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死亡,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的生活经验所致。在日常生活里,孩子接触到死亡的最直接经验,往往是自己饲养的心爱的小动物死了,他会感到很伤心、难过,进而产生对死亡的畏惧感。

2、教育不当所致。(1)当孩子刚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并向成人提出“死亡”是怎么回事时,成人常常表面化地用令人可怕的言辞来描述“死亡”的含义,如说人死了,就没有这个人了,他就再也看不到、吃不到许多好东西了,使孩子一开始就不能正确认识“死亡”。(2)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常有意无意地以“死”来压制、恐吓孩子。(3)成人常常讲些迷信色彩甚浓的恐怖的神鬼故事给给孩子听,使孩子把魔鬼与死亡连在一起,这也会导致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害怕。

3、不良的环境影响所致。孩子在看了一些不宜看的恐惧的影视片或参观了一些宣扬迷信的有关阴曹地府、“幻宫”展览以后,也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

4、成人对亲人死亡的极端悲痛反应所致。孩子生病或受到创伤时成人的焦虑、紧张的表情,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促使孩子惧怕死亡。

怎样教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呢?

1、充分利用“死亡教材”教育孩子。当孩子看到饲养的小动物死掉了,成人可以告诉孩子:“它死了!”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会自然地与我们分开”;平日若看到送葬的行列经过,就抓住这个机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最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就像花开过一段时间,花累了,想休息,花就谢了。其他的动物是这样,我们人也是这样,人老了就会死,像睡着了一样。”使孩子认识到“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是自然现象,这样他就不害怕了。

2、成人面对“死亡”的现实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深藏内心的悲痛,要节哀,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

3、平时,家长不要以“死”来吓唬孩子,要经常给孩子讲些英雄为革命献身的故事,让他们初步懂得英雄们牺牲了,就像花谢了,但树还活着,以后它还会再开新的花,英雄们的精神永远活着,为孩子今后形成正确的生死观打好基础。

4、严禁让孩子看暴力凶杀影视片和戏剧,不让孩子参与迷信活动,不要在孩子面前渲染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恐怖情景和场面,更不要让孩子直接去观看这类现场,以免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上布下恐惧死亡的阴影。

相关知识

面对死亡,家长教给孩子什么?


成人不能回避儿童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否则会使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不能谈论的,这样会使儿童感到更加害怕。反而应该利用死亡来教育孩子!

一、教会孩子面对消极情绪

幼儿有权利去体会消极情绪,而且悲伤、哭泣等等,都是人一生不可避免的,很多成人认为幼儿太小,应该远离悲伤,这只是成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成人应该提供给幼儿健康的情感模式,允许他们去笑、去哭、去回忆不在的人或物,而不是教他们逃避。通过向幼儿谈死亡,幼儿体验到丧失的悲伤和对死亡或多或少的恐惧,并在成人的陪伴下,理解死亡,理解自己的心理感受。

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对幼儿开展死亡教育有利于对幼儿同情心的培养。比如当孩子发现家里的小狗死去了以后,成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讲解为什么小狗会死。孩子也许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因为冷了、饿了或病了......成人和孩子再进一步讨论如何让避免小动物死亡:如果是冷了,就应暖暖它;如果是饿了,就应喂它食物;如果是病了,就应喂它点药。

在成人看来,虽然这个讨论很简单,却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会引起死亡,又了解了怎样避免意外死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

对于这一点,有些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一位教师在进行完一次死亡教育活动后反映:“我们班的小鱼死了,我抓住时机给孩子们进行了死亡教育的活动,我们一起把小鱼埋在花园里,当时有的孩子还哭了。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对其他活着的小鱼更加的细心,经常提醒我给小鱼换水。”这位教师并没有把死去的小鱼倒掉,而是通过死亡教育,与幼儿一起感受死亡的悲伤,并且表达对小鱼最后的怀念。

孩子为何好冲动


子好冲动,原因有如下几种:

1、三四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虽然都有发展,但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所以幼儿在行为上容易引起兴奋,不能约束自己,从而发生冲动行为。

2、孩子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好冲动,遇到喜欢的就愉快,遇到厌恶的就不高兴,他们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如破涕为笑现象。

3、有些孩子因为常常受到父母打骂,形成暴躁性格,不能控制自己,因而会出现冲动行为。

孩子好冲动,家长应如何对待?

