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虚荣心理,常表现为下列几种攀比行为:

1、比美。如挑新衣服穿,看见别人穿了件新衣服,一定要买件漂亮的;穿了双新鞋会时时把脚伸给别人看。

2、比富。夸耀自己家的“空调”、“音响”,自己和爸爸“乘飞机、住宾馆”等等。

3、比“能”。以“神童”自诩,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常说:“这有啥稀奇,我会算几百加几百呢!”爱听表扬、受不了批评,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大哭大闹,失去心理平衡。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幼儿时期,许多孩子往往过高评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2、成人教育方法不当。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又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舍得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养和教育,喜欢在吃穿打扮、玩具图书等方面与他人攀比,甚至给孩子大把零花钱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与众不同。家长对孩子一味“吹高”“捧高”,让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从不受任何挫折。

孩子爱虚荣,有碍真正的进步,甚至会形成嫉妒成性、冷酷无情的性格。因此,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及时给予纠正:

1、榜样示范。家长应加强自身修养,言谈举止,不落俗套,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样子。

2、文艺作品引导。通过故事《谁最美》、歌舞剧《劳动最光荣》等文艺作品,使幼儿明白整洁、合体、大方的衣饰也是美,爱劳动、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品德更美。

3、少表扬。当孩子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时,尽量不在众人面前夸奖他,别人夸奖时,应转移话题,加以制止。

4、高要求。如果孩子做事总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就要交给他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使他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别人指导和帮助。进行受挫折训练,教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经受失败的考验是很必要的。

另外,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家长都不能放纵孩子的消费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孩子追求穿戴、羡慕虚荣的坏习惯。

相关推荐

测测你的宝贝是否有虚荣心


达子妈的烦心事

达子3岁了,是个可爱的女孩,各方面都成长得不错,性格开朗很爱说话,也挺懂事。但让妈咪烦恼的是,她总和别的小朋友攀比。她家有个邻居,家里也有一个女孩,和达子是同一天出生的,而且同一天去了同一个班级的幼儿园。这两个女孩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做比较,特别是达子,攀比的心理太强了。那个女孩有什么,只要她没有,马上就大哭大闹地要一模一样的东西,一点儿道理都不讲。

有时,她还因为一点儿不值钱的小东西哭闹。家里的老人不忍心看她哭,就去给她买。可是下次遇见同样的情况看见别人有的东西她没有,她还是要大闹一阵子。妈咪真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她?

专家解析:

宝贝适当有点儿攀比心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他们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因此,父母面对宝贝的攀比行为时,要注意度的把握,既要给予鼓励,保护童心,又不要过分溺爱,对宝贝百依百顺,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父母要引导宝贝在积极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品行、技能等,也要引导宝贝忽略物质上的欲望,还要鼓励宝贝以正当方式,通过个人努力来赢过别人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给父母的贴心建议:

1.父母自己以身作则

在日常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调整好自己关注的事物的态度和观点,也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宝贝和别人做对比,如果这样,宝贝很容易摹仿家长,爱与人攀比。

2.引导宝贝攀比的方向

宝贝用自己与别人比较也不都是坏事,但父母要引导宝贝所关注的事情的方向,比如要和小朋友对比谁更有爱心、谁更勇敢……而不要对比谁吃得好、谁穿得好。

3.别以宝贝为中心

如果全家人都以宝贝为中心,什么都顺着他的心意,什么好吃的都先紧着他来的话,他就会习惯于什么东西都先考虑自己,觉得别人有的自己就应该有,很容易形成攀比的心态,所以,在对待家庭成员的态度上一定要一视同仁。

下面的测验,可以帮助妈咪测试你的宝贝是否具有虚荣心:

1.宝贝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2.宝贝关注自己穿的衣服是否漂亮吗?

3.宝贝喜欢在小朋友中担当中心的角色吗?

4.宝贝喜欢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5.宝贝愿意同家庭状况贫困的小朋友一起玩吗?

6.宝贝愿意夸耀自己的成绩吗?

7.宝贝习惯于为自己做错的事找借口吗?

8.宝贝喜欢撒谎吗?

9.宝贝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吗?

10.宝贝经常表现出“豪爽大方”吗?

11.宝贝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吗?

12.宝贝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吗?

13.当宝贝穿了漂亮的衣服以后喜欢炫耀吗?

14.宝贝对批评耿耿于怀,过分爱面子吗?

15.宝贝常常会不懂装懂吗?

