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给大毛报名上音乐课,主要是引导他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和五线谱知识并且接触一些乐器。大毛的班里一共有12个小朋友,这其中只有一个白人孩子和一个黑人孩子,其他的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小朋友。其他一些如阅读、算术等班也是一样的情形,亚洲孩子占多数。

以前我认为是美国父母比较自私,不会拿出时间和金钱陪孩子上课,他们不像我们亚洲父母对孩子这么“上心”。但是现在我发现我想错了。

除了音乐和阅读课,我也带大毛报名上足球课。足球课上却是另一番风景:白人孩子占了绝大多数,而且白人女孩子学踢足球的也很多。足球课和音乐课的学费几乎一样。

所以美国父母不是舍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时间,和我们亚洲父母比起来,他们更愿意送孩子去以玩为主的兴趣班。美国父母觉得像阅读,数学学校里上的课足够了,不希望孩子下了课还要去上学习类的补习班。相比之下亚洲父母对于足球课却不是很热衷,怕孩子受伤,而且觉得学了也没用。

比起亚洲父母的“望子成龙”,美国父母大概也就是个“望子成人”吧!

相关知识

成人和儿童身体语言的区别


成年人的身体语言与儿童的身体语言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因为成年人把身体当作工具用是经过了充分的训练,而儿童还根本没有。成年人会使用这种身体的语言,因为他们学会了用身体来表达一些东西。

社会化进程方面的知识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使得人们能够把交往中的困难降到微乎其微的水平。而新生儿则相反,他们还不能随意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对身体达到控制的过程可以区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这一过程在出生前就开始了。产前的第一个阶段告诉我们:孩子已经存在了,只不过还没有出世。

随着出生,儿童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时各种感觉与过去完全不同。儿童与他们的母亲分离了。第三个阶段是婴儿期,这时儿童似乎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其实还不能。很多事他还无法去做,还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工具来使用,他还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因为他还不认识周围的人,还不知道人们在等待着他发出信号,他必须要与他们交流,而要交流就需要信号和信号的交换。周围的人给出了信号,但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一早期发展的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区分这些信号,并开始通过这些信号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各种需要。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控制身体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地了解了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身体的信号来影响周围的人。发展到这一步就为他自由运用新的信号提供了空间,借此使儿童的社会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坐、爬、走等每一个阶段都能产生新的活动经验,于是带来了新的交往可能性,亦即能发出信号和交换信号。

二至三岁的儿童已经学会了站立和走路,这样他们与周围的人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产生了新的需要,这一切都可以从身体语言的变化中看出来。

四至五岁的儿童再一次拓展了他的身体语言,因为与外界环境关系的改变使得他需要一些新的信号。

下一个阶段在六七岁至十岁年龄段,这是第二次长牙的时期(乳牙被永久牙替换),咀嚼力增强了。他们能够咬、撕、吃一些很硬的东西。有趣的是,在进行这种咬碎、嚼烂、吃下的时候,人类的分析性思维开始运行。同时站立也获得了新的意义,脚掌站在地上更稳当。我们能稳稳地站在地上也意味着:真实的存在。由于能细致咀嚼和稳固站立,这不仅发展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培养了现实感。

由此也产生了新的身体语言表达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七至十岁儿童的社会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少被关注的顺序意识越来越被重视,他们进行常规思维,并因此深入到一个角色中。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细致、更精确。在大约十岁左右,除了个别特殊的案例,儿童的身体语言与成年人的已经很相似了。从那时起,人们可以用成年人的身体语言来向儿童表情达意了。

在所有的描述和例子中,我都只描述那些生理和心理发展没有持续受到阻碍的儿童。所以多动和病态性安静的儿童都不包括在内,因为这些症状只有求助于医生了,这只是个案。本书不能代替医学解释以及治疗建议。

