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爸”的背景

“虎妈”走红,并不偶然。教育是地球两端的共同兴趣。美国人说“中国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太可怕,中国人则反驳说蔡美儿并非真正的中国人,并且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早已改变……一时争得不可开交。

虎妈事迹被美国主流媒体轮番报道,漂洋过海,也吸引了中国读者的关注。在“育儿宝典”越来越走俏的图书市场,中译本《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在1月中旬发售后不久,就登上了某图书销售网站非虚构类首位。

教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可不这么认为,他很满意自己的新称呼——常帅的老爸,女儿常帅在与美国最优秀学生的竞争中获胜,2010年被哈佛大学录取。当地报纸称常帅“跳舞跳进哈佛”,这个女孩坚持跳了12年舞。更让莘莘学子“羡慕嫉恨”的是,这个经常因跳舞出访或者演出而翘课的女孩,在上海七宝中学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年年都获得奖学金。

猫爸-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要体现的是普世性教育,达到培养通才、社会人的目的,家庭个性化教育,体现在因材施教上。蔡美儿只针对技艺上培养,但常智韬认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个性品德更重要。

猫爸-教育方式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父母孩子之间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是在不断转化的。中国教育传统强调“因材施教”,不同个体教育方式不同,同一个体不同阶段教育方式也不同。常帅10岁之前,“猫爸”和“虎妈”教育方式差不多,因为孩子独立完整人格还没有养成,父母的教育是一辈子成长的基础。

到了10岁以后,也就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毕业,父母子女间要有一个互动,她这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父母要给她的是自己成长的意识和本领,需要做一些引导,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多一些自己做决定的事情。

这个阶段孩子生活学习内容多了,也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希望有一些自主的空间,硬性规定几点钟吃饭,几点钟玩,几点钟看书效果也不好。

自主权

“猫爸”跟常帅进行过一次谈话,告诉她:是自己愿意去遵守一些游戏规则的,能分清轻重缓急的,比如学习是第一位的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你学习很自觉,就让你自主决定一些事。如果给了你自主权你用得很好,可以给你更大的一些。

给孩子自主权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孩子的自信心、被信任感、被欣赏感增强,她觉得自己是被爸爸妈妈信任的,所以对自己也会有要求,而且自己是能处理好一些事情的,能担当的,所以也会自信。自信的孩子自立要求也更强,要争取更大的自主权,就会要求自己做到更好。这个阶段是有游戏规则的,但不是清规戒律。

社交

女儿的同学来家里玩“猫爸”都很欢迎,也会在家里开生日派对,她偶尔也会在同学家过夜,同学的爸爸会给孩子们念一些英语小短文,讲一些小故事。“猫爸”认为这个阶段品德的积累,性格的养成更重要,因为知识的学习可以持续很长的过程。一个孩子是不是自信,是不是善良,是不是诚实,走出家庭在一个团队中能不能自立,这对孩子来说是第一重要的。

兴趣爱好

常帅学舞蹈是自己选择的。每周要去三四次,一练就是两个小时,常帅坐公交车去少年宫,有时在公交车上抱着杆子就睡着了。高二出国交流时她也参加舞蹈社团,现在在美国上学,每周跳三次现代舞。孩子对自己选择的东西会非常坚持。

情感交流

高中阶段孩子进入了逆反期,“猫爸”和孩子的沟通遇到很大障碍,这时要按照孩子的游戏规则出牌。孩子有种倾向,不愿意跟家长交流,觉得你未必了解我的所思所想,孩子自主意识增加,要按着你们所要求的去做,她就有一种冷战、软抗拒、非暴力不合作。你说什么她也在听,但你很难知道她听不听得进去。

这时要有意识跟孩子共同成长,比如和她一起去听柏林交响乐团音乐会,不过她看“五月天”、艾薇儿的演唱会就恕不奉陪了。为了找共同话题,“猫爸”经常拿时尚杂志给她看,陪她去买衣服,这个时候她最愿意和你在一起,她也会听听爸爸的意见,该怎么搭配,这也是一种感情交流。

扩展阅读

剧说:虎妈猫爸——你写的汉字拿得出手吗?


“饕餮”一词,不久前在微博引起轰动,因为太多人不认识这两个字。如果让你默写“饕餮”算是难为的话,那么“癞蛤蟆”这三个字应该不是难事了。可现实呢?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上,只有30%的成人写对了这三个字。

提笔忘字是现代上班族的一大通病,但从小让孩子写好汉字却是家长们不容忽视的。本期剧说,我们就一起聊聊关于孩子练习写汉字的那些事儿。

剧说第7期总第7期编辑/金晨

最近看了《虎妈猫爸》的人想必都还记着这样的剧情:毕胜男如愿让茜茜上了第一小学后,却对年轻的班主任不满,去找梅主任反映问题。小赵老师接待胜男,紧张的手忙脚乱,潦草的汉字让胜男忍不住直言:“你的汉字是外国人教的吧”。小赵老师受了刺激,开始疯狂练字,并拿着练习的成果请求毕胜男能够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你是孩子练习写字的榜样吗?

