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专家指出智商对孩子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社会力才是。那什么是社会力呢?简单来说社会力就是人类改善社会的能力。再说的简单点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的能力,这样听着是不是感觉很重要了呢?

专家甚至还说孩子之间智商一般相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先天决定的,而社会力不同,这种能力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能力在孩子们的书本上是没有的,最好是由父母来引导、教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那么重点来了,怎么培养孩子的社会力呢?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责任感的真实写照,你没有责任感是没有组织的动力的,孩子如果从小培养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那长大了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不过组织能力也是要从小锻炼出来。

举个常见的例子吧,随地扔垃圾:这个真的是很多人平时都不太注意的,平时教导小孩不要随手扔垃圾,告诉孩子乱扔垃圾的坏处。往往越是这种小事越起到锻炼的作用。

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现在是一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合作能力是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那么怎么才能锻炼自己的合作能力呢?

1、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调整

2、不要做旁观者

3、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语言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不要把这种工具给荒废掉,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时候,多让孩子交朋友,多与别人交流。或者父母自身努力去做孩子的朋友,多与他们交流,这样也便于了解自己的孩子。

希望家长多重视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同时,也多注意下孩子的家庭教育。

小编推荐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人们在这个学习型社会找到自己一席之地的必备技能,也是游览无比广阔的文明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在早期,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对阅读过程产生兴趣。最开始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会是一段宝贵的亲子时光,孩子会得到你全部的注意力,这是他最想要的也是最享受的,没有其他东西——电视节目或者玩具——能比得过这个。

逐渐地,孩子会养成对书的喜爱,形成阅读的习惯,建立起自主阅读能力。与此同时,他学会了倾听他人,吸收了丰富的词汇,学会了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知道了如何与他人讨论……

那么,在不同时期,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阅读能力呢?

0~6个月

找到阅读的感觉

这个时期,宝宝的视觉还在发育中,你可以选一些少字或者无字,图大而且对比强烈的书(或者卡片),其主题应该是宝宝会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玩偶、镜子等等。

孩子在学习

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阅读就是聆听你的声音,感受你的拥抱。他不需要理解文字,最重要的是能够和你一起分享一本书。让宝宝在生活中有阅读这种行为,能够拓展他的感官体验就可以了。

家长如何帮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最喜欢的应该是爸爸妈妈和亲人的脸,多和宝宝说话、目光对视吧!你就是他最喜欢的书。与宝宝一起,可以读任何你和宝宝都觉得有意思的材料,如果你喜欢,给宝宝读成人的书籍或者杂志也可以。

最初1~2个月,宝宝还不会分辨颜色,可以用黑白两色自己做一些图案的卡片。此后,宝宝进入彩色的世界,可以准备一些图画大而清晰的卡片,或者画面简单、颜色鲜明的图画书。

7~12个月

简单是一种美

根据这个时期宝宝的认知发展水平,每页只有一个物体或者人物的书是最适合的。主题最好是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

孩子在学习

宝宝还不太能理解你所讲述的内容,但是他开始能抓住某些字词,对宝宝来说,最有意义的词汇是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比如妈妈、爸爸、牛奶等等。

现在他开始对语言材料进行原始积累了哦!你可以与宝宝“谈论”这些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反复强化他对熟悉字词的记忆。

家长如何帮

你对书上一些宝宝认识的物品进行命名,会帮助宝宝巩固学到的词汇,让他渐渐认识到图画代表着真实的物体。

将他感兴趣的画面,用你的表情、肢体和声音表演出来,比如微笑的脸、拍手的动作,让宝宝咿咿呀呀地给你回应。这种“对话”能帮助宝宝学习在与人交谈时要轮流进行,同时学习与他人一起关注同一件事情,为宝宝将来与人进行真正的对话打下基础。

13~18个月

享受重复的快乐

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积累,现在可以给宝宝读一些每页有一两句话的书。最好是句子结构重复,可预测的故事,反复的句式方便宝宝理解与学习。

孩子在学习

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积累,现在可以给宝宝读一些每页有一两句话的书。最好是句子结构重复,可预测的故事,反复的句式方便宝宝理解与学习。

家长如何帮

在读书时,你表演得越夸张可笑越好。比如,如果正在读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就可以学动物的叫声,做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宝宝会觉得这非常有趣,还可能会给你一些简短的回应,与你“对话”。你还可以让宝宝指出与图画相对应的生活实物,比如问:“你的鼻子在哪里?”让宝宝将学到的词汇运用到生活当中。

