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嘴而笑,兴奋快乐婴儿的笑是突然发出的,短暂而快速,同时伴随着双眼发光、两手晃动、舒展,接着,笑容立即停止,等候亲吻。这时,父母应笑脸相迎,用手轻轻抚摸婴儿面颊,或在其面、额部亲吻一下,以示鼓励。婴儿的笑对其身心发展极为有利。

撅嘴咧嘴,小便报到通常,男婴以撅嘴来表示小便,女婴以咧嘴或上唇紧含下唇来表示小便。父母若能及时观察到婴儿的嘴形变化,就能摸清婴儿小便的规律,从而加以引导,有利于逐步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瘪嘴现象,有求相告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也是啼哭的先兆,而实际上是对成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厌烦了要大人抱起来换个环境或改变一种姿势。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满足他。

发稀磨牙,缺钙信号孩于闹夜、磨牙、头发稀疏、盗汗、发育迟缓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应注意补钙、补磷、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常晒太阳能促使自体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睡觉出汗,正常之道绝人多数孩子在睡觉时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儿童的新陈代谢要比成人旺盛得多,机体能够把吸收到的各种营养及时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和电能,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多余的部分则转化为热能,这样能够维持体温。如果孩子吸收的营养比较多,则体内产生的热量也较多,孩子入睡后,身体表面的血管就开始扩张,散发热量,导致孩子在睡觉中出许多汗。

呼吸快慢,应加关照正常的小孩子呼吸平稳,安静时婴幼儿呼吸频率不超过40次/分钟,儿童不超过30次/分钟,如出现呼吸时快时慢、深浅不一,应引起注意。患肺炎者常常呼吸加快,伴有口鼻周围发音、鼻翼扇动等症状;患气管炎者可在喉部听到“咕噜咕噜”的痰气;患哮喘的则有一种特别响亮的喘鸣声。

眼神无光,疾病先兆健康婴儿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若发现婴儿眼神黯然无光、呆滞少神,很可能是婴儿身体不适。这时,父母要特别留意,发现疑问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早采取保健措施。

语言障碍,发觉要早语言的发生和言语应从小儿对声音的应答开始,从出现不自觉的“咕咕”语声到能说出第—个单字,都是语言发育的标志。

此外,新生儿出生后第8天就可以看到屋内的物品,他们特别喜欢鲜艳明快的颜色,爱看红色、黄色的气球,也喜欢听悦耳的声音,妈妈欢快的笑声,亲切的呼唤,甜甜时笑脸,会使他们感到十分开心。在热天他们更喜欢洗澡,每次洗澡都是一次享受,快乐无穷。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大数据教你读懂2-6岁的娃


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一定是来自于火星的生物。你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调皮的让你火冒三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能冒出一两句贴心贴肺的萌言萌语,让你心都融化。根据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近40的数据分析,教你读懂2-6岁的娃,让你了解那些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共性,这样在教育的时候就会心里有底了。

1.2岁孩子叛逆期

这时候的孩子习惯“不”字当头,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2.3岁宝宝天使期

3岁的孩子,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3.4岁孩子活泼、探险期

4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欢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4.5岁孩子懂事好宝宝

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5.6岁孩子进入第二个叛逆期

6岁孩子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宝宝还不会说话,那么新妈妈们怎样判断宝宝是要抱还是想自己待着,是不是有一点儿不舒服?其实,从宝宝的手势也可以看出来宝宝的状态以及表达出来的要求。

宝宝的手指动作暗示了什么?

宝宝:爸爸妈妈,快来和我玩!

