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个年轻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胎教就变得重要起来,医生一般会建议准爸爸和准妈妈采用传统的胎教方式进行胎教,良好的胎教能提高宝宝的运动能力,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科学胎教的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德国人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的孩子也要这样教!”,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首先想说一下关于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的就是玩,而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们也会学一些东西。他们的书包不比我们的小。

好的习惯源自于从小的教育

比如幼儿园时,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果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比如音乐、艺术或体育感兴趣,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的,甚至有些是免费的。

孩子可以学习感兴趣的学科

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蓬头peter):以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很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

比如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

比如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才能吃零食。

比如爱心:很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如小狗、小猫,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懂得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比如坚强: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比如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德国父母很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比如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bitte(请),之后会说danke(谢谢)。

比如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的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比如承担后果: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比如承担责任:有严厉的德国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他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比如诚信:德国家长首先会以身作则,并经常会告诉孩子,要遵守约定,不能轻易誓言,答应过的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

比如自信:德国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自信培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会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是父母。他们也绝不以成绩的好坏去否认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

比如合作:在德国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会有意的去为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在德国有一句话:“Weralleinearbeitet,addiert.Werzusammenarbeitet,multipliziert。”(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来看看他们长大后的好习惯

看书:德国人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人少,看书的人多。在德国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种大小的书店,而书店里永远都有不少的读者。纸质的书籍在这个电子社会当中,似乎在德国仍然流行。德国人有91%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23%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年阅读量超过18本。

礼貌和谦让:礼貌和谦让其实是一种宽广的心态。有一次在德国高速上遇到事故,两排车并为一道,因为有急事,一个在我左方的车主动放慢让我先过。如果你在人多的时候坐地铁,你也会发现,站在门口的人会主动先下车,让后面需要下车的人下车后在重新上车。

准时:大多数德国人都能遵守规定好的时间,这里说的准时并不单单只德国人,还指德国的公共交通,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每辆地铁、公交车都能按照时刻表的时间准时到达车站。

注重家庭:德国人与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他们会在下班后回家与家庭团聚,很少因为应酬而不回家,在节假日更是会把时间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记事本:几乎每一个准时的德国人都会有一本记事本,这个记事本不一定是要与工作相关,但一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比如记录重要的事情或预约时间。

遵守交通规则:德国人十分遵守交通规则(不是全部,当然也有闯红灯的行人),尤其是司机,因为这关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德国开车基本都会打开日间行车灯,而他们在变道时不仅要看后视镜,还要扭头去看盲点区是否有车(考驾照时必学的)。

注重生活质量:德国人绝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民族,他们宁可把钱花在正在品质生活上去享受,尽管他们能造出世界顶级汽车。比如他们会花200欧去买一个保温壶,而不是一个Gucci钱包,他们会花500欧去买一个厨房用具,而不是一个LV包,他们会花上千欧去维护自己的花园,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一个包或一件大衣。

注重环保:德国人很少乱扔垃圾,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国,他们也多数如此。我和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爬山,由于没找到垃圾箱,这个德国人拿着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个垃圾桶后才扔掉。

严谨:他们的严谨源自对细节的考虑,比如在德国超市里买到的每一个鸡蛋,上面都会有一个标号,而你可以通过这个标号,了解到下这个鸡蛋的母鸡的生长环境。

契约精神:在我们看来很多德国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会变通,但这是因为文化和从小养成的一种“契约精神”造成的,他们轻易不作出承诺,但承诺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有了保证,才有了德国品牌质量的承诺。

不屈不挠:为什么德国汽车比普通汽车贵出许多?为什么德国的锅比普通锅贵出几十甚至几百倍?为什么德国的米勒洗衣机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为什么MadeinGermany是高品质象征?其实百年前的德国产品是被英国人嘲笑的疵品,但就是因为专注和坚持,才有了今天质量上的保证。

遵守社会秩序:每一个德国人几乎都会遵守社会秩序,比如排队,无论是人在排队,还是汽车堵车排队,很少有过插队现象。

公共道德: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德国的公共场所(除了球赛期间)十分的安静,几乎大家都是窃窃私语的状态,很少有大声喧哗的。(除了球迷和醉鬼)。

同情心:多数德国人会主动帮助弱者、残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这种事也会在德国发生,但一定会有人上来帮忙,而且不只一个。当遇到残疾人时,也会有人主动上前帮忙。

爱国:德国人很少嘴上去说自己多爱自己的国家,甚至经常讽刺自己国家不合理的地方。但从他们坚持使用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不难看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当然也是他们对自己产品的信心。如果遇到国际球赛,那么你肯定能够感受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

尊重生命:当遇到特殊车辆时(拉着警报的警车、救火车、救护车等),民用车会主动靠边让特殊车辆通行。

小编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一同用餐的好习惯


固定时间吃饭

给孩子每天固定吃饭的时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形成固定的潜意识,到了吃饭的时候自然会乖乖上桌。

固定位置坐著吃饭

要让小孩习惯''坐''著才有饭吃,不坐,要下来玩,那妈妈就把餐点收起来,不能再给他吃了。

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

选在起床后用餐,让孩子精神饱满的吃饭,心情会比较好。而且可以边喂边微笑边唱歌给孩子听(我都唱多拉A梦),不过不能玩到疯,小孩反而会不吃了。另外千万不要催促著小孩『快点吃、快点吃』,说实话,我从来没对糖糖说过这句话,连大人赶著吃饭都会胃食道逆流了,何况是个爱喝奶的婴儿呢?

