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大部分都生活在成人所塑造的空间中,他们往往没有属于自己的环境空间,从而做事情往往嫌的很被动,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给孩子们留一个自己的环境空间对于其成长的重要性吧!

在一个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里,他会表现得很乖,也会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会自己学着行走。

如今,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他们生活在一个成人的世界。这种非适应性使当代的孩子难以自然发展。比如说,与孩子的身材相比,周遭的事物大得惊人,他甚至不会觉得自己和它们有什么关系。早教网

如果我们体验一天孩子的生活,我们也会感到相当难受。我们得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嘴里一直喊着同样的话:“不,别管我,我不想!”最终我们只能失声大哭,因为没有别的辩护方法。然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母亲经常抱怨:“真是不明白这孩子怎么想的!他有时不肯起床,有时又不肯休息,哪怕是一小会儿也不愿意,嘴里还一直喊着‘我不要,我不要’。哪个孩子一直这样喊个不停啊?!”

其实,如果这些母亲给孩子构建一个刚好符合他的身材、他的精力和他的体质的环境,那么孩子便会很自愿地做事,而且这也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环境。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行为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关系:相比于一个并不十分友好的环境,一个亲切的环境会让他更自愿地去探索生活。早期教育

孩子们能自觉地感知到这个逻辑关系。有一次,一个来自蒙台梭利学校的小女生去参观一所公立学校,她立刻注意到这所学校的课桌很脏。于是,她对老师说:“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小朋友宁愿让课桌如此脏乱,也不愿清洁吗?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要是没有漂亮的抹布,我也不愿打扫的。”我们能从孩子身上看到快乐与尊严,有时甚至是难以表达的一种对生活的敬畏,这都证明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条自然的道路,而且他也相当喜欢。什么是三岁儿童面临的成长?他将长大成人,而我们必须尽可能帮助他完善自身。换句话说,我们最好由着他在他所做的事情中锻炼自己,因为唯有不断的磨炼才会使他得到发展。孩子乐意洗手,并不是觉得那是什么有趣的事,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动作,而生活就是不断地完成各项动作,这也正是他去做任何事的动力。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被动的做事情,不如学会让其自愿的去做,只有让孩子主动的接受了一件事情,并且自愿的去完成,才更加能够增长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你渗透了吗?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学会给孩子留足面子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但是生活之中许多的妈妈们往往都不懂得照顾孩子的面子,从而使得亲子亲系处于紧张的状态,还深深的伤害了孩子,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看看亲子早教都应该注意那些的问题吧!

你可能想不到,如果父母不经宝宝同意就触及他的隐私和“痛点”,并以说笑取乐的方式来说出宝宝经历的糗事,或者把宝宝当“小毛头”看,一点儿也不认可他的能力,让他觉得丢了“面子”,宝宝会感到难堪、屈辱、气恼甚至无法接受,并以嘟嘴、瞪眼、哭闹,“嘴硬”、我行我素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因此,爸爸妈妈在与宝宝的相处中,要特别留心有可能伤及宝宝自尊心的行为,万一觉察自己已经伤到宝宝的自尊心,不可置之不理,而一定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才是呵护宝宝的稚嫩心灵,促使其养成尊重他人自尊的“榜样行为”。

“别拿我的糗事到处宣扬!”

牛牛妈妈在客厅里给牛牛小姨打电话,电话中一直在抱怨牛牛尿床给自己带采的困扰,“牛牛都满两岁了,不知道为什么还尿床。一到阴天下雨,尿湿的被褥半天都晾不干,用烘干机烘干的裤子还有一股尿骚味儿……你说我该拿这孩子怎么办?”牛牛妈妈正说得起劲,一回头,忽然发现儿子牛牛正气鼓鼓地站在客厅门口,双手攥拳,怒发冲冠,小脸涨得通红。妈妈心里“咯噔”一下:我是不是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了?

