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养成与家长不无关系,除了要管教好孩子外,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不熊了,家长也不会再被称为熊孩子他妈、熊孩子他爸。

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作为大人应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熊”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转移孩子注意力

面对熊孩子们,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对于孩子,无论是打骂说教或许都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要尽量避免。

给孩子立个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个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意识在宝宝头脑中扎下了根,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宝宝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需要循序渐进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

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很强,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至深,或许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想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一次严肃谈话

当熊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爸妈作榜样

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小,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家长要赏罚分明

其实熊孩子所表现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对他们过于苛求,要想让熊孩子真正转变成人见人爱、乖巧听话的萌孩子,需要平时长期的教导。

家长必须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平时给孩子订好规矩、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的将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学会三个妙招 BB入园很并不难


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就要上幼儿园了,但是很多孩子并愿意离开爸爸妈妈,入园是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哭与闹。孩子上幼儿园要哭闹,原因很多,而入园恐惧症就是当中的一个原因,那么,孩子有入园恐惧症该怎么办好呢?

一、孩子有入园恐惧症的表现

1.哭闹不止

大部分的孩子刚去幼儿园都会经常哭闹的,而有入园恐惧症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 哭闹的情况会比较严重,而且哭闹的时间也会维持比较长。

2.装病

有些孩子有入园恐惧症,每次去到幼儿园之后就会装病,认为这样老师就会叫家长来带回孩子。

3.胡乱大小便

孩子有入园恐惧症,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指定地方大小便,喜欢憋屎憋尿 ,甚至是喜欢在裤子上拉屎拉尿。

4.不合群

有入园恐惧症的孩子,通常难以融入群体生活中,和其他的小孩子相处并不融洽,甚至在幼儿园里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

5.喜欢打架

孩子有入园恐惧症,可能会出于保护自己而对其他的小朋友做出排斥和抵抗行为,平 时会表现得喜欢打架。

二、孩子有入园恐惧症怎么办

1.提前带孩子适应环境

让孩子熟悉环境后,以后上学就不容易因为环境陌生而心生恐惧。

2.讲述幼儿园趣味生活

把上幼儿园的好处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满怀期盼地去迎接幼儿园 生活。

3.教孩子相处之道

拉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距离,这可以让孩子逐渐忘记害怕,并且逐渐融入到小群体中去。

小儿不难养 宝宝最爱萌爸辣妈


随着大批80后成家立业,养儿育女逐渐成为他们及其父辈们的生活主题。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儿难养》,是史上首部以育儿为切入点,融合当下80后在赡养父母、恋爱结婚、抚养孩子等压力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话题的电视剧,深入剖析了“都市大小孩们”身份升级后的欢喜忧愁。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剧中陈思成扮演一个80后超级奶爸,卖萌、撒娇,对孩子、妻子疼爱有加;而小宋佳饰演的一个强势辣妈。在传统“男强女弱”的家庭组合所衍生出的教育观念是中国式家教的主流。其实,80后父母大可打破传统,成为年轻一代的萌爸、辣妈,来一个“男弱女强”的教育模式吧!

什么是“男弱女强”?

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强女弱”式的家庭组合,以致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父亲大多是沉默威严,母亲大多是慈祥温和的形象。但是在当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在职场上更是撑起了半边天,以往的全职妈妈开始逐渐将重心由家庭转向职场,成为职场女强人;而男性开始逐渐退居“二线”,在家带孩子成为超级奶爸,最终便形成了一个“男弱女强”的新组合。

萌爸别树一格的育儿经

与传统严父的形象相比,80后的超级奶爸可卖萌可撒娇,进得了厨房,换得了尿片,泡得了奶粉,还能哄孩子老婆开心。谁说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前网络热议“男孩危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总有点“奶油”,这都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的影响。因此,父亲更多地将参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其实更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行为的塑造。