今年30多岁的杨女士,最近开始练起硬笔书法,并且还报了个书法兴趣班。“女儿写字难看,我让她练写字,她却说我写字也难看。我练写字,希望给女儿做个榜样。”杨女士说,后悔小时候没有认真写字。

·大部分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降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书写汉字的最低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然而,教育部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3000多名教师中,60%的人认为自己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趣味小测试:笔迹暴露你性格

看一看你的签名,你属于以下哪类?

A.签名时名字写得很端正

B.签名时字形成打圈状

C.签名时名字趋向上,而成很多尖角

D.签名时名字打横成水波形或蛇行型

E.签名时字成方型而起角

答案:

A——签名时名字写得很端正,代表循规蹈距,为人忠直主观,责任心重,可交朋友。

B——签名时字形成打圈状,代表此人保护力强,每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交际力差,做事果断,为人刚直勇敢。

C——签名时名字趋向上,而成很多尖角,代表此人不切实际,虚荣心重,喜爱艺术,脾气时好时坏,很情绪化。

D——签名时名字打横成水波形或蛇行型,代表此人工于心计,阴沉多谋略,观察力强,最利设计家。

E——签名时字成方型而起角,代表为人稳重、沉实、责任心重,交际能力强,爱充场面争面子。

莫让汉字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久前,有网友发起写字调查,共有4102名网友参与。结果显示:37%的人经常提笔忘字,甚至很多不难的字都忘了怎么写;22%的人写字时首先想依靠的是电脑,而不是笔;16%的人觉得除了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基本没法看;13%的人到外面听课或者开会,最怕的就是记笔记。

·汉字书写水平早就引起教育部重视

·200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规定:小学低年级,开展启蒙教育,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初中阶段,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

太早太晚都不可!究竟小孩应该多大开始练字?

练字不是越早越好。因为在幼儿阶段,小孩子的手指发育还未成熟,过早握笔写字很容易造成手指变形甚至畸形,这种变形对于孩子未来是不可逆的,家长应谨慎对待。

小孩子在开始学习练字之前,也就是在幼儿园时期,可以引导他认识笔画,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当小孩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对汉字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便可进行笔画练习和简单人汉字练习。

对于毛笔字的学习,则应该从8-9岁开始,也就是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开始。过早地接触毛笔,一方面学生容易把毛笔握笔和硬笔握笔混淆,另一方面对笔墨纸砚的护理能力较低,不容易保持整洁的书写环境。

小编对你说:记得初中时,身边会有很多同学结识笔友。每周一次的信件交流,不仅留住了那个时期的青葱岁月,也是对文字功底的一大锻炼。如今的孩子们,应该很难有这类机会了。

如果说“汉字是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这类言语太大了的话,那么我想说——书写是有温度的表达。繁忙的工作、辛苦的家务之余,静下心来认真地书写一段话,行云流水的笔尖下或许能够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感动。而在你尽情享受这一刻的同时,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栏目编辑:金晨

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个“匹诺曹”?

看完《灰姑娘》,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嘿,老头!请大胆说出你深沉的父爱

酷爸俏妈——走进孩子的朋友圈,你会教TA正确的社交方式吗

酷爸俏妈——面对曾经失败的婚姻,我该如何摆脱恐惧

虎妈PK猫爸让孩子快乐成长还是未雨绸缪

你赞成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吗?


一、强调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

“狼爸”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决定限制他们的自由,并定下死规矩——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休息,作业完成得不好,会受到狠狠的抽打。

韦钰认为,这种使用暴力对待孩子,过分强调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他的IQ,取决于社会情绪能力。

IQ只能决定一个人在什么领域成功;而“社会情绪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有道德的基础,决定人是否能健康生存、融入社会、合作利他等。缺乏后者,任何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成功。

她认为社会上出现的“富二代”炫富、“官二代”炫爸、危险性飙车、网游等各种上瘾症、出现暴力倾向等,都与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缺失有关。

她还总结了5种核心的社会情绪能力:自我感知(准确评估自己的感觉、兴趣、价值取向和强项);自我驾驭(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压力、控制冲动);社会感知(了解他人的感觉,理解他人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适当方式解决人际冲突、在需要时能寻求帮助);能负责任地做出决策(尊重他人的决定和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在美国新一轮教育规划中,采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已经列入日程。

