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的孩子完全不听我的话!我必须要一遍一遍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按照我说的做。当我提醒他的时候,他就会用一种困惑的表情看着我,好像在说:“啊?你是在跟我说话吗?”

思考:

看起来,你的孩子就是那种“拣喜欢听的听”的人。换句话说,就算你冲着他吼,让他把垃圾拿出去倒了,他也会像耳朵塞了棉花一样。而如果你嘀咕你想带他去吃冰激凌,他的听力立刻就会变得超级敏锐起来。好消息是,只要你采用以下方式,这个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解决方法:

1、当你提出一个要求时,确保自己取得了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碰碰他的胳膊或者手,也可以看着他的眼睛。清楚而简单地说出自己的要求。例如,不要站在隔了三间屋子的地方大吼:“该走了!”最好的方式是走到孩子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然后清楚地要求他:“福斯特,请穿上鞋子和外衣,坐到车上去。”

2、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回应你的要求,要求他重复你说过的话:“福斯特,我刚刚想要你做什么?”一旦孩子重复了你的要求,你就知道他已经听到你说的话了(同时他也知道你知道他听到了),然后他就会按照你的话来做。

3、确保你没有在唠叨,或者自己都不当回事,这会鼓励孩子的不听话。如果你总是三番五次地重复自己的话,然后才会采取行动,孩子就会知道他可以在开始时忽略掉你的话,而不需要按照你说的做。

4、让你的要求简洁而明确。例如,告诉你的孩子准备上床,不要发表一通长篇大论的演说,无论是关于睡眠的益处、及时起床的重要性、星期四的晚上依然要准备第二天上课、为什么你对每天晚上都这么来上一回感到厌烦,还是其他什么的。让自己只说一些最重要的话,例如:“九点了,该睡觉了。”

5、用行动代替语言。不要抱怨屋子里的那堆臭袜子,只需要将它们捡起来递给你的孩子。当拿着一堆脏衣服的时候,孩子就会明白该做什么。

延伸阅读

早教: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聪明”,包含了父母对商品许多 的希望。殊不知,孩子长到两三岁,一个最显著的转变确是“皮”了、“犟”了、有自身的小想法了。因此,“不听话”就变成父亲妈妈心里难以释怀的“痛”。但是,你要过沒有,宝宝怎么会“不听话”?其身后,是否有一些“难言之隐”呢?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试一下电源插座里边有哪些

摄像镜头回看

两岁的滔滔很有劲头地在电源插座旁看了又看,忽然,他把小手指头伸了进来。手被击了一下,他猛然缩回来,疼得痛哭。妈妈闻此声从厨房里冲过来,急得朝他的小屁股打了两耳光:并不是跟你说过它风险、小孩子不可以碰吗?你怎么就记不得呢?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的心声

这个东西真有意思,妈妈把电饭煲的电源插头放进去,不一会儿,好吃的饭就搞好了;还有我卧室床的小台灯,插上它才可以亮……我要看看这好多个“小洞”里边究竟有哪些了!但是,妈妈不许我碰它,总说风险,但父亲妈妈能摸它,因为我能!

讲解

滔滔那样做是出自于好奇心。2岁上下的孩子还不知道个人行为的不良影响,也并不大搞清楚什么叫“不听话”。就宝宝的认知水平来讲,她们只有懵懂无知地掌握語言的表层含意,一知半解,并不理解父母得话的所有寓意;也有一种状况是,父母一次的标示过多,造成 她们记不得。

你的作法

摸电门、作死一类的风险主题活动一定要被劝阻,但最好是让孩子事实胜于雄辩。例如找一些有关的童话故事书、电视片给孩子看,对他说:假如触电事故会受受伤,十分疼;强大的也有生命威胁,从此见不上父亲妈妈了。那样做非常容易给孩子留有刻骨铭心的印像,主动地接纳父母的命令。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摄像镜头回看

“碗里的菜也有这么多,宝宝如何自身不要吃呀?妈妈说着,早已把一勺“鲜虾红萝卜扁豆丁”送进纯纯口中。纯纯则很有劲头用她的勺子敲击着菜盘和碗,大半天也没把口中的菜嚼碎吞下去。妈妈一把取走她的汤勺,严肃认真地说:“不想吃饭!”纯纯却又着手木筷再次敲,对妈妈送至嘴上的菜,便是不张嘴……

孩子的心声

每一次用餐,妈妈都要我多吃菜,可讨厌吃、讨厌嚼;我也不想要安安稳稳地蹲着用餐,边吃边用才好呢。听,我勺子打出的响声多么,我也想一边吃一边玩!

