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小鸿常去邻居小辉家玩,他们俩有时玩得很开心,有时也吵得很厉害,偶尔还发生肢体冲突。有一次,他们俩争抢玩具时,小辉的手臂不小心被桌角划到,流了血,放声大哭,小鸿还争辩是自己先拿到的。小鸿妈妈很生气,打了小鸿两三下,说:「小辉都流血了,你怎么还不讲道理?我们回家!」

小鸿又气又急,也哭了起来,被妈妈拖回了家里。小鸿爸爸问妈妈:「你当时有没有问是怎么发生的?」妈妈说没有,当时自己太急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小鸿,她很后悔。

这件事情过后的两三天,小鸿妈妈在路上遇见小辉妈妈了,小鸿妈妈为那天的事情道了歉。小辉妈妈却说:「小孩子在一起玩,哪有不吵架的!我小时候和我哥哥也经常吵,现在我们兄妹俩感情不也挺好的吗?我妈还说,要不是我哥哥小时候经常陪我吵架,练得我伶牙俐齿头头是道,说不定读大学时还进不了校辩论队呢!以后他们只要不动手,争执啊,吵架啊,两次以内都算正常‘协商’,我们不受理‘告状’。」小辉妈妈还热情地邀请小鸿再去他们家玩。

他们俩在一起玩的时候,小辉妈妈又对小鸿妈妈说:「他们玩他们的,你老紧张地盯着看,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自己聊自己的,远远地看着,有事他们会过来。」

两位妈妈坐在旁边边喝茶,边聊天,偶尔看看两个孩子,有时还是能听到他们俩互相嚷嚷的声音,但小鸿妈妈心情没那么焦虑了,就算他们真的来「告状」,她也更有耐心了。说来也奇怪,两个妈妈耐心询问和倾听后,似乎孩子们也更容易平静下来,也更能理解妈妈和对方的看法和感受。

妈妈们还观察到,容易引发孩子间争执和冲突的情况是一方有了吸引人的新玩具而且只有一个,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起争执。于是,两位妈妈和小鸿、小辉一起做了个约定:如果只有一个玩具,不管是谁的,要么就一起玩,要么就由大人暂时保管这件玩具,谁都不能玩。两个孩子彼此看看,勉强同意了。

不过,到底是孩子,不一会儿就又「抢」起来了,小鸿妈妈说:「我们不是约好了吗?只有一个玩具,如果你们不想办法一起玩,我就只能先收起来了!」孩子们舍不得玩具被「收走」,便又把玩具拿回去,想办法怎么一起玩。慢慢的,他们来「告状」的次数也少了。

这个周末,小鸿想要带刚买的仿真猛犸象去小辉家玩,妈妈有点担心会不会又吵起来,小鸿却说:「不会啦,小辉家里有只剑齿虎,我可以玩他的,他也可以玩我的。」

这天下午,两位妈妈轻松多了,坐在客厅里,喝着茶,聊着「妈妈经」。

客厅的另一边,小鸿和小辉正一起玩着猛犸象和剑齿虎的大战呢。

(感谢王向荣、王向征家长提供背景故事)

积极教养分析

一开始,小鸿妈妈为自己没控制住愤怒的情绪打了孩子几下而懊恼不已,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也一定遭遇过这样的「懊恼」。的确,糟糕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做出理性决策。但如果父母寄希望于在愤怒爆发的「临界点」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很难做到,因为情绪调控其实是一系列的过程(参见延伸阅读),愤怒是最后一个环节。仿佛火已经点着,要马上灭火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那么,怎么才能防「怒」于「未燃」呢?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故事,梳理一下为什么小鸿妈妈开始很生气,后来渐渐地不那么紧张生气了:

1.「临界点」前控制愤怒,你很难做到

愤怒仿若脱缰之马,很难被生生拉住!诚然,在社会交往和家庭情境中,控制自己的「怒火」很有必要。但大多时候,我们要么难以自控(如文中的小鸿妈妈),要么勉强压制了怒火,可愤怒仍然被生硬的嘴角、比平时更快的语速、紧蹙的眉头和严厉的眼神泄露了秘密。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在你「压抑愤怒」的时刻让你的伴侣问问孩子此刻对你的感觉,孩子大多能敏感地察觉你已经愤怒的真相。

既然刻意掩饰愤怒多半无效,那么该怎么做呢?人际沟通专家戈登建议父母使用「我-信息(I-Message)」来表达自身感受。以故事为例,小鸿妈用「我-信息」可以这么表达:

「当我看到小辉在和你争执的过程中手臂被桌角划伤流血的时候(描述看到的事实),我觉得很生气(情绪),因为我想是不是你推他导致的(原因)。」

这样小鸿妈妈表达的是她看到的事实、做出的推测和自身的情绪,若不符合事实,小鸿有机会当即澄清,而非故事文中那样被指责和断然认定:「小辉都流血了,你怎么还不讲道理?我们回家!」大家体会一下,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更客观、不易误伤孩子、尊重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呢?