1、家长应在掌握孩子情感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孩子的冲动行为。

(1)自然消退法。如孩子与伙伴吵架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因为他们有时也会和好如初的。

(2)冷处理法。如有的幼儿出现“人来疯”现象,家长一时难以说服孩子,这时可采取冷处理,不理他,等客人走后,再对他们实施适合的教育。

(3)转移注意力法。如两个幼儿争一玩具而哭时,家长可用另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他们立即会破涕为笑。

2、如果孩子出于好奇引起冲动办昏了事或搞坏东西,家长不要打骂孩子,而要耐心地引导,讲清把东西损坏了是很可惜的,要求他们以后做事要细心、认真,并启发和帮助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索。

3、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要善于调控自己的举止行为,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改掉那种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

总之,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成人的正确教育,孩子自制力逐步发展,他们的冲动行为是会相对减少的。

孩子为何拒绝父爱?


友:我的儿子两岁多了,从小跟着我一个人长大。前一阵子我把他送到幼儿园里半个月,结果哭得很历害后来又病了半个月,我去找老师问了一下情况,老师说他在学校没有一天不哭的,而且在学校里不能听到妈妈这两个字,一听到就哭,老师说他太依赖我,并建议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可是他在家对人也不友好,特别是对他爸爸,本来他爸爸是在外地上班,不经常和他在一起,回家以后有时也顾不上和他玩。尽管我经常和他说我们三个人才是一家人,可是有一段时间他爸爸回家时他总是不让进门。这是不是人们所说的孤僻症?

茅于燕:你孩子两岁多了,从小跟你一个人长大,你们母子的联结(bond)非常牢固,孩子对你的依靠(attachment)很强,这就是你说他在幼儿园老哭和对爸爸不亲的根源。

解铃还仗系铃人,找到根源就好办了。

我感到他在幼儿园不适应,老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环境变化太大,从两个人的天地一下子变到多人天地,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yety)也还没有过去,所以情绪不佳;二、幼儿园一般是收3-6岁儿童的,你孩子才两岁多,送到那里是否年龄太小了,生活自理和学习能力都不如别的孩子,这也是造成他不适应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是休息一段时间再送去,这时他就比较成熟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好多了。不过,在他入幼儿园以前,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使他能更快适应新环境。这时主要应该做的有两方面工作:一、带他多去几次幼儿园,熟悉环境、熟悉老师和小朋友,以后,再送会好得多;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会去坐盆等等)和简单的学习技能(如:搭积木、会串木珠、会坐住听他人讲故事、会拿笔画几笔画等),这对他适应新环境有好处。

至于说与爸爸不亲,也是由于和你太亲所致,所谓曰近曰亲,曰远曰疏也,这是很正常的。让孩子和爸爸亲,我想可以这样做:

1、留一些爸爸的照片(有录像片更好),时常和他一起看看谈谈,使孩子有爸爸的印象。

2、爸爸在外时,也可以常打电话来,虽然他可能还不会回答什么,但多听听爸爸的声音,也会减轻生疏感。

3、爸爸回家时一定要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可以是一同出游,也可以在家玩,这是家长的责任,不是多余的麻烦。

4、要以平常心对待,如果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你不用担心,他自然会认为几个人是"一起的"。你那个"三个人才是一家人"的说法,他可能不理解。"三个人"的"三个",两岁儿童可能不懂;"一家人"是什么意思,他也可能不知道,怎么叫他懂得"三个人才是一家人"(潜台词是"两个人不是一家人")呢?所以不要经常和他这么说。

5、这种情况不是孤僻症。孤僻症的孩子连妈妈也不理,不和妈妈眼对眼对视,不和妈妈讲话,不理会家里任何人,只是一个人呆着。

早教: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死亡,好像是一个很漫长的话题讨论。那麼,爸爸妈妈该怎样和孩子讨论死亡呢?这不是一个小难题,一起来看一下亲子早教权威专家是怎么讲的吧!

