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幼儿园出现了一些新的规矩对于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家长对于这样的规定也是非常的不理解。一般的女孩子么都比较爱漂亮这竟然成了部分幼儿园闲着孩子的自由的依据。

凭啥不许孩子扎小辫子

茜茜今年上幼儿园中班,爱美的她总是喜欢让妈妈扎好看的小辫。最近,茜茜妈发现了一件怪事,女儿养成了趴着睡的坏习惯。仔细一问,原来在幼儿园午睡就是趴着的。“女儿性格好强,又敏感,幼儿园老师嫌梳头麻烦,对扎小辫的女孩颇有微词,有时候会边梳头边发几句牢骚。”茜茜妈说,一来二去,女儿怕老师说她,为了不弄乱发型,午觉便趴着睡。

“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老师怕麻烦,怎么连梳头的耐心都没有?”茜茜妈很想不通,幼儿园从穿衣到穿鞋,都要求“一切从简”,女孩最好留童花头,不要扎小辫。鞋子尽量穿防滑的运动鞋,不要穿复杂的皮鞋。衣服还要穿拉链容易拉、扣子少的。“条条框框这么多,管头管脚,孩子的个性都被管没了!”

无独有偶,杨女士也对儿子幼儿园的“怪规矩”有些不满。“幼儿园让宝宝穿着毛衣睡午觉,难道老师不明白,穿着毛衣睡觉,起床后容易受凉感冒吗?”

黄女士女儿佑佑所在的某幼儿园小班要求所有的女孩不准穿裙子,理由是为了孩子活动方便。卢女士最近也在为女儿穿裙子问题纠结,上小班的女儿天天平时最爱穿裙子,有一天竟主动要求穿裤子上学。“老师说,班里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穿衣服,就我不会。人家都有小红花,就我没有。”天天委屈地说。

【老师苦衷】

一切都从孩子安全出发

对于家长的不满,老师们也觉得很委屈。“老师嫌麻烦是不对,耐心是幼儿园老师最起码的要求。”某幼儿园唐老师告诉记者,但毕竟一个班级二三十个小朋友,一位老师要面对那么多孩子,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弱的话,的确会给老师带来不便。

就拿梳小辫举例,“有的小朋友满头扎了四五个小辫子,还有的小朋友头发短但也夹了数不清的发卡,光夹这些发卡就能夹半天。在家里妈妈可以花半个小时帮孩子打扮,而我们有这么多孩子要照顾,都顾着梳头,教学活动还要开展吗?”唐老师无奈地说,有的小姑娘穿着白雪公主的蓬蓬裙来上课,“你说穿成这样怎么运动,人又小,万一踩到裙子摔伤了谁来负责?还有小朋友穿超短裙,一运动就走光,这样好吗?”

相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幼儿园每天会给孩子们安排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一个小时是体育类运动,穿着带跟的皮鞋很容易扭伤,太紧身的衣服裤子也不利于运动,夏天如果穿着三角裤和裙子可能没法参加滑滑梯活动,坐在地上容易感染影响健康。幼儿园对孩子的衣着要求应该是从有利于孩子活动、安全出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因为怕麻烦,向家长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这就是工作态度问题了。

【专家告诫】

勿因安全问题因噎废食

专家表示,孩子在幼儿园不是整天进行体育活动,女孩只要不穿太长太累赘的裙子,就不会影响运动。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简单的性别意识,幼儿园课程中有一个内容是“男孩女孩不一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发现女孩穿裙子、梳辫子,男孩就不会这样,如果全班统一“长裤”,一些性别特征就找不到了。

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许多保障性的制度要跟上,学生的保险等各项社会机制要完善,才能让老师无后顾之忧。幼儿园通过各种规矩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利。规矩纵然重要,却要人性化,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活力,规矩太多也可能形成强迫意识。

“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形成合力,家长要体谅老师的难处。”专家也希望家长给老师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同时,幼儿园和教师也不能因安全问题因噎废食,多给孩子创造轻松和尽情玩耍的环境。

幼儿园这样的规矩是非常的不仁义的,由于现在的幼儿园真出于长身体的关键的时刻,不正确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换种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却掉一些看似不尽人意的规矩。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当幼儿园的规矩和家规冲突时…


通常,孩子到了3、4岁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但不久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常常拿幼儿园的规矩来对付他们。进幼儿园后,孩子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占绝对的、无可比拟的地位。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听话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凡事言必称“我们老师说……”。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要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从而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当幼儿园的规矩和家规冲突

