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伦理和道德,不是来自你怎么告诉他的,而是来自你如何对待他。

在生命的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当你怀抱宝宝,你可能会注意到,抱他离你胸膛很近的时候,他会觉得你皮肤温暖、心跳平稳可靠,很是舒服。或者你还能注意到,把他卧室里的遮阳物放低,让他充分放松,能让他和你正式交换目光。

这些舒适的小小接触,让你的孩子更深切地感受到关爱。当你试着关注他的身体需求时,在他饿哭的时候去感受他,或者在他胃痛的时候安抚他的后背,他会体验到你微笑中的情感芳香,你对待他时的温柔亲切。随着时间推移,在你的帮助下,他不仅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还会把这种关心撒播到别人身上,因为他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好。

通过几年的研究,我很难过地发现:如果很小的孩子得不到适当的关爱和尊敬,他就会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被粗鲁对待和虐待的孩子会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希望以粗鲁、虐待回报别人。当家长、照顾者或其他权威人士在场时,他们就会隐藏这种倾向,表现出我是个“好公民”;但是当他们一旦离开这些权威人士,他们早期遭受的粗鲁和漠不关心的对待,就会经常反映在他对待其他孩子和动物时表现得粗鲁或漠不关心,他们这样做时通常会感到难过和沮丧。

对于这些孩子,“做好”仅仅意味着让事情结束。他们遵守规矩只因为对他们有益。因为从未品尝过被关爱的内在的甜蜜快乐,他们从没有从直觉上认为关心和帮助别人会感觉很好。

在8个月到18个月的时候,孩子快乐地做出一些姿势能让自己明白这个世界是个逻辑的所在,在这里,欢乐的叫喊,拉你的袖子,恳求的目光,都将得到鼓励的回报。他也开始把自己看成是与你们分开的,是一个有价值的被爱护的玩伴。这个游戏为他提供了早期对与错的教育。当他跨过行为之限,你皱眉,紧紧抓住他的手,表情难过,有力地摇头,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说明,那就是他做错了。

在孩子蹒跚学步期间,孩子们想要确定做事的准则:打人是不好的,分享是好的。当你的孩子在两岁半玩恐龙游戏时,或者孩子在3岁让他的玩具消防员成为超级复仇英雄时,如果你坐在地板上,加入他的游戏,那么你的孩子就不会过于激动,滑向“坏”的行为。在“坏”的行为中,他会伤害自己或其他人,或者打破玩具,或者二者都会。

这时他需要可靠的限制设定,这是只有你或其他爱他的看护者才能提供的。当他遭遇一场灾难,因为事情不是按他所想发展,或者他故意踢他的玩具,你必须要支配他时,你要把他急需的冷静强加给他。

用激怒的表情和威胁去吓孩子,不能产生伦理或道德上的价值,设定虽然严格但却温和而持久的行为限制,配以尊重与共情才能产生这样的价值。所以当他要发脾气时,首先试着让他安静,用共情的语调、平静的声音评论他的挫败,然后谨慎地尝试转移他的注意力,将他引向一个平静但快乐的活动上。即使你没能立刻帮助他恢复冷静,他也能感受到你和他在一起,你站在他这边。由于你的孩子受到尊重的对待,所以当你实施一个限制的时候,他很少会自卫性反抗。

如果他的弟弟拿了他心爱的玩偶,他猛打弟弟,或者采用其他不妥的方式,你第一个命令可能是让他站到一边,帮他平静下来。当他呼吸稍微平静,你可以拿出“唱红脸”的架势,和他谈为什么他的坏行为不能继续,尽管你知道他生气了。这样的谈话最好远离“犯罪”现场,这样你的孩子就不会看到让他生气和沮丧的根源,会专心听从你的安慰。

接下来,你要和他谈谈他需要限制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限制是什么。然后,让他确信,惩罚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不要阻止他表达他的不快或生气,但要帮助他改变表达,减少他的负能量。你要带着尊重的心情去倾听,但是要指出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是他确实没有想到的。当他最终不再发抖,以及所有的被压抑的沮丧都消失后,试着安慰他:他下次怎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愤怒。最后,让他知道你也经历过同样的情感,而且你知道不让它变遭很难。你的同情会让他平静,也让他再次确信,这会让他也挽回一点面子。