小手表现:小手张开、手指向前伸展。宝宝带着愉快的心情醒来时小手通常是这样的动作,这是他在邀请身边的父母和自己一起玩。

宝宝:我在做梦呢。

小手表现:小手捏着松松的拳头。宝宝在睡眠中会有这种手势,说明他正在做梦,他的眼球在眼皮下轻轻地转动,有时还会发出轻轻的鼾声。其实,梦中的宝宝睡得并不深,随时可能会醒来。

宝宝:我好困,我想睡觉了。

小手表现:小手的指头放松地弯着。这时宝宝已经不再东张西望,他的手臂也松软地耷拉下来,说明宝宝已经累了,想睡觉了。

宝宝:我想自己待着。

小手表现:手臂放松、小手轻轻地握着。这时的宝宝正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美妙的时光,他愿意独自呆着,而不需要外来的干扰。

宝宝:我有点不舒服。

小手表现:小手紧紧地握着拳头。宝宝紧张时通常会有这样的动作,这时或许宝宝是害怕某个陌生环境或人,也可能是他的小肚子有些不舒服。

有研究者认为婴儿手语有助于孩子语言智力发展,但是也有心理学家表示怀疑。最起码,在宝宝表达能力有限时候教他用手语表达情绪、需求、感受,能促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与爸爸妈妈共享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默契暗号。

教手语时,要就地取才施教,重复示范。比如宝宝要喝牛奶,可以示范反复握紧、张开拳头,就像牧民挤奶的动作一样。宝宝摔倒的时候,可以教他用食指画出疼痛的区域,做疼痛表情。饿时,用食指触碰嘴巴。要换尿布时,轻拍自己的臀部。

还可以用宝宝和父母自创的手语,因为手语只是一种媒介,只要父母和宝宝手语一致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婴儿的体态语言你懂得多少?(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小宝宝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却会发出许多的肢体语言,若是家长们懂得这些就可以很好的与孩子们相沟通,若是不懂得,反而还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合谐,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有关宝宝的肢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吧!

牵嘴而笑,兴奋快乐

婴儿的笑是突然发出的,短暂而快速,同时伴随着双眼发光、两手晃动、舒展,接着,笑容立即停止,等候亲吻。这时,父母应笑脸相迎,用手轻轻抚摸婴儿面颊,或在其面、额部亲吻一下,以示鼓励。婴儿的笑对其身心发展极为有利。

撅嘴咧嘴,小便报到

通常,男婴以撅嘴来表示小便,女婴以咧嘴或上唇紧含下唇来表示小便。父母若能及时观察到婴儿的嘴形变化,就能摸清婴儿小便的规律,从而加以引导,有利于逐步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亲子网

瘪嘴现象,有求相告

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也是啼哭的先兆,而实际上是对成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厌烦了要大人抱起来换个环境或改变一种姿势。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满足他。

发稀磨牙,缺钙信号

孩于闹夜、磨牙、头发稀疏、盗汗、发育迟缓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应注意补钙、补磷、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常晒太阳能促使自体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睡觉出汗,正常之道

绝人多数孩子在睡觉时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儿童的新陈代谢要比成人旺盛得多,机体能够把吸收到的各种营养及时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和电能,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多余的部分则转化为热能,这样能够维持体温。如果孩子吸收的营养比较多,则体内产生的热量也较多,孩子入睡后,身体表面的血管就开始扩张,散发热量,导致孩子在睡觉中出许多汗。

呼吸快慢,应加关照

正常的小孩子呼吸平稳,安静时婴幼儿呼吸频率不超过40次/分钟,儿童不超过30次/分钟,如出现呼吸时快时慢、深浅不一,应引起注意。患肺炎者常常呼吸加快,伴有口鼻周围发音、鼻翼扇动等症状;患气管炎者可在喉部听到“咕噜咕噜”的痰气;患哮喘的则有一种特别响亮的喘鸣声。亲子教育

眼神无光,疾病先兆

健康婴儿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若发现婴儿眼神黯然无光、呆滞少神,很可能是婴儿身体不适。这时,父母要特别留意,发现疑问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早采取保健措施。

语言障碍,发觉要早

语言的发生和言语应从小儿对声音的应答开始,从出现不自觉的“咕咕”语声到能说出第—个单字,都是语言发育的标志。

若小儿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尚不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可被认为语音发育障碍。具体表现:1.语言发育迟缓:指小儿至24个月时尚不能说单字,或至3岁时尚不能说短语。2.失语:指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以前所获得的说话能力。3.构音困难:各种发育不全或疾病因素而致。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的肢体语言往往都是非常丰富的,若是你能够及时的认识出宝宝所传达的意思并且完成,对于加深母亲的感情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愿以上的几点提醒家长们能够多留意!