好吃的食物晚点给

对婴儿来说,好吃的食物,就是甜的食物。所以举凡果泥果汁,我都只有在点心时间才给,正餐时间就是要吃饭。

常常变化多种菜色,就算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偷偷加进去

糖糖一吃到甜的,就很喜欢地瓜、南瓜,所以我会慢慢减少这些食材的用量,偷偷用洋葱、红萝卜、玉米熬成高汤来替换,渐渐的,我还可以在食材裡面加点蒜头、薑、有苦味的青菜、、、等等。小孩子越大会越挑食,所以要趁他毫无反抗之力时,多变化菜色,长大后才不会爱挑食。

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进食

大约8个月时我就让糖糖自己吃一颗颗的爆米香,训练手指抓握灵活度,所以等到10个半月大糖糖开始要拿餐具时,就可以练习的更快,12个月的现在,可以自己吃完碗中50%的食物。

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记得吃饭

没错,每个孩子都是我们心中的宝,所以当爸妈的,常常会忘了自己的需求,不过,孩子可是很精的喔,你不吃,他怎麽会觉得好奇也想跟著吃呢?所以孩子满月后,我们就常常带著她一起出门吃饭(比较会记得大人自己也要吃饭),二打一虽然总是搞的兵荒马乱,但是慢慢的,孩子觉得吃饭有趣(服务生表演走来走去微笑上菜?),就也喜欢吃饭这件事了。反之,如果不让孩子练习外出吃饭,等到一岁后她听的懂时,却常常被大人说吃的慢、挑食、怎麽跑来玩去的,试问,哪个小孩会爱跟你坐在一起吃饭呢?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做父母的选择如何去引导他。当然每个孩子都有差异性,但是这些方法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的维持做下去,小孩子的用餐习惯就不会太差了。

孩子的好习惯如何培养?这些做法你可以复制!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您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孩子习惯的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

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1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这都是在强调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孩子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2学习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陪孩子做作业的习惯,但如何陪是个问题。

我的经验是陪孩子写作业,要以抓习惯为主。我们要时刻记住,陪不是目的,今天陪是为了将来可以不用陪。所以,习惯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培养孩子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培养孩子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培养孩子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培养孩子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孩子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培养孩子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培养孩子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使孩子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培养孩子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3道德品质

>>>>培养孩子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培养孩子客观评价的习惯

孩子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三个步骤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溜号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发现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时思考问题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好习惯是孩子的内功,越到高年级,发力越明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人的一生,大家一起加油吧!

玩具乱丢? 如何培养宝宝的收纳好习惯


该怎么收纳宝宝的物品呢?

由于她自己家中有两个女儿,因此在居家空间的规划上,她也着实运用了一些巧思,会以家里的一些设计为例,提示家长如何让收纳变得便利。

儿童房空间规划

规划新房子就要避免买很大的固定家具,应将孩子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考虑,分别是0~2岁、3~6岁、7~13岁。这三个阶段需要的物品和收纳方式大不相同,因此在宝宝刚出生时,买家具就想到上小学之后可以用,事实上意义不大,只是把东西放旧而已。

活动家具为首选

许多家长规划儿童房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婴儿床,婴儿房应以“活动式家具”为主。活动式家具是指材质较轻,可以自己组合的家具,材质以布为主。如此一来,就可以随时活用收纳空间,并配合宝宝成长规划合适的收纳方式。

书柜设能看到书封更棒

孩子若能看到书的封面,对绘本会更有熟悉感,因此在她自己的家中,在墙上向内做凹一点,加上木制的横杠,设计出能把书整本立起来的书架,让孩子方便使用,这也是一个很棒的收纳点子,提供给家长们参考!

矮柜搭配收纳篮

1岁前的宝宝会有很多零碎的玩具和生活杂物,第一步就是“分类”,区分出常用与否和物品的种类,并且收在固定的地方,分类后要记得预留空间,以免造成同类物品因空间不足收在不同位置,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就失去分类的意义了。建议妈妈可以购买组合式的格子矮柜,材质不必太重,搭配布制或塑料的抽屉篮,每次收拾只要分类放入即可,抽屉篮推进去就可以迅速让空间看起来很整齐!

培养宝宝的收纳习惯

除了规划好空间外,要让妈妈脱离“收不完的地狱”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

1.让宝宝陪你一起收

宝宝开始会爬之后,妈妈收拾时就可以让他抓着玩具,投入相应分类的篮子中,一边告诉他:“车车要回家啰!”甚至在宝宝还不会爬的时候,也可以抱着他收拾,一边告诉孩子玩具的家在哪里。将收拾玩具也作为一种有趣的游戏,孩子就会乐于收纳啦!

2.用鲜艳的颜色区别

宝宝对颜色很敏锐,可用颜色区分收纳的东西和种类,例如:黄色是车车、红色是布偶、蓝色是积木等。带着宝宝边讲边收时,宝宝在脑海里会有印象,久而久之就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这种以颜色区分的系统式收纳法,或是利用贴纸图案区分,在孩子成长的规划中很好用,对于宝宝的五感发展也十分有益。

3.依孩子的能力规划收纳方式

若要让宝宝想要自己收拾,首先是矮柜的高度要配合成长阶段,1岁以前放最下面一排,篮子选择较轻的、宝宝可以轻易抽出的材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再往上面的格子进展。

4.收纳品的安全性

妈妈在购买收纳篮时,要考虑到宝宝也适合使用,因此像藤制的篮子有坚硬的纤维,容易刺伤宝宝,触感也不够平滑,就不适合拿来当收纳篮。安全性方面,布类是最安全的,但还是要注意是否会褪色等。只要仔细挑选,其实塑料是安全的材质,但产品一定要通过合格检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