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很常见,家长普遍关心该怎么做、做什么去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里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走向社会后抗挫折能力不强,成为优胜劣汰法则的牺牲品。

美国幼儿园的“富人穷人”游戏

在美国的一些幼儿园里,幼师们会定期组织孩子们玩一种“特别”的游戏:随机抽签扮演“富人”和“穷人”的角色,抽到“富人”的孩子们可以在游戏允许时间内过上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而抽到“穷人”的孩子却只能在这段时间中吃糠咽菜或者衣衫褴褛地出现。

与平常的抽签不同,这里的签数是不平均的,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才能抽到“富人”签,因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只能扮演“穷人”的角色。

按常理说,抽到“富人”应该很让人开心,但是孩子们都觉得当“穷人”比较开心,因为这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生活。平常除了这种游戏,幼师还经常教育孩子,过生日或者办聚会,就算办得简单一些,节约一些,也依然是可以过得难忘和有意义的。

适当吃点儿苦对孩子有益

对于新的教育方式,一些顾虑重重的家长并不买账: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如果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而一些持赞同观点的家长却认为:平日家里都对唯一的孩子疼爱有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尽量满足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但是日子一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所以,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总比将来他走上社会了吃大亏好吧!

其实,给孩子适当吃些“苦头”未必是件坏事,毕竟经历过“想吃吃不到,想要要不到”生活的孩子会更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句老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价值所在,培养出社会义务感、责任感。

另外,孩子更能懂得遇到困境要坚强、独立地生存下去,毕竟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想在顺境中享受就必须先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而且,适当的“苦头”有助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样看来,吃点儿苦利大于弊。

新理念重新定位家长教育方法

从以往来看,家长教育方式最为普遍的无非是“严厉型”和“溺爱型”两种,很少有家庭尝试这种教育方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更为有效,要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和暴力管教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从自己的感受中领悟到一些道理,而不是被动接受家长的说教。

虽然当“穷人”很“辛苦”,但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并以争取到这个角色而感到荣耀和骄傲,这本身就是孩子要求换位思考的强烈表现。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纯地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待管教本身,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种方式,以及对孩子人格塑造方面会有什么影响。新的教育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还通过变换旧式角度的形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这为每位家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选择。

父母教养孩子不能仅仅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还要敢于把孩子放到大自然环境下,让孩子适度吃点苦有好处。

zj09.com小编推荐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

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学会夸奖你的孩子。你也许会说:“夸孩子谁不会啊,拣好听的说呗!”其实还真有的母亲不会夸孩子。她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毛病,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我认为再不好的孩子也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学会夸奖你的孩子是母亲的必修课。

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和最常接触的亲人。母亲的夸奖,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得到的鼓励,在孩子一生中作用最大,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自信、成功的基础。

有的孩子已经尽力去学习,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甚至只是与满分失之交臂,可家长仍不满意,原因是有别的同学得了满分。有的妈妈听到孩子考得不好时,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直至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她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他做对了90%的试题,只错了不到10%。母亲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倒说了一大堆的不是。如果说这个孩子以后不愿意学习了,那么这位母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这位母亲使孩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丧失了努力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曾看到很多家长,孩子没考好不是去安慰孩子,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回自信,而是一顿批评甚至辱骂,一句“真笨,没脑子!”就把孩子的自信心一下子打垮了。殊不知父母的这一句话已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本来很脆弱的自信,再重新树立起自信就需更费一番工夫了。

父母如果经常批评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甚至留下“爸爸妈妈看不上我,别人什么都好,我什么都不好”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我是不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孩子”的疑问。孩子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人生成功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啊,一切为了孩子,操心又费力,怎么还闹了一身的不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我喜欢夸孩子,冬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是我夸奖他的理由。而每一次夸奖又都成为儿子前进的动力。

记得冬冬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家里的墙上给他自制了一个光荣榜,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剪了很多小红花,冬冬每做一件好事,每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我都会给他贴上一朵。儿子对红花的数量很在意,于是整天都想努力进步,干什么都很积极。一个光荣榜,几朵小红花就能鼓励一个孩子天天向上,努力进取。长期坚持下来,孩子必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做一切事情。

表扬与鼓励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父母能注意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夸奖肯定,孩子就会乐此不疲,继续努力。爸爸妈妈的微笑赞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但动机是好的,我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应该是肯定正确的方面,引导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让他接受教训并迅速想办法改正。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其实当我们鼓励孩子经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时,就是在培养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

小学一二年级时,冬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处于第一二十名的位置上,有时候回到家里就很不高兴。其实成绩也就差那么几分。我告诉他:低年级孩子学的知识少,成绩差几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很聪明好学,在学校能专心致志地注意听讲,放学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仔细答题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妈妈绝对相信你的学习是最好的,而且你喜欢读书,课外学习能力强,肯定是越到高年级学习越好。孩子听到我的鼓励就很高兴,学习更有劲儿了。

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冬冬已经是个很自信的孩子了。中考报志愿时只报了一所学校———省实验中学。问他为什么不再报一所低一点的重点高中,他却说从没有想过考不上省实验中学。我当时还想,这孩子是不是自信得过头了?

