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后,懂的东西越来越多,看着卡片能认出越来越多的小动物,家长们可以通过卡片、图书和户外实地游玩,双管齐下教宝宝认识小动物。

有效开发1-3岁宝宝智力5个方法

1、看图识动物。

通过《动物大百科》等书籍、动物卡片、贴纸让宝宝对动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整体的影响,在阅读书籍和卡片的时候记住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对动物的静态和平面认识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分辨能力、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2、看电视识动物。

通过观看《动物世界》、动物卡通动画。让宝宝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一举一动,加深宝宝对动物的形象了解。可以先专门看一两种动物的纪录片,再换另一种,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让宝宝了解同一种动物,加深他对该动物的了解。家长应该陪同宝宝一起观看,指出动物的外形特点,告诉宝宝每一种动物都很可爱,让宝宝产生对动物的怜爱之情,促进宝宝情感的发育。

3、到大自然观察动物。

带宝宝去户外,让宝宝亲眼看看户外形态各异,能力各异的大小动物:如蜻蜓、蝴蝶、甲虫、小松鼠、田鼠、麻雀、喜鹊、蛇等。我们可以让宝宝卷起袖子,抓住一只七星瓢虫仔数数它的星星;也可以拿着小铲子,挖开一块土寻找躲藏在里面的蚯蚓;还可以用蜘蛛网,网住一直蝉听听它的鸣叫。如果遇到的是蛇,就要告诉宝宝不要接近,让他学会回避危险,保护自我。

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所有问题都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父母在宝宝观察完各种动物后,要告诉宝宝把它们放走,因为它们都饿了困了,要回家找妈妈吃饭睡觉了。就这样,宝宝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能认识身边所有常见的动物,而且知道他们是能飞的还是会爬的,是住在树上还是躲在地里,是吃虫子还是吃树叶。

4、到动物园认识难得一见的动物。

在周末休息时进行动物园亲子一日游。老虎、狮子、河马、大象、狗熊、熊猫、长颈鹿、猩猩数不过来的动物一定能让宝宝兴奋莫名。家长借机让宝宝把各种动物和在电视上见过的做一下比较,让他们把两者关联起来,趁机把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复习一遍。遇到可爱无害允许抚摸的动物,可以让宝宝勇敢地伸手触摸;遇到可以喂食的动物如湖里的天鹅和锦鲤,也要宝宝亲自动手享受喂食的乐趣。告诉宝宝动物们是多么的可爱,他们都喜欢生长在青翠的森林里,森林就是他们的家,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森林,才能保护动物,培养宝宝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相关阅读

喜欢饲养小动物


“妈妈,你看,小猫儿!”

“拣来的?”

“不是拣来的。”

“谁家的猫?”

“不知道。”

“那不就是拣来的吗?”

“它孤伶伶地自个儿在叫,它肚子饿了。”

“不许给它吃的。”

“可是它饿啦!”

“它会赖在这里不走的!”妈妈担心地嚷。

“我想养它。”

“不行,不行,太麻烦了。它到处拉屎,夜里又吵人……。”

“可是,我想养它!”

“快扔了它!”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想饲养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的愿望和要求是非常强烈的,他们觉得小动物很“可爱”。这种心情也是对于比自己弱小、幼稚的小生命的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平时自己总是处在大人的照料之下,只有小动物可以使自己显得优越。

仔细观察一下儿童爱抚小动物的表情,就能够发现,小动物具有诱发儿童爱心的“功能”。儿童平时接受父母之爱,处于被动地位,现在地位变了,儿童积极主动地去爱护小动物,把爱心给予了对方。

这个道理,儿童本身并不知道,也许根本就没有必要知道。儿童心里想着的就是喜爱小动物而已。

妈妈的高招:

当孩子正在抚爱小动物的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对他的小动物吹毛求疵。大人总喜欢泼冷水,挑剔小动物脏、脱毛、收拾大小便太烦人等等,大人应当避免这样做,最好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指导,帮助让他们学习自己照料小动物。

儿童的爱心体现在“给予”和“接受”两个方面。接受爱心不可缺少,给予爱心也很重要。饲养小动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这两方面的感情。

住宅区单元楼里的人受居住条件的影响,饲养小动物受到限制。如果孩子特别有兴趣,可以允许他们饲养一只小鸟,这样受到的限制相对要少。如果连这一点也不可能办到的话,那就尽量想办法,带孩子去有宠物的朋友家管管小动物也好。

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肯定常常会忘记喂食或不会打扫粪便,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来帮助做了。如果父母嫌麻烦,不肯这样做,最好教会孩子怎么做,这样,培养他从小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有利。

早教启蒙:教会宝宝爱护小动物


常常啊,看见宝宝对小动物的喜爱神色,父亲妈妈们们都会禁不住给宝宝们买一些小动物。买回家了后,才发觉许多小宝宝全是立即用力去抓食指拇指配合捏起小动物,随后观查他们的反映,乃至还用小玩具、小棍等物去抚弄、敲打小动物。怎么教会宝宝爱护小动物?