愤怒的确会影响认知、决策和行动,当事人甚至有时会做出让自己事后后悔的举动。「怒火」方炽,情绪需要「适当降温」才有助于恢复理智。假如允许,父母不妨给自己留下缓冲的「冷却时间」,例如到外面走走,或去书房里坐坐,20~30分钟再来处理,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假如条件不允许,在现场深呼吸几次,再沟通,也有所助益,因为深呼吸(腹式呼吸)促进了身体的放松,从而为愤怒降些温。

2.重新调整对事情的看法,能够有效调节情绪

孩子在一起玩吵架正常吗?小鸿妈妈原来不赞同,但在听了小辉妈妈的劝解后有了新的理解:孩子在一起相处难免有争执;吵架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且是同伴相处中必不可少的成长课,或许还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认知重评后,重新调对事情的看法,小鸿妈豁然轻松了许多。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所说,宽容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气的一种态度:「孩子总归是孩子。」对于什么是正常孩子的状态?他风趣地说:

「干净的衬衫穿在正常的孩子身上,干净不会保持很久;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更多时候是跑而不是走;树是用来爬的;镜子是用来做鬼脸的。」

同理,如果告诉父母们「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进三步,退一步或两步。有时候甚至可能进两步,退三步。」那些过于看重孩子「成长成果」或「成绩」的父母的焦虑感可能会因此减轻,也更能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起伏。

3.调控自身的注意分配,可以调节情绪

父母如果老盯着孩子的问题,忍不住就「指导」,动不动就「纠错」,「该这么说才对!该这么做才对!」想要孩子不嫌烦也难。但是若不盯着,又容易像文中小鸿妈妈那样担心出事,因而紧张焦虑,也影响了倾听和询问的效果。

故事中的两位妈妈最后远远地看着孩子,心情也放轻松了,「说来也奇怪,两个妈妈耐心询问和倾听后,似乎孩子们也更容易平静下来,也更能理解妈妈和对方的看法和感受。」

4.预估并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情,从源头上改善

故事中,两位妈妈通过观察发现了最常引发孩子冲突的情景是「一方有了吸引人的新玩具而且只有一个,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起争执」,因此,她们和孩子们约定好,在这种情景下,「如果只有一个玩具,不管是谁的,要么就一起玩,要么就由大人暂时保管这件玩具,谁都不能玩」。

通过几次温和而坚定的执行,孩子们逐渐形成了新的相处之道,从而在源头上改变了经常导致孩子间发生争执的情景。故事最后祥和场景的出现,就是因为妈妈们的处理方式已经是一种更高明的情绪控制方法——改变情景选择!

5.看到情绪调控的「全景图」,从「上游」把控

著名心理学家格罗斯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见下图),提供了情绪调控的完整图景。模型中各个环节的调整都有助于改善父母的负面情绪。但如果父母能更多从模型的左边来入手(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重评),就能越积极主动地调控自身的情绪,效果也越好。

而父母们通常认为的情绪调控,即压抑或控制自己在现场的情绪表达,这不但难以做到,即便做到和家人/孩子的沟通效果也未必佳,它是情绪调控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相对最不重要的环节。

故事中的小鸿妈妈和小辉妈妈一起协作,从「下游」往「上游」探索情绪调控之道,探索的过程,恰好经过了情绪调节过程的各个环节。故事也启发我们,父母们越从情绪的「上游」(模型的左边)来进行调控,越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格罗斯(JamesGross)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图

延伸阅读

格罗斯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依据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在情绪发生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情绪调节,即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

1.情景选择

情景选择指个体对自己将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的或接近的选择,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情绪作出一定的控制。

2.情景修正

情景修正是通过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景的某一个方面和特点,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通过转移注意和有选择地注意,对同一情景中的多方面进行注意上的调配。

4.认知改变

认知调节是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的努力。

5.反应调整

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等施加影响,表现为降低或增强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

延伸阅读

别总对孩子说“我生气了”,你这是在深深的伤害孩子!


“宝宝越来越调皮了,以前不听话,只要一句‘再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他就会乖乖的,可是昨天宝宝拿我的口红乱涂乱抹,我让宝宝放下,完全无视我,于是使出了杀手锏,假装生气的对宝宝说“快放下,你要是不放下妈妈就生气了”,宝宝反抗几次最后乖乖的放下了,用失落恐慌的眼神怯怯的看着我,当时好心疼宝宝,真希望他还是惹妈妈生气的孩子,而不是怯怯的怕妈妈,宝宝是被我吓到了吗?”

