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说着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了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也许很多父母都觉得,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对话了!可是,当父母们了解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后,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一次,老舍在给夫人胡潔青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对比老舍的教育观念,我们发现老舍先生也是“望子成龙”的,不过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成为一个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龙”,而今天更多的父母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八面威风”的“龙”。

天下没有不望子成龙的父母,父母寄厚望于孩子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就是不顾自家孩子的天赋、资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只顾“揠苗助长”,硬要“赶鸭子上架”,哪怕孩子已经竭尽全力有了一点儿进步,也不能令他们满意,有的父母甚至还会动辄斥之。长此以往,孩子得不到任何鼓励性的反馈,也体验不到由努力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就丧失了对成功的追求和信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父母给予孩子的期望应该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自身条件。别忘了古人的一句话:“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对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现在,不少父母对如何培养孩子成才都有一定的硬性“指向”,如: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夏令营,必须精通琴棋书画等等。孩子每日奔波于各种学习班,身心疲惫,更无暇玩耍。父母们这种把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错误地等同于文化知识学习的做法,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严重的则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泯灭了孩子原有的创造性火花。

现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曾经说过这样的一件事:她的儿子李禾禾在上学前班前,曾经学过一年的绘画,没想到禾禾在学前班画的毛笔画《小蝌蚪找妈妈》竟得了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于是夫妻俩在高兴之余便肯定地认为禾禾一定会在绘画上有所发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禾禾的心思并不在绘画上,于是夫妻俩也就没再勉强他学画画了。没料到的是,禾禾上小学三年级时突然喜欢上了数学,自己还报了奥林匹克数学班,每个星期天不用父母督促,禾禾自己就会从东城骑着自行车去西城的奥校上课,风雨无阻。后来李禾禾的数学成绩特别的好,直到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四中。

应该说李肇星夫妇这种对孩子看似是“放任自流”的做法是对的。父母设定的“指标”不一定是孩子想要努力的方向,随着孩子自我世界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他往往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意愿。对此父母应该审时度势,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帮助其成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变成“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父母只知一味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强迫压制孩子,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教育。这样,孩子的潜能才有可能得以挖掘,父母美好的希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燃烧的火炬”与“封闭的容器”

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待孩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其实,父母这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实际上却是剥夺了孩子为人处事、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只会产生怯懦心理,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试问:这样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又将如何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呢?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家庭条件是毋庸置疑的,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盖茨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培养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性格,而培养性格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及生存能力。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盖茨把孩子送到教室后对他说:“今天你已经认识去幼儿园的路了,从此,爸爸、妈妈就不会再接送你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必要。”从此,盖茨的孩子每天都自己背着书包穿过三条巷子去幼儿园,放学后再自己回来。有一次孩子放学正好赶上下大雨,他便急中生智,自己赤着脚跑到马路边的商店门前,然后顺着门前雨蓬下面的挡雨地带小心地前行。回到家孩子很高兴,因为他觉得今天自己没带雨伞也能够一个人回家了!

试想,这个场景若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许有些父母会心疼不已!觉得孩子的这种行为简直不可思议!其实,父母们的这种想法的确是有些大惊小怪了。如今的孩子并不希望父母样样代劳、事事包揽,他们觉得这样的爱是“封闭的容器”,会令他们浑身不自在,甚至感到窒息,因为他们并不喜欢以父母的生活经验、习惯喜好来要求自己。他们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能够温暖自己心灵、点燃前行勇气、照亮人生征程的如同“火炬”般的爱!

