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岁的小宝贝常常不知自己因为做了什么“好事”而得到了亲吻,也不晓得自己做了哪些“坏事”而被骂做讨厌!帮你的宝贝简单地辨别一下“对错”,对他对你也许都有好处。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爸爸妈妈这样要求孩子:“你要做个好孩子!”“好孩子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也许这也是你常常对孩子说的话,甚至是你小的时候也会经常听到的教导。但是,这种规劝或者说是教诲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来说,却意义不是很大。

一方面,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开心的事、做令他们觉得好奇的事、做能引起别人注意或者反应激烈的事。对错、好坏对于小家伙们来说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只是看着大人的脸色来判断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好玩或者有多严重。另一方面,连成年人都不能完全以“对”和“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何况这些才一两岁的小东西。

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给他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吗?就任由他们想干什么干什么、闹个天翻地覆?当然不是了。对于一两岁的孩子,在教导他们更加懂事和乖巧的时候,需要讲求更多是方式方法,和一种让孩子感到舒服和能接受的气氛。

换个方式就变成“好”了!

13个月的朵朵跟许多她这么大的小孩儿一样,对垃圾特别地感兴趣。她总是趁人不备就溜到厨房的垃圾桶边,伸手就往里抓,甚至端起垃圾桶就倒倒倒。看着一地狼藉她就高兴得咯咯笑。爸爸妈妈嘴里说着“真讨厌”,可也真拿他没办法。一次朵朵换完纸尿裤又企图跑去垃圾桶边,这时妈妈灵机一动,让她提着换下来的纸尿裤,领着她走到垃圾桶边,让她自己扔进去。她扔进去了,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连称她长大了,还笑着伸出大拇指表扬她做的好!朵朵也露出以往捣乱后都不曾有的欢快。自此以后,朵朵每次都会特别自觉地拣起换下的纸尿裤,把它仍进垃圾桶,还让大家看她的成果,等待着众人永远装也要装得兴高采烈的表扬。朵朵终于有了一个与垃圾桶亲密接触的合理理由,还等于是做了一件好事,她和爸爸妈妈都开心了。

如果孩子并不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他其实也就并不懂得什么行为是真正的“捣乱”,他们的任性是极其天然的,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太好奇,一切的出发点就是“好玩儿”——其实这是我们成年人多么羡慕的纯真啊,爸爸妈妈们真的不要对他们的“讨厌”过于生气。那么,怎么样能够同样“好玩儿”而又把“坏事”变成“好事”,那就要看父母们的技术和智慧了。一两岁的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经验和与此同时父母们的正面引导,来逐渐积累、辨别什么样的事情是“好”的,什么样的事情不仅能够让自己开心,也能让别人不反对甚至也觉得高兴。其实想想,真正的“好事”不就是自己和他人都满意和愉快的事情吗,对于大人又何尝不是?

具体而微、能够得着的限制

“你真是个坏宝宝!”“你能不能不讨厌,会摔着的!”每当Jack在屋子里登高爬梯、又上桌子又踩沙发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冲他大喊,我最担心的是还不是房间会被他搞得多么乱,而是他的安全。可是他哪儿懂得我所说的“讨厌”的含义啊!我的这些大呼小叫、怒气教训在他来说简直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每当他要爬他的餐椅时,我就会到他身边,扶着他上去,并让他坐在上面,认真严肃地告诉他,他独自一个人爬这么高的椅子会摔疼,告诉他不可以再爬这个餐椅。几次之后,他明白了爬餐椅是被禁止的,我欣慰至少他自己可以规避诸多危险中的一个了。后来,我用类似的对具体事物的限制和讲解,让他懂得诸如梯子、电线、窗户等等可能出危险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他慢慢地也就远离了那些危险的让人担心的“讨厌”的行为。

Jack妈妈的经验其实很有启示作用。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道德意义上的好坏对错或者说“讨厌”,其实很难讲有什么实际意义,父母们更加关切孩子“该不该”“好不好”“对不对”的行为,更多是从安全、秩序,以及一些幼年时期养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的角度去考虑的。比如Jack妈妈关心的安全问题,比如到客人家的礼貌问题,比如对小伙伴的友好、谦让等等问题。因而,当我们希望限制孩子一些所谓“不好的”也就是不适当的行为时,用那种笼统的概念式的教训或劝戒是无济于事也是没有必要的。你给他一些现实的具体的的限制和告戒,给他一些他能够接受并能够做得到的限制。这样能够使孩子真正远离那些“不许”做的事情,而不至于让小家伙和家长面对“不知所云”的禁令都很痛苦。这些限制、这些理解逐渐地积累、消化,孩子的认识也会逐渐地从量变发生质变,领悟和懂得那些限制背后的道理或原因。