家长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万一幼儿园的规矩和家里的规矩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幼儿园为孩子立规矩。调查显示,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会对规矩灵活运用的,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其他可以选择。有人曾作过调查:让3岁以下(含3岁)的孩子根据颜色来区分物体,结果只有3岁的孩子完成任务,接着当要求3岁的孩子按照形状来区分物体时,结果他们仍然以颜色来划分区别。只有到了4岁以后,孩子才能逐步改变认知的角度,对事物的判断具有灵活性。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食物人园,家长就不必再为此犯规。甚至连糖果都不要让孩子带进幼儿园。 

家长必须弄清,家庭规矩与幼儿园规矩冲突在哪里。例如,晚上有父母需要看的电视节目,孩子跑来关掉电视,他们会说:“现在该休息了,幼儿园老师说晚上不要看电视,早点睡觉。”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规矩对成人和孩子是不同的。儿童教育专家重申,家长必须和幼儿园齐心协力,根据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按规矩办事。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这会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律自己的行动。规矩为孩子们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好准备。

幼儿园规矩与家规如何强强联合


通常,孩子到了3、4岁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但不久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常常拿幼儿园的规矩来对付他们。进幼儿园后,孩子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占绝对的、无可比拟的地位。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听话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凡事言必称“我们老师说……”。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要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从而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家长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万一幼儿园的规矩和家里的规矩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幼儿园为孩子立规矩。调查显示,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会对规矩灵活运用的,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其他可以选择。有人曾作过调查:让3岁以下(含3岁)的孩子根据颜色来区分物体,结果只有3岁的孩子完成任务,接着当要求3岁的孩子按照形状来区分物体时,结果他们仍然以颜色来划分区别。只有到了4岁以后,孩子才能逐步改变认知的角度,对事物的判断具有灵活性。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食物人园,家长就不必再为此犯规。甚至连糖果都不要让孩子带进幼儿园。

家长必须弄清,家庭规矩与幼儿园规矩冲突在哪里。例如,晚上有父母需要看的电视节目,孩子跑来关掉电视,他们会说:“现在该休息了,幼儿园老师说晚上不要看电视,早点睡觉。”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规矩对成人和孩子是不同的。儿童教育专家重申,家长必须和幼儿园齐心协力,根据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按规矩办事。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这会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律自己的行动。规矩为孩子们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好准备。

更多入园内容,请关注入园专题“轻松应对宝宝的入园焦虑!”

宝宝上幼儿园前必知的规矩


时间转瞬即逝,昨日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宝宝,今天就要背着小书包开始幼儿园的独立生活了。作为妈妈是不是有几分不舍,有几分牵挂。可是更重要的是帮助宝宝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度过入园的适应期。尤其是一下这些规矩,一定要在宝宝入园前教给小家伙们哦!

1.学会排队和等待

在幼儿园,不服从老师的分配,也不管园里的纪律,见到喜欢玩的、喜欢吃的,上来就抢,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在“排队守秩序”一课上败下阵来的。

在家庭环境中受“独我意识”熏陶,家长一味让孩子优先,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在集体环境中不容易交到朋友,团队协作上也容易一意孤行。

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立下规矩,要求他们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一家人吃饭时先到者先动筷,后来者只有“没菜吃”;早起上厕所、洗漱也是先到先得,让孩子尝尝“憋尿”等待的滋味……小小的惩罚能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还能避免自私,形成平等交往的观念。

2.做错事情要道歉

我们常常看到,年幼的孩子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衣服,除了哭闹,就是对大人拳打脚踢;大人不小心破坏了他的东西,觉得“孩子没关系,不用道歉”;因此当孩子们犯错了,也会轻易原谅他们。

专家指出,家长对犯错的孩子过于“宽容”,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没什么,反正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其实,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要趁此时教育他“无论是谁,做了错事就要道歉,这样才能被大家喜欢。”与此同时,父母犯错了,也不能碍于大人面子而不跟孩子道歉。只有以身作则的父母,才能教出懂礼貌的好孩子。

3.不可以粗鲁无礼

采用暴力行为和言语恐吓,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比如把泡泡糖黏在同学的凳子上、用玩具蛇吓唬女同学、抢夺他人的玩具、说粗话打架等等,这类行为一定不可取。

早教师邓明建议: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粗俗言行,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要挨批评。”其次,大人要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如果要达到目的,有没有其他改进的措施?当孩子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大人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举一反三教给孩子处理同类型的事件,加深他对“粗野行为”的理解,学会正确应对的方式。

