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孩子喜欢挨着爸爸妈妈睡觉,因为这让他们感到温暖、舒适、安全。有些父母不让孩子上他们的床,有些父母则允许孩子星期天晚上和他们睡在一个床上,有些父母先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睡,等孩子睡着后,再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床上。那父母究竟该不该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呢?

英国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建议,父母应该放弃以前的传统做法,让5岁以下的孩子与父母同睡一床。

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的教育主管玛戈特·桑德兰指出,这种被称为“睡”的做法,会让孩子在成年以后成为一个平静而健康的人。

一般情况下,英国父母在孩子出生几周后就让他们单独睡觉,但桑德兰认为,这种做法是有害的,因为与父母的分离会让孩子身体中释放的应激激素量上升。

这一发现是建立在过去20年来对儿童脑部发育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还参考了儿童在特定环境下的脑部扫描图。比如:3年前的一项神经学的研究表明,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与承受着身体上疼痛的孩子有着类似的脑部活动。世界各地的研究也显示,让5岁以下的孩子与父母同睡,会使孩子受益无穷。对5岁以下的孩子而言,与父母分开睡会导致他们的焦虑情绪,并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而与父母同睡却可以消除这样的焦虑。

儿童长到5岁时,应与父母分床,否则既不卫生,又有很多弊端。孩子在5岁以后,如果还是和父母一起睡,依赖性可能会很强,他可能会对父母的性生活感到困惑不解,不能理解他在家里所处的地位或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感到焦虑。

把孩子的房间布置的有特色和吸引力,他就会感到特别依恋自己的房间,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孩子选中的图片挂在墙上,让孩子自己决定房间的颜色。和孩子一起去家具店选择卧具,共同商量如何布置房间的家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房间的舒适和惬意。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在适当的时候教给他做适当的事情,太早或太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孩子和父母分床还是同床,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不要盲目的拒绝或允许。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还是暑假是该玩儿?还是该学?


引言:“聪明的孩子是玩儿出来的”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吗?其实不然,我们只要掌握好好“玩”和“学”的尺度,就能造就出有成就的孩子。

暑假,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幼儿疾病,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做不做家务无所谓。其实不然,不爱做家务的孩子不会有责任感。为孩子长远打算,暑假要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活,如拖地、洗碗、洗衣甚至做饭等,都可以让孩子试试,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体会到家长的不易。

让孩子身心得到放松

暑假就应该让孩子以休息、娱乐为主。当然这休息、娱乐是健康的,有益身心的。网络游戏最好不要碰,一旦成瘾,就欲罢不能。让孩子找伙伴一起做做游戏,有条件的可以送孩子参加旅游团或夏令营,让孩子寄情山水,放松身心,增长见识。假期里,家长不要频繁地让孩子做作业,要尽量让孩子玩好、休息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如今开学在即,如何帮助孩子们回归正常的生活作息,让他们能以精神饱满的姿态迎接新学期,是不少家长都非常关心的事。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孩子“暑假病”的一些常见症状,并向医生咨询了一些解决办法,帮助家长和孩子调节好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年轻父母该怎样育儿?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年轻的母亲把刚满一岁的女儿抱到医院整形科,要医生给小家伙割双眼皮,理由是:“不想输在起跑线上”。荒唐的举动、荒唐的解释,让人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也不能不思索——是什么让家长做出这样的荒唐事?

生儿育女、抚养成人。这一看似自然而然的行为,在当下却变成很多年轻父母面前一道难上加难的思考题、选择题。从孕前到生产、从哺乳到早教、从才艺培训到学校选择……每一道“关口”前,总有各式各样的理论漫天飞舞,总有层出不穷的正反面典型可供借鉴。传媒资讯的密集“攻势”下,众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蒙特梭利”来了、“潜能开发”来了、“虎妈”来了、“鹰爸”来了,发展天性还是严加管束?坚持快乐童年还是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一系列的问题,容不得父母们细想,只因为还有那个“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警示语时时闪过。这些现象,透露出当今很多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浮躁心态。

