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能够安静的呆着,专注力不聚中,这是让家长们感到很无奈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们专注力聚中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相关小事际吧,多学习一些育儿的方法!

不少妈妈都担心除了看动画片能安静坐住,其它时候总是动个不停的孩子,是否是个"过动儿",有妈妈甚至被孩子烦得来求救:"怎么样能控制自己不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

当听到这妈妈直率的言语时,我不由哑然失笑,因为我也曾有过如她般的心情。

某次原本计划与朋友晤面两小时的,却不到半小时就仓皇告辞,因为他那儿子,似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般,身、嘴都一刻不停的,让人被闹得头昏"想揍人。早教网

不过想想这些被视作"过动儿"的孩子还真可怜,因为他们就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般,总是被关在没有足够空间可活动的家里或学校,丰沛的精力没地方消耗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坐不住"。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就可以让他安定下来的话,就不必担心他有过动问题。所以注意观察一下,除了看动画片外,听故事、玩胶泥、积木….,他是否也有安静忘神的时候?

你不妨用激励他的口吻说:"宝宝看动画片时好乖的坐着,妈妈相信宝宝玩胶泥时,一定也能乖乖坐着玩。

就从这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开始,5分钟6分钟7分钟…。一点点的延长他安静专心的时间。并在他能专心完成某件事时,积极表现出欣赏、赞美的态度,以让他明白专心是个会蒙人喜悦的好行为。

不要一开始就替孩子定下过长的"专心"时间,免得孩子无法达到目标,双方都会感到挫折而放弃;也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或为引起孩子注意而频繁更换事物,反而不利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们要量力而行,第一次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呆的太久,要学会定在孩子的范围之内,再循序渐进的慢慢加长时间,希望家长们都能够理解,!

延伸阅读

小游戏延长宝宝专注力


案例

家里到处都堆放着宝贝喜欢的玩具,但是似乎没有一样能够让他长久地保持浓厚的兴趣。小家伙对它们“视而不见”,他们似乎更喜欢这里爬爬,那里走走,越是被禁止去的地方越是对他们充满吸引力。这让不少年轻的新爸新妈们大为头疼。

爸爸妈妈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宝宝的小屁股怎么就是坐不住呢?他怎么就不能乖乖地坐着玩上一会儿玩具呢?

专家说法

事实上,在2岁以前的年龄段,大多数的小宝宝对事物的有意注意仅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而已。随着宝宝有意注意时间的不断延长,他们对事物专心的能力会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此同时,爸爸妈妈对宝宝那使不完的劲以及对玩具的“孰视无睹”,不妨做做以下的尝试:

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宝宝喜欢把一切弄得一团糟吗?那就随他去吧!偶尔的一次“无所顾忌”能够大大地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何乐而不为呢?

在玩具上“动点小手脚”

每个星期都将一些玩具藏起来而给宝宝一些别的玩具,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将玩具换个固定的地方摆放,这样宝宝会对玩具保持浓厚的兴趣。

换换游戏方式

如果宝宝明显对某样事物或者某个玩具不再感兴趣,那么不妨换一种玩法。例如,本来一直和宝宝玩滚滚球,现在不妨来玩玩跳跳球或者丢丢球。

玩玩“躲猫猫”

婴儿研究专家表示,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躲猫猫游戏对宝宝大有好处。例如,能够让宝宝渐渐理解物体的客观永存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游戏能够非常有效地延长宝宝的有意注意时间,他们会尽情地做着游戏,全然没有厌倦感。

不要忽视“亲子阅读”

要充分利用各种卡片,和宝宝一起认认卡片上的事物。经常为宝宝准备一些新的图书,激发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浓厚兴趣。这可是训练有意注意的绝佳方式。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用看电视来代替阅读。电视的画面跳动频率非常快,宝宝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不能增强有意注意,反而会影响他的视力。

家长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来为宝宝合理的创设游戏,延长宝宝的专心能力。

幼儿园发喜帖,用意在那?(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宝宝们的教育最家长最重视的事情,近几天网上发布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不少的家长指出幼儿园的老师得罪不起啊,这是由何引起的呢?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的看看此具体的内容吧!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其同事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结婚给全班孩子发喜帖,喜帖上写的是小孩的名字,并交代孩子要转告父母。针对此事,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幼儿园家长,得到的答案很一致:幼儿园老师得罪不起。入园须知

