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不应该鼓励家长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中扮演过于主动的角色。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当父母接手时,他们就进入了一个陷阱。家庭作业就可能会变成一个孩子惩罚、利用和烦扰父母的武器。如果父母对孩子家庭作业的细节表现出少一点的兴趣,并清楚地向孩子传达出家庭作业对于你,就像工作对于我们是一种个人的责任,就会避免很多痛苦。

家庭作业的主要价值,在于能给予孩子一种独立做事的体验。在一定限度之内,它允许孩子自由选择何时做作业,以及做多长时间。父母如果不断地提醒、唠叨和催促,就损害了家庭作业的主要益处。

很多父母都急于帮助孩子做作业。这种帮助是危险的。它向孩子传递的可能是:靠你自己是没用的。最好的帮助是间接的一张合适的书桌,柔和的灯光,一些参考书,而且别用小差事、谈话或批评打断孩子。有些孩子会在咬着铅笔、挠着头发或晃着椅子时,才能把作业做得更好。在这种时候,最好要避免评论孩子的仪态风度、让孩子注意家具。批评会妨碍孩子大脑的工作。待在幕后,父母才能让孩子感到舒适并给孩子提供支持,而不是主动指导和积极协助。偶尔,他们可以澄清一个问题。他们给予的是谨慎而同情的帮助。他们要倾听而不是演讲。他们要指明道路。但应期待着孩子独自到达目的地。

精选阅读

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意义何在


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必要性如下:

(1)弥补课堂讲授之不足。由于学校正规上课的时间有限、班内人数多、程度不齐,加之是处于竞争状态下,容易随大流、学习难以深入。所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让学生通过做作业、预习、复习,独自进行思考和加強练习很有必要。

(2)加深理解。重要的知识只有在心情平静的情况下才能记往,所以才布置作业,以便于孩子通过在家自学,牢固地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同时,学校上课所讲授的内容,知别是重点内容,也需要复习和通过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3)反复练习。读写与计算,要求既正确又迅速,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应反复地进行练句。不言而喻,校内的练习时间是不足的,需要在家自学予以弥补。

(4)满足家长的要求。事实证明:预习能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老师只是要求课下进行预习,学生则很难敗到。因虼,只好在布置作业上下功夫。同时,许多家、长为了不使孩子醉心子看电视或者贪玩,也希望多留作业,以有助于养成学习习惯。不少的老师就是在家长的这种要求驱使下才留作业的。不过,留作业若不是出于教师的意愿,教育效果是较差的4即使学生在繁重作业的重压下,养成了学习.习惯,也极不巩固,经不\\'起任何诱惑。

孩子越大越“笨”是否是父母的责任


每个有宝宝的家庭都会摆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玩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但是之前也说过要给孩子选择合适他们年龄段的玩具,如果超过他们发育阶段的可能让他们有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他们最大的阻碍。孩子为什么会越大越笨?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2.过早的知识传授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3.大量的负面暗示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本网站小编总结:改掉自己的一些口头习惯是要抓紧实施的,不要吝啬称赞孩子,在外人面前更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有一些简单的游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要教会他们在任何事情面前不要畏惧,只有去做就能做成功。

孩子说话语不择言是谁的责任


作为家长的也是希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的成长,但是孩子有一些阻碍最总是会成为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些影响应如何帮助孩子呢,通过下面的内容来了解一下孩子口不择言的原因应归咎于谁。

绝不吃亏

天津市某幼儿园小班老师透露,九成以上的小班新生家长曾经直接告诉或者暗示过孩子:“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

已有10年幼教经验的王老师表示,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老师们通常重在保证孩子的安全和进食、适应新环境及培养孩子的个人生活能力等,但从今年来看,她们至少要拿出70%以上的精力来平息孩子们之间的“战争”。王老师回忆说,她所在幼儿园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集体活动课,是让孩子们一起到器材室玩儿玩具。为了让全班的30名孩子都有玩具可玩儿,三名老师特意将孩子们分成了三组。谁知当玩具摆到孩子面前时,原本分成的三个小组立即大乱,许多孩子随意跑到其他区域抢夺别人的玩具。全班30名孩子竟然有10多对在打架,有些还是三四名孩子在抢夺同一玩具。不少孩子都对其他小朋友推、打、踢、抓等。早期教育

更令老师惊讶的是,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而当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王老师和其他几名老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小朋友们“劝架”。往往是这对小朋友刚结束“战斗”,另一对小朋友又开始“宣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特意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九成以上的儿童家长在新生入园前或平时曾多次教育子女“不要吃亏”,一些家长不仅教育子女受到欺负时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反击,甚至还有家长专门教导子女如何打人。

◎专家观点

“孩子现在不吃一点亏,长大就会吃大亏。”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幼儿园董娟园长分析说。由于独生子女及“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现象的普遍,家长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可能会受“欺负”的心理很正常,但也应该正确面对小朋友间发生的摩擦。比如当小朋友推了自己孩子一下时,应该教育子女主动去告诉老师,而不是采用暴力还击的方法。早教网

