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的孩子15个月,有时夜晚醒来哭闹,要到户外玩,如果不答应他,就会一直哭闹。只有答应他的要求,带他出去玩,他才会安静下来。我该怎么办呢?

茅于燕:这是一种不良习惯,就像两三岁的婴儿夜里要醒来吃奶一样。其实他并不是饿了,而是条件反射,一定要吃一点,才重新入睡。

到户外玩,才能安静下来,否则哭闹不停,完全是大人造成的。开始可能是偶一为之,但次数多了,就变成习惯了,而习惯改起来就很困难。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长时间的睡眠周期,一定要改掉这种习惯。当他夜间醒来要到户外去玩,可以给他讲讲故事,放送一些轻柔的音乐,拍拍他,鼓励他入睡。他如果哭闹,你还是用这些方法,不为所动。一开始他可能会哭很久(因为是你把他造成这样的),但终究会睡着的。长痛不如短痛,你应该有思想准备,让他在几个夜里长哭几次,慢慢会改掉这种毛病的。

如果怕他哭,继续带他去户外,则毛病会更难改,甚至影响孩子的睡眠,以至健康。

延伸阅读

宝宝老闹着出去怎么办


宝宝会走路后,特别想走出家庭的小环境,多见识户外的大环境,因此常常不愿呆在家里,老闹着要出去,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父母不带宝宝出去,宝宝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就会闹着出去。

2、父母带着宝宝总在外面玩,宝宝的心玩“野”了,回到家里就像小鸟被关进了笼子里,浑身不自在,总想出去。

3、家里生活单调、枯燥,宝宝在家感到无聊、寂寞,就会闹着要出去。

当孩子不愿意呆在家里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好动、好奇是宝宝的特点,家长应把宝宝带出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让他在广阔的天地尽情地玩耍,能增强宝宝的体质,发展宝宝的个性,满足宝宝需要。父母平时可以带宝宝到公园玩,让他与别的孩子一起游戏,增进宝宝之间的交往。还可带宝宝到街上散步,观察认识城市建筑物、路上行人和交通工具等,也可以利用休息日或节假日到郊外观赏大自然,使宝宝接受外界刺激。这样能扩大宝宝的眼界,丰富宝宝的认识。

2、户外活动时间太长,宝宝就容易玩“野”而不愿回家。要合理地安排宝宝的一日生活,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外相结合,适当地带宝宝出去玩。宝宝一旦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就不会老闹着出去。

3、给宝宝创造一个丰富的活动天地,充实宝宝的生活。父母可以为宝宝买一些他喜爱的玩具、色彩鲜艳的图书以及爱听爱唱的歌曲磁带等,也可以亲自为宝宝制作玩具。比如宝宝喜爱玩娃娃,可以和宝宝一起用布和棉花缝制一个,这样她会更珍惜。然后再为娃娃做个小床,在家里为宝宝布置一个“娃娃家”。给宝宝买个小书架,放上他喜爱看的图书等等。父母在家要多和宝宝交流,陪他一起玩。可以教他背儿歌,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看图书,听音乐,一起唱歌、跳舞等。另外,还可以请邻居的孩子到家里和宝宝一起玩。这样,宝宝就不会感到无聊寂寞,而愿意呆在家里了。

孩子为什么要吸吮手指?


孩子把手放进了嘴巴里,

妈妈:宝宝乖,不吃手指,脏……。

孩子又把手放进了嘴巴里。

妈妈就强行将孩子手拿出:不准吃手。。。。。。

这种外在表现的本质原因:

原因一:这个时期孩子的逻辑思维肢体外在表现还处于生存遗传的本能和简单的复制表现状态,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还没有形成,但孩子为了能够满足自觉地提高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信息的速度和效率的需要,就要依托一种方式来实现逻辑思维经常性地处于自我锻炼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就是:孩子运用了极为简单和容易的“吸吮手指”。简单的说,“吸吮手指”是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成长的本能,从这个角度上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积极的。

原因二:孩子在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到成年人所呈现的“咀嚼”逻辑思维外在表现这个外在表现现象后,所进行复制逻辑思维外在表现(模仿)的结果。也就是模仿大人获得的。

原因三:孩子在乳牙初期成长过程中,牙龈所出现的不适感造成的。

原因四:孩子感到紧张和不安的时候,会相对普遍地呈现出“吸吮手指”现象来缓解。

载体培育建议:

