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问的所有问题中,有两个最难回答: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如果是你,你会跟孩子谈论“死亡”的话题吗?怎样谈论才最恰当呢?

你会给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吗

说“人都会死”太残酷,说“人不会死”只能骗一时。我们该如何教孩子面对死亡呢?从唯物主义科学角度来解释,引用“人难免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大道理,孩子无法理解,这样回答显然行不通。可是直白说出事实真相,人都会死,这是自然规律,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真的无异于一场沉重打击,十分残酷!但如果欺骗她,隐瞒事实,哄她开心,回答“人不会死”,只能骗得一时,又不可能长久。

人为什么会死?人会不会死?……每个孩子成长中,或许都会碰到这个困惑问题。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没有女儿认识那么早,应该六七岁左右,起初也很害怕死亡,幻想自己能象连环画中孙悟空那样长生不老,即使死了也能七十二变再次复活,那该多好呀!

如今长大的我们,面对孩子同样的提问,到底该如何回答为好?的确,死亡问题令大人头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想绕绕不过,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搪塞蒙混过去。为人父母,我总觉得应该告诉孩子事实真相为好,不过,表达要委婉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话讲出来,比如人就和树一样,小树也要长大,慢慢变老啊。也有家长回答说人也会死,死了后就会去天堂,和天使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去到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咱们一家一样可以团聚了,以此淡化或消除小孩幼小心灵中对死亡的恐惧感,这种宗教式解答也未尝不可。或者也可以迂回说辞告诉孩子,死是很遥远的事,我们有办法延长生命,长命百岁,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你长大,慢慢地孩子就不害怕了。

对于大点的孩子,可以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文章《和孩子一起思考死亡》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死”,换句话说爸爸妈妈的灵魂不会死,永远不会离开孩子,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心灵都脆弱,尤其独生子女的中国家庭,一般来讲,孩子小小世界里只有爸爸妈妈,对爸爸妈妈依赖性强,精神说、灵魂说让孩子相信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和呵护她,至少孩子在心理上可以得到安慰。等小孩再大点,独立点了,真正明了死亡的意义了,才可以和孩子一块讨论她们心中的疑惑,使她勇敢地面对死亡问题。这样循序渐进式教育,孩子容易接受,随着年龄长大,她会更加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生活时光,更加懂得爱亲人,关怀他人,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跟孩子谈“死亡”话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不需要教育孩子死亡的概念。像四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我们一生也很难遇到一次,但痛失至亲好友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个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就会有更多的概率面对生老病死。对成年人来说也许还好办,但是对于孩子呢?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病逝的时候,您又是怎么对孩子解释的呢?是回避,是欺骗,还是坦诚呢?

回答是不一定。如果孩子是两岁以内,对死亡还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那么你用简单的谎言来瞒孩子还是容易的。但事情并没有完,因为您会发现,孩子长到三四岁又开始追问“死亡”的问题,“爷爷去天堂怎么还不回来”,“别人都有奶奶为什么我没有”,这时孩子已经对亲人的死亡有了意识,一味欺骗只会带来新的心理问题。比如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爷爷奶奶不来看自己,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学上也认为孩子的丧失、哀伤经验,会影响孩子成年后面对丧失、哀伤的反应模式。所以孩子3岁或以上时,再使用欺骗和隐瞒就不适合了。

更为现实的做法是:看重孩子在过程中的学习,而不是去期待孩子做出符合大人要求的表现,更不需要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比,因为个体是存在差异的。

如何让孩子学习到生与死是生命的过程呢?可以让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看植物的一岁一枯荣和其他生命周期短暂的生物的生死轮回。这些对孩子理解“生与死”是有一定帮助的。

死亡教育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外向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家长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此外,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性格内向:适时探讨消除偏差

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

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对于这些忌讳的话题,也应该适时、主动地和他探讨。亲人离世:增加安全感宣泄情绪

