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教育大家谈

家长被5-6岁的孩子问及什么是死亡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其实儿童和成人一样,也会面对困扰和心理紧张。一套名为“比比和朋友”的教育方案将于明年在上海31所幼儿园进行试点。整个方案围绕一只宠物和一群孩子展开,“生死”这种人生大命题也包括其中。幼儿园引进“死亡教育”,多数家长难以接受。给孩子提前灌输“生死”概念,有这个必要吗?你会用何种方式给孩子解释这个问题?

死亡不等于GAMEOVER

孙小姐32岁公司职员

儿子虽只6岁,可他对“死亡”并不陌生。他的死亡概念完全来自于电脑游戏,他会说,等他“死了”再过来吃饭,在他眼里死亡并不可怕。虽然习惯了,可我总觉得,应及时纠正他这样的概念,让他知道真正的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也曾想过告诉他什么是“死亡”,可又怕方法不当会吓着他。如果幼儿园里能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来告诉他们,我觉得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难题就有人帮我解决了。

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

王小姐34岁机关办事员

在孩子一定年龄的时候,让其懂得“生死”这个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可是,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设这样一门课来讲这个问题,我觉得刻意的痕迹太重了,在孩子们还没有这方面心理准备的时候强行灌输这样的理念,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在生活里,接触到“生死”的机会也不少,比如孩子精心喂养的小兔子死了,比如他正好看到了小区里有人故去。在这种已经发生的事实面前,适时地告诉他什么是死亡,我想他可能更能接受。如果在幼儿园里开设这样一门课,在假设的前提之下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如果不是身边有这样的例子,5-6岁的孩子可能根本无法体会什么是死亡,带去墓地给予其“死亡教育”,哪怕是烈士陵园,孩子们可能都无法理解。在那种情况下,孩子们反而会发挥他们的想象,死亡在他们的脑海里到底成了什么样,我们便无从知晓了。只记得自己小时候对死亡是非常恐惧的,我不想给孩子带来同样的困惑和思想负担。

二死亡教育的原则

在专家看来,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死亡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遵循以下两点。

一、死亡是很自然的。我想,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肯定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产生心理阴影,而是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让他们以平常心坦然面对死亡。

二、死亡是很突然的。正常来说,死亡是在我们生命机能用尽的时候。可是,在生活中,非正常死亡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其实无法知道,身边的人会在何时何地离我们而去。

很显然,在死亡被电脑游戏“轻巧化”的今天,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是很必要的。但是,但愿“死亡教育”能够少一些噱头和作秀,对一些国外的做法——如让孩子到敬老院进行临终关怀,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而不是仅仅学点花哨的表皮,因为引导很难、误导却很轻松。

三宝宝对死亡的认知特点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1、分离的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

2、结构性阶段:3~6岁,学龄前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孩子眼中的生命现象是这样的

孩子对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现象,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下面的情景就展现出他面对生命现象时的不同表现:

情景1:2岁3个月大的乒乒与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只见乒乒倒下来,眼睛闭上,妈妈问乒乒:“你怎么了?”乒乒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另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这场“亲子枪击战”笑声不断。

专家解析:在男孩心目中,玩战争游戏时“死亡”是一个必要环节,这种情况下,当然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而破坏了游戏的兴致。

情景2: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很调皮。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脏病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专家解析: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表现出的是一种自责心理,这时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亲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的环境里亲密地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仍旧被爱,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降低他的孤独感。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没人能预防死亡。亲人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及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情景3:3岁半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专家解析:此时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丁丁展现的是单纯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

四死亡教育课这样开始

与宝宝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1、说个家族故事

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头。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2、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小孩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3、在游戏中谈生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4、从大自然知生死

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选择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

精选阅读

抓住孩子“谈条件”的教育契机


孩子跟你谈条件是件烦人的事情,所谓“烦恼即契机”,在这场微妙的谈判中,重要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利用这个契机,让亲子关系更上一个台阶,让孩子在家庭的内部谈判中学习对外交往的智慧。再进一步,谈判只是一个开始,重要的是用它来开启孩子对人生的思考:除了习惯的行为方式,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更新鲜的可能性?