10个妙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专家提出的10个方法。

妙法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妙法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妙法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妙法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妙法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妙法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妙法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妙法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妙法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妙法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专家支招教你如何培养诚实小孩


做父母的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孩子的表现,务必使孩子不说谎,建立起诚实的习惯。

要使小孩子不说谎,必须先了解小孩子说谎的原因。

1、担心父母的批评和惩罚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2、逃避现实

有时小孩子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时,便叫头疼、肚子疼,用各种谎言去欺骗父母,而这种谎言又往往得到父母的同情,因此孩子以后便会常说谎去推诿了。

3、好虚名,要面子

一件事本来不是他做好的,但说是他做的,可以得到奖赏,面子光彩,于是他说谎了;事本来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丢脸,于是他说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说谎了。

4、想得到某样东西

很多小孩子嘴馋,要吃东西,便说说谎,又有些小孩子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数或奖品,便在考试时作弊还硬说自己的本领高人一等。这都是为了贪利的缘故。

孩子说谎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怎样纠正他,而培养诚实的习惯呢?

1、要了解小孩子

小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小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鼓励他诚实地去做。

2、暗示

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譬如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个诚实的小孩子嘉许,奖励他,使那个说谎的小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道;

另外一种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来报告你一件事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你这样说,在小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一个说谎的种子。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的动机。

3、以身作则

做父母的或教师的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说谎。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就会效仿的。另外,家长还可以讲诚实孩子的故事给他听,这样孩子也能从中明白不能说谎的道理。

园长教你如何挑选合适的幼儿园


每个家长都希望为孩子选一所好的幼儿园。到底哪个幼儿园才适合孩子?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择园时该考虑哪些因素?

作客嘉宾

福州市广厦幼儿园园长:林民芳

福州市鼓楼区淑佩小金星幼儿园园长:卓屏美

福州市鼓楼区阳光国际幼儿园园长:黄剑芳

至少提前一学期准备择园

林民芳:家长要提前一学期开始准备,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福州各大幼儿园招生信息及办学规模等资讯。筛选出一些幼儿园,提前带孩子去感受,如果孩子在某所幼儿园里玩得很开心,那家长就可作出决定了。

卓屏美:每年,幼儿园在5月底学生就招满了,家长最好在学生放假前就应该准备了,最好是在寒假前就要选择幼儿园,5月前就应该定了。

择园时家长要多跑多看多问

林民芳:应该多跑几家幼儿园,对环境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进行客观比较后再作决定,如果看好某一家幼儿园,也应该适当地与孩子沟通,以达到让孩子自己同意的目的。

卓屏美:首先要看学校的环境,包括:绿化、卫生状况、设备安全等,家长在择园前,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来考察幼儿园,看看幼儿园的设施和管理措施是否能够保障幼儿在园的安全。

其次,要了解园内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家长可以通过园内的课程设置以及特色教学来了解,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以及爱好等方面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幼儿园。

再次,就是关注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爱孩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家长们在择园时就应该着重了解幼儿园园长以及老师们的学历、专业情况等,家长还可以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来了解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经验。最后,家长还要考虑路程远近问题,就近“择园”,既方便家长接送,又让家长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幼儿园老师经常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有利于制订更好的教育方案,尽快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黄剑芳:可以问问孩子喜不喜欢这家幼儿园,以孩子的视角,会喜欢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家长要留意走进幼儿园时,周围气氛是否温馨,老师在上课时是否有耐心和爱心,在硬件的配备上,注意玩具的材质和质量。还有安全问题也很重要,注意校园边边角角的问题,孩子太小,校园里应多出现弧形的事物,而不是方的尖的。教室里有没有用来消毒的紫外线灯,玩具、毛巾、杯子等多久清洗一次,这些都需要家长了解清楚。

就近入学很重要

卓屏美:幼教阶段教育更提倡“就近入园”。与其让孩子起早贪黑上幼儿园,还不如让孩子轻松入园。

黄剑芳:提倡就近,当然如果家附近没有好的幼儿园,也只能去远的地方。

林民芳: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特点和兴趣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

读懂“慢腾腾”的孩子


这是倩倩家,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剧-------

早上6时15分,九岁的倩倩还在睡梦中,倩倩的母亲开始“报警”:“倩倩,倩倩,快起床了,要来不及了,六点半了!------因为母亲知道倩倩动作慢,起床总要磨蹭,所以每天都提前15分钟叫醒她,以便时间充裕些!可是倩倩呢-----

“嗯……”翻了个身又睡了.

