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陈晨是济南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生事物一向很感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十分在意。她的女儿刚满一岁,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班。然而春节过后,陈晨突然对给孩子报早教班失去了兴趣,她对记者说:“去早教班上课已经不是唯一的早教方式了,已经开始流行‘生活式早教’了。”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as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早教要“润物细无声”

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布奇”的发明者吴老师的女儿,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晚上睡觉前主动刷牙洗脸……上述情节,可以说并不是早教机构能够轻易实现的培训效果,这蕴含着潜移默化的早教结晶。

由于是该领域的专家,吴老师特别注重从五个方面: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带领宝宝认知事物。有了全面的育儿方向,接下来就是亲身充分与女儿互动: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同时,用心观察孩子成长的变化,在不同的年龄段采用富有针对性的育儿方法,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

发现身边的“生活元素”

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嘴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布奇乐乐园》恰恰就是按照婴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划分,每月更新一期。类似的早教产品还有“巧虎”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体验与宝宝一同成长的乐趣,教宝宝基础知识,给宝宝读故事,陪宝宝做游戏,一起看看配套动画片,这些,可以说是一扇打开早教的门。细心的家长要借机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借机把自己的家庭“改造”成宝宝乐园: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一切就是和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孩子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认知水平。

抓住宝宝敏感期

据早教专家孙瑞雪介绍,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因为婴儿大脑的发育结构和心理发展结构有着既定的秩序。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在口的敏感期,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因此这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否则他会有挫败感。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说不要动、安静下来,就等于不让儿童思考。

现在行动,你才是宝宝的启蒙老师

“工作带孩子,都快忙死了,哪还有心情早教?”谈起“生活式早教”,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但专家认为,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早教非常重要,仅依靠早教班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的范老师介绍,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目前大多数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早期教育更要重视,运用一套适合的早教产品,在自己的家里展开生活式早教,一定能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zj09.com小编推荐

生活早教:早教课堂搬回家


机构式早教固然好,而生活式早教也必不可少。“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as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重视家庭早教的不到两成

最近的一次随机调查,对象是30位0-3岁孩子的家长,发现有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早教学习,但是能做到实践的,大约有三成;能做到系统实践的,只有不到两成。30位家长中,有6位家长认为不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经过系统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应该顺其自然;有4位家长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他们觉得等宝宝再大点时去早教班比较好;有11位家长虽然了解早教对孩子潜能开发的作用,但因为工作繁忙或费用较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没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家长读过早教方面的书籍,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部分训练,不过不系统。被调查家长中,有9位家报了早教班,一般每周一次。其中4位家长比较依赖早教班,回家后对孩子的相关训练做得很少;其他5位家长除了带孩子上早教课程,回家后还会根据早教班的训练和自己看的早教方面的书籍坚持给孩子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时尚妈妈推崇生活早教

今年27岁的陈晨是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生事物一向很感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十分在意。她的女儿刚满一岁,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班。然而春节过后,陈晨突然对给孩子报早教班失去了兴趣,她对记者说:“去早教班上课已经不是唯一的早教方式了,已经开始流行‘生活式早教’了。”

把早教课堂的游戏“搬”回家

妈妈:高楠楠(高校老师)

儿子:金金(1岁4个月)

我从怀孕起就开始为育儿做准备了,那时我疯狂地读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和育儿有关的所有书:从胎教到幼教都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储备些知识,别浪费孩子0-3岁的智力发育黄金期。

孩子出生时,我才发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回想起来,前三个月的早教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非常不成系统。

后来,儿子3个月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早教班。前几个月,早教是一个月一次,我负责记住老师的动作和要领,老公则在一旁仔细记笔记。等回来,我就按照笔记整理出这个月的早教训练计划。我一般会把每天的大致训练内容列出来,如早上着重训练视觉和阅读,下午进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晚上锻炼乐感等。

6个月后,儿子开始一周上一节早教课。我觉得早教课其实是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仅靠这45分钟,很难真正提高孩子的相应能力。因此,我会购买相应的音乐、感官教具,把课上的游戏“搬”回家,让儿子在家里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虽然把早教“搬”回家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每天要抽五六个小时陪孩子),但成果确实很惊人。儿子各方面的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等能力普遍要超前2个月。7个月时,儿子就能爬了,11个月会走,1岁1个月能说话,1岁2个月时,宝宝已经能跟上节奏跺脚了……