宝宝行为解密

尿床这样的事,属于难言之隐,哪怕对一两岁的小宝宝来说,都是最刺激自尊心的“丢脸事件”、负面“新闻”。任何认为自己“长大了”的宝宝对此都特别敏感。在他们看来,被别人知道自己“屡尿不改”,相当于宣告自己是个“废物”。爸妈无论是拿这件事当玩笑和趣事讲,还是真心诚意地流露出焦虑,都会使宝宝的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心理负担越来越大,反而更控制不了自己的排尿行为,可能导致反复尿床和自卑。

应该怎么做——

其实,孩子的这一“生理缺陷”,完全是因为大脑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完全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早或晚都会消失。只有父母淡化它、忽略它,如把尿床、“画地图”等说法改成“宝宝又流汗了”、“宝宝在梦中找不到厕所了”,宝宝才可能摆脱对这件事的焦虑,从而以轻松的心态学习控制自己的生理行为。

暖暖妈妈带着暖暖来童童家做客,送给童童一大包包装精美的礼物。尽管童童妈妈把儿子带到厨房里悄声交待过,说等客人走了才能打开礼物品尝,但一转眼,童童已经把礼物包打开,吃掉了一大把进口巧克力。童童妈觉得很没有面子,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说:“这孩子就是太馋了!没礼貌!好像八辈子没吃过巧克力一样……”一语未了,童童发脾气了,冲上来把剩下的糖都投掷到妈妈身上,而且一直到客人走,他都气得对妈妈不理不睬。

宝宝行为解密

如果不当着外人的面,妈妈的批评意见很多宝宝都可以接受;但当着客人的面,自尊心强的宝宝却会对父母的批评反应激烈,妈妈们不要担心,这说明孩子很敏感,有很强的面子意识。此时,对于宝宝乱抛玩具和糖果的行为,妈妈应该冷静看待,如果当着客人的面打孩子,也许孩子的对立情绪会更严重,不仅好几天缓不过劲来,而且连目击的客人也“恨”上了。

应该怎么做——

遇到这种情况,等客人走后父母不妨跟宝宝谈一谈,问一问自己的哪些行为令宝宝感到不快。如这个例子中的童童,他也许只是对礼物袋中究竟装着什么感到好奇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用礼貌、规矩之类去约束他的行为,不如满足他的好奇心,让他拆开礼物与大家分享,父母只要教会孩子向客人大方地表达谢意,并跟小客人一起分享,就把这件事解决得很圆满了。

“我不想穿露屁屁的裤子!”

朱朱1岁半就上了幼儿园的小托班,从此,每天早上为穿什么样的裤子跟妈妈“干仗”。妈妈坚持要让女儿穿开裆裤,以免孩子穿脱裤子时太笨拙,尿湿了裤子。而朱朱却抵死不穿“露屁屁的裤子”,还说“要是你给我穿这种裤子,我就不去上幼儿园了。”妈妈大声笑话她:才两岁的小人儿,就知道害羞了,还说:“你穿闭裆裤尿湿裤子的时候还少吗?要是你不穿开裆裤,我就告诉老师,你在家一天要尿湿几条裤子!”朱朱以为妈妈真要去告诉老师自己尿湿裤子的糗事,号啕大哭,说什么也不肯去幼儿园了。

宝宝的行为解密

2岁左右的宝宝处于自我意识迅速萌芽的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能按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爸爸妈妈的意愿做事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因此,一旦碰到爸爸妈妈不尊重他的意愿的情况,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合作”态度。其实,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懂得什么是害羞了,改穿闭裆裤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幼儿园的孩子经常席地而坐,在地板上玩游戏,穿开裆裤容易被虫咬,或被细菌感染。

怎么做

因此,从开裆裤到闭裆裤的过渡是迟早要完成的,父母不妨教会孩子脱穿裤子和尿尿的技巧,来为宝宝以“更体面的方式”出现在其他孩子面前打下基础。自尊心强的孩子,更容易克服困难去达成这一蜕变,因此,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我不准你说奶奶的坏话!”

优优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满3岁才被接到爸妈身边上幼儿园,可能因为彼此暌违已久,妈妈对女儿的某些性格行为是很不满意的,老是嫌她胆小、懦弱。令妈妈大惑不解的是,要是平时批评优优的很多毛病都是奶奶惯出来的,优优就一下子恼了,扑上去对妈妈又捶又踢,又推又搡,把妈妈搞得莫名其妙:我批评优优的奶奶,优优为何这样气急败坏?