师德被功利所蒙蔽,除了跟教师本身道德信仰的缺失有关联之外,还跟家长们的纵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长们明知道教师发喜帖是变相索贿,也明明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但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来说,这种不合理倒成为某种机会——通过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以让自己的孩子在教育资源上获得更多的照顾。一方面,家长深知这是不公平的,但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想利用这种不公为自己的孩子获得优势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家长们接纳这种潜规则并且明争暗斗,给了教师释放贪欲的土壤。

此外,升学率和单一的评估体系也是恶因所在。虽然只是幼儿园,但是考核体系都是一脉相承的。君不见,现在上小学都要考试,并且有时比考大学还难。而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参考的标准是那些在升学上获得优势的学生。老师为什么得罪不起,因为他们的情绪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上升路径单一,选择空间太小,也就有了家长们利用不公制造的恶性竞争,也就有了教师变相索贿的土壤。入园指导

本网站小编总结:现在贿赂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管做什么事情,若是没有熟人或是不贿赂反而感觉不踏实,那么造成这种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的反思此问题!

幼儿园缺少男教师的根源在那里?(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目前就幼儿园里没有男老师的问题已经得到相关部分的关注,部分的幼儿园已经招聘有男老师,但是其数目上来说还是非常的不达标,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缺少男教师的根源在那里吧!

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突然说:幼儿园真没意思,一个男老师都没有。孩子上的幼儿园有131位老师,男老师只有一名。

男性老师非常少,是学前教育的普遍现象。《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00万人左右,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男性不到1万人,也就是说男性幼儿教师的比例约为1%;相比之下,日本幼教的男教师比例约7%,美国的比例更高,约10%。

当前师范类高校招生时,男女生的比例严重失调,致使学校尤其是小学、幼儿园中的男性教师也越来越少。此外,社会上认为男教师待遇低,难以担负起传统的男性“养家”的义务,也是男幼师容易流失的一个原因。

幼儿园老师的待遇是多少?据了解,北京市公立幼儿园的老师月平均收入大概为3500元左右,同时会有一些节假日补贴;好一些的私立幼儿园,老师的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2800元;一般的私立园,老师平均月工资可能不到2000元。总体来说,幼教老师的工资是偏低的。北京博凯幼儿园老师的平均工资是4000元左右,这在私立幼儿园中是比较高的。园长殷红博说,必须给老师高工资才能留住优秀的老师。

但是这个工资水平还不足以留住男老师。北京博凯幼儿园男教师的收入,比女教师的收入平均高15%左右,他们有4个男教师,都在体育组工作。马益文老师毕业于山西大学,在北京博凯幼儿园工作了12年了,目前他是体育组组长,月均收入7000元左右。马益文说,因为园长对男老师非常重视,在待遇、培训等方面给予较多的倾斜,所以他一呆就是12年了。体育组其他老师有来自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都是本科毕业,他们有他们的烦恼。殷红博说,“我们有的男老师,30岁了还没有女朋友,说社会上觉得他们是孩子王,没有地位,就算是本校的女老师,也不愿意跟他们交朋友”。

由于学前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划入到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多种困境。幼儿园老师由于社会地位不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这就使得中国幼儿教育师资面临三大难题,而且这三大难题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第一,中国幼儿教师学历起点较低,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快速发展和提升。第二,幼儿教师综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水平。第三,目前幼儿教育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现象较严重,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人才脱离幼教领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学前教育如何留住老师,尤其留住男老师,已是个世界性问题。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男性幼儿教师的比例也只有1%-4%,最好的也不超过10%。我国幼儿园男教师比例更低,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是清一色娘子军,一些幼儿园即使有个别男教师,他们往往也是处境尴尬,甚至被边缘化。