父母可以给孩子全部的“爱”,但绝不可能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可以说父母的影响对于子女的自身发展永远是一个外部因素,所以,父母们应该做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我独立、自我完善,让孩子成为一只能够独当一面的风筝,就是在遭遇困境时也能够逆风飞扬。这也许才是现代家庭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关推荐

望子成人和望子成龙的区别


最近我给大毛报名上音乐课,主要是引导他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和五线谱知识并且接触一些乐器。大毛的班里一共有12个小朋友,这其中只有一个白人孩子和一个黑人孩子,其他的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小朋友。其他一些如阅读、算术等班也是一样的情形,亚洲孩子占多数。

以前我认为是美国父母比较自私,不会拿出时间和金钱陪孩子上课,他们不像我们亚洲父母对孩子这么“上心”。但是现在我发现我想错了。

除了音乐和阅读课,我也带大毛报名上足球课。足球课上却是另一番风景:白人孩子占了绝大多数,而且白人女孩子学踢足球的也很多。足球课和音乐课的学费几乎一样。

所以美国父母不是舍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时间,和我们亚洲父母比起来,他们更愿意送孩子去以玩为主的兴趣班。美国父母觉得像阅读,数学学校里上的课足够了,不希望孩子下了课还要去上学习类的补习班。相比之下亚洲父母对于足球课却不是很热衷,怕孩子受伤,而且觉得学了也没用。

比起亚洲父母的“望子成龙”,美国父母大概也就是个“望子成人”吧!

拔苗助长催生宝宝患自闭症


韩国婴儿学哲学被逼出精神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9日报道,韩国前几年刮起周岁婴孩补习英语之风,最近又兴起婴儿学瑜伽、学哲学,甚至学走路的风潮。这股早期教育热潮终于出了偏差,产生了不少婴儿精神病患者。

韩国首尔感性认知研究所精神科医生孙升恩表示:韩国婴幼儿的精神病患者,已占总体精神病患的30%至40%。这些婴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长的强迫性早期教育的压力。这些婴幼儿的症状有情绪不安、注意力障碍、认知发达不均衡等。

专家解读

婴幼儿过早接受培训易出现行为倒退现象

韩国出现的这种现象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这种趋势,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甚至有些是害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很小就让孩子去学习这种特长。

对此种做法,幼儿早期教育专家、中国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教授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她说:过早地让孩子记忆、学习语言、学习各种特长会抑制孩子其他认知能力的正常发育,比如说颜色、行为、感情等等。

杨教授说,18个月到36个月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接受能力,他们就应该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技能,比如爬、抓物等等行为认知。过早地让孩子接受类似语言、记忆教育等于让孩子过度发育。

她举例说,就好像过早让孩子学习体育运动,会让孩子的骨骼过度发育,造成骨头变形,有些还会出现行为倒退。比如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识字,2岁之前学习大量的外语、诗歌,可是到了5岁,正常教育开始认字的时候,孩子反而失去了这种能力,出现自闭现象,不说话,像婴儿一样叫喊,满地爬,出现心理发育的退化。

专家建议

婴幼儿3岁以前不记忆,5岁以前不认字,9岁以前不学外语

杨霞说,正常的教育方式应该是3岁以前不记忆,5岁以前不认字,9岁以前不学外语,意思是这些能力都不需要家长去刻意地教授、刻意地给孩子灌输,这些都是根据孩子的发育规律制定的。比如9岁以前不学习外语,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是通过母语来学习思维能力的,如果刻意地让他学习外语,语言能力是发展了,但是思维能力也不能正常发育了。

杨霞认为,现在我国也有儿童出现自闭症现象,大部分是因为过度的早期教育造成的。

杨霞指出,除了个别的天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可以个别培养,大部分的孩子应该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有根据科学研究证明,至少70%到90%的孩子应该是接受正常教育的,只有5%以下的孩子需要个别教育,但也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幼儿启蒙早教:幼儿教育切莫拔苗助长


幼儿启蒙“周一:山水国画,周二:民族舞蹈,周三、周四:英文……上课时间:中午下课后。”它是新闻记者前不久在某幼儿园见到的一份“特色班”课程表。才五六岁的“小不点儿”,居然还要补习,令人震惊很大!幼儿教育怎么做?

