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别让孩子跑错方向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绘画方面,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是个大挑战。

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

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相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总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你慢慢来(上)


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很感动,尤其是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最近看很多妈妈的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帖子,看到孩子伤心、委屈时,我也跟着掉泪。我的儿子快两岁了,我决定最早三岁送他上幼儿园。

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幼儿园3个老师36个孩子,问过几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家长,有的说原本很活泼的一个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变得很呆滞;还有一个家长说孩子变得很蔫、嗓子已经哑了,不能提有关幼儿园的任何东西,尤其是“幼儿园”三个字;有的孩子则是脾气变得很大,动辙发火;有的是刚接时伤心地哭,过一会儿就好,高高兴兴,但是第二天不要去幼儿园。家长说,过去孩子在家哭是大声哭,不是伤心,而是有撒娇也有耍赖,可是去幼儿园接时却是无声落泪,非常非常地委屈,是真的伤心欲绝。

大部分家长都说,要坚持,过一段时间就好。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就好呢?我觉得孩子的接受能力是相当强的,可能要超过大人,他是无可奈何了,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孩子快要从幼儿园“毕业”的几个家长有同感。

为什么要让他无可奈何地去接受,而不是等他自然而然地接受呢?如果慢慢等,能等到那一天吗?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也从儿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一定要那么早去幼儿园吗?如果是当当妈那种类型的幼儿园可能还可以考虑吧。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少的老师,不可能会顺着孩子的天性让他发展的,大部分时间会象管教小学生一样,不让“乱动”,而这么小的孩子正是要东奔西跑,左摸摸右摸摸地去了解世界的呀!

我不让儿子那么早去幼儿园伤心、无可奈何,是出于不忍心,是出于心疼才有这个想法,可是最近我从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个现象,明白了一个道理:可以慢慢地等孩子长大,他的成长会令你惊讶的。我现在不想让孩子早上幼儿园的理由变了,我是要耐心等他长大,大到可以接受幼儿园的生活。

儿子与周围的几个孩子相比,是最幸福的。我原来不懂幼儿心理,反正就是惯,从不当面表示生气,阿姨也不懂,但她脾气很好,儿子很喜欢她。我看了一些书尤其是蒙氏的,在我经常薰陶下阿姨也有了点概念,并且她自己在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奶奶很疼孙子,很“惯”孙子;姥姥是“放手”教育,所在在大方向上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意愿来的:放手,儿子想做什么,只要不危险,基本上都满足,不训斥;不立规矩(这是我经教训所得);蹲下来与他平视,耐心交流;说话算话,不轻许诺言,如果许下了,无论多难都要实现……。我在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是陪儿子,尽量拒绝加班。儿子一直在这样一个无论父母在家与否都很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本来阿姨还担心如此下去会不会长大了不好管教,可是现在的事实却证明,儿子是很听讲道理的,比较好说话。可以说,儿子从来没有受过挫折。

象他这么大的孩子有的会背很多儿歌了、会数到10了、会认字了,可是这些我从来都没教过他,我比较注重动手,注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以我们还没有听过儿子给我们背儿歌,至于数数、认字就更别提了,可以说大字不识一个,我说他是文盲,姥姥说不是不是不是,文盲是有年龄限制的。

但是我在讲故事时,他会接下句,背儿歌时他也会接,当我有了这个发现时,赶紧多背了几首平常给他念过的,发现他都能接上,老公听到后高兴地跑过来亲儿子。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教他特意去背什么。

现在他能区分1和好多、大和小、高和低,长和短还不是很明白,能识别红色,能识别很多种车……七月底八月初刚开始会说话,现在经常说出让我们惊讶不已的句子。

儿子小时对刷马桶很感兴趣,现在改了,愿意趴在水池边洗碗、洗菜甚至洗汽车,在我的监督下拿着真刀(比较钝)“切切”,可能是玩自己的玩具“切切”不够真实(当然只有我敢这样做,别人谁也不敢,“担不起这个责任”),早上还能给我剥鸡蛋,自己还会剥虾(当然用大人眼光来看虾剥得不是很好)……什么事都愿意自己动手。自己的玩具还要自己“修修”,拿着他自己的工具象模象样地“修修”。有一次,儿子自己在撕山楂片的包装,同事看到很惊讶,我说我们一向是给他让他自己来的,除非特别不好弄的,我会给他开个口,况且你不让他撕他还不高兴呢。

