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力普·G.津巴多在《腼腆:事实与对策》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腼腆,父母却漠不关心,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持续终身。

腼腆者大多收入低,无法担任责任重大的工作,即使身怀绝技也可能因社交障碍而难以谋到好职。

极少数腼腆者孤僻成性,需要找专家给予特殊治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满怀爱心的帮助足以使他们度过困难期。以下是专家们推荐的克服腼腆的九项措施。

①细心观察、聆听

津巴多到一所小学听课调查时,老师告诉他,每个班“只有一两个腼腆学生”,但这位心理学家看出远远不止。

调查结果表明:5个小学生中就有2个腼腆的孩子,程度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别。至于在初中,50%的男生和60%的女生都是腼腆的。

这些孩子常以课堂讨论不发言、课外活动当观众、平时大家都笑了他才笑等等方式把自己这种特点掩饰起来。津巴多说:“腼腆者竭力把自己变成贴墙纸,使人觉察不到他们的存在。”

不过,津巴多也指出:有时,腼腆者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恃强凌弱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事实上是很腼腆的。有个幼儿园的男孩成天傻里傻气说个不停,一旦停下来便对同学拳打脚踢。直到他12岁时,他的父母才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腼腆,他的攻击行为不过是一种掩饰。

②不要贴“标签”

父亲如果说“我儿子腼腆”或“她是我们家脸皮最薄的”都会产生消极作用,人们可能会对孩子另眼相看,结果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③体贴而勿指责

腼腆的孩子总是听到指责──即使别人不指责,他们也会自责。

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首先要给予鼓励。一位母亲关切地问9岁的女儿:“腼腆是什么滋味?”她答:“就像被咒语镇住了,手脚都发僵。”

她母亲则说:“我们坚信不管它多么严重,在我们的帮助下你都能克服!”女孩听到这种鼓励后说道:“就像白马王子飘然而至,魔咒被解除了。”

④提高自我评价

腼腆的孩子往往自我感觉差,在社会活动中有一种“被抛弃”感。因此,父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一位女士曾对12岁的女儿很担忧──这孩子不爱与同龄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不过,她对年龄小的孩子很热情而且满怀爱心,同时学习也好。

于是这位母亲安排女儿辅导一个邻居小孩学习,以使她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很快,其他小孩也来找她帮助。她的成功以及孩子们的“崇敬”大大增加了她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⑤寻找校方帮助

学校常常是孩子最先表现出腼腆的地方,也是纠正这种弱点的重要阵地。然而,老师们很可能因忙于应付那些“调皮鬼”。而忽视了沉默内向的孩子。因此,家长要主动争取教师的帮助,以把孩子拉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请老师设法让你的孩子尽量轻松地参与讨论问题。告诉老师,孩子可能想问有特殊兴趣的话题,请老师对他的书面作业给予特别注意──在这个领域里腼腆不会构成障碍。

⑥利用家庭优势

让孩子把伙伴带到家里来,而不要强迫他“到约翰尼家去玩!”训练孩子接电话、代传电话留言──可使他在不面对面的情况下与陌生人打交道。

为孩子选择年龄小些的伙伴,这样,怯场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受人敬仰的“头领”。或者,如一位研究腼腆的专家建议的,为他找一个心肠好、有正义感而又不太颐指气使的孩子当“大哥”,让他把腼腆“小弟”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⑦进行“色色”演练

腼腆孩子常常诉苦:“我从不知道该说什么!”通过预先排练在不同交际场合怎样说话,就能有效地帮他打破这层“坚冰”。可以写出你建议的“开场白”,甚至把“正文”也打个提纲,要求他在镜子前反复练习,以习惯正眼盯着“另一个人”。

津巴多则安排腼腆孩子给陌生人打电话,以及搞电话社会调查,逐步引导他们脱离腼腆。这位心理学教授说:“当孩子认真承担起某个角色以后,他们便毫无羞怯之感了!”

