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对孩子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要求很严格。因此,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久而久之,孩子就像一根被长期压制的弹簧,终于在其第二个生理逆反期爆发了。2、家长性格比较急躁,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尤其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么暴跳如雷冲孩子大发脾气,要么态度冷淡,对孩子置之不理,从而使孩子对家长产生排斥心理。3、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随意性强,比较情绪化。虽然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经常会因为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对待孩子,有时甚至前后不一致。这种家庭教育中的“人治”色彩使得孩子的规则意识比较淡薄,在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很自然会通过叛逆行为验证父母的权威。例如:他明知应该把字写工整,可他偏写得很潦草,家长越提醒,他越反感,越不好好写,使得家长无可奈何。这都是对抗与管制互相斗争的结果。4、家长错误的关注与管教方式激化了孩子的对立行为。当孩子开始出现逆反现象时,由于家长已经习惯于严厉的管教方式,因此,往往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而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总会加重语气进行反复提醒,甚至训斥。这种惯用的、以往比较有效的管教方式,此时不仅不再管用,反倒容易刺激甚至激怒孩子。这种持续的、负性关注和严厉管教方式,不仅无法使孩子改正缺点,反而导致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更加剧。

正确关注孩子,变管教为引导,多肯定少指责,实现自我管理。

改善亲子关系是解决孩子“不听话”的前提。

正确的关注孩子,就要专门花时间挖掘孩子的优点和兴趣点,并用笔写下来。如:您最喜欢孩子的哪方面。老师向您说过孩子有什么优点。孩子觉得自己哪方面最强。孩子有什么业余爱好。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等等。了解孩子的点滴优点,有助于家长从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这种正确的关注,可以有效帮助家长学会欣赏与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兴趣点是最好的奖励工具,它可以准确告诉家长,用什么来鼓励孩子的好行为,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功。这样做家长就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到渠成。

尊重和理解孩子是解决孩子“不听话”的根本。

家长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管教为引导,和孩子平等相处,共同成长。孩子是6年级的学生了,家长可以从某一学科入手与孩子共同学习提高。例如,在作文方面和孩子共同积累好词佳句、好的开头结尾;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新鲜事写下来,读给孩子听;和孩子共同做些阅读卡片等。让孩子记录家庭开支账,引导他把每个字写工整。6年级的孩子要升初中了,这是孩子冲刺的阶段,学习十分紧张。此时,家长要精心设计孩子的每个休息日,带孩子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做他喜欢的游戏,让孩子的身心得到舒展,孩子会用最好的成绩回报父母的。通过这些方式,重新赢得孩子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欣赏和理解孩子是解决孩子“不听话”的妙法。Zj09.COm

孩子写字潦草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造成的,仅凭家长的几句提醒就改正过来是不可能的。家长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孩子写字时不但提醒还要有要求,并对他说:“我知道你想把每个字都写好,但有时为了图快,就写潦草了,没关系,写慢些,把下面的字写好。”用理解的口吻说出的话,孩子感到亲切,不会有对抗心理。接着认真欣赏孩子写的每一个字(包括那些潦草的字),指出他写字有很大进步,并鼓励他说:“你写的字一个比一个好,继续努力吧!”家长鼓励的话语会成为孩子好习惯形成的催化剂,同时让孩子自己在比较中找出不足。家长要认真记录孩子每次写出工整字的数量,在日积月累、有目的的培养下,孩子会写出工整规范的字来。在培养孩子书写的好习惯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好多时候,不是孩子坚持不了,关键是家长,如果家长能持之以恒带着孩子执行下去,孩子就会觉得家长很认真,自己也就进入自觉的轨道运行了。家长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提醒,自我监督,就会达到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由“家长管教”到“孩子自我管理”。

延伸阅读

孩子吸吮手指衣领需分龄教育


孩子如果吸吮手指衣领怎么办?如果是1岁前的行为,吸吮手指和衣领是正常的,大人无需太阻止;1岁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习惯,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大人也不用过份紧张。等孩子再长大些,这些“坏习惯”自然会改正。

问:怎么才能阻止孩子吸吮手指和咬衣领的坏习惯?