阿姨在儿子上下台阶、与小朋友们在一起时过于保护,他在这些方面显得很胆小,也许还有天生性格的原因(我和老公小时候都胆小),也许是安全感还不够,用奶奶的话说是“菜老包”,出门老让抱着,还有就是不会分享,我原来为这些事急过,后来看了一些文章,说两三岁的孩子刚知道自我,还不完全懂得分享,也不会与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所以我就不管了,心想“等过了三岁吧”!抱着就抱着吧,等有了绝对的安全感自然就自己走了。

下一篇:孩子,你慢慢来(下)

不输在起跑线上,但也不要抢跑(宝宝入园)


引言:我们总是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适合在起跑线上领跑。

最近遇到很多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来找我咨询“曾老师,明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现在要不要先给他学一学拼音、数学?”“我们家孩子现在还小,但是我想给他学点才艺,比如画画,跳舞,弹琴之类的,这样以后读书了之后,小孩子会更有竞争力,老师你觉得学点什么好啊?”“老师,我看别家小孩都学这个,学那个,又是上兴趣班,还学少儿英语,我担心我家孩子幼儿园里不给他学点东西,以后会不会比同龄孩子差呀?”······

中国家长素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延续了自古以来的早学多学的传统。很多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落后,早早地就把孩子送进了各种学习班。

康康妈妈可谓这方面的典范,康康半岁时,妈妈开始带他上早教,1岁教康康背唐诗,2岁教康康认字,3岁时康康已经能从一数到一百,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进入幼儿园后,家里更是列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表,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先跟着DVD学幼儿数学,晚上要坚持识一到两个字,读一段儿歌或童话故事,每周要在一本田字格练习簿上写满一页字。周末还要接受情商训练、思维训练、画画、钢琴、网球、游泳等。进小学时,康康已经会认600多个生字,对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自如了。在1、2年级,康康的成绩确实很让爸妈骄傲,无论大考小考,一直是班级或年级第一,但进入3年级后,康康的成绩直线下降,跌至中上水平,无论爸妈怎么督促,成绩始终上不去。宝宝入园

与康康妈妈一样,很多家长热衷于让幼儿园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也热衷于晒自己培养孩子的“丰硕成果”。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大多都在幼儿园阶段上过珠心算、拼音、英语等。有的则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一门特长,如画画、音乐、舞蹈等等。而有些孩子甚至学过多项。家长一味“抢跑”,以期给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升学中抢占先机,为上一个好的学校增加筹码。

我曾经问过无数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学这么多超出他们本身能力的课程。有家长回答说:孩子自己喜欢!有的家长则是无奈的告诉我:如果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会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好拉全班后腿不仅被老师批评,还会遭受同学的歧视,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与其因为这样被批评,还不如提前学好小学的知识呢!

或许就是因为家长过早的给孩子压力,导致现在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常常告诫家长,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尽情的玩,不要拔苗助长,死盯成绩。小学学习成绩好,不一定中学学习成绩好,很多小学学习顶尖的孩子到了中学学习都不能顶尖,相反,很多小学阶段成绩一般的孩子在中学突然冒出来。

但很多家长无法做到坦然面对这句话。他们觉得不管怎么样,学了总比没学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网站小编总结:可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未必是正确的,应当更具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给孩子定制合理的教育计划,让孩子正确的起跑超过一切。

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早教班不可少


科学研究证明,宝宝一出生,脑重量400克,达到成年人智力的25%,六个月迅速发展为50%,1岁达66%,3岁达80%,俗话说“三岁定终身”,也就意味着:宝宝三岁的智力、体能、个性能已经定型80%以上。而同时0-3岁还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事半功倍。

大部分家长都选择在孩子2.5岁---3岁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而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入园初期都会产生“分离焦虑”的不适应现象,部分孩子会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及生理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3岁前让孩子参加幼儿园亲子班婴幼衔接潜能开发课程后,孩子会在非常自然轻松的状态下熟悉接受幼儿园环境及作息时间,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活动的集体生活,从而为正式入园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大大缩短孩子入园不适应时期。

独生子女在三岁未上幼儿园前,在家庭教养方式下,普遍缺乏与同龄孩子交往的社会性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从而对其将来的集体生活造成困扰.因此,让孩子在0-3岁这一个性品质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进入亲子班,是对孩子社会性发展需要的一个促进手段,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对孩子完整的人格个性形成将有重要的帮助.

