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前的家长准备
2021-06-17 孩子入学前的家长准备 家长给孩子准备入学礼物 孩子入学家长准备什么聪明的孩子常说这3类话,家长注意到了吗。
你想知道你家孩子聪不聪明吗?聪明的孩子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来?聪明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爱说什么话?常说这3类话的孩子,一定很聪明,家长注意到了吗?
对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来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天生就聪明,这样将来就会更有出息不需要父母操心了,现在的家长不仅仅对孩子的智商重视,对情商的培养也非常是重视。
但是一个孩子长大后情商与智商高不高,除了父母后天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如果你家的孩子从小说话就喜欢用这3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说明他长大以后会非常的聪明。
一、常说一些比喻的句子
都说小孩子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是五彩斑斓的。一切在大人看来不可发生的事,在孩子眼里一切皆有可能。有些孩子从小想象能力就比较丰富,所以家长经常会从孩子的口中听到一些莫名其妙、不明所以的话。
家长这时候可不要听的不耐烦,这就说明你的孩子想象力很丰富,对于一些设计的工作就需要这样想象力丰富的人才。
二、常问“为什么”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老是喜欢问为什么,并且一定要问到正确的或是自己觉得满意的答案才肯罢休,对于孩子提问的很多问题,家长是都不知道答案的,不知道怎么样去回答孩子,长此以往家长往往会听烦,变得不耐烦,不乐意去回答孩子。
其实这样的孩子比较善于去思考,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好比,,孩子在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老是喜欢问家长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为什么……”,已经开始对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有所疑问了,你看这样的孩子多有小科学家的性质啊!
三、常常把两个相类似的事物关联起来说
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很天马行空,常常会把两个相类似的事情连起来说,就比如,一个孩子走在路上,看到天上各种各样的云朵,发出感叹:“多么漂亮的云啊,感觉天空就是个聚宝盆里面装了好多各式各样的东西。”
这样的孩子不仅想象力强,他的联想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往往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并且记忆力也比较强。
所以,俗话说:“孩子就是三岁看老”,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志,通常从孩子小时候的语言能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你家有以上这样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孩子,家长可别被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不耐烦!后天给予更多的引导与培养,他一定更加聪明。
zj09.com推荐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你注意到了吗?
孩子缺乏安全感会有哪些表现呢?
1、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睡觉的时候很不踏实,翻来覆去,容易哭闹,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摸摸或者看看自己身边是否有人在陪着。
2、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家里有客人来或是外出的时候见到亲朋好友、陌生人,会紧紧抱住父母、不敢抬头其他人,神情有些慌张的样子。
3、如果没有建立好安全感,有的孩子就会表现胆小、不够自信,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等,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出分离焦虑的程度更大一些。
4、如果在幼儿园也很可能影响到人交往,比如不太会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建立良好的人家交往模式、有的也会和小朋友玩得还好但是见到老师或是遇到老师提问表现的很紧张。
5、另外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也会有影响,可能家里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这两点就更需要注意了,老人对孩子总是格外疼爱,事事迁就代劳比较常见,长久下去,孩子遇到问题、困难就会害怕,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6、孩子常常会情绪化也和缺乏安全感有关。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平时很愿意听好听的话,一旦听到对他自己的不满、意见、就会反应比较强烈,马上不开心、哭泣、抱怨、缺乏抗挫能力。
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就是家庭,父母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应该更加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会更好的应对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才会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孩子说谎,你慌了吗?专家说不是坏事是成长!
孩子说谎的原因比说谎的行为更重要
孩子说谎其原因无非两种:有意识说谎和无意识说谎。有意识说谎主要因为害怕惩罚、表现欲驱使、取悦父母、获得好处。无意识说谎的原因通常是理解偏差、想象和现实错位。
对于有意识说谎,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检平日对孩子的态度是否和善、表达是否准确、要求是否得当、期望是否适度,如果答案是否,那么你之前的应对方式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理形成莫名的压力,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
通常来说,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源自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如果日常生活中,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充分的尊重,谎言定会止于天然真实的孩子们。
而当孩子撒谎时,你需要这么做!
保持冷静
丽思有两个女儿,4岁的阿雅和2岁的阿莱。有一次阿雅和阿莱在大声吵闹,丽思非常生气,大声质问:“你俩怎么回事儿?”慌乱中,阿雅撒谎说妹妹阿莱摔倒了,事实上是阿雅把妹妹推倒了,她在恐慌中说了假话。
其实孩子欺骗他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目的,反而是说谎的背后可能藏着一颗恐惧的心。所以一旦孩子说了谎,父母必须先冷静地面对孩子说谎的事实,然后仔细了解原因,耐心、客观地处理。
再者,不要把因为孩子说谎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这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如果丹尼斯可以先调整自己的状态,冷静下来,然后仔细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会更愿意说实话。
不要当面揭穿
当你已经看到空空如也的食品包装袋以及孩子沾满薯片残渣的手指和嘴唇,就不要再问孩子“你是不是偷吃薯片啦”,这会令孩子因为尴尬或害怕责备而说谎。如果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就不要再反问,这样只会鼓励孩子去说谎。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说:“妈妈知道你喜欢吃零食,但下次一定不能在晚饭前吃。现在去洗洗你脏脏的嘴巴和小手吧!”