中国家长爱用“我生气了”来制服孩子,“再不回家妈妈生气了”,“再不听话妈妈生气了”等等,几乎每个家长都说过,大人们似乎认为,只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地听话,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就是企图在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孩子,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让孩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养成诸多坏习惯。

用生气来硬碰硬会形成反作用

家长如果直接对孩子生气,这样很有可能就会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叛逆因子,这对你的教育来说是一块绊脚石,比如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

会让孩子的人生活得很累

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久而久之,为了不惹别人生气,为别人而活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活得很累,也难得开心。一方面,他需要刻意去讨好周围的每个人来认可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他自己的需求也在蠢蠢欲动,这就很容易导致他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不迎合别人,他会觉得自己不好,有一种罪恶感、恐慌感,就好比当年惹爸爸妈妈生气的感觉。迎合别人,他又觉得被剥夺,也很难受。

更让他难受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这种冲突,周围的人也可以察觉到,于是,他虽然事事处处替人着想,但这种带着被剥夺意味的“好”会让人觉得很勉强,结果反而给人虚伪的印象。一旦人家觉得他很虚伪,对他的态度就会变化。感受到对方的这种态度,就会加重他“不好”的感觉,使他内心更加纠结。

即使他这种矛盾的感受被掩盖了,当他的讨好得不到认可,他的自我价值受到挑战时,一样会惶惶然不得安宁。不仅如此,一个只知道一味讨好他人的人,他的自我价值感相对比较低,而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也难得有人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认可他的价值。相反,他往往成为被鄙视的对象。

所以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管这个事情我们如何不能接受,都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某个行为需要改进,但我们对他的爱永远不变。引导他改变某个行为并非是他不好,也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是为了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当孩子淘气的时候,不用“我生气了”,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宝宝们“心服口服”呢?

四个妙招让孩子乖乖听话

一、关注和鼓励孩子正面行为

当孩子犯错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二、小错不要全部纠正,让宝宝有机会自己领悟

家长应该容忍孩子犯的小错,不需要每次都去纠正他,可能在他尝到了错误做法的后果之后,他自己会觉悟过来什么才是正确的。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太过敏感,总想着要在孩子犯错的第一时间就纠正他,但很多时候孩子犯的错无非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而很多家长都会小题大做。有让孩子自己领悟,这效果远远比家长的教导要来得好。

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事情,孩子可能没错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力,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奇怪的想法,但作为父母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观点何尝不是一种想象力的表现呢。很多时候孩子的思想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他觉得应该是这样,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如果这时候你认为是孩子的错,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把孩子单纯的世界给抹杀了。

四、冷静的寻找犯错根源

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先不要急着生气,孩子犯错都是有根源可循,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先生气,孩子不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而且还容易给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家长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哭闹,在了解原因之后再做定夺。家长这时候应该冷静下来耐心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有个乐观、明理、智慧的父母,才有养育出乐观、明理、智慧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们,孩子的成长,也是爸爸妈妈成长的过程,一起来跟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吧!

孩子老是情绪失控?专家授5大教养对策


对策1/记住孩子不是针对你

当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会觉得不受尊重。当孩子生气哭闹时,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对我态度不好」。这也许自然的反应,但却是错误的。

孩子处理情绪和讯息的方式跟成人不一样。学前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态度」,遑论判断自己的态度好不好。即使小学生,生气大闹也多是因为还没学会自我控制,不是对父母的恶意。

如果爸爸妈妈把孩子生气哭闹解释为「态度不好」而处罚,反而会引发真正的问题。

对策2/不要对孩子遵守规定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小孩子的「专注期」很短,很容易分心,他们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消化语言指示。

所以当你给孩子指示时,不要期待他们会立即有效地遵守。他们要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也需要时间。假设孩子正在玩,不要突然冒出来打断他:「现在放下玩具,去洗手吃饭。」他们需要更清楚、简单的指示。先引起他的注意,例如:「今天吃蛋包饭哦!你最喜欢的!」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要準备吃饭了,先把玩具收起来。」「现在去洗手。」「来吃饭吧!」

对策3/先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再教孩子学习同理心

孩子的整个童年期都在学习「情绪」,包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如何观察别人的情绪。越年幼的孩子越是缺乏经验、依赖性也越强,因此也越致力于自我保护,而有霸道、生气等表现。同理,较大的孩子,如果处在不熟悉的环境,也容易暴躁。

每个孩子社会化的速度不同,父母要有耐心引导孩子慢慢学习,不要强令孩子分享,给孩子压力。孩子要先有安全感,才能学会同理心和仁慈。

对策4/致力建立正向的亲子关係

当孩子常常哭闹时,爸爸妈妈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处理这些衝突上,每次孩子不乖,父母就更严厉处罚孩子,结果亲子关係中充满了这些负面的互动。