董园长指出,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长时间处于“自己永远不能吃亏”的意识下,就会导致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这种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成年后就很难和其他社会成员融洽相处,往往会因为一点琐事就采取暴力手段还击,以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可以说,如果家长在幼年时期培养了儿童“以牙还牙”的心理,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爱护,还会给孩子的将来埋下巨大的隐患。

满口脏话

一些曾经在成人口中流行的、甚至连大人都难以启齿的脏话,如今却变成了儿童的口头禅,也出现在纯洁的幼儿园小朋友的嘴里。

“当我第一次听到‘我靠’这个词竟然出自4岁的小雨辰(化名)之口时,心里真不是滋味。而这句脏话,几天前他还不会说。”近日,在天津市某幼儿园中班的韩老师讲述了她的所见所闻。

韩老师说,由于小雨辰的父母都很忙,他大多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此之前的一年多幼儿园生活中,韩老师从来没有听过雨辰说脏话。而就在“十一”放假后的第一天,另一名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雨辰的脚,小雨辰竟然脱口就说道:“我靠。”脸上还带着大人不满时通常才会流露出的表情。听到这样话语的韩老师急忙上前追问他在说什么,满脸狐疑的小雨辰再次说出了“我靠”。在接下来的一整天幼儿园生活中,每每小雨辰不满意的时候,这两个字就会脱口而出。幼儿早教

当天晚上,当韩老师将小雨辰的异常变化告诉他的爷爷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小雨辰爷爷说,“十一”黄金周期间,放假的儿子、儿媳终于有时间和小孙子在一起了。放假的7天中,小雨辰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那句脏话,正是雨辰父亲的口头禅,尤其是在雨辰父亲接电话的时候,使用这两个字的频率最多。只是短短7天的接触,小雨辰已经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运用自如了。

如果说小雨辰的语言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接受,那么如今已经上大班的女童瞹瞹说出的脏话,甚至连大人都羞于启齿。她所在的幼儿园齐老师说,从入园到中班,老师们并没有发现瞹瞹有说脏话的毛病。而到了大班,瞹瞹的脏话不仅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其内容越来越污秽。幼儿园老师多次教育,在瞹瞹身上也是收效甚微。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与瞹瞹母亲的一次长谈才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从小班到中班,瞹瞹的母亲一直没有工作。瞹瞹每天都是由母亲接送,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母女俩在一起。到了大班,找到工作的母亲下班很晚,每天就只能由瞹瞹的姥姥先将她接回去。瞹瞹的姥姥在农贸市场内摆了一个蔬菜摊,长时间待在蔬菜摊的瞹瞹,从市场混杂的人嘴里学会了这些污言秽语。

◎专家观点

董娟园长对此分析,从生理学角度来说,3~6岁的儿童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和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儿童辨别是非、分辨对错的能力极其微弱,只是简单的模仿。家长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频频出现,无疑是对儿童的一种反复强化过程。这个负面的强化过程,就会让儿童学会这些不良行为和语言。而且越是聪明的孩子,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就越强。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 :家长应该了解一下对于孩子口不择言的原因有所了解。此外,纠正这些儿童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淡化教育”。在纠正儿童的同时,还需要纠正家长的语言、行为并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关注学生发展是她的责任


岁月荏苒,转眼间李杰走上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工作岗位已经20年。她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关注他们的生活,更关注他们的发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三好班集体”。

一、尊重促潜能发挥

她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和才能,并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每一天的校园生活、班会活动、各种评比、竞赛等,她都放手让学生参与,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潜能发挥出来,正是她润物细无声地点拨、引导,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她还建立了班级QQ群,随时随地和学生交流,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二、关爱促美德养成

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深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犯错时,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欣赏她们,做慧眼的伯乐;鼓励她们,做其成长的助手。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她用爱影响着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班里的墩布坏了,转天,有同学就买了一把新的;同学感冒了,刚一说纸用完了,桌子上就多了好几包面巾纸;一年级的教室中,每天都会出现她的班里同学做卫生的身影;一年级每一期的墙报上,也都闪现着她班同学的艺术风采。

三、责任助能力提高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发现,如果班内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人人都是“小干部”,孩子们的自主管理意识就会明显增强。于是她开展了“我的班级我做主”活动,小到班级管理细则、班中责任岗、班级环境布置,大到区、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她让每位孩子轮流担任执勤班长,记录并朗读班级日记,激励孩子们努力发现闪光点,争做班级日记的主角。在区里组织的情景剧比赛、德育课大赛等活动中,孩子们献计献策,创意频出,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时常,她问自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固守着你的岗位?看看班中的孩子们,想想身边的点点滴滴,她会无比自豪地说,她们每一个孩子就是那一滴水,那一缕阳光,那一颗螺丝钉,在不断的进步成长!而她的教育梦也正在实现!

让孩子学会安心写作业


孩子上小学了,父母的心情是希望与担忧并存,希望:孩子能好好念书,让他们少花些心思;担忧:孩子不认真学习,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不安心写作业……

对与这些担忧,父母对待还是有些区别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虽然父母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可是毕竟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上课,也无暇顾及,可是不安心做作业就不同了,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低下,最让父母头痛。

孩子不安心写作业有哪些表现?