爸爸也是个好宝宝

皮皮已经觊觎爸爸新买回来的那盆花半天了,终于有一个谁也没注意他的时候,皮皮三两步跑到花儿跟前,张开小手,充满兴趣却又不知该怎么“玩儿”那东西。爸爸走过来,把一小碗水倒进花盆,“好宝宝是要爱惜花儿的,不能捏它掐它,要给花儿喝水,要和它一起晒太阳……”爸爸说着,皮皮认真听着。从此,两岁半的皮皮不管在哪儿见到花,就格外小心翼翼,特别欢喜地轻轻闻花香,绝对不会糟践揉捏。人人见了都夸他是“好宝宝”,他也常常回答这样一句话:“爸爸也是个好宝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哪怕对于这么小的小家伙也是如此。教导孩子辨别和学习好的、对的、让人喜欢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们就是这样做的。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知心的人,也是这时候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一两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他也许不是特别明白你这样做的原因,但是在他幼小的心里,和爸爸妈妈做一样的事总是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和骄傲的。

Tips

两岁以后,孩子们就基本都会说话了。对于脏话的对抗是父母们普遍注重的一个问题。在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中,你需要:

*态度要坚决。但坚决并不等于厉害。严肃认真地告诉他脏话是多么令人讨厌,他也会认为这很重要。

*爸爸们要自律了。通常在球赛或者是邻居家疯狂装修的时候,爸爸们通常就会“情不自禁”。还记得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挺着胸脯说“我爸爸就不说脏话”的时候,你会多骄傲啊!

扩展阅读

帮宝宝益智 从满月开始


让婴幼儿早期进行适当运动,不仅保锻炼机体,也能促使智力的迅速发育。但专家提示:婴儿运动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而进行,运动发展循序渐进,千万不可超前。

2-4个月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平卧在床上,先将两上肢交叉伸屈,再将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时伸屈。每一动作重复2-3次,锻炼肩部及腿部肌肉。

满月:可将宝宝可抱到室外“散步”,每天5-10分钟。有助于其健康发育。

2-4个月:让宝宝平卧在床上,先将两上肢交叉伸屈,再将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时伸屈。每一动作重复2-3次,锻炼肩部及腿部肌肉。

4-6个月:可握住婴儿双脚,将其身体左右翻转。宝宝翻身尚不自如时,可一手持其脚,一手持其上身帮肋翻身。

6-8个月:在床上,放置一些可滚动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带响声更好),婴儿探身、滚爬着去摸拿那玩具,会促使婴儿协调性、灵敏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8-10个月:让婴儿蹲着或跪着,拉住婴儿双手,使其立起,以锻炼其下肢肌肉。

能初步行走:父母可扶他的两腋,让其跳动,吊挂游戏彩球或彩纸条束,锻炼颈部和眼睛。同时,可用“花铃棒”的响声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

帮宝宝打败“害怕”的故事


刚要关灯,孩子就哭闹起来,因为他怕黑;要去幼儿园了,孩子却不愿意放开你的手,因为他害怕离开妈妈……怎么安慰孩子的“害怕”?

让我们看看,图画书教我们的好点子吧——

有时候,我们会害怕一件东西,仅仅是因为不了解它。如果用猫儿一样锐利的眼睛,来看看这样的《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你猜,那些黑乎乎的房子和箱子还会不会吓住你呢?

有时候,我们害怕的东西其实很搞笑。就像美穗,她一会儿头疼一会儿肚子疼,其实都因为她害怕见到《同桌的阿达》,这个倒霉的“大怪兽”为什么老跟着她,不肯放过她呢?等到美穗终于发现,阿达原来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她的时候,嘿,“怪兽”就不见了。

还有的时候,我们的宝宝其实并不是很害怕,可小人儿总需要一点儿借口,赖在爸妈的怀抱里呀。这时的“我好害怕”,其实就是一个可爱的亲子游戏。要是你家里也有一只会撒娇的小老鼠,一到晚上就说自己听见了可怕的声音,你说,这算是《小老鼠的漫长一夜》,还是爸爸妈妈的漫长一夜?

