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训练着双手背后,认真听讲,长大后开始记笔记。谁记得全,背得好,考试就能拿高分。提问的通常是老师,而不是学生。他期待学生还给他曾经授予学生的正确答案。从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只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老师的提问,可我们自己却不习惯提问,更不允许被反问。这样该如何才能让一个孩子进步呢?显然是做不到的。

被动的学,被动的记;不懂时既不敢问,更不知如何问,这样就会越来越不懂,越不懂就越难学,最终变成不想学,最后导致孩子厌学,以至于弃学。其实,不明白的问题,只要问就一定能够搞明白的;即使明白了,也可以明知故问,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准确复述,让自己掌握的更加准确,并且实现超越和突破。

提问题在孩子学习生活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提问问题呢?根据教育专家探讨,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在父母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二、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三、精心组织,让孩子善问:为了提高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父母尤其要引导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孩子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景。

四、虽然孩子发问时,父母要以诚恳的态度回答,但也不要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比“有问必答”更重要的是,应该使孩子养成心中有疑问先自己思考的习惯。如果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父母要如实承认,不要误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孩子就会逐渐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

五、父母应答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孩子可以从父母愉快、肯定的态度中感到安心,也会从厌烦、否定的态度中,感受到失去支持的不安感。

总结: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学习辅导中,父母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孩子一点儿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这对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相关推荐

早教相关知识:五觉教育是早教的开始


新生儿也要教育吗?家长可能觉得“这怎么可能”,但是实际上,新生儿也需要一些感觉的开启,这样让才能促进他的神经发育,以下由专家向您介绍,新生儿的早期教育,从“五觉”开始。

孩子在出生时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已经发育完成,但是还需要它自身的不断增长和功能的不断健全。神经细胞的发育除了需要必要的营养供给之外,还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刺激才能完成。对于新生儿来说,早期教育就是要给予五官和皮肤感、知觉方面的刺激。具体做法如下:

一、触觉

婴儿的皮肤、嘴、手、脚都是触觉器官,而其中嘴和手是最灵敏的部位。新生儿可以对温度、湿度、疼痛都有感受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包上“蜡烛包”、戴手套。应该让让孩子的手、脚能自由灵活地活动,自由地去去感觉外部世界。在这个时期可以让新生儿尽情去抚触外界事物。可以用各种质地的玩具来刺激孩子的皮肤和手脚。比如毛巾的、绒毛的玩具,木棒或金属棒。可能这个时候孩子喜欢吃手,这也是孩子探索外界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寻求安慰的一种形式,家长对此不要制止,但是一定要先给孩子洗干净手。

二、味觉

新生儿的味觉已经发育完成了,比较喜欢甜的味道,对于咸味、苦味、酸味则表示不喜欢。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不同的味道予以刺激,从而让孩子的味道记忆更加丰富。家长注意在这个阶段不要养成宝宝喜欢吃甜味的习惯,否则宝宝就不再容易接受其他的味道,从此养成嗜甜的习惯。

三、视觉

新生儿喜欢轮廓鲜明、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如比如黑白图形对于刺激宝宝的视觉很有好处,宝宝在这个时候喜欢看复杂、的图形;喜欢看不同人的脸;尤其对红颜色会有偏爱。家长注意孩子的眼睛焦距约20厘米,所以太近太远都看不清楚。而且这时候的宝宝还能记住之前所看过的东西,所以家长还需要不断地变换新的东西,重新引起宝宝的兴趣。

四、听觉

新生儿不但能听到声音,而且对声音有定向力,这就说明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完成了视听结合的神经连接。孩子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喜欢听柔和的声音,不喜欢噪声。所以家长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多和宝宝说话,多让孩子听优美的音乐。

五、嗅觉

新生儿已经能够分辨不同的气味,经过几天的母乳喂养,宝宝就能够分辨出自己妈妈的气味,因而对沾有母乳气味的物件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经常让孩子闻闻各种不同的气味,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气味的分辨能力。

亲子早教网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家长要在孩子刚出生在这段时间,给予孩子充分的感官刺激,以此来刺激宝宝各方面的发育。所以说五觉教育是早教的开始。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早教相关知识:3岁是孩子的想象萌芽期


想像力对于人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充满想像才能有所创造,不管是学习还是科学上的发明等都离不开想象,所以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3岁就是孩子的想象萌芽期。

人类想象的心理活动一般就在3岁左右萌芽,但在这一个时间的想象活动仅仅只是将孩子在生活中平常所看到的或是感知过的一些形象物体在脑海中再造出来,因此想象的内容十分的贫乏,而且有意性也比较的差,是属于一种再造想象,在想象活动中是属于低级的。

所以说3岁只是孩子的想象萌芽期,而这时期孩子的想象力比较差比较低级是同幼儿这一时期的生活还有知识经验的缺乏,并且语言能力也较低有着相应的关系。像是3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利用日常中的一些生活体验来开展想象活动的,比如在游戏中模仿妈妈喂饭时的动作,抱着玩具娃娃模仿喂饭动作,或是模仿医生给病人打针的游戏,还会将椅子想像成为一辆汽车,然后自己扮成司机模仿开车。

而当孩子生活经验慢慢的有更多的积累,同时语言的能力也慢慢的提高,并且平时的游戏活动也发展之后,3岁以后的儿童在想象力上就会出现较快的发展。

因为3岁是孩子的想象萌芽期,所以在这一时期,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于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有重大意义。而客观事物的感知是想象力的的来源,这些都要源自于生活,因此想要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培养,第一就是先要让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以便能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体验,得到更多的经验从而丰富了他的想象力,而生活中所能获得较多的供于想象的体验或是经验,也是发展想象力的一个基础。而作为家长也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启发孩子进行想象,从小培养孩子多想,敢想的能力。