而一谈到早教,我们的父母就想到如何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聪明等等;其实孩子从一出身都比我们成年人聪明,所以从智力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大不可必操心,而我们恰恰忽略的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对于家长的困惑和早教观,有专家表示,教育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它具有潜在作用。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模式也不同:是通过孩子活动——玩、摸、走来增长他们的一些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学前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应该是:在游戏中教与学。有业内人士提醒家长不要陷入早教误区:早教机构不是幼儿园。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幼儿园、游乐场,带孩子到早教机构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互相接触。带着这种思想让孩子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其次,早教不是万能的。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

此外,孩子父母是早教成功与否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早期教育。

现在,咱们国内当下有句特别时尚的话,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特别同意这句话,但关键是要弄明白“起跑线”在哪儿?眼下“起跑线”太多,有点把人弄得找不着北了。你看:办英语班的说在他们那儿;办电脑班的说在他们那儿;还有卖矿泉水的,卖书包的,连治大舌头的都来凑热闹,说他们那儿也是起跑线。这些五花八门的“起跑线”,有多大帮助,笔者没有考察和实践,不敢枉加评论,但有一点儿,家长们一定要瞪大眼睛,那就是与钱沾边的事儿,千万别轻意就“掏腰包”。因为,被弄到他们“起跑线”上的孩子,没听说一下子各方面成绩就提高了多少多少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受骗上当,赔钱又耽误孩子时间的倒霉事儿,却常见于报端。因此,做父母别听有关商家的瞎忽悠,此时多在安装优良心理软件上下功夫比啥都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是谁说的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里蕴藏的育人道理,不但为多少代中国人的实践所证明,有趣的是外国人也为其找到了证据。而且还把“看老”的年龄提前了4年。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卡斯比教授指出,3岁幼童的言行能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的父母都知道这个理儿,可是真去躬行的却不多。因为他们心里大多有这样一个误区,也可以说是两个“担心”。一个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儿,告诉他什么也不会往心里去,担心白费劲;另一个是有的个别父母,甚至还有怕把孩子“脑子”累坏了的担心。实际上不是这样。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其中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小孩到了6岁时,脑重量就能发展到1250克,达到成人的90%,基本接近成人脑重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做100%,4岁前就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8~17岁间获得。由此可见上述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朱庆澜先生,对早期教育亦有真知灼见。他说:“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6岁进入学堂,好似第二道染缸;20岁以后出了学堂,到世界上来同人办事,好似第三道染缸。”他认为关键是“第一道染缸”。“第一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再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人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是后来受到不良的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假如“第一道染缸”染成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后来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褪去。朱老先生的“三道染缸”理论,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孩子6岁以前安装的软件,能关系到孩子今后一生。

中国的朱先生和英国的卡斯比教授,虽然生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但他们对人“基本定型”年龄、作用、意义的理论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古训,便是我认为父母们给孩子们安装软件应拿捏得“及时”。“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儿”。人的基本软件的种子都应在7岁以前,撒进孩子大脑的“坑”里,也就是放进我说的“抽匣”里。如果有谁忽略了这个期限,错过了这个时机,这会对孩子的成长相当不利,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赢在幼儿园的起跑线上(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转眼之间小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家长们是否做好了入园准备呢?如何才能让孩子赢在幼儿园的起跑线上呢?相信这是许多的妈妈都想要知道的问题,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观察四个细节