得分评价:

以上评分“是”记1分,“否”不计分。将各题相加,得出总分。0-5分:宝贝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

6-10分:宝贝有较重的虚荣心。

11-15分:宝贝的虚荣心十分严重。

专家寄语:

虚荣心是导致攀比的根源,能够克制虚荣心,就不会造成盲目的攀比。人们攀比现象的出现,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是很正常的现象,人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自己比别人好,这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大人们如此,孩子们也不例外。只是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宝贝,利用宝贝的攀比心理,帮助宝贝正确面对,激励宝贝不断进步,进而变成优良资源。

育儿知识大全:怎样对待孩子的好奇心?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外部全部的事儿针对小孩而言全是新鮮的,因此颇具好奇心是全部宝宝最普遍的心理特点之一,育儿知识大全说到如何看待小孩的好奇心是全部宝妈必须学习培训的。

最先,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宝妈要搞清楚好奇心是十分有益于宝宝的成才的,因而宝妈一定要教育孩子的好奇心。每每宝宝到一个新领域时,宝宝会四处观查这一生疏又新鮮的自然环境和周边事情。这时候,幼儿的好奇心主要表现在自发性观查、动手能力试着、拆装研究等各种各样主题活动中。比如,宝宝见到雨天时候问“雨是以哪来的?”“天上有神仙吗?”这些难题。

次之,育儿知识大全说到也要好好地维护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当宝宝一直在提问题时,父母不应当主要表现出厌烦、担心的小表情,更不可以选用轻视、训斥和取笑的心态。在幼儿的探索个人行为中,父母要竭尽全力为小孩造就一些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给幼儿构建比较宽松的学习培训自然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励幼儿随意的思索,毫无顾忌的明确提出本人的难题和发布本人的看法,勇于独树一帜,独树一帜。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最终,父母要学好区别对待幼儿的各种各样提出问题。 幼儿对不一样事情造成好奇心,明确提出各种不一样的难题,幼儿教师区别对待,并选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解释,但参考答案务必是求真务实的。针对简易的难题,应先回应,回应以后可以向幼儿反诘相近的难题,协助她们推进了解,促进她们再次探索。

怎样对待任性的孩子


任性一般是指放任自己的性情,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任何约束。孩子的任性使家长万分头痛。例如,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一刻不停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一会儿窜到沙发上,一会儿又爬到床上,屋里被弄得凌乱不堪,他自己也浑身大汗,满脸通红;有的孩子看电视时,总爱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简直无法谈话、学习和休息,谁要说他几句,他就大吵大闹,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有的孩子常发“人来疯”,客人来了,喜欢拿着东西乱扔,一会儿投个布娃娃,一会儿又抛个小枕头,甚至能把一只拖鞋踢进一盆香喷喷的鸡汤里。

面对着任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脑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该怎么办呢?

根据国外的一些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选用。

一、强制休息片刻。对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二、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爱在客人面前扔东西,不妨在屋里门上设一只尼龙靶盘,当客人来时,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掷,看谁扔得准。这样既满足了小孩的表现欲,又使孩子从游戏规则中学会约束自己,使无序的乱动迁移成有序的竞赛。

三、一个轻柔的暗示。如果孩子正在拨弄电视机音量,你千万不要大声叫骂,不妨在他眼前做一个轻轻走动的动作,再问他:“你知道,妈妈最喜欢怎样看电视?”然后引导他把音量放小,问他:“为什么妈妈喜欢这样做?”

四、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孩子的认知是从真实的具体事物开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顺从真理,不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了解事物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每一个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服从的开始。大人的话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强迫和践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中长大,将来他也会形成强加别人意志的习惯,同时也容易屈从别人的权威。

明明是一家幼儿园的宝宝,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虽然他只有4岁半。

一天,明明在他的课桌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蓝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里玩。这时,一个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边抢一边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明明坚决不松手,也不停地喊:“这是我捡到的,这是我捡到的。”阿植抢不过明明,就大哭起来。

老师先分别安慰了两个宝宝,然后问阿植:“你的这个瓶盖是哪里得来的?”阿植说:“这是我家里饮水机上的,爸爸给我的。”老师又问明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明明说:“不知道,我是在课桌底下捡到的。”老师知道这确实是饮水桶上的瓶盖,阿植说的应该是真的,就对明明说:“这个瓶盖确实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没有保管好,弄丢了,被明明捡到了,那现在请明明把瓶盖还给阿植好不好?”明明坚决不同意,还反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阿植的东西,这是我捡到的。”老师想,如果强硬地解决这个问题,明明不会服气,还会伤害到孩子。就又转头对阿植说:“阿植,你可不可以把这个瓶盖先借给老师,老师照这个再找一个相同的瓶盖给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师领着明明来到幼儿园放饮水桶的地方,让明明自己看捡来的蓝色塑料是不是饮水桶的瓶盖,当明明眼见为实后,他才真心认可了老师的判断。老师帮明明找到了3个蓝色瓶盖,明明不仅主动把瓶盖还给了阿植,还又多给了一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