19~36个月

围绕主题展开兴趣

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围绕一个主题的简单图画书,比如关于花,关于汽车等等。如果书上有可移动的小机关,比如可以打开的折页,可以转动的车轮,这些会让阅读变得非常有趣,就更让孩子难以抗拒了。

孩子在学习

19个月左右,孩子开始理解词语代表物品,比如“杯子”代表我们喝水的用具。他们非常喜欢反复地听同一本书,孩子会记得:下一页发生了什么,会出现哪些话。这样的反复阅读既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字词,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学习故事里的语言表达。即使你讲得厌烦了,也不要尝试跳过某些部分,孩子会要求你把它念完整。

家长如何帮

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所以,要把故事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他听进去了,想读更长时间的书,那很棒!但是,如果他看起来厌烦了,就不要勉强他。你可以让孩子当故事里的主角,或者把故事里的人物用家里人或者朋友的名字替代。比如,“看,爷爷在开卡车,乐乐在骑马。”

每天晚上坚持在睡前读故事很好,但是,你也应该在午睡前、吃点心的时候,甚至在他刚起床时,给孩子读故事。

在洗澡时,也可以快速地翻阅一本防水的洗澡书。平时,可以在你的包包里放几本孩子喜欢的书,当点餐或者其他需要等很久的情况时,就可以拿出一本书来读。

总之,让书时刻出现在孩子的身边,成为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4岁

一边阅读一边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更主动地参与故事时间,阅读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项有趣的游戏。图画书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能从图画中发现更多的意义。

孩子在学习

3~4岁的孩子正在迅速地学习新的词汇和短句,同时开始学习组织长一些的句子。所以,你是否采用了适合的阅读方式对他来说很重要。这时,不应该只读书上的文字,你还可以针对故事,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小米为什么生她妈妈气了?”这会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他必须与你对话,而不能只给出一个字的答案,或者只指指书上的图画作为回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发展语音注意力,也就是听辨词语的发音的能力。语言有韵律的故事或者儿歌很适合他们,因为可以让他们充分地锻炼这项技能。比如,当孩子读“妞妞和牛牛”时,他们会注意到“妞”和“牛”的声调不同。

家长如何帮

去图书馆是一项很有趣的经历,孩子喜欢把书放回书架上的原位,再挑一本新的。所以,你可以在儿童图书馆为孩子办张图书证,经常带他去借书。还可以带孩子参加图书馆或者书店的阅读活动,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听故事,会让孩子觉得很兴奋,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某些故事人物着迷,所以不要放掉这个让他对更多书感兴趣的机会,可以为他选一个以人物为主角的系列故事。如果他喜欢《冬天里的弗洛格》,就会也喜欢看《弗洛格去旅行》。

如果孩子喜欢读的书在你看来是没有“营养”的,请不要失望,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阅读,让他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你可以给他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4~6岁

提供丰富的阅读选择

当孩子学会读写后,坚持在家的阅读时间仍然很重要。你可以让他自己挑选喜欢读的书,但是要确保你给了他种类足够丰富的选择,比如既有民间传说、童话故事,也有科普读物等。

孩子在学习

这个时期的孩子,“阅读食谱”变得更加广泛,阅读的内容涉及大千世界。他会很高兴就一本书与其他人展开讨论。他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阅读开始更多地成为了他能够掌握的一项工具。他也可能认识了更多字词,可能会学着写几个字了,你可以鼓励他这么做,因为练习书写是学习阅读的一个必要部分,但是不要把学习书写当做阅读的目的。

图画书会帮助孩子把故事人物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可以选一些关于上幼儿园、看医生、同伴交往等的故事。

另外,你应该大声地为他朗读,因为他正在通过倾听来学习新的语言。孩子能够听懂的词汇量远远大于他能够口头表达的词汇量,你对他大声朗读得越多,越有助于孩子的语言获得。

家长如何帮

可以和孩子谈一谈你们刚刚读过的书,将故事与孩子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问:“你去爷爷奶奶家玩时,也会想家吗?”

让孩子亲手做一本书。把几张纸订到一起,让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画上图。这会让孩子对书更加亲近,更有兴趣。

把孩子喜欢的书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他。让孩子告诉你他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然后为他把原因和名字写在书上,比如“小老鼠跟我一样喜欢吃苹果。——小米”。

还可以把阅读当做奖赏。如果孩子与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玩具,可以给他多读一个故事,并且给他一个拥抱。