1、更理性更放手

爸爸会比妈妈更看重孩子探险冒险精神的培养。妈妈会对宝宝的冒险行为加以阻挠,总是怕孩子磕磕碰碰会受伤,但是爸爸在照看孩子时,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爸爸在孩子学爬学走路时,把家里有棱角的地方都包起来,用吸尘器清理地上的脏东西,尽可能去除危险因素后,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或者孩子摔倒了,妈妈可能更多地会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不哭一边骂地;但是爸爸会则会更多地鼓励孩子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爬起来。爸爸理性而充分的保护,勇敢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孩子逐渐相信自己我能行。

2、接纳孩子情绪,分清对错

男性天生比女性更有理性的思维,因此爸爸在教育孩子上也就会比较少情绪化,而且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分清是非对错。在孩子大吵大闹要买玩具时,妈妈会因为旁人的目光而感到尴尬从而屈服与孩子的要求,或者在街上大声责骂孩子。

而爸爸则会比较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闹情绪,爸爸不会轻易地大声呵责,而是在一旁等着孩子哭完,然后待孩子较为平静以后再给孩子讲道理。引用经验丰富的奶爸的话,就是“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跟他一起发脾气。”

爸爸更善于从日常琐事中总结经验,他们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小皇帝在家耍赖打滚,爸爸可能会冷静地叫孩子起来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奶爸的经验就是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或者做错一件事,除了简单的表扬或批评,更要告诉他原因,告诉他下次应该怎么做。

辣妈的育儿高招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妈妈过于强势,家中宝宝,尤其是男孩子的性格会变弱,也就是所谓的“奶油男孩”。因此还是倡议妈妈要维持一贯慈母的形象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好范式。其实,强势的妈妈只要用到实处上,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塑造也是很有利的。

强势的妈妈并不是不温柔,也不是那种对孩子说一不二时刻表现着母亲的威严。强势妈妈有着一个坚强刚毅的外壳,怀着一颗善良温柔的心。那么,强势辣妈的育儿高招是怎样的呢?

1、张弛有度,控制好情绪

辣妈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张弛有度,既能和孩子高兴地玩,又能够成熟理性地待人接物,适当得体地解决孩子生活中的困难,既体现母亲的亲切和善,又能多一分理性果敢,宝宝建立对妈妈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另外,职场妈妈工作压力再大也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或者不断地宣泄一些负面的情绪,要尽量保持一种冷静积极的形象,避免做一个情绪化的家长。

另外,也要尽量给宝宝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多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开心地笑,让宝宝能够由衷地感受到父母与自己的积极互动,在游戏和生活中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

2、坚持原则

不要一说到强势妈妈,脑海里就是那个挥着皮鞭的御姐形象。其实现代女性并不失传统的温婉,她只是多了一份竞争意识,变得更加的坚强,而不再是那个柔柔弱弱的“林黛玉”。对于孩子的教育,妈妈也不再是因孩子一滴眼泪一声啼哭就会心软的,强势辣妈有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原则。

现代辣妈不再轻易地屈服于孩子死皮赖脸的哭喊,妈妈有着一套赏罚分明的原则。和孩子协商,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孩子做得好,妈妈大加赞扬,给孩子树立自信和成就感。

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家长也就根据轻重禁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并清晰地指出孩子的错误,适当地给他一些小惩大诫。坚持一贯作风,不能因为溺爱、惯宠孩子而忘记原则,迁就孩子。

强势辣妈以身作则,在事情处理上清晰果断,给孩子树立刚强果敢的形象,这一方面能够使孩子逐渐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让男孩子学会尊重女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女孩子以妈妈作榜样,成为一个追求自己事业、坚强勇敢的女性,对男女孩子良好性格、行为的塑造都很有好处。

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不可取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的前4年,要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以后的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这部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绝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培养出来的!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语言、大动作和细微动作、秩序、社会规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孩子的感官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都会在这个时期到来。

所以,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其实是很多的,也是对一生发展最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需要通过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自发地去学。所以,不让孩子提前学识字和数学,绝不是“不学无术”的放养!