越多的责罚造就越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暴躁易怒,越暴躁易怒的孩子招来越多责罚,恶性循环。

把焦点放在孩子有正面回应的时候。把握机会夸奖他。有个爱生气的孩子,父母要保持冷静很不容易;但要记住,经营一个正向的亲子关係,比教出一个「乖孩子」还重要。

对策5/不要牺牲自己的心理健康

跟脾气暴躁的孩子缠斗,爸爸妈妈压力也很大。孩子的脾气可能让父母筋疲力尽、思绪不清,破坏亲子关係。负面情绪是有感染力的——即使是最小的婴儿也能感觉到爸爸妈妈情绪不好。当父母压力报表时,亲子衝突火上加油,孩子变得更爱生气。

所以爸爸妈妈时时检视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当你觉得压力难以负荷时,请考虑寻求专业协助。

又抓又咬!和熊孩子过过招!


用嘴说,而不是拳头!

皮特住在旧金山,是个任性而且有些霸道的2岁宝贝。所以他的妈咪布莱基在听说儿子在每周一次的学龄前幼儿游戏组打了一个抢他玩具的小男孩时,并不感到震惊。但是她感到很苦恼。布莱基回忆说,“我当时大叫道,‘皮皮皮……特,不准打人!我们不可以打人!’然后我蹲下来,握着他的手,让他道歉。”

不幸的是,这并不是个别事件,因此每次皮特这样推打别人的时候,妈咪布莱基就教导他要用嘴来解决,而不是用拳头。“我担心皮特会变成一个恶棍,”她说。“我希望这只是小宝贝成长和学习如何与别人分享的一个正常阶段。”

常见问题的几个原因

实际上,打和咬一样都是宝贝3岁以前的正常行为。因为当宝贝情绪高涨时,他们却很缺乏有效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当你的小天使第一次作出令你难以置信的事情时,你可能会想象这是他/她人生反社会行动的一个开始。但是你没有理由惊慌——至少现在还不用。“刚学走路的宝贝像个小野人一样——想想动画片《摩登原始人》里面的Bamm-Bamm,”TheHappiestToddlerontheBlock(Bantam)一书的作者,也是医学博士的哈维·卡普说道。“幼儿是比较原始和蒙昧的。打和咬只是原始交流的方式而已。”

年龄和防御措施

年龄问题

当宝贝长到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好做限制测试和因果实验。就像宝贝会重复按玩具上的按钮来让它唱歌,宝贝可能会用打和咬来引起你不满意的尖叫声和惊骇的表情。“幼儿因为攻击性而打咬是很少见的,”纽约贝勒维医疗中心婴幼儿发育专家说道,她从前是一名幼儿老师。大人认识到的事情是这样,但是真正发生的事情是宝贝在看他们能侥幸逃脱多少而已。18个月到2岁的宝贝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去打咬。

自我保卫意识

小宝贝会用打和咬来发泄内心的失望不满,当父母对他们说“不”,一起玩耍的伙伴不愿意和他们分享的时候。这些行为显示出宝贝有多么不安。“尽管养育小宝贝是很艰辛的事,但是做一个小宝贝也是很辛苦的。”Karp博士说。“幼儿比任何人行动都要缓慢,要脆弱,要矮小,说话也不清楚。因为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所以小宝贝喜欢用打和咬来激起大家对他们的关注。

如何预防和阻止此类行为

对很多蹒跚学步的宝贝来说,打和咬是一次性的事件。但是对有些宝贝来说,打和咬是一个习惯会一直持续到3岁,由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提高和控制情绪能力的增强,大多数的宝贝这个时候已经长大,能够控制这些不当行为。尽管如此,专家还是说父母必须在宝贝打和咬行为一开始时就注意。抵制住你提高音量的冲动,因为你的一个情绪反应只会增加宝贝的娱乐价值。要快而且稳重,严肃而且严厉。以下就是帮助你纠正这些行为的一些计策:

态度要保持前后一致

对于宝贝在停止打和咬之前要发生多少次事端或者多少次训斥并没有时间表可依。但是如果你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回应宝贝的做法,在四五次事件后他可能会得到教训。“到最后,女儿会意识到‘如果我打了小狗,妈咪会冲过来质问我,所以我再也不会那样做了。’”妈咪卡特说。对于2~3岁的宝贝,让他自己去房间待一会儿是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当我儿子丹尼尔2岁的时候,如果我不随他的意,他就会打我的手臂。我会说,“不准打人,你想自己去房间待一会儿吗?”来自纽约里奇伍德的莎娜说。“有时候就那样阻止他就足够了。”

