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之间的交往中,经常会出损坏东西的现象。不管是谁损坏了谁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孩子损坏东西的问题,所以,我们先从孩子损坏东西谈起。孩子损坏东西的原因主要有:

1、有的孩子不会使用和保护东西。

2、孩子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造成无意损坏。

3、孩子不懂的珍惜,不知节约。

4、孩子做事不够耐心细致。

5、孩子的好奇心理,驱使其把东西拆开看一看。

知道原因后,家长可以“对症下药”。

1、教给孩子使用物品的方法。使其知道东西如何使用;知道哪些东西是容易损坏的;应该在使用中注意什么。如轻拿轻放,不能摔,不要靠近等等。特别容易损坏的,可以尽量少让孩子使用。

2、通过手指游戏、影子游戏、扣扣子等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并提供大小、轻重适合孩子使用的物品。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物品,培养节约的习惯。

(1)让孩子懂得损坏的东西难以复原的道理。如:图书撕坏了就不能变新;杯子打碎了就不能再使用。

(2)不要给孩子太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控制孩子使用物品的数量。

(3)孩子损坏东西后,家长不要立刻补足,要让孩子明白缺少这一东西是很糟糕的事,接受“后果”教育。

(4)损坏东西后,由孩子承担部分责任,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弥补过失。

(5)通过文学作品对孩子施以影响,让孩子从大的方面知道,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地方不富裕,还有许多孩子不能上幼儿园;从小的方面知道,懂得节约的孩子是好孩子。

4、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习惯。可以经常让孩子做些细致的事,如粘贴图书、学钉扣子、洗手帕等。

5、如果是因好奇而损坏物品的,家长也许会从下面这个故事里得到启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我的儿子把我珍贵的金表拆了,让我痛打了一顿”。陶行知说:“也许你打落了‘中国爱迪生’”。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

(1)在不损坏物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孩子的探索行为。

(2)如果东西不能拆的话,家长可以用其他方法,如参观、讲解等方法,让孩子明白问题的答案,满足孩子的探索心理。

6、最后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在孩子损坏东西后才大发雷霆。因为孩子在损坏东西后总是很害怕的。家长的严辞厉语容易造成孩子逃避过失或产生逆反心理。

无论是孩子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还是别人损坏了自己孩子的东西,家长都应本着宽容和耐心的态度。是孩子损坏了别人东西的,应带孩子们登门道歉,或让孩子有所表示,如赔偿;是别人损坏了自己孩子东西的,应教给孩子原谅别人,家长也应先向别人伸出友好的手。

延伸阅读

孩子交往太小气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小气,不准其他小朋友动自己的东西,不愿与其他孩子分享物品。对于孩子的小气行为,家长要教育孩子:

1、学习分享

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使其懂得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当家里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长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

2、学习赠与

可常常鼓励孩子把小时候的物品(玩具、衣物等)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

另外,孩子有好玩具、好东西懂得分享时,家长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孩子将会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

因此,要想让孩子学得大方一些,父母不能强制,要多鼓励和引导为主,最终孩子会变得爱分享的。

孩子喜欢送人东西怎么办


在与同伴交往中,孩子有时会在未经大人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把家里的东西送给了别人。父母发现后,往往会有下面两种不正确的反应:

第一种父母:“洋娃娃哪里去了?”孩子答:“我送给××小朋友了。”父母听后便不再继续过问。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使孩子误以为得到了默许,而下次再拿家里东西时依然不会考虑父母的意见。

第二种父母:“洋娃娃哪儿去了?”“我送给××了。”孩子回答。于是父母大怒:“谁让你送人的?败家子!明天去要回来,否则下次再不给你买玩具了……”这类父母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对孩子动辄训斥并加以威逼,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1、了解动机,区别对待。孩子送东西给同伴的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1)帮助小同伴。如孩子把铅笔送给了没带文具的小伙伴等。(2)表示对同伴的友爱。如小同伴互赠礼物以示友谊。(3)取悦同伴,以送东西作为讨同伴欢心的一种手段。(4)向同伴炫耀,这多半发生在虚荣心强的孩子身上。显然,前两种动机家长应予以支持,在肯定其动机的前提下提出正确要求,即:“妈妈知道你把东西送给他是为了什么,但,如果你先告诉妈妈一声,妈妈知道后,还会帮你一起挑选东西的。”对后两种动机,家长则应及时开导,消除不良动机。如可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明白:“只要表现自己的诚意和优点(讲卫生、爱唱歌、乐于助人等),小朋友也会喜欢你,并不需要拿东西去讨好别人。”

2、对分清物品的所有权加以指导。对孩子“个人所有”的那部分物品(指已属于孩子的玩具、文具、食品等),家长可适当给孩子一些支配权,允许他从中挑选送给同伴,当然,最好告诉父母一声,而父母知道后,一般不要干涉。对家庭共有的一些物品,则必须要求孩子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3、对已送出去的东西,一般说来不要求孩子要回,以免伤其自尊心。但孩子在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以前,有时会把家中非常贵重或重要的东西送给了同伴,为此,家长可先向孩子说明道理,尽量使孩子理解后,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由他自己去向小同伴说明并要回,而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可在成人的陪同下向对方家长讲清原由共同解决。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案例

小雯上一年级了,妈妈有一天在整理小雯的书包时,发现了一个好看的笔套,就问小雯:“这个笔套是哪来的呀?”小雯心不在焉地回答,“佳佳的,我说好看,就拿回来了”。“不是你的东西,不能要。”妈妈严肃地告诉小雯。“那明天还给她不就行了。”小雯不以为然地说。