从谈条件到自觉

网友阳阳妈

中午想让阳阳午睡,但小人听说要午睡,老大不愿意,而且把车里的纸巾弄得满车都是,还扬言,非要吃饼干。

阳爸说:阳阳想吃饼干对吗?阳阳回答,嗯。阳爸乘胜追击,那你先把车上的纸都捡起来收在盒子里才行。哪知人家脑子转得快,来了句,先给我买饼干,我再捡纸。阳爸又说,你先把纸捡起来再买饼干。

我对阳阳讲,纸是谁扔出来的?人家供认不讳。那谁应该先把纸捡起来呢?人家阳阳也识趣,啥也不说,就一张张都收进了纸巾盒了。收好后他就说,爸爸,我都把纸巾收好了,你看呀!

下车后,阳爸直接带着阳阳去了超市。这种情况最近时常在俺家上演。要想改变阳阳的这一现象,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大人自己先改变。对于孩子提出的附加条件,不轻意承诺。而且告诉他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和原因,而不是靠附加条件来达到目的;

二、让孩子明白自觉的含义。其实,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要想真正把自觉的概念灌输下去并执行是有很大难度的,需要平时慢慢引导,适时放手。现在阳阳就能够自觉主动做家务、看书和入睡。

三、全家统一思想。要想把上述理念传递下去,并很好地执行,这还需要全家上下同心才行。孩子往往能抓住那个“好欺负”的下手,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谈判中学到的另一种智慧

网友小白马123

孩子的智慧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我看到我家小区有一个小男孩,看到几个比他大的孩子在玩很好看的汽车。他很想参与,但是,他并不着急。他很乖地蹲在这几个大孩子旁边很有兴趣地看,然后在车子跑远时很主动地去帮忙捡回来。每次捡车回来时,他都会问一句:这汽车很好玩吧?出于对他捡车的感激,大孩子们也会随口答他一句:好玩!

这样,他一直看了半个多小时,在这半小时里他不时地问,大孩子们会不时地答。半小时后,他的话开始有所改变,在他捡车回来的时候,他会说:哥哥,这么好玩的车,等你玩够了,让我玩一会儿行吗?大孩子看看他说:好吧!这样的对话大约进行了十几分钟,大孩子们终于决定将车让给这个小弟弟玩一会儿。

小男孩非常兴奋,他终于可以亲近他梦寐以求的汽车了。但是他没忘了说声“谢谢”,还加了句“我一会儿就还给你们”。大男孩们这个时候反而很大度,“没关系,你玩够了再还吧!”

这个小男孩简直就是个小小心理学家,他非常懂得人际交往的微妙互动,懂得以退为进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其实也是谈判中一个以退为进的心理技巧。点点叔叔整理

如果亲子间出现了冲突需要谈谈,应该怎么谈呢?

1.处理好情绪。家长应该在谈判前先在内心进行一场谈判,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2.忍耐的心理准备。忍耐对孩子的心疼,忍耐孩子最初的激烈反抗,忍耐孩子的反复。

3.设置好底线。

4.清楚自己手里握有的筹码。

5.协助孩子,提出多方选择。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多样选择方案,从中确定一个最佳方案,作为达成协议的标准。

6.达成协议,谈判的结果可以与孩子用书面协议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谈判有理可依。

教育专家陈鹤琴谈怎样教小孩


第一,要从小教起。小孩子在小时候,顶容易感受外界的刺激,几天大的小孩子,倘使他哭了,你去抱抱他、摇摇他,不上一星期,他就非你抱他、摇他不可了,到了五六岁,什么言语的基础,差不多已经打好了。什么做人的习惯,差不多已经养成了。从前有一个人,带了他的三岁的孩子,去见一位哲学家,说:“这是我的孩子,今天带来请你教导他,想你定能教得很好?”哲学家问他说:“你的孩子今年多大了?”他回答说:“今年只有三岁。”哲学家叹口气说:“你送来太迟了。”这位哲学家很有点道理,他很知道儿童的心理,知道小孩子是要从小教的。

第二,开始要教得好。开始教小孩,就要教得好。倘若开始教不好,后来很不容易好的。从前有一位琴师,出了一张招生广告,说:“未学过琴的,学费一元;已经学过的二元。”这张广告使得许多人怀疑,以为学过琴的已经懂得一点,教起来比较未曾学过的来得容易,学费也应当便宜些,现在不但不便宜,而且要贵一元,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这许多话被琴师听见了,他就对人说:“未曾学过琴的不会弹琴罢了,没有什么病根的。至于已经学过琴的,不但不会弹琴,而且学许多弊病,我现在要教好他,非先去改掉他的病根不可。比较未学过的又多一层困难,所以学费也应当贵一倍。”所以小孩子开始受教育的时候,就要教得好,如果教得不好,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了。