儿童早期教育专家戴建树认为,没有男老师,幼儿园里的孩子们缺少的不仅仅是“阳刚”气。更重要的是,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和长处各有不同,男老师在运动、科技、理性思维等方面特有的优势,更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儿童学习和模仿最主要的对象,一是家长,二是老师。阴阳互调,孩子在成长中才能形成“性别同一化”的完整人格。儿童心理学专家卢稳子教授也认为,教育中需要男老师,就像孩子的生活中需要父亲一样。总和女性在一起,孩子的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东西太多,却少了些热情奔放,得到的呵护、关心太多了,少了些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因此,为他们提供勇敢、果敢的体验与经验显得更为迫切,这就需要男教师的加入。

这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性别问题,而是整个幼教队伍的社会地位问题。有专家建议,要在解决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等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潜心于幼儿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缺少男老师的根源还有由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男老师们的负担与压力也往往的比较大,因此对于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还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多关注,积极的相法解决!

培养孩子正确的交往习惯


满足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情感需求,无论是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还是心理智力发展,性格品质教育都大有益处。温馨和谐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培养孩子们友爱互助,热悄待人的优良品质,帮助孩子成为活泼开朗,天天向上的人。

同伴交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对此没有给以充分重视。孩子想找小伙伴玩,父母怕他们在一起闹纠纷,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其他孩子的欺负:孩子们在一块打闹,父母又担心孩子会出事;还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会跟其他的孩子学坏。总之,出于各种各样的顾虑,都影响了家长对孩子与同伴交往的鼓励。其实这些顾虑大多是不必要的,即使孩子在外面吃点亏也没关系,孩了迟早是要走向社会的,哪个大人也不可能永远守在孩子的身边,只有在相互交往中,孩子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也有利于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作父母的要帮助孩子多交朋友,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让孩子邀请邻居的孩子到家里来玩。当孩子的朋友在家里时,让他们单独在一块玩,不要对他们的吵闹表露出厌烦的情绪:多带孩子去少年宫、游乐场或其他孩子较多的场合;大人们还应结合孩子与同伴交往的实际,给孩子一定的指导,要让孩子明白一些社会行为规范,教育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要理解并尊重别人,不要讥笑别人;在游戏玩耍时要互相谦让,爱护弱小,团结互助。

孩子的控制力比较弱,情绪也不够稳定,所以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容易发生争执。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家长不必急于评判是非,而是首先要先观察一下,如果他们仅仅是争论,那么就让他们先争论一会儿,不要急于进行干预,因为孩子之间的争论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如果他们的争执发展为橄烈的争吵,则先想法平息他们的争吵,再心平气和地了解争吵的原因,给以适当的教育或指导。

要鼓励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小孩子与大孩子一起玩,小孩子可以从大孩子那里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促进小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一起玩,则可通过自己对小伙伴的关心和爱护,培养起自己的贵任感和自信心。

有的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玩耍时,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或者怕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受欺负,因此就教孩子“谁要是敢碰你,你就狠狠地踢他、咬他!”还有的父母自己要强,要求孩子也要强。有一次我在坐班车时。看到车上几个四五岁的孩子玩的正欢,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跟在其他几个孩子后面跑来跑去,但是那几个孩子却对他不太理睬。就在这时,小男孩的父亲一把拉过小男孩,啪的就是一把掌,并且边打边骂:“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人家不理你,你还那么贱。”其实这样做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做父母的首先要认识伙伴交往对自己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再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孩子与小伙伴们融洽相处。如果孩子在和小伙伴相处中出现问题时。家长需要认真地观察,找出问题的原因,想出对症解决的方法,化解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用成人化的方法去处理。上面说的小男孩所遇到的悄况,可能是他平时很少和那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他们对他不认同;或者由于小男孩自身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成人化的语言和行为使他不受同伴的欢迎:当然也不排除那几个孩子有意冷淡。对此做家长的一定要仔细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千万不能采取上面那位家长的作法。

家长对孩子正常的伙伴交往一定要持鼓励的态度,给以积极的评价;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不要充当纠纷仲裁者的角色,只是教给孩子一些是非观念,交往的正确方式等,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付孩子的伙伴不能太挑剔,要尊重孩子的伙伴。如果真的碰到不好的孩子,注意对他的教育和引导,若没有效果时,则大人可想法中止自己的孩子和他交往,但绝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孤立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关键