讲解

两岁商品的自我认同慢慢提升,她们刚开始拥有自身的念头、并尝试去做,对父母的规定和分配喜爱说“不”,或果断固执地唱反调。这说明,孩子早已进到“第一抵抗期”了。

你的作法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防止孩子说“不”的合理方式是父母得出一些挑选,让孩子自己做决策。例如,对纯纯,妈妈能够 问:“你是想要先用餐,随后妈妈和你一起敲,還是想要慢慢吞吞地吃,吃了马上午睡?”由于有妈妈这一“大玩老伴儿”,孩子多半会挑选前面一种。

早教科普: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在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儿的时候,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扰: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慢慢长大,叛逆心理也会越来越强,其实在这里育儿专家会给出家长一个建议,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不要太着急,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行,要知道:身教胜于言传。

当孩子在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要教给宝宝很多知识,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每一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每一个现象又有什么样的道理;同事家长还需要交给宝宝很多能力,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如何去诉说,去感受,我们更需要交给宝宝如何表达自己的能力,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的能力。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孩子的说教是最最枯燥最最低效的办法,而家长形象的示范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手段。

家长经常“投诉”宝宝,说我教他算数他不学,我叫他洗手他不洗,可就在家长话音落下没过多久,我们惊讶地发现宝宝张嘴讲话了,自己已经自己洗好手了,这时候家长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学习,同时在汲取着知识。

我们还会发现,家长无意识地教给宝宝的东西,他竟也照葫芦画瓢地表演给你看,比如模仿妈妈打电话的习惯动作,重复着电视里的几句广告词,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实早就被宝宝主动地编到他自己的教科书里去了。

孩子并不是不听大人的话,而是难以理解太过抽象的概念,但只要家长说宝宝就会听,只是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演绎,所以会出现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相对而言,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得进去,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亲子早教网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家长与其教孩子很多东西,不如好好地做好自己,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孩子要是不听话,就先用自己的行为身教吧。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不听话叛逆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你是否经常被孩子折腾得头晕脑涨?

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和你作对?

你面对自己的孩子是否总是束手无策?

今天小编带您探究孩子不听话的种种表现、原因及应对措施,

让您能正确且自如地面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孩子

我们不听话的原因: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8.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9.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0.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这些孩子的话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家长和教师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不听话行为一:耍脾气

儿子玩起电脑游戏没完没了,我说:“别老玩,眼睛会弄坏的。”他头也不回地说:“你真烦,烦死了。”如果你和他讨论这个问题,就陷入纠缠不清的讨价还价之中,弄得我头都大了。

一对一支招:

好比玩电脑时间长了影响眼睛,是孩子已经知道的和你多次唠叨的。正确的做法是与孩子约定玩电脑的时间,并用闹钟或计时器予以控制。必要时父母轻拍孩子的身体给予提醒。平时,要特别表扬他如何有自控力予以强化。

不听话行为二:故意做坏事,还做鬼脸

吃饭前让4岁的女儿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却故意将筷子丢到地上,我骂她,她还自得其乐地向你做鬼脸。

一对一支招:

对她的鬼脸不予理睬,平静而坚决地要求地把筷子捡起来。若孩子坚决不捡,也不要坚持,自己处理好,饭桌上权当没发生这一幕。因为即使2岁的孩子也会产生内疚感。事后沟通,让她知道,生气时可以扔靠垫(不会摔坏);如果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语言表达,如“我觉得没人理睬我!”平时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不听话行为三:缠人撒娇

女人常提出种种烦琐的要求并夸张地诉苦。比如说好上街要自己走,可到时她准会哭哭啼啼地说:“我脚痛,要背(要打的)”;睡前故事讲好该熄灯了,她又嚷嚷着叫我过去,一会儿说怕黑,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又哭叫:“要妈妈陪呀......”