这些都能让孩子对书籍、阅读建立更多积极正面的情感。

家长怎样避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相信为人父母的你们,没有哪个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个爱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分溺爱。那么家长怎样避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大家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好的行为。随手一搜索,就能看到对溺爱的解释:“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溺爱,让这个世界产生了熊孩子。而让现在的家长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的,是界限。就像“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吃多少算多”一样,每个家里都有不同的规定。育儿,相对来说也是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色和风格,是一件相对来说个性化的事,无法要求每个家里都一样,只要遵守一些育儿的大原则,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至于细节,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针对“避免溺爱”要遵守的大原则或界限,可以说是这几个:让孩子独立做主、尊重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第一,让孩子独立做主。被溺爱的孩子没有分寸感,觉得自己提的任何要求都要实现。对于一些过分的要求,如果实现不了,就撒泼打滚,导致孩子成为了“熊孩子”。帮助孩子实现愿望、避免孩子失望,是做家长的本能,因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但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欲望还是需要。如果是欲望,就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要求。

第二,尊重孩子。有的家长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填平对孩子的愧疚,就答应孩子的很多要求,尤其是在物质上,给予孩子无限制的“虚假满足”。

谈到尊重孩子,就不得不谈尊重他人。有的家长只考虑到孩子的利益,而不去考虑他人的利益,因此纵容孩子,甚至让他人承担损失,比如允许孩子不经同意触碰他人物品、公共场合喧哗奔跑,这些经常被他人批判的行为,与家长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

网络上有人说“保护自己,拒绝生孩子”或者拒绝婚姻之类的,在很多人眼里,孩子就等同于熊孩子,这个弱势群体没办法为自己发声,少数人的问题就变成整个阶层的问题。让坐飞机或者坐火车的年轻人,一看到旁边的座位有孩子就紧张:“天啊,我这趟旅途应该很不顺利”。

家长首先要遵守公众的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给孩子特殊的理由。这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

另外,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于陌生人,如果他教养好或者心情好,可以包容孩子的小问题,但陌生人也完全可以不包容,这是他的权利。

第三,允许孩子犯错。溺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有时候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好,所以包办代办。理由是:“他还是个孩子、那么小”。殊不知,信任的力量能帮助孩子成长,当孩子感受到信任,他就愿意去尝试,一次成功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孩子独立、自信的必不可少的经历。

减少溺爱,让世界少点熊孩子吧。

怎样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


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玩耍的时候,很多容易被其他东西分散注意力。如何能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呢?早教的关键就是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宝宝的智力。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智力发展较好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掌握知识更迅速、更准确。所以必须重视早期智力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对近千人的追踪研究后认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如以17岁所达到的普遍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4岁时智力的发展就已达到50%;另外30%的智力是在4-8岁时获得的,最后的20%才是在8-17岁时获得的。儿童的学习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至少有1/3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已经定型。如果幼儿早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应该达到的高水平。

注意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门户

“优优,你看谁来了?”

“冬冬,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你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你们认真学学就会做了。”

老师和家长在与幼儿互动中,经常这样要求幼儿,这些要求实际上都是在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听、想、做的对象上。那么注意力就是平时说的专心,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智力超常的儿童和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对其他事物常常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牛顿不就是误将手表当成鸡蛋煮吗?

幼儿期注意力很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

一些强烈的、新颖多变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这种注意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例如您正带孩子在公园里观察桃花,这时天上飞过一架飞机,孩子便兴高采烈地叫着“飞机、飞机!”哪还管桃花几个瓣呢?您正专心地给孩子讲故事,忽然一个响声,孩子便飞奔过去,“怎么了?什么掉了?”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也就3分钟,五六岁的孩子一般达到8分钟左右,所以在与孩子活动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

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成人的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逐渐形成。

一、根据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创设安静、简朴的环境,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幼儿进餐、睡眠、学习时,周围要安静、环境要简朴,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幼儿分心。

二、教给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具应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新颖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外出参观,参与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幼儿注意力分散时,用有趣的问题,引起幼儿注意,如:“哎,刚才老师讲到哪儿了?阳阳来说说。”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老师或妈妈身上了,不必斥责孩子就能达到目的。

四、活动前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可以延长注意的时间,提高有意注意的效果。如让孩子做一些计时活动:在10分钟内,把玩具按颜色或形状分类,装进玩具盒里;或在5分钟内把这些豆角择好;在15分钟内,把这些算术题写完等……这时孩子会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自豪感又激励孩子做更多集中精力能完成的事,这是良性循环。

五、游戏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最容易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般和游戏条件下,学习新词,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条件下,3至4岁和5至6岁的孩子分别是3分钟和8分钟;在游戏条件下,竟分别保持了30分钟和45分钟。家长在观摩中非常惊讶。

六、重视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多方面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经常带孩子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中去,丰富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讲述、阅读低幼读物,让孩子动手做一些手工等,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注意倾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