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宝宝的明天能够活得更好些,或者比爸爸妈妈们生活得更好,现在的父母们热衷于在宝宝幼小的时期就开始进行填鸭式的启蒙教育。

据上海家庭报报道,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解数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将来更有出息;自己也能活得更踏实。当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奔忙于宝宝的“兴趣爱好”时,同时也发现问题多多,有关医学专家也在提醒广大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心理学医生的话

许多年轻的父母把早期教育当作教育宝宝,提高宝宝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为此投入了许多精力和财力。许多父母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宝宝选择了学神算、学绘画,于是2岁会写字,3岁懂算数,4岁讲英语的宝宝屡见不鲜。曾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神童”“天才”辈出,许多高等院校专门为此开办“少年班”。期望这些少年神童能成为爱因斯坦级的人物,但事实似乎并没有想象得这样圆满。因此,超前的教育未必都能获得超高的回报。甚至,过大过早的心理压力会给宝宝造成了一种逆反心理,导致宝宝讨厌学习。在这些宝宝心里,学习的过程已经让他们感到没意思了,天天都有许多不喜欢的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简直是太可怕了。

神经科专家提醒

父母们挖空心思为宝宝选择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一心想让自己的宝宝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无味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加之一些学习班并非正规班,出现了一些与正规教育不合拍的东西,造成了宝宝的思维紊乱。诸如有的宝宝坐姿不正确,有的宝宝写字就像画画一样,在一个格子里挤着写好几个字,有的学了精算的宝宝一做起算术来,更是错误百出,这都是错误的思维和习惯造成了宝宝的正常思维紊乱。

“宝宝天性就爱玩,关键是培养宝宝的天性。”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幼儿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们能尽早地认几个汉字或做几种运算,最重要的是及早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如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用更形象化的方式启发和教会他们,如:吃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热带鱼是什么形状,让宝宝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宝宝神经最兴奋的时候,才是宝宝学习的最佳时间。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而在宝宝的脑力和智力都不具备和完善的情况下,费尽心机让宝宝死记硬背的知识,可能到了学习的正常年龄只需花费几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事倍功半,既赔进了爸爸妈妈的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剥夺了宝宝幼年珍贵的欢乐和情趣,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相关知识

注意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据上海家庭报报道,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解数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将来更有出息;自己也能活得更踏实。当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奔忙于宝宝的“兴趣爱好”时,同时也发现问题多多,有关医学专家也在提醒广大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心理学医生的话

许多年轻的父母把早期教育当作教育宝宝,提高宝宝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为此投入了许多精力和财力。许多父母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宝宝选择了学神算、学绘画,于是2岁会写字,3岁懂算数,4岁讲英语的宝宝屡见不鲜。曾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神童”“天才”辈出,许多高等院校专门为此开办“少年班”。期望这些少年神童能成为爱因斯坦级的人物,但事实似乎并没有想象得这样圆满。因此,超前的教育未必都能获得超高的回报。甚至,过大过早的心理压力会给宝宝造成了一种逆反心理,导致宝宝讨厌学习。在这些宝宝心里,学习的过程已经让他们感到没意思了,天天都有许多不喜欢的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简直是太可怕了。

神经科专家提醒

父母们挖空心思为宝宝选择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一心想让自己的宝宝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无味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加之一些学习班并非正规班,出现了一些与正规教育不合拍的东西,造成了宝宝的思维紊乱。诸如有的宝宝坐姿不正确,有的宝宝写字就像画画一样,在一个格子里挤着写好几个字,有的学了精算的宝宝一做起算术来,更是错误百出,这都是错误的思维和习惯造成了宝宝的正常思维紊乱。

“宝宝天性就爱玩,关键是培养宝宝的天性。”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幼儿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们能尽早地认几个汉字或做几种运算,最重要的是及早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如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用更形象化的方式启发和教会他们,如:吃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热带鱼是什么形状,让宝宝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宝宝神经最兴奋的时候,才是宝宝学习的最佳时间。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而在宝宝的脑力和智力都不具备和完善的情况下,费尽心机让宝宝死记硬背的知识,可能到了学习的正常年龄只需花费几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事倍功半,既赔进了爸爸妈妈的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剥夺了宝宝幼年珍贵的欢乐和情趣,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早教3要诀 教育不是填鸭式灌输


宝宝是否聪明与父母关系密切

不少人认为脑子大,褶皱多,头脑就聪明。其实,在被称为天才的人当中,有的人脑子并不大。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科学证明,人脑聪明与否,关键在于脑神经细胞的连结。只有当信息得到极好的传送时,人脑才能发挥超常的功能。也就是说,神经细胞的线路越密集,储存的信息越多,头脑就越聪明。

孩子是否高智商与父母关系密切。据研究,一般以下类型的父母能培养出高智商的宝宝:非专制型父母、具有自发爱抚行为的父母、高学历的父母、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热情的父母以及人际关系良好的父母。