有关聋哑儿童具有丰富身体语言的观点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聋哑儿童可能以为别人无法理解他们,所以他们的手势语常常是非常的仓促,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会转过身去而无法看到。聋哑人完全依赖视线的接触。正常儿童可以用声音与母亲交流,这样即使母亲转过身去也能进行,而这正是聋哑儿童所欠缺的,所以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会产生恐慌。而恐慌的加剧又会使他们的手势语彻底让人无法理解。聋哑人的这种信号语言与我们这儿所说的身体语言完全是两码事,它对于那些不通晓的人来说完全是一门外语。

本文所论述的是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情况,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是如何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的。

这里再一次重申,本书的论述只涉及健康儿童的情况,他们是那些在家庭中生活、人们称为正常的儿童。我也知道,许多儿童以并不怎么幸福的境况开始了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必须接受这种不怎么好的起始状态。但他们的信号并无两样。我在这里对父母亲所说的一切,对其他照料儿童的人也同样适用。

望子成“笼” 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


小学时

皓皓很懂事,学习之余还帮做家务,但父母觉得没必要

初中时

皓皓在父母高压下,学习优秀,让父母觉得非常有面子

孩子成绩太好了,

妈妈却为此急得上火

高中时

皓皓学习居优,但不善言谈,只知死读书,父母很忧心

孩子成绩太好了———这是罗舒莉(化名)的烦恼,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矫情”,甚至可能会让某些家长恨得“牙痒痒”,但对于罗舒莉,却是实实在在的着急上火。“孩子一门心思只知道学习,其他啥都不关心,这可咋办?”

儿子成绩好父母挣足了面子

罗舒莉的儿子皓皓,在九龙坡区某重点中学读高三。从高一开始,皓皓的成绩就一直排在班里前五名,老师们都说,以皓皓的成绩,上重点大学,绝对没有问题。

“说实话,儿子特别听话,学习上从来不用我们当父母的操心。”罗舒莉说,皓皓上小学时,就是非常懂事和孝顺,学习之余偶尔还帮着做些家务。

但罗舒莉觉得,男孩子做家务,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能使儿子一心只扑在学习上,她举了很多别人考上大学后才能拥有一切的例子,并且告诉皓皓,如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没有饭吃,就得像乞丐一样,拿着破碗到处讨饭吃。

慢慢地,皓皓变了,放学后就到自己小屋里,家务事也不帮忙了。果然,皓皓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了。

从小学到初中,儿子的优秀,让罗舒莉在亲朋前挣足了脸面。她不止一次教导儿子,“宝贝,你现在的任务,就是专心学习,其他都不用管。”

儿子没主见父母这下很无奈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舒莉发现,除了一门心思读书,皓皓几乎是个没有任何主见的孩子。

周末时,皓皓从学校回家,吃晚饭时看新闻,罗舒莉和老公常就国家大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每当她问儿子的意见,皓皓不是说“不知道”,就是说“没意见”,“反正高考又不考。”

有一次,皓皓的表哥来家里,问皓皓有什么理想。皓皓不假思索的说:“考个好大学。”表哥接着问考上后呢,这下,难着皓皓了。想了一会,皓皓说,不知道、没想过,考上再说。

“问他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他就说我们觉得哪个好他就上哪个,反正他只负责考出个好成绩就行,其余的都听我们的。”儿子的回答,让罗舒莉夫妻俩觉得特别无奈。

儿子像机器父母愿他学习差

有时候,罗舒莉觉得,儿子就像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一个典型的标准机器零件。不善言谈,只知道死读书,在生活上不会变通,平时没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朋友,只知道为学习而学习。

“我真的担心儿子这样的性格,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着工作也不能独立的面对以后的人生道路。”罗舒莉想,如果真变成那样的话,她宁愿自己的儿子学习不好,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

皓皓的爸爸宋先生说,因工作忙,儿子的教育问题,几乎都是妻子在负责,再加上高中以后皓皓开始住读,自己平时与儿子的交流也不是很多。“现在的家长,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要说因为孩子成绩太好而烦恼,别人肯定觉得我们有毛病。”但现在,宋先生觉得,妻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唉,我们做家长的,孩子成绩不好要担心。现在成绩太好了,还是担心。”重庆晨报记者林祺

