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0后的爸爸,每个爸爸都有自己一套早教方式。今天我们会和大家探讨一下“生活早教”,你造吗?我们的早教方式很特殊的,通过生活的中的点滴,让爸爸们了解如何和孩子沟通,促使早教的顺利实施。

最近的一次随机调查,对象是30位0-3岁孩子的家长,亲子游戏,发现有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早教学习,但是能做到实践的,大约有三成;能做到系 统实践的,只有不到两成。30位家长中,有6位家长认为不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经过系统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应该顺其自然;有4 位家长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他们觉得等宝宝再大点时去早教班比较好;有11位家长虽然了解早教对孩子潜能开发的作用,但因为工作繁忙或费用较高等各方面因素 影响,没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家长读过早教方面的书籍,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部分训练,不过不系统。被调查家长中,有9位家报了早 教班,一般每周一次。其中4位家长比较依赖早教班,回家后对孩子的相关训练做得很少;其他5位家长除了带孩子上早教课程,回家后还会根据早教班的训练和自 己看的早教方面的书籍坚持给孩子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时尚妈妈推崇生活早教

今年27岁的陈晨是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生事物一向很感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十分在意。她的女儿刚满一岁,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 班。然而春节过后,陈晨突然对给孩子报早教班失去了兴趣,她对记者说:“去早教班上课已经不是唯一的早教方式了,已经开始流行‘生活式早教’了。”

把早教课堂的游戏“搬”回家

妈妈:高楠楠(高校老师)

儿子:金金(1岁4个月)

我从怀孕起就开始为育儿做准备了,那时我疯狂地读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和育儿有关的所有书:从胎教到幼教都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储备些知识,别浪费孩子0-3岁的智力发育黄金期。

孩子出生时,我才发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回想起来,前三个月的早教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非常不成系统。

后来,儿子3个月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早教班。前几个月,早教是一个月一次,我负责记住老师的动作和要领,老公则在一旁仔细记笔记。等回来,我就 按照笔记整理出这个月的早教训练计划。我一般会把每天的大致训练内容列出来,如早上着重训练视觉和阅读,下午进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亲子游戏,晚上锻炼乐感等。

6个月后,儿子开始一周上一节早教课。我觉得早教课其实是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仅靠这45分钟,很难真正提高孩子的相应能力。因此,我会购买相应的音乐、感官教具,把课上的游戏“搬”回家,让儿子在家里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虽然把早教“搬”回家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每天要抽五六个小时陪孩子),但成果确实很惊人。儿子各方面的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 等能力普遍要超前2个月。7个月时,儿子就能爬了,11个月会走,1岁1个月能说话,1岁2个月时,亲子游戏,宝宝已经能跟上节奏跺脚了……

本网站小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相关知识

涨姿势:男孩节的习俗你造吗?


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这些节日大家都不再陌生,但是还有专门给男孩子准备的男孩节哦。妈妈你们都知道男孩节有哪些习俗么?

男孩节的由来

日本男孩节,为每年公历5月5日,由端午节发展而来。日本引入中国农历“端午节”后,将日期改为公历5月5日,由于端午节习俗与菖蒲有关,而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谐音,因此日本的端午节逐渐变成象征武士与勇敢的男孩子的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因5月份是害虫破坏农作物的时期,农民们往往要扎一些形象凶猛的稻草人,插在田埂地头,以消除虫害,到江户时代,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5月5日的男孩节。人们制作一些大鲤鱼,高悬于立在屋前的长竿上,迎风飘扬,意在保佑男孩们健康成长。又因鲤鱼逆水而上,象征着勇猛顽强,激励男孩子们在人生的征途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房间的壁龛内,家长还为男孩子们准备了盔甲、精致的小军旗、弓箭和装饰讲究的军刀之类的东西。传统的家庭还会在这一天吃年糕和粽子,全家用菖蒲水洗澡,祛灾除病。