他把音符变成卡通人物

光头、蓄着胡须、一身黑色打扮的孔祥东满脸笑容地拿着一本卡通漫画书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扬了扬手里的书,说:“这本是汤普森钢琴教材,相信每个刚学琴的小朋友都弹过,我小的时候也弹过。我三年前参加了这套教材的重新编订,就把‘1、2、3、4、5、6、7、i’这些音符变成卡通人物,因为没有哪个小朋友会不喜欢卡通的。”

孔祥东在小学员中挑出一位五岁小女孩,让她现场弹了三段汤普森曲子。小女孩每弹完一段,孔祥东都示意大家为小女孩鼓掌。尽管小女孩的水平还在初学阶段,节奏感明显不太好,但孔祥东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请求”小女孩用右手和他的左手一起弹一遍,接着再让小女孩和大家感受不同。当有小学员说出了节奏这个词之后,孔祥东非常高兴:“节奏就是心跳,没有了节奏就是没有什么?”“没有心跳!”孩子们大声回答,“没有心跳呢,就是完了,所以我们学琴不能没有节奏。”

考级不是技巧训练终端

孔祥东在教学中用“走出山洞见到光明”来比喻《拜厄钢琴教材》。尽管时隔三十多年,孔祥东回忆起自己初学拜厄的时候,仍然是一脸幸福:“学音乐的乐趣我是从《拜厄》开始的。”他用三种节奏弹了《拜厄》第62首。正常、急促和舒缓的节奏就像平静的河流、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潺潺流淌的小溪,给大家三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孔祥东说:“《拜厄》62首,很特别,不像别的曲子还有‘采茶扑蝶’这样的名字,它本身没有标题,你想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给练习者有非常大的空间。音乐就是水,放在不同的容器就是不同形状,这个容器就是想像力。没有想像力,是无法当艺术家的,只能考级。”“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让孩子钢琴考级,但是我们对于考级不考音乐知识,感到悲哀。曾经有个孩子钢琴考过了八级,但我问他肖邦姓什么,他说姓肖;问他肖邦哪儿人,回答是温州人。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明白,考级作为技巧训练不是终端,只是一种载体。”

对音乐发生兴趣是关键

对考级发表了一番评论后,孔老师又在现场提问一位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该家长答道:“可以让孩子学会吃苦,培养他的艺术细胞,但是我们大人确实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孔祥东说:“不知道孩子怎么想这是代沟,但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记者问孔祥东,当年孔妈妈是为什么让他学琴的,孔祥东答道:“我妈妈喜欢音乐。她用纸做了一个钢琴给我,我就在‘纸钢琴’上开始学的。当然学到后来,我对音乐发生了兴趣这才是关键。我一直认为学会了音乐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你掌握了变化。它的变化就在于轻响快慢。学会了这点就乐在其中了。”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音乐的。

几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别说“我们买不起”

可不要小瞧了宝宝们的经济头脑,其实从3岁起,他就可以支配金钱了。专家表示,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比如,你不想给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说“这个月我没为这样东西做预算”,或者直接告诉他“我不准备买这东西”,而不要用“我们买不起”作为搪塞的理由。因为你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在控制金钱,以帮助他树立起对金钱的健康态度,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

建议:孩子3岁时,你可以给些钱供其自由支配,让他明白应该如何用钱。每周给孩子1元零用钱(对于一个4岁大的孩子来说,可以每周给2元),并帮助他作个简单的计划:6角放进储钱罐;3角自由支配;1角捐给慈善机构。

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领会如何省钱和花钱。孩子们开始时通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但是你得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把钱展示出来给孩子看

当你不断从钱包中取出信用卡付账的时候,你的孩子肯定会对这种东西产生困惑,因为大部分7岁以下的孩子,都不会把信用卡和它里面的钱联系在一起,他们会认为信用卡有魔力,能买无穷无尽的东西。

建议:当孩子和你在一起外出购物时,尽量都用现金消费。当然,你也不一定刻意不用信用卡,只是在你签消费单时,让孩子看清你是如何做的;让他知道,每次购物时,你是如何从原来的钱中减去了已经花掉的钱。毕竟他们早晚要学会如何使用它。这种做法特别适合7—9岁的孩子,因为这时的孩子很擅长做加减法。