邓明认为,之所以将杜绝粗野行为作为学龄前孩子必学的首要规矩,是因为这是成长期的孩子在没有遇到指引前,为解决问题都会产生的原始意识。如果帮助孩子树立这一规矩,他就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成人后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4.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同样是四岁的孩子,有些吃饭、穿衣、整理书包都依赖大人,而有些孩子已经开始照顾弟弟妹妹。有些家长总是以为:孩子还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点没关系,他大一点自然会学会。当孩子今天说自己上厕所,明天要妈妈帮忙时,大人并未在意;孩子主动要求报的兴趣班,去了不到一星期就耍赖不好玩,大人也并不劝阻。儿童心理研究者陈颜认为,父母的态度,将纵容孩子习惯性地将分内的事情当“甩手掌柜”。

专家专家陈颜建议,当孩子两三岁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个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自己做的决定要承担后果。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和退却心理,父母应该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克服。长此以往,孩子会学习理清“分内事”和“分外事”,会主动接受“分内事”,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耐性的良好时机。

“我们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就怕孩子吃苦头。四五岁了还要抱在身上,出趟门几个大人包里不是吃的就是玩的,这会让孩子的概念和思维混淆,他会认为‘服务’是他应该享受的。”陈颜认为,针对容易退却、做事虎头蛇尾、爱推脱责任的孩子,一定要加强他们“自己事自己动手”的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职场竞争非常有帮助。

选择幼儿园都看哪些因素?


眼下,不仅入园难,择园也难。不少妈妈叫苦不迭:“真是选得头晕啊!”由于不像上小学一样有择校制度的限制,家长在择园时选择范围大了许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更加费神。到底选哪家?家长择园都看啥?费尽周折才挤进的心仪幼儿园,是否如想象的一样令人满意?

择园很头疼

在80多家幼儿园中“摸排”

“宝宝现在快两岁了,小区里既有公办园又有民办园,公办园收费低,每月平均不到400元,但一个班有60多个宝宝,2个老师,担心照顾不过来。还有一个是民办的双语幼儿园,设施很好,一个班24个宝宝,4个老师,但每月要交1800多元,我该如何给宝宝选园,请各位帮忙。”在某网站的育幼论坛上,一位年轻妈妈发帖“取经”。像她这样在网上寻求帮助的年轻妈妈还有不少。“上小学有择校制度的限制,幼儿园却没有制度卡着。”历下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说,这使得家长们择园余地较大。

众多的幼儿园让家长们眼花缭乱。为给孩子择园,孩子一岁半的彬彬妈搜集到了80多家幼儿园的详细资料,历下区的一凡妈妈则实地考察了13家幼儿园,还把考察心得发到了网上,供大家分享……如此“海选”,让家长们叫苦不迭:“选个幼儿园还真是费劲!”

贵的上不起 便宜的怕不好

记者在舜网、济南妈妈网等社区里发帖调查和实际采访发现,贵的上不起,便宜的怕不好,这成了家长在择园过程中最纠结的问题。

目前,政府办、教育办等公办幼儿园的费用一般在每月300元至500元。这个价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然而这类公办园每年招收的人数十分有限。另有一些私立园,收费则动辄上千元一月,有的甚至两千多元。

家住东关大街的刘女士颇感无奈,“贵族私立的上不起,公办中那些口碑好的排不上队,送到差一点的幼儿园,又怕耽误了孩子,还没上学就落在人家后头了,这可咋办?”

择园都看啥

离家要近——家长择园先决条件

在择园标准上,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上幼儿园。“离家近,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家长小孩都不会太累。”一位网友回帖说。

现在,因为家长们普遍工作繁忙、交通拥挤等因素,更多的家长选择了家附近的幼儿园。

费用高低——家长观点出现分化

近两年,民办幼儿园收费“涨”声不断。费用,成为家长择园的一大门槛。

有些家长考虑到费用,便不再挤着上热门幼儿园。张女士原本想让孩子上银座双语幼儿园,但感觉费用较高,最终还是进入了街道办幼儿园,“费用不高,但很规范,不错。”她说。

当然,也有家长说,“只要自己负担得起,质量好的学校当然是首选。”

在针对幼儿园收费上,家长们意见分化。这与其经济状况有着直接关系。

安全事件——公办园更受家长信任

“近来一些地方的校园安保事件,还有民办园幼师指挥女童打男童等负面报道,让很多家长对民办园产生了信任危机,对公立园则有了更强烈的信任感。”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园长说道。