为人父母,当然要“望子成龙”,但望子成龙不是追求外在的功利,更多的是通过有要求又有关爱的陪伴,帮助孩子形成健康人格;通过合适的期待,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这样的陪伴过程,本身不仅是帮助孩子提高生命质量,也有助父母自身的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本单新闻中皓皓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的做法,只是一味的关住孩子,从而关住了孩子的兴趣发展,关住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关住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他们的这些做法,并没有真正做到关注孩子。最终,将孩子关成了“笼中龙”,适得其反的教养效果,最终也只能让他们徒添烦恼。

专家声音>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问题,多半是家庭的问题、家长的问题。”青少年心理专家贺小燕说,孩子的个性能力,需要父母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而不应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如家长一味强调学习至上,孩子要么是学习动力不够,要么会学习动力过剩,都会造成消极的结果。

2~3岁是一个人发展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如父母不够尊重或者管得过于严格,孩子往往失去发展的机会。而小学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期,但往往社会上对孩子的评价很单一,学习好才是好。因此,孩子也会尽可能地努力学习课程,对其他方面的兴趣就会减少。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事例3中的妈妈虽然能够关注孩子的感受,用心宽慰孩子,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安慰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首先,挫败、落选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不能避免的,与其等到孩子将来在重大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不如从现在就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这个时候,与其对孩子说:没事儿,孩子,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别太放在心上。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妈妈并不想安慰你。聪明的人不会为自己无法把握的机会难过,而应该为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而努力。

事例4的妈妈是一个粗心而蒙昧的妈妈。首先她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能理解孩子的逻辑。因为孩子最大的痛楚在于他不能接受学校的不公。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努力不做错事,可事实上,他没有犯错却依然受到惩罚,而且被公布于众。或许对于粗枝大叶的孩子,这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十分敏感的孩子,它就成为了一个让孩子无法走出的“死胡同”。学校不公地对待了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而妈妈却让自己尊重学校的做法,这样学校和家庭两扇门都对孩子关闭了,孩子就生出了对他人乃至对世界的巨大失望。如果妈妈懂教育的话,她首先认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在考场上不作弊以及和那两个孩子据理力争的做法,为孩子所受的不公鸣不平;然后,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公,要理解并宽容别人的做法,不去计较和放大这种事情给自己的烦恼。做人不可以太脆弱、太敏感,应该能经得住一些挫折和误解。

给大家讲这四个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家庭教育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学问,并非常人所想那么简单。对于不懂教育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既不懂得做什么,又不懂得如何做。这个时候,他管不如不管,教不如不教,对于一个方向错了的父母来讲,越努力,结果就会越糟。

来自《做好父母这件事》

孟迁: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幼儿不宜唱成人歌曲


现在成人的流行音乐大肆盛行,孩子们听着、学着、唱着,家人若不加以分辨和限制,就很可能出现3岁的孩子唱成人歌曲的情况。其实,幼儿学唱成人歌曲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由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咽部、声道的肌肉尚未发育成熟,音域相对较窄,所以应该选择适合这个年龄阶段歌曲演唱,因为儿童歌曲、童谣音域一般在小三度之内,符合这个年龄的生理特征,最适合儿童学唱。而成人歌曲音域宽,音高起伏大,为了达到歌曲所要求的音调,必定加强咽部和声道的肌肉的收缩,结果加重肌肉和神经组织的损伤,这样很容易损害幼儿的嗓音。

一般而言,幼儿从2岁开始就喜欢模仿唱歌,3岁以前的幼儿,对音乐只是一种直觉的刺激,他是没有太多分辨的,听到什么不学什么,若不加以引导,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孩子的嗓音。

其实,音乐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但一定要有所选择。比如在睡醒后、饭后,可以给孩子听听舒缓的音乐,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名曲,还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孩子听音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1~3岁的孩子每次不超过30分钟。音乐的更换也不宜过频,一般可以2~4个月更换一次。孩子欣赏音乐的同时,家人还可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将所听到、所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