男孩节的习俗

男孩节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这天有很多传统习俗需要大家遵守。

柏饼和粽子

柏饼是用柏树叶子包裹的豆沙馅的米饼,因为柏树的叶子不但有淡淡的清香,而且老叶直到春天新叶长出后才会落下,意味着子孙绵绵不绝,所以用盐腌过后用来制作柏饼。而粽子与平时吃的中国粽子不同,无馅无味。

除此之外按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门上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并在室内摆设现示出英武气概的娃娃(如歌舞伎中常出现的古代的英雄好汉),在室外挂鲤鱼旗和七色彩旗等。

鲤鱼旗

挂“鲤鱼旗”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节的风俗。那时候中国“鲤鱼跳龙门”的说法传入日本,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和勇气的象征。通常有男孩的家庭会用竹竿挑起“鲤鱼旗”立在自家庭院里。

鲤鱼旗分为几个部分,最上面的风车(或者其他装饰),流苏,黑鲤鱼(爸爸),红鲤鱼(妈妈)以及小鲤鱼(孩子们)。讲究一些的家庭会在鲤鱼旗上印上家纹以及孩子的名字,按照家里的人数来决定鲤鱼的数量。

日本乡下的家庭会在院子里搭起高达十几米的旗台,让威风的鲤鱼旗在五月的春风中哗啦啦的飘展。大城市里的家庭地方狭窄,就只能在阳台上伸出一根短短的旗杆,让几条小鲤鱼在风中游泳。

鲤鱼型风筝

男孩节放鲤鱼型风筝的习俗起源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黄河中游的龙门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这个习俗表达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心情。

80后爸爸妈妈必须知道的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对幼儿宝宝来说是个不错的早教读物。小编从网上搜罗并整理了最流行最实用的童谣,爸爸妈妈们快收藏吧!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来搬砖。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锣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拣豆豆。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穿新衣。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吃西瓜。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在学习。

《打醋买布》

一位爷爷他姓顾,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打翻醋,醋湿布。

《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

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锻炼身体好。

《小手帕》

小手帕,四方方,

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干干净净多喜欢。

《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上躺,

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扁担长板凳宽》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也不知是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

《小耗子》

小耗子儿,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吱儿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接闺女,接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停藤停铜铃停。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我们学它爱劳动。

《金瓜瓜银瓜瓜》

金瓜瓜,银瓜瓜,

村里瓜棚结瓜瓜,

瓜瓜落下来,

打着小娃娃。

娃娃急得叫妈妈,

妈妈急得抱娃娃,

娃娃怪瓜瓜,

瓜瓜笑娃娃。

《雁》

雁雁排成队,

后头跟个小妹妹。

雁哥哥,慢点飞,

雁妹妹,快点追,

大家团结紧,

谁也不掉队。

《小燕子》

小燕子,真灵巧,

身上带把小剪刀;

上天剪云朵,

下河剪水波;

剪根树根当枕头,

剪块泥巴搭窝窝。

《数数几条腿》

大黑鸡,两条腿,

小黄牛,四条腿,

蜻蜓六条腿,

螃蟹八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月亮歌》

初一一条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娥眉,

十五十六圆又圆。

《雨儿雨儿下》

雨儿雨儿下,

庄稼笑哈哈,

麦子长高了,

麦粒拳头大;