二、强迫性学习摧残孩子性格

良好社会情绪能力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她说:孩子的0到3岁,是很重要的早期发展时期,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家庭,家长必须提供一个温暖、稳定、互动的环境给孩子。相反,没有人管、缺乏照料,虐待孩子,或强迫他学很多东西,都是对孩子严重的摧残。会形成很多性格上的缺陷,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于他的后代。

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受到虐待,会改变一个人的海马区皮质肾上腺素,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会减弱儿童对应激的适应能力,并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记忆减退、精神疾病、自杀等。这些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有很多特殊的心理变化,逆反是正常的,老师、家长要关注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而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加了过重的慢性压力,学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

“你们现在的睡眠时间有8小时吗?”他让在座的树人国际学校初一学生举手示意,约有一半学生举手,她高兴地说:“那要表扬你们校长,让你们睡满了8小时。”

三、教育改革不能再凭直觉做事

韦钰院士长期从事脑科学研究,她表示21世纪的教育面临重大变革,促进这场变革的因素,一是脑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关于精神产生过程的哲学认识发生了改变。

脑科学发展到了哪一步?韦钰举例说:中国科学家研究“脑机界面”,运用它,盲人可以用脑电波指挥车的运转;在英国从事边境检查的人,已经能用红外扫描成像技术,对人的细微表情进行鉴定,用以测谎;运用脑CT扫描仪,能够知道人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思维时,哪一部分的脑区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基于脑科学的发展,人们相信,所有的精神过程始终是和脑有联系的,精神的基础是脑,并受脑的限制。因此对孩子的所有教育,都要遵循脑的发展规律。“但我们往往做了很多违反规律性的事情”。

韦钰称:以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之所以不能持续推广,是因为缺乏科学实证研究支持,是凭着直觉和经验去做的。但这1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让我们用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来支持教育改革。

继“虎妈战歌”之后,同样崇尚剽悍教育的“狼爸”最近又成为热议的焦点。狼爸的口号是“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对此,昨天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毫不留情地表示,这种教育方式“绝对错误”,她反问:“上了北大就是人生的目标吗?什么是人生的目的?”

韦钰院士昨天回到母校南师附中,与10位院士一起参与“科学家科普大讲堂”活动。她在讲座中介绍了近10年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她出示一些根据证明,剽悍教育是损害儿童的,“如果损害得更严重,不是把孩子推向监狱就是推向医院”。

要上北大,得先挨打。好一条特色成才之路。看来棍棒底下不仅出孝子,同样还出“高材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缺钙的教育。但惩罚教育不是棍棒教育。惩罚教育与棍棒教育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惩罚教育是培养主人的教育,而棍棒教育是训练奴才的教育。

这位狼爸用家主对待奴才的方式教养自己的孩子并成功地将孩子送到了北大,这对于曾极力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北大,不啻一个反讽。

原北大校长胡适曾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同样,棍棒教育也绝不可培养出一个顶天立地、心智健全的大写公民。从虎妈一路嘹亮的战歌到狼爸方兴未艾的嗥叫,还有多少中国孩子正俯伏颤栗在专制父母的尖牙利爪之下?

中国的孩子,有多少是在父母的棍棒之下成长起来的,恐怕无人能数。难道中国的孩子就一定得靠棍棒才能成才吗?如果还有其它方法,我奉劝父母们放弃丢掉棍棒吧!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不科学


强调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

“狼爸”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决定限制他们的自由,并定下死规矩——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休息,作业完成得不好,会受到狠狠的抽打。

韦钰认为,这种使用暴力对待孩子,过分强调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他的IQ,取决于社会情绪能力。”

IQ只能决定一个人在什么领域成功;而“社会情绪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有道德的基础,决定人是否能健康生存、融入社会、合作利他等。缺乏后者,任何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成功。

她认为社会上出现的“富二代”炫富、“官二代”炫爸、危险性飙车、网游等各种上瘾症、出现暴力倾向等,都与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缺失有关。

她还总结了5种核心的社会情绪能力:自我感知(准确评估自己的感觉、兴趣、价值取向和强项);自我驾驭(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压力、控制冲动);社会感知(了解他人的感觉,理解他人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适当方式解决人际冲突、在需要时能寻求帮助);能负责任地做出决策(尊重他人的决定和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在美国新一轮教育规划中,采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已经列入日程。

强迫性学习摧残孩子性格

良好社会情绪能力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她说:孩子的0到3岁,是很重要的早期发展时期,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家庭,家长必须提供一个温暖、稳定、互动的环境给孩子。相反,没有人管、缺乏照料,虐待孩子,或强迫他学很多东西,都是对孩子严重的摧残。会形成很多性格上的缺陷,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于他的后代。