平常过日子也可以上“早教”

妈妈:何杰(翻译)女儿:萌萌(2岁)

女儿不到3个月作息就非常规律,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很多朋友打听女儿报的是哪个早教班?要说早教,女儿确实接受了,但不是在早教班,而是我和老公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和老公就涉猎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从女儿出生开始,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会不断跟她说话,我们还充分应用手指,引导她的目光锁定目标,认知事物。我们还特别重视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中,我们随时融入对孩子的早教,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虽然没上早教课程,可女儿仍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中将各项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呱呱教如是说

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目前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许多专业教师,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训练,专业设施齐全,而缺点是需要远距离接送婴幼儿,不方便,费用高,时间上也不是很自由。

生活元素都能变成教具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另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

早教十诫 规范幼儿生活


一.温柔地对待孩子。

要用心、认真的爱孩子,每个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为困扰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纳说:“没有爱,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爱,什么事都可为。”

二.以身作则。

从自己开始认真的使自己成为值得模仿的人;同时用心以爱,以真诚,以参与,以喜乐工作的态度面对周围的大人、小孩与环境;努力将抽象的想法与概念转化成看得见的行为呈现。

三.规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于儿童时期规律、和谐的日常生活环境。强调以规律、反复的生活健康幼儿的身体、培育幼儿清楚的时间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幼儿坚强的意志力。

四.简单、正向、积极的语言。

对幼儿的违反常规大人应该做的事是:以简单的语言请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为,并且,同时指引他做对的事。

五.教他,不要骂他;说故事,不要说教。幼儿尚未具备倾听的能力。

心理辅导员从来不对一个没有意愿坐下来倾听自己及别人说话的人谘商。如果大人对听不懂或不能听的孩子说理、说教,会形成教导儿童耳朵关闭,使他学习不专心。行为困扰的潜在原因多半来自说教,说教甚至还会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扰。大人过多的要求注意力、讲理、判断、批评、说教,往往使孩子内心经历不满,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离自然成长的路径,造成欲盖弥彰,不良行为的结果。

六.监控自己的情绪与动作。

小心的不做、不说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不忘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幼儿的偏差行为,需要的是教导,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样生气的。人的相处,感觉好坏是互动的结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绪化现象,很多时候是对某些情绪的学习与反弹。

七.除了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请给孩子自由。

八.若必要考虑处罚时,处罚必须与所犯的错相关连。

处罚的目的在于修正行为,不在给你“苦头吃吃”,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修正行为不一定要“吃苦头”重要的是修正行为。规范的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健康的情绪、道德、精神与思想发展,引导儿童正当行为的责任感,引导儿童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如果幼儿不能负起正当行为的责任,处罚就成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处罚,或只是宣布一个孩子作错事,这样,很少能真正帮助孩子。处罚绝不能伤害到孩子的心,处罚必须具有使幼儿『好起来』的特质,处罚的目标应是弥补错误、修正行为。

九.重视此时此刻,重视孩子的感觉。

处理幼儿常规切勿在事后幼儿早已忘记时再处理,一定要在发生问题行为的当时作修正或帮助。

十.家校合一的幼儿生活规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孩子和谐的行为规范的基本要素,老师对家长的尊重也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和对孩子工作的合作配合。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早教从来没有这么火热过,可是早教到底是教育谁呢?

已经有很多人在争议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常青藤模式。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即使不提倡读经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但常青藤教育反对死记硬背。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表明:过早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容易厌学,学习成绩常常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要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种教育绝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

生活式早教影响逐渐扩大

生活化早教已经影响到国内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女性。

家长可以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五个方向,充分与孩子互动: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细心的家长更可借机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家长还需要及时了解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孩子首先用嘴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应是父母