即使孩子长大了,也还需要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儿子在英国读研时,发来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就好好表扬了他。记得我鼓励了他以后,他来信写道:“母亲:看到您的信,我很高兴。父母的肯定,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鼓励。”

你看,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有多么重要。切记:一定要适当夸奖你的孩子。

好孩子都是父母夸出来的,这句话非常正确,只要父母好好掌握夸奖的度,就能让孩子永远自信满满。

怎样让孩子学会原谅别人?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中“原谅别人”有着独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

2、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3、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

4、能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

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总之,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原谅朋友,这对于以后孩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

怎样让宝宝学会宽容?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对大班幼儿提出了“尊重、赏识他人,有宽容心”的发展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是从教孩子学习与人相处、交往,学习怎样做人出发制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如何培养?

首先,教师会为幼儿创设尊重、赏识的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赏识,从而学会尊重、赏识、宽容别人。比如: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地方,老师会引导全班幼儿评价、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学会欣赏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长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幼儿小小的心灵中就会埋下善良的种子,渐渐养成宽容的美德。

第二,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样性,能够正确对待和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幼儿园里各种教育活动大多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教师会将一些浅显的道理、知识融入其中,如:在课上提问时,老师会对幼儿不同的意见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第三,让幼儿展示各自的强项,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从而赏识、尊重他人。幼儿园里教师会提供给幼儿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如: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给小朋友讲故事,请组织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小朋友玩游戏。幼儿自己也会自发地显示出各自的才能,如: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同伴穿衣、叠被;领悟能力强的幼儿会把老师教的本领传授给别的小朋友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会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优点、强项,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包容。

第四,利用幼儿“犯错”的契机,使幼儿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道理,培养幼儿的宽容心。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难免会有过失,这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循循善诱,不仅使犯错误的幼儿改正错误,同时也诱导其他幼儿正确对待同伴的错误,学会原谅、容忍同伴的过失。

第五,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对待别人的错误。幼儿园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定的规范。教师得体的举止,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对身边的幼儿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家庭怎样配合教育?

第一,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

第二,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如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怎会学会宽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第四,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连环画、图片等给幼儿看,还可把生活中的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第五,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找到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之后两年,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消遣。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这个节目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

小时候,老人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承担了孩子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有时是因为我们把他们保护得太好了,没能让他们懂事。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就应该从小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和体谅。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有些最后却没能获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

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

如何让孩子吃苦,吃什么样的苦?小编搜集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01.父母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例如孩子学走路时,不要总是扶着他。有心的父母可以发现,那些总是由父母扶着练习走路的孩子,学会走路所花的时间,比那些自己练习走的孩子所花的时间要长。还有以下这些:

孩子三岁,上街的时候就要让他帮你提东西。

孩子到了五六岁,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

孩子上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要他节约文具的开支。

节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

适当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

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钱就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饿。

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孩子十五岁左右,要他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

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这些苦。

02.孩子要自立。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在家里,自己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

心理上要独立。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03.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晨跑,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儿园。父母不迁就孩子,顶着寒风带着孩子去幼儿园。

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会和孩子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

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预定的终点了,孩子喘着气不想再跑。父母鼓励着孩子,一起奔到终点。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锻炼磨砺着孩子,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吃苦。越是爱护孩子,就越要加强他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

04.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

比如,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刻;当孩子正在完成份内的家务活,小伙伴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吃苦的场合。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诱导和鞭策。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坚持与困难作斗争。

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

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虎妈”、“狼爸”、“鹰爸”不足学。

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

05.需持之以恒而不可一曝十寒。

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们自己解决。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面对这个社会,担负家庭的责任。

尤其是男孩。对一个未来的男人来说,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注定难以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储能蓄势,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原谅


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父母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气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天到晚惹事生非的“打架大王”。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让孩子学会休闲


会不会休闲关系大

在休闲时间,孩子们离开了学校,家长又上班,处于失控的状态。可孩子们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势必要从事各种休闲活动。