初次走进一所完全陌生的幼儿园,可以从这四个细节入手,然后多走几家,以相同的方法打分,哪所幼儿园更接近你的理想目标,自然就会分出高下。

人际关系

所见到的老师都能微笑着主动地向家长和孩子问好。

老师能蹲下来微笑着和孩子交谈。

幼儿园的小朋友之间很友好。

听不到老师训斥孩子的声音。

户外,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孩子在老师面前自信,不拘谨。安全措施

有门卫或保安,外人不能轻易入园。

户外活动场地有塑胶地面。

锋利边角的器械和建筑局部经过处理。

户外大型器械没有锈、裂、突出异物等。

孩子不能进入的地方有明显标志。

玩具质量较好,没有尖锐、锋利的材料。

孩子的专用卫生间地面经防滑处理。

孩子活动时,都有老师陪伴。

内外环境

室外场地宽敞、设备完善,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室内布置温馨和谐、富有童趣。

除了教室、卧室,园区应专设幼儿活动室,并有许多活动区域供孩子选择,如美工区、建筑区等。

丰富的成品和半成品玩具,能供孩子自由选择。

有专门的阅览室或图书角。

能看到孩子们大量的作品。

健康设施

有专门的医务室,并有专门的隔离室。

有专职的医生负责孩子们日常的查体和服药。

孩子们的用具干净整洁。

孩子们有较好的卫生习惯。

参考三项指数

通过四个细节的比评后,妈妈们多少有数了。不过,到底选哪家,还真是举棋难下。那么,再参考一下我们给出的三项指数。

家庭经济指数

幼儿园不属于9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我市,幼儿园共8041所,分为四级,其中示范园55所,市级一级园130所,收费标准是根据市教委“按质定级、按级收费、优质优价”原则制订的。因此,妈妈们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园长素质指数

幼儿园管理者的素质常常决定了一个幼儿园的质量和品位,管理者的知识背景、对幼儿教育是否有独特的见解、能否指导家长育儿、能否解决家长在培养孩子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从事幼儿园管理的实践经验等等。入园指导

提供方便指数

接送孩子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烦琐的事情,爸爸下班应酬多,妈妈也不一定能保证准时下班,也难免有些应酬,因此无法保证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准时把孩子接走,对这样的问题,园方是否考虑到家长的实际困难,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走出两大误区

不少妈妈嘴上不说,可心里早就将自己的宝贝和别家的孩子做对比了,为什么人家3岁就会认300个字,4岁就会做两位数的加减法。于是下定决心也给宝贝找一家把认字、算术当成一门课来教的幼儿园。

却不知,走进了两大误区。

误区一:以孩子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题为标准来评定幼儿园的好坏。

专家说: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误区二:过早进行特长教育

专家说:

幼儿阶段重在全面发展,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定向,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一个项目必然影响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不能以技能技巧为标准来说好坏。

搞懂一个概念

品牌幼儿园的级、类。级代表硬件水平(即幼儿园设施),“类”代表软件水平(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品质最优异的依次是省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和一级一类幼儿园,其他还有一级二类、二级一类、二级二类,没有级类标志的幼儿园,说明还没有通过教育部门的质量验收。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特色幼儿园越来越多,妈妈们虽然有了更多的选择,却也更加难以做决定,不知道究竟那一家才适合自己的宝宝,希望以上的四个细节与参考三项指数等等,能够给父母的选择做指导的明灯!

"早教班"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吗?


现象:抱着孩子上早教班

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介绍,早教班从一开始只针对2岁半到6岁的孩子,逐渐发展到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教,早教正逐渐呈现“初生儿化”。记者在南京某着名早教机构的0-1岁年龄段的班上看到,有的家长甚至一边喂奶一边上课。初生儿早教课程的热捧,使得各早教机构越来越在宣传噱头上花心思。打着各种旗号的“幼儿精英教育”逐渐流行起来,一两岁的孩子就学习双语交流,连儿童高尔夫、幼儿瑜伽、儿童美式橄榄球等“舶来品”也开始现身国内早教领域。

但这种精英教育真的能造就一个个的“小精英”吗?一位幼儿教育专家表示:“目前不少早教机构对家长有所误导,课程开发混乱,体能的锻炼、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的培养缺乏。”

原因:要赢在起跑线上

据了解,相比前几年对早教的“懵懂”与“怀疑”,现在,给3岁以下的宝宝报名上早教班已经越来越为年轻的家长所认可。这到底是何缘故?

