必须很清楚孩子的"爆点"在哪里,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接下来在孩子快要哭闹之前,先声夺人安抚或转移注意力。举例而言,如果宝宝总是在逛超市时,看到想要的东西却不能买,就尖叫哭闹,那妈妈带宝宝逛超市时,就尽量不要让他看到喜欢的东西,若孩子大一点,可以在家先约法三章。如果这些预防措施都失效,那么在宝宝看到物品吵着要买之前,就马上问他:"我们今天的点心吃苹果好吗?妈妈帮你削成兔子耳朵的形状。"用其他能让他感兴趣的物品,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通常宝宝就会忘记前面想要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了,妈妈也可以趁机带他离开相应的展架。

面对宝宝的坏习惯正面看待不动气

除了宝宝正常的发展状况,常被家长认为是"坏习惯",应该正面看待之外,妈妈或主要照顾者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宝宝总是会有不讲理、很固执的时候,通常大人的情绪也会被激起来,建议家长这时候不要讲太多话,以免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激动。家长可以用最简单、坚持的口吻和指令,重复地告诉孩子现在该怎么做,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但不真正动气。"

6件事 千万别让孩子学太早


每个孩子都是上苍赐予的礼物,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又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好比小树苗会发芽、长叶直至变成参天大树。为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发育规律,既不阻碍孩子的成长,同时更不可能揠苗助长。以下6件事,切不可让孩子过早学习。

一、上厕所

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把尿这个问题,可谓是新老育儿竞争尤为激烈的观点之一。有一些老人认为孩子把尿要从小形成习惯,长大了才“识把”,才能更好地形成排便习惯。但是新一代的妈妈却认为要顺应孩子自己的发展,坚决不能把尿。那么到底怎么训练孩子上厕所?

过早把尿的危害:

孩子在两岁左右,膀胱功能发育逐渐完善,神经系统渐渐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组织,这时他才能明白想上厕所时的身体信号,才可能会提前告诉家长。因此,大小便训练最好从这时开始。很少有未满18个月大的宝宝神经和肌肉发育程度能达到进行如厕训练的程度,太早训练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相反,如果在孩子还没有做好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准备就进行如厕训练,只会让他感觉有压力并引发他的反抗心理,进而导致其拒绝使用坐便器,甚至长期受便秘以及焦虑等问题的困扰。所以,一般幼儿的如厕训练应在18-36个月期间进行为好。

正常时间:1岁半到3岁之间

二、学走路

很多家长以自己孩子走路早为自豪,甚至在孩子3、4个月的时候就抱着孩子立着蹦来蹦去,6、7个月或者8、9个月的时候就扶着孩子在地上走,或者把孩子放在学步车里。还有的孩子不会爬,就先学会了走。事实上,这些是非常不可取的。

过早学走路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

婴儿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过早让宝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胖孩子更不要过早学走路。

2.影响孩子学习爬行:

我们都知道爬行练习对孩子的发育有非常多的好处,如果让孩子过早学走路,孩子就不愿意爬行而选择走路,这样就错失了宝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正常时间:1岁左右

三、学单排轮滑

很多家长认为学轮滑越早越好,甚至从三岁左右就开始让孩子练习单排轮滑,在广场或者公园我们常常看见3岁左右的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搀扶下练习轮滑。但是宝爸宝妈你们知道吗,过早学习轮滑对孩子的身体有百害无一利。

过早的危害:

1.腿部易导致变形:

由于单排轮滑需要将双腿向外侧撇,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导致X形腿;7岁前可以学双排轮滑。

2.容易受伤:

玩轮滑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轮滑,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轮滑。

正常时间:7岁以后才适合学单排轮滑。

四、骑脚踏车

车,是儿童最常见的玩具之一,扭扭车、电动车、滑板车、脚踏车,不一而足,很多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3岁左右就让孩子练习脚踏车,这也是不可取的。

过早练习脚踏车的危害:

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骑儿童车时,下肢要费很大的力。如果腿长时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同时也让下肢的骨骼长时间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不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脚踏间的距离变宽,而座位距脚蹬间的距离又过长,有的车不能调整这一距离。这样,当幼儿骑起来时,脚及下肢非常用力,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两膝内侧突出膨大,两下肢过度向外展开,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

正常时间:5~6岁开始

五、绘画

学习才艺已经成为了宝宝们的“必修课”,是不是才艺学习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至少绘画的学习不是。

过早学习绘画的危害:

孩子画圆其实是涂鸦的一种,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不要提前教孩子画圆以及其它图形,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创作热情以及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到9岁左右,进入“视觉写实主义”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观察事物的视角与成人接近,此时学习绘画技巧比较适宜。9岁前,尤其是6岁以前,孩子处于“感觉写实主义”阶段,此时画的是心中所想。孩子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心中的感受和发现。如果过早教授孩子学习成人的绘画技巧,可能会阻碍孩子创作的热情,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正常时间:孩子1岁半以后才开始画连续的圈,两岁半前圆圈封口。而8-9岁以后,就可以进行绘画技巧学习。

六、学钢琴

钢琴似乎变成了气质和修养的两一个代名词,提起钢琴似乎就意味着优雅。可是多大开始才是学习钢琴的合适的年龄?