原先宝宝还很小,还不明白小动物很软弱必须爱惜,导致许多宝宝都是有让小动物们离奇死亡在手上的历史时间。而父亲妈妈们通常也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引导宝宝重视小动物并选用适合的方法来与小动物交友。怎么教会宝宝爱护小动物?

下边就要大家先讨论一下一岁半多的豆豆与小鱼交友的历经——

豆豆妈坐在沙发上梳理晾干好的衣服,一仰头不见了周围玩珠串的小豆豆,咦,刚刚仍在这里,一眨眼时间到哪去来到?回身一看,原先豆豆又赶到了水族箱边,正门把往鱼缸里伸,气得妈妈提升了响声:“豆豆,不能抓狗狗!”

上个星期妈妈带豆豆到盆友家中玩儿,看到盆友家中养的小鱼,豆豆看过很久也不肯离去,之后妈妈就买来了水族箱养了几个小鱼,豆豆喜爱得了不得,总想来抓,昨日就差点儿捏死一条小鱼。因此今日看到小豆豆又向鱼缸里伸出手,妈妈赶快高声劝阻并赶忙学会放下手上的衣服,一个箭步赶到水族箱边,将豆豆早已伸到水中的手拽了出去……

豆豆很不满意,口中说着“豆豆要,豆豆要!”,挣脱考虑再去抓,妈妈说:“你忘掉昨日差点儿抓死一条小鱼了没有?只有看,不能用手抓,我们要爱护小鱼,要不小鱼会被抓疼的,他们好可怜哦。”另外用力紧抓豆豆的两手不许她再伸出手去抓。豆豆不从,气得哭起來。妈妈强制抱开又哭又闹着的小豆豆,又用其他小玩具逗他,费了好一会儿时间才算让她平静下来,玩其他小玩具来到。

豆豆跟小鱼沒有仇,仅仅因为喜欢你才数次挨近水族箱想用力去抓摸小鱼,就象她不断用力去举起喜爱的新玩具一样,彻底是出自于很感兴趣与自身探寻的成长需要。她压根想像不上那样做的結果是会让小鱼死了。

豆豆妈所遭遇的困惑是:豆豆喜爱小鱼是不言而喻的事,小鱼也是因而才买的。但买回家了来却常常弄得母女不开心,早知是那样,还比不上不买!怎么教会宝宝爱护小动物?

到底难题出在哪儿呢?

我觉得:玩具能够 任凭宝宝去自身探寻盘玩,但小动物是有性命的个人必须爱惜。父母要尽量减少宝宝因为潜意识的抓捏、敲打等个人行为使小动物遭受损害,假如父母感觉宝宝戏弄小动物好玩儿,乃至与宝宝一块戏弄小动物,便会进一步让宝宝出芽出有性命的个人的攻击能力。因此父亲妈妈要需注意,立即地正确引导并给宝宝作出优良的示范性,协助宝宝学好与小动物沟通交流互动交流的恰当方式。

象豆豆妈选用的迁移豆豆专注力的方法,只有临时奏效,因此在近期的一段时间内豆豆家还会经常出現大家刚刚所见到的一幕。将会豆豆与小鱼的沟通交流自始至终都是有一种不愉快的心态记忆力,难以感受到开心。豆豆也难以真实顺利地与小鱼创建起恰当的沟通交流方法,之后豆豆是喜爱還是讨厌小鱼大家都能够 预测分析出来。