⑧引导参加活动

让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各种娱乐部和课外活动,由于各成员间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腼腆心理。非体育性活动中的艺术和手工、体育项目中的体操,都可以优先考虑。总之,要选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活动,确保你的腼腆孩子不至被排在圈外。

⑨不可失去耐心

要帮助孩子克服腼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耐心──理解要耐心、支持也要耐心、在短期未见效时更要耐心,不要奢望一夜之间会出现奇迹。要相信,在你满怀爱心的帮助下,被腼腆困扰的孩子一定能从中摆脱出来,更完美地享有自己前程似锦的人生!

相关推荐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幼儿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当宝宝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表现,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宝宝日后的人际互动与生活适应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父母亲应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陪伴宝宝一起走过分离焦虑。

1岁至1岁半是高发期

所谓“分离焦虑”,就是指孩子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所出现的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闷闷不乐,或者特别黏人、爱哭、固执,希望照顾者能留在身边。

一般来说,宝宝的分离焦虑在6~8个月时出现,通常在1岁至1岁半时会比较严重,这与宝宝的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扩大、分离机会增加有关。不过,随着宝宝对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分离焦虑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

11项技巧应对分离焦虑

1.确信分离环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宝宝独睡,必须先确认睡眠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适。如果要将宝宝托给保姆或托育中心来照顾,也应该先确认替代照顾者不要超过2人以上,而且能经常陪伴在宝宝身旁,另外托育环境的安全也不容忽视。

2.让宝宝觉得安心才离开

在必须和宝宝分离的情况下,最好给宝宝一点适应的时间,建议父母先陪伴宝宝,直到他比较放松后再离开。当然,如果能预先让宝宝有心理准备就更好的,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预告”与“预先熟悉新事物”的习惯,就能让宝宝在未来的生活历程中更为顺利。

3.记得和宝宝说“再见”

父母要记得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经处在焦虑的分离情绪中,也要记得跟宝宝说“再见”,因为这是与宝宝建立信任的好机会,千万不要偷偷或强硬地与宝宝分开。

4.慎选临时照顾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时间,务必要将宝宝托育给自己和宝宝都信任、都熟悉的临时照顾者,这对于减轻分离焦虑非常重要。

5.带上喜欢的物品

有些宝宝独爱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宝宝则更依恋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宝宝与父母短暂分离的时候,不妨让宝宝带着这些能为他带来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让宝宝舒服许多。

6.带上主要照顾者的物品

除了宝宝自己喜爱的物品之外,还可让他带上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几样东西,如钥匙、梳子、包,让宝宝对父母亲存在和归来更有信心。

7.预告回来的时间

父母应该将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宝宝听,让宝宝了解父母亲还会再回到他的身边。

8.尽可能遵守承诺

父母要尽可能遵守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即使真的无法施行,也应该及时让宝宝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免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

9.阅读教育

平时可和宝宝一起阅读与分离焦虑有关的故事,让宝宝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分离的了解和处理方式。

10.玩躲猫猫游戏

对于年龄较大、已经学习行走的宝宝,父母可和他玩躲猫猫或藏东西的游戏,有助于让宝宝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明白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还会再回来。

11.玩闹钟游戏

运用游戏让宝宝适应分离,可以用闹钟计时,从1分钟开始,慢慢拉长与宝宝分开的时间,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的情境。

如何帮助孩子脱离依恋情结


恋父恋母是儿童早期情欲发展的重要经历,积极的意义在于:其一,儿童在恋父恋母的情感中寻求着异性情感和性欲望的双重满足,这种满足使儿童将精神和身体与爱恋对象结合,这是个体在发展自己身心合一地爱恋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是为成年后进行物种繁衍的早期准备。其二,女孩的恋父和男孩的恋母是孩子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发展的基础。女孩从了解父亲而了解男人,通过学习妈妈的行为,在爸爸这个男人面前塑造自己的“女人味”。男孩从了解母亲而了解女人,通过学习爸爸的行为,在妈妈这个女人面前塑造自己的“男人味”。在这样的过程中,男孩和女孩认识和发展着自己的性别角色。