很多家长确实持有这种想法。

在一个“宝宝上幼儿园,私立的好还是公立的好?”帖子中,八成左右的人选择公立园。

槐荫区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公办园安全,私立园频繁换老师,安全也得不到保证,比较令家长担心。”

师生比例——家长很在乎班额问题

市民秦女士最近有些郁闷。她的女儿今年4岁了,当初托了好多关系才进了一所公办园,但现在一个班有近50个孩子,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

秦女士说,一个朋友的孩子当初选择了一所民办园,虽然收费贵好几倍,但一个老师只照看五六个孩子,家长很放心。这让她有些后悔当初的选择了。

在采访中,无论是宝宝已经入园还是即将入园的家长,都十分看重幼儿园的班额问题。

市民王先生说,去幼儿园学不学东西无所谓,关键是安全,小班制教学,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照。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社会比较认可的师生比例不宜低于1∶15,如果低于这个比例,幼儿教师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咋样

家长大都感觉还不错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所上的幼儿园表示满意。只有个别家长,对当初的选择表示不满。

这也说明,家长们在当初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都做足了功课。或通过实地考察,或咨询过来人,或进行反复比较,才做出最后的选择。他们事先对幼儿园的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所以当孩子入园后,基本没有出现期望值与现实不符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到底能学到什么,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是第一位的。赵女士的两个孩子都在一家私立园,每个班6个孩子2个老师,“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回来就讲在幼儿园做了些什么。只是费用比较贵,但考虑到孩子这么高兴,贵点就贵点吧。”

专家破误区

并不是越贵越好

家长们费尽心思为孩子择园,不过,部分家长也陷入了选择的误区,花错了心思。“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以及盲目跟风、攀比,让有些家长有了越贵就是越好的错误认识。”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有关专家认为。而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孩子成长的规律。

目前修订的学前教育大纲中,对孩子的算数、外语等教育并没有特别要求。相反,在这个年龄段,开发孩子对陌生世界的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反而更重要一些。“多做做游戏,少学些所谓知识,没有什么不好。”但现实却相反,很多家长更容易被一些高价幼儿园的所谓“特色、实验、双语”的噱头俘获。

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王海霞指出,3至6岁时期,应该重在对孩子进行生活护理,并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因此,家长在择园时,应看重幼儿园本身的教育模式,尽量选择保育结合的幼儿园。

选老师胜过选校园

择园时,很多家长只是考虑到幼儿园校园的情况,公立、私立,收费,离家远近,食宿条件等,而往往忽视了学校的软件——— 教师队伍的力量。

王海霞指出,在校园里,教师是对学生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一所幼儿园不管硬件如何,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家长在择园时,应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情况,可从多方面考察,比如教师是否有耐心,是否可以博得孩子的喜欢等等。

民办公办各有利弊

针对现在的“公办热”,王海霞指出,公办、民办不可一概而论。

从师资来看,民办园的老师往往因为工作压力,在教学等方面更会顾及到孩子的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公办园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就业压力,所以教学方面比较程式化,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

此外,民办园的氛围比较宽松,对孩子的限制较少,更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天性;而公办园有时会因规范而相对束缚孩子。

德国教育专家看幼儿园教育


关键词:

导读:早期教育的革命把幼儿园变成实验室、创作室和森林德国教育专家看幼儿园教育和早期教育:-“你们为什么上幼儿园啊?”老师问。“这样妈妈就可以去做头发了”,孩子们答道。“因为妈妈还要上班……”老师大惊:“这就是全部理由?”幼儿园还

早期教育的革命

把幼儿园变成实验室、创作室和森林

德国教育专家看幼儿园教育和早期教育:

-“你们为什么上幼儿园啊?”老师问。“这样妈妈就可以去做头发了”,孩子们答道。“因为妈妈还要上班……”老师大惊:“这就是全部理由?”幼儿园还要起到教育的作用??难道孩子们就一点也没有领会吗?

-教育还根本没有被理解为幼儿园的职责和理所当然的事。尽管许多老师尝试用另一种视角去审视自己的工作,寻找幼儿园教育中新的主题,探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怎样理解、认识自己,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老师能够引起孩子们充满信任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起关于人和世界的知识呢?老师又应当怎样教给孩子们那些他们每个人在通往知识社会的路上都需要的基本能力呢?