科学家们研究和发现孩子的敏感期,是在客观的条件下,基于大量的观察和实践得出来的。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包围在数字、文字这样的抽象符号中间,——经常可以看到家长抱着小婴儿,手指某个文字或是数字教孩子,这样的环境下,不是孩子的敏感期提前,而是因为让孩子提前接触了大量的抽象符号,同时,孩子的身边没有符合他实际年龄需要的环境配置,从而出现提前对抽象符号“感兴趣”的现象。

我们不否认有神童的存在,在这里不是探讨神童的话题,而是针对大多数普通孩子的正常发展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但是,过早的智力开发和抽象知识学习,真的就能让孩子具备领先的优势吗?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作用呢?

一、过早的抽象学习,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孩子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会尽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当孩子还没有对真实世界具备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叫毛毛(化名)的孩子,2岁就学习了数学和文字。毛毛不管在哪里,他的注意力总是停留在数学符号和文字上。走在路上,他只看路牌、公共汽车上和广告牌上的数字和站名,在小区玩耍,只看健身器械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和数字,几乎不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在毛毛画的画中,只有数字,没有其他的内容。在本应运用感觉器官充分体验真实世界的时候,他的思维却过早地被抽象符号束缚住了。

如果反过来,让孩子经过对实物的充分体验后,他会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符号和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孩子整体的思维体系,在前几年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孩子能够结合身边的实际去展开学习,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需要,学习的兴趣高、效果好。

二、过早学习抽象知识,还会带来三个负面作用。

有的妈妈觉得:“快乐学知识与符合孩子天性的玩耍并不矛盾啊,两方面都重视不更好吗?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到对立面呢?”。虽然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设计得很有趣,但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提前学习,除了前面说的弊端,还会给孩子带来三个负面作用:

1、过早的读写算活动,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尽管这些知识性学习的过程,可以设计得很有趣,但是,抽象的智力学习本身,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活动,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紧张,需要消耗孩子很多内在的能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正常发育。

正常的孩子也会常常得病,比如感冒,这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力的一个过程,但是,孩子会很快痊愈,而且病愈之后会更加强壮。然而,相比之下,智力开发过早的孩子,由于内在能量被大量消耗,会更加容易感染疾病,身体素质更差,心理上也更加脆弱。

2、过早的智力学习,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需要并行发展。由于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过于强调某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过早进行智力学习,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音乐才能、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和损害。

3、实际感觉经验不足,会带来情感方面的问题。在抽象学习之前,孩子需要充分接触真实的世界,通过大量的游戏和运动,来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大脑以及运动系统的协调。提前的抽象学习可能造成孩子感觉经验缺失,这将破坏人类天性中的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从而可能会导致:冷淡、孤僻、漠不关心、迟钝、缺少同情心和麻木不仁。

由此可见:超前智力开发,并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要对您的宝宝拔苗助长。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兹维卡(舞动导师),当年他大孙子5岁,他买了昂贵的音乐会门票。进场时孙子说:“爷爷我害怕。”兹维卡说:“哦,我看到你很害怕。那我们离开吧。”然后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并给孙子买了最喜欢的玩具皮球,说:“你能勇敢表达自己,我为你高兴。”

需要守规矩时,怎么请孩子配合

一个妈妈要去图书馆,之前跟女儿商量,图书馆这个地方,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如果有需要,趴在妈妈耳朵边轻轻告诉妈妈,这样你愿意去吗?女儿说愿意。

图书馆里,女儿悄悄告诉妈妈,要上厕所。妈妈带女儿到厕所,对女儿说,宝贝儿这么久都没说话,也不能跑动,忍得挺辛苦的吧。现在有什么话都可以大声说出来哦。

我的一个来访者,带3岁孩子去电影院,去之前跟孩子说,电影院是所有人一起看电影的地方,大家都不能说话,你觉得可以吗?孩子表示想去。

进电影院大门之前,妈妈说:如果进去以后觉得不可以,就拽一拽妈妈,妈妈带你出来。看了一会电影,孩子有些害怕,妈妈就抱着孩子出来,坐在电影院门外耐心的安抚。

这些妈妈,不会说教孩子、管控孩子,只是单纯的告诉孩子一个地方的规则,跟孩子商量,并且随时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是真正的有教养的父母。