让宝贝自己做出选择

一个2岁的宝贝可以学会把嘴巴张大,像狮子一样咆哮或者咬紧牙齿像熊一样咆哮。“发出动物的大叫声对刚学走路的幼儿来说很满足,因为这既吓人又好玩。”妈咪尤佳说。“宝贝会用十秒钟去想这个声音,然后你就可以利用这点时间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他去玩另外一个游戏。”

了解会对宝贝引起反应的事情

自从妈咪莎娜意识到,每当儿子丹尼尔疲倦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用手打她的手臂,她就雷打不动的让丹尼尔每个下午都午睡,每晚都准时睡觉。你女儿饿了会咬你吗?可以给她吃点健康的小零食,不过要遵循严格的用餐时间表。同时不要忘记把户外玩耍作为一个预防技巧—就算是在寒冷的天气。“把宝贝关在屋里一整天会增加他的失望感。”心理学博士卡普说。在社交场合,宝贝会经常打闹,因为他们不喜欢和别人共享。

孩子让父母生气怎么办


“你再不听话,我就要生气了!”为何对孩子来说,这句话“杀伤力”大?很多小孩子面对家长的生气,往往非常的孤立无援。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只求目的,不讲方法,喜欢说“再不听话爸爸/妈妈要生气了”之类的话,或者直接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好像立竿见影,能镇住孩子一时,可是其实这么做无异于饮鸠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生气制服孩子,“杀伤力”大

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里,董洁和顶顶母子有这样一段表现:

顶顶一个人在玩耍,董洁要求他过去和母亲一起“享受他们两个人的时光”,顶顶不愿意,董洁说:“你再不过来,妈妈就哭了!”

果然,顶顶看到妈妈的眼泪,就放弃了自己一个人的开心玩乐,满足了妈妈的要求。

董洁通过用哭泣的情绪,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道理,家长用生气来制服孩子,其实就是企图用情绪来操控孩子,怒火之下的家长,往往会把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忽略,让孩子接受到错误的讯息,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即便当时孩子被迫乖乖听话,但伤害也从此生了根。

有研究显示,经常对6岁前的孩子生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他们将常常处于担惊受怕之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惹父母生气,缺乏安全感,逐渐就会形成看父母眼色,看别人眼色做事的习惯。

而且,孩子还会学习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遇到事情十分情绪化,也动不动用生气来“要挟”别人,不利于情商的培养。

生气不应该成为管教孩子的理由

曾经有家长讲了一段教育孩子的经历:对调皮的儿子发了一顿脾气,气头过去后,她问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儿子一脸茫然看着她说:“我惹妈妈生气了,下次不会了。”

这位家长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气、发脾气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本身,只会让孩子恐惧、伤心,自己事后也感到后悔。

本来,孩子做错事,或是调皮捣蛋,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为什么那样的行为不对,应该怎么做,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用情绪压制孩子,用自己生气让孩子屈服。

按照这个逻辑:

孩子只要尽量不让妈妈生气就好了,

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

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喜欢推卸责任。

而且,孩子不明白对错,还会不断试探家长的底线,一次次在犯错的边缘试探,更是给以后的教育增添了麻烦。

就像文章开头的例子,奶奶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就应该回家,不然妈妈在家里会等我们等着急的”,而不是用“再不回家妈妈要生气了”来制服孩子。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求达到目的,方式方法更为重要,需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宽容和信任。

遇事先冷静,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

有人说,愤怒的根源是自己无能,因为如果你能想到应对的办法,你就不会发火了。

对待孩子的言行,家长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样的事,也不管这件事我们如何不满,在跟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

他的某个行为需要改进,但我们对他的爱永远不变;

引导他作出行为上的改变,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遇到任何事情,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先保持冷静,再看情况,分析原因,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还是行为引导。

多一分同理心,用尊重、商量的语气和孩子对话。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和孩子说:

“你把玩具扔了一地,这让妈妈感觉很糟糕,妈妈喜欢干净和整洁,你不玩的时候,愿意帮助妈妈把玩具放到柜子里吗?”