-在今天德国的幼儿园里,孩子的个性受到尊重,同样的饭菜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同样,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同一个时间吃饭。每天固定时间集体去厕所的做法没有了。不是每个三岁的孩子都得和同龄的小伙伴一样掌握同样的东西。玩具和积木不再被锁起来,孩子们可以在所有的柜子或箱子里随意挑选。人们不再要求孩子们表演一些经过长期的练习熟得不能再熟的舞蹈来取悦家长。孩子之间发生争吵,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教养”或者品质有问题,而是在“解决冲突”。

-我们面前的不是安静熟睡的宝宝,也不是圆乎乎、胖墩墩的宝宝,而是体态匀称的宝宝。这些“智慧宝宝”若有所思地皱着眉头。美国的婴儿学者认为,我们长久以来低估了他们,这些狂热的实验者和学习者,低估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特别是低估了他们能够做的和愿意学的。

脑科学研究表明,除营养的摄入和遗传以外,尝试去解决问题(作为一种实践行为)同样可以产生人脑中的各种(神经)递质。这个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孩子的看法:人(作为生物的一类)从一开始就想要学习。孩子想要解决问题,首先不是说别人要他这样做,或者他偏要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而是把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一种幸福的经历,但前提是,孩子亲自参与建立自己的知识。如果有的孩子自己让旋转玩具转起来,而有的则是别人转给他们看,那么前者比起后者来,他的兴趣持续的时间就会更长,也会更经常的发出格格的笑声。

-发展心理学发现,三岁、四岁和五岁是人掌握一门第二语言的语音、声调和基本语法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获取空间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和提升每个人都固有的乐感的最佳时间。这些最佳的时点也就是发展心理学里所谓的认知的“窗户”。弗洛伊德曾讲道孩子在他最初几年中“出众的认知能力”。彼德?史路特戴(Peter Sloterdijk,德国当代哲学家)也持同样的看法,但描述的更为详细:寻找知识的孩子,“自己塑造自己”的孩子就像矿工用自己头上的矿灯照亮自己的那片世界一样。

这种对于我们后代认知潜能的人类学上的惊诧和充满好奇的敬重有益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如果孩子在别人看待自己的目光里能感到自己行为是否得到认可,这样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取向,又根据这样的价值取向来审视自己、自己的家庭、也许还有整个社会,那么从中就能产生一种对于许多事物都是开放性的态度。以前,大人们自认为准确知道孩子是怎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无论我们把这个叫做管教,还是自我实现,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人却大多是专断的和狭隘的。

-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变得听话或者强壮,而是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从一开始就建立关于世界的知识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最近尽管得到了关注,但对幼儿早期的,特别是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和教育还没有什么实际的结果,幼儿园是个理想的环境让我们对学习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学校教育不太注意孩子们已有的知识,而幼儿园恰恰能提供给孩子这样一个空间,去发挥他们已有的能力,那么幼儿园的教育职责就应该是提高孩子们这些已有的特长和能力,比如说乐感。“没有音乐细胞”实际上是后天习得的。老师必须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声部,帮助他们通过有节奏的跺脚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孩子会同时对一切东西感兴趣又不感兴趣,大人却不会这样,或者至少很难做到。

-幼儿园老师要比专业的教育学者离孩子们更近。孩子们这种文化上的创造力??就好像他们在建沙堡,沙堡一次又一次的被海浪冲走,他们就一次又一次的把它重新建起来……这种创造力不会在幼儿园里被打上不同的分数,也不会被当作任何手段来服务于任何功利性的考虑。最初的交流可以通过写纸条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可以把字条放在所谓的“友谊箱”里,不必担心对和错。在一种友好的文化氛围里孩子们开始尝试写作,没有抄袭,没有那种上学后才形成的拘谨,这种拘谨经常会使我们一生都无法体会到写作时自然流露的快乐。

-孩子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宽容。学校里没有“宽容”这么一门课,而“宽容”是人生的一门课,在幼儿园里就要培养孩子们宽容、大度的处世态度。孩子们在肯定别人的成绩时的大度,他们那种没有任何条件的愿望,“想成为那个他们隐约感觉到的更为崇高的世界的一部分”(黑格尔)??这些都可以在幼儿园就得到培养,而不必担心这样孩子们会贬低自己,在竞争中落伍。这里同样有很多机会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部分的重要性:如果我不在,那我会留下一个空缺!在美国学前教育学者南希?赫尼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会用一个布娃娃来代替因病不能来的小朋友,把她放到床上,抚摸她。

-做实验的时间、犯错误的时间、练习的时间、重复的时间??幼儿园提供了这一切,这是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文字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方法。在幼儿园里,世界可以变成孩子们的实验室,变成创作室和手工作坊,或者变成森林,变成月亮。

老师要帮助孩子们把每天的日程安排转变成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幼儿园组织郊游,认识大森林,老师不必事先定好路线,孩子们不许乱跑。实际上,比起某棵针叶树叫什么名字,孩子们更感兴趣树下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生命,想知道究竟谁吃了谁?那些我们人可以吃?