其实,“虎妈”也罢,“鹰爸”也好,都只是极个别的极端事例。而在育儿这件事上,极端容易,难的却是适度。适度的疼爱、适度的宠溺、适度的包容、适度的规则、适度的惩罚……分寸的拿捏、程度的把握,这才是作为父母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望子成龙的愿望并没有错,但须明白,“成龙”之前,必须首先“成人”——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能自立于社会的公民。这远比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取得技能上的成功更为重要。

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强孩子身处逆境但乐观开朗、孝亲仁爱的例子;会看到某些“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骄奢跋扈、冷酷无情的例子;也会看到一些不乏才华的孩子暴露出的性格缺陷。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在育儿这件事上,父母创造的外界条件千差万别,但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家长,是否在家庭生活的细小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孩子良好的、健全的、强大的内心世界。

所以说,育儿教子,不妨也“返璞归真”。想想看,当宝宝在母体中孕育的时候,你的期盼是什么?你是否能以自然、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是否能给这个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成员?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摆脱浮躁心态,多思索、少盲从,是很多爸爸妈妈应该补上的一课。

父母该怎么教育小气的孩子


父母该怎么教育小气的孩子

一般而言,小气并非是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大毛病,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准必然环节。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任由甚至鼓励宝宝小气,会对宝宝情商与人文性格的良好发展存在不利影响。长期以往让宝宝形成一种小气的性格,严重者会影响宝宝长大后的人际关系的培养。

因而,从人文教育角度而言,小宝宝过分的小气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加强教育引导,以帮助小宝宝塑造良好的人文性格。

针对孩子小气,家长可以经常邀请朋友们的或邻居们的孩子来家中玩。引导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呀,食品呀与小朋友分享。开始时,可以让孩子拿出他玩腻了、不要玩的玩具出来,以后逐渐鼓励孩子拿出最好的东西与朋友分享。

同桌时,平时家里有东西吃,不要归他一个人吃。一定要按家人分出几份,他只能享受其中的一份,千万不能让他多得。不然,他就会越来越变得自私、小气。在他明确了家庭“共享”的规矩后,可以有意把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的那份,让他送去。鼓励他经常做这种事。做了,就要大肆表扬。要知道,孩子是十分喜欢听好话的。孩子不是因批评而进步,而是因表扬而进步。表扬可以有效强化的孩子们的行为和意识。

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可以相信孩子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懂事,“小气”也会变成“大气”了。

父母该如何向宝宝撒娇


妈妈向宝宝撒娇,这不太可能吧?但答案就是:“YES!”如果父母不能把自己变成被孩子爱的人,那么你给予这个小家伙的东西可能比较单一,爱,是一种能力,让宝贝不仅坚强,而且善良。这里的5个情景范本,让你学会向宝宝撒娇。

X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

What:毛毛要妈妈带他小区游乐场玩耍,妈妈告诉他,要吃了饭才能去。毛毛怒目圆睁双手叉腰指着妈妈骂道:“你这个蠢女人!真罗嗦!”爸爸被毛毛的怪样逗得扑哧笑出声来,不料,毛毛冲过来给他一脚:“笑什么!死老头!”

Why:爱,要样本。宝宝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去爱,父母之间的交往方式将决定宝宝学会什么样的爱。毛毛的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互相指责,毛毛就会学习将其固定下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他长大之后也不相信别人会爱自己,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父母吵架的时候,请远离宝宝。

How:在那些父母相互尊重、彼此接纳,能够良好沟通,用健康方式表达爱意的家庭中,宝宝很容易吸收父母的行为模式,知道如何去表达自身的诚意和友情,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得到他人的爱。当然,他们也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愉快。

√请给孩子一个爱的样本

“不!毛毛,妈妈饿了,妈妈要吃了饭才去,这样才会有力气,爸爸今天做的饭可香了。你能帮妈妈去盛碗饭吗?快点,好吗?妈妈等着呢,吃完了我们就能去玩了。”

X就是不许粘着妈妈!

What:蒙蒙是十四个月的小姑娘,平时妈妈上班就由姥姥和阿姨看护,表现得很合作。可妈妈回来后就不同了,她不让妈妈离开自己一步,不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还常常哭闹。姥姥总数落妈妈,这孩子不听话,都是你给惯的!