孤立他,或者让他自己待在他的房间里,通常不能帮助他控制。这种惩罚的特点是会破坏你和孩子之间建立起的温情。让他坐在你旁边的椅子上,安静地待一会儿,不让他玩他喜欢的游戏;或者让他和你一起做些家务。这种限制既含着尊重也很令人欣慰。他会内化这种情感,希望以后能控制它们。

当孩子渐渐了解到世界上的事并不总是公平的,他会越来越进入一种不清不楚的状态:在看似绝对公平的世界,他可能要作出伦理或道德上的选择。他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让他避免了很多模糊、很多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脱离了这个大世界,但是现在他要加入群体中,要自己冒险,他正面对更多道德难题。

例如当他面对对方三个拦截队员正试图断下他的足球时,“推搡和推挤是不好的”、“分享是好的”这类的话已经不再对他有指导意义。他当然不会与其他队员分享自己的球,因此你为他定下的分享的原则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情况中。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发现了青少年将面对的这种模糊情况,他研究了作道德判断时的不同程度的思考。“比如你是成年人,你的祖母病了,需要立刻吃药,否则活不过今晚。但是镇上唯一的药店已经关门,你会打破药店的门偷出救命的药呢,还是遵守你的原则?”

当你和十几岁的孩子谈这些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你就是在帮助他在需要独立做出决定时要担负起责任。他想救祖母的命是道德对他的要求,这能让他违犯法律吗?如果他的祖母不是一个好人呢?在一个人处于生死边缘时,是否能为了救人而不择手段呢?如果药剂师工作到很晚,被入侵者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吓,心脏病发作死亡,他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这个哲学思考将帮助你的高中生孩子成为一个有逻辑的、思维缜密的思考者,他们自己将会创造性地思考对与错的范围。

通常,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的不是单纯的生死方面的困境,而是他们能有情感地处理一件大事。比如洛蒂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昨天晚上,在这两个朋友去度假之前,她不能同时和两人在一起。她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而且还不伤害朋友的情感呢?

家长对她的确处于两难境地表示同情,可以给她信心;这种情况大多数成人也很难处理好。他们可能会想,要不要对其中一个女孩撒个无关痛痒的小谎,避免伤害她的感情。当然,你总是强调做个直率的人和告知真相的重要性。她会选择和家人一起,而不和任何一个朋友在一起,从而避免这种困境吗?对洛蒂来说哪种选择是更合乎道德的决定?

鼓励孩子具有道德感

1.在他沮丧时,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2.问他感觉怎样,为什么这样。

3.带着共情与尊重之心对待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他从你的表率行为,而不是你的教导中学习。

4.设定严格但温和且适当的限制。

5.面对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和十几岁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不确定的情况,进行很多“如果……会怎样”的讨论。

6.告诉孩子你也遇到过同样的道德难题,也做过同样遗憾的事,你了解他那激动的情感,告诉他你家族历史中的宗教与伦理传统。

对于年轻的成人来说,在他挣扎于这些复杂的道德与伦理问题中时,没有简单的答案能去安慰他。但是通过参与到苏格拉底式的争论,通过问他哪里、何时、为什么、怎么样,以及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胜过做出庄重的宣言:要做正确的事。你要提前数年为他提供实践,让他有机会缜密思考;还要为他提供所有优秀孩子都具备的智力上的严密性。

鼓励孩子去自我反思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孩子,会对社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他们养育的孩子很少有伤害民众的倾向,或者成为心胸狭窄的人,去破坏事物。这样的内在价值观有助于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关注地球——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在青少年向成人阶段发展的时候,他们在心智上逐渐成为能为自己设定未来目标的人,能将它与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他们还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观点,有时试着穿别人的鞋走一段路。在他们尝试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做更长远的承诺的时候,新的洞察力和共情心就被磨砺出来了。在他们进入大学、工厂,然后开始自己养家的时候,他们将会带着你教给他们的价值观。你将走入他们的内心,存在于他们的正直的品格与价值观中。这是你在他们从婴儿时期一直到成人阶段,通过所有的对话、声明、争论以及所有爱的关注,教给他们的。