-为了能够跟随孩子进入宽广未知的世界,参加他们的发现之旅和“月球登陆”,我们大人就要对孩子们的这些事心中有数。人只有知道得多,才能对复杂的问题给出简单的答案,这些答案又会引出新的问题。没有人否认德国在培养幼儿园老师方面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世界认识的越多,世界就会越吸引你”??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也应当能这样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识。为此老师们就要暂时离开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喜欢交流,通过交流能够获得新的观点和想法。老师们必须有这样的时间去提高自身的素质,进修作为一种义务由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老师们要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看看世界其他地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为什么只有本科的学生有出国实习的机会,幼教专业的专科学生就没有呢?作为友好城市间的交流活动,我们为什么不组织幼儿园教师的代表团,把他们作为使者或者学前教育的观察员派到其它地方呢?

如果说人们应当尊敬这些幼教老师,因为他们做着这样重要的工作,那么他们本身也应当更加重视自己的教育工作。公众对幼教老师的认可也会反过来影响孩子对幼儿园的看法。孩子们会认识到,比起留在妈妈身边他们有更多更好的理由在幼儿园里度过他们这段无比珍贵的幼年时代。

-到底是什么致使孩子们早早就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呢?我们的社会打算如何使孩子们在温室里体验世界呢?在这样一个一切流于随意化的时代,我们必须提出一个非常理智的倡议:成长中的孩子们需要新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模式应与技术进步、学无止境的21世纪保持合拍。

-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员们仍一味在其幼儿园设计中添置撤离通道、有各色灯光提示的安全楼层、自动报警的凹地,香味房间,小软垫……抚慰式教学,课余生活的教学。反之:无人关心孩子们在写作台,工作桌,以及实验台所能从事的探究和发明活动??蓝图里没有留出这些空间。

事实上,童年是通过游戏来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时代。坚持不懈地夺取阵地,扩展地盘,心中的世界日渐膨胀: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在发现过程中的愉悦感,并帮助他们去了解生活五光十色的可能性,差异就是其中一个了解渠道:不同的家庭传统,文字,意见,亲友关系,声响,香味,温度等等。

入学前的几年实际上是绝好的学习时期,孩子可以在这个时候发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然而,孩子所面对的世界不应是一个既成事实,而应是一块神奇的新大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让孩子去自行体验这种所谓的世界认知。例如,与他们一起作一次月光漫步,而不是自始至终去同一个游戏场所;向他们传授谈话的艺术和技巧(尝试劝阻别人,进行讨论,学习在一个集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亲身试验:船在何种情况下会沉入水中?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幼儿园是理想的教育基地:根据PISA调查结果,化学、数学和物理都是德国学生的弱项,但幼儿园使得儿童能及早接触这些问题:如夹核桃过程中的杠杆定律,用盐量中的集合理论等。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认真投入的家长外,我们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也需要受过培训、雄心勃勃的教员们。如果我们的教员自身对自然科学都只是一知半解的话,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又怎能得到满足呢?

PISA成绩还表明,德国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所不足,而这一项与数学成绩颇有关联。目前人们在这一方面所做甚微,作者的意见是,“任何一个托儿所、幼儿园都必须挂上大字体的标语,每个孩子的相片,用粗体数字标出每个人的生日,安排个人信箱,图书馆的隔间,以及私人写作桌。”

-我们的努力最晚要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孩子要从早年开始与专家进行接触。通过亲身实验,孩子们得以真正领会自然科学中的技术奥妙,他们置身于艺术家、木工、工程师、建筑师中间,从而可以学习搭建,开始自己的发现、发明之旅。孩子们会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也能够通过群体间的对比作出评估:这个我做得不错,那个只是一般般而已。就此种幼年期的教育,借助着这种自我价值感,孩子渐渐开始独立,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位置。