然而,孩子情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脱离恋父恋母的过程,使孩子的情欲脱离父亲或者母亲,以保证人类物种的健康繁衍,这个繁衍法则成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而维系至今。个体脱离恋父恋母的进程是漫长的,在两岁以前,幼儿的情欲对象主要是母亲,两岁以后,男孩对母亲更依恋,女孩开始依恋父亲。在2~6岁期间,儿童的情感在经历恋父恋母的过程中,还会经历与同龄人“恋爱”的过程,通过同伴间的过家家、结婚、生孩子等游戏,让儿童的情欲选择逐渐向同龄人靠拢,这是儿童脱离恋父和恋母的萌芽。6~7岁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家庭和夫妻关系的认识,父母的教化,孩子的性伦理道德观逐渐发展,情欲目标渐渐脱离家庭成员。在青春期的择偶中,个体完全脱离恋父恋母,选择家庭以外的人作为情欲对象。

当一种情感的发展被阻滞,这就形成了难以解开的结,这种情感的结就叫“情结”。如果恋父恋母情感的发展受到了阻滞,就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恋父恋母情结表现为孩子6~7岁以后,依然沿袭着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情欲对象的原始情感,继续在父亲或者母亲身体上寻求性满足,排斥同性父母。恋父恋母情结是孩子性心理发展受挫的结果。

孩子在什么年龄父母就要开始注意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没有一个固定的年龄模式,父母把握的原则是:与孩子身体接触的时候,孩子有没有性满足感,有没有性冲动和性情绪被唤起。如果孩子与父母身体接触是有性的目的,孩子也出现了性唤起,父母就应该拒绝这样的身体接触。

恋父恋母情结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父母如何正确帮助孩子脱离恋父恋母,我们通过案例来阐述。

原因一:母亲哺乳的时间过长,乳房成为孩子的情欲依恋,及时断奶有利于孩子对乳房情欲的脱离。

儿子7岁,现在每天晚上还要摸我的乳房,有时候还要叫着吃奶,我是在儿子5岁的时候断奶,断奶后儿子一直要摸乳房,现在儿子大了,我觉得很难为情,但是不给他摸他会很难受,会发脾气,哭闹,一摸到乳房他就很安静了,很舒服和享受的样子……

原因二:男孩长期与母亲同床共枕,父亲被赶到小房间睡觉,使男孩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在与父亲争夺母亲的战争中获胜,父母要及时与孩子分房间睡觉,让孩子尽早认识到自己与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关系。

儿子11岁了,几个月前他总想让我拥抱,而且希望贴得很近,有时会摸我的乳房,从小到大他时而会这样做。我也会陪儿子睡觉,一天深夜,孩子在睡到半夜时,手不知不觉在我的乳房探索,还触碰到我的下身……

原因三:孩子长期触摸父亲或者母亲的身体获得性满足,这使孩子一直将父亲或者母亲作为满足自己情欲的对象。父母要阻止孩子随意摸弄父母的性感部位,抑制孩子对父母的情欲,当发现孩子与父母身体接触获得了性唤起时,要减少这样的接触机会。

女儿5岁,从小和我们夫妻共睡一床,我是孩子的爸爸,喜欢全裸睡觉,女儿也经常看到我的裸体,有时候还会摸一下我的私处。有一天早上,女儿突然爬到我的身体上,做类似成人性交的动作……

儿子7岁半,我发现他和我亲热时“小鸡鸡”会有些小变化。一天,儿子问我,为什么他和我亲热时小鸡鸡会变大变硬……

原因四:父亲在家庭中“缺位”,父亲长期不在家,或者父亲与孩子关系疏远,儿子潜意识中将自己作为母亲的“男人”,父亲的缺失让孩子在与父亲争抢母亲的过程中没有阻碍,母亲与孩子保持“暧昧”的关系,对孩子在自己身体上的性活动并未用行动来阻止,只是给孩子讲道理,没有拒绝的行动,这对男孩脱离恋母是极其不利的。

