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来信说:我的女儿爱顶嘴,她不高兴做的事情她都要顶嘴,比如:“我不想……”“你自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我明明知道她不对,却说不过她。据了解,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说明的权利,在家长的眼中,爱顶嘴的往往是“坏孩子”。

对待孩子的顶嘴,不少家长采取了专制的作风。这样下去,只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首先,产生逆反心理。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其次,形成认识障碍。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再次,扼杀新思想。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惟命是从,求是明理的思想特质。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

面对“顶嘴”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呢?总的来说,家长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宽容对待这需要父母们应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切忌为了面子和尊严,而置孩子的“委屈”和“苦衷”于不顾,以势镇人,以“大”压小,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逆反和逃避心理的形成。

二、耐心倾听要真诚地去倾听孩子辩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体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妄下结论。

三、营造辩论氛围因势利导,充分让孩子申辩,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良好习惯,能使他们既明事理,又练口才。

四、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分析从鼓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信心去克服它。

最后,请父母们少些“权威教育”吧!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辩和不讲礼貌区分开来吧。

扩展阅读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家长问:老师,您好!我家容容4岁了,一直挺听话的,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爱和爸爸妈妈顶嘴,有时要她帮忙做点小事,也不情愿,比方叫她帮妈妈拿个东西,她根本不听,不像以前那么乖了。这种情况一阵一阵的,过了一段时间又好点,我们做家长的也不知道孩子这是为什么?

老师答:随着孩子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对事物有了独立的见解,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于是会出现与父母顶嘴的现象。这种情况家长大可不必担心,这是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说明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得到发展,家长不必太在意,只是孩子在跟您顶嘴的时候,要注意教育方式,化解之道先要从家长自身做起。

第一,不要随便责备孩子或用抱怨的语气交谈。常常不讲方式、场合地批评孩子,是不少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确,伤孩子的自尊心,渐渐引起了孩子内心的埋怨、愤恨,甚至记仇。所以批评孩子首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场合宜单独相处,方式是和颜悦色、和声细语地分析,要循循善诱,使孩子心甘情愿接受,不说贬低赌气发恨的话语,对于孩子的困难和挫折,要真心同情帮助。

第二,尊重其自尊心。对有问题的孩子,可以用启发引导方式,不摆家长的架子,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会奋发向上,成为有作为的人。再者,爱顶嘴的孩子往往很有见识、内涵和智谋,只要正确引导,他们会早日成为同龄人中的成功者。

第三,多让孩子申辩,家长耐心聆听。对顶嘴的孩子不要谩骂,不要体罚,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鼓励孩子申辩,这可使孩子觉得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可以站稳脚跟,这对发展孩子的个性发展极为有利。孩子有时会狡辩,这时你可以正确引导,与孩子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明利害,这是一种锻炼,可使孩子学会从各种困境和挫折中摆脱出来。

说话早的孩子一定就聪明吗?


语言的发展为父母提供了观察孩子智力发展的线索。

婴儿听着各种类似语言中的元音、辅音的声音,并试着模仿它。如果父母与孩子交谈,就会大大提高这些早期发音的数量和范围。婴儿有时还发出一些社交性的声音,如果父母用微笑、话语和点头作回答,这种会话就不断地得以发展。

不过,倘若父母毫无反应,孩子就会显出哀伤和失望的神态。

两种语言类型

在1--2岁时,有两种类型的语言得到发展,一种是接受性语言,或称理解语言,另一种是产生性语言、或称讲话。首先发展的是接受性语言,满周岁的孩子对父母的某些语言能做出反应。比如,他能听懂吃自己的饼干、递给我、放下等。

18至20个月左右的孩子开始自造语言,他自己构成了一套用以反应的词和一套用以表达的词。满20个月时,平均能使用50个词和10个短语。

产生性语言大大地增加了孩子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使他更有能力去控制周围环境。模仿家庭成员的词语是语言发展的一种方式。不过,语法形式往往是他自己发明的。比如,男孩的父母从不说我下去,孩子是从自己的词汇中挑选一些词,把它们排在一起。当他说我下去时,意味着他已吃完饭了。这说明,语言发展不完全是模仿的,它取决与孩子的创造性和交谈动机。父母、兄弟姐妹的兴趣和热情,是对他的积极反馈,这将鼓励他继续交谈。