相信这样的表达,孩子不太容易拒绝。

也就是:

1、先描述事件本身;

2、再表达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此外,孩子做的好的、对的地方,多一点夸奖和鼓励,在父母的信任和期待中,孩子往好的方向努力的积极性会更高,自觉性和自信心都能得到增强。

当父母最重要的修行,

就是能够做到单纯执行爱和规矩,

不轻易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不把愤怒的能量释放到亲子关系中。

因为,比起生气,

温柔而坚定的话语更有力量。

孩子怕黑又怕鬼,试试这几招


家长要有同理心

首先,家长必须同理孩子的感觉,当孩子害怕时,爸妈应该表达出理解,而不是大吼“你是男生,怕什麽?”或者“有什麽好怕?胆小鬼!”这麽做只会增强孩子的恐惧情绪,反而让孩子更胆怯。

当家长有了同理心,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办法,让孩子知道爸妈正在陪伴他一起面对,他并不是孤单一人。

使用虚拟玩伴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恐惧?爸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玩偶作为「虚拟玩伴」,告诉孩子「抱著熊熊的时候,我们就不怕咯!」不但可以转移小宝贝的注意力,抱著怀中熟悉的玩偶也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与虚拟玩伴一起面对,渐渐增强勇气。

利用故事引导

爸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窗帘后面没有东西、世界上没有鬼。坊间有许多专门为幼儿所写的故事书,目的就是让孩子跟随故事内容思考,减少错误的联想。

其实,两三岁的幼儿怕黑、怕鬼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情况太严重,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大困扰。爸妈不妨试试看以上三招,以同理心陪伴孩子,再利用可爱玩偶和故事书,一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睡眠仪式很重要

事实上,避免孩子怕黑应该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做起。段慧莹教授表示,爸妈应该建立一个固定的「睡眠仪式」,比如喝完奶之后,就让宝宝在床上躺好,接著减弱灯光,降低房间的亮度,让宝宝习惯这一连串动作完成,就是该睡觉了。当孩子习惯关灯就是要睡觉,就比较不会对黑暗有其他负面联想。

不看灵异节目减少联想

至于怕鬼,两三岁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万物有灵,不只是玩偶娃娃,就连衣橱、桌子、窗帘都是有生命的。在这样的心理认知之下,孩子自然认为环境中还有其他生物,而且可能躲在家具后面。

另外,如果家长曾经对孩子说鬼故事,或者于孩子在场时收看灵异节目,这些行为也会加深小朋友对鬼魂的恐惧。为了避免困扰,家长应该减少幼儿接触这些媒体内容的机会。

经常抚摸胎儿的积极作用


在妊娠期间,孕妇经常抚摸一下腹内的胎儿,可以激发胎儿xxx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感觉到胎儿在腹内活动而发回给母亲的信号。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胎教xxx,值得每一位孕妇积极采用。

正常情况下,在怀孕3个月以内胎儿即开始活动,其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有吞吐羊水、眯眠、握小拳头、咂拇指头、伸展四肢等。大约在怀孕4个月时,孕妇即可感觉出有胎动了。最初抚摸胎儿,由于胎儿的月份还小,孕妇一般不容易感觉出胎儿所发回的信号,而随着胎儿月份的增长与妊娠的逐步体会,渐渐地就会发觉,每当抚摸腹内的小家伙以后,他就会用

小手来推或用小脚来踹母亲的腹部。

通过对胎儿的抚摸,沟通了母子之间的信息,并且也交流了感情,从而激发了胎儿xxx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出生后动作的发展。如翻身、抓、握、爬、坐、立、走等动作,都有可能比没有经过这项xxx训练而出生的婴儿要出现的早一些。在动作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从而会使孩子更聪明。

孩子没有教养的行为有哪些


一个孩子有没有教养,通过他的行为举止就能够看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孩子没有教养的行为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从小的言语行为大致能体现成年后的走向。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家长会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刚刚接触社会,他们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无论好坏要好能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他们都会去模仿、学习,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听之任之,如果发现不良言行,一定要及时纠正,因为孩子时期是塑造其品德、教养的最佳时期。

1.说脏话,给人起绰号

说脏话可能是家里人或孩子经常接触的人爱讲脏话,孩子模仿来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模仿大人讲脏话,当我们看到那么小的小不点学说脏话时会被他萌萌的样子笑翻的。

孩子看到大人这么开心就会觉得是一种鼓励,会经常讲脏话,如果稍大点还是出口成脏,一方面是不文明引起人反感,有时还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脏话,挑衅到别人的情绪,而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所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学说脏话时大人一定要制止,更要反省自身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榜样。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小学了,要教育孩子不能乱给别人起绰号,自己不喜欢的事,一定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未经他人允许拿人家东西或在别人家做客乱翻人家东西

当孩子两三岁时就会有占有欲,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孩子在外面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看到别人的玩具喜欢就要占为已有时,一定要强烈制止,告诉孩子那是别人的。

如果喜欢爸爸妈妈会给你买。从小就让孩子明白,所有的喜欢要通过正当的渠道得到。

如果我们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进别人卧室,不能在别人家乱翻。这也是被列为熊孩子行为的典型。有的孩子在别人家做客,进屋后就会翻别人的东西。