能否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意义重大。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和各种兴趣、爱好、特长,都是在休闲时间获得的,课外阅读也都是在休闲时间进行的;而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还是在休闲时间形成的。社会学工作者到某市监狱对犯人所做的调查显示:87%的犯人作奸犯科是在闲暇时间;77.7%的犯人因为穷极无聊惹是生非、制造事端,寻求刺激;96%的犯人承认自己的坏习惯是在闲暇时间沾染的。亲子网

儿童青少年缺乏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克制的能力,面对社会上那些“挡不住的诱惑”,很容易从事一些不良的休闲活动,接受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儿童青少年休闲教育。

明确青少年休闲的任务

什么是“休闲”?通俗地说,是指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自理生活以后,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种状态。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

儿童青少年进行休闲的第一场所是家庭,家长是孩子们休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孩子学会休闲,首先明确青少年休闲的任务:

松弛身心。人通过休闲,使未成年人劳累的身体得到休息,紧张的精神得到松弛,有利于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学习。

满足个人爱好,发展特长。休闲活动一般是个人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充分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课外阅读,增长知识,充实头脑,陶冶精神情操。在休闲时间内,孩子们主要是发展个性。

加强社会交往。在休闲时间,回到家庭,首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家人交往,有利于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广泛进行其他的社会交往,接触社会,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认识青少年休闲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的休闲生活不同于学校生活,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自主性。青少年休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自己做主,独自支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个性特征、能力、自身和家庭的条件安排;既可以是一个小群体的共同活动,也可以是独自活动。

灵活性。休闲生活,一般没有组织,没有严密的计划和特定的目的,有很大的灵活性;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完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

儿童青少年休闲活动的这些特点,决定“无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容易使孩子接受活动本身潜移默化的影响。

休闲要科学、文明、道德

休闲活动虽然是孩子们自主支配的,但必须要遵守社会公德,休闲生活要讲究科学、文明、道德。

休闲活动要科学。休闲活动的内容,要考虑到自身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家庭生活条件,从实际出发,确保能促使身心的健康。亲子教育

选择有益的活动。高雅、健康的休闲活动,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低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满足的是低级趣味,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精神鸦片”。

要尊重社会公德。休闲活动不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休闲方式不仅要从个人的喜好出发,也要注意到不妨碍他人的安宁和安全。

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休闲活动主要是自由活动,没有集体的约束,也没有同学、熟人的监督,思想比较放松。但放松不等于“放任”,不能任意侵害集体或个人的利益。

现代社会,休闲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是合法的权益。我们要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休闲方式,指导他们进行有益的休闲活动,使孩子成为文明的人。

专家:让孩子“学会”打架


幼儿园开学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遇到小矛盾和小冲突,很多时候甚至会“动手解决”。若家中的小宝宝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负”,家长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动攻击,还是当“羊”默默忍受?爸爸妈妈们为此争论不休。

“还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前几天,张女士从幼儿园接回4岁的儿子乐乐时,发现乐乐一见她就满脸委屈,脸颊上还明显肿起了一块青紫,隐约可以看出两排小牙印。幼儿园老师解释是同班小朋友抢玩具起冲突咬的。老师表扬乐乐很乖,挨打了并没还手,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张女士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宝宝从小就打不还手,在这遍地是‘狼’的社会,就怕善良的宝宝会成为‘美德’的祭品……”“不主动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还手。”同是4岁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说,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宝宝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他都教育宝宝要适当还手。他坦言,他为孩子的“懦弱表现”感到担忧:“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懦弱非常危险。霸道总比懦弱好。”

“忍让”派:不能以暴制暴

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挨过别的孩子打,班里甚至有一些专门欺负别人的“孩子王”。讨论中,有的家长认为应该教孩子“还手反击”,也有家长认为不应该教孩子“以暴制暴”。“我认为孩子拒绝‘动手’不一定就是懦弱,而是善良的表现,作为家长这时候不能责备他,而应该认可他。”黎女士说,她常常教育5岁的儿子,不能动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应该还手。黎女士认为,动手解决不了问题,这样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受伤也是孩子。“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宝贝,伤了谁都不好。”

对此,同为妈妈的刘女士很认同,她说同事的儿子很老实,在幼儿园老被欺负。同事心疼儿子,教孩子要还手。结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学的脑袋。“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够打。一旦造成严重的伤害,家长会一辈子内疚和难过。”刘女士说。

专家:让孩子“学会”打架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冯教授认为,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比如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教孩子向对方表达抗议,倘若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不妨鼓励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干上一架,让对方知道欺负人的结果。

冯教授介绍,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最后,冯教授鼓励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