磨成面,用车拉,

烙个油饼车轱辘大。

《萝卜白菜》

红萝卜,大白菜,

红的红来白的白,

吃萝卜,吃白菜,

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种西瓜》

小小孩,

上南洼,

刨个坑儿种西瓜。

先长叶,

后开花,

结个西瓜圆又大,

乐得小孩笑哈哈。

《剪纸歌》

小娇娇,手儿巧。

拿剪刀,铰呀铰。

铰只狗,铰只猫,

铰麻雀,喳喳叫。

《小板凳》

小板凳,你莫歪,

让我爷爷坐下来。

我帮爷爷捶捶背,

爷爷说我好乖乖。

《漱口》

小花杯,装清水,

“咕噜咕噜”漱漱嘴。

要想牙齿好,

吃过东西快漱嘴。

《从小锻炼身体好》

花花绳子一条条

大家比赛把绳跳,

单脚、双脚,

翻花、双摇,

花样多来姿势巧,

从小锻炼身体好。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劳动,

大脑能思考。

《多吃蔬菜身体好》

大萝卜,水灵灵,

小白菜,绿莹莹,

西红柿像灯笼,

黄瓜一咬脆生生,

多吃蔬菜身体好,

壮壮实实少生病。

《别咬手指头》

有的小朋友,

爱咬手指头,

细菌从口入,

得病全家愁。

《爱护动物》

动物园,好热闹,

狮子吼,猴子跳,

不投食,不恐吓,

爱护动物要做到。

《瓜》

黄瓜脆,丝瓜长,

西瓜甜,冬瓜胖,

菜瓜甜瓜和南瓜,

一个一个有营养。

冬春种下一棵秧,

夏天瓜儿满园香。

《小蜻蜓》

小蜻蜓,纱翅膀,

飞来飞去捉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最棒。

《听声音》

小河流水哗啦啦,

风吹树叶响沙沙,

雨滴落下滴嗒嗒,

鸟儿唱歌叽喳喳,

青蛙开心叫呱呱,

娃娃拍手笑哈哈。

《洗澡歌》

小鸭子,嘎嘎叫,

走呀走,摇呀摇,

见了水,要洗澡,

扑嗵嗵,往下跳。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你造吗?


儿童节绝对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节日之一,可是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呢?各位妈妈们赶紧看看,然后给自己宝贝补上这一课吧。

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的小故事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的第一个儿童节

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与中国台湾的儿童节日期一样,即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80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如今也步入结婚生育高峰,“80妈妈正酝酿着全新的育儿观。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妈妈而言,生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人生义务,而“80妈妈却它当成一种彰显时尚个性的人生体验,她们为了让宝宝享受“高档”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愿意大把挥洒时间、精力和金钱。

“80妈妈热衷于给孩子购买衣服、玩具和各式各样的母婴专用产品:固齿器、磨牙棒、自动奶瓶吸管、奶瓶消毒器……“50、“60妈妈们闻所未闻的玩意儿,正成为“80妈妈的新宠。

橙橙妈是广州一家外企的秘书,宝宝1岁零1个月大,她说:“宝宝出生后,我特别喜欢给她买小衣服,给她拍照。”

“80妈妈觉得,怀孕、育儿都是重要的人生体验,记录、享受甚至与人分享这段经历给她们带来了很大快乐。她们喜欢在网上分享当妈妈的乐趣,甚至在备孕阶段就开始在论坛上挥洒自己的情感。天涯论坛的“亲子中心”里,不少“80女性网友盖起了“好孕楼”,纪念自己从备孕到怀孕的心路历程。

唐诗宋词、认字算数,数十年来被当成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天条”。而“80妈妈热衷于从书本、网络和亲子培训班中获取科学时尚的育儿方法,或者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

在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黄小姐说:“我们‘80接触网络已有快10间,很多信息都从网络上获取,怀孕、育儿知识也一样。”

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孙瑞雪说,很多“80妈妈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收入也不错,具备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她们就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在育儿方面自然就更时尚。

孙瑞雪认为,“80是中国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代人,在育儿观念方面,他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人,也就是“80的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往往采用“权威型”教育方法,家长让学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很难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由于“80这一代人本身就强调自我,“80妈妈在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中也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开始意识到孩子内在的潜力,让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发挥主动性。

孙瑞雪说,“80妈妈往往把养孩子当成一种“爱的体现”,养孩子只是为了能让他们过得更好,让孩子得到幸福就是她们最大的快乐。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写博客、给宝宝买衣服、把孩子的照片挂到网上等行为,都体现出育儿给她们带来的喜悦。(女人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