“哎呀,你怎么还不动啊,真的来不及了!”5分钟后,母亲第二次“报警”。

“噢……”倩倩知道母亲可能又提前叫她了,所以她应了一声,再睡一会儿。

“倩倩。”母亲第三次“报警”,音量显然大了1倍。“我的小祖宗,快起床,要迟到了!”并开始动手拖倩倩,这下倩倩只能睁眼行动了-----此时已是6时25分,随后在母亲的拉扯、催促下,倩倩穿衣、洗漱、吃早点,7时10分由父亲负责送去学校,好紧张!

晚上7点,倩倩一家吃完了晚饭。

“倩倩,快把功课拿出来,抓紧时间做作业。”倩倩的母亲说着。

“让我休息一下嘛,才7点,功课我一会就做完了!”倩倩嘟囔着。

“快做吧,做好了再休息。”倩倩的母亲与父亲保持一致。

……

“哎呀,你怎么还不把书拿出来,一会儿睡觉又要迟了!”母亲简直拿女儿的“慢”没办法,只好帮她拿出书包里的一堆课本。此时己是北京时间晚上7时30分。接下来的故事当然是母亲不断地催促,倩倩慢腾腾地写着并时不时发发呆,直到9时30分结束,准备洗漱、睡觉。

……

倩倩的母亲实在受不了倩倩的“慢”了,于是带着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倩倩妈:真不明白,为何这孩子总“慢一拍”?

咨询员:是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这样呢?

倩倩妈:差不多。小时候是吃饭慢、穿衣慢。上学后又多了做功课慢,真是急死人,从一大早就要开始不停地催了,怎么办啊?

咨询员:倩倩,从小你吃饭、穿衣时,妈妈、爸爸就经常催你,说你动作“慢”吗?

倩倩:是的。

倩倩妈:不催,她更慢了!我和她爸爸都不是“慢腾腾”的性格,干什么事情都很干脆利索,为什么孩子却偏偏如此?

咨询员:好,让我们一起换个问题想想,为什么会“慢”?比如:开车-----什么情况下,开车会“慢”呢?可能有以下原因:不熟练.比如刚学会开车的人,因为缺少经验不可能开得很快。〈2〉路况问题。比如“塞车”或者下雨天等,不能开快。〈3〉挫折。比如曾因开车而吃过苦头,所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敢开快。〈4〉其他“干扰”。比如等人或者看风景等。对于倩倩的“慢”,也有类似的解释,不过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倩倩,昨天数学课上了什么呢?

倩倩:好像是……

倩倩妈:怎么昨天学的就忘了?

咨询员:先不要怪她。上课内容不熟练就是“慢”的原因之一。另外,我想问您,倩倩做功课时,始终都是您陪着的吧?

倩倩妈:是啊,不陪她她就不做呀,我这是为了让她快点,难道这也不对?

咨询员:那当倩倩做错的时候,你是不是马上就让她改正?或者她一停你就催呢?

倩倩:妈妈是这样的,很烦的!

咨询员:倩倩在思维、动作等方面“慢”吗?是不是比别的同学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看、写等?比如,同样写一个字,其它同学用四秒钟,而她则要七八秒呢?