Why:孩子第一个爱的对象是妈妈,他们愿意每时每刻与自己心爱的人呆在一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分享有意思的事情”来向妈妈表达爱意。同时他们相信自己无条件地被妈妈爱着,因此,他们跟妈妈在一起时更随性地展示真实的自我。

How:如果你曾经被人毫无保留的爱过,那个人一定是你的父母。请满怀欣喜地接受他,而不是让他在爱的一开始就遭到挫折。其他家庭成员在妈妈回家之后应当适当地让位,以次要身份更多地参与养育活动中来,这样能够让大家都有休整的机会也能让孩子体验更多形式的爱,发现更多爱的对象。

√理解孩子爱的表达式:

“我说,宝贝,妈妈也最想你了。可是你看,你整天跟妈妈在一起,姥姥和阿姨都嫉妒了,都不高兴了,他们也最爱宝宝,也想抱抱宝宝呢?要不,宝宝,你去抱抱她们,她们会特别高兴!快去!”

X不要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What: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小雨仍然拿着书要妈妈给讲故事。爸爸拿零食把她引出去不到一会儿,她又跑回来要妈妈起来做游戏。爸爸只好一把将她抱出去,锁上妈妈房间的门。

Why: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孩子还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小雨无法感知妈妈病中的痛苦。爸爸可以请小雨帮助照顾妈妈,如:给妈妈倒水、喂药、盖被子等等,使小雨将注意力集中到妈妈生病这件事情上来,而照顾比自己强大的成人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圣的啊。当孩子学会用积极的行动表达关爱,并获得接纳和赞赏,爱就在他心里发了芽。当然,孩子还不可能持续得很久,这并不是孩子不够爱你,而是他的能力还不够成熟,请宽容他在给你喂药之后完全忘记了病人需要安静休息这件事。

How:父母应该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如:“洗完一大堆衣服,真够我累的!如果你能给我捶捶背,我一定感到很舒服。”你要唤起孩子同情意识,并帮助孩子找到表达同情关怀的适当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跟孩子一起理解和认识人物的感情变化和需求。

√让孩子学会关怀他人:

“给你讲故事,妈妈也想啊,但你看看妈妈的样子,多难受呀!妈妈生病了,感到很不舒服呢,真希望你能给妈妈倒杯水,那样的话,该多好呀!”

X千万不要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What:“爸爸,我要洗碗!”“去去去,别添乱了,这是大人的事情。你看动画片去吧。”

Why:2、3岁的孩子愿意模仿父母做事,由此获得成就感以及归属感。父母总是拒绝承认孩子的能力,拒绝给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孩子就会感到挫败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家伙,只能被动接受而惧怕付出。

How:父母应该常常请孩子帮忙为家庭分担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扫地、擦桌子、洗碗、取报纸等等。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不要指指点点,而是感谢他所付出的努力,让他相信他是充满力量的,他是得到家庭认同的重要人物,这令他愿意不断努力,对其他人负责就象对自己负责一样,这种责任心是完全自觉的,意味着他愿意为爱付出积极的行动。因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项决定、一个承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宝贝你真是可人疼,老爸我在单位累了一天了,真是干不动了,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就老觉得你刷的碗比老爸刷得干净,干吧,干吧,孩子!”

X不要嘴上夸孩子而行为上拒绝

What:乐乐给妈妈分享刚刚买到的饼干,妈妈高兴极了,狠狠亲了宝宝一下:“谢谢儿子!妈妈不吃留给你一个人吃吧!”

Why:当孩子第一次要送给父母东西时,是他生活中第一次创造爱的伟大行为:之前他只是在接受爱,爱别人,现在他在尝试唤起别人的爱。他通过主动地“给”体验自我的生命力,父母愉快地接受并欣赏他的礼物,会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充满力量的,是强大的。

How:但是不分享并不意味着孩子不爱父母,在两岁左右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自我意识的确立可能令孩子拒绝分享,这是很正常的。父母不要强迫他分享,这样会令他缺乏对物质的安全感,失去对他人的信任。但当孩子给予你的时候,也不要嘴上夸孩子而行为上拒绝,小孩子会认为你真的不需要,而重演那个“妈妈只喜欢吃鱼头的故事”。

√孩子的礼物要欣然享受:

“哎呦,给妈妈的?太好了,什么口味的?巧克力的呀,妈妈最爱吃了,妈妈来一块,宝宝也来一块,以后有什么好东西给爸爸妈妈留着呀!”