合自己心意的就翻出来玩,不合心意的就乱扔乱放,有的还会大肆破坏,不管孩子有多小,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家,都要及时制止,要与孩子一起帮着收拾,顺便教育他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隐私,以免他将来去哪里都是这样。

3.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公共场合是检验一个人文明与否,检验一个家庭的家教是否成功的场所。很多时候我们在车站、机场、地铁上、电影院总能看到一些熊孩子的熊行为。

不是大场嚷嚷就是胡乱打闹嬉戏,更有甚者还会破坏公共设施,在墙上乱涂乱画,随地扔垃圾,让旁人纷纷侧目。没一个人喜欢那种行为。

如果刚好自己孩子有以上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或当他看到以上行为时一定要及时给他忠告,让他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他长成熊孩子。

4.欺负其他小朋友

小朋友间也会因为争玩具,争游乐设施出现小打小闹的情况。作为父母,当我们看到孩子间出现矛盾时,不能因为护短一味地袒护自己的的孩子,一定要及时了解情况。

如果自己孩子有欺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如果别人欺负咱自己不能怕事,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自己也不能做挑事的人去欺负别人,还要让孩子当面给其他小朋友道歉,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是非观,是非观是在家长的教育引导下慢慢形成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明懂礼貌,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然后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经常抚摸胎儿有哪些积极作用


在妊娠期间,孕妇经常抚摸一下腹内的胎儿,可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感觉到胎儿在腹内活动而发回给母亲的信号。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胎教运动,值得每一位孕妇积极采用。

正常情况下,在怀孕3个月以内胎儿即开始活动,其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有吞吐羊水、眯眠、握小拳头、咂拇指头、伸展四肢等。大约在怀孕4个月时,孕妇即可感觉出有胎动了。最初抚摸胎儿,由于胎儿的月份还小,孕妇一般不容易感觉出胎儿所发回的信号,而随着胎儿月份的增长与妊娠的逐步体会,渐渐地就会发觉,每当抚摸腹内的小家伙以后,他就会用

小手来推或用小脚来踹母亲的腹部。

通过对胎儿的抚摸,沟通了母子之间的信息,并且也交流了感情,从而激发了胎儿运动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出生后动作的发展。如翻身、抓、握、爬、坐、立、走等动作,都有可能比没有经过这项运动训练而出生的婴儿要出现的早一些。在动作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从而会使孩子更聪明。

准爸爸胎教用“双爱”法


胎教,虽然主要是由孕妇来进行,但不仅仅是孕妇个人的事,丈夫也好应该积极参加,主动配合,才能做好胎教。那么,丈夫应该如何配合妻子做好胎教呢?丈夫除了对妻子从心理上体贴、精神上抚慰、生活上翔、工作上支持和学习上帮助之外,还应该做好以下配合工作:

1.确立“双爱”

这是要求丈夫在思想上明确地树立爱妻子、爱胎儿的观点。做到全心全意,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全力保护,努力为妻子和胎儿服务。

2.提供富有营养的食物

丈夫应该经常主动地为怀孕的妻子提供富有营养并适合妻子口味的食物。如鲜鱼、鲜蛋、鲜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猪肝、瘦肉、五谷杂粮、胡桃仁、芝麻、黄花菜、南瓜子等等。以保证妻子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适量的有饱和脂肪酸、碘和锌等等。

3.搞好家庭清洁卫生

在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应戒烟忌酒,防止烟酒的气味对胎儿的影响。否则,会导致胎儿缺氧和中毒,甚至会促使胎儿畸形。同时搞好家庭清洁卫生,消除家里的一切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防止妻子感染疾病,不主妻子乱服药。

4.主动承担家务

当妻子怀孕后,丈夫应该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以减少妻子对日常家务琐事的操劳,使她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减少消耗,能够集中精力作好胎教。

5.不让妻子受精神刺激

在妻子怀孕之后,丈夫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情绪稳定,即使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要发脾气。处处避免妻子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当妻子的心情不好时,应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经常陪同妻子到户外散散步,观花赏景,听听音乐,以保持妻子体内体外环境平衡,使妻子始终牌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经常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不要与妻子讲恐怖故事,不同妻子看恐怖、惊险的影视和悲哀的戏剧,不做妻子看不惯的事,不说妻子不愿听的话。确实做到“互尊互爱,愉悦相处,胎教第一,风雨同舟,福禄与共”。

6.严格节制性生活

在孕期最好禁止性交,至少也应在怀孕最初3个月和最后2个月禁止性交。即使在妊娠中期几个月也应减少性交次数,更应注意性交前后的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由于在怀孕期间性交,很容易造成了血、感染、胎儿脑缺氧、影响大脑发育和智能,以及引起流产等。因此,在孕期丈夫要控制自已的性欲,不性交,只过非性交的性生活,如抚摸、亲昵、接吻等等。