幼儿教育怎么做?当社会发展多方十分关心为青少年“减负增效”的今日,幼儿园小孩子竟然还要“减负增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启蒙

苦:“赶鸭子上架”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五岁的小月,之前中午4点上下就能被爸爸妈妈接回家,现如今基本上每日必须5点半之后才可以回家了,比中小学校下学時间也要晚。原先他报名参加了园方开设的英文、民族舞蹈、歌唱等“特色班”。每日回到家,小月直喊累,吃了晚餐就想睡,连以往喜爱的动画片也不愿看过。

据统计,这种附加的课,并不是玩下的,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例如英语培训班规定孩子学习培训一定量的英语单词和英语口语;美术绘画、舞蹈培训班则规定不断训炼,要把握许多 专业技能。有的也要考评评定。一些孩子没哪个兴趣爱好,返回家中,家长还逼着练。有的孩子对于此事造成厌倦心理状态,乃至不肯去幼儿园,家长们只能施展各种办法,哄着、逼着孩子去上这些甜美但讨厌的课。

忧:提早的“市场竞争”

幼儿园的“特色班”是怎么冒出的?现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幼儿园一般必须此外扣除花费,并且许多 孩子并不同意报名参加,为什么也要办呢?

一些幼儿园也在叹苦经:像英语、才艺表演等“特色班”,实际上是应家长的强烈建议而开设的,乃至办没办特色班,变成有的家长挑选幼儿园的根据。因而一些原本不经意办学的幼儿园只能“切合销售市场”。那麼,家长为什么要孩子进特色班?一位家长有一说一:让孩子早学习英语,比其他孩子“短跑”早,有益处,多学点才艺表演,未来比他人就多一点竞争能力。优秀人才市场竞争绝情,大家得尽早为孩子准备啊!

还有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些民办高校违反规定招收,在为这类“提早市场竞争”助力。以便角逐高品质招生数,许多 著名的民办小学招收时,违反规定开展英文考试和才艺展示来“选拨”学员。幼儿教育怎么做?家长要想让孩子进较为著名的民办小学,就只能提早为孩子“电池充电”。因此,本应当开心玩乐的幼儿园小囡,也身上了厚重的课业。幼儿启蒙

劝:莫“揠苗助长”

让孩子“多学点物品”仅有益处,沒有弊端吗?幼儿教育权威专家潘洁抵制这类叫法:因为脑部发育有它的规律性,绝大部分儿童的自学能力还不强,逼迫她们接纳长期的课程内容化学习培训,并且无论其兴趣爱好怎样,每样必须她们学,相当于揠苗助长。

且不论高强度的学习培训危害身心健康,一旦学习上碰到挫败,对将来的学习培训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但没法清除,乃至还会继续造成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儿童的兴趣爱好非常容易迁移,喜好并未定形,特长也未呈现,太早开展定向招生,就将会出現如今所教的“特色”与孩子的潜在性特长不合演,危害孩子的全脑潜能开发和全面的发展。

幼儿教育怎么做?教育专家觉得,幼儿园办“特色班”违背了教育规律,有可能对孩子的快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但不可取,并且是应当劝阻的。边玩边学,是儿童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才艺表演文化教育应当融进平时的手机游戏课堂教学中,重在修身养性,激起学习培训快乐。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务必依照國家的相关要求,标准招收个人行为,而不可以搞考试招生的违反规定“动作”。

望子成“笼” 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


小学时

皓皓很懂事,学习之余还帮做家务,但父母觉得没必要

初中时

皓皓在父母高压下,学习优秀,让父母觉得非常有面子

孩子成绩太好了,

妈妈却为此急得上火

高中时

皓皓学习居优,但不善言谈,只知死读书,父母很忧心

孩子成绩太好了———这是罗舒莉(化名)的烦恼,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矫情”,甚至可能会让某些家长恨得“牙痒痒”,但对于罗舒莉,却是实实在在的着急上火。“孩子一门心思只知道学习,其他啥都不关心,这可咋办?”