安静型一些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做功课,但实际上却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

拖拉型有些孩子做功课就像是在无休止的长跑,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作业仍然质量低下、漏洞多多、错误百出;

好动型有的孩子很不“安分”,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要跑东拿东西吃,跑西上厕所,一句话——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当然,父母不可能放人不管,比如,采取严加“管教”的方法:不能完成作业,就不准吃饭、不准睡觉、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的父母索性坐在孩子旁边加以监督,甚至采用体罚手段。然而,事实上,收效甚微。

改变坏习惯,从父母做起

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父母首先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父母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学习为了什么,他们只会仿效父母,从父母那里知道应该怎样学习。

不要跟孩子唠叨

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因此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

接待客人注意不影响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父母应尽量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亲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门拜访,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总之,孩子做不好功课不能只从孩子那里找原因。身为父母,也应时时考虑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周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吸收性心智”的启示

3岁以前的孩子,虽然还难以理解责任感的概念,但用蒙台梭利的话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吸收性心智”时期,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生命前三年的这种“吸收”是无意识的,就像照相一样,可以把所吸收的影像印在脑海里,很难抹掉。所以,这一时期,父母如果能够为孩子创设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家庭环境,则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潜在的影响,成为滋养责任感行为的丰富养料。

善用“自居作用”

爱模仿是学前期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从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到学着爸爸打电脑,再到跟着喜欢的卡通形象学习各种行为,可以说,孩子的很多本领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自居作用”,它指的是孩子试图经由模仿,把自己变成和自居对象(比如,能干的阿姨、慈爱的妈妈、勇敢的奥特曼等)一样的人的过程。自居作用的结果是儿童形成了通过榜样形象进行学习的倾向,明白了这一点,父母除了注意自身的行为示范外,还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责任感的形象供他们模仿,一般来说,这一时期,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更容易调动孩子“自居”的兴趣,父母不妨多陪孩子看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绘本,如《惊险的捉迷藏》、《讨厌的大肥猪》等。

抓住“第一关键期”

孩子进入1岁半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将逐渐出现“我自己来”的独立倾向,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这就为培养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的家长怕孩子把事情搞糟,仍然喜欢包办代替,其实这种过分关爱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错失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期。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怕孩子把事情搞糟,只要他们愿意做、事情本身没有危险,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甚至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穿鞋子、摆筷子、剥豆子、倒垃圾、收拾玩具、喂小鱼等。我从女儿桐桐两岁左右起,带她出去买菜或者户外活动时,就会有意识地让她自己拿自己的东西,或者帮我拿一样东西,目的就是从日常生活点滴中培养她的责任意识。久而久之,小家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出门的时候,自己的东西都会尽量自己带着,自己没有东西的时候,妈妈手里有什么她能提得动的东西,也会很乐意帮妈妈提着!

适时正面强化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孩子的行为总是被他的后果所强化。当一个孩子频频从一种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更可能将这种行为倾向固化下来,形成品质或习惯。责任感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做出有责任感的行为之后,父母就适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则孩子从事同类行为的积极性就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但表扬鼓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帮着拿筷子或者自己洗手绢,就禁不住大力表扬:“哎呀,真棒,会帮妈妈做事了!”这样的表扬就不是最好的方式,难以让孩子意识到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不如换成:“看,宝宝会自己刷鞋子了!”“呀,谁摆的筷子呀,这么整齐!”等表达方式。

其实,在孩子能力所及时,给他自行完成的空间,既是呵护了责任心的幼芽,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步。对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培养责任感就是从锻炼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开始。

什么是家庭中的精神垃圾


对家庭教育不利的精神垃圾有:

1、父母关系紧张。父母感情不和、常年争吵不休、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生活在恶劣的氛围中,孩子的身心备受摧残,情绪消沉,烦躁不安,无心致力于学习。

2、父母脾气暴躁。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坏性格的受害者,孩子整日胆战心惊,极易产生变态心理,日后孩子的坏脾气坏性格也会逐渐形成。

3、父母的不良习惯和嗜好。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小节小事,其实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酗酒、吸烟、赌博、懒散、不讲卫生等都是孩子身心的腐蚀剂。

4、父母精神文明程度低下。如父母的语言粗鲁、不负责任、自私贪婪、吹牛撒谎等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绝不可以低估以上这些精神垃圾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尽快将家庭精神垃圾驱除出家门。

夫妻关系紧张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关系紧张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莫大的心理创伤。孩子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紊乱,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

2、夫妻关系紧张还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紧张。夫妻经常性地动肝火、争吵、漫骂等,都会妨碍孩子正常情感的发展。

3、夫妻关系紧张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这种家庭的孩子,其性格大多具有暴躁、多变或迟钝、胆怯、犹豫不决等特点。

4、夫妻关系紧张,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会感到周围充满敌意,进而认为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样,不愿意乃至害怕与外人接触。这种情况下,孩子难以产生对亲人的诚挚爱意和对外人的友善感情。

5、夫妻关系紧张易导致孩子犯罪。孩子在这种家庭会产生压抑感,其极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宣泄出来。孩子以犯罪来“惩罚”父亲的事例并非罕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材,家长们应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