第二天,妈妈与小雯一起练琴时,小雯突然趴到妈妈耳边悄悄地说,“老师让你给她打个电话”。妈妈问道:“为什么呀?”“因为我今天把小瑞的笔放到我的笔袋里了。”妈妈一听,非常生气,“昨天不是刚跟你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吗”?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也气得够呛,从未挨过打的小雯第一次挨打……

家长讨论

家长甲:我儿子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老师告诉我,他把幼儿园的印章拿回了家,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不要训斥他,有意无意地问问,了解他是怎么想的”?我按照老师的办法问他,他说“我特别喜欢,我还想在家也用印章画画”。我告诉他:“这个东西不是你的,如果你想要,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孩子答应了。

家长乙:我也为这事儿打过孩子,当时的确是太生气了。可后来想想,打他也没解决问题。后来我又跟孩子谈了一次,问他“知道为什么挨打”?他一脸迷茫地说,“因为我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不就是拿来玩两天吗?不行就还呗”。其实他还是没明白“拿了别人的东西有多严重”。

家长丙:想想孩子还那么小,有时候不太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只是想要便拿回。他可能认为自己想要就得满足。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家长要告诉她,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并督促他(她)还回去。只要即时提醒,孩子会做到的。

专家解读

儿童教育专家邢爱玲

孩子出现拿别人东西的问题时,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次就非常重视,让孩子分清物品的所有权很重要。家长们分析得很对,大人对于孩子拿别人东西的问题看得很严重,害怕孩子养成习惯,变成“偷”。这种担心是要有,但不能过于焦虑。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这就会造成孩子一旦需要,就想拥有。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这种想法也会延续,缺乏所有权的概念,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区分,即使知道是别人的东西,因为想要,也会不考虑是否属于自己,就想拥有。这是造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发生“拿别人东西”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冷静,首先要思考:

孩子是否缺乏所有权的概念,不太会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对孩子的满足是否过当,孩子有需求,家长就会满足?

孩子的需求不敢跟家长说,怕挨批评?

关注、引导孩子的方式:

让孩子了解“物品”的所有权,即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他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在家中也要建立这种所有权的意识。将孩子的东西与成人的东西区分开,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长的东西时,必须征求父母的同意。家长也要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时,征求孩子的意见。

对孩子的需要适度满足。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满足过度造成孩子一种思维习惯: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出现“强占”或“私拿”,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误区。因此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不能一味地全部满足,有些要求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

让孩子乐于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对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很重要。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让孩子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是不是也想要一个小瑞那样的笔呀?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钱买一个。”孩子每天回到家,都要与他(她)聊聊在幼儿园或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让孩子养成与家长说“心事”的习惯。

家长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是渐进的,有时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适当才导致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用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孩子最多知道这件事让父母特别生气,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让他们知道。心平气和但态度坚决才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明天你一定要还回去”、“你如果再不还,我会帮你去还,那样你愿意吗”?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尊心已经很强了,他会考虑自己的“面子”,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判断。有的家长在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后,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偷”,这就是以成人的心理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故意”的,而孩子这时的行为往往是“无意”的。而在家长提醒后孩子还不改,就判断为“故意”,如果想通过一次教育就纠正孩子的行为,那教育不就太简单了吗?要对孩子的心理成熟水平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才能使家长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并解决问题。

孩子以哭闹要东西怎么办?


"橙色生活"发纸条来问:"我有一个两岁半男孩子,他常拉着我的手往商店走,不买就哭闹,哭闹已成为他索取东西的砝码,很想听听您的建议。"

我朋友的儿子区区跟你家儿子有同样的问题,但这"毛病"最近被他爸用个"偏方"给治好了。

区区有天跟爸爸上街时闹着要吃冰棍,区区爸不答应,他就扯开喉咙大声哭闹起来。区区爸就"趴!"的一声倒在地上,两眼翻白…

区区立刻停止哭闹,大声惊叫:"爸爸!我不要吃冰棍了,你快起来!"围观的人也惊呼道:"快打电话叫救护车!",区区爸却睁开眼睛坐起来。

等到看热闹人都散了后,区区爸问儿子:"被一堆人围观,很丢脸吧?"见区区两眼泪汪汪地点头后,区区爸接着教训道:"所以,以后不要在街上丢人现眼的吵闹!"

区区爸这种"周星驰"式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育法,我没胆这么作,相信你更是"丢不起这个脸",而你的儿子也就是"吃定"你觉得在热闹的大街上,拖着一个吵死人的小鬼是很丢脸的事,就一定会答应他的无理要求,因而养成用哭闹来"要挟"大人的习惯。

所以,你得先"戒掉"孩子一哭闹就顺应他要求的"习惯"。

如孩子拉你手想要往商店走时,你可以问他:"去商店做甚么?",他如果回答说:"要买…。”,你可以试着先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如:“妈妈刚才发现小蚂蚁们在搬家耶,我们一起去给牠们加油好吗?”或“宝宝和妈妈一起来做…。.”,若孩子仍坚持要去商店,你说出拒绝的话后,他开始哭闹,你可以采取-

1.深呼吸:让自己不要被孩子的哭闹激怒或心烦,而说出斥责、恐吓的话。

2.离开现场:在不会影响到其它人安宁的情况下,离开孩子身边,任他去练嗓哭个够。

3.适当使用隔离法:当孩子绕着你身边哭时,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等你觉得不生气了,再来找妈妈。”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且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间或不熟悉的地方。

4.事后沟通:利用机会让孩子扮妈妈,妈妈扮演耍赖哭闹要东西的孩子,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并了解自己行为给妈妈造成的困扰,建立自我约束的习惯。

5.恩威并行:也可采用小小的处罚,如缩短晚上说故事的时间,但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受处罚原因,和训斥完后要记得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处罚归处罚,但妈妈还是爱他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