早期教育成功秘诀

早期教育不是填鸭,不是给孩子灌输越多的知识越好,也不是在孩子身上看到越多的成效越好。真正成功的早期教育应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凡是符合宝宝兴趣、爱好的东西,宝宝都愿意学习,因此,早期教育要以诱导、启发求知欲为目的,而不是给宝宝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

2.凡是与宝宝生活、生存有关的事物,宝宝都学得很快,所以早期教育应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凡是宝宝能够模仿的行为,他们都喜欢模仿。因此,将游戏与早教结合起来,提高早教的趣味性,让宝宝在游戏过程中互教互学、互相促进是最有效的最有吸引力的早教方式。

“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


许多家长都经常用哄骗式的话语对付孩子“帮妈妈扫地,妈妈就给你五块钱”、“亲爷爷一下,爷爷就带你出去玩”,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其实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那么到底这么做好不好呢?

“宝宝,你亲爸爸一下,爸爸就给你买奥特曼”,“孩子,你乖乖吃饭妈妈一会就带你去动物园”,“宝贝,只要你这次考了100分,妈妈就给你买个新的游戏机”……这样的声音是不是经常会在家里出现?教育孩子的时候,欺骗和诱惑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由父母传达给孩子撒谎的意识,这样做好吗?

现在的父母白天上班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回家之后就懒得跟孩子再有耐性引导教育,利用孩子的欲望心里,用小恩小惠骗取孩子的顺从合作,还有的家长觉得应该让小孩子从小就有金钱观念,对于物质有个人追求,所以用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上进,这么做看似非常情有可原,但是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利弊得失你想过吗?

用欺骗和诱惑的手段让孩子乖乖做事,孩子做到了,但是妈妈却没有履行诺言,孩子完成之后会有被欺骗、被耍弄的感觉,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所用方法实在有碍观瞻。

要知道,家长在孩子心中就是榜样,言传身教都是模仿的对象,家长的威严不但包括作出诺言,还包括实现诺言的态度,孩子最后不仅仅是因为虚晃一枪的承诺化作泡沫而失望,真正伤了孩子心的其实是爸爸妈妈的欺骗行为本身。前几次欺骗过后,我们来看看孩子们都会产生哪些想法吧。

1.反正我做了妈妈也不会履行承诺的,我才不要做呢。而且妈妈都骗了我好多次了,我再也不会相信妈妈,妈妈以后干什么我都不支持。可怕吧,宝贝已经对妈妈产生怀疑了,以后妈妈的话很可能逐渐失去权威,孩子不会再配合家长,以后这一招就彻底失效了。

2.本来打扫了房间就该给买玩具的,妈妈不给买玩具,我就不打扫了。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家庭劳动,就因为偶尔几次家长的空头许诺,让孩子们误以为这是应该给予奖励的举动,而正常情况下的孩子是不应该做家务的。

以后孩子的心里就养成了交易的习惯,用得失来衡量答应父母的要求值不值,在孩子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时候,交易心理轻易地俘获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对他以后的成长相当有影响。

3.爸爸妈妈都是这么跟我说的,我骗小朋友有什么不对。恭喜支持“善意的欺骗”的父母们,这个教育理念被孩子们发扬光大、广泛传播了,有的小朋友可能也不会因为爸爸妈妈的谎话而生气,他会误以为成人社会就是这样的,说谎话就是一个办事的手段,他会用来骗小朋友“你给我玩一下你的新娃娃,我就给你吃我带来的大苹果”“你替我画画,我就帮你打扫卫生”,不管小孩子打不打算兑现诺言,他的说话方式就是这样的,就算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的第一反应也是需要用诱惑的诺言获得别人同意。

其实让孩子顺着家长的意思行事的方法有很多,虽然诱惑和欺骗很简单,但是负面效果也真的不能小视,家长使用需要慎重。其实只要家长耐心一些,想的更多一些,用鼓励、夸赞的方法也未必不能达到目的。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日本电视中有两项经常性的比赛。一项是让一个母亲给4岁的孩子3000日元,让孩子一个人进入商业街,去寻找和购买三样指定的物品,并限时三分钟返回。这对一个幼儿的智力、语言和勇气是极大的挑战。孩子不仅要记住母亲要他采购的三样东西,而且还要同各种商店店员及行人打交道。

另一项是让一个6岁的儿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母亲则化妆成一个陌生人看着这个孩子如何找路人指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悄悄跟随的母亲每每心疼得流下泪来,但决不会帮孩子一把。

日本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不管家离学校有多远,都是由自己走着去。路上有什么困难,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日本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他们上学时只穿单衫短裤;即使寒风刺骨,女孩依然穿短裙和白袜。当寒冬来的时候,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发给每位家长一份表格。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填在表格上,并盖章表示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孩子持表格到校,由班主任检验盖章,这才参加晨跑。(52探索的博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