妈妈多哼唱 宝宝健康又聪明


大学毕业进入某机关工作的王小姐结婚了,同事发现她婚前婚后判若两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喜欢唱歌,只要有机会,总是小曲儿不离口。同事都说她找了个好老公,所以才如此开心。其实,奥妙不全在于此。原来,王小姐“深谋远虑”——她已在为优生作“准备”呢!当然这并非她的首创,而是一位在市优生优育协会做研究工作的亲戚告诉她的秘诀。现在,就将这个优生秘诀转告给诸位育龄女性,这个秘诀就是勤于哼唱。

孕前哼唱为优生奠基。医学专家提醒育龄女性,当你打算要孩子时相应的准备工作就应开始。诸如增加营养、戒烟戒酒、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等,但切莫忘记勤于唱歌。因为,哼唱在增强体质方面与营养、运动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独到之处,这是专门从事声学研究的俄罗斯学者波波夫的结论。波波夫为此所作的解释是:人体的某些肌肉(如四肢肌肉等骨骼肌)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而内脏平滑肌却不能只靠体育锻炼来获得改善。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来源于声带振动,而声带振动与体内多种脏器相关联,可以增强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的功能。其中,对肺功能的锻炼特别强,声带振动时肺部扩张,胸肌兴奋,肺活量增加,血液氧含量提高,从而为未来的胎儿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同时,唱歌可以优化人的心境,保持愉悦情绪,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维持在正常状态,也给胎儿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发育环境,使其先天充足,日后自然健康聪慧。由此看来,王小姐的“准备工作”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孕期哼唱是最佳胎教方式之一。胎教一词已成为时下时髦用语,在促进优生方面确有独到功效。其中,音乐对胎儿具有特殊的营养作用,故音乐胎教广为流行。但是,科学家发现再好的音乐也比不上出自于孕妇口中的歌声。这是因为孕妇的歌声能使胎儿获得感觉与感情的双重满足,无论是来自录音机或是电唱机的歌声,既没有母亲唱歌给胎儿机体带来的物理振动,更缺乏饱含母爱的亲情对胎儿感情的激发。正如美国产前心理学会主席卡来特教授所说:“孕期母亲经常唱歌,对胎儿相当一种‘产前免疫’,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不仅有助于胎儿体格生长,也有益于智力发育”。

产后哼唱是育婴妙招。孩子生下来以后,早期教育便成为头等重要的问题。如何着手呢?增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交流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哼唱。

母亲给婴儿唱歌,可通过特殊的音乐功能同孩子建立一种特殊关系,这是一种富有游戏性、创造性和爱护性的亲密关系,不仅增加了母亲对宝宝的爱,而且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反应能力及自信心。同时,唱歌也是母亲向婴幼儿发射语言信息的一种方式,与单纯说话比较起来,带旋律的声音更为动听,更易为孩子所“喜闻乐见”,时间一长,宝宝就会自然地进入音响世界,这也是孩子将来学习讲话和接受文化教育的必要准备。除开哼唱,父母还可以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及鸟类的叫声,为孩子创造音乐。这种音乐不仅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还能改善其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感。需要强调的是父母在给宝宝发射声音及语言信息的同时,万不可冷落孩子自己发出的声音。因为,除开聋哑等特殊情况,宝宝一般都要发声,以表达其需求。对婴儿发出的声音父母可以重复,以表达对他的声音的认可,从而加强感情沟通。

妈妈哼唱哪些歌曲为好呢?一般来说,孕前可不受约束,只要自己所喜欢的歌曲都可以哼唱,因为此阶段主要是借助于唱歌来达到锻炼体内器官的目的,为“十月怀孕”作准备。一旦受孕,就必须受到胎儿需求的制约。科学家已经发现,胎儿所“喜闻乐见”的歌曲旋律具有舒缓、优美的特点,而那些激烈悲壮的乐曲或者噪声则往往使胎儿烦躁不安甚至骚动。因此,宜多哼唱舒缓、明快、类似于胎儿心音节奏的歌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草原之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青年友谊圆舞曲》、《祖国颂》、《二月里来》、《红梅花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至于产后,则应以简单、通俗、旋律节奏感强、歌词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为佳,便于宝宝模仿、重复、记忆,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北京天安门》、《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最受欢迎育儿热文怀胎十月指南孕40周图谱B超单的真相明星裸体孕照孕妇性感内衣女人每月什么时候欲望最强烈? 十二个超棒的方法找回激情 生男生女的七大决定性因素 猜宝宝性别的四十五个方法 全新解读民间孕妇忌嘴之说 喂奶方式将影响宝宝心理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