《维利床下的鬼》

维利坚持说自己的房间里有个鬼。妈妈为了让他不担惊受怕,只好耐着性子帮他展开了“抓鬼行动”,结果自己却撞上了一个比鬼还可怕的东西——老鼠。这下子,轮到维利来想法安慰妈妈了……

《魔法森林的夜晚》

那些魔法森林的神秘夜晚,可以是充满了惊叫的,也可以是充满了惊喜的,全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我要来抓你啦》

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大怪物,叫嚣着“我要来抓你啦”,冲向地球……你觉得怪物很可怕吗?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阿莲娜、老鼠和巨猫》

恐惧其实是会变的,它就像阿莲娜遇上的那只小猫,越是害怕它,它就会变得越大,怎么才能让巨猫重新变小?阿莲娜会告诉你,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

帮宝宝远离睡眠坏习惯


关于睡觉,宝宝都有哪些坏习惯?都有怎样的危害呢?

宝宝睡得香、睡得实,才能精神好、有胃口,才足以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父母要帮宝宝规范良好的作息,注意其睡眠的重要“细节”,使孩子远离睡眠坏习惯——

No.1:睡觉“一边倒”

总把头歪向一边、以同一个姿势睡觉或躺着,这是很多小宝宝的“通病”。

危害在哪里

婴儿的骨质比较软,受到外力时容易变形,如果长时间朝同一方向睡,被压的那部分头骨会逐渐下陷,导致头形不正,影响美观。

不妨这样做

经常改变睡姿改变宝宝的睡姿,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孩子的头部左侧扁平,在睡眠时就让他偏右侧躺;反之,让他朝向左侧躺。

借助一点外力如果宝宝对新姿势不习惯,过不了多一会儿又恢复原状,妈妈可以在宝宝不愿意躺的那个方向放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吸引他的视线;也可以把宝宝常睡觉的一边垫高一点;或者将宝宝放成正确姿势后,在他身体的一侧顶上被子,“强制”他保持某一睡姿。

No.2:宝宝有个“长明灯”

有些宝宝怕黑,睡觉时一关灯就哭,睡着了也会哭醒。于是,房间里的小灯就通宵开着。

危害在哪里

在灯光刺激下,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损害视网膜,影响视力发育。同时,光线还会影响大脑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不妨这样做

感受夜晚的美丽带宝宝在月光下散步,看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告诉他黑夜也和白天一样美丽。

星星月亮和你作伴在孩子睡觉时熄灯,但只拉上纱帘,让月光照射进来,告诉宝宝,月亮和星星在看着你睡觉呢,它们是你的保护神。

睡前讲个故事早半个小时把宝宝哄上床,先讲个故事,尤其是勇敢者的故事,比如《森林里的夜晚》、《勇敢者的奖杯》、《可怕的咕咚》等,借此使孩子明白,黑夜并不可怕。

陪孩子入睡如果宝宝特别怕黑,妈妈可以在关灯后放点轻音乐、陪着孩子,等他入睡后再离开。

No.3:晚睡晚起

不少宝宝晚上该睡觉了依然精力充沛,上了床还得折腾一阵子,而第二天,10点以前绝不起床……

危害在哪里

宝宝80%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而且,前半夜——晚10点到凌晨2点分泌较多,这时是“睡眠黄金期”。如果宝宝睡得晚,身高就有可能长得慢。另外,这个习惯也不利于宝宝适应幼儿园的作息。

不妨这样做

白天少睡即便宝宝享受了“夜生活”,第二天也没有睡懒觉的理由,可以让他早起来一个小时。如果孩子白天困了,妈咪不妨多跟他玩玩,或者到户外走一走,驱赶他的睡意。如此缺觉,恰好为孩子晚上早睡提供了可能。

午睡名副其实安排孩子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午睡,1个小时为宜,睡眠不足不能靠午睡来弥补。

避免过度兴奋晚饭后到睡前这段时间,和宝宝安静地玩,避免“疯狂”游戏,防止孩子过度兴奋,9点左右睡比较理想。

No.4:妈妈抱抱

宝宝非抱着不睡,这个难题困扰着不少新手妈妈。

危害在哪里

宝宝被抱着,其身体不舒张,各个部位的活动,尤其是四肢的活动受到限制,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也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新陈代谢;同时,孩子也睡不实。

不妨这样做

反复坚持如果你的宝宝一到床上就醒,可以抱起来再哄,等睡了再放下。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睡了。不过,要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宝宝才能适应。