儿子成绩好父母挣足了面子

罗舒莉的儿子皓皓,在九龙坡区某重点中学读高三。从高一开始,皓皓的成绩就一直排在班里前五名,老师们都说,以皓皓的成绩,上重点大学,绝对没有问题。

“说实话,儿子特别听话,学习上从来不用我们当父母的操心。”罗舒莉说,皓皓上小学时,就是非常懂事和孝顺,学习之余偶尔还帮着做些家务。

但罗舒莉觉得,男孩子做家务,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能使儿子一心只扑在学习上,她举了很多别人考上大学后才能拥有一切的例子,并且告诉皓皓,如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没有饭吃,就得像乞丐一样,拿着破碗到处讨饭吃。

慢慢地,皓皓变了,放学后就到自己小屋里,家务事也不帮忙了。果然,皓皓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了。

从小学到初中,儿子的优秀,让罗舒莉在亲朋前挣足了脸面。她不止一次教导儿子,“宝贝,你现在的任务,就是专心学习,其他都不用管。”

儿子没主见父母这下很无奈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舒莉发现,除了一门心思读书,皓皓几乎是个没有任何主见的孩子。

周末时,皓皓从学校回家,吃晚饭时看新闻,罗舒莉和老公常就国家大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每当她问儿子的意见,皓皓不是说“不知道”,就是说“没意见”,“反正高考又不考。”

有一次,皓皓的表哥来家里,问皓皓有什么理想。皓皓不假思索的说:“考个好大学。”表哥接着问考上后呢,这下,难着皓皓了。想了一会,皓皓说,不知道、没想过,考上再说。

“问他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他就说我们觉得哪个好他就上哪个,反正他只负责考出个好成绩就行,其余的都听我们的。”儿子的回答,让罗舒莉夫妻俩觉得特别无奈。

儿子像机器父母愿他学习差

有时候,罗舒莉觉得,儿子就像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一个典型的标准机器零件。不善言谈,只知道死读书,在生活上不会变通,平时没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朋友,只知道为学习而学习。

“我真的担心儿子这样的性格,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着工作也不能独立的面对以后的人生道路。”罗舒莉想,如果真变成那样的话,她宁愿自己的儿子学习不好,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

皓皓的爸爸宋先生说,因工作忙,儿子的教育问题,几乎都是妻子在负责,再加上高中以后皓皓开始住读,自己平时与儿子的交流也不是很多。“现在的家长,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要说因为孩子成绩太好而烦恼,别人肯定觉得我们有毛病。”但现在,宋先生觉得,妻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唉,我们做家长的,孩子成绩不好要担心。现在成绩太好了,还是担心。”重庆晨报记者林祺

为人父母,当然要“望子成龙”,但望子成龙不是追求外在的功利,更多的是通过有要求又有关爱的陪伴,帮助孩子形成健康人格;通过合适的期待,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这样的陪伴过程,本身不仅是帮助孩子提高生命质量,也有助父母自身的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本单新闻中皓皓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的做法,只是一味的关住孩子,从而关住了孩子的兴趣发展,关住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关住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他们的这些做法,并没有真正做到关注孩子。最终,将孩子关成了“笼中龙”,适得其反的教养效果,最终也只能让他们徒添烦恼。

专家声音>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问题,多半是家庭的问题、家长的问题。”青少年心理专家贺小燕说,孩子的个性能力,需要父母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而不应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如家长一味强调学习至上,孩子要么是学习动力不够,要么会学习动力过剩,都会造成消极的结果。

2~3岁是一个人发展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如父母不够尊重或者管得过于严格,孩子往往失去发展的机会。而小学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期,但往往社会上对孩子的评价很单一,学习好才是好。因此,孩子也会尽可能地努力学习课程,对其他方面的兴趣就会减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