而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动不动就各种场合犯“熊”。

飞机上的两个妈妈

飞机上遇到一个妈妈和双胞胎儿子,随行3个保姆。我问她,你平时都是带3个保姆出门吗?她说平时带4个,1个孩子2个保姆。我问为啥,她说,保姆如果累了态度就会不好,不能够及时回应孩子,所以要有个保姆轮换休息。

她说,养孩子我就知道一点,充分满足孩子,要啥给啥,及时给,所以孩子总是很满足,极少哭闹打架,特别好商量。他的两个儿子确实人格很稳定,困了就睡,醒了要啥就清楚的表达,整个旅程没有干扰到别人。

这一行人是刚从迪拜玩回国,女人漂亮、有力量。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她从未学过心理学但育儿理念跟心理学一致:及时回应,充分满足。

我猜是从小富养出来的自然结果。富养是父母愿意及时回应,能满足时痛快满足,不能满足诚实予告的心态。所以,穷人、富人都可以富养孩子。

飞机上一个妈妈特别“懂礼貌”,不停的轻声跟孩子说话:飞机上要注意安静,不要打扰到别人知道吗?你要吃这个东西是吗?妈妈给你剥开,这样吃。你要喝这个是吗,拿好别掉了。你要什么你要跟妈妈说,嘘,安静!你看别的的叔叔阿姨需要休息。你看空姐都很忙我们不要给人家添麻烦……一刻不停歇的跟孩子说话。

同时也跟空姐多次礼貌致歉:不好意思麻烦到你了,不好意思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孩子不知道为啥这样尖叫……

她是真的不知道,为啥她的孩子无法安静下来,总是不能专注,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

孩子为什么尖叫呢

孩子哭闹、尖叫(排除生理原因)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不满足,要么是被侵扰。

①不满足:比如想要亲密陪伴,没得到满足;当下想要探索体验某个事物,被制止。比如想要吃零食,被限制。

当下的不满足带来大哭大闹,必然有长期不满足做基础。大部分时候被痛快满足的孩子,遇到某些不能满足的情况,孩子会很通情达理好商量,不会哭闹死缠。

②被侵扰: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不请自来教育孩子该怎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

孩子无法专注在自己的空间里不被打扰,所以很容易尖叫、暴怒、焦虑不安,无法专注。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那么他至少有一个抚养者,很喜欢唠叨说教,经常没完没了的说教孩子。无论他说的内容多么正确,语气多么温和。

说教是家长把自己的焦虑不安扔给孩子的方式,孩子被家长的焦虑如潮水般包围,肯定感觉要疯,所以尖叫自保。经常满足带来快乐,人性就这么简单。

也有微博网友说: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小时候就是要啥给啥,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性格不独立,懒,什么都靠着家里,任性。我周围的有的富二代,饭都要妈妈递过来,书读不好,爱好就是打游戏,赌博。我看的太多了,溺爱是最差的教育方法。养大的孩子都不成器。

几乎每个爱无能的父母,都会说,我就是太溺爱孩子了。没想到,还真有孩子信……

幸福的孩子,不会随便“熊”

养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开心的玩着食物,手舞足蹈时,你看见了他,你被他的喜悦和临在感染,你们相视一笑,就是幸福链接的时刻。妈妈的生命,被这样扩展和滋养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孩子的幸福在于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他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

养孩子的辛苦在哪里?在于孩子专注玩食物时,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妈妈睁着眼,却是全盲,焦虑的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他总是这么玩,不成规矩,会营养不良的,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这样养孩子,真是一场酷刑。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父母看见,被父母重视,这个孩子天然的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情商特别高。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场合会控制不住的“人来疯”,侵扰别人。当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保护他,愿意呵护他的感受,孩子遭受侵害才会勇敢告诉爸妈。否则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住了。

假如,被针扎的孩子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却只是嫌他的哭闹烦人……

学会正确应对 孩子开学并不可怕


当孩子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意味着又要回到学校迎接一个新的学年。怎样让孩子在寒假结束后,第一天开学就步入正轨呢?一个寒假可能让孩子忘记了学校的紧张学术气氛,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导致孩子而发快速的融入到学校生活。下面是几个小建议,让孩子尽快步入正轨。