请父母注意,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大。某个孩子可能已在用一个单词来指称许多客体;而另一个同龄孩子却还在咿呀学语,发出一些类似句子,但又听不懂声音,他或许不经讲单词的阶段就突然说出清晰的句子来。

不同的孩子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个2岁幼儿可能不停地说;杰杰要甜饼,杰杰有球,而另一个则更早使用我这个语言。

有人认为,语言的发育可以预示小儿将来的智力,说话早的,智力水平也较高。但是也有例外,很多智力正常或者智力较高的小孩,语言发育也可能较晚。所以,不能仅仅根据说话早晚来判断智力高低。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还不会说话,他的父母甚至以为他是哑巴,直到9岁说话还不流利。

小儿理解一个词比说出这个词要早得多,和孩子一起看画册时,你说出画中的物品,他能指出来,但不一定能说出来。

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说话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八个月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一周岁就能说简单的句子。也有些小孩智力发育很正常,但三、四岁才会说话,有的还要晚。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说话要早一些 。

推荐阅读:

教宝宝说话的一些妙招

宝宝学说话父母勿入三禁区

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

来源:搜狐母婴社区

孩子“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案例: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宝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大哭特哭了半个多小时,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立刻止住了哭闹,渐渐入睡。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不!”吓了妈妈一大跳。妈妈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老和大人对着干呢?甭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分析: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先,儿童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两三岁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两三岁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的反抗行为。

孩子太乖巧不一定是好事


爸爸妈妈总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乖巧可爱,特别是家有女儿。但你可知道,太过娇弱、乖巧的孩子很可能是出现了“性格偏向”。这可能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障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妈莫因为孩子安静的表现就忽视了这些状况。

孩子太乖也会有问题?

在孩子性格定型的阶段,父母可能会掉以轻心,因为孩子在平时显得乖巧、文静,但往往这种单方面的性格一旦发展起来,会产生偏向行为。所以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培养孩子性格的全面性。

性格偏向1: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真实案例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爱心提醒: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克服性格偏差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1、娇娇在接触和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妈妈前期陪伴,在娇娇渐渐熟悉的基础上,妈妈有意识地让娇娇表现自己。例如娇娇要进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先提前带娇娇去幼儿园中玩几次;进入幼儿园之后,妈妈可以陪娇娇在班级中玩一会再离开,使娇娇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

2、设置“最近发展区”的任务给予挑战,激发娇娇内在的能力。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娇娇目前没有达到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可以达到的一种发展水平。例如娇娇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可以引导娇娇拉着妈妈的手而转到前面来。

最好别让你的孩子太听话

性格偏向2:特别“乖”的冷漠性格

蒙蒙的妈妈一直感到很庆幸,自己家的蒙蒙特别的乖。吃饭穿衣蒙蒙也任大人的摆布;客人往来,妈妈出门,蒙蒙也不会在意……但是,当蒙蒙进入到托儿所之后,表现的与其他小朋友有些疏远,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不会还手;对老师的表扬不去争取,对老师的批评也似乎不在意……

蒙蒙的乖使妈妈放松了对蒙蒙的关注,从而使蒙蒙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人自得其乐,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少给予关注,养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倾向。这种性格倾向的典型特征是:

1、对外界环境极少表现出普通孩子的兴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开心与否,他都没有明显的反应。

2、比较温顺,行为和生活却很有规律。

3、很少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

4、没有表现出有固定的亲密依恋的人。

爱心提醒:

1、减少蒙蒙一个人独处或者蒙蒙单独和玩具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妈妈要多多陪伴蒙蒙,多与蒙蒙交流自己的感受,少批评蒙蒙,帮助蒙蒙打开自己的心扉,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2、爸爸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帮助蒙蒙交一些同伴朋友,使蒙蒙能在与他人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主动表达自我,体验游戏的乐趣,理解他人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多带蒙蒙外出,通过环境的改变、新奇刺激的出现等方式,激发蒙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