儿童文学家樊发稼感叹:“中国的孩子太累了,没有时间玩耍,太早失去了淘气的机会和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曾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教育革命。研究快乐教育理论学说的钱玉博士推出东方版的《快乐教育》,讲述了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及方法,并将0至18岁的成长过程和教育重点用一幅手绘的“快乐教育循环链”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像这样早教图书正越来越多地涌现。提倡生活式早教的专家强调,父母的高素质是培养子女高素质的基础,家长的高素质与学历无关,没有学历有智慧的父母一样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其次,父母与子女亲密相处非常重要。另外,专家还特别提出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强调及时发现、解决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的不同问题。身为成人,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理解还是误解,是给以快乐还是压迫。早教,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就是成人。

生活化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化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华爱华教授谈早教指导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新生儿是无能的,教育对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脑科学、心理学、早期教育研究不断出现新进展,看待婴儿的传统观点已经被现代科学作了重大修正。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验对婴幼儿一生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婴幼儿阶段开展早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正成为一种潮流。

那么,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实情况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呢?为此我们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华爱华教授。

问:现在国内很多早教机构的课程及做法存在较大差异,您是怎么看的?

华爱华教授(以下简称华):这取决于早教机构的服务定位。有两类“早教机构”:一类是招收O—6岁婴幼儿的全日制托儿所和幼儿园,这类早教机构的课程是直接面向婴幼儿组织教养活动的,活动是教师和婴幼儿之间展开的互动;另一类则是非全日制早教机构,由家长带着孩子来接受早教服务。这类早教机构由于服务定位的不同,课程的组织实施形式也会不同。当定位于直接促进婴幼儿发展时,那么课程是面向婴幼儿来组织实施的,但因为孩子是由家长陪着来的,也因为孩子过于年幼,所以教学活动是由家长配合教师进行的,活动是教师联合家长共同与婴幼儿展开的互动,有时家长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这类活动我们称为“早教活动”。当定位于对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时,那么课程则主要借助亲子互动的方式对家长进行育儿观念、育儿知识以及育儿方式的传递,这时的活动是教师、家长、婴幼儿之间展开的三方互动,这类活动我们称为“早教指导活动”。

问:您能解释一下“三方互动”吗?

华:三方互动是指在早教指导活动中就亲子互动的现场实况而展开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这里包括亲子之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婴幼儿之间同时展开的三角双向互动。具体来说,教师设计游戏或创设游戏环境引发亲子互动,通过观察亲子互动行为,随时与家长展开互动,以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互动。同时,家长也就自己与孩子互动中的疑惑和问题随时与教师展开互动,从教师那里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这种帮助和指导不仅是语言上的,教师也通过与婴幼儿之间的互动向家长进行示范。可见,三者之间的互动是以家长和教师的互相观察为前提的。

问:在早教机构中,这两种定位哪一种更重要?

华:我认为,就非全日制早教指导机构而言,婴幼儿每周才去一两次,每次至多也就两三小时。显然,通过这样几次专门的早教活动是根本满足不了婴幼儿发展需要的,家庭才是婴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当然,通过早教活动来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教师设计的早教活动可以是教师组织的亲子游戏,也可以是教师组织的婴幼儿活动,无论是家长参与了活动,还是家长观摩了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技巧。

问:以家长指导为目的的早教活动与我们平时在托幼园所组织开展的早教活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华:同样内容的教养活动如果定位于早教指导的话,在组织设计时会有更多考虑,比如该活动向家庭迁移的可能性,活动材料以可替代的家庭日用品为宜,活动个体化开展的可能性,向家长提示该活动中孩子行为的观察要点和解释要点等。如果我们设计的游戏活动只能在早教指导机构中才能开展,所使用的材料是家庭无法获取或替代的,活动的开展只能在集体进行,那么这样的活动就不具有很强的示范指导性。

问:也就是说,以家长指导为目的的早教活动设计,应当考虑这个活动可在家里反复开展。那么,怎样的活动内容才具有这样的可能性呢?

华:这是问题的关键。婴幼儿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一种新行为、新经验的出现都需要在不断的重复中得以巩固。日常生活循环往复,养育行为无时不在,带养人与孩子的互动频率最高,婴幼儿的发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靠到早教机构里进行几次蜻蜒点水式的训练活动。要从单纯的“养”到“教养融合”,早教指导就是要帮助家长摆脱“养而不教”的观念,并且学习如何“在养的过程中教”。我们应当相信婴幼儿是在自然的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成人的“教”则应更多地与婴幼儿的自然生活和自发游戏同步,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式的活动,是生活化、个体化的。

问:个体化在家里可以做到,但在早教机构短短的时间内如何实施活动的个体化原则呢?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分别组织活动吧?