对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加深。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对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该如何回答孩子的死亡问题

孩子对生死问题的敏感会在4-5岁之后,一般情况下在这之前孩子不会主动提出有关死亡的话题,即使提及,他们一般认为死亡是个暂时的现象,就像睡觉一样还会醒来;5-9岁的儿童一般是在家庭或生活周遭出现亲人、邻居去世、宠物的死亡或者媒体上出现的各种事故而引起好奇;10岁之后的孩子开始逐步了解到每个人都不免一死。

在回答5岁多孩子的提问时分了两步,第一步实话实说科学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这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简单的回答孩子心中会升起莫名的紧张和恐惧;因此您意识到这一点后又补充了一个科幻和童趣的缓解心理压力的说辞——时光隧道来作为第二部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但是没有料到的是孩子却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追根刨底,您的问题接踵而至。

父母对死亡做了肯定回答后,为了避免孩子误解死亡就在眼前需要缓解孩子的压力时可以尝试着说明死亡是人在很老很老的时候的事情,距离我们还十分遥远,要等到走不动路了,吃不动东西了,眼睛看不见了才会慢慢来到。

趁着这个机会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刷牙,勤锻炼。如果孩子用电视或者媒体上的车祸现象向父母征询,那么父母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话题转移到安全的话题上来,使孩子对虚无缥缈的抽象的死亡问题和生活挂上钩。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理解抽象的死亡概念又能够通过关注自己能够处理的生活事件来缓解对死亡的焦虑和压力。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面临。但是对少不更事的孩子呢?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衰老病逝的时候,是不是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呢?如何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是不是您正在面临的困扰呢?或许绘本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方式,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但爱不会消逝。

其实,在对待生命的终极问题上,更为现实的做法是:看重孩子在过程中的学习,而不是去期待孩子做出符合大人要求的表现,更不需要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比,因为个体是存在差异的。

让孩子理解“死忙”从绘本开始

死亡,是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的确,给这些从未经过世事,从未经历过生死离别的孩子们讲解关于死亡或者去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家长不需要特意教育死亡的概念,只要让孩子看看绘本中就有很多描写死亡和哀伤的话题,看看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孩子就会明白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让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律动,观察花店的盛开与雕谢,了解植物、动物的生死轮回,如绘本《风到哪儿去了》就是由小男孩询问事物的去处来讲述自然界的生命轮回,大自然的生命循环和生生不息,人也是同样如此。这些对孩子理解“生与死”是有一定帮助的。而绘本那美丽的文字和清新的画面还能给读者带来沉静的心态和温馨的暖意。

而《再见,艾玛奶奶》从一只猫的视角见证了一位普通的老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淡定,它告诉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我们生命之爱不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消失,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在书最后的一张全家福中您已经读不到死亡,读到的只有生命划过的温馨。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经典的绘本,一起阅读绘本里关于死亡或者生命的意义!

精选关于清明节的绘本

《奶奶的护身符》

内容简介:奶奶到山上给孙子求了一张平安符,符上写着:“五百罗汉交通平安”。从此,五百个罗汉总是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小男孩。慢慢地,罗汉们越来越少了!直到有一天,男孩长成了少年,他独自坐火车到远方去的时候,列车失事了,仅剩的一位罗汉摇摇欲坠,少年抱起罗汉冲出车外。罗汉最终却化为灰烬飘上了天空……少年将护身符解下,用手细细抚摸。他遥望远方天色的光亮,开始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刘旭恭编著的《奶奶的护身符》是一本用生命保护生命的温暖的书!