过早学习钢琴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手部的发育:

学前儿童由于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练习钢琴,不利于手的发育。

2.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

学龄前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较6岁后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说,会是一种比较大的挑战,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

正常时间:学龄(6岁以后)

爸妈三件事 扼杀宝宝交往能力


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最希望孩子获得的能力里,超过七成的家长选择了自信和沟通能力。这两者都是有利于孩子终身学习的社会能力。

但是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受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许多家长仍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孩子创设出自己心中的成长模式,殊不知却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和社会交往的问题。

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切忌操之过急,既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帮孩子计划好一切。

1、只在幼儿园里学开口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不该只局限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才是更广阔的空间。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自我表达,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只敢在最熟悉的人面前开口,比如爸爸妈妈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熟悉的场地,让孩子开口。

比如,先在家里人面前表现自己,说段小故事或唱支歌;渐渐的,当家里来客人时,可以让孩子尝试为大家表演,之后可以带孩子到小区或朋友家中,与陌生人交谈。

幼儿的情感框架就是在与父母交流和共处中搭建起来了,会影响他未来的与人交往能力。但有些父母太过依赖早教等社会培训机构,有时候因为工作太忙,甚至把孩子‘外包’给这些机构。当亲子相处时间越少,孩子没有办法得到幸福感时,他就极有可能不愿说话或变得性格内向。

2、过度保护宝宝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间时常会因为玩具或事物产生冲突,甚至吵架、打闹。孩子吵架,吵过就忘,但部分家长却颇为记仇。有的家长会说出‘不要再和他玩’或‘他欺负你,他是坏人’之类的评价。殊不知,家长这样做不仅是过度保护,并且人为地给孩子留下印象,把人简单地分成了‘好人’和‘坏人’。

其实,吵闹是孩子交往的一种方式,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该简单地充当法官,而是了解事情前因后果以及孩子内心想法,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

3、抢玩具也是一种交往行为

不少家长害怕孩子间产生冲突,一遇上孩子分配玩具不均的事件,往往息事宁人地说:不要抢,我再给你买一件。家长千万别做和事佬,其实这样是扼杀了孩子与人交往的一次机会。孩子或许就在争抢玩具的过程中,领悟到怎么才能与人沟通,并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进行交流和相互交往,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宝宝在小群体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伙伴们相处得很好,而有些宝宝不仅不能适应,反而会郁郁不乐,这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宝宝快乐、自如地处理这些关系。

宝宝不仅要敢于与人交往,乐于与人交往,还要会与人交往。在这一点上,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方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民主型的,尊重宝宝,有关宝宝的事情要和他商量,听听宝宝的想法,即使只是一个形式,也能让宝宝感觉到大人与小孩是平等的,遇到事情应该互相商量。

反之,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则会导致宝宝从中学习到负面的交往方式,如,溺爱、专制、忽略等等。

这8件事别急着太早让孩子学


在我们国家似乎什么都希望能早一点,当年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风靡至今,甚至衍生出各种版本,“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其中一句。于是我们很早就要给孩子早教、幼儿园就给孩子学拼音、汉字、算术,3岁就要学舞蹈等等,岂不知还有另外两句话是“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情太早让孩子去做,违背孩子的天性,影响孩子的积极性,反而得不偿失,以下这8件事,千万别急着让孩子太早学。

1.不宜过早学走路

正常时间:1岁左右

过早的危害: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影响孩子学习爬行以及视力发育。因为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过早学走路,孩子因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孩子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2.不宜过早学画圆

正常时间:1岁半以后开始画连续的圆圈,两岁半前圆圈封口。

过早的危害:孩子画圆其实是涂鸦的一种,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不要提前教孩子画圆以及其它图形,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创作热情以及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3.不宜过早学素描

正常时间:10岁左右

过早的危害:素描是很理性的绘画,比如:透视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的透视;明暗有五调子等,这些都是不符合儿童阶段接受能力。他们素描写生如果只会机械的抄袭明暗,就容易养成概念化的毛病;而且让儿童丧失学画的兴趣甚至会阻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甚至会毁掉儿童的艺术天赋。

4.不宜过早学钢琴

正常时间:女孩4-5岁,男孩5-6岁

过早的危害:过早学钢琴会造成孩子近视。医生指出“弹钢琴容易导致近视,已经是定论了,从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10个弹钢琴的小孩里面,有8个都是近视的。”

5.不宜过早骑脚踏车

正常时间:5-6岁开始

过早的危害: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骑儿童车时,下肢要费很大的力。如果腿长时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同时也让下肢的骨骼长时间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脚踏间的距离变宽,而座位距脚蹬间的距离又过长,有的车不能调整这一距离。这样,当孩子骑起来时,脚及下肢非常用力,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两膝内侧突出膨大,两下肢过度向外展开,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

6.不宜过早分左右

正常时间:学龄期

5-7岁能够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7岁左右可以分清站在他对面的人的左右;7岁-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9岁-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

提醒:危害谈不上,但是有浪费时间的弊端。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能机械记忆,如果不坚持强化,过段时间就忘了。

7.不宜太早学写字

正常时间:6岁左右

过早的危害:幼儿过早写字容易造成疲劳和指骨畸形;也可能会妨碍脊柱的正常发展;造成近视;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8.不宜过早学轮滑(单排)

正常时间:7岁以后才适合学单排轮滑

过早的危害:腿部易导致变形,并且容易受伤。玩轮滑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轮滑,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轮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