华:我所说的活动的个体化开展,是指我们设计的活动要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一对一开展的。在早教指导机构,老师组织这类活动往往是同时与多个孩子和家长平行开展的,是一种平行性的集体活动,而不是合作性的集体活动,正是这种平行活动才便于向家庭延伸,也便于老师就每一对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行为进行个别化指导。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可以与孩子一对一开展的,也应该易于向家庭延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日制托幼机构中,虽然每个活动都是几个孩子一起进行的,但由于活动简短且日常化,所以教师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容易为每个孩子安排不同的活动,也就是说,每个活动中参与的孩子是不同的,个别化也能体现得非常充分。

问:现在早期教育的宣传中,“蒙氏教学法”、“奥尔夫音乐”频繁出现,也有机构称自己专门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您觉得孩子需要这样专门的教学吗?

答:我不太了解这些专门的教学具体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对婴幼儿来说,发展应当是全面的,没有必要过早就某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专门训练。但如果在婴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早教活动中,运用了“蒙氏教学”,“奥尔夫音乐”、“感觉统合”等思想和方法当然是可以的。而我认为,对于3岁前早教课程的分类维度倒是值得推敲的,分类组织的活动应当体现发展的整合。以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这样方式分类的学科活动显然不合适,以认知、感官、情感、社会性这样的发展领域来分类组织活动也有割裂之感。

生活化早教更益于孩子身心


已经有很多人在争议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常青藤模式。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即使不提倡读经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但常青藤教育反对死记硬背。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表明:过早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容易厌学,学习成绩常常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要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种教育绝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

生活式早教影响逐渐扩大

生活化早教已经影响到国内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女性。

家长可以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五个方向,充分与孩子互动: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细心的家长更可借机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家长还需要及时了解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孩子首先用嘴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应是父母

儿童文学家樊发稼感叹:“中国的孩子太累了,没有时间玩耍,太早失去了淘气的机会和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曾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教育革命。研究快乐教育理论学说的钱玉博士推出东方版的《快乐教育》,讲述了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及方法,并将0至18岁的成长过程和教育重点用一幅手绘的“快乐教育循环链”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像这样早教图书正越来越多地涌现。提倡生活式早教的专家强调,父母的高素质是培养子女高素质的基础,家长的高素质与学历无关,没有学历有智慧的父母一样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其次,父母与子女亲密相处非常重要。另外,专家还特别提出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强调及时发现、解决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的不同问题。身为成人,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理解还是误解,是给以快乐还是压迫。早教,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就是成人。

生活化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化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北京六成儿童成宅童


宅童六成儿童变宅:北京六成儿童成宅童与虚拟人物成最好朋友

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3小时。

此次调查对象为2-14岁的儿童,截至记者发稿时,参与调查的人数达到了8070人。

调查显示,41.41%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1-3个玩伴或好朋友;“一个也没有”的占6.67%;对于“他(她)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多少时间?”的问卷调查,32.4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会花费1小时至3小时;16.95%的家长表示孩子花费的时间会达到3小时以上。

对于“孩子平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多少?”的调查,27.91%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以下,32.96%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仅有8.25%的家长表示能达到三小时以上。

另外,针对“你会把孩子托付在朋友家,或让他单独去朋友家做客吗?”的问题,49.67%的家长表示“偶尔,但不会时间很长,也不会经常”;12.13%的家长表示“不是不得已绝对不允许”;19.78%的家长则表示“从来不许”。

对话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

小时候“宅童”长大或变“啃老族”

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出现“宅童”

新京报:现在的“宅童”越来越多了,“宅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温方: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就出现了“宅童”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一个人转,造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在家长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新京报:还有其他原因吗?

温方:再有就是现在家庭条件太好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齐全,孩子完全被一些电视、游戏所吸引,也是孩子们“宅”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宅在家里是为孩子着想?