最后,如果你幸运,你还拥有一个绝好机会,用同样的理解与关爱的价值观教育新一代——孩子的孩子。这是文明与文化的延续之路。这让优秀孩子去创造文明、缔造文化。

在此我想感谢萨拉·马奥尼,对这本书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在本书中充满创意的、贴切的例子以及生动的写作风格充分反映了本书的主旨和内容。我还要感谢南希·布莱斯罗·刘易斯,在撰写本书某些章节的过程中,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我还要感谢休·莫里森所给予的指导性的支持,感谢萨拉·米勒在许多方面给予和我们合作的家庭以帮助,还要感谢简·滕尼在本书的写作初期提供的指导性帮助。

我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对梅洛伊德·劳伦斯的感激之情,在对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她引入了一种感性且有组织的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她让这本《孩子有这10大品质就够了》一书确实地展现出了优秀的孩子身上的品质。

因此,家长们应重视教育孩子的方式,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应该正确的教育孩子。

精选阅读

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吸收性心智”的启示

3岁以前的孩子,虽然还难以理解责任感的概念,但用蒙台梭利的话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吸收性心智”时期,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生命前三年的这种“吸收”是无意识的,就像照相一样,可以把所吸收的影像印在脑海里,很难抹掉。所以,这一时期,父母如果能够为孩子创设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家庭环境,则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潜在的影响,成为滋养责任感行为的丰富养料。

善用“自居作用”

爱模仿是学前期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从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到学着爸爸打电脑,再到跟着喜欢的卡通形象学习各种行为,可以说,孩子的很多本领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自居作用”,它指的是孩子试图经由模仿,把自己变成和自居对象(比如,能干的阿姨、慈爱的妈妈、勇敢的奥特曼等)一样的人的过程。自居作用的结果是儿童形成了通过榜样形象进行学习的倾向,明白了这一点,父母除了注意自身的行为示范外,还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责任感的形象供他们模仿,一般来说,这一时期,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更容易调动孩子“自居”的兴趣,父母不妨多陪孩子看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绘本,如《惊险的捉迷藏》、《讨厌的大肥猪》等。

抓住“第一关键期”

孩子进入1岁半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将逐渐出现“我自己来”的独立倾向,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这就为培养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的家长怕孩子把事情搞糟,仍然喜欢包办代替,其实这种过分关爱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错失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期。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怕孩子把事情搞糟,只要他们愿意做、事情本身没有危险,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甚至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穿鞋子、摆筷子、剥豆子、倒垃圾、收拾玩具、喂小鱼等。我从女儿桐桐两岁左右起,带她出去买菜或者户外活动时,就会有意识地让她自己拿自己的东西,或者帮我拿一样东西,目的就是从日常生活点滴中培养她的责任意识。久而久之,小家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出门的时候,自己的东西都会尽量自己带着,自己没有东西的时候,妈妈手里有什么她能提得动的东西,也会很乐意帮妈妈提着!

适时正面强化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孩子的行为总是被他的后果所强化。当一个孩子频频从一种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更可能将这种行为倾向固化下来,形成品质或习惯。责任感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做出有责任感的行为之后,父母就适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则孩子从事同类行为的积极性就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但表扬鼓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帮着拿筷子或者自己洗手绢,就禁不住大力表扬:“哎呀,真棒,会帮妈妈做事了!”这样的表扬就不是最好的方式,难以让孩子意识到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不如换成:“看,宝宝会自己刷鞋子了!”“呀,谁摆的筷子呀,这么整齐!”等表达方式。

其实,在孩子能力所及时,给他自行完成的空间,既是呵护了责任心的幼芽,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步。对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培养责任感就是从锻炼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开始。

怎样开导有入园恐惧的孩子


你家宝宝有入园恐惧吗?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宝宝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对应现象愈多,则说明入园恐惧越严重)