宝宝的行为解密

宝宝如果从小是老一辈带大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一辈的管教方式,需要特别小心。比如优优跟奶奶有了很深的感情之后,批评奶奶就刺痛了她内心深处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此外,从小寄养在祖父母家的孩子,本来就对自己在父母心中有多大的位置,父母对自己有多少爱产生过深刻的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还挑剔她的性格和行为,还抱怨是奶奶把她给带坏了,她就越觉得父母不爱她,不能容她,这对宝宝是很深的伤害。

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拉近亲子关系、弥合3年来的亲情疏离的最好方式,反而是对宝宝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对他融入这个家庭的点滴进步表现出衷心的赞赏。同时,妈妈不要对奶奶的管教方式持抱怨的态度,相反,要感恩,要教会孩子体味奶奶对她的无私付出和爱。当然,具体的教养方式是可以与奶奶探讨的,帮助孩子大方起来的工作也可以双方一起来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表现出抱怨和排斥的情绪,不要说“你怎么全像你奶奶,一点儿也不像我?”否则的话,孩子就会变成自尊与自卑的奇怪综合体,很多年与父母若即若离,在心理上亲近不起来。

“我自己来!你怎么知道我不行?”

3岁的芒芒是个“大能人”,经常会主动帮妈妈的忙,帮出一个惊人局面,比如,自己从微波炉里端蒸鸡蛋,泼了一地还烫着了手;又比如,非要自己洗碗,最后差不多自己洗了一个“泡泡浴”;再比如,非要帮玩具汽车洗澡,自己从厨房拎一桶水到阳台,已经泼了半桶……妈妈气急败坏地冲过去替他收拾残局,当芒芒再次要求“我自己来!”时,妈妈说:“小祖宗,只要你不帮倒忙,不闯祸,就算帮了妈妈一个大忙了!”好么,这一讲,芒芒嘟着嘴不高兴了,呆在自己的小房间来半天不出来,生了一晚上的闷气。

3岁的宝宝处于独立性高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干什么事,他都要抢白一句“我自己来!”被父母拒绝就觉得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其实此时宝宝的气力还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差,做很多事情都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还会发生危险。

怎么做

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适合搬运比较重的东西、单独使用电器、自己舀热汤热粥等,爸妈拒绝他们的要求,不让他们进行危险的尝试,事实上是出于保护宝宝的目的,为了他不受伤害。父母在给孩子讲这些道理的时候,要掰开揉碎了做解释工作,并给孩子一个承诺:他几岁就可以做这件事了,到时爸妈会来教他。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他以成长的期待。一旦孩子获得了被尊重的感觉,他也能慢慢悟到:我被“拒绝”,与“面子”无关。

专家点评:

孩子的自尊心,是随着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成年人认为小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就假定他们没有自尊的意识,这是一种错误的儿童观。父母要认识到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平等的权利。孩子同样具有自尊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自尊水平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

本网站小编总结:大人平时可别小看了孩子的面子问题,若是不小心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对于这个伤痛是很难弥补回来的,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注意生活之中常犯的几点错误,使你的宝宝心身健康的成长!

学会给客人介绍孩子


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经常是一家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

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跟客人握手问好。而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不同,客人第一次来家里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孩子往往被忽略。

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这是父母的疏忽吗?不是,这反映在我们中国大多数父母的思想中,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家长附属品。

从家里接待客人这件事上,表明中国的父母不像一些国外父母那样给孩子的独立人格以应有的尊重。

家长不向客人正式介绍孩子,孩子就不会把自己也看成是接待客人的主人,家长没有给孩子独立人格应有的尊重,当然他们也不会自尊、自重、自信,所以不是怯懦地躲躲闪闪,就是胡闹。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自重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家里来客人时,请不要忘记向客人介绍您的孩子。

记住,当家里来客人时,不要随便支走孩子,而是向孩子介绍客人,也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

给宝宝一个自由玩耍的环境


安排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环境

游戏重点

当婴儿学会爬行后,妈妈的视线就不能离开他了,而且不断地警告他“不可以的”、“危险”。可是请你想想,婴儿原来只会坐在那里看,当他能靠自己的力量移动时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与其禁止他,不如帮他安排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间。如此一来,婴儿跟妈妈都很悠闲自在。

一个一个跑出来了很多妈妈都碰到过婴儿将面纸盒里的面纸全部抽出来玩的经验。与其禁止他,不如给他类似的玩具。把绑有铃铛的手帕或纱布放在空箱内让他玩,他会玩得很高兴。

设置一个游戏空间这一时期的婴儿看到什么都想摸,不妨准备一些安全且有利灵活手指的玩具,让他自由自在地玩。除了玩具外,也准备一些锅盖、饭勺、抽屉等,他一定会玩得很开心。注意,不要给他易破或容易吞进口中的东西。