《爷爷的天使》

内容简介:《爷爷的天使》讲述了病重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向懵懂的小孙子讲述了自己的一生:爷爷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天使,从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帮助爷爷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当爷爷睡着,小孙子离开医院时,爷爷的天使飞了出来,来到了小孙子身边,成为了他的天使。

《我的爷爷变成了幽灵》

内容简介:艾斯本想起好多事情: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钓鱼,爷爷;中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脸、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他们沉浸在愉快的往事里。突然,爷爷不再笑了,“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他俩都哭了。于是,爷爷让艾斯本靠近自己,捏住艾斯本的手,温和的目光好像要把艾斯本裹住:“再见,艾斯本。”

“再见,爷爷。请代问奶奶好。”

他们郑重地做完这件事,然后,爷爷开心地走了。

相关知识

早教: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死亡,好像是一个很漫长的话题讨论。那麼,爸爸妈妈该怎样和孩子讨论死亡呢?这不是一个小难题,一起来看一下亲子早教权威专家是怎么讲的吧!

仿佛每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中,都是不经意或必定地遭受死亡难题,这不是一个小难题。往大处说,对于此事难题的解悟与探讨便是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文化教育(二者实则一体两面,可称“存亡文化教育”)。从学理上讲,存亡文化教育范畴包括亲子教育、学校德育与科学教育,內容包含平时文化教育、亲朋好友等死亡恶性事件产生,及其少年儿童应对自身的死亡恶性事件等层面。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殊不知,时下院校生命文化教育进行并不广泛,另外因为教学理念当中西差别,科学教育的資源不平衡等,绝大多数孩子也无法得到需有的生命文化教育。用杰出儿童读物编写猿渡静子得话说:“我国针对少年儿童死亡认知能力的文化教育还基本上为零。”

因而,就死亡一事,现阶段,最将会也最应当深入探讨的场地的确是在家中,从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中也可看得出此点。中国台湾专家学者萧秋娟即强调:“儿童针对死亡的定义关键来源于父母之危害,以前讨论过死亡议案的孩子较为可以从容谈生论死,除此之外成年人之宗教观也危害儿童觉得死亡之后的好去处。”

使我们返回当场:

忽然,晓语跟我说:“父亲,我能不容易衰老?我老了之后该怎么办?”

……

“我老了之后是否会死?”

坐着一旁的姥姥赶快拍了一下晓语的臀部,意思是不应该问这种不吉利的话。

“太年纪大了便会死。人一直要死了的。”我不愿意瞒报不愿逃避这一结果。

……

为何要与孩子谈死亡?非常简单,由于孩子所明确提出的死亡通常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思想家,社会学又可以给孩子出示一个精神实质体育场,训练她们的逻辑思维方法,而这都须从孩子不大的情况下学起。另外,死亡难题也就是生命难题,死亡教育实际上会给儿童大量对生命的了解,让自身更清晰地了解人自身,或说“认识你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

晓语最开始提出问题并不是身心健康是否,只是相关“存有”,相关“時间”的观念难题、意识难题。“我老了”,指時间,“是否会死”,指存有。或许从姥姥急急忙忙的主要表现看来,她是想对小孙女说“不必去想干什么死没死的,霉气。再聊,你那么小,为什么会死?”这更是对客观性全球寻找一个客观性表述,并非意识全球的认知能力与观念。

做为父亲,陈先生非常掌握闺女,他“稍微一愣,如何忽然会出现那样的难题?”什么是“那样的难题”?我的了解,他并不是在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是非对错优劣的价值观念分辨,只是对这个问题牵扯的内函作一个快速而深层次的考虑,随后做出答复。学龄前儿童生命死亡教育的重中之重就在可以察觉儿童死亡观念的出芽,并拓宽为死亡教育的突破口,根据提出问题与会话帮助儿童了解并按置心理状态,对年幼孩子的死亡教育实际上没法拟订课堂教学时刻表或课题设计,只有来自幼儿具体的社会经验。

十分钦佩这里的周父亲,“不愿瞒报不愿逃避”,说明他觉察到了孩子死亡观念的出芽。那时候机来临时性,儿童的自发个人行为、本能反应的自觉性将督促其明确提出一连串难题,这更是死亡教育的起始点。套入佐藤学老先生得话,父亲精确抓住了闺女投过来的球,而抓住孩子投过来的球,都会是上门家教当场中振奋人心的一刻。