答:这是要区别对待的。如果是1岁前的行为,吸吮手指和衣领是正常的,大人无需太阻止;1岁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习惯,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大人也不用过份紧张。等孩子再长大些,这些“坏习惯”自然会改正。

问:但是,我女儿已经快5周岁了还是有这样的坏习惯,有时把衣领咬得湿湿的。她咬衣服一般是在寂寞没东西玩时才会这样做。

答:这种因寂寞而引起的特殊行为表示这个孩子心事比较重。她不能很主动地寻找玩具,而是在那咬着衣领发呆。建议,此时大人不要强制纠正,可以引导她玩一些玩具或从事一些新的活动。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慢慢帮她改正这种坏的行为和习惯。

远离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恳切希望天下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不妨试试以下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育方式。

从多方面了解孩子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父母一定要抽时间常与孩子、与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当行为的时候,父母心里也能明白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

冷静,冷静,再冷静、

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如果是脾气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骂。其实,此时父母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走入孩子的内心,耐心地询问孩子如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当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上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也会释放掉自身的很多负面的情绪,因而也会避免打骂孩子了。

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当孩子由于种种因素,某些方面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打骂仅是一种感情发泄,对改变孩子的现状无济于事。与其如此徒劳无效,不如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选择前进的道路。如果父母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对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从内心里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父母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父母无法平静下来的时候,要暂时离开孩子所处的环境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来管教孩子。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例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的。而且,打骂孩子是对孩子正当权利的侵犯。其实,不打骂孩子一样可以教出优秀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这个教育理念,把孩子当朋友,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则。所以,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才,现代父母必须拒绝打骂孩子,改变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一片快乐的天空。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中国老话实际上是按父母的意志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打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要遏止打孩子的现象,必须充分认识到打骂孩子的危害:

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孩子遭打的时候,没有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的结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会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难以言状的。

再者,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导致孩子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违心地说谎,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说的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善良、上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经常打骂孩子,肯定会使孩子走向这种希望的反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等等,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为什么打孩子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受传统教养观念的影响。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许多为人父母者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骂,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继承了上一辈的“光荣”传统。尽管他们也深知被父母打骂的滋味,心里也会产生怨恨、反抗,但毕竟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把打骂当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顺理成章的措施。

三是有些父母觉得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就直接动棍棒,特别是脾气暴躁的父母更会容易这样做。

四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状态。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失落,往往会把全盘控制孩子作为一种逃避和满足,甚至把自己在社会中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等。

也许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于一时冲动,但是,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吃过晚饭后,齐齐和爸爸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刚开始他们在看双方都喜欢的晚会节目,但当晚会结束时,爸爸想看球赛转播,齐齐想看动画片,于是父子间的冲突开始了。齐齐跳下沙发把遥控器抢在手里,立即把频道调到他熟悉的少儿节目上。爸爸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儿子的挑战,一伸手就把遥控器从儿子手里夺了过来,随即把频道换到了他想看的体育频道。

齐齐看到爸爸调换了频道,不让他看动画片,大哭了起来。爸爸被吵得不耐烦,同时觉得儿子用哭声抗议老子的行为,应该受到教训,所以,爸爸站起来一边打齐齐,一边把他拉进洗手间关起来,嘴里还骂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齐齐的妈妈也附和着说:“就是,不听话就该打,不打不成才。”结果,从那以后,齐齐变得胆小、懦弱,再也不敢和爸爸抢着看电视了。

既然打骂孩子是错误的,那么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远离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吧。

儿童早教:孩子难管?想让孩子更听话,妈妈应该这样跟孩子说话?


许多 母亲常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真是太难文化教育了。大家都了解,讲话是门方法,若能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一般能接到事倍功半的实际效果。想让孩子更听话应该怎么做?孩子难管怎么办?

母亲怎样说,孩子才想要听?

也许更改平常的说话方式和心态,孩子能让你不一样的反映呢!例举了下列几类说话方式,不但有利于文化教育出聪明的孩子,还能让孩子获得更强的成才。想让孩子更听话应该怎么做?孩子难管怎么办?