第三,注重游戏。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用游戏的方法教小孩子,最容易收效。并且可以减少许多痛苦和麻烦。有一回,我家的孩子,把书摊在地板上,做买卖游戏;不久,快要吃饭了,我一再叫他把书收起来,他总是不肯。我就把书一本本的堆起来,堆的时候,我就“嗨嗬”、“嗨嗬”的喊着。他听了这种“嗨嗬”的声音,触动他以前搬东西的经验,他就高兴地帮着收拾了。我一本本的把书堆起来,他一堆堆的把书搬到书架上去。一会儿,把地上的书,都收拾起来了。如不用这种游戏式的方法,那恐怕是不会有效的。所以做父母的教育自己的儿女,一定要多用游戏的方法。

第四,代替法。小孩子如有不好的行为,做父母的可以用好的行为去代替他。有一回,我看见一个一岁大的小孩子,他要去拿扇子玩。他的母亲恐怕他把扇子扯破,立刻拿一个彩色的摇铃给他,他就来拿摇铃,不顾那把扇子了。倘使他的母亲,不用摇铃来代替,只是禁止他拿扇子,那他恐怕要吵要哭了。这样看来,代替法可以免除许多的麻烦,也可以使得小孩子乐于听从你的命令。我常常看见有些小孩子很顽皮,东吵西闹,弄得全家不安,其实并不是小孩子生性好顽皮,实在因为他没有东西玩。有一天早晨,我的小孩子在床上乱跳,和他的小妹妹瞎吵瞎闹,我看见他们快要闯祸了,就对他们说:“你要听《西游记》吗?”他们一听见我讲《西游记》,立刻就不吵了,原来《西游记》是他们喜欢听的。他们所以要吵闹的,因为没有好玩的事情做,假如我只要他们不要吵、不要闹,恐怕是不可能的,如硬要勉强他们不吵、不闹,小孩子一定感觉痛苦,不如用代替的方法,使他们乐于服从。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有时候我们没有好的东西去代替小孩子所要的东西,只好去禁止他,即使他要哭,要吵,也不应改变我们的态度去依从小孩子。

第五,鼓励法。小孩子喜欢听好话的,穿了一件新衣裳,就要给别人看,要别人夸赞他几句,做父母的,可以利用小孩这种心理,指导他的品性和行为,父母看见小孩做一件好的事情,就应该鼓励他几句,使他再努力学好。看见小孩做一件坏的事情,也要用积极的方法,鼓励他努力改正。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孩讲得响一点,关门关得重一点,他母亲就骂他说:“你不要瞎喊!门不要瞎关!唉!你这个小孩子本来很好的,为什么现在这样子坏?你不要学某某人的样!”这孩子本来很好的,听了他母亲的话,反而顽皮起来,真个有点学他母亲所说的那个坏小孩的样子了。当时这个小孩的母亲,应当好好地对他说:“好孩子,你来!你晓得某某人讲话讲得低低的,关门关得轻轻的。我知道你讲话也能讲得和他一样低,关门也能关得和他一样轻。”这样的话,那个小孩子必定喜欢听。所以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要好得多。

第六,注重自动。小孩子生性是好动的,几天大的小孩子,睡在床上,就能稍稍运动手足。这样好动的天性,与他的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倘若做父母的事事代替他做,使他没有自动的机会,那他就不能得着经验,而能力也无从发展。我常常看见许多做母亲的,溺爱他们的子女,小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抱在手里,使他不得自由爬行;小孩子行

走的时候,偶然跌了一交,母亲就赶快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小孩子的起居饮食,完全由父母代理,以致到了十来岁的小孩子,往往还有事事要依赖父母的。我们知道学由于做,不做是学不会的。比如教人游水,你在陆地上讲了许多方法给他听,或者你在水中做了许多动作给他看,而不叫他自己的去做游泳,这个人一旦到了水里,还是要沉下去的。游水非要他自己游不可,你替他代游,不过枉费心力,或者使你自己更练习得好一些,对于学的人是毫无益处的。代小孩子做事,也是这样的。有时候不但没有益处,并且还有害处,小孩子不去做,就不能得着经验,能力也不能充分发展,到大了变成一个很无用的人,这种损失实在是很大的。