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受到虐待,会改变一个人的海马区皮质肾上腺素,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会减弱儿童对应激的适应能力,并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记忆减退、精神疾病、自杀等。这些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有很多特殊的心理变化,逆反是正常的,老师、家长要关注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而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加了过重的慢性压力,学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

“你们现在的睡眠时间有8小时吗?”他让在座的树人国际学校初一学生举手示意,约有一半学生举手,她高兴地说:“那要表扬你们校长,让你们睡满了8小时。”

教育改革不能再凭直觉做事

韦钰院士长期从事脑科学研究,她表示21世纪的教育面临重大变革,促进这场变革的因素,一是脑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关于精神产生过程的哲学认识发生了改变。

脑科学发展到了哪一步?韦钰举例说:中国科学家研究“脑机界面”,运用它,盲人可以用脑电波指挥车的运转;在英国从事边境检查的人,已经能用红外扫描成像技术,对人的细微表情进行鉴定,用以测谎;运用脑CT扫描仪,能够知道人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思维时,哪一部分的脑区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基于脑科学的发展,人们相信,所有的精神过程始终是和脑有联系的,精神的基础是脑,并受脑的限制。因此对孩子的所有教育,都要遵循脑的发展规律。“但我们往往做了很多违反规律性的事情”。

韦钰称:以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之所以不能持续推广,是因为缺乏科学实证研究支持,是凭着直觉和经验去做的。但这1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让我们用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来支持教育改革。

继“虎妈战歌”之后,同样崇尚剽悍教育的“狼爸”最近又成为热议的焦点。狼爸的口号是“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对此,昨天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毫不留情地表示,这种教育方式“绝对错误”,她反问:“上了北大就是人生的目标吗?什么是人生的目的?”

韦钰院士昨天回到母校南师附中,与10位院士一起参与“科学家科普大讲堂”活动。她在讲座中介绍了近10年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她出示一些根据证明,剽悍教育是损害儿童的,“如果损害得更严重,不是把孩子推向监狱就是推向医院”。

新闻链接>>狼爸: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

【摇篮小编点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优秀学习成绩,不是丰富的物质条件,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要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引导,但并不意味着家长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即使这一切,都打着爱的旗号进行。试想,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一个从小被压抑自己的想法、没有感受真正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要上北大,得先挨打。好一条特色成才之路。看来棍棒底下不仅出孝子,同样还出“高材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缺钙的教育。但惩罚教育不是棍棒教育。惩罚教育与棍棒教育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惩罚教育是培养主人的教育,而棍棒教育是训练奴才的教育。这位狼爸用家主对待奴才的方式教养自己的孩子并成功地将孩子送到了北大,这对于曾极力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北大,不啻一个反讽。原北大校长胡适曾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同样,棍棒教育也绝不可培养出一个顶天立地、心智健全的大写公民。从虎妈一路嘹亮的战歌到狼爸方兴未艾的嗥叫,还有多少中国孩子正俯伏颤栗在专制父母的尖牙利爪之下? 

教育的方式不一味的批评,称赞同样重要


在教育中批评是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是批评也是需要掌握其尺度的,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之前我也给大家介绍过,批评过度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当父母希望孩子去把某件事做得更好时,可以使用称赞的方式去鼓励和引导他们。不要小看称赞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信心,更有自助性。

美誉的力量胜过批评

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urlock.E.B)做了一项实验:把106名算术能力接近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四组,练习加法,每天15分钟,共练习5天。每天测验后,都赞美A组学生,谴责B组学生,让C组看见A组被赞美而B组被谴责,将D组与其它三组完全隔离,不给予赞美也不给予谴责等任何评定。

结果:A组成绩在四组中最优,而且每天进步;B组成绩排名第二,第二天呈现进步,第三天起开始退步;C组也是第二天进步,第三天起退步,但成绩不如B组;D组在四组中成绩最低。

赫洛克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赞美类的孩子认为:父母寄予他们厚望,而且自己努力后有成效更有收获,所以努力欲望愈涨愈高。而批评虽然可以让B组暂时领先,但终究不能长时间坚持。因此,我们理解了在与孩子沟通中,赞美的推动效果其实是最有效,也最具有持续性。

用赞美养出孩子的鲜活

赞美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孩子成长加速的助推剂,亦能把孩子溺死在一堆“美誉“中,所以父母对“赞美之辞”的尺度掌握很值得。

本网站小编总结:将孩子健康养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现在的家庭里多是独生子女就越想将孩子教育好。怎么才能教育好是父母们头疼的事情,也是不断在讨论的话题。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希望大家能跟着小编一起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