TIPS:当宝宝向你撒娇时,你也要向他撒娇!

5岁之前的孩子在他们爱的课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被无条件的爱,他们学习爱并使爱变得成熟的过程还相当漫长。此时父母的爱能让他们感到内心充满了安全感,而能够给予父母爱又使得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强大的力量,当他们感到自己是强烈地被需要着的时候,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成熟并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成就更多的事情。

性教育是等孩子问还是父母主动提


女儿5岁,ZZH是女儿同班同学,跟我们同住一个小区。女儿一天突然说:妈妈,上次在ZZH家玩结婚的游戏,ZZH说结了婚后,他的小鸡鸡要和我小便的地方相碰。

我抱着女儿,对女儿轻声说:小便的地方是女孩子的隐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除了妈妈外,不可以让别人看,不可以让别人摸。

女儿问:那爸爸呢。

我说:女儿长大了,爸爸最好也不可以接触。

我内心有点着急,问了下:那你裤子脱了没有?

女儿说:没有。

我说:那怎么碰到一起呢?

女儿做了挺肚子的姿势:像小便这样。

女儿说:ZZH还非要我脱掉裤子,说如果不脱掉裤子,就不和我玩了。

我说:你们都玩什么游戏了,说给妈妈听听?

女儿说:玩了黑色幽灵的游戏。

于是女儿把游戏内容告诉我,关掉灯,ZZH做幽灵,女儿假装碰到幽灵的女孩,看到幽灵,吓得晕倒。

我说:这个游戏里有脱裤子这个环节吗?

女儿说:没有。

我说:那你说ZZH非说要脱掉裤子,是今天,还是上次?

女儿说:是上次。

我说:那你把上次做游戏的内容说给妈妈听听吧,是什么样的游戏呢?

女儿说:ZZH说,结婚后男孩子的小鸡鸡应该和女孩子小便的地方相碰。

我说:那你裤子脱了没有?

女儿说:没有。

我说:你为什么不愿意呢?

女儿说:我怕他把小便弄我身上了。

我说:男孩的小鸡鸡和女孩小便的地方,都是我们的隐私,是我们的性别特征,我们不可以让别人看我们隐私的地方,不可以碰到。

女儿问:妈妈,那是不是结婚后还要那样做呢?你和爸爸结婚后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没想到会问我这个问题,没有马上回答。

女儿继续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说,男孩的小鸡鸡跟女孩小便的地方相碰后,男孩的精子和女孩的什么相遇。妈妈,你和爸爸结婚后,是这样吗?

女儿这么说了后,我赶紧说:你说得非常正确,爸爸妈妈结婚后,想要一个小孩子。于是,爸爸的生殖器和妈妈的生殖器接触,爸爸的精子就到妈妈体内了,精子碰到妈妈身体内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于是,一个小孩就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了。

女儿说:那如果精子没碰到卵子呢?

我说:那就没有小孩。

女儿说:幸亏爸爸的精子碰到你的卵子了。

我说: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可以让别人摸,不可以让别人看,也不要跟别人讨论自己的隐私。妈妈今天跟你说的话都是悄悄话,是秘密,不要告诉别人。

突然出现这个事情,我好紧张。还好《善解童贞》我看完了,我没有失态。但是我总觉得我的话没说完,我好像没叮嘱全面。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或者女儿不主动问,我不应该再提这个话题,我怕我的叮嘱和紧张倒成了提醒和强调。

父母该认错时就得认错


女儿第一次说谎时只有3岁多一点,当时,一向在单位踏实肯干的我,因为在做账时常常“不理解”新上司的意图,而被以“不胜任财会工作”为由调离了多年的岗位。我满腹委屈,情绪糟透了,下班回家后常沉着脸坐在沙发上抽烟、发愣。有时也为一些小事和妻子争争吵吵,弄得家里气氛很是紧张。

这一晚因为一场球赛,我一个人在客厅看到凌晨一点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七点多钟,我在昏睡中迷迷糊糊听到妻子的唠叨声:“看看你爸干的好事,冰箱门一个晚上都这么开着,太不像话了。一个大男人经点事儿就像丢了魂似的,没出息……”妻子口无遮拦的话—下子“戳”到了我的痛处,我“噌”地坐起身,准备下床去同妻子理论!