该如何与孩子讨论死亡?一向觉得,要做最好是的父亲,要做最好是的母亲,技术性在次之,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教育的比较敏感。或说修养的比较敏感,即如“勿以善小而不以”——小小事儿,不一定不藏着极大地文化教育,但更得先觉察到这儿头有“善”,假如都没觉得这一点,也算不上“为”或“不以”了。许多情况下,孩子的一句话,一个难题,都是是进到当场的难能可贵机遇与与众不同视角,父母要做的便是机敏发觉,精确捕获,仿佛哈利·珀特把握住魁地奇比赛中转眼即逝的“金色飞贼”。

孩子为何怕死亡


孩子害怕死亡,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的生活经验所致。在日常生活里,孩子接触到死亡的最直接经验,往往是自己饲养的心爱的小动物死了,他会感到很伤心、难过,进而产生对死亡的畏惧感。

2、教育不当所致。(1)当孩子刚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并向成人提出“死亡”是怎么回事时,成人常常表面化地用令人可怕的言辞来描述“死亡”的含义,如说人死了,就没有这个人了,他就再也看不到、吃不到许多好东西了,使孩子一开始就不能正确认识“死亡”。(2)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常有意无意地以“死”来压制、恐吓孩子。(3)成人常常讲些迷信色彩甚浓的恐怖的神鬼故事给给孩子听,使孩子把魔鬼与死亡连在一起,这也会导致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害怕。

3、不良的环境影响所致。孩子在看了一些不宜看的恐惧的影视片或参观了一些宣扬迷信的有关阴曹地府、“幻宫”展览以后,也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

4、成人对亲人死亡的极端悲痛反应所致。孩子生病或受到创伤时成人的焦虑、紧张的表情,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促使孩子惧怕死亡。

怎样教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呢?

1、充分利用“死亡教材”教育孩子。当孩子看到饲养的小动物死掉了,成人可以告诉孩子:“它死了!”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会自然地与我们分开”;平日若看到送葬的行列经过,就抓住这个机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最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就像花开过一段时间,花累了,想休息,花就谢了。其他的动物是这样,我们人也是这样,人老了就会死,像睡着了一样。”使孩子认识到“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是自然现象,这样他就不害怕了。

2、成人面对“死亡”的现实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深藏内心的悲痛,要节哀,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

3、平时,家长不要以“死”来吓唬孩子,要经常给孩子讲些英雄为革命献身的故事,让他们初步懂得英雄们牺牲了,就像花谢了,但树还活着,以后它还会再开新的花,英雄们的精神永远活着,为孩子今后形成正确的生死观打好基础。

4、严禁让孩子看暴力凶杀影视片和戏剧,不让孩子参与迷信活动,不要在孩子面前渲染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恐怖情景和场面,更不要让孩子直接去观看这类现场,以免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上布下恐惧死亡的阴影。

谈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


有一次我到商场去买东西,看到一个小女孩两腿乱蹬、双手乱舞,躺在地上大哭大叫,在她的身边却没有任何人。我担心这孩子是走丢了,便走到她身边把她抱了起来,问她爸爸、妈妈在哪里。这个时候,小女孩的爸爸急忙走了过来。他告诉我说,小女孩又在公共场所乱发脾气,所以他假装不要她了,偷偷地藏在一边,希望孩子能够自己止住哭声。我跟他说,你这一招啊,一般都不会管用,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且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因为在美国把孩子留在公共场所而不加监护,说不定会被人告上法庭,得个“忽视罪”呢。

不过话说回来,大概每一个家长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尴尬事。带孩子去商场,孩子看上了一个玩具,听说妈妈不给自己买,孩子立刻躺在地上大声哭闹,招来过路人的侧目;带孩子去参加小伙伴的生日聚会,孩子因为对分给自己的一份蛋糕不满意而大发脾气,搅得宾主不安;或者是带孩子去餐馆吃饭,刚刚把菜点好,孩子就大吵大闹要回家,怎么哄也哄不好。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网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讨论,有些家长出点子说,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理他(她);也有人建议,要打,不打就不成才;还有人说,孩子要什么就给他(她)买什么好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还有很多更有效、也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有家长曾经问我,孩子为什么要发脾气呢?他(她)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个毛病?