激起思索

当孩子把牛乳洒得遍地全是不清楚如何整理的情况下,当孩子碰到难点手足无措的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呢?最先千万不要发脾气,也别指责孩子笨,平静下来,试一下下边的语句,激起孩子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吧!

你觉得如何搞好?你想说什么窍门?

你该怎么做?你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假如你好好想,一定能想到好办法来。

将会会发生了什么?

假如你要想……你觉得几个办法?

想一想,也有别的的办法吗?

我们一起想一想办法?還是你自己想?

相信,你一定能想到好办法的。

孩子,太棒了,这一办法想得真棒。

激励孩子学会思考,自身想办法处理眼下的难点,对孩子的学习培训和工作中都是有挺大协助。

反面加强标准

做为一个好父母,一定要跟孩子立几个老规矩。当孩子违背了老规矩,例如早晨懒床没去院校、用餐又慢悠悠不着急……闹脾气指责孩子始终不容易是最好是的方式,妈妈你要尝试那样说,反面加强标准,在孩子的内心创建起老规矩十分关键、务必遵守的印像,总会孩子说这种话:

相信,你可以遵守……

我希望着你可以保证。

我觉得,我的话有些道理。

你那样做违背了家中准则。

你那样做是不可以被接纳的。

我不会接纳你那样的个人行为。

没事儿,下一次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请记住我们的老规矩。

你要向我致歉,你要用行動来证实。

孩子由小到大,必须遵守各式各样的标准,早一点让孩子搞清楚遵守标准的必要性,孩子才会更听话,校园内不做违反纪律的事儿,做下教师喜爱的好孩子。想让孩子更听话应该怎么做?孩子难管怎么办?

提议和提示

当孩子拿着不容易做的复习题来约你时,你能帮他答题吗?当孩子整理不上屋子,上火闹脾气时,你能帮他整理吗?别这样协助他,你不能替代孩子做事情,你该做的是提议和提示,让孩子勤于思考想办法,亲力亲为做。父母能够 那样对孩子说:

如果我是你,我能那样做……

换另一种方式试一试?

是否那样好点?

你看看,那样说是否更强?

需不需要试着另一种新的方式?

试一下用这一替代如何?

是不是必须再做一次?

来到该做什么的时间了?

想个办法,有没有什么沒有做?

想个办法,怎么才能少错误,不错误?

给提议和提示的方法文化教育孩子,不包办代替、不替代,让孩子单独、信心,端端正正地迈向取得成功。

可选择性的正确引导

当孩子便是不愿关电视机去睡觉的时候,当孩子不愿整理房间的情况下,当孩子不愿写作业的情况下,也不必急着闹脾气,用挑选的句型来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一点缓存的空间,氛围就不容易那麼僵。能够 那么跟孩子说:

我(关电视机)……還是你自己(关)……

先做……還是先做……

我帮你……還是你自己……

你认为那样好,還是那般好?

那样做和那般做有哪些不一样?

你认为,我们今日……還是明日……

你挑选干什么?還是我们一起选……

必须我帮你做些什么吗?或是你能自身干!

你觉得我该那样做,還是那般做?

用一些适度的可选择性的語言来正确引导孩子,既不容易让孩子抵触,也不会把父母和孩子的关联闹翻,一举两得。

有换位思考

孩子终究还小,不容易迁就人,许多 情况下只惦记着自身,不迁就他人……例如,不愿意跟小孩子共享小玩具和糖块;不开心了就大声说出“坏妈妈”;喜爱同学们的橡皮擦就拿回家了;一点琐事就跟最好的朋友争吵……此刻,就需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去感受他人的念头。能够 那么跟孩子说:

倘若你那样干了,你想说什么体会,他人有哪些体会?

你可以觉得到我的感受吗?

你想要他人对你那样做吗?

你那样做,你觉得她会发火吗?

你觉得到了吗?他是否很难过,恨透了?

你尝试想一想他的觉得,是消沉,還是困惑?