首先请父母分析确认一下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上述那种。

如果是第一种:首先孩子喜欢把手放进嘴巴里,最好不要强行阻止,只要保持手的卫生,防止把病毒带入口中就可以了;然后,父母可以准备一些仿生性安全材料制作的手指,材料尽可能地实现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和合理的凹凸不平,便于消毒。这些准备好后,父母逐步用这些准备好的“吸吮”类替代材料,引导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替换。只有这样,才能在尽可能保持孩子逻辑思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孩子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的需要。

如果是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请父母对孩子这种外在表现现象予以忽视,引导其好奇心进行自然转移就可以了。

如果是第四种:请父母先寻找并确认引发孩子“畏惧采集”的信息,从而对这些信息进行取代或改善。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通常父母在不了解孩子产生这种行为本质原因的情况下,会在关注性的趋使下对孩子“吸吮手指”现象进行阻断,并反复提醒,这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好奇而关注,如果这样,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其后果可能会导致部分孩子逐步形成依赖性的习惯性外在表现现象,形成这样的结果调整起来就比较复杂、周期也相对较长。

宝宝为什么要撒谎


对2岁半前的孩子来说,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还很模糊。你的宝宝可能会说他没有在墙上涂鸦,这是因为他希望自己没有干过,他会用幻想和期望来替代事实。到2岁半时孩子开始能够区分真实和谎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忠于客观实际。这个年龄的孩子“狡猾”地撒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害怕惩罚或者不想让大人失望。他们明确地知道撒谎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不想让自己陷入麻烦。

所以你可以通过给孩子创造一个让他觉得能安全地说真话的环境,推动他一步一步的变成诚实的孩子。那如何应对宝宝无意或有意的谎言呢?

1、学习宝宝发育的特点,对无意的谎言要予以及时指出和纠正,不要强调宝宝在撒谎,要尽量加强他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

2、对宝宝的错误行为处罚要得当。宝宝不小心做错事了,由于后果比较严重,父母就会按捺不住脾气严厉苛责甚至动手打骂,这样只能促使他下次做错事时出现说谎行为。因此宝宝犯错了,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错误的性质,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你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他的诚实做出肯定,要知道宝宝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宝宝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他诚实的前提条件。平时多关心宝宝的生活,对他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当发现他说谎,要与他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另外,要让宝宝知道,即使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4、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会给一旁的宝宝非常不好的影响,作为宝宝人生的第一位领航者,父母必须要做个好榜样,才能期待宝宝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让宝宝觉得说出真相并没那么可怕,只有做到慈爱严厉得当,成长阶梯希望普天下的孩子都有一个真实可靠的成长环境,我们也祝愿我们的父母、祝愿我们的孩子都讲真话,0-3岁如此,以后一生也是如此,树立我们宝宝的正确人生观,是每位父母的职责,也是每位父母的伟大所在。

成长阶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宝宝爱要别人的食物


朋友们,你是否也曾被这种情形所困扰?为什么宝宝爱要别人的食物呢?

1、宝宝爱吃别人的东西是由宝宝的年龄特点所致。宝宝年龄小,不理解“从属关系”,分不出“你的”、“我的”,不管谁的想要就伸手。

2、成人的教养不当。表现在:一成人的娇宠,造成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二对宝宝的自控能力培养不够。

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呢?

1、备存一些必需的食品。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由于一味地强调不给宝宝吃零食,在这方面限制过严,反而增加了别人的食品对宝宝的诱惑力,致使宝宝“眼馋”、“嘴馋”,形成不良习惯。同时,成人要把握住分寸,不能用零食代替主食,不能有求必应,无原则迁就。

2、平时注意给宝宝讲道理。逐步让宝宝懂得这是“自己”的,那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吃。即使是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宝宝也要征得大人的同意才能接受别人的食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培养训练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某些需要。

3、出门前要先备好一些食物带在身边。如果宝宝讨要别人的东西吃,您可以拿出准备好的食物说:“妈妈这儿有,宝宝不要别人的”。以此满足孩子的需要。

4、当宝宝看人家吃东西非要不可时,你不妨这样试一试:

(1)告诉宝宝,向别人讨要东西不好,大家不喜欢。如果想吃,跟妈妈回家去拿。

(2)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可以带宝宝离开,或用其他事物吸引其注意。如对孩子说:“宝宝,我们去看汽车”;“宝宝,你看那花多漂亮”。

(3)争取对方大人的支持,协同教育。应取得周围邻里的谅解和支持,当宝宝向他们讨食时,请他们不要随便就给,协同做好对宝宝的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