1.入园时哭闹,拉住家里人不放手2.在幼儿园里特别乖,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3.入园后经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头疼等情况4.从不在幼儿园大便或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衣服上5.在园有尿频的现象或腹泻的现象6.在园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参加集体幼儿园活动,表情淡漠

宝宝入园家长五要

1.提早准备为了让宝宝更快适应新生活,家长可以通过参加一个活动、半天班、全天班等逐步接触和过渡的方式让孩子接受幼儿园。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参观,告诉宝宝这里就是他的幼儿园,给孩子指认和家里相同、孩子感兴趣的熟悉信息,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2.保持平静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信任孩子相信3岁的他有能力迈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份信任和支持,会将一份能量传递给孩子,协助孩子做好面对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当孩子出现不愿去幼儿园的情绪,或者被送到幼儿园,见家长离去就大哭时,家长要抱着孩子、看着他的眼睛,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你已经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这里有爱你的老师和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虽然妈妈一天不在你身边,但是妈妈心里会想着你,而且下午我会早点来接你。”

4.分享快乐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积极配合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

宝宝入园家长五不要

1.迁就放纵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2.甜水等待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3.刨根问底孩子回家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反应,家长不必过多提到幼儿园,也不必讲过多的道理,孩子在学校待了一天,回家后他需要自由的氛围。即使孩子愿意表达,家长也要注意多做正面引导,多问问孩子幼儿园好的地方,而不要问他们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同学欺负了没有,这样反而容易形成一种反面的心理暗示。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尽量跟老师多沟通,也可以上幼儿园的网站了解,有的学校会把孩子一天的在校情况写在他们的博客上。

4.零食补偿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5.偏听偏信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无条件的爱是培养孩子道德的最佳方法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肝宝贝,有着浓浓的爱。道德,是每个孩子终生受用的一门课程。孩子的道德,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如何培养呢?

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这时的孩子不仅没有判断善恶的能力,他们想要的也只是与生存相关的事情,婴儿因为肚子饿会哭,困了会哭,而不是在使小性子。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为道德智能播种的时期,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发智能。这时需要的只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没有什么特别的,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平时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妈妈的爱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与父母建立起坚实的感情纽带。父母的这种爱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会让孩子积极地感受世界。孩子只有在接受了父母无条件的爱时,情绪上得到稳定,才能够积极地面对世界。因此,父母给这个时期的孩子培养道德智能只需要无条件的爱。

孩子一哭,马上放下所有事情跑过去

曾经听一个幼儿园园长讲述了这样一条规律,虽然每个孩子性格都不同,但是频繁打架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凡是这样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妈妈不在身边,或与家人分开生活的孩子。因为妈妈要上班,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的,也属于这一类。

在一岁以内,不能够与父母,特别是与妈妈在一起的孩子,他们在情绪上没有安全感,与人的相处就比较难。因为不得已,妈妈不能与孩子在一起时,必须有另外一个看护人。然而,和孩子在一起不等于是单纯地留在孩子身边,而是细心地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及时做出反应。

这个时期的孩子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哭来完成的。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就要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去哄孩子。孩子不论怎么哭,妈妈都不在,孩子就会感到不安,消极地看待世界。因为内心充满“愤怒”,将来可能无法抑制自身的攻击性。

绝对不要对孩子喊

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满周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认识自己错误的道德思考能力。孩子总想用手去抓热的东西或玩弄尖锐的物品,这是父母将危险物品随意放置的错误,与孩子无关。这时父母如果生气,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就会因为害怕而感到不安。父母该做的就是提前把危险的物品拿走或消除危险的状况。

慢慢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在出生6个月后才开始相信,不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不会离开他。在这之前,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只会妨碍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感情。6个月后,才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耐心。

比如,在给孩子更换纸尿裤或冲奶粉时,可以对孩子说“是不是很难受啊?再稍微等一会儿”,“妈妈正在给你冲奶粉,等着啊”之类的话,孩子就慢慢地学会忍耐。

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偶尔会很烦躁,甚至发脾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母亲的话,但是他会通过母亲的行为或语调明白妈妈的情绪。