相对于一些想借早教班给孩子找玩伴的家长,更多的家长则是出于“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或“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的攀比心理。在外企工作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是白领,收入不低,“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参加了早教班,我不能让女儿落后于其他小孩,便也给她报了。”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认为,“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家长带孩子上“早教班”的时候,多少带了些功利的思想。因此,对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中所谓的“起跑线”,现在家长普遍认识片面。“起跑线”应该指孩子的个性、品格、习惯等多方面,并不仅仅指智力开发,相反,如果过早地就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压力,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他们的身心成长反而不利。

专家:家庭教育最重要

专家表示,早期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心态不能带有功利色彩,“揠苗助长”式的过度早教只会对孩子产生反作用。

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应中教授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何给孩子做好早期阶段的家庭教育才是家长们所真正应该做的。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

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在部分网站的育儿论坛上,经常有开明的家长组织亲子游玩。网友“小飞鱼”说,3岁前孩子很多方面尚未开窍,过早陷进算术、英语的机构培育,很容易学“呆”掉,不如多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去郊区摘草莓、去游乐城运动、去公园玩皮球,孩子很开心。”

“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的大脑功能区域,在儿童期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迈克·内格尔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儿童发展问题专家之一,但他显然并不擅长推销自己。他于2012年初出版的新书有个相当平庸的名字:《生命之始:大脑、早期发育和学习》。如果放在腰封派高手那里,呈现在眼前的或许便会是《早教如何毁了你的孩子!》以及《扔掉iPad!》。然而,这种差异正是现代育儿的吊诡之处——真正的专家总是小心谨慎,因为知识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所未知的,而趁机牟利的商人和半瓶子晃荡的二道贩子却不放弃一切吸引人注意力的机会,向大众贩卖他们虚伪的权威,因为这可以为他们带来滚滚而来的名与利。

在《生命之始:大脑、早期发育和学习》中,内格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过去30年脑科学领域的进展以及这些研究结果给儿童发展学科带来的挑战与新知。但他的学术训练令他不会刻意强调一些更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实例,而将其放在整整3章略显枯燥乏味的基础背景知识介绍之后。只有在通读全书后,你才会发现他的良苦用心——大脑是一个复杂结构,而学习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如果忽略掉这种复杂性而只取一隅,便会在不自觉间掉入陷阱。

例如,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的一系列关于小鼠认知能力的实验被认为是当下众多益智玩具、早教项目的理论基础。在这些实验中,一组小鼠被放在摆满各种玩具、转轮和隧道的笼子里,另一组小鼠则在空无一物的笼子里长大。结果显示,前一组小鼠大脑的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高于后一组。研究人员因此做出推论,充分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这之后,许多玩具厂商和早教机构从中看到商机,推出一系列所谓的益智产品和服务,引诱那些希望孩子赢在或者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慷慨解囊。然而,内格尔指出,在信息转播的过程中,这一系列实验的一个关键点却很少为人提及,那就是与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小鼠相比,即便是每日生活在人造老鼠乐园中、不断接受所谓“强化刺激”的实验室小鼠,其大脑体积与认知能力也要远逊。早教网

内格尔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众多人体试验结果显示,除非是生活在完全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正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根本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割。在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的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得·胡滕洛赫尔所定义的“神经挤迫”现象,即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的大脑功能区域,在儿童期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 —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内格尔还警告说,大量益智玩具、教育类软件和游戏容易让孩子们养成静坐不动、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习惯,但事实上,人类的学习极其依赖各种感觉与周围环境。与大自然的丰富多样、瞬息万变相比,看似五彩斑斓的塑料玩具和功能炫目的软件实际上提供的可能相当有限,孩子很快就能穷尽并感到厌倦。而大脑对于不同外界刺激又有其长短不一的窗口期。要求孩子长时间接受某一种刺激,反而会将其与负面情绪相联系,从而导致此后潜意识中对该种“学习方式”的反感。大量研究显示,大脑中负责逻辑思维、数据和事实记忆的区域,其发育时间可一直延续到30岁之后,而且越到成年阶段效率越高,但与情绪和社交能力相关的区域却以儿童期最为关键。

事实上,近10年中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儿时有机会多跑多动、多发呆、多做白日梦、多在自然环境中随意玩耍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另一个大脑发育关键期,反而会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爆发式学习能力。

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


前不久,朋友小M为她2岁的女儿办了一个温馨的生日派对。

“粗线条”的朋友小K收到邀请后,没心没肺地说了一句:“你家小妞才2岁,过什么生日?就算你给她过了,她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你这不是瞎折腾吗?”

小M不甘示弱,直接就怼了回去:“就你省事!你家小鱼4岁了,你也不给他过生日,你都不知道孩子多渴望你给他过一次生日呢!”