其实呢,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发脾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孩子生气了,和高兴、害怕、难过一样,生气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感受,是不学就会、人皆有之的,可不是什么毛病。要知道生气是我们人类一个很重要的交流工具,当一个人很明确地表达出他(她)的气愤、或者愤怒的时候,他(她)实际上是在向自己周围的人们发出寻求帮助的信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不会生气的人,他(她)的心理发展倒是有可能不正常呢。

能够引起孩子们生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属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气恼,可想而知,是所有的孩子们都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体验。当孩子们要不断适应周围环境中出现的新刺激、学习新技能、要满足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当他们面对着每一天的新挑战、新任务,再加上父母亲有意无意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可能总是从容应对、不急不恼。要知道学习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来面对困难,这件事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呢。

孩子们经常体验的另外一种气恼,常常是由于人际关系问题而造成的。通常是当孩子感受到自认为是不公平的待遇、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东西、别人对自己说话不算话、或者是被人取笑、侮辱、压制、欺负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

总而言之,生气通常是孩子对使自己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作出的反应。正因为生气这种情绪感受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的心理体验,当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们首先应当做的是寻找孩子发脾气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越小,自我控制能力越低,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也越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自然而然地会通过哭闹等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其实,除了生气以外,能够引起孩子哭闹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累了、饿了、有病了、害怕了等等。但是由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孩子也会用类似于发脾气的行为方式来表达。遗憾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后果通常是别人、特别是成年人注意的焦点;而造成这些行为的原因、或者是孩子通过这些行为要表达的信息,却常常被忽略了。所以说当看到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帮助孩子明白自己情绪体验背后的原因也很重要,同样的行为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体验,相同的情绪体验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表达,这都是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每当遇到孩子发脾气、哭闹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没有睡午觉、一定是累了;或者妈妈没有给你买这个玩具,所以你不高兴了;家长经常这样给孩子做解释以后,孩子就能够学会根据情境和场合,来判断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体验,并且学着用语言来描述了。

当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以后,家长还应该教孩子用相应的、合适的行为,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孩子、特别是还不太会讲话的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学会用其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适时、冷静地作出反应,而不要反过来对孩子大发脾气、或者责打、责骂。因为父母的斥责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无形中给孩子做出消极的榜样、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坏脾气。

当然了,在处理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也不应该轻易地妥协、退让,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因为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以后孩子一旦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就会乱发脾气。形成了习惯,可就不好改了。

教师的困惑:谈教师节收礼


教师节临近,不少家长正为如何给老师送礼而纠结,而对于家长送礼的种种“热情”,其实不少老师也在为此纠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我不想嘴软,也不想手短。我只想好好的教好自己的学生,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两天,西祠网上一则《斗胆从教师的角度说说教师节送礼》的帖子一经出炉就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发帖人是南京大厂的一位小学老师,她发帖呼吁家长教师节别送礼:“我希望家长不要太纠结了,放了老师吧。”

斗胆从教师的角度说说教师节送礼(节选)

“我是如意妈妈”

当教师也快20年了,多年的班主任,多年的主课,也过了不少个教师节。其实,何止是家长纠结于送礼,教师也同样的纠结。

有的家长想方设法地请教师吃饭,托熟人,找关系,只为能请到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只为能让老师吃了他的饭对他的孩子特殊照顾……熟人找到我们了,你说我们去不去吃饭呢?不去,熟人要得罪了;去,也是一次应酬。当老师的大多数不喜欢应酬,一边客气地吃着饭,一边时时记着自己的教师身份,再山珍海味,也没有自己在家自由自在的随便吃点舒坦。