等待孩子做出反应

妈妈们经常会不安地说“孩子到这时候应该能认识妈妈了”,“孩子怎么不笑啊”之类的话。孩子在各年龄段都会有普遍规律,但是随着个体的不同,孩子的反应千差万别,一周岁之前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对妈妈的所有行为及时地做出反应,而有的孩子却没有特别的反应。不要预测孩子的反应,即便孩子没有反应,或者不是你所期待的反应,那也只是孩子本身的特征。等待是一种美德,父母也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出反应。

尽可能地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尽量多抱这个时期的孩子,用温柔的声音传达你的爱,没有比这再好的教育方法了。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孩子会通过妈妈温暖的怀抱和爱的表达感受被爱。细细想来,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值得让你表达爱的。再大一点,你就会担心养成不良习惯;更大一点,你就会不好意思,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爱。这个时期孩子得到的爱,对于将来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尽情地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吧!

小编总结:道德对于孩子的未来很重要。良好的道德让孩子更容易立足于社会。培养孩子的道德,家长们应在每个阶段,悉心去教育孩子,去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意识。培养道德需要无条件的爱!

父母养育态度影响孩子人格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不仅表现在先天的遗传因素方面,而且同样适用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过程。

“孩子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说,健康的儿童人格应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等。

据介绍,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人格形成。如,支配型的父母,孩子的人格多为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干涉型的父母,孩子容易神经质、被动、幼稚,甚至有癔病性人格。在心理学上,癔病型人格也称歇斯底里型人格,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哭笑无常等。娇宠型的父母,孩子易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但也有温和的人格。拒绝型的父母,孩子有自我显示、冷漠、暴乱的特点。不关心的父母,孩子会有攻击的、情绪不稳定的、冷酷的、自立的人格。专横型的父母,孩子容易有反抗的、情绪不稳定的、依赖的、服从的人格。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有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人格等。

孩子入托有强烈的恐惧感怎么办


友:现我小孩2岁零1个月入托快三星期了,第一星期表现好一点,送到托儿所就哭一会,等我们走后就不哭了,第二个星期送托时走到半路就不想去,指着要到其它地方去,那我就买了牛奶或其它食物给他吃,也勉强能送去上托,第三星期小孩一看到我拿来书包,他就哭着说:我不去托儿所、不去托儿所、我好害怕、好害怕!

茅于燕:从你的介绍看,孩子入托三个星期了,第一个星期表现好一点,愈来愈坏,到第三个星期简直就不想去了。这种情况很常见。主要是一开始,好奇心占上风,东看看、西玩玩,比较高兴。可是,在托儿所总不如在家“自由”,他想拿个什么东西、想怎样睡觉、想找妈妈撒个娇,都不行了。再加是这个段所特有的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地方的特点,所以就不适应了。你说他有强烈的恐惧感,恐怕没有那么严重,只是有点不适应而已。

一般来说,儿童入托,入园,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与许多因素有关:

1、年龄:儿童从五、六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有一种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的现象,感到在陌生人面前或陌生环境中,没有安全感;

2、气质:敏感的孩子适应环境慢;

3、平时很少见到陌生人的孩子、很少到陌生环境去的孩子,适应环境也慢;

4、孩子入托以前对他的入托准备(主要是精神上的准备)做得不够,以使托儿所的一切,对他来说非常陌生,也就没有安全感了。

5、老师的教育方式。过份严厉和放任不管都不好。

我曾经做过方面的研究,40多个入托的孩子,有95%开始不适应,他们哭闹、站在门口等妈妈、头开晚上就央求妈妈不去托儿所了、夜里常常惊醒、甚至在幼儿园(托儿所)不吃、不喝、不午睡、遗尿等。这些情况在有的孩子那里比较严重,在有的孩子那里又比较轻。一般来说,有60%的儿童在两周内开始适应这新环境了;有30%在一个月左右能适应;有10%在一到两个月才完全适应(偶尔还会说想妈妈、要回家),所以可以说两个月以后基本上没有儿童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教师水平太差、对孩子没有爱心、经常训斥孩子,那么,孩子也许会有更长时间地不适应,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当然,家长也许会给孩子换幼儿园了)。