我了解你的体会。因为我有感同身受。

我体会来到你内心的烦闷。

想让孩子更听话应该怎么做?有着换位思考的孩子,才算是个贴心友好的好孩子,明白替人着想,孩子才会讨喜。

改变生活方式,远离儿童肥胖症


拒绝儿童成人病,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其实,肥胖的孩子很无辜,因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是大人在管,你给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他就接受什么样的方式,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可能你会觉得很委屈:谁也不是故意让孩子这么胖的。是的,有时候是我们以往的习惯、固有的想法,让我们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胖!那么,从现在开始,做个改变吧,只是一些小小的调整,就会带来不一样的健康生活。

适中的出生体重

“先天不足后天补”,通常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是,补得太厉害,反而会埋下肥胖的隐患。

在北京,每年出生的孩子当中,有10%左右的孩子是巨大儿(高于4千克),2%左右的孩子是出生低体重儿(足月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

如果孕妈妈怀孕前就比较胖,在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就有可能生下巨大儿。这样的宝宝与同龄孩子相比,今后肥胖的可能性更大,患病的风险更高、年龄更小、症状更重。

对于出生时超重的宝宝,家长都会注意适度喂养,避免宝宝过胖;而对于那些足月出生低体重儿,家长却一心只想着“先天不足后天补”,哪会想到肥胖的问题。其实,低体重的孩子也是成人病的高发人群。因为这样的孩子出生后,本身有个追赶生长的阶段,加上家长急切想“补回”他先天的不足,往往容易追赶得过快,出现肥胖。所以,先天不足的孩子,后天维持缓慢的脂肪增长,其实对他是种保护。

小编讲常识:

对于低出生体重儿,一方面要避免过度追赶生长,以免造成成年肥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证孩子足够、均衡的营养。因为前三年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低出生体重儿如果体重始终很低,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无法保证他的智力正常发展。

合理喂养

现在你为能多喂他一口而高兴,将来可能就要为他多减一斤体重而发愁。

只要进出平衡,即摄入和消耗平衡,人就不会肥胖。大部分的孩子之所以肥胖,主要是因为家长过度喂养,造成进出不平衡。

几个同龄的小宝宝在一起,家长往往爱让他们比个子、比体重,要是自己的孩子身高、体重都领先,家长都会比较得意。“多吃才能多长!”基于这样的想法,家长就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哪怕多吃下一口。时间长了,孩子的胃容量就会加大。吃得过多,自然就会长胖。等以后他适应了这么大的饮食量,你再去控制他的饭量,会让孩子很痛苦,而且难度也很大。

所以,只要孩子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速率,就说明他的营养是足够的,生长发育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追求孩子“高人一等”。否则,以后你就要为他的减肥问题头疼了。

科学搭配膳食结构

没有一种食物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只是你的饮食搭配。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饮食是很合理的:食物多样化,偏谷物,多蔬菜。但现在看来,其中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油脂含量偏高,食盐量偏大。以前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每餐也就一两个菜,这个问题还不突出。现在每餐四五个菜,所用的油和盐自然也就增加了很多。而被我们称之为“垃圾食品”的“洋快餐”也并非就一无是处,孩子绝对不能碰。只要不过于频繁地吃,并且注意配合蔬菜、水果的搭配就行。

所以,从食物本身来说,没有一种食物是绝对不健康的,所谓的不健康食品,其实只是你的搭配不当。只要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就能让你和孩子都享受到各种食物的美味。

特别提醒:不要给孩子吃汤拌饭

你知道吗?菜汤里的盐分和油都是最多的,给孩子用菜汤拌饭吃,会使孩子摄入过多的油和盐,而真正的膳食纤维却吃不到。

增加有氧代谢运动

不必增加很多运动量,只要你减少每天的静态运动时间,就能够减少肥胖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运动的好处,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坚持每天运动有一定的难度。其实,不管是你还是孩子,只要减少每天的静态时间,就能够达到锻炼目的,而不是非要增加很多运动量,因为静态运动方式是造成肥胖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平常看电视、用电脑,也是一种运动,只不过这是静态运动,并不是有氧代谢运动,所以,减少静态运动时间,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有氧代谢运动的时间。只要带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哪怕只是散散步,也能减少静态运动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