有的家长送贵重的购物卡。我们缺吗?不缺。你拼命的往老师身上塞,老师怎么办?不接,抹了你面子。接了,丢了自己的尊严。我该生气吗?你为什么非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来为难强迫我们呢?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我不想嘴软,也不想手短。我只想好好的教好自己的学生,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对于那些送贺卡或一枝鲜花的学生,我更愿意接受。你没有破费太多,我没有心理负担,你能在节日的时候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得到了你的认可和肯定,我真的很高兴,很幸福。所以,我希望家长不要太纠结了,放了老师吧。

其实,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不会因为学生是否送礼了而改变对学生的看法,而这样的老师是大多数。

一帖激起千层浪

网友热议

有网友称赞,有网友诉无奈——总有一些老师在收礼

这个帖子出炉以后迅速引来网友关注并被置顶,不少网友跟帖表示称赞,一些网友也跟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网友“心灵的辉”就表达了相同的纠结心情:“真是不收抹家长面子,收了丢自己尊严。还有的家长到教室塞到老师手里就走,老师都不知道是谁对谁,真是无语了。”

而也有一些网友表达了无奈的情绪。网友王小白就讲述了自己朋友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是幼儿园老师、班主任,他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其他年级上学,我开玩笑的问他会不会给他儿子老师送礼,人家直接回答我送,不仅送而且平时经常过去帮忙。”而网友“Sissi妈妈”也说了自己的经历:“我就曾经听过有老师说过,送多少我不一定记得,但没送的我肯定知道。这言下之意我不敢妄加猜测。我很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不收礼,还老师这神圣职业之清白。不要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发帖者回应

不想老师这个职业被人瞧不起——老师不会因家长送礼就“变脸”

发帖人南京大厂某小学的陈老师,她今年35岁,18岁开始教书,算起来教书生涯也将近20年。自己发这个帖子确实是有感而发,因为没几天就是教师节了,办公室的老师们在一起也都在为教师节伤脑筋,因为已经不时有人来表达吃饭的邀请或是送礼的暗示。但是老师们并不希望这样。

“其实对于送礼这个问题,不仅家长纠结,很多老师也非常纠结。因为往往不少饭局都是各种关系找来的,老师也是社会人,即使不想‘趟浑水’,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陈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有一次吃了一对家长的饭,他们的孩子成绩真的非常差,但是家长是做生意的,非常有钱。一次他们通过关系邀请了几名任课老师吃饭,她也在其列。“这顿饭吃得我非常难受,感觉吐都吐不出来。后来再看到这个孩子,就觉得非常不自在,看到家长也觉得低人一等。”陈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对于家长送礼是很反感的,因为她清楚地感觉到家长送礼不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出于功利性目的。

“家长送礼给老师到底有没有用,我不能一竿子说到底。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学校200多个老师,没有几个会因为这个家长送礼了,他的孩子就能当三好、当班干;也没有几个会因为这个家长送礼了,成绩就会突飞猛进;更没有几个会因为家长送礼了,就成为老师最宠爱的学生!”陈老师说,现在自己从不会收卡,饭局是能推就推。“不得已的情况吃了家长的饭,我都会想办法还给人家。”

她最喜欢的礼物,是抽屉里那些孩子亲手做的小卡片,每次看到心里都很温暖。“我也是一位小学生家长,我让儿子送给老师的礼物,就是每年做贺卡,我知道,老师最在乎的是什么。”

相关专题:

教师节不能承受之重

教师节送礼,你HOLD住了吗?

献给父母的教师节

摇妈论坛:

教师节送礼?你送还是不送?

我对教师节送礼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