温方:这就是家长的误区,看着自己的孩子乖乖地在家里,一些家长一开始还感到很欣慰,见人就夸“你看我家孩子多乖啊,也不爱出门瞎溜达”,但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就会慢慢发现问题。

核心提示:宅童六成儿童变宅:北京六成儿童成宅童与虚拟人物成最好朋友

“宅童”多以自我为中心

新京报:会出现什么问题?

温方:多少都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一般这种宅在家里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行为习惯,到了学校后,同学之间必然会出现摩擦和矛盾。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与人交往。在学校,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下课时,自己躲到犄角旮旯里独处。

新京报:这种隐患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温方:一旦“宅”习惯了,又没有家长及时引导,甚至能发展到20、30岁还“宅”在家里,这样的人群由于没办法适应这个社会,常常会出现“炒老板”的事件。比较严重的,就是小时候是“宅童”,长大了变成了“啃老族”。

别以安全为由不让孩子接触社会

新京报:对于家长,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温方:3岁之前,儿童不会出现问题,因为那时儿童还没有自我意识。3岁之后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很多家长常常以社会不安全为由,不让孩子太早进入到社会是个误区,其实安全因素是客观地衡量学生适应的标准,家长百般呵护,只把阴暗面告诉孩子,只能让孩子觉得社会不安全。其实,社会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不安全,只是某个阶段某个地方存在不安全因素。

宅童六成儿童变宅:“宅”事1

闫女士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

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如果不想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家长们应先主动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不要对IPAD、IPHONE有太多偏见,很多父母并不知道IPAD可以调节保护视力的光线,而苹果商店里有不少早教游戏软件,设计几分钟的限制,既能让孩子在互动游戏中学到知识,又能限制孩子每次盯着电子屏幕的时间。

虚拟人物成女儿最好朋友

两岁半的小姑娘知微笑着伸出手,刚碰到对面小朋友的手背,就条件反射似的收回来,把脸贴在姥姥腿上,自顾自地说,“我想去那边玩儿呢”。

对面的孩子坐在童车里,敷衍地叫一声“妹妹好”,继续低下头玩手里的汽车。

留下两位隔代老人不约而同地感慨,“现在的小孩,太独了!”

这是小区里常见的一幅画面。

虚拟朋友

知微家住在一个新建小区,业主多是30岁上下的中青年、上班族。他们早出晚归,还经常出差,孩子们多数时间和祖父母呆在一起。

知微是姥姥带大的。因为妈妈闫女士工作忙,晚上经常加班,知微甚至只习惯于跟姥姥一起睡。

就在前夜,闫女士出差回家。她悄悄走进女儿和妈妈的房间,把给女儿的六一节礼物——两条连衣裙摆在床脚。

昨天一早,听到女儿起床的声音,闫女士赶过去笑着问,“乖宝宝,有没有看到妈妈买给你的礼物啊?明天是六一儿童节,穿上漂亮裙子,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女儿却从正在给穿衣服的姥姥怀里挣脱出来,仰着小脸问,“妈妈,我不想出去玩,我想金杰,金杰刷牙了没有,我要给它喂点心呢!”

金杰是苹果手机和IPAD里会说话的小猫。一年前,下载这款苹果商店里推荐的儿童互动游戏软件,闫女士只是简单地想,“也许女儿会觉得有趣,还能锻炼孩子说话动手的能力”。

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电子屏幕那端,欢快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形象,古灵精怪的发音,对于孩子来说,显然比户外灰蒙蒙的天,似熟非熟的邻居小朋友,更有吸引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交往尴尬

同一单元不同楼层,知微爸爸熊先生的前同事吴女士的女儿小贝是同龄孩子。两家曾一起吃饭,一起去早教班体验,一起去游乐园,大人们希望两个孩子成为好朋友。

但事与愿违,两个孩子却怎么也亲热不起来,小贝在妈妈的鼓励下唱儿歌时,知微却扭过头,去找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拼图。

知微对数字很有兴趣,跟姥姥走在小区里,她常常指着路边停着的汽车,念车牌。一个傍晚,邻居小姐姐的妈妈偶然看到,就让自己女儿也来念。小朋友念漏了一个“5”,没想到,知微竟生气地把小朋友放在车牌上的手指拉下来,大声嚷着“你没念5!没念5!”