从我的工件经验看,你孩子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不用担心这种不适应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障碍,更不会对孩子日后上学有影响。

孩子有一点不适应,你们应该这样做,以使这种过渡尽量缩短:

1、保持一颗平常心,自己不要太紧张,你一紧张,你的态度、言词、语调、甚至眼神都会表现出来,孩子也会紧张。

2、要表现出爱他,但不要好像他在托儿所受委曲,回来“补偿”,给买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以使他对比这两个地方,觉得家里比托儿所好,不想去。

3、和老师经常联系,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向她反映,希望她更关爱他,让他快一点渡过这个不适应的阶段。

4、有意识地在他和家人面前谈托儿所的优点,比如老师怎么怎么好、玩具怎么怎么多、有小朋友一块儿玩怎么怎么开心等,让他对托儿所更有好印象,愿意去。

5、既然已经决送孩子去托儿所了,就这样做下去,过两三个月再看,如果他还是哭闹,可以不送,等到三岁再送,那时,他会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了。最要紧的一点,是不要经常去托儿所“偷看”他(许多家长都有过这种做法),当他发现一次,就老会期待再看到你,反而不愿在托儿所了。

6、在家长可以进行早期教育,自己当老师。

老人养育的孩子易变自私吗?


“幼儿园放寒假了,4岁的女儿交由外公外婆带,没几天就被惯得不像样……”昨日,家住海珠区金碧花园的梁女士提起孩子,满脸愁容。据了解,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年轻爸爸妈妈忙于工作,而将孩子全权交给老人。孩子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究竟“孩子自己带还是老人带”?家长们左右为难。

孩子更愿与祖辈生活?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南的一所幼儿园门口,未到放学时间,铁门外已经围满了密密麻麻的家长。其中,大部分是老人。

“爸爸妈妈工作忙,不能照顾我,我只好跟爷爷奶奶住。爷爷奶奶对我管得不太严,只要我把作业写完了,就可以看电视,或出去跟院子里的小朋友玩。但跟爸爸妈妈住,我就不能看电视了,也不能出去玩,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一点意思都没有。”小宇今年5岁,明年才正式上小学。昨日一放学,小宇挽着前来接他的爷爷奶奶的手,很满足地说:“爷爷,奶奶是我最喜欢的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愿意将孩子交予父辈抚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他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第三,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能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

“我父母都在深圳上班,我从幼儿园开始就跟在广州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岁数都大了,需要我照顾他们,我觉得这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莉显得十分懂事:“我放学回家,先帮奶奶做饭,吃完饭后就开始学习。每个周末我都会做家务事。”

老人带小孩问题多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不少家庭享受“隔代教育”的方便时,有相当一部分爸爸妈妈们却有苦说不清。

“我儿子今年刚满3岁,还没有上幼儿园,由于我们夫妻两个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我跟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孩子送到我父母家。可是,半年后我发现,小孩有了不少毛病:一看到零食便哭哭啼啼要买;饭桌上他自己喜欢吃的菜别人不能下筷子;鞋带松了,把脚一伸,旁边的爷爷奶奶赶快蹲下来给他系上……”昨日,记者和一位年轻爸爸聊起时,他说了一堆头痛事。

“年轻父母最好是自己带小孩,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甩手掌柜’!”说起自家小孩,家住荔湾区的市民刘女士追悔不已。刘女士说,由于工作忙,孩子从小就交给爷爷、奶奶带,老人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当时周围的朋友都羡慕不已,自己也落得清闲。等接回身边时,她才发现,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吃饭基本上靠喂,尿尿还要人端,非常娇惯。

采访中,不少父母向记者抱怨,爷爷奶奶们太过溺爱小孩,凡事都为小孩“撑腰”,使孩子在父母的面前有恃无恐,任性妄为。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儿子不肯吃饭,他佯装要打他,没想到儿子两眼一瞪,说:“你敢打我,我叫爷爷打你!”