儿子11岁了,喜欢触摸我的身体,尤其是胸、臀、腿等较敏感的地方,还喜欢嘴对嘴强吻我。孩子睡觉时还要求我和他盖一个被窝,他会脱光衣服到我身体上摩擦,小鸡鸡会变硬,感觉他很兴奋的样子。我也觉得难为情,反复给孩子讲道理,但他还是不改。因为工作关系,孩子的父亲长期不在家,直到去年才回到我们身边。儿子很排斥爸爸,不愿意爸爸与我在一起……

原因五:家庭中缺乏人际界限,“性关系”混乱,父母没有将孩子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男人和女人来看待,当青春期的孩子利用父母身体满足自己情欲时,乱伦就发生了。所以,父母要与孩子划清界限,保持性接触的距离。

儿子11岁了,天天都要捧我的乳房睡觉,爱抚我的乳房,还直夸我的乳房“好酷啊”。爸爸提议我们三人结拜为姐弟,直到现在我们三人还是横睡一张床,本来想让儿子单独睡,可儿子会抱怨“妈妈都跟爸爸睡,不跟我睡”……

原因六:性伦理教育缺失。对于6岁后的孩子,要进行性伦理道德的教育。

我在小学研究期间,很多10~12岁的孩子都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胡老师,我长大后可不可以和父亲(母亲)发生性关系?”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想到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发生性关系,一个男孩告诉我:“胡老师,我的妈妈爱我,我也爱她,等我长大后就成了一个男人,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爱,就可以发生性关系了嘛。”女孩认为她长大后就是女人了,爸爸是个男人,她作为女人与相爱的男人发生性关系是正常的。由于他们不懂得人类社会的性伦理和性禁忌,在性对象的选择中,潜意识里仍然延续着童年时期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作为性对象。原因七:恋子情结。这个内容我们在单独的章节中讲解。

培养孩子情商的九项技巧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燥、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现,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六、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八、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九、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亲爱的家长,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备这些品质呢?

采取有效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采取有效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思维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高低。它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独立性:思维力强的人,必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能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即使他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力强的人,对总是反应迅速而且灵活,不墨守成规,能比较快地认识、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人让少年曹冲称一头大象的重量,这对一个小孩子是大难题。可是曹冲经过迅速而灵活的思考,很快有了办法。先让大象站在船里,刻上水位记号,然后把大象拉下来,往船上装石块,达到原来水位记号停止。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的思维力很强,上述几个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逻辑性:思维力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全面性:思维力强,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

创造性:思维力强,对问题能提出创造性见解,别人没想到的,他能够想到。

关系思维,有一门新兴的科学──思维科学,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提出来的。这方面的书籍出了很多,我们这里很难作全面介绍。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找这方面的书读一读。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那么,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力?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每位家长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自觉地采取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思维,就是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比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先是从知道他的姓名、长相,听他说话、看他做事开始的,以后逐渐对他了解越来越多,直到认识他的性格特点,他的精神境界。这就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使我们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的核心因素就是思维。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也要"想",但那是初步的,只有对客观事物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时,人们才能通过分析、综合,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思维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阶段。

为了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经常想到创造动脑筋的氛围,鼓励孩子多想、多问、多实践。脑子是越用越灵。为了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既要重视学习过程,也要在功课以外想些办法。

(1)搞家庭智力竞赛。

利用节假日进行,家长和孩子轮做主持人,谁主持谁准备竞赛题目,设立小奖品或其他奖励措施。为了增强气氛,可以请亲友或其他小伙伴参加。准备过程和竞赛过程都是训练脑力的过程。

(2)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年龄小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有些家长就真的把答案告诉孩子,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4)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活动积极。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特别是家长也弄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圆满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大了以后,有的不爱向家长提问题了,家长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时,家长应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做法,对发展孩子思维有好处。

(5)跟孩子一起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

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读物。家长、孩子共同收集,整理好放在书柜的一角。空闲时间,大家可以翻阅这些资料,互相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