上面几条教小孩的方法,非常重要,要小孩子做人做得好,我们一定要用这几条方法去教育他。

几个话题与大家讨论


我曾经带儿子去参加过测评,但是我并不认为它能全面表述我孩子的情况。因为我孩子更擅长的东西并不在他的测试里面。但是通过测试可以说明我儿子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在以后的培养中可以注意一下。

对待测试结果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有的时候,我觉得孩子没有达到书上或评测的标准,可能还没到那个阶段,孩子哪有都一样的?我儿子以前根本静不下来,过了春节后,他能够自己坐在那玩半天不动窝,真是长大了,就有些变化。

qqmm的回复:

有关孩子不肯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我觉得不必太在意了,并不全是孩子内向的问题,有时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我家的宝宝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在上幼儿园前,就会很多儿歌等,上幼儿园后也和小虎子一样就是不说,甚至连人也不叫,我当时很着急,越让她说她越不说,后来我想顺其自然吧大人也要尊重孩子呀,就再不强迫她过了一段时间,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慢慢开始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及时给她鼓励。现在已经能在各种场合很好地表现自己了。

给孩子一点时间,相信孩子,是最重要的。

10大家庭教育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应该反思:在我们指责教育失败的时候,自己又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有人说在不少家长的身上往往藏着“十把刀”,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它们,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

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专制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作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让他觉得强权战胜一切。

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

当你为分父母的遗产而与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制止他。你的行为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自私的种子。

第三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苦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孩子就不能呢?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是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第四刀:砍去冒险种下平庸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超市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一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第五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不走地下通道。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

第六刀:砍去善良种下恶行

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时,你问,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这样做?还会问,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家里做饭少棵葱,你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又一点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恶行的种子。

第七刀:砍去自然种下破坏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离开的时候,孩子要带走垃圾,你说有清洁工。为了让孩子高兴,违反规定向笼中的动物投喂食物。喝完饮料,你随手扔瓶子;抽完烟,随地扔烟头。

第八刀:砍去创新种下机械

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这会让孩子脑子机械化,不会思考了。

第九刀:砍去欣赏种下嫉妒

家长总是喜欢拿孩子的短处跟他人比较,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要么说要向他学习,给父母争光!最初,孩子会说:“我要比他还棒。”可当一次次地超越不了,又被父母奚落之后,孩子良好的欣赏心态就会变成糟糕的嫉妒心了。

第十刀:砍去竞争种下仇恨

我们都可能会在单位被同事超越,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回到家里,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胜利,而是找客观理由,辱骂竞争对手。别以为你的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事情。他已经从你的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自己的人。

谈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儿愿意离开他们的妈妈,冒险进入一个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她)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越来越泛化。因此,两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所谓"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分离。例如,妈妈把十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穿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

70年代末,美国有一位女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丝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测验。在这种测验中,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实验者可以控制妈妈离开的时间长短、妈妈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妈妈离开孩子的次数等因素。

艾因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

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象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婴儿为什么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呢?玛丽?艾因斯沃丝认为,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平时,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她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无一定主见,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有时热情,有时冷漠,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而不是紧紧抱住孩子,热情地亲吻。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近期在心理学界名气越来越大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认为,陌生情境测验所测出的婴儿差异主要是由儿童气质上的差异、而不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导致。那些难养育型气质的婴儿拒绝任何行为习惯的变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扰,所以,他们在陌生情境中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对母亲的关心作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因此被归于"反抗型不安全依恋"之类。相形之下,那些表现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则被归于"安全型依恋"类型。那些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儿童,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则容易被归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儿童。

玛丽?艾因斯沃丝和杰罗姆?凯根所代表的两派意见各有道理,也许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对亲人的依恋现象。最近,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个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心理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正在进行一项长达7年的追踪研究,试图回答这个已经争论了上百年的老问题:究竟是遗传,还是环境(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等),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百科解答:

什么是分离焦虑

专题推荐:

入园分离焦虑是你还是他

编辑推荐:

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

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专家问答:

幼儿分离焦虑如何解决?