正确培养、培训教育家,打造适于儿童成长的场所和学校,进行教学规划,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对我们的世界满怀好奇,这些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如何从硬件设施看幼儿园好坏


第一部分:充满人情味和文化味的氛围

儿童是吸收环境氛围来形成自己的,氛围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靠许多部分和谐地组织,才能形成有效氛围。可以设想这样一所大房子:宽阔豪华,有雪白的墙壁,木质的旋转楼梯,装修高雅,后来我们又在墙壁上张贴美好的名画,挂上柔和的粉色窗帘。阳光从窗外温柔地洒进来,正好照在地板中央的蓝色花纹地毯上,暖暖的。

窗户下放置一架钢琴,上面摆放着一大盆马蹄莲。左右两侧的墙下各靠着一排纯木的小书架,没有涂漆,有着原木的自然花纹。左面的书架上放着几十本整齐小书,图画精致,文字优美。右侧则摆满了各式小木块、好看的器皿,还有手工制作的娃娃,淳朴而自然。角落的音箱中传出婉转悠扬的旋律,家中女主人穿着棉布长裙,带着孩子做各种有意思的事。孩子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又有周围人无尽的爱,不会成长为一个粗鲁野蛮的人。

第二部分:充满大自然气息的院落

幼儿园的院子里应该设有可供孩子选择的各类户外工作区,如木工区、种植区、游戏区等,多样的活动可让孩子的探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孩子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工作区工作后,其能力都会朝着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这个院落应使孩子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可以自由决定在户外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第三部分:大型活动器械

幼儿园为孩子肢体活动所设置的大型器械,应该尽量地保持自然本色,使孩子在活动中不但获得肢体活动的需要,也可享受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和快乐。

第四部分:幼儿园的生活材料

包括厨房用具、睡眠用具、洗漱用具,这些用品都从环保的考虑出发,选择朴实舒适的材料,使孩子在使用时有家的感觉。

【非常注重营养卫生】

幼儿园应该提供给家长和孩子每周的饮食安排表,使家长对孩子每餐所吃的食物有所了解。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没有传染病和相关疾病,并且每年或每半年做一次体检,以检查身体是否健康。每天对孩子的用品,比如毛巾和茶杯等都应该消毒一至两次。厨房也应该保持卫生清洁,孩子的餐具每次用过后都必须消毒一次。

每个孩子都要有自己专用的可放在固定位置的茶杯和毛巾,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量的温开水,同时保证每个孩子口渴的时候,都能随时喝到水。玩具也要每周消毒一次。

【有很好的安全保障】

有的幼儿园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幼儿园设备陈旧、老化,很多大型玩具已经年久失修,容易造成伤害隐患。

除了游戏、楼梯等设施的安全外,还应重点考察门卫把关是否严格,接送孩子的交接班是否完善。家长在与园方联络后,可以去幼儿园走一圈,看看园舍建筑是否稳固,楼梯和设备是不是专为幼儿设计,楼梯、桌角、柱子和游戏设施是否装有防护的装备,以保护幼儿的安全。为了符合孩子喜爱活动的特性,幼儿园的空间要宽阔,能让孩子尽情地跑跳玩耍。此外,消防设备、饮水以及用电安全等,也都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家长在参观幼儿园时,还要记住去厕所和厨房走一走,看看是否符合卫生的要求,与活动室的距离是否恰当。

在选择幼儿园时,可以利用幼儿园下午接送孩子的时间,与正带孩子玩耍的同龄家长攀谈,听听他们对这所幼儿园的评价,尽可能多地获取这所幼儿园的信息。

幼儿园面试,宝贝你别怕


你家宝宝遭遇幼儿园面试了吗?幼儿园的面试,都问些什么问题呢?你会为幼儿园的招生面试提前准备吗?

“现在教育方式真是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上个幼儿园都要面试,难道BB每次检查身体的保健卡就不能说明问题吗?小小年纪就要面临这样的压力,为什么?太累了,孩子累,家长更累!我家BB明年正好上幼儿园,现在就要烦这些事了!谁能告诉我要面试些什么?唉,真没办法!”网友“阿哇壹”在网上“抱怨”。

宝贝的第一次考试

“面霸”,原来是指参加过很多次面试的求职者,其背后蕴藏着求职压力。如今,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都快被逼成“面霸”了。由于幼儿园的招生名额有限,通过“面试”来筛选部分“合格”的孩子入园,已经成为南京不少幼儿园的招生手段之一。

一位妈妈的日记:

今天带轩去公立幼儿园面试,八点多起床了,吃了早餐,就出发了,路上还又问了轩简单的问题,如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家里电话多少,爸爸妈妈名字,这些轩都快速回答了。

一到幼儿园,报上名字,老师叫开始问问题了,没想儿子却要出去看小朋友在课室跳舞。看轩的迹象似乎就是不肯回答问题,这可急坏我了,老师说那就下次再来面试吧。

坐上车回家时,在车上还问他叫什么名字,轩还大声回答。可是在老师面前,就不肯说。唉,面试失败。回家想想,看下午怎么让轩开口……(节选)

不是所有幼儿园都面试

据幼儿园刘园长介绍,此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大概4月份启动,到时会按照实际名额张贴招生简章,公示后接受报名,先报先得。除去小托班的孩子直升小班外,大概还会对外招收一个班的孩子。根据往年经验,基本上半天就结束报名。不过,刘园长很反对幼儿园的“面试”一说,“我们幼儿园不会通过这样的面试来筛选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公平,根据实际名额,该招多少就接受多少报名。我们会有一个跟家长孩子沟通的环节,叫‘与宝宝的初次见面’,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孩子有个初步了解。”

某幼儿园的丁园长介绍,该园目前还没有张贴招生简章,但家长已经陆续开始报名了,基本上到3月底招生就结束了。托班只有50个名额,今年的报名人数预计会达到100名。报名截止后,幼儿园会举办一系列公开的亲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让幼儿园和家长做出合理的双向选择。丁国春园长表示,面试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公平,不能靠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判断孩子的综合能力。作为鼓楼区人大代表,丁园长还建议教育部门应该干预幼儿园的招生面试,不能让面试和成人的对错判断破坏了孩子的自由想象和天性。

相比之下,一些公办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名园等的“面试”则显得有点严肃了。一位妈妈在西祠发帖称,孩子参加了某名幼儿园的面试,现场要求孩子表演一段才艺,孩子紧张得额头直冒汗,虽然有所准备,但因为太紧张表现得还是不好。

“面试”题目家长抢答

在某幼儿园参加“面试”的一位家长说,虽然老师问的题目不难,但孩子一紧张就会卡壳,什么都答“不知道”,“连妈妈的名字都回答不知道,没办法,我看着很着急,就忍不住替孩子回答了。”

据某幼儿园老师介绍,所谓的“面试”并没那么可怕。一般的面试题目都不算难,比如让孩子回答姓名、年龄、父母名字、家庭住址等;或者拿一些玩具让孩子辨认,如玩具颜色、辨认卡片上的动物;如果孩子有特长并且愿意展示,老师也会让孩子展示一段。

针对幼儿园的面试问题,网上还盛传一些,“幼儿园面试攻略”,“先去中等水平的幼儿园面试,一来防小家伙怯场,二来当成去优质幼儿园的彩排,提高命中率。面试家长时,要着重夸夸宝宝的自理能力,如能自己大小便、自己用调羹吃饭等。当老师的,都喜欢省心的孩子”。这些经验之谈被年轻的家长们视为经典。

专家建议家长在择园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离家近的幼儿园,其次要考虑幼儿园的特色是否符合自己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还小,离家近可以让孩子免受上学路上的奔波,最起码每天能让孩子能多睡一会,遇到特殊情况家长也能及时赶赴学校。幼儿园的好坏也是家长和社会人为划分的,“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

■父母心声

“周六带丫头去面试,总共5项,总体来说不错,很配合,老师说很大方,就是家乡口音有点,平时都是老婆婆带,所以可能普通话不是太好,其他都不错,很高兴。学费1200。吃饭一个月154,总共一个月1354.我觉的蛮高的呢。”——网友“田心弓玄”

“有的上就上吧,贵点就贵点吧。总比没有的上要好啊。带儿子面试了2家幼儿园,结果都没戏,我们很可能上不了幼儿园了。”——网友“百年一剑”

“今天带宝宝去幼儿园面试了,一开始还很认生,一句话都不说。老师(可能是园长)又问了几个问题,她才慢慢活泼起来。不知道这个影响孩子入园吗?还有,老师说报名的孩子很多,我们的月份也小了点,要等通知。今天面试是宝宝的人生中第一次考试,妈妈小小的紧张了一把。”——网友

“今天,宝去面试,不错,老师奖他一个贴花,他拣了个最大的,老师说这个孩子不用试了,很好,我小骄傲了一下呵呵!”——网友“BOBOKING7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