可这时,我听到女儿稚嫩的声音脆生生地说:“不是爸爸,是我开的。”她妈妈忙问:“你什么时候开冰箱了?”女儿支吾着:“就是我开的……我拿酸奶嘛。”妻子没有再追问,我却坐在床沿上回想起昨晚临睡前在冰箱里取饮料时,正好球赛有进球,将我拉回到电视机前……对,那冰箱门是我打开后忘记关上的。

我明白,女儿是为了爸爸妈妈不吵架才那么说的,她已渐渐知道调解父母矛盾,并有勇气“代人受过”,这说明女儿懂事了,可以随机应变处理矛盾了。但另一方面,她确实撒了谎。

在送女儿去幼儿园的路上,我诚恳地对女儿说:“爸爸这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问题心情不好,但下班后和妈妈吵架是不对的。爸爸保证,以后每天带着笑容回家。昨天晚上是爸爸粗心忘了关冰箱门,是爸爸不对。你能替爸爸认错,爸爸谢谢你。但由于替爸爸认错而说假话……”“好孩子要诚实不撒谎,对吧,爸爸。”女儿连忙说。看着女儿神情庄重的样子,我相信她懂得了我的意图,我点点头笑了,孩子也高兴地笑了。

吃晚饭时,我当着女儿的面向妻子澄清了“冰箱事件”,又对自己这几天来的表现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女儿呢,冲妈妈做个鬼脸,又来刮我的鼻子,全家人在饭桌上乐成一团……

就这样,在我们家里,认错已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对我们,尤其对孩子来说,认错减轻了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表达了承担错误的责任感,纠错的自信感。认错是诚实的体现,而诚实,是成长进步的第一阶梯啊。

孩子爱打断父母说话,怎么办呢?


宝宝不会说话时妈妈们着急,现在宝宝会说话了,妈妈们还是很烦恼,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小宝宝们总是会打断大人间的对话,这让家长们感到很没有面子,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几个网友妈妈的反应吧!

网友--岚岚妈

我正在给一个同事打电话,突然孩子过来拽我的袖子,不停地叫:“妈妈!妈妈!妈-妈-!!!”

小编支招:你的孩子在你讲电话的时候调皮,是因为他把电话看作一种威胁:电话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而他想让你关注他。如果你讲电话的时候,让他自己玩游戏,他就不会觉得那么受到威胁了。问问他:“我打电话的时候,你愿不愿意拿本书或玩具,坐在我旁边?还是你想坐在餐桌旁喝些果汁?”给他选择的权利,他会觉得自己有某种控制力,并且也表明你没有忘记他。不过,给他的选择要简单。如果你问他:“我打电话的时候,你想干什么?”你可能就会陷入和孩子无休止的争论中。

网友--天沐妈

儿子天沐今年5岁了,是个聪明、帅气的小男孩,但就是有一点不好,大人在说话的时候,天沐总喜欢问这问那的插话,打断别人说话。

小编支招:大人在进行正式的谈话之前,可以预先告诉孩子,叫孩子不要插嘴或打断大人的谈话。如可以说:“现在妈妈有一些很重要的事要跟爸爸谈,你自己做自己的事,不要打断我们说话。好吗?”孩子在得到尊重的前提下,一般也会遵守的。如果孩子中途控制不住自己,又跑过来企图打断大人的说话,大人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提示,提示孩子不要打断大人的说话。早教网

网友--球球爸

球球精力旺盛,一刻都闲不住,而且他喜欢围着大人转,对大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想了解大人谈论的每一件事。无论爸爸妈妈在他身边谈话还是在隔壁的房间谈话,他都听着,而且时不时地打断说话的人,提出一些问题。

小编支招:如果爸爸或妈妈在家里总是打断对方,那孩子就会学会这种习惯。因此有这种不良习惯的父母就要努力改变这种习惯。父母在孩子和你说话时,应该尽量不打断他,这样让孩子理解你对他的尊重,他也会同样去尊重你或其他人。如果你不小心打断了他(或别人),要马上说:“对不起,我打断你了,你接着说。”这样,孩子不仅明白了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会多多使用礼貌用语。

网友--乐乐妈

我儿子2岁了,特别喜欢插话,不管别人听不听,总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如果别人不听,他就使劲拽着人家的衣服,强迫人家听他讲。总是打断别人讲话多没礼貌啊,请问怎样才能改变孩子这种状况?