针对豆豆妈的疑惑,我这里能够 出示一些小提议——

1、 能够 第二天提前准备1-2粒鱼食,告知豆豆小鱼肚子饿了,让豆豆亲身去喂。

2、 给豆豆提前准备一小碗水,让豆豆用勺舀水给小鱼喂水。

3、 怎么教会宝宝爱护小动物?妈妈给豆豆示范性:有节奏感地拍水族箱并朗读童谣或唱歌曲,告知豆豆小鱼喜爱听。

早教启蒙:小动物,教给宝宝好本领


许多 父母都是有那样的感受:跟小孩大讲理的情况下,他通常一句也听不进。当小孩听不进去大道理时,父母何不换一个批评方法,运用小孩都喜爱听别人故事的心理状态,跟他讲一些具备教育意义的动物故事,想来小孩会更非常容易征求在其中的大道理。

二只小猫猫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小花猫。小花猫大部分不出门,经常在餐厅厨房的桌椅上打瞌睡或舒适地在床上。一段时间后,主人家带到一只小黑猫。小花猫一看到它,立刻传出强烈抗议的鸣叫声,跑出了家门口。小花猫刚开始在房外日常生活,连饭也在外面吃,也没有主人家眼前发嗲。但主人家并没责骂或丢弃小花猫,每一次都将饭端到房外给它吃,并抱住它开展抚摩。

慢慢地,小花猫刚开始回屋了。小黑猫一看到它就赶快迎上去,想和它搭话。可是小花猫会恼怒地前后左右摇晃小尾巴,摆着一副“别理我”的气势。任小花猫对他怒目而视也罢,对他怒吼也罢,小黑猫绝不放弃和小花猫交友的心愿。小黑猫紧密地凝视着小花猫的一举一动,提心吊胆地慢慢减少自身与它的间距。渐渐地,小花猫刚开始容许小黑猫靠近一点点。一天,主人家忽然发觉他们在一起吃起饭来。之后,他们俩另外在同一张桌椅上入睡,小花猫又刚开始撒起娇来……

理解“育儿经验”:一是,一些小孩看到同学们或别的兄妹更受教师或父母的高度重视,或获得了优异成绩的情况下,心里常生妒忌,如同小故事中的小花猫一样。这时候,父母不解决小孩提出批评和责骂,而解决其开展疏导,并给与他大量的爱,自然并不是娇惯。二是,教育小孩向小故事中的小黑猫学习培训,要想寻找盆友,自身最先要献上爱和关注。那样,才可以被他人接受。

沟里的斑马

一天,大斑马带著自身的小孩训练飞奔时,小斑马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沟里,坑挺大,斑马能够 在里面站着,但却没法跳上来。还行,坑不深,大斑马能够 将小斑马咬上去。但大斑马并沒有那样做,只是用了另一个方法。它用蹄不断地为沟里扒土,当土泼到小斑马身上的情况下,小斑马竭力把身上的土抖下去,随后踩在脚下。老斑马不断扒土,小斑马不断把身上的土抖下去。慢慢地,小斑马踩在脚下的土越堆越高,堆到一定高宽比时,它一下子从沟里爬了上去。

理解“育儿经验”:父母应当向大斑马学习培训,自小鼓励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量。除此之外,还应教育小孩,当各式各样的难题向他竞相压来的情况下,应向小故事中的小斑马那般,勤奋抖掉向自身压来的不便,并恰当地运用,把他们变为往上攀爬的台阶,使自身从窘境中走出去。

化茧成蝶的蝴蝶

一个人在林中漫步的情况下,看到一只蝴蝶已经挣脱着破茧而出。看见蝴蝶挣脱的痛楚,他很怜悯,因此,从衣兜里取出一把水果刀,把茧壳割破,让蝴蝶能轻轻松松地从茧里飞出去。可是,蝴蝶并沒有像他所期待的那般顺利地起降。

在细心地观查了这敏感的小昆虫之后,他才忽然意识到,蝴蝶从茧壳里挣脱出去的全过程,事实上是它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它的羽翼在挣脱中练得强壮起来。仅有根据这一痛楚的全过程,它才可以完善起來,飞上蓝天白云。要是没有了这一全过程,蝴蝶就只有在地面上爬取了。

理解“育儿经验”:要想让孩子的成长,父母肯定不可以优柔寡断。就好似小故事中的蝴蝶一样,仅有在不断挣脱中才可以强壮起来。要让小孩了解,仅有努力艰苦的劳动者,才可以做到理想化的巅峰。

让宝宝和小动物做朋友


恐惧、害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一个大人如果对某种小动物表现出很大的恐惧,不敢看、不敢摸,有的甚至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口渴、发抖、休克等,那么这份恐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幼时一次恐怖的经历,或者幼小的时候没有及时改变害怕的心理。