一对一支招:

妈妈要注意主动亲近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粘你的时候才予以满足。如果必须由孩子粘你,你才注意她,那么,她就学会粘你。每天约定一个特定时间,让孩子知道这个时间妈妈属于她。如果,孩子总是处于不知妈妈什么时候会陪伴她的焦虑状态中,妈妈一旦被她“逮住”,自然就不肯放手。

不听话行为四:要玩,不肯回家

每次带儿子去游乐场,他都哭着赖着不肯回家,弄得我们筋疲力尽。

一对一支招:

让孩子尽可能尽兴玩。平时给孩子更多的户外运动机会,使其充沛的精力得到释放;提前告诉离开时间(如再过10分钟回家),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会取得较好的合作。平时,父母要强调并做到“说话算数”,还要夸大地表扬孩子如何遵守约定。

不听话行为五:霸道的孩子

在儿子眼里,玩具永远是别人的好。看到邻居家孩子玩什么,立刻追过去抢着要玩。别人骑木马,竟会把别人拽下来,自己骑上去。

一对一支招:

态度坚决、口气平和地制止抢夺行为,但不能训斥打骂(不可以暴力对待其半暴力行为)。孩子哭,就让他哭一会儿。事后再就事论事讲道理。请给孩子温暖的关怀与理智之爱,这种氛围会让他不轻易动武,且不可事事以他为中心。

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收到一些不好的影响,从而变得不听话。那么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人烦恼的“不听话”

如果给育儿生活中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排个顺序,估计“孩子不听话”,会稳居前三甲。

作为两孩爸妈,真心爸妈其实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培养“听话”的孩子,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自主”,也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

不过,我们也赞同,爸爸妈妈的有些话,还是需要孩子能理解并执行的,比如,在家里家外,都不能混作混闹,影响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事不能做,还有,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好等等。

但是,让很多爸爸妈妈烦恼的是,他们的孩子,连这些要求也做不到。比如:

刚刚告诉过孩子,妈妈的化妆品不能动,一转眼,口红涂了满镜子;

跟孩子反复强调每天上学要收拾好书包,大人送孩子回来还没坐稳板凳,孩子电话追过来了——忘带了作业或者课本;

告诉孩子出门不要乱跑,一转眼,孩子跑没影儿了,吓出爸爸妈妈一身冷汗……

遇到这样的事,大人的第一反应,通常就是:“这孩子真不听话,我怎么才能让他听话起来?”

你对孩子的要求,是“可执行”的吗?

其实,有一个原因,或者说一个“技术”问题,大人通常不会想到——你对孩子发出的“指令”、提出的要求,是否是“可执行”的?

可执行,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任何管理行为,包括指令、规章制度、计划等等,要具备能够被执行的条件,或者执行上的可能性,才能真正被实施,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比如,最简单的,管理一间店铺,你首先会想到,我们要每天保持店堂整洁。但如果你告诉员工“我们要每天保持店面整洁”,估计百分之百不够奏效,因为大家不知道,你要的整洁,是什么程度,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实现。

所以,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店铺成千上万的企业中,“店面整洁”这件事,会具体到玻璃多长时间擦一次、用什么擦,餐桌清理的步骤如何,先用哪块抹布,后用哪块抹布。每一项操作,都有具体的目标和操作流程。

对于管理者来说,让自己的管理具备“可执行性”,是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好的管理者,遇到糟糕的执行状况时,会反思自己指令的“可执行性”,而糟糕的管理者,则会一味责备员工的执行力或者执行态度。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其实都是在做糟糕的管理者,只观责备孩子不听话,却很少反思,你让孩子“听”的那些话,孩子有没有办法听、会不会听。

比如,告诉孩子“别乱动东西”,那么:

哪些东西能动?

哪些东西不能动?为什么不能动?

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动”?什么样的行为是“乱动”?

对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概念全无的事,大人怎么能期待,一句“别乱动东西”,就能管住孩子的各种淘气行为呢?

再比如,告诉孩子“出门别乱跑”,那么:

什么样的跑是大人鼓励的“锻炼身体”?

什么样的跑是大人不允许的“乱跑”?

在哪儿能自由地跑,在哪儿不能随意跑?

为什么不能乱跑?乱跑会有什么后果?

不能乱跑,那么在外面该怎么行动?

不告诉孩子这些,恐怕孩子在外面乱跑的行为,就没有办法改善。

再比如,告诉孩子“每天要收拾好书包”,那么:

“收拾好”指的是什么?