让他在纸箱里面玩纸箱对婴儿来说是相当有魅力的玩具。在纸箱上绑条线,上面吊一些会发出声音的小玩具,或在纸箱两侧开个大洞做隧道,婴儿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用纸或布贴在纸箱上,以免婴儿被铁丝之类的东西刮伤,虽然比较麻烦,还是准备一个好,因为在婴儿大一点的时候也会用到。

小提示:孩子的发展过程父母不能过度的干扰,这样会减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一些大脑锻炼机会。

学会给爸爸照顾孩子的机会


照顾孩子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很多的时候父亲也要参考其中,受到妈妈温柔性格的熏陶之外,还要多感受下爸爸的阳刚之气,所以妈妈们也要多学会适当的给自己放个假,给老公照顾孩子的机会!

老公在家的时候,就是我溜小班的大好机会。当然我会溜得不着痕迹,溜得恰到好处,溜得能让他独自玩味带孩子的乐趣,又充满当老爸的成就感。感谢7-11(Seven-Eleven)这种便利商店,对于我们这种不能开溜太久、不能离得太远的妈妈来说,走一趟一间小小的便利商店就能好好开一次眼界。所以,老公在家的时候,我必定会充分把握这种缺鸡蛋、缺面条、缺盐、缺糖的大好时机。早教网

“老公,可不可以帮忙看一下孩子?我去买个鸡蛋,一下就回来!”

闭着眼,我都知道便利商店的蛋放在哪里,一秒钟就可以完成任务。剩下的时间,我钻进报纸杂志区用力呼吸,最新鲜的文字、最新出炉的杂志扑面而来,我如享用资料大餐的食客,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满满的字海把我昏盹疲惫的头脑冲刷翻新。再到零食区闲晃两圈,一排排让人眼花缭乱的饼干零食,心中不禁响起一句广告词:“远足带乖乖……”哇!如同小学生远足郊游的兴奋心情一样。去哪里不重要,在杂货店就能呼吸到出去放风的自由空气。

好!就买个最爱的草莓棒,一路慢慢啃回去吧!回家?不,不!绕到前一个大街看看吧!望着橱窗上的换季新装,我笑着对它们眨眨眼,快失神的双眼便瞬间发光。一件件衣服真令人垂涎啊,如果不小心动了“凡念”,就给它试穿个两件吧,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小姐,有折扣喔!可以带两件哦!”轰!如雷贯耳。啊!我想起出门的真正任务了,是该带着鸡蛋回家报到的时候啦!就在老公快要变脸、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踏进门!Safe(安全)!

“还好吧!”

“很好啊!”老公骄傲地说,意思是除了会赚钱,他也很会带孩子。而孩子呢?偶尔让他们换换口味,爸爸的个性不同,带孩子的方式不同,和他们做的事情不同,连准备的食物也不一样,就好像在家住久了,出去扎营一下,连吃泡面也觉得有趣多了!

爸爸觉得很好,“小猪们”也觉得很好,我当然知道很好,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说过我溜溜小班会溜得恰到好处。不过,这是牛刀小试,热热身而已。既然没问题,偶尔我就可以潇洒地放个半天假、一天假喽!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育儿专家指出,让爸爸参与到育儿教育之中,可有利于宝宝们更加的聪明,妈妈们可不要忽略了爸爸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噢,这可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所得出的结论!

请还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成长空间(亲子教育专题)


前言: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都看管的比较严格,从而使得孩子们没有一点的私人空间,其实小孩子与我们大人是一样的,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若是家长们连这一点都剥夺了,那么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将是不可弥补的!

这天张珊下班回家后,女儿小丫从她的书包里掏出一个日记本给妈妈。张珊想打开日记本,却发现是个带密码锁的日记本。小丫帮打开锁后,张珊看见扉页上写着“除本人外,禁止乱动”,下面的署名是“Rose"。

“Rose是谁啊?”张珊问

“当然是你的宝贝女儿我呀!”小丫抱着妈妈的肩膀说。

张珊没想到女儿刚上初中就给自己起了英文名字。起英文名字也不跟我商量商量,真是人小鬼大。张珊心里虽然有些不悦,但没有流露出来,这毕竟不是什么大事。

“你为什么一定要买个带密码锁的日记本呢?”张珊问。

“就是为了不给别人看呀。”女儿没有觉察到妈妈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了,继续撒娇。

“妈妈也不能看吗?”

