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小学时代养成这7个好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

1.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

规划、利用时间是一种能力,不能等上了中学再培养,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例如:周日一天14个小时,让孩子以小时为单位自己划分、安排,想要做哪些事、各约需要多少时间等,然后鼓励、协助孩子去完成他的时间规划。这样一项简单的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2.制定计划的习惯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是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基本功,需要从小培养,要启发、引导孩子设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想法、目标,例如:暑假两个月,想要做成哪些事情,如何分步骤去做;新学期开始了,想要取得哪些变化、怎样一步步去实现。

3.收拾整理的习惯

能够定期、主动地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百宝箱是一种非常棒的习惯,“收拾”就是吐故纳新,“收拾”就是价值的重新定位,“收拾”是对昨天的回忆、总结,也是对明天的畅想、希望。

4.系统阅读的习惯

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系统地阅读、安静地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但如果想要成长,就一定要具备系统阅读的习惯,以某个主题词、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搜集相关书籍、资料,进行系统、广泛地阅读,将一个问题搞彻底、搞清楚。

5.承担家务的习惯

承担家务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办法,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可以进行调整,以锻炼其基本的生活技能。

6.收集错题的习惯

无数的名师、高考状元告诉我们,收集、整理错题是最笨、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如果我们不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就是最好的进步。

7.关心他人的习惯

关心他人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更加重要,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关心他人的机会。关心他人,先从关心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开始。一个连爷爷奶奶都不会关心的人,去捐助爱心图书、玩具、衣服,都是徒劳的。

编辑推荐

一定要帮孩子养成6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合格爸妈必读)


如果每一个角色定位都可以算作一种职业的话,那么父母绝对是这世界上最有负担却又最幸福的职业了。而在这漫漫的“育儿”路上,父母们所遇到的问题绝对不比唐僧西天取经所遇到的问题少。在这所有问题中,如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绝对是爸爸妈妈最头疼的。而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孩子在小时候就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01

不挑食、营养均衡很重要

孩子正处于暴风长身体的时期,由此可见,从小就培养孩子不挑食的习惯有多么重要。从一些统计数据来看,不挑食的孩子往往身体更好,智力发育也更好。

02

早睡早起,拥抱健康生活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无形之中把黑夜拉长,忙碌工作的父母就自然养成了熬夜的习惯,而父母又是孩子生活的榜样,因此孩子也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学会了熬夜。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规律的睡眠,才能让孩子们充满活力地迎接每一天。

03

守时,良好信用从守时开始

要想孩子能有诚信的好品质,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守时。要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哦!

04

热爱读书,在阅读中成长

阅读是一种兴趣,也可以是一个良好的习惯。热爱阅读的孩子往往拥有较高的情商和较为广阔的知识面,父母可以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陪孩子念一本书。

05

坚持运动,享受户外的乐趣

多组织户外运动不仅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还可以在户外游戏中增进与孩子的交流。运动可以让孩子快乐,还可以间接使孩子变得更加乐观开朗。

06

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

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充满热情,日记不一定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孩子今天对某一项活动的感想和看法。

孩子3岁前这些坏习惯一定要改掉,事关孩子的前途


我常听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从一个屁孩的状态就判断孩子以后的未来有点武断。但既然是大家都常挂在嘴边的话,那说明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大部分的性格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所以当孩子在这个阶段有以下行为时,为了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的人生走向,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

内向

很多父母会发现自家的宝宝特别安静内向,有客人来也不主动打招呼,看到别的小朋友玩游戏也从不主动参与,有这些表现就说明你家孩子比较内向。

内向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这样的孩子每天活在自己的安全区域内,不愿意接触外界。他们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内向,不善于表现的的孩子步入社会很容易错失一些机会。

不合群

三岁左右的小伙伴虽然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但有些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被孤立”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不合群从小的来说不容易讨人喜欢,难交到朋友。往大了说,以后步入社会,很容易受人排挤,也难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自卑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时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建立好,那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自卑,而这种自卑将会在孩子心理扎根一辈子,这样的孩子真的很难靠自己的能力干出成就。

这些坏习惯你家孩子有吗?

父母的12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早看早受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还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的时候,需要我们来告诉他。

而父母自己呢?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以下12条,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知道。

坏习惯1:不耐烦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3:太“大方”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不认错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5:不娱乐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6:爱争执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7:撒谎、推托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8:乱丢东西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9:言行不一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0:连骗带吓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坏习惯11:过分爱护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2:压抑能动性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父母必读:孩子上小学前,一定要培养这6个习惯


暑假将尽,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不妨加强培养孩子以下几个习惯,让孩子快乐地迈向进入小学的第一步。

生活作息习惯从开学前的两三周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很多小学教师都表示,一年级的孩子到了下午上课时间会习惯性地打瞌睡。所以,孩子的生物钟一定要提早调整。晚上9点之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中午慢慢取消午睡。中午时间可以听听音乐,让孩子精神放松,学会闭目养神,逐渐过渡,直到取消午睡。生活自理习惯上小学后就意味着开始走向独立,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同时教给孩子认识自己的文具盒,会取用铅笔、橡皮和尺子,用完能按指定位置摆放;练习整理书包:大书放下面小书放上面,其他杂物放口袋(小抹布、水杯位置固定);学习结束后,及时整理桌面,保持整洁。让孩子逐步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以便他们进入小学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和生活。倾听的习惯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跟不上。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要发展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先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引导孩子在听故事或听别人讲话时,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多和孩子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准确。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一个指令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的任务,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学习的习惯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很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时间管理习惯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常见问题。引导孩子做某件事情,如画画、听故事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喝水、上厕所等),一旦开始,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给孩子布置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任务,剩下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安排。让孩子体验到管理时间的乐趣,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人际交往习惯大多数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如果家长能培养孩子相关的个性品质,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些品质其中包括:自信——孩子自我感觉良好,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能大胆与人交往。独立——孩子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毅力——做事善始善终。合作——遵守公共秩序,能够与他人相处,学会与人分享。

幼小衔接常识孩子入学以后会经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非常值得引起家长们的注意: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孩子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有想当个好学生的愿望。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孩子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能配合好,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因此作为父母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非常重要。小编说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跨越。在这个特殊阶段,家长不用过多焦虑,让孩子用日常积累起来的良好习惯来适应新环境,应对成长中的挑战,迎接美好的小学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