摔跤之后

而另一次,姥姥带着知微在单元楼下的门厅前玩儿,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想和知微抱抱,没想到用劲有点大,知微没站稳,瞬间从身后的楼梯上滚下去。因为是屁股先着地,台阶也只有五六层,知微摔得并不严重,只是手肘上划了一道隐约的红痕。可小朋友的父母赶过来,把自己的孩子训得大哭,不停跟知微姥姥赔不是。

姥姥尴尬地把知微带回家。早已不觉得疼的孩子又坐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天线宝宝》。爸爸心疼地反复看着女儿的胳膊上微微鼓起的红痕;在厨房,60岁的姥姥低声对女儿说,“孩子碰着磕着,她爸爸嘴上不说,我脸上也挂不住,这隔代的责任太大了,我担不起!”

宅童六成儿童变宅:“宅”事2

进入幼儿园,外婆才意识到,孩子似乎出现了交往障碍,极度不合群,无法与同龄孩子共处与交流。

北京东四五条幼儿园园长戴晓萱:对于交往中的正常现象,比如孩子之间的争执,家长承受力较小,而特别担心孩子受欺负,因而会采取远离态度。家长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之间的交往,遇到问题时应更多反思自己孩子的原因,促进矛盾的化解,培养孩子同伴间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

“另类天才”入园需特别看护

5岁的宝宝(化名)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和外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看护宝宝的责任,就落在外婆身上。

宝宝的“宅”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宅”,“宅”主要体现在他的人际交往上。由于职业原因,外婆对于居住区外界的卫生环境充满戒备,很怕孩子在小区活动中感染疾病。

出于卫生环境和宝宝健康的考虑,外婆在宝宝入幼儿园之前,几乎不让他与任何孩子接触。出去玩也要选没人时。宝宝生活在一个成人包围的世界里。

极度不合群

幼儿园配专门老师

直到进入幼儿园,外婆才意识到,孩子似乎出现交往障碍,极度不合群,无法与同龄孩子共处与交流。为此,幼儿园在孩子刚入园期间专门配备了一位老师,专门看护这个有点另类的小朋友,单独坐在班里一个专座。

“这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曾看护孩子的老师说,由于口齿并不特别清楚,宝宝很少开口说话,更不要说与小朋友交流。因为吐字不太清晰,老师对他的话是半听半猜。“开始孩子还会重复,但只要重复3遍,老师还是没猜对,他就闭嘴不说了。”

对于班级的集体活动,类似“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宝宝不仅不表演,甚至连来也不愿来。家长希望孩子融入集体,尽力与孩子协商,才勉强来半天。

求知欲强

知识积累有时超过老师

但是这个在幼儿园封闭的孩子,一回到家中就变得活跃起来。幼儿园从不开口的他,回家愿意给外婆表演儿歌;而对于家长教授的科技与自然知识,他也兴致盎然,表现出极高的求知欲和执着精神。

进入中班后,宝宝的知识积累逐渐显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超过老师。一次在讲授海洋动物时,老师讲到一种动物,宝宝说这种动物有毒,老师不是很确定,而宝宝坚持认为没错,并要求老师当场确认,事实也果如他所说。

交往障碍

对老师关注会冷对待

从托班到小班,再到中班,尽管交往能力仍旧不强,但宝宝渴望交往的意识已逐渐提高。有时,他会在午饭后突然把饭盒从桌子上胡噜到地上,只为引起注意。中班时,偶尔也会主动拿着玩具碰一下小朋友,希望与别的孩子一起玩。

但对于老师的过度关注,宝宝则表现出特别不适。老师特别的鼓励,他甚至会突然收起笑容,而表现出完全不在意的状态。有一次,因为园长的特别关注,还踢了园长一脚。

在对宝宝的交往能力培养上,老师不断尝试,也不断调试着把握合适的肯定方式和力度,鼓励孩子融入同龄人的集体。

进入大班,宝宝偶尔会与同班同学说话,同时也更愿与老师探讨最近从书中学来的知识。值得肯定的是,宝宝的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几乎每周都要带领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书本学来的很多知识,在户外活动中得到验证,也加强了他对知识的理解。但这类户外活动仍旧是大人陪同。