赞美诚实的行为
表扬,是巩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往往比惩罚更有成效。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更是如此,当孩子鼓起勇气承认错误时,父母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错误,而应该首先为孩子的诚实鼓掌。让孩子意识到说实话并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就会更加有勇气说实话。
理解他们天马行空的幻想
有时,孩子的谎言只是一个他们内心渴望成真的幻想。当孩子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你“卧室有只长颈鹿”,你可以去看一看说,“哇,太酷了”。而不是招牌式地说:“胡说!”孩子创造性的萌芽,是把想象和现实混淆的结果,这是做父母该珍惜和鼓励的。父母也可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妨问问:“你看到的长颈鹿长什么样呀?”
不过度指责
要正确面对孩子的过错,避免过度指责(训斥、讽刺、体罚),要做到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激发孩子的报复、对抗心理或对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要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耐心讲明道理。
教会孩子敢于道歉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勇敢地承认错误并说一句“妈妈,对不起”并不是一件复杂且羞耻的事情。其次,一句谎言,只是孩子暂时性的错误,所以当孩子在你面前已经表现出悔恨的迹象,你需要理解并及时原谅孩子。而且,让孩子学会并敢于道歉,也是日后一个真实且能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必经之路。
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趁早改掉还不晚
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有哪些?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趁早改掉还不晚。
本·琼斯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可见,让孩子好好说话,有多么重要。因为这不但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也能折射出孩子的修养。
然而,生活中仍然有不少孩子在说话时养成了一些坏毛病。可怕的是,不但自己意识不到,父母也毫不重视。
1、出口成脏
不少孩子在入学后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说脏话甚至骂人的习惯。比如,“我操你大爷的!”“马勒戈壁的”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有时候就能出自小学生的口中,更别提初高中生了。
诚然,喜欢说粗话、脏话的孩子,多半是深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虽说有时候被逼急了骂人几句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平时说话总是习惯性地带脏字,动辄骂人,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毕竟,说脏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表现,而小小年纪就说脏话甚至骂人,不仅很容易让人觉得有失教养,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的孩子喜爱模仿,他们说脏话多半是无意识的,即别人说啥我说啥,因而父母只需要好好讲道理即可。而对于入学后的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净化语言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每次你一跟别人交谈,孩子就跑过来赖你身上不让你说;明明是你在跟隔壁的阿姨说一些事,孩子听到某些地方就开始插嘴;每次你跟孩子说着说着,他就突然打断说起了别的......
生活中有些孩子常常习惯性地打断别人讲话。虽然当时家长也会有点生气,但常常是过会就忘了,很少去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
也许孩子是无意的,但如果总是允许他在别人讲话的时候打断别人,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拥有特权去取得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不能够忍受别人不理会他,以致于日后他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因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一习惯必须纠正。如果孩子总是跑过来缠着你不让你说话,不妨跟他讲道理,让他安静坐着等待,或是给他安排其他的活动。
3、经常说谎
几乎90%的孩子都曾有过说谎的经历。有些可能是无意或善意的谎言,但绝大多数孩子却是在有意说谎。
自己把作业本扔了,却谎称是不见了;本来买书只要15块钱,却告诉父母需要30块;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却说是自己走路磕到的。
为了零花钱,为了逃避父母的追问或责罚,有些孩子宁愿选择说谎也不愿意对父母说真话。显然,谎话说多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仅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增大,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诚信。
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孩子说谎后就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试着先跟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说谎的原因,告诉他说谎的危害。同时,自己也要努力做到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谎。
4、总是任意敷衍
在跟孩子聊天时,我们都希望能得到孩子一个热情的回应。然而,不少孩子却总是习惯以冷漠的态度敷衍。即使是面对父母,也毫不例外。
“你喜欢吃葡萄吗?——恩”
“我们晚上吃披萨怎么样?——哦”
“这个喜欢吗?——随便”
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数是不爱说话的孩子。有时候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假装听不到;有时候他们压根不想搭理你;有时候他们只是习惯性地说话简略。
但这样,却很容易引起误会。在和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如果总是这样“嗯哦、呵呵”,就很容易让别人觉得在敷衍他,从而不喜欢跟孩子交往。
因而,如果孩子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妨多和孩子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陪孩子看一些综艺节目,提升起他对交谈的兴趣。
5、对谁都说真话
我们常常教导孩子不要说谎,但这并不是说要孩子在面对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要说真话。因为,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谎言也能成为一道很好的防护墙。
可以预见,如果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提问时有什么说什么,无疑会给人贩子可乘之机,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毕竟,有时候孩子是可能单独出门的。因而,家长们不仅要加强孩子的防范意识,也要让孩子明白社会的复杂。并且跟孩子说清楚什么时候该说真话,什么时候不能说真话。
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要让孩子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甚至可以告诉孩子,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对着陌生人说谎。
6、喜欢吹牛逼
喜欢吹牛逼、说大话的孩子可能不多,但在生活中也并非不常见。
比如,孩子考了第一名,回家就各种吹嘘自己不得了;过生日时爸妈买了一个礼物,就要跑去跟所有的同伴炫耀;动不动张口就是“我爸是xxx,我们家有的是钱,你行吗?”
毫无疑问,这样说话不仅容易得罪人,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爱炫耀爱慕虚荣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却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飘飘然、做人做事都不能脚踏实地的性格。
所以说,家长可以适当举一些说大话的事例,给孩子讲明说空话、大话的危害。让孩子明白别人听到这些空话后,会对他形成怎么样的看法。同时,一旦发现孩子有说大话、空话的表现时,应立即纠正。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最能暴露一个孩子的修养。好好说话,往往能让孩子增加社交的魅力;而说话时有些坏习惯,却常常能将天聊死。
如果你家孩子平时说话有这几个小毛病,一定要重视起来,趁早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