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热已经不是个新鲜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家长们的至理名言。随着“80后”父母的出现,初为人父母的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显得比较措手不及,加上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加,他们希望可以通过早教给孩子提前“镀金”,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惑:家长通过考察了解早教。

不少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早教中心为什么这么神。它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家长们来到早教中心考察后,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定义。

几位早教中心的老师表示,国外一些专家出现了提前让孩子学习读、写、算,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也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孩子出生以前母亲怀孕期的胎教。还有人认为儿童智力开发应该在0-3岁之间开始,这就是右脑潜能的开发。除了在早教中心的学习外,不少老师认为,家庭教育对早教是否有效果,也有重大影响,所以父母也应成为早教很重要的一部分。

早期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一般说孩子6岁(入小学)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期教育(广义的早期教育),但一般宝宝在3岁时进入幼儿园,因此3-6岁宝宝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

那么,早教的教育内容和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有什么不同。首先,教育时间是随时随地,不分时间的;其次,教育内容以宝宝的运动、语言、认知、思维、交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手操作、逻辑思维等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游戏、玩具等的操作来完成;最后,早教的成果不是以要求宝宝认识多少字、会计算多么复杂的题来衡量的,衡量标准是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及对于自身来说的创新能力。

考察:孩子惊人记忆力让家长吃惊。

在某早教中心,来考察早教的家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黄女士一家3个大人,带着2岁的女儿一同来到现场。黄女士说,她脾气很不好,容易发火和冲动。她希望可以在性格、情商方面给女儿带来好的早教培养,不要养成像她一样急躁的性格。在教室里,看了正在上闪卡课的学生上课,黄女士才恍然大悟:孩子的性格、情商等,都是源自右脑的潜能。

这是一家以开发孩子右脑潜能,侧重0-6岁前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主的早教中心。在教室外观看宝宝们上课,只见仅1岁多的孩子,面对老师在面前迅速闪动的卡片,卡片上写着不同的词语或者不同的图案,这些孩子居然能正确地背出相对应的事物,或者记得整叠卡片按顺序数下去依次是什么词语。这不禁让家长们感叹,小孩的瞬间记忆能力比成年人还强。

不仅仅是1岁多的孩子能这样,早教老师告诉大家,还有更小的孩子都能开发出潜能。一名4个月大的孩子在经过早期培训以后,也能认出80多张点数卡,这也表现出孩子在算数上的天资。考察团在这一站总结出一点:孩子集中注意力后,捕捉信息的能力是很强的,不少家长并不太注意,但这却能挖掘孩子的潜力。

在另一家中心,有意向培养孩子走经典诵读早教路线的家长们也对其进行了考察。大家发现,这是一家“全托式”的早教中心,推崇的是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让他们从中受到熏陶,从而在性格、品德上,继承中华美德。只见在教室内,孩子们正在读书,《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和《易经》等,是他们经常诵读的经典著作。

理念:孩子情商成早教大方向。

“通过早教,我希望女儿能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没有说一定要将其培养成天才、神童。”家长周女士表示,通过考察早教,与其他妈妈的交流和早教老师的讲解,让她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前从未想过送孩子去参加早教的家长也开始慢慢认可这种新颖的教育理念,有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去连锁的专业儿童早教机构上课,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购买上述机构的早教产品自己回家教孩子。但是,很多家长仍然未能走出以前固有的教育思维和模式。

不少家长认为,早教就是要孩子变得聪明,读好大学,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其实,在早期教育这一方面,他们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培养孩子的性格、情商应该成为早期教育的大方向。

早教专家表示,对孩子进行早教,并不是说要求他在短期内一定要完成多少知识点的记忆,也不是说一定要保证孩子能够学会多少个字,这个是不能够用量去衡量的,因为早教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这种潜能在6岁以前培养是最好的时期。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性格的形成,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都可以在3岁时就进行培养。超过6岁之后,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再来纠正,非常难,更别说开发其他的右脑潜能了。

家长路女士表示,她带孩子参加早教,就是希望可以培养他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游戏中慢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全托早教机构里,一位家长特地留在那里看孩子们学习、吃饭的全过程,细心的她注意到了老师在分发饭菜时的一个细节:老师将刚盛好的饭菜托盘双手递给学生时,双方给对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并且孩子都懂得双手接过托盘。该家长说:“这些孩子多有礼貌,懂得感恩,只有品德好了,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发展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