1.让孩子做书面记录

正所谓,胜利都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家长要鼓励孩子将所有的笔记,讲义,作业都整理到特定的本子上,每一门功课都做上标记。当刚开学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把上个学期学到的知识忘记了,或者是学校在开学之初要组织开学考试,孩子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笔记和讲义,更好的进行复习。

2.提前准备

在开学前一个周,就要让孩子提前熟悉新课本和教学大纲,知道下一学年自己要学什么。提前了解课本上的内容会避免孩子跟不上开学后的学习进度,毕竟在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快乐时光后,孩子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学习热情。在日历上标明开学的日期,提前一个周就让孩子感受开学的紧张感,会缓解孩子开学第一天的压力。

3.营造一个学习空间

你的孩子可能习惯在床上做功课,看书,但是研究证明,在桌子上学习会让孩子的大脑更具有创造性,更加专心认真。所以见长最好给孩子一个单独的书房来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4.利用科技

如果你的孩子很喜欢科技产品,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经常拿父母的手机玩,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这时候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个兴趣来帮助他学习,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可以管理孩子的学习进度,让孩子自己创建学习计划表,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电脑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可以在玩耍中学习。

5.多跟孩子聊天

在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或者是孩子睡觉前,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聊天,谈论一下即将开学的校园生活,比如开学要学到哪些科目和知识,谈论孩子喜欢和不喜欢的老师,讲一讲学校里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的谈话,更多的了解孩子早学校里的表现,还可以让孩子回忆自己上半年的学校生活,让她们更加期待新学年会发生的事情。

熊孩子克制4法:不妨跟他比比强


熊孩子天生好动而且爱捣蛋,带着熊孩子到别人家里做客,难免会让主人“怕怕”,小东西在他们手里,很少是不被蹂躏弄坏的。“熊孩子用我从西藏带回来的石头砸我家的金毛狗!”“我几千块买的模型都被毁了啊!”熊孩子的事迹可谓劣迹斑斑。家长应该怎样“驯服”人见人怕的熊孩子?强人父母支招:想要克制熊孩子,家长不妨“以强制强”。

1、跟他扳手腕

熊孩子大多是自我中心,他们缺乏共情、怜悯之心,他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孩子就更是调皮,充满破坏欲。爸爸想要Hold住熊宝宝,不妨用男人的方式,用力量征服他。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让他先和你扳手腕,能扳过就给他。熊孩子基本上对你的逻辑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你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甚至会对爸爸更崇拜,因而乖乖听从爸爸的话。

2、出问题考考他

熊孩子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宝宝”,他们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情,便不顾场合地向你提问,比如熊孩子会跑到正在亲吻的情侣身边大声地问你“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这些童言无忌着实让你很难堪。

如果你想要堵住他的嘴,你可以主动出击,问他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他对于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肯定会表现出很强的战胜欲。你会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不久后他便会嚷嚷着说不懂,要你跟他讲。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机跟他讲知识,将他的破坏欲都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调皮撒野上。

如果熊孩子不是一个多问题,喜欢思考的人,那么你的这种“问题攻势”能够让他觉得你是个讨厌的人。你经常缠着他向他问问题,长篇大论地讲知识,总有一天是他对你感到“怕怕”,而不是你担心他又在你房间里捣乱了。

3、让他帮你的忙

熊孩子有旺盛的精力,他们总是窜上窜下,“上山入海”。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精力活力转移到有用的事情上,这样对双方都更有好处。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若能巧用激将法效果将更好,比如你在他人面前大声称赞他“上次宝宝在家里给客人倒茶,又香又好喝,客人都说他懂事”然后你再顺势叫他去帮忙,他肯定是非常乐意去做。将本来要搞破坏的精力,都转去积极表现自己的“懂事”上,这样宝宝既不会“熊”到他人,也能够很好地学做事。