幼时没有及时纠正,长大后就需要专业心理医师的介入了,催眠疗法、强迫疗法、情景治疗等都是治疗恐惧的好方法。但是有的人即使进行专业治疗,也不一定有效果,反而成为某个心灵死角。

为了让宝宝有个健康、敞亮的心理,妈妈要搞清楚宝宝何以会有恐惧心理、为什么会害怕小动物。

当然,宝宝只是表现出一般的害怕,并不说明什么。如果一见到某种动物就非常紧张、苦恼、逃离,那么妈妈就要观察一下宝宝何以如此害怕。

对于小宝宝,妈妈是非常关心他们的安危的。妈妈为了不让小宝宝被猫挠了、被狗咬了、被虫子啃了,就会告诉宝宝:“咬人!宝宝躲远点!”这样说没有错,但是在宝宝没有认识到这是怎么样一种动物的情况下,有可能阻碍宝宝对这种动物的探索兴趣,今后更无从知道这种动物会在哪种情况下伤害自己,在哪种情况下不会伤害自己,思维意识只停留在这种动物很可怕上。所以,妈妈不要在宝宝没有建立起对小动物的认识之前,动不动就对宝宝提出这样的警告。

除了妈妈的负面教导外,宝宝亲眼见到别人被小动物伤害的画面、电视上播放的画面、别人描述的画面等,对宝宝来讲都是一种不良暗示。

为了防止宝宝被外界资讯左右,妈妈需要从小带领宝宝与小动物进行良性接触。现在,养宠物狗的比较多,很多小狗狗都是非常友善的。妈妈可以在主人的陪同下,和宝宝一起喂喂小狗,摸摸小狗,然后告诉宝宝:“小狗狗很友善,轻轻地抚摸,小狗狗会很舒服!如果弄痛小狗狗,它可能就咬人了!”当狗狗不愿意被人摸的时候,妈妈就说:“宝宝不摸了,小狗狗不愿意了!”然后带宝宝离开。

平时,妈妈可以在宝宝面前多讲述一些小狗狗看家护院、保护主人、顽皮可爱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宝宝对狗狗有个良好的印象。

培养宝宝和小动物的感情

宝宝是否喜欢小动物,关系着宝宝未来性格的发展。那些喜欢小动物、愿意养小动物的宝宝,会更有爱心,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付出、更勤快等。

6岁以前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他们会把小动物当成有思想、能活动的小伙伴,寂寞了、不开心了、受委屈了的时候,会对着小动物诉说。这个过程,有利于宝宝的思维发展。所以,妈妈要注意培养宝宝对小动物的感情。

宝宝小的时候,很自然地要躲避小动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小动物很可爱的,宝宝不怕啊!”当宝宝玩耍的时候,妈妈可以故意把小动物放在离宝宝近点的地方,或者抱着小动物玩耍。也许宝宝并不在意妈妈的行为,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宝宝害怕的情绪就会减弱以至消退。妈妈就能发现,宝宝从能接受小动物在他身边,发展到和小动物玩耍了。

很多妈妈不喜欢小动物,是觉得小动物身上有病菌,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其实,那些经常洗澡的小狗狗,身上并不脏。偶尔摸摸,不会传染到病菌。如果宝宝摸完,妈妈就给宝宝洗手、洗澡就更好了。

宝宝的爱心、好奇心都很强,如果妈妈鼓励宝宝给狗狗喂食,宝宝会非常愿意的,但是也会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妈妈可以一边喂,一边鼓励宝宝学。有妈妈陪伴,宝宝不会特别害怕。

如果宝宝已经对某种小动物产生了畏惧心理,即使这种小动物对宝宝不会有伤害,妈妈都不要强行把宝宝和小动物放在一起,妈妈要尽可能地忽略宝宝的这种情绪,但只是表面忽略,内心里要想办法去改变宝宝。

家里也可以养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小动物,比如小白兔、小乌龟、小金鱼、小荷兰鼠等,平时,和宝宝一起喂养、整理卫生,逗小动物玩。小动物很乖巧的,对于喂养它的小主人会有情感上的回应,能够促进宝宝对小动物的喜欢。

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去动物园、昆虫馆游玩,到海洋馆、宠物市场等地方参观,教宝宝认识各种动物,并告诉宝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

除此以外,妈妈多给宝宝看看关于小动物的书和画片,给他讲一些小猫小狗和小宝宝做朋友的故事,再带他到有宠物的朋友家做客,让他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跟小狗小猫一起玩的,都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