于丹谈孝道:教育子女正确的生活态度


于丹:我们就是因为长大了,开始关注社会关系了,所以我们会忽略伦理关系。但是按照中国的说法,在伦理的起点上是最早的学习,论语里面说人这一辈子学习,他可以有几个阶段,学习不同的东西。

第一段叫初识孝悌之义,这是向伦理关系学习,也就是进门孝敬父母,出门得靠兄弟。第二,向社会学习,言语谨慎,行为守信,泛爱众,亲近仁义道德,这是社会学习。第三段最有意思,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如果还有力量,可以向书本去进行学习。你看人的成长,伦理经验、社会经验、书本经验。这是中国人应该成长的路。可是我们今天是反着的。

主持人殷智贤:读了很多书,但是不一定知道做人的道理。

于丹:最简单的说就是你的这个结论,但是你看看我们是怎么倒着走的,什么经验都没有先学文去了,哪管你有没有余力,现在都是小不点学前班开始学。

主持人殷智贤:幼儿MBA了。

于丹:所以,学文那一块一点都不缺,书本那一块。反而社会经验,博士毕业、硕士毕业以后才来被社会修理,修到有些悟性好就懂得多一点,悟性不好这一块一直在社会磕磕绊绊。所以,社会经验大概能修到一半左右,但是你看伦理经验几乎成了空白。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很可怕,就是因为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从小要让这个孩子学很多东西,这个孩子其实真的没有关注过这些大人为他付出了什么。

于丹:其实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我们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从70年代末计划生育成为国策,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上小学的孩子都已经是第二代独生子女。所以,国策本身没有错,可是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育辅助设施,有什么样的社会机构理念的提倡,有什么样全社会的观念行为跟上来了呢?

主持人殷智贤:没配套。

于丹:所以,独生子女、隔代抚养这都是典型中国的问题,因为在很多西方国家,孩子长大了以后是跟着他亲生父母或者上幼儿园、上小学社会机构,很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这个孩子本身是独生,再加上隔代抚养,老人让他衣食住行全都无忧无虑,但是从怎么培养教育上,我们说过父母的经验确实比我们久远,但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爷爷奶奶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还小呢,长大就懂事了”,但是这个时候就忘了说“三岁看老”这句话。我是大学老师,经常看着考上我们学校分数极高的孩子,他们的很多所作所为我觉得特惆怅。

主持人殷智贤:小的时候家教欠缺了一些内容,他没学到。

于丹:我们在高考前有艺术类加试,加试孩子们都进去,家长在门口,曾经有一个家长着急的敲玻璃,我出去以为孩子忘了带文具和准考证,那个妈妈一把拉着我,你看穿格子衬衫的是我的孩子,你赶紧告诉他进考场之前一定要进一趟卫生间,这是真的,一点不夸张。

主持人殷智贤:这个孩子以后长大面对他人生那么多复杂的问题怎么应对?

于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来高考,你觉得这种例子极端吗?我作为班主任,带着孩子去校医院,把袖子撸起来打预防针,18、19岁的大男孩举手,老师,卷左胳膊袖子还是右胳膊?这都是真事。

主持人殷智贤:在常识层面上其实都有非常大的欠缺,而这些东西本身应该是家长教的,而家长帮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常识只在家长的认识和经验里,没有传递给孩子。这个问题我就想跟您进一步请教,我们刚才谈了对于我们的父母应该如何尽孝,其实更严峻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教给我们的孩子懂得孝道。因为我这么多年接触很多成功人士,我发现那些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很多人其实真的都是孝子、孝女,这些人因为心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懂得报恩,不懂得报恩的人我后来发现其实很难持久成功,可能偶尔因为某些机会抓住了,因为不懂报恩所以很难持久。现在的小孩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学习孝道?

于丹:你说的这个其实是现在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心态,觉得这个世界上给我什么都是本分。

主持人殷智贤:应该的。

于丹:不给我就是亏欠。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感恩这个世界呢?就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不给我什么东西是本分,给我任何东西都是勤奋,有勤奋才会知道感恩。所以,勤奋在哪儿呢?你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的东西就是本分吗?凭什么啊。所以,我说这个孝道还是那种耳濡目染,它的那种家庭行为。其实我看着我的孩子,因为一直是跟着她姥姥长大,同时我姨妈跟我住在一起,就是她姨姥姥疼她疼的呀。在她小不点的时候,姥姥吃点什么,她就说这是我的,你凭什么吃呀?本能的,小孩都有这个阶段。

主持人殷智贤:有这个阶段,领地意识特别强。

于丹:这是我的,你凭什么吃呀。你要去培养她。

主持人殷智贤:怎么办?