让宝宝依靠着你在宝宝昏昏欲睡时,你和他一起躺在大床上,使其身体挨着、靠着你,有被抱的感觉;等睡熟了,再把他抱回小床。

No.5:被搂着的感觉很好

有些妈妈不自觉地搂着宝宝睡觉,宝宝习惯了这种方式,一旦不被搂着,反倒睡不着了。

危害在哪里

搂着睡,宝宝吸入妈妈呼出的废气比较多,容易脑供氧不足;同时,宝宝的身体活动也受到了限制,血液循环不畅,日久天长会影响发育。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压伤等意外。

不妨这样做

听到你的声音4~6个月的婴儿开始对独自一人产生紧张情绪。这时,无论爸妈身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对宝宝的情绪反应随时做出响应,使之有安全感,这是宝宝有勇气自己睡的前提。

舒适的小床给宝宝准备一张封闭的小床,小床的四周尽量柔软舒适,以防宝宝翻身的时候磕着身体。在床上放一两个他喜欢的毛绒玩具,头顶上挂上能旋转、带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喜欢自己的小“窝”。

No.6:含着奶入睡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睡得快一点,在临睡时给他吃奶,孩子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危害在哪里

一些奶水残留在口腔,加之睡眠时唾液分泌少、对口腔的清洁功能减弱,容易引发乳牙龋齿;而宝宝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吃奶,会降低食欲、抑制消化,也容易被呛着,造成窒息。

不妨这样做

提前一小时将每天最后一次喂奶时间提前1小时,然后把宝宝竖起来抱、拍出嗝,再给他喝两口白开水清洁口腔;对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给他漱漱口。最后,冲个热水澡,上床睡觉。

爸爸帮忙如果孩子临睡前闹着要含奶头,妈妈一定要硬着心肠不给他,任他闹;这时,最好爸爸出面哄宝宝睡,因为妈妈身上有奶味,孩子闻到可能会哭得更厉害,而爸爸坚持几次,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怎样帮宝宝度过恋母阶段


友:我儿子现在3岁8个月,近来他越来越缠我,只要我在家,象一个小尾巴似的跟着我。并且不愿意让我出差、上班,说:不让妈妈上班,我自己也不喜欢上幼儿院。并且,他近来特别爱哭,前几天我出差,他到机场送我,我下车后,他一直哭到家里还喊着“要妈妈”,只要是看见我出去,他能连续哭近一个小时。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独立。

茅于燕:孩子对妈妈依赖性强,是母子联结(mothes-childloud)紧密的表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只是缠住母亲,而拒绝父亲和家中其他的人,就不好了。

爱缠住你的情况,你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1、是否在你有家时,孩子的起居饮食完全由你一个人照看?

2、当爸爸要照看孩子的时候你拒绝、不给机会,或者对爸爸所做的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态度?

3、总是不相信孩子爸爸能照看好孩子的能力,有时当着孩子的面会表示出来。

4、只要你在家,孩子的要求就会完全得到满足,而你离开了,就没有人关心他的要求了。所以说到底,孩子老缠住你,不要别人,是你有意无意间造成的。

缠人,或跟脚,只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应该抱着宽畅的心情去满足孩子的愿望。

有人说:“老跟脚会影响孩子的自立观念。”这是不全面的。孩子的自立心是从认为“自己为母亲所接受”这一自信心上萌生的,如果孩子想依存母亲,而常常为母亲所拒绝(不管是什么原因,真正忙也好,故意不接受也好),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不为母亲所接受,没有这种自信心,也就没有自立心了。

为了更好地渡过这一短暂的、只依恋母亲一个人的阶段,可以这样做:

1、从思想上认为孩子依恋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不必为了怕影响孩子自己而躲闪。

2、在家时,要和孩子爸爸一同担当抚养任务,让孩子知道爸爸也爱自己,也应该接受爸爸。

3、树立爸爸的威信。给爸爸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去公园或游乐场的机会,只要爸爸做了一点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就尽是在孩子面前表扬爸爸。

4、当孩子的面要和孩子的爸爸在养育方式上尽量保持一致,不要有矛盾。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一定在孩子不在场时来谈。

5、在要短期离开孩子(如出差)时,分离的几分钟一定要心情平静,和孩子微笑再见。绝不要表示太多的依恋,让他认为你走了,一切都不好了。

6、在你离家以前要对家人做好安排,孩子的生活常规、假日娱乐、游戏阅读,最好和她在家时,基本一样,让他有安全感、有延续性。

7、你出差回来时,要当孩子的面,夸奖爸爸和其他家人对孩子的照顾多么多么好,你多么多么感谢他们。孩子会因为你的夸奖对他们也产生信任、尊敬和爱。这样,他就不会老缠住你一个人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