要收拾哪些东西?不用收拾哪些东西?

什么时候收拾?

怎么收拾?

如果一个孩子刚刚上小学,“每天收拾好书包”这个指令,其实他是不知道如何执行的。

这些,都是“不可执行”的指令。爸妈对孩子发出的诸如此类的指令还有很多,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做作业”“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同学好好相处”……等等等等。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概念化、不具体、缺乏简单明确的行动指导、超出孩子现阶段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而且爸爸妈妈还经常犯一个错误:把这样的指令,不分主次、没有顺序地一个又一个不停抛给孩子,让孩子对哪个指令该什么时候执行、谁先谁后,毫无头绪。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个不停发号施令的大人,面对着一个这也不听、那也不听,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双方都烦恼无比。

让爸爸妈妈的话

变得“可执行”的几个具体方法

那么,如何让爸爸妈妈的话变得“可执行”呢?有几个具体方法,学起来并不难,但学会了,会很管用。

第一,对孩子提要求要“具体”,别用“概念”。

希望孩子不做什么,就具体告诉他什么不能、不要做,不要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来高度概括一大堆具体的内容。比如告诉孩子“别乱动东西”,就是用“概念”发指令,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孩子做到,对孩子提的要求应该是这样的:

不要动爸爸妈妈的衣柜;

不要把衣柜里的衣服拿出来丢到地上;

妈妈梳妆台上的东西是妈妈用的,你想看的话,要找妈妈带你看;

厨房里的东西是做饭用的,不是玩具,不能拿来玩……

这样,孩子才会对“别乱动东西”有清晰的概念。当然,你可能没有办法一次性把所有不能乱动的东西都告诉孩子,那么,就在每次遇到新问题时,就事论事,继续告诉孩子,这件事是不可以的,而不要去重复空洞的“别乱动东西”的概念。

第二,希望孩子做到的事,给他具体明确的正面指导,别用“不要”来发指令。

比如,很多爸妈会告诉孩子“别丢三落四”,然后发现孩子还是收拾不好书包,还是经常丢这丢那。“别丢三落四”就是无效的指令,孩子并不确定地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叫丢三落四,他该怎么做,才能做到不丢三落四。

其实爸爸妈妈这样“命令”孩子,是希望孩子能把自己的东西照顾好,那么,就换个方式,把“不要怎样”,变成具体明确的“要怎样”。比如,告诉孩子:

每天晚上写完作业,要把文具盒、书、作业本都装到书包里;

出门时,检查一下红领巾和小黄帽;

放学时,要把水杯、文具、书本都装到书包里,不要落在课桌上和桌斗里……

这样在每一件希望孩子做到的事上给孩子正面、具体、明确的指导,孩子才会慢慢地对某件事该怎么做建立起概念来。

第三,不要发超出孩子理解和执行能力的指令。

比如,很多妈妈为两三岁的孩子“不收拾玩具”特别烦恼,但却常常忘了,这么大的孩子,是无法理解什么叫“收拾”的。

那么要想让孩子能开始养成玩过的玩具放回原位的习惯,妈妈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几个玩具筐,然后给他示范:

宝贝,咱们玩完了积木,放在这个筐里;玩过的汽车,放到那个筐里……

这样,孩子就可以按照妈妈的样子,一点一点学习归纳和整理玩具了。——当然,也不要希望你教孩子一次,孩子就能做得很好,学会“收拾”,我们只要耐心地带着孩子一点点往好的方向走,等待他慢慢成长就对了。

第四,多指导,多示范,少命令。

为了说明指令的“可执行性”,我在前面借用了“管理”这个词。

育儿和家庭教育,本质上都不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管理”或者“管教”,而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合作,要达成有效的合作,爸爸妈妈要做的,不是不停抛给孩子一个又一个要这么做、不要那么做的“指令”,而是多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帮孩子学会,什么样的事,应该怎么做。

很多爸爸妈妈烦恼孩子“不听话”,恰恰是因为给孩子发的“指令”太多了,很多孩子,都是每天生活在大人的各种“指令”之下,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不断对孩子发号施令,变成在各种大小事情上给他提供指导和示范,“不听话”的烦恼,应该会大幅度减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