小编支招:首先,不能厉声打断孩子:“别说了,烦死人了。”这样打击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就不合适了,尤其是刚学习说话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肯定和维护。其次,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他,语速放慢,如果中间他打断家长,就提醒他:“妈妈说完,你再说。”当然,家长不要把自己说话的时间拖得太长,超过了他的等待极限,他就等不下去了。讲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慢慢讲,他中间插话,家长提醒他:“故事讲完,你再说。”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家长也常常这么提醒他,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渐渐好一些。

网友--叮叮爸

我家孩子现在3岁半了,总是喜欢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有时候大人聊天的时候也爱插嘴,尤其喜欢回答问题,可是他的回答总是和问题相差十万八千里,唉,想阻止他,又怕打消了她的积极性,可愁死我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编支招:不要小看孩子的问题,不要认为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甚至荒诞不经,其实孩子的心灵是最富有想象力,最无拘无束的,也最具有创意,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可能是哲学家控制论了几千年都回答不清的。比如:他们关注生命、关注我们生存的世界,关注地球、月亮、星星等等宇宙自然现象,也关注关注人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是超乎知识、超乎经验,超越有用无用的,是非常宝贵的思想的种子,应该好好加以保护和鼓励。对孩子思想的火花既不能冷淡或应付了事,更不能斥责或禁止,应该给予倾听和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眼里的世界。如果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那么可以肯定孩子提了一个好问题,鼓励他继续思考和探索。早期教育

网友--婷婷妈

宝宝3岁之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与别人交流的欲望逐渐加强,希望通过讲话引起大人的注意。但有时他把握不准说话的时机,就会出现插话的问题。

小编支招: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时急着讲是因为怕家长走开或不让自己讲。这时,家长可以安抚他,说:“不要急,妈妈不会走开,你慢慢讲。”孩子知道家长会给他讲话的机会,就不会急着抢话了。

网友--小俊妈

孩子喜欢大谈幼儿园发生的事,真头疼?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向你报告发生今天的新鲜事儿,向爷爷奶奶描绘他的图画。就算是大人们在谈话时他往往也想插进来,家里来了客人,即使你事先已要求他要表现得乖乖的,他也点头保证,但是不到10分钟他又会急不可耐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编支招:在幼儿园或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孩子很可能已经学会该怎么轮着来了。你可以利用他这种新技能教他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开口。这种简单的游戏能引导孩子学会“一问一答”的对话模式。坐到他身边,看着他,问一个他能够自由回答的问题,一个可以有长长答案的问题,比如“你星期六上午最喜欢干什么?”,注意在他回答的时候,仔细听,如有必要,温和地催催他:“你说完了吗?好了,现在该你问我问题了。”如果他在你回答的时候插嘴,用手指碰碰他的嘴唇,把你的话说完。然后再说:“现在该你了。”让他把对话继续下去。如果他不说,你要再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和别人有礼貌地对话,但至少他能掌握“一问一答”的对话的基本要素。

网友--奇齐爸

我家宝宝一直都很喜欢说话,小嘴不停的说这说那,要求他吃饭不能讲话简直不可能,不过最令我头疼的是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大人讲话的时候他也总是不停的插进来,一会儿要拿这拿那,不然就问东问西,感觉比平时还要兴奋,表现欲更加强了,怎样才能让他安静会儿呢?

小编支招:提醒他在与别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当别人的话告一段落或者询问自己的意见时,自己再说话。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以从别人的谈话中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学到更多的知识;随便打断别人的话,是对别人不尊重,是不礼貌的行为。要尊重孩子,与他平等相处,给予他充分发言的权力,保护他身上的积极性和锐气。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在恰当的时间表白自己的意见之前,不能用“小孩子少插嘴”之类的话去责怪他,更不能在外人面前责怪他,否则,会损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网站小编总结:每当父母们在说一些重要的事情,小孩子随便的插嘴是一件让家长们感到很头疼的事情,也很容易让人认为这孩子没礼貌,是家长的教育不到位,因此改掉孩子爱插话的习惯很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