四成父母成“孩奴”有些钱可省


本报3月8日讯奶粉几百元一罐、纸尿裤100多元一袋、早教课100元一节、幼儿园2000元一月……不管你愿不愿意,一旦孩子生下来,就成了一个花钱的“无底洞”。在兼做“房奴”、“车奴”的同时,不少70后、80后父母还成了“孩奴”。

孩子出生后经济捉襟见肘

长沙市民张女士的房子买在富基世纪公园,女儿一岁多了,从出生到现在已经花费了2万多元,夫妻俩月薪加起来只有8000多元,孩子出生后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张女士以前还经常去美容店做做美容,现在连买件衣服也要犹豫半天,生怕一不小心就预算超支。

而家住芙蓉区的刘女士从孩子一出生就辞掉了在广州的工作,一心一意做家庭主妇,现在女儿已经12岁,家里生计全靠丈夫每月几千元的工资维持。“也曾出去工作过一两个月,但是女儿的成绩看着降,只好又辞了。”刘女士说,她的人生,全寄托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了。

一项1万多名80后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四成以上的80后正在做“孩奴”,并且同意“养孩子比供房还贵,养个孩子就是孩奴”的观点。很多家长把养孩子的投入称为“无底洞”,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奶粉、尿布、辅食、水果、早教、医疗、玩具、衣服、保姆、保险、旅游都是不小的开支,算下来,很多人都达到了五六万元。

专家五招教你摆脱“孩奴”

“‘孩奴’最常唠叨的几个问题就是奶粉钱、保姆费、营养费、教育费和置衣费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省的。”

长沙市心理协会秘书长、周南中学老师刘正华认为:一,可以尽量母乳喂养,省掉奶粉钱;二,不要请保姆,孩子由自己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三,以食代疗,自己做营养食物补充孩子营养;四,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减少去医院的概率;五,网购孩子的衣服。

同时,兴业银行理财专家任先生建议,在要孩子之前就应有计划地专门做一些储蓄,不论数目多少,都要考虑生孩子的手术费用、孩子出生后的基本开支、休产假带来的家庭收入缩减等因素。

快乐早教


不知不觉中,暖暖已经快26个月了,这两年来,这个小家伙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幸福!特别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自己感觉收获颇多,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我和暖暖爸爸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所以我在怀孕时的胎教也是非常到位的,儿歌、唐诗、音乐、英语样样都有,而且非常的有规律,甚至我一边走路还一边跟她说话,告诉她周围的环境和变化。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出生以后对音乐真的比较敏感,每当放胎教时音乐时,她的小手总是动的频繁,这个发现让我们非常高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把以前背给她的儿歌重复的背给她听,这个小家伙真是会配合呀,经常看着我就笑了。谁知,等到她会说话的时候,非常轻松的就能把我以前背给他的儿歌背诵出来,偶尔想不起来的时候会加一句“接下来怎么说呀?”然后,你提醒一下她就会继续,而且配有动作,非常的可爱。另外,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数数给她听,比如上下楼的时候、给她测体温的时候,摆积木的时候,总之,没有让她感觉到强硬,现在宝宝已经能数到

一百了,自己一边比划一边数,乐在其中。

两岁多的孩子是最可爱的时候,话说的比较全,而且也有自己的思维。都说3-8岁是学语言的最佳时期,于是我和老公每天都陪宝宝看迪斯尼的英语动画片,比较简单,而且非常有趣!现在她每天都自己喊着要看英语动画片。而且,看到里面的场景,就知道每一句话,用在什么环境里。比如在动画片里有小狗跌倒的画面,对应的语言是“MyGod”'反复看几次,只要出现类似的镜头,她都会喊“MyGod”,“MyGod”,让人苦笑不得。

另外,孩子非常的需要鼓励,每当她有一点进步的时候,给她一点鼓励,她就非常高兴,我家宝宝就是,你一夸奖她,她就捂嘴笑着说“笑死我了!”,可爱至极。

所以,不管是教育还是学习,都不是强行的,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我们现在就非常享受现在的教育方式,既让孩子在快乐中增长的知识,我们也收获了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