同样,在你从ATM取款机中取钱时也要这样做,即便是和3岁大的孩子在一起。你要告诉他,“我从银行账户上取了100元,这就是取出来的钱。”告诉他们花钱要有计划,而取钱出来并不仅仅是为了花掉它。

告诉孩子买每件东西花了多少钱

专家提醒父母们,应该让孩子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有个概念,不管买的是玩具,还是T恤衫。而且,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很好的聊天话题。

建议:你可以在孩子面前算经济账,跟孩子聊聊自己挣了多少,打算做一个怎样的预算。然后告诉孩子,为买日用品和衣服,以及其他必需品一共花了多少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谈论孩子身上所花的钱,比如“在你校服上的花费超过了预算”。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你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只计算当天的账目,即将每天中的开销从预算中减去。

告诉他为什么会买不在预算中的东西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不在你预算的东西,会因为孩子的执意要求而临时列上购物单;或者你自己食言给自己买了双靴子,因为刚好赶上打折?事实上,这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你要给孩子解释自己消费的决策过程,让孩子看到你能够灵活地使用你所挣到的钱。最聪明的做法是,不光要指导孩子如何做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聪明地花钱。

培养孩子标志兴趣的意义


除了给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你还可以通过培养对标志的兴趣来提高她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的地位。这些标志对所有孩子都意义重大。

衣服及其他地位标志

衣服满足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个体的需要,很少有其他东西能满足这种需要。婴儿通过脱去衣服并试图自己穿戴来表达他们独立的需要。学前孩子通过选择他们每天想穿戴的衣服来满足这种需要,而学龄孩子则结帮成伙,并穿戴这一组群所认同的衣服。

选择自己的衣服与一个孩子的成长概念是相一致的:他开始感觉成熟了。这时你可以开始用责任感及对他人的体贴去感染他。

从很小的年纪起,孩子们就发现衣服具有极大的吸引注意力的价值,特别是当它们色彩鲜艳,或是饰以标识、腰带或装饰物,或是新买的时候。然后很快,他们便得知他们的衣服能将他们标识为个体。

5岁的孩子不久便会知道,衣服同时还是从属于某一个群体的标识,并且能够满足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我们概莫能外。大约在同一年龄,孩子们变得十分在意于表明他们不属于相对立的另一性别,并发现衣服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能将他们与异性区别开来。衣服还能帮助那些忸怩、害羞,或有身体缺陷的孩子们,使他们能在保护下行事。通过尝试与犯错误,一名孩子会得知何种衣服能给人最佳印象,有助于被社会接受,以及最终帮助提高自我形象,造成一种对自我及外表的良好愉快感觉。

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及电视,也造就了孩子们对其他物质财产和地位标识的观念。孩子会开始有你所不赞成的欲望。在决不允许不当地得到这些东西或迎合这些欲望的同时,理解他们并使他们保持心理平衡,将帮助孩子在一个价值观常常遭到扭曲的世界中找到她的路。

多数孩子中常见的地位标识

物质财产

玩具及游戏设施、体育设施、衣物,以及各种收藏,包括邮票、贝壳、一些书、一些连环漫画

家庭财产

一所有一间游戏室、一片大草坪、一辆或几辆汽车的房子

同龄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大量的玩伴和朋友,特别是那些很受同龄组群喜爱的玩伴和朋友

体育上的成功

在任何年龄的游戏和运动中的成功

学业上的成功

阅读能手;在较大的孩子中,则学习成绩好

父母的职业

你的职业,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或专业化的职业,对孩子来说具有地位上的意义

领导角色

不论是由孩子还是其父母在工作或社团事务中担当的领导角色、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地位的标识

自主权

拥有想在任何时候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的自由。那些由过于自由化的父母带大的孩子们较常拥有此种地位象征

零花钱

有许多钱,不论其来源,总会给同龄人以深刻的印象

挣钱

一个通过零工挣钱的孩子给人以比她的同龄人要成熟的印象,因此有着作为一个挣钱的人的特权地位

旅行

孩子们旅行的次数越多,旅行时离家越远,特别是坐飞机的旅行,使他们在同龄人中似乎就有着更高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