倩倩妈:其实,只要她动起来,还是挺快的,就是不愿意抓紧时间,老要让人催。

咨询员详细指出了孩子“慢腾腾”的缘故------

咨询员:现在说说倩倩“慢”的原因吧。其一,不熟练,缺乏经验。小孩子在学一样新东西的时候,练习是必须的,就像走路、吃饭、穿衣。比起成人,孩子在这些方面肯定会慢一些。学习上,更是如此,再加上倩倩上课没听好,本来就不大懂,写得“慢”是肯定的。其二,就是“挫折感”。如果成人没耐心,一看到孩子“慢”或者“错”了,就指出,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路(好比“塞车”),还让孩子觉得“我不行”“我做错了”,久而久之,谁愿意做老做不好的事情呢?其三,依赖性。小时候是吃饭、穿衣,因为她“慢”,你们肯定经常帮她、催她;现在做功课了,倩倩一不会或一做错,你们就会告诉她做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她只要“慢”就有人帮,就有答案,根本不用动手、动脑筋;而且她一停下来,就有你们提醒她,她根本不用担心时间够不够。长此以往,倩倩已经习惯“等待”了,她有你们的催促或提醒,就动不起来。就好像家里有三个时钟,同一时间里,却有三个不同的时间值:一个当然是钟表上的时间,一个是你们父母头脑中的时间,另一个就是倩倩头脑中的时间了。钟表上的时间是标准时间;你们总是担心倩倩会慢,于是将自己的时间往前调了,时间总是比标快一些;而倩倩则知道你们总是要早叫她,所以就将时间往后拔了。这样显然就“慢一拍”了。比如:明明1时30分,父母的时钟却已经在2时了,而倩倩的则可能指在1时。于是,你们急得要命,而倩倩却快不起来!

倩倩妈:确实很像!可我们不催她,她更拖拉!

咨询员:那么,倩倩,你现在有没有玩的时间啊?

倩倩:哪里有,连双休日都得去上课,没意思!

咨询员:这就是第四个原因,你们要求倩倩做这件事,她却想着另一件事。比如吃饭时,想看一下动画片;穿衣时,还想“再睡一会”;做作业时,因为没玩够,就总想着玩,所以我猜她做作业的时候,准保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要摸摸这个,一会儿又发呆了,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

倩倩妈:太对了,就是这样,也确实怪我们,管得太多,可现在怎么办呢?

咨询员:倩倩,你觉得老被爸妈催好吗?

倩倩:当然不好,整天这样,烦死了,他们的声音又大,有时还会打我呢!

咨询员:首先我们必须相信倩倩肯定能快起来。请倩倩妈妈回家后告诉家里其他人,以后少说“慢”,说多了,倩倩会觉得自己就是“慢”的,怎么还能快起来呢?就像我们将自己想成“乌龟”,那么还怎么跑得快呢?要逐渐改变说惯了的话,并让倩倩来监督!倩倩,以后你记录妈妈、爸爸说你“慢”的次数,好吗?

倩倩:太好了!

咨询员要求倩倩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感”------

咨询员:接下来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倩倩建立起内在的“时间感”。倩倩对时间的估计停留在“主观化”时期,不是根据客观的时间标准来衡量时间,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主观感觉来衡量。做喜欢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时间很短,会无意中将自己的时钟拔“慢”。比如:倩倩玩了一小时,是下午5时了,她的时钟却只有4时30分,这样就可以再玩半个小时;早上6点半要起床了,她觉得才6时15分,还可以再睡一会。相反,对于没有兴趣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将时间有意“延长”,只写了10分钟的字,却觉得已经很久了,于是不由自主地进行“劳逸结合”,比如发发呆、玩玩橡皮、喝点水等,结果当然增加了做作业的时间,表现为“慢”。

倩倩妈:确实如此!不知怎样才能建立“时间感”?

咨询员: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倩倩的“慢”,一方面有主观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客观上给了她“慢”的条件,让她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因此,要给倩倩自己按排时间的机会,开始时可能是10分钟,然后逐渐增多。还要给倩倩“量的反馈”,比如,10分钟内她到底能写多少字;要注意给孩子积极而具体的指导,让她体验自主与进步的感觉。而且一定要记住:时间感的培养要融合在生活中,不单单在做功课等学习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是自觉学习的基础!当孩子学新东西的时候,父母要善于耐心观察与等待,不要急着指点孩子。

倩倩妈:谢谢咨询老师的指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