“过来人”成功经验:

充分尊重不断沟通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出现,年轻家长们开始担忧:大部分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个人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这些均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但若自己亲手带孩子,年轻的父母又觉为难,“工作太忙碌,哪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呢”。

于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断想出方法“见招拆招”。家住天河区的黄女士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儿子今年三岁,两年前,黄女士发现孩子开始任性,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大声哭闹、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奶奶看到孩子哭就马上抱起孩子。不仅如此,儿子很喜欢吃糖,黄女士就把家里的糖都收了起来。孩子一想吃糖,就哭着喊着找爷爷拿。“孩子这样下去一定会被惯得不成样子的。”心急如焚的黄女士当时有了一个“与长辈们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想法。

“老人家经验毕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有问题可以提出,但一定要心平气和,要肯定他们的功劳,也要适当地点明不足的地方……”两年过去了,黄女士家的小孩成了小区内出名的“乖孩子”,不仅与同伴玩耍中懂得谦让,大楼上下见了谁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特别招人喜欢。

黄女士说:“爷爷奶奶对孙子十分喜爱,自然也就多了一些纵容,这种纵容让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所以,我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虽说育儿经验少,但现在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可以边学边育儿,并对过去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以改进。这样也能减轻老人的负担。”

此外,黄女士还认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因为我对老人比较关心、照顾,儿子也自然吸收到。比如吃东西他会想着我们,现在孩子3岁多吃饭时已经会给大人夹菜。”

专家观点:

祖辈教育孩子应当甘做“配角”

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广州市第一中学退休老教师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和祖辈老人都要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抚养、照料和教育这些事上,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辈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全权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

潘老师已是6个孙子孙女的奶奶和外婆,作为“过来人”又是教育专家,她总结出一套教育心得:“当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孙辈常会向祖父辈寻求庇护,这个时候,祖父辈不应袒护孩子。”潘老师表示,有关孙辈生活大事的决定权都应该交给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辈可以提出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女共同教育孩子。

此外,潘老师还特别提醒祖辈们要学会学习,和孙辈共同成长。“作为祖父辈,应虚心接受一些新知识。可以选择适宜的学习途径,如看电视、报纸等,在短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不能忽略了孩子这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多和他们交流分享,能获得在其他人那里得不到的资料,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虽然我们说老人带孩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老人带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年轻人学习的。

幼儿学国学要“学之有道”


调查

八成家长赞成孩子学国学

幼儿园的小朋友周州说:“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三字经》、唐诗。”他的爸爸说:“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是难以言喻的,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我非常支持孩子学习经典国学。”

事实上,像周先生这样支持孩子学习经典国学的家长并不占少数。调查显示,有78%的家长表示,有机会的话就会让孩子接触、学习一些经典国学。另外,有12%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正在学习经典国学。

家长们赞同孩子学习国学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首先通过诵读经典,能够让孩子了解、学习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出来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个道德标准;其次,读经能够促进孩子识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初衷

九成家长让孩子“学做人”

目前,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几乎遍布了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年轻的父母们不停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性或实用性课程的补习,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具备各方面的知识。

“因为现在孩子还小,所以对于别的方面我们都还没有做太多的打算,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懂得一些做人的礼数和道理,具备良好的品德。”调查中,86%的家长表示,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最看中的是孩子性格、品格的形成,只有10%的家长单纯看中知识的灌输。在《三字经》、《弟子规》中,蕴涵不少很好的思想,譬如仁、义、礼、智、信,学习这些思想对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争议

幼儿学国学是否要先“会意”

就在孩子们热学国学经典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众所周知,学龄前的儿童识字量有限,也就是说他们在诵读一些国学经典的时候,只会背,不会写,也不会认字,甚至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调查中,20%的家长认为读经和识字之间没有什么关系,30%的家长认为读经能促进识字,另外,有26%的家长认为先识字对读经有帮助。那么,孩子不识字,他们能明白国学经典的精髓吗?

“不需要理解,吟咏即可,功在潜移默化。”国学启蒙专家认为,及早让儿童诵读经典,就是趁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作品。而诵读就是要让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反刍、发酵。“前辈们已经为这种方法‘验明正身’,证实其是奠定一生都受益无穷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思维能力的潜移默化的好方式。”

同时,国学启蒙专家指出,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情节,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去理解国学经典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