“那当然!”说完,小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那在你眼里,妈妈也成了‘别人’?

“……””小丫不知如何回答妈妈的这个问题。

沉默了一会,张珊坐到了小丫的对面:“小丫,你是不是跟哪个男生好了,不想让妈妈知道?”

“你乱说!”小丫差一点要哭出来了,拿起日记本,就冲回了自己的房间。

屋子里变得很黑暗了。张珊没有想去开灯,更没有想起身去做晚饭,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着坐着,她突然想哭,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一向乖巧的女儿突然变得那么陌生了。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张珊实在不明白……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变得越来越陌生是种正常现象。

孩子的成长,不仅是长身体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孩子在一天一天地成长,衣服买了没几天就开始不合身了,鞋子没穿几天就变短了;孩子的声音也在发生变化……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孩子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亲子网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基本上没有关注到孩子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限于孩子因内分泌系统的发展引起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比如,孩子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个性难以捉摸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社会化的过程,孩子越来越希望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大人”的价值,他们的自尊心不仅在快速成长,而且变得更敏感,他们更关注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对很多问题似懂非懂,但自尊心不允许他们再像小学生那样直截了当地问家长或老师了,所以,他们心里的秘密越来越多。

虽然家长对孩子充满了爱,但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毕竟相差二三十岁,如果说十年是一个代沟的那,那家长与孩子之间至少要差两个代沟,因而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孩子在家长眼里显得越来越陌生是种正常现象。

孩子越大,值得家长操心的事也就越多,不仅有孩子的学习问题,而且还有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等等。要为孩子操心,家长就必须了解孩子,因此,很多家长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

“小胖,你今天看起来没精神,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小丫,你最近老说英语老师的坏话,是不是英语学习出了问题?”

“小胖,你的鞋子子是不是咯脚了?”

一般来说,在孩子身上发生的这类问题,家长都能察觉到。但是,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学校、为什么无缘无故发脾气,对这种感情上的问题,很多家长无法作出判断。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成为小学生、中学生,他们有很多事情不会再告诉家长了。家长也开始不安起来:“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因为觉得不能放任不管,所以家表开始追问孩子。

如果家长问“在学校怎么样”,孩子便会回答“没什么”,家长要是问“你这是怎么了”,他们还是回答“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已经成为孩子应付家长追问的口头禅。孩子之所以不向家长说心里话,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认真地回答了问题,家长肯定会责备说:“为什么你就不想想办法呢?”“你自己主动去做不就行了吗?”所以不如什么都不说,直接保持沉默。然而,孩子不说话,家长就更着急了。在孩子看来,家长这么老是这么追问自己,打探自己的隐私——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还没有“孩子的隐私”这个概念——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所以,家长追问孩子,只会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让孩子感到厌烦。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变坏,经常偷看孩子的日记,窥视孩子的秘密,结果孩子非常反感,和家长的关系反倒恶化。有的家长还用对小学生的方法来对待初中生,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孩子顺从自己,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更加逆反,或者胆小退缩,没有主见和自信心。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感到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越担心越不能逼问孩子,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命令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家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质问或盘问孩子,也不要用指示、命令和禁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亲子教育

对于那些高情商家长来说,他们虽然也担心孩子,但不会横加干涉孩子的事情,只在旁边静静地守护,等孩子自己来倾诉。他们会利用自己极强的观察能力,观察孩子的需求,尽量创造适合与孩子沟通的氛围与机会,让孩子主动开口。

本网站小编总结:若是想要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平时家长们就要多与孩子们相沟通,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去怀疑孩子,家长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技巧与方法,因此懂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法很重要!

三岁的宝宝渴望一个快乐环境


妈妈都会发现宝宝们超过三岁,就会特别渴望与同伴交往,不愿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耍了,这说明宝宝已经开始有集体交往的需求了,而幼儿园就是集体的所在。

因此,宝宝已经有必要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走向社会环境了,而幼儿园就是他们将会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因为有我这个全职妈妈在,憨宝宝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但我知道孩子必须要去,因为他需要学着接触社会了。总是待在家里,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很不好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有很多顾虑,毕竟之前宝宝几乎是寸步不离自己的。但我明白即使我有再多的顾虑也不能在宝宝面前表现出来,因为那也是一种对宝宝的不信任,越是将这种担心在宝宝面前过多地展现出来,宝宝就越会相应的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给宝宝更多的正面信息,时刻告诉他,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行的!