而同时在创造条件让孩子积极开展想象之外,也要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也能让孩子借助于丰富的词语进行想象,这个环节对于提高孩子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

具体来说,也就是让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进行一个模仿,像是一些“过家家”的游戏,这样的活动不但对他的想象力有发展的作用,也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了锻炼,还能在游戏中体会到人与人交往中的一些情感。另外讲故事、童话、还有描述图片内容、或者是绘图、表演、游戏这些活动都是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亲子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应该重视,而3岁是孩子的想象萌芽期,这一个时期更要好好的把握,多为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与体验,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早教相关知识:探索


很难忘记四岁时,和妈妈一起赴她朋友的那次下午茶之约。我妈妈为我倒了杯茶,然后问我:“你要加牛奶还是柠檬?”“都要!”我回答。

I will never forget being four-years-old and invited to join my mother and her friends for some tea and cookies. My mother poured me a cup of tea and asked, “Do you want milk or lemon?” I replied, “Can I have both?”

我妈妈本可以轻易地告诉我,两个都选可不是个好主意,并且坚持己见的让我二选一。但她没有这么做,她给我的杯子里加了牛奶,然后又给了我一个柠檬瓣,我把它扔进杯子里。哇!我随后惊讶并迷失在柠檬和牛奶相遇后,被无数小小泡沫包围的情景里。

My mother could have easily told me that was not a good idea and insisted that I choose one or the other. Instead, she added some milk to my cup and then handed me a lemon wedge to drop in. I was subsequently amazed and entranced as the citrus hit the surface and the milk immediately curdled into a multitude of tiny balls.

是的!我妈妈就这样让我浪费了一杯美好的茶。但话说回来,她却在生物化学领域给与我无与伦比的启迪。在很多年以后,我在大学里的变性蛋白小测验一直得“A”

Yes, my mother allowed me to waste a perfectly good cup of tea. On the other hand, she inspired in me a powerful fascination with biochemistry. And many years later when taking a quiz on “denatured proteins” in college, I had absolutely no problem getting an A.

孩子们经常想知道,“如果……会怎样?”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倾向于直接告诉他们。但是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不只是给予他们常识,而是去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Children often want to know, “What would happen if…?” And as parents, we have a tendency to just tell them. But as long as safety is not an issue, you might consider giving them not only some instant knowledge but the inspiration to acquire more as well by instead just saying, “Let’s find out!”

以上文字摘录于美国亲子早教网首席顾问 Michael K. Meyerhoff博士的博客,Michael K. Meyerhoff博士曾经是哈佛大学最著名的Harvard preschool Project (哈弗早期教育项目)的主要成员。编著过3本儿童早期教育书籍,30本学术手册和100多篇学术论文。带领其研发团队为亲子早教网打造1000多套创新课程。

(本期漫画由杨洋绘制)

早教相关知识: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古今中外,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父母的期望都是一样的。可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上到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当问及孩子的父母时,为什么不上孩子上学?很多父母都会说,孩子学不会,不好好学,最终没有一点办法;父母只能向孩子妥协,让孩子辍学了。难道孩子辍学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孩子学不会那么简单吗?

最近笔者翻阅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发现导致孩子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要求不当:要求太严、太高或太松,都可能导致厌学。要求太高,孩子一时达不到,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要求时,孩子又会转移注意力,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也会导致厌学。同时,由于我们国家的父母总是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孩子优秀与否,如果孩子这次考试不及格,父母会不问青红皂白先将孩子批评一顿再说;根本不看孩子是否比以前进步了,只要不及格那就是不行。很多孩子看到这一点,心里总会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赞赏;既然我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赞赏,那我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厌恶学习了,最终导致逃学辍学。

二、教学内容太难:学习中失败的记忆太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不行,也会引起厌学。处理的策略与方法是查漏补缺,变失败为成功,这时聘请家庭教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请家教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是很容易的;对于农村的家庭请家教不但很难,农村的父母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加上现在孩子学的知识普遍较难,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及时消化的,因此很多孩子学不会,家长也不关心孩子平时学习是否遇到了困难,总是关心最后的考试成绩。导致孩子最后因为学不会而厌学。

三、外界的诱惑,容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的文化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课外读物涌入到了我们的生活里。加上现在每家都有了电视,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电视剧;也可以在市面上买一部录音机,买几盘磁带,听着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崇拜那些被媒体炒红的明星。读课外读物并没有什么错误,可以拓展一个学生的视野,笔者也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才大量的接触课外读物的。

但是课外读物也有好有坏,相信很多学生在上学的时候都读过金庸、古龙、琼瑶等人的作品;武侠小说里飞檐走壁天马行空的武功,言情小说里天荒地老缠绵悲切的爱情,以及流行歌曲欢快动人的旋律,相比枯燥的学习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出现,让孩子迷失了阅读的方向,有正能量的书不去读,有正能量的影视剧不去看,只看那些肤浅消遣的东西,崇拜那些被媒体炒红的明星,最终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孩子厌学。

总结:对于孩子的厌学,笔者认为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学习不只是为了让孩子考一个高分数;应该是通过学习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也要鼓励孩子赞赏孩子,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大的学习信心。在孩子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一步一步摆脱学习的困难,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孩子。对于外界的影响,家长应该给孩子讲明白这些东西的利与弊,让孩子正确认识到现在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而不是彻底的切断孩子对外界的兴趣,这样会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