的确,小鱼很希望有一次专属于自己的生日派对!朵朵今年生日邀请了小鱼来做客,朵朵吹完蜡烛后,小鱼要我们再次把蜡烛点亮,自己来吹一次。

但很让人不解的是,粗心的小鱼妈竟然还没get到孩子的心思,坚持认为孩子还小,记不住这些仪式,没有必要搞这么多有的没的。

其实,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

1、每个孩子都会本能地渴望仪式感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我妈都会给我们买新衣服。

有一年除夕,全家人都在厨房里面忙里忙外,我妈却在房间里用电吹风吹一对袜子。我问:“这不是弟弟的新袜子吗?为什么要吹干?他不是还有很多袜子吗?”

我妈笑着回了一句:“那些袜子是旧的,过年他想穿这双新的。”

就这一个细节,我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

印象中我妈并不会对我和弟弟有求必应,但是当弟弟向她提出要穿新袜子时,她很快就能理解了:这是一个孩子对仪式感的渴望,他希望自己在新年的第一天,全身上下穿的都是新的,就连袜子也不例外。

是的,每个孩子都会本能地期待生活中的仪式,这些小小的仪式,会让那天变得和其他日子都不一样。也许远远还没到这一天,孩子就已经在掰着手指头算中间还差多少天了。

我们说,生活总得有个盼头,这些小小的仪式,就是孩子心中的一个盼头。如果没有这些仪式,每一天都过成一个样,那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2、仪式就是一个个节点,串起人生的回忆

仪式就是人生的一个个节点,串起了我们人生的回忆。

孩子长大后,他也许会忘记3、4岁的时候,自己经历过了什么,但是他却可能会记得那年的生日,那年的儿童节,那年的春节,妈妈是怎样陪他过的。

仪式感,能强化孩子对这些特殊时刻的幸福记忆。一个内心充满幸福的孩子,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而对大人来说,仪式感也非常重要。

黄磊在最近的一期《奇葩说》说:“如果有一天,那个男的跟我女儿说‘没有婚礼’,我就会跟我女儿说‘不要嫁给他’!”

朵妈一个表姐结婚时就没有办婚礼,两口子跟双方的亲戚吃了一顿饭就完事了。

表姐说:“每次想到自己连婚礼都没有,就会觉得这婚结得太草率了,有几次吵架,我都提到了这件事——‘不跟你过了,我自己过,反正当时嫁给你,连婚礼都没有!’”

其实当初表姐夫没给表姐办婚礼,表姐并没有异议,但是时间长了,表姐却发现没办婚礼这件事,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现在再想要来补办,却总感觉味道和当初不一样了!

是的,成人也需要仪式感。

这些专属的仪式感,会提醒他们感恩和珍惜彼此,即使生活中免不了有磕磕绊绊,但是也要用爱和耐心来包容。

3、仪式感可以很小,但却很珍贵

仪式不仅仅应该存在那些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如果我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些小小的仪式,那么我们的日子也会过得更精致,更有意思。

也是在最近的这期《奇葩说》中,罗振宇提到了他和妻子每天的一个小仪式:“我们俩约定好,每天不管谁先起床,早起的那个人,要帮对方挤牙膏。”

于是,每天晚一点起床的那个人,都能看到对方为自己挤好的牙膏,这个小小的举动,每天都在提醒夫妻双方——“我们是相互爱着的”,这是多么朴实的浪漫!

就像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一样,每天都讲一个故事,慢慢地,这种行为会成为每天的一个仪式。每到了这个时刻,我们和孩子就会停下手中的杂事,把时间花在讲故事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们。

说白了,仪式就是我们对某个时刻、某件事情的重视。在仪式进行的时候,我们会暗示自己,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态度更认真,告诉自己,把注意力全放在对方身上,好好地享受这个时刻,其他事情暂时先放一放。

仪式感,可以很小:

可以是睡前的一句“晚安”;

起床时的一个亲吻;

回到家时的一个拥抱;

节日、生日时的一张合照……

如果把这些细节当做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点缀,成为我们心中的小确幸。

仪式感并不需要大费周章,也不需要用钱堆出来,走心就好,温暖就好。

在一个有仪式感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能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他对自我的认同感会更强,幸福感会更强,对家庭的归属感也会更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