仿佛每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中,都是不经意或必定地遭受死亡难题,这不是一个小难题。往大处说,对于此事难题的解悟与探讨便是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文化教育(二者实则一体两面,可称“存亡文化教育”)。从学理上讲,存亡文化教育范畴包括亲子教育、学校德育与科学教育,內容包含平时文化教育、亲朋好友等死亡恶性事件产生,及其少年儿童应对自身的死亡恶性事件等层面。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殊不知,时下院校生命文化教育进行并不广泛,另外因为教学理念当中西差别,科学教育的資源不平衡等,绝大多数孩子也无法得到需有的生命文化教育。用杰出儿童读物编写猿渡静子得话说:“我国针对少年儿童死亡认知能力的文化教育还基本上为零。”

因而,就死亡一事,现阶段,最将会也最应当深入探讨的场地的确是在家中,从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中也可看得出此点。中国台湾专家学者萧秋娟即强调:“儿童针对死亡的定义关键来源于父母之危害,以前讨论过死亡议案的孩子较为可以从容谈生论死,除此之外成年人之宗教观也危害儿童觉得死亡之后的好去处。”

使我们返回当场:

忽然,晓语跟我说:“父亲,我能不容易衰老?我老了之后该怎么办?”

……

“我老了之后是否会死?”

坐着一旁的姥姥赶快拍了一下晓语的臀部,意思是不应该问这种不吉利的话。

“太年纪大了便会死。人一直要死了的。”我不愿意瞒报不愿逃避这一结果。

……

为何要与孩子谈死亡?非常简单,由于孩子所明确提出的死亡通常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思想家,社会学又可以给孩子出示一个精神实质体育场,训练她们的逻辑思维方法,而这都须从孩子不大的情况下学起。另外,死亡难题也就是生命难题,死亡教育实际上会给儿童大量对生命的了解,让自身更清晰地了解人自身,或说“认识你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晓语最开始提出问题并不是身心健康是否,只是相关“存有”,相关“時间”的观念难题、意识难题。“我老了”,指時间,“是否会死”,指存有。或许从姥姥急急忙忙的主要表现看来,她是想对小孙女说“不必去想干什么死没死的,霉气。再聊,你那么小,为什么会死?”这更是对客观性全球寻找一个客观性表述,并非意识全球的认知能力与观念。

做为父亲,陈先生非常掌握闺女,他“稍微一愣,如何忽然会出现那样的难题?”什么是“那样的难题”?我的了解,他并不是在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是非对错优劣的价值观念分辨,只是对这个问题牵扯的内函作一个快速而深层次的考虑,随后做出答复。学龄前儿童生命死亡教育的重中之重就在可以察觉儿童死亡观念的出芽,并拓宽为死亡教育的突破口,根据提出问题与会话帮助儿童了解并按置心理状态,对年幼孩子的死亡教育实际上没法拟订课堂教学时刻表或课题设计,只有来自幼儿具体的社会经验。

十分钦佩这里的周父亲,“不愿瞒报不愿逃避”,说明他觉察到了孩子死亡观念的出芽。那时候机来临时性,儿童的自发个人行为、本能反应的自觉性将督促其明确提出一连串难题,这更是死亡教育的起始点。套入佐藤学老先生得话,父亲精确抓住了闺女投过来的球,而抓住孩子投过来的球,都会是上门家教当场中振奋人心的一刻。

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一向觉得,要做最好是的父亲,要做最好是的母亲,技术性在次之,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教育的比较敏感。或说修养的比较敏感,即如“勿以善小而不以”——小小事儿,不一定不藏着极大地文化教育,但更得先觉察到这儿头有“善”,假如都没觉得这一点,也算不上“为”或“不以”了。许多情况下,孩子的一句话,一个难题,都是是进到当场的难能可贵机遇与与众不同视角,父母要做的便是机敏发觉,精确捕获,仿佛哈利·珀特把握住魁地奇比赛中转眼即逝的“金色飞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