当他有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忘了称赞他。你的关注和赞赏能让他做事更有动力,他从你的言语态度中也渐渐懂得自己的什么行为是得到赞赏的,什么行为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对熊孩子的胡作非为也有一点抑制作用哦。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熊孩子总是惹你头疼,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你的注意,想要通过和你交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们可能用错了方式。如果你想要熊孩子有所转变,你要先学会考虑孩子调皮背后的原因,多与孩子交往并进行适时引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如果你能让他从心底里去信服你,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你的话。

比如,宝宝在一旁搭积木,不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个什么,就想要跑去捣乱别人。这时家长可以主动走过去,和他讨论一些搭积木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玩。结果,这次他用了很长时间搭了好几个很好看的模型,他感到很自豪,还不停向同伴炫耀。

如果你能引导激起他对游戏的兴趣,让他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专注一个事情上,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会慢慢好转,减少捣乱他人的想法。

熊孩子克制法:不妨跟他比比强


熊孩子天生好动而且爱捣蛋,带着熊孩子到别人家里做客,难免会让主人“怕怕”,小东西在他们手里,很少是不被蹂躏弄坏的。“熊孩子用我从西藏带回来的石头砸我家的金毛狗!”“我几千块买的模型都被毁了啊”熊孩子的事迹可谓劣迹斑斑。家长应该怎样“驯服”人见人怕的熊孩子?强人父母支招:想要克制熊孩子,家长不妨“以强制强”。

1、跟他扳手腕

熊孩子大多是自我中心,他们缺乏共情、怜悯之心,他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孩子就更是调皮,充满破坏欲。爸爸想要Hold住熊宝宝,不妨用男人的方式,用力量征服他。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让他先和你扳手腕,能扳过就给他。熊孩子基本上对你的逻辑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你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甚至会对爸爸更崇拜,因而乖乖听从爸爸的话。

2、出问题考考他

熊孩子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宝宝”,他们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情,便不顾场合地向你提问,比如熊孩子会跑到正在亲吻的情侣身边大声地问你“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这些童言无忌着实让你很难堪。

如果你想要堵住他的嘴,你可以主动出击,问他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他对于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肯定会表现出很强的战胜欲。你会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不久后他便会嚷嚷着说不懂,要你跟他讲。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机跟他讲知识,将他的破坏欲都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调皮撒野上。

如果熊孩子不是一个多问题,喜欢思考的人,那么你的这种“问题攻势”能够让他觉得你是个讨厌的人。你经常缠着他向他问问题,长篇大论地讲知识,总有一天是他对你感到“怕怕”,而不是你担心他又在你房间里捣乱了。

3、让他帮你的忙

熊孩子有旺盛的精力,他们总是窜上窜下,“上山入海”。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精力活力转移到有用的事情上,这样对双方都更有好处。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若能巧用激将法效果将更好,比如你在他人面前大声称赞他“上次宝宝在家里给客人倒茶,又香又好喝,客人都说他懂事”然后你再顺势叫他去帮忙,他肯定是非常乐意去做。将本来要搞破坏的精力,都转去积极表现自己的“懂事”上,这样宝宝既不会“熊”到他人,也能够很好地学做事。

当他有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忘了称赞他。你的关注和赞赏能让他做事更有动力,他从你的言语态度中也渐渐懂得自己的什么行为是得到赞赏的,什么行为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对熊孩子的胡作非为也有一点抑制作用哦。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熊孩子总是惹你头疼,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你的注意,想要通过和你交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们可能用错了方式。如果你想要熊孩子有所转变,你要先学会考虑孩子调皮背后的原因,多与孩子交往并进行适时引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如果你能让他从心底里去信服你,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你的话。

比如,宝宝在一旁搭积木,不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个什么,就想要跑去捣乱别人。这时家长可以主动走过去,和他讨论一些搭积木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玩。结果,这次他用了很长时间搭了好几个很好看的模型,他感到很自豪,还不停向同伴炫耀。

如果你能引导激起他对游戏的兴趣,让他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专注一个事情上,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会慢慢好转,减少捣乱他人的想法。

相关推荐