于丹:很多东西你逐步来,我们小时候都会有那种什么东西过去以后说给妈妈一口,给姥姥一口,大人经常比划一下,就这一个了,给宝宝。我就主张跟小孩,她再小,好东西都分享,大人该吃就吃,根本不用全省给她一个人,你现在省给她一个人,到了社会上没有人省给她,她该哭了。

主持人殷智贤:受不了。

于丹:全家好的水果、好的点心,什么东西摆在那儿了,有几个大人孩子都是平均的,不能因为你是小孩你就多吃、多占,那还有老人呢。所以,这个小孩有的时候是让他学会关心别人,为别人付出,让他获得那种荣誉感,这对一个孩子的人格是一个鼓励。不要觉得小孩不让他懂事,你经常会觉得小孩拿个东西碎了怎么办,你让她干点事。我那个孩子从特别小的时候,每顿饭往那儿一坐,本能的说“姥姥,吃药”,姥姥就吃药,她姥姥每次一出去的时候都忘记吃药。她经常说“姥姥,给我一块饼干,我为我姨姥姥要点无糖饼干”,因为她姨姥姥有糖尿病。哄她姨姥姥,她觉得挺好,你夸她“你这样做特别好”。人的尊严是被鼓励起来的,人的尊严获得不是因为她在世界上得到很多,而是因为她的能力能付出。所以,我女儿在3、4岁的时候,我们的院里面经常会有小孩的游艺比赛,她去套圈什么的,干这些事,得奖券。得了一堆以后,左边是一个孩子的玩具的奖品,右边是大人的卫生用品那些兑奖地方。她就在那个地方特别犹豫,看着左边,她酷爱气球,自己自言自语说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要气球了。到了右边拿着奖券,问她要什么呢?她说我妈妈总出差,我要一包湿纸巾吧。说你的奖券还够兑什么,甲流的时候,她说那给我一块肥皂吧,我们回家洗手。人家给她一份特糙的灯塔的洗衣香皂,我女儿跟宝贝一样,跟我说湿纸巾是出差用的,肥皂你放在卫生间去,弄得大人得洗好多遍手,一再提醒我们,“那个肥皂是我拿回来的,你们洗洗手吧”。好,去洗手。最好的洗手液跟香皂都不能用,老用灯塔的香皂,洗的手特糙,一天洗十几遍,老为了成全他,但是她好自豪,因为她觉得她还不到四岁,能往家拿东西了,是她努力换来的。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对你们都有好处。

于丹:全有好处,全家人被她督促得天天洗手。后来我就在想什么叫孝?你开始给她讲道理,小孩哪懂道理。当她觉得她能提醒姥姥,她能推着姨姥姥,能给妈妈拿着香皂,她自然觉得我为别人付出是有成就感的。

主持人殷智贤:她就被鼓励了。

于丹: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简单的行为模式。我们再懂更多的道理,那是成年人的事情,传递给孩子就是身教胜于言传。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很多成年人所谓懂得道理其实是不照着道理做的。

于丹:对。

主持人殷智贤:他从他的习惯上来讲是没有说为他人考虑的习惯。道理他也能讲,那个没有意义。所以对小孩的教育来讲,怎么样能够把为他人着想变成习惯才真正说明教育成功。

从这一点来讲,我就想起了中国《礼记》里对教育的定义,叫“养其善而救其失”,可是很遗憾,现在很多家教里既没有养他们善,也没有救他的失,这个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很遗憾现在的家教好像已经忘了去“养其善而救其失”

也谈全托


很感谢WeeWitch参与我们的讨论。

事实上,我的观点仅代表我自己,连我的先生也代表不了。更不用说代表“早期教育”这个版面的意见了。

如果WeeWitch看过我们关于全托的全部讨论,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家的孩子并没有按照我的意愿上全托,而是遵照先生的意思上的日托,其间,所付出的辛劳不再一一说起。

父母,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了孩子的发展才聚到一起的,大家在现实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无奈。如果撇开生活给我们的压力,撇开现实中的负担,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父母情愿整天待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不希望早期教育成为我一个人的一言堂,我希望这个版面以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吸引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既然是讨论版,就允许有相反的意见存在,我的言论并不代表大众。

就这个全托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很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让我们在讨论中成为好朋友,毕竟,我们大家对待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