幼儿园的生活将是一种和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活,担心憨宝宝会不适应,我决定提前一个月让他在家里过幼儿园生活。

憨宝宝要就读的是离我们家不远的一所幼儿园,我打听好了作息时间,在家里开始了和那里一样的模拟幼儿园生活,也借机向他灌输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幼儿园是早上九点钟开始上课,这和我们家的作息时间是相似的,所以起床这点我不怎么担心。但幼儿园会给孩子上一些简单的课程,我担心宝宝不能好好上课,就在家里和宝宝做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宝宝不能理解老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妈妈,她们都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宝宝,所以宝宝不用担心,老师们也会像妈妈那样爱你的,这就让他对老师的概念渐渐熟悉起来。

下午的时候我常常和他一起玩一些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小游戏,这个时候,我就会故意说,要是在幼儿园里就好了,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这样在他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出他对幼儿园的小兴趣,憨宝宝也会开始问我幼儿园是什么地方呀?我就会用憧憬的语气告诉他,那里有可爱的老师,那里有很多很多的玩具,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大的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听故事。我还将从隔壁宁之泽那里听到的一些幼儿园的趣事讲给他听,这样快一个月的时候,宝宝果然主动到我面前来说,妈妈,我想去上幼儿园!

妈妈心得

明白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孩子要接受新事物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妈妈们不能操之过急。上幼儿园对宝宝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也是相对困难的事,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他会担心,会害怕,而我们做妈妈的也是有很多顾虑的。因此对于彼此都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地适应,慢慢地习惯。

第13堂课

如果你是一个三岁的小孩,怎样的一个环境会让你觉得快乐呢?

首先,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伙伴、新奇的玩具等,这些都对孩子有吸引力。因此,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可以经常在家说说幼儿园的趣事,使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在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时,比如对某个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告诉他幼儿园里每天都可以做这样的游戏,将宝宝的兴奋点和关注点都转移到“幼儿园”这个固定的地点去。

其次,当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好感和依赖的时候,可以适度将这种食物和幼儿园联系起来。比如告诉宝宝,如果肯去幼儿园,每天都会得到这种食物,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向往之情。

最后,一定要保证按时去接孩子。孩子换了一个新环境之后,难免会觉得紧张,放学时间滞留在新环境内,会让孩子产生恐慌感,进而对幼儿园产生排斥,所以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初期,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你是否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专心学习的环境?


有许多父母在论坛里讨论孩子做什么都不专心,一心只想着玩让他们很头疼。其实孩子天性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者有限的时间教会他知识,再有一点就是教育孩子的环境不是十分理想,有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的话你一分钟都讲不下去。

如果在教孩子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小道具来拉回孩子的注意力保证集中,但是这道具要选择的合理与教的内容最好相关,帮助孩子联想带入式学习。 接下来请你检查一下,你一次所提供的"新鲜事物",是否种类太多,孩子在花了眼和花了心下,表现出浅尝即止的不专心就是很自然的。就如同摆了十盘八大碗的新鲜饭菜在孩子面前,他能专心只吃一道菜吗?还有有时学习内容太难、太容易、不符合兴趣,也会让孩子因跟不上或觉得没有挑战、无聊,都会让他无法专心。当孩子还是个不会玩玩具的婴儿时,许多妈妈就喜欢在孩子床头挂上许多玩具,以为如此可以给孩子较多的刺激,大脑变得更灵活些,其实对思绪仍处于混沌期的幼儿来说,太多的玩具,反倒干扰宝宝脑神经专心接受必要的刺激因此若想培养孩子专心习惯,首先就得将他的环境"净空",如把床上堆着的玩具收起;学习时桌上只留下必备的物品,收起其它玩具或杂物;一次只准许拿一个玩具出来玩,玩完收起后才能再取另一件;一段时间内只要求他完成一件事,但必须是有头有尾